教案吧 > 高中教案 > 高一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

时间: 新华 高一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供大家参考。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1

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以本组实际情况为依据,切实落实好集体备课方案,及时掌握高考动态,了解高考走势,有效调整高考复习策略,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讨论吸收,课后反思,经验共享”的集体备课思路,创设研究氛围,形成一种研究的工作习惯,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力争再创历史新高。

二、主要内容

1、关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关注教学结构的优化组合,引领深入解读。

2、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关注学法,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3、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重点探究教学过程,引导重难点突破和问题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在动中体验感悟,展示思维,发展个性,提高素养。4、注重教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达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5、认真组织好统练及月考。

三、备课流程

制定计划———→个人初备(形成个人教案课件预案)——→制定计划———→个人初备(形成个人教案课件预案)——→集体研讨——————→主备人二次备课(形成备课组优化教案)——→———→主备人二次备课(形成备课组优化教案)——→教师个人二次备课(完成个人个性教案)———→教后记二次备课(完成个人个性教案)———→教后记

四、具体操作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益。努力实现五认真,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

1.认真备课

以考点专题组织教学内容,安排配套资料,重在指导方法,设计师生互

动环节,是高一备课的主要内容。

⑴学习目标要明确

一个专题的学习内容,一般都要几个课时完成,因此每个课时的复习目标和内容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在每个课时达成目标的基础上,还应该用一个课时整体把握这个专题的知识能力方法要求。

⑵训练材料要精选精编

要配套安排好每节课的课前预习训练材料、课内巩固训练材料和课外迁移训练材料。要精心挑选两周一测的综合试卷。要注意收集和改编与高考命题思想相吻合的作文训练题。要把全国和省市高考卷、模拟卷作为训练材料,发挥这些材料的权威性。给学生训练的题目,老师必须先做一遍,杜绝错题、无答案题和编题、过难题。

⑶教学过程设计要突出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

备课时要注重研究:所要复习的.基础知识的呈现方式、老师讲解到位透彻的度、解读试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

2.认真上课

要根据复习课的不同课型特别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珍惜课堂复习的每一分钟,实现师生合作互动。

⑴知识学习课。

各种命题角度典型实例导入→知识要点高考命题角度归纳→典型例题训练→评讲点拨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纳→迁移训练(包括高考试题未出现的命题角度试题)。

⑵阅读鉴赏学习课。

课前布置预复习(课上讲练的文章预先发下,要求学生阅读并完成文后试题)→上课

一环节指导整体把握文章(全文和各个局部写了什么,文章思路和结构,文章重点和特点)→进入答题环节,进行答题程序与方法指导(要求学生通读题目,把握每个命题指向;审清每个试题的题意,明确解答要求;锁定每个题目的研读区间,探究答案;分析解答要点,规范表述)→课末小结环节,归纳文章阅读程序和解答试题基本步骤→布置课外训练作业。

⑶综合试卷评讲课。

评讲试题要防止对答案和就题论题的情况。评讲课,一要注意突出重点。错误面大的题目、分值大而得分率不高的题目、新题型的题目、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应该成为评讲的重点。二要注意将错误原因的分析和运用基础知识解答结合起来,使训练起到强化知识巩固和运用的作用。

⑷作文指导、讲评课。

本学年大约可以搞20次左右的定时作文训练,每次作文训练后经过精批和略批,按照每次训练要求积累评讲素材,然后用一节课评讲,评讲的重点是每次作文训练的要点,如第一次的要求是如何达到基准分,评讲内容就是“不走题、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

3.认真布置、批阅和评讲作业。每课必布置课外训练作业,布置课外作业必批阅,批阅后必评讲。

4.认真进行质量分析,采取后续措施。

5.认真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的对象主要是三种对象:一是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提升作文水平),二是本一、本二预测线上的临界学生,三是对语文学生缺乏信心的困难生。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3

一、教学设想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抓住关健词语,理清思路

3、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__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二、教学过程(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板书课题,解题。

2、简介词的有关知识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

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3、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四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_动日益高涨。__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_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__去广州主持农_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4

4、教师范读课文

5、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舸gě怅chàng寥liáo廓kò遒qiú遏è

6、指定2-----3名学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7、布置练习:要求学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1、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2、解释分析课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为处境险恶。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升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大意是: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峰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这里,诗人从上片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3、鉴赏要点

(1)写乐景,写豪情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候”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5

一、研习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2)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为论证分论点,为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什么观点?作出什么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2)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5.分析第四段:

提问:(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课堂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题。

(2)背诵全文。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6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精选2篇)

高一语文必修四篇1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我说课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教学小结与作业。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第四册“词别是一家”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婉约派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家国之愁”的区别.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中语文必修4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

①〈1〉诵读感悟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③.比较法

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④.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学法指导:

意象意境感情

(四)说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还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

2比较阅读《声声慢》与《一剪梅》

(1)学生试读这两首词

根据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试着读课文,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

(2)听录音范读或老师范读上阕

让学生与自己前面的试读对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

(3)提问学生朗读其中一首

纠正读音,纠正节奏,调整感情。

问题:《声声慢》这首词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愁)那么此词中表现的“愁”与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中的“愁”是否一样呢?((板书:一般愁字别样情)

同:不同:《一剪梅》中是一种“闲愁”,《声声慢》则胜于“愁”。“闲愁”自是相思之情,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明确: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__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哀凄苦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般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

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找出课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明确: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通过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情。这次第,是指什么时候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生平,去了解她写此词时的情形。(展示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年,__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李清照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李清照写此词时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孤独之苦)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

那么作者是如何入愁的呢?回到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找出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她当时的境况怎样?(当时李清照的境况时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颠沛流离。她可能在寻觅往昔欢乐的岁月,__前的他太平生活,还有丈夫在世时的爱情等等,但却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从这个动作中看出了她的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诗人寻找到曾经的快乐、幸福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寻觅的结果不但没寻回失去的东西,环境的冷清反而让人的心境更添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诗人最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凄苦无告)

开头这14个叠词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二分析意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词人带着满眼忧愁来看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自读课文,找出意象。(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什么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现过黄花的诗句。“黄花”一般喻指什么呢?(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对于满地黄花堆积,你们怎么理解?(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理解为花开之盛则是以乐景哀情反衬;理解为花凋谢在地则是以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忧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梧桐的诗句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雨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由此我们可知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情,以梧桐写悲秋,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雨是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特定的感情内涵。

6.总结巩固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孤独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人早晚期词作风格的差异,理解了“愁”的丰富内涵。

7.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

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品味本诗形象、抒情的语言,把握这首诗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体会诗作蕴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及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领会作者追求美好爱情的执着而纯洁的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诗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把握诗中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以及诗歌每节的关系;

2、教学难点:画面感与抒情性的结合;正确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西方一般在什么地方举行婚礼?——教堂

由谁来主持婚礼呢?——神父、牧师

新郎新娘站在神父面前,让众人见证他们爱的誓言,有谁知道这段誓言是怎么说的?(神父会问他们什么?)

“你是否愿意娶这为小姐为妻,按照圣经的教训与她同住,在神面前和她结为一体,爱她,安慰她,尊重她,保护她,像爱自己一样,不论她生病或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忠于她,直到她离开世界?”

这时新娘会怎么回答?——“我愿意。”

我相信无论是谁在那神圣而庄严的时刻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那三个字。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愿意是急流》是一封热恋中的男子写给未婚妻的告白。

这封情书的作者还有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小诗《自由与爱情》,大家能背给老师听听吗?“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大家知道这位作者是谁了吗?对了,他就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板书: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献给未婚妻森德莱·尤丽娅)

二、作者简介

裴多菲(1823——1849)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屠户家庭,从小过着困苦的生活,做过演员,当过兵。最后在与沙俄战斗的战场上为国牺牲,年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他短暂的一生共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9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

在匈牙利文学发展,裴多菲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奠定了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基石,继承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文学的战斗传统,被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

三、写作背景

那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首诗呢?这里面有一个关于冲破世俗束缚的爱情故事。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这位身材修长,有浅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的清纯和率真,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而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感情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时间里写下了一首又一首情诗,如《致尤丽娅》《你爱的是春天》《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等,这些抒情诗中的珍品鼓动尤丽娅冲破父亲和家庭的阻拦,在一年后同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我愿意是急流》,就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爱情的深情表达.

四、分析诗歌

给大家2分钟时间自己默读(学生自读,并带着问题思考)

品读第1节

1、学生朗读第1节,要求读出感情。(用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朗读。)

点评:“我愿意是”部分要读得坚定、激昂;“只要我的爱人”部分要读得轻柔、欢快。

2、为什么作者说:我愿意是崎岖路上的“急流”,而不是平坦路上的河流?

崎岖路上的“急流”有什么特点呢?

弯弯曲曲、千回百转,所以这个过程是艰辛痛楚的。

那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又是什么感觉?

悠闲、快乐、活泼、活蹦乱跳、自由自在的。

那平坦路上的河流是怎样的呢?

缓缓的流,没有遭遇任何困难。

刚才我们说背景的时候说过,作者与爱人在一起时,家人是什么态度呀?不赞成的对不对?也就是说,他们的爱情是有阻力的,不是一帆风顺的。

所以“崎岖”和“快乐”形成对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这写出了为使爱人安逸,而不畏风雨,说明作者为了爱人的快乐,甘愿面对崎岖,经历艰难险阻,承受痛楚。

板书:急流、小河(坎坷)——小鱼(快乐)

品读第2节

1、指名朗读,要求用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朗读。

2、“我愿意是荒林”,把“荒林”改成“森林”如何?

不行。为什么呢?

“荒林”有什么特点?

树木稀少,叶子凋落.

那这时如果一阵狂风吹来,小鸟会怎样?

小鸟的鸟巢可能会被吹落,小鸟可能会受伤。

那这个时候,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荒林需要什么?勇气对不对,所以“荒林”要保护小鸟(爱人)就更困难。

小鸟在树上“做窠”“鸣叫”,这种生活充满了什么?

愉快、安逸。

那森林又有什么特点呢?

树木茂盛,枝叶繁多,如果小鸟在这么茂密的树林生活,体现不出爱的决心和勇气。

所以“勇敢地作战”和“做窠”“鸣叫”形成对照。小鸟“做窠”“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但只要爱人生活的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显示出“我”的勇气和决心。

3、“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改为“一阵阵的狂风,被我挡在外边……”,所表达的感情深度与原句是否相同?

不同。狂风来了,“我”勇敢的作战,这是什么句?主动句还是被动句?

主动句。那改后的句子“狂风来了,被我挡在外边”是什么句式呢?

被动的。原句表达了“我”主动、勇敢的一面,显示出直面斗争、保护爱人的决心和勇气。改后的句子是被动的。就比如说:你主动去爱一个人,和一个人追求你,你才去爱他,这两种感情,哪一个程度更深?

板书:荒林(艰辛)——小鸟(幸福)

品读第3节

1、指名朗读,要求用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朗读。

2、“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自己?

大家都见过藤吧?藤是一种什么植物?——攀附类植物

它能靠自己的力量站立吗?——不能、很难。

一般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见藤?——树上、墙上

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满了什么?——生命的活力。

废墟是它上升成长的依靠,而废墟自身却要一步一步走向衰亡,但只要爱人的生命之

“藤”常青,诗人甘愿“荒凉”甚至“毁灭”。

所以“毁灭”“荒凉”和“攀援上升”形成对照。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废墟是它上升成长的依靠,而废墟自身却要一步步走向衰亡。这里写出了为使爱人青春永驻,而甘愿牺牲自己。这样表达出“我”对爱人毫无保留的付出,毫无保留的爱。

板书:废墟(荒凉)——常春藤(美丽)

品读第4节

1、指名朗读,要求用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朗读。

2、作者把自己看成是饱受风雨打击的草屋,把爱人看作是可爱的火焰,透露出了“我”对爱人怎样的态度和感情?

燃烧的火焰遇到风、遇到雨会怎样?——熄灭。

那草屋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呢?——可以遮风挡雨。

所以说安身于草屋内火炉里的火焰,他可以这么“愉快地缓缓闪现”着,而不被熄灭,它的这种安全感来自于什么?

这一份安逸和满足来自于草屋的庇护。

所以“饱受风雨的打击”和“愉快”形成对照。安身于草屋内火炉里的火焰避开了户外风雨的危险,“愉快地缓缓闪现”,这一份安逸和满足来自于草屋的庇护。而草屋自身却要“饱受风雨的打击”。这透露出了“我”对爱人小心呵护和倍加珍视的态度和感情。

板书:草屋(打击)——火焰(愉快)

品读第5节

1、指名朗读,要求用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朗读。

2、作者为什么用“破旗”来比喻自己?

在你的印象中,一面新旗是怎样的?——鲜艳、漂亮

那“破旗”呢?——褪色、破破烂烂的、有洞、有流苏(须须)

破旗的形象这么不好,你认为“破旗”意味着什么?——丑陋、失败。

为了衬托出爱人的美丽,表现一种悲壮感人的爱情。

3、“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将“夕阳”改为“朝阳”好不好?为什么?大家可以联系诗中比喻“爱人”的“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这些形象,说说你的看法。

文中说“珊瑚似的夕阳”显示出的是什么?

有句话叫“夕阳无限好”,大家认为夕阳美不美?

显出了“鲜艳的辉煌”。

天上的云朵有什么特点?——飘忽不定

那云朵、破旗在广漠的空中飘来飘去给人什么感觉?

一种居无定所的漂泊和苍凉。

那“朝阳”给人的感觉又是什么形象?

大家想想夏天的太阳,早上X点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很热了?

夕阳比较柔和,朝阳火辣辣的,过于壮丽,这样与诗中前面提到的的“小鱼”、“小鸟”等形象就不协调。

所以“飘来飘去”和“鲜艳的辉煌”形成对照。“珊瑚似的夕阳”显出了“鲜艳的辉煌”,这是生命的辉煌,而云朵、破旗在广漠的空中飘来飘去却是一种居无定所的漂泊和苍凉。这里写诗人只要能衬托出夕阳的辉煌,诗人甘愿漂泊。

板书:云朵、破旗(孤独)——夕阳(柔和)

五、朗读全文,并总结。

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了一个诗人的真诚与善良,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应该舒缓些,要注意诗句的节奏,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读出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读出诗中积极、昂扬、热烈的情感。

1、刚才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过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诗中比喻自己用了哪些事物?

“急流”、“小河”的百折千回,“荒林”的艰辛作战,“废墟”的付出、牺牲,“草屋”的孤独处境,“云朵”、“破旗”的浪迹天涯。这一切都含蓄地体现出主人公刚毅不屈的性格和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追求。

2、诗中比喻爱人的事物也值得回味,都有哪些?

“小鱼”的活泼自由,“小鸟”的欢乐天真,“常春藤”的永不枯衰,“炉火”的温暖,而珊瑚似的夕阳“不但美丽迷人,还能给人带来光明和憧憬。”

3、诗人是用哪些词语将这几组意象联系在一起的?

诗中用“我愿意是……”和“只要我的爱人”将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这样写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和献身精神。

板书: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

4、通过分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

自己愿意承受艰辛,承受痛苦,承受毁灭,只要爱人因此获得快乐、幸福、美丽、安宁。

作者选择了五组富于深意又相互对立的意象来表现主题,比喻“我”和爱人之间的那种依靠与被依靠、抚慰与被抚慰的如胶似漆的关系,形象而深刻的体现了诗人纯洁、热烈而执着的爱情观,不管自己的命运多么坎坷、险恶,只要是为了爱人,就会感到幸福,从而表达了诗人甘为陪衬,甘愿为爱人的幸福奉献一切,无怨无悔,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炽热情感。

板书:爱情观:无私奉献、执着热烈、无怨无悔。

5、一组意象就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了,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呢?

一组意象虽然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但不够强烈。五处对照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其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上至广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鱼,意境开阔,画面舒展。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也将诗人的爱情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而且,这五组意象层层递进,相互对照交融,既表现了诗人为了“至爱之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的精神,又使得那男子汉的气魄和宽广的胸襟在无私无悔的爱的倾吐中得以升华,产生崇高悲壮的人格魅力。

六、结束语

每一份美丽的背后都有万分苦涩,爱情也是如此,但只要有爱,再苦再难也可以换回欣慰的容颜和幸福的泪水!

同学们,你们觉得被爱与付出爱哪个幸福?

其实,去爱别人是美妙的,被人爱也是幸福的。“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只是我们青春年少,思想尚未定型,心理尚未成熟,经济尚未独立,事业尚未确定方向,所以我们还不能轻言爱情。我们应意识到,追求爱情的前提是要不断完善自己,那就需要先学习知识、技术,使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依靠的人,这样才能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将来才会真正懂得并且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美好的爱情。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生活、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我相信,同学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必定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诗。

2、背诵裴多菲的短诗《自由与爱情》。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7

病梅馆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ò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

教学重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范晔(398~445),我国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他少年勤奋好学,阅读大量经书史籍,善写文章,通晓音律,历任秘书丞、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元嘉初年,彭城太妃卒,范哗夜中酣饮,开北窗听挽歌为乐,被贬为宣城太守。因不得志,便专心著述。他搜集有关后汉的各种史料,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编写历史名著《后汉书》。他擅长写论赞,《后汉书》的一些传论,被誉为名篇。

前四史: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

二、诵读感知。

请同学们把课文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文言的断句。

(提示学生读全文,注意属璇罔…squo;蟾蜍等字词的读音)

(1)衡少善属文(zhǔ)

(2)妙尽璇机之正(xu6n)

(3)著《灵宪》《算罔论》(wǎng)

(4)下有蟾蜍(chánchú)

(依据书下注解,学生同桌间互译,教师予以及时指点)

(要求学生口译下列句子)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5)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6)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明确:(1)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俗人结交。(虽……而)

(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华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注意奇的意动用法)

(3)张衡不趋附当朝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4)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注意宾语前置)

(5)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

(6)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情。

三、整体把握。

提问: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刺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同学们都能紧扣课文回答问题。那么,除传中介绍的事迹外,同学们对张衡还有哪些了解?(课前布置预习题:我了解的张衡的情况)

明确:张衡很有文学天赋,作过《归田赋》《四愁诗》等。候风地动仪比18世纪欧洲人用水银溢流测报地震早1700年。

提问:全文共六段,主要介绍了张衡的哪些事迹?

明确:文学成就(第1段)。科技成就(第2、3、4段)。治国才能(第5、6段)。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第一部分(第l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第三部分(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提问:张衡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

明确: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原因之一)

提问:张衡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哪些原因?

明确: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学生查字典疏通难点:从容淡静)

提问:有哪些句子为从容淡静作了注解?

明确: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一一谦逊持重,鄙视名利。(原因之二)squo;squo;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尤致思于……研核阴阳,妙尽……言甚详明。——执著专一,治学严谨。(原因之三)

东汉书法家崔瑗给张衡写的墓碑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应闲》里说约己博艺,无坚不钻。又说君子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可以看出他的治学态度和做人品格,也印证了以上分析的三方面原因。

(引导学生自读第4段,给员尊饰形首隐际所在等词语作注)

提问:本小节不到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请概括要点。

明确:第1句介绍了地动仪的制造时间。

第2句写了地动仪的外形。

还有地动仪的制造材料。

介绍了地动仪的构造。

写了地动仪的作用。

地动仪预测地震的精确度。

交代地动仪正式使用。

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①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1句);②尺寸、形状、装饰(2句);③机件、内外构造(3、4、5句);④功能和作用(6、7、8句);⑤精确程度及效果(9、10句);⑥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11、12句);⑦交代仪器正式使用(13句)。

史书载从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北方共发生大地震26次,张衡研制地动仪,测报地震,正说明了不计名利、为民造福的品格是他在科研上成功的因素之一。

(自读第5、6段,注释文言词语:出…squo;共为不轨整法度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提问:为了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作者写了哪两件事?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明确:一件就是交代《思玄赋》的由来,突出了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另一件是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提问: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张衡很懂得政治手腕。说明张衡很聪明,很有政治才干。张衡并非书呆子,这一句恰一留证明了张衡的政治智慧。

提问: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又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说明张衡政绩显著,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

四、归纳字词。

1、古今异义

(1)寻其方草(古义:方向;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

(2)衡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指从车上下来)

2、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3、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圭查查坐[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

五、总结。

学习文言文必须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又反过来帮助我们识记文言字词。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六、布置作业。

1、课下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二。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于是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后来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责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9

一 设计思路:

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3、背诵全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设计提要:

1、描写琵琶乐时,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产生共鸣,点明题旨。

三、设计实施:

1、先让学生欣赏一段琵琶曲,然后依势将学生引入《琵琶行》。

点拨: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有一句流行语“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就是指他的名作《长恨歌》和《琵琶行》。“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

2、让学生自由地诵读全诗,读出其中的感情来。

3、配乐示范背诵全诗。

4、赏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提问:第一段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点拨:“浔阳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再用“枫叶获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诉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主人”四句,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5、赏析诗人是如何将“仙乐”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的。

点拨: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此外,还用“嘈嘈”“切切”等象声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6、诗人与琵琶女的感情是怎样产生共鸣的?

点拨:诗人听完琵琶曲,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不由自主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看来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有相通之处。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有类似的地方。

7、赏析最后一段。

点拨:“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过来又激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8、在前面赏析时,一边赏析,一边引导学生背诵。最后在音乐声中,全班齐诵课文,再次体味诗的韵味。

四、课外扩展:赏析苏轼的一首写琵琶声的词《水调歌头》。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阶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10

一、导入

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曹操登上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么,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的词《沁园春长沙》。

二、写作背景

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文学家。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动日益高涨。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去广州主持农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三、关于词的知识。

1、定义: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

2、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在“沁园春.长沙”里面,“沁园春”就是词牌。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呢?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既然“沁园春”是词牌,那“长沙”,就是这首词的标题。

3、词牌和词的标题的区别: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揭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

4、词的分类:词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词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11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

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

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文章结构,把握主旨。

2.反复读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感知散文的语言风格。

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问题说明】

“囚绿”就是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过破碎的窗口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条牵进作者居室。因为常春藤是绿色的,故简称“囚绿”。本文通过写作者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课文分析】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段解: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1937年夏天)。单独成段,说明这事情让作者难忘。

我住在北平①的一家公寓②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③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④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段解:作者介绍所住公寓的大小、地面、墙壁、天棚、窗户、窗帘,突出其简陋的特点。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⑤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句解:光照时间长,小屋内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⑥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的。〔句解:屋简陋、狭小、炎热而作者却选择了它,并且感到喜悦而满足,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⑦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⑧。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句解:选定此房的原因。〕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⑨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⑩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句解:作者这样热爱绿色,让伙计感到非常惊奇。〕

段解:作者因为窗外有常春藤而选择了此房居住。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句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句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段解:“我”怀着喜悦与满足的心情选择了这狭小而潮湿的房间是因为有一绺(liǔ)青藤为伴,不再孤独,陌生的“我”与绿叶“对话”,忘记了不快;象征生命、希望、快乐的绿色滋润“我”那颗等焦了的心。这一部分为下文写“囚绿”作了充分铺垫。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段解:绿色让“我”快活地度过两个月,让“我”感悟到了绿色对处在逆境者的重要性。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段解:观赏常春藤伸须展叶,变青变老、雨中摆舞,“我”感到慰安与希望。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段解:为了这绿色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我”自私地囚住了这绿色藤的两枝柔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句解:作者酷爱绿色是有渊源的。〕段解:“囚绿”后,绿色枝条旺盛地生长景象,给“我”带来了空前的喜悦。

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句解:由“绿色”到“绿友”,称呼的变化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39;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句解:对“绿友”爱之深,恼之切。〕

段解:“绿色”固执地向阳方向生长,辜负了“我”的爱抚与善意,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恼恨后,我决定仍囚住它。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句解:“魔念”是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灵。〕

段解:青藤失去阳光后嫩黄、细瘦、娇弱,“我”虽然产生了恻隐之心,但魔念占了上风,我仍不肯放绿。

第二部分(8~11):囚绿。作者着(zhuó)意表现他囚绿的固执和青藤不甘被囚的执著。

我是原打算七月尾就回南京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段解:作者原先打算七月末回南京离开北平时,恢复青藤的自由。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句解:点明写作背景。〕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句解:发自内心的对自由、光明的呼唤。〕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句解:祝愿天下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永久幸福。〕

段解:第三部分(12~13段):放绿。作者“放绿”的同时是呼唤自由与光明。点出了文章的主题。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段解:本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思绿。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12

一、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学宗师”“诗圣”。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曾自负地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杜甫一生却在苦难和穷困中度过,这使他更接地气,“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人生的痛苦和民众的疾苦,增添了他内心的辛酸苦累和伤感,忧国忧民的情绪。

二、了解律诗: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

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佳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三、了解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四、名家点评: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一联蜂腰,后一联鹤膝。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八句皆对,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变。昔人谓两联俱可裁去二字,试思“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成何语耶?好在“无边”、“不尽”、万里”、百年”。

1.背景补充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一一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有郁闷抱病登台,写成了《登高》。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2.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的风格特点,说的是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指诗歌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不是指思想上的消极、压抑、忧愁。“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以节奏徐急相间,音调上的抑扬顿挫和旋律的铿锵跌宕,形成--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沉郁顿挫连在一起就是说感情特别深厚而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个东西梗塞其间,几经反复后,这种感情终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3.联系解题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理解“登高”的含义一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五、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六、文体知识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三吏”“三别”是杜甫的著名作品。

①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②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七、巩固练习

1.下列诗句颔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登高》这首诗被后人推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你认为它在哪些方面堪称此誉?

3.《登高》诗中的景物描写对于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一是对偶,“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写出了诗人对韶华已逝却壮志未酬的无尽愁苦。对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二是叠字“萧萧”“滚滚”,突出了树叶飘零和江水奔流不息的情形,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有韵律之美。

2.答案:观点一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这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泊西南衰老多病,鬓发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的颠沛流离。诗人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观点二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观点三结构上的回环照应。《登高》一、三两句写山景,二、四两句写江景,五、七两句写悲苦,六、八两句写多病。照应之妙,实不多见。首、颔二联写景,引出“悲秋”;颈、尾二联抒情,由“悲秋”而致“苦恨”,因“多病”而致“停杯”。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3.答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前四句写景,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悲秋之意,却又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眼,而是将这种悲秋之情渗透在具体的画面之中。诗中的自然景物和猿啼声充满悲哀的情调。那滚滚的长江、萧萧的落木、盘旋的飞鸟、冷清的小洲,无一不起着渲染环境气氛、烘托诗人情绪的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更何况眼前这一片凄凉肃杀的景色,自然更使得诗人触景生情。而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反过来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13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1)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3、4两段。

(2)预习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

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

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14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了解时代背景及、赋

1、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全部工程秦灭亡时犹未完成。阿房者,一说:“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四阿旁广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为了建筑阿房宫,秦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工程浩大,耗费民力财力极多,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促使农民起义的爆发。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台基。这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表现的讽喻意义。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先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2、赋

何为赋?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体物),抒写情志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写、铺陈、夸饰等文学手法的运用,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

中间是赋的本身;

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

三、学习重点

1、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建宫背后的巨大背景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布局。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荒淫、奢靡。宫中生活

三层(余下各句)从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珠宝陈设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槽,的罪行。

横征暴敛,挥霍无度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以致众叛亲离。

纵欲纷奢

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秦皇无道

第4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勿蹈覆辙

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

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

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

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宫。

写建筑

全貌

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

细绘极尽铺陈夸张体现了赋体的特色

写建筑、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

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

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

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

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

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

“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

“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

外观

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精巧工致)

映衬宫宇之宏伟、搂阁之(高大,精巧。繁多)

内部歌舞盛况

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灿”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4、问题,此处说暧后来又为何说冷?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①由“暖响”引起“春光融融”的感觉,由“冷袖”引起“风雨凄凄”的感觉,这是一种“通感”的现象,这样来理解是大家同意的。

②有人回答第一个问题,说用“冷袖”,是因为古人常用“舞袖”来咏“雪”,或用“雪”来“舞袖”,如:“舞袖回雪,歌声遏云”(舒元舆诗句);“据似飞燕,袖如回雪”(张衡诗句)。

③我的看法是,前一句的“歌台”、“舞殿”和“暖”、“响”,实际上均为互文见义,写“歌”时同时包括“舞”,写“舞”同时兼指“歌”。后一句的“气候”,不是现代汉语的“气候”,在古代常用来指“节令”,或用来指环境气氛(均见《辞海》)。这两句合起来,意谓:在一个宫中,正在演奏欢快的歌舞,在另一宫内,则正在演奏凄冷的歌舞,这就给人一种“在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节令不同或环境气氛有异的感觉。

④还是以歌舞盛况写宫殿宏伟

读并体会其中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四、词语、句法,等基础知识探讨

1.指导自读课文1、2两段。

要求反复研读三遍。具体进程是:

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仔细自读,着重点是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自读完后,教师对一些重点词语和疑难语句进行点拨;

第二遍,借助教师提供的内容提纲仔细自读,着重点是弄清两段各自的内容层次,读完后,教师指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习”第一题;

第三遍,借助教师提供的韵脚轻声朗读,着重点是通过朗读体味文辞的优美和骄散兼行的和谐韵律,读完后,指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关于重点词语和疑难语句的点拨。

重点词语:

“廊腰缦回”——“缦”的本义是没有文来的帛,又通“慢”,“慢”有“宽缓”、“迟缓”等义;这句的“缦”,注释为“索绕”,是由“宽缓”义引申而来,下文“缦立远视”的“缦”,注释为“久”,是“迟缓”义的引申。“回”,注释为曲折。按“回”,《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实词,它的本义是“转”、“掉转”(“回车叱牛牵向北”),引申义有“旋转、回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曲折、迂迎”“回转、返回”(“碧水东流至此回”)、“取回、拿回”(“添酒回灯重开宴”),等等,要仔细分辨。

①两段分别从哪一方面描写阿房宫?

②两方面又各从哪些方面铺陈夸饰?目的是什么?

③从思路看,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两段分别写

宫殿建筑、

所铺陈夸饰的一些方面,是要极力写出亡秦统治者所追求的,是规模的宏大壮伟,楼阁廊檐的精妙密集,长桥复道的美丽冥迷,歌台舞榭的繁多美盛,而这一切,是不惜倾“六王”的财富,“四海”的人力、物力来兴建的,可见他们“纷奢”到了什么程度。

宫内生活,

主要写宫人,其次写珍宝。写宫人,所铺陈夸饰的,是要突出她们来源之众广,生活之空虚,命运之悲惨,来反映秦皇荒淫的罪恶到了什么程度;写珍宝,所铺陈夸饰的,是要突出秦皇奢糜的罪恶到了什么程度。这两段属于“体物”部分,是后面议论部分的基础,它的作用,是为秦皇荒淫奢靡自取灭亡这一中心思想的揭示预作铺垫,给读者以充分、具体、形象的感受。

关于这两段的押韵情况。

先提示两点:

①基本上按上面两段内的层次(即提纲所列要求要点)押韵,其所以不完全按层次用韵,是因为还须兼顾骈散结合相比喻、排比的运用等具体情况;

②所用韵脚依据的是中古音韵,不是明、清以来的音韵,和现代语音更有区别;押韵的方法也和律、绝句诗不同,不是一韵到底,而是中途转韵。

具体用韵情况如下:

第1段:“毕、一、兀、出、日”押韵;“阳、墙”押韵;“阁、啄、角、落”押韵;“龙、虹、东、融”押韵;“凄、齐”押韵。

第2段:“孙、秦、人”押韵;“妍、蔫、年”押韵;“营、英”押韵;“年、山、间”押韵;“石、砾、惜”押韵。中间“明星荧荧”至“查不知其所之也”六个分句是一组排比句,迭用“也”字代韵,增强了排比一气呵成的气势。

④第2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分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灿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摸、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汉代大赋不少作品铺张扬厉,堆砌词藻。杜牧则发挥了赋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从这一节对美人的描写可见一斑。

2.指导自读课文3、4两段。

这两段难度不大,要求用略快的速度研读。具体进程是:

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读完后教师提出若干词语、文句来考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略作点拨;

第二遍,默读、轻声朗读、断续朗读均可,边读边体味结构思路和表现手法,读前教师提示用韵情况,读后教师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解答,并略作点拨。

关于词语、文句的考查和点拨:

“锱铢”、“庾”、“九土”、“独夫”、“举”、“族”——这些词语,文言中常用,课本中均有注释,要牢牢记住。其中“锱铢”、“庾”要注意写法;“九土”,即“九州”。用“九州”代指中国,源出《尚书》中大禹治水后巡行天下,分天下为九州的记载。“独夫”,语出《孟子》,特指众叛亲离的残暴君主;“族”,作“灭族”解,是封建时代的一种严刑。

“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意,言生活得好的心理,自己如此,全天下的人又何尝不这样。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纷”,多;“纷奢”合用,指豪华、奢侈。“念”,顾念。按“念”,《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思念”,引申为“念头、想法”、“惦念顾念”等,这两句是紧承上句具体说明。

“南亩”——即“田亩”。语出《诗经·七月》:“洗彼南亩”。注家谓古时农田多在南面向阳之处,以后文言中就常用“南亩”代指“田亩”。

“架梁之椽(chun)”——指在屋梁上的承瓦木条。注意“椽”的读音和写法。

“管弦呕哑”——“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合称,古诗文中常用来代指音乐。“呕哑”,形容乐声嘈杂聒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暇”的本义是“闲空”,文言中常用“不暇”来表示“来不及”。“哀”,哀叹、悲悼。按:“哀”《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注意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悲哀、悲伤”,引申为“怜悯、同情”(“君将哀而生之乎”)、“哀叹、悲悼”。4个“后人”均指秦亡以后的入,但第三个“后人”是指另三个“后人”更后的人。后一个分句,含蓄地警告唐敬宗,如不以亡秦为鉴戒,将使更后的人来哀叹他的自取灭亡。

关于这两段的押韵情况:

第3段:“奢、家、沙”押韵;“女、缕、语”押韵、“怒、固”押韵;“举、炬、土”押韵。

第4段:“人、秦(拒秦)、人、君”押韵。典型地反映初期“文赋”特色的一段文字。从内容上看,作者从“宫人”、“珍宝”两方面对秦皇荒淫奢靡进行了充分的铺陈夸张的描绘。这种铺陈夸张的手法,表现在句法上,是基本上采用了骈文的四言句式(骈文主要是交替使用四言、六言两种句式),但又不像骈文那样讲究严格的对仗,句与句间只有跳跃性,而是具有散文的意脉,一气贯通,文意鲜明,有时又参用纯散文句法,如虚词“也”、“焉”的运用和用少量长句来收束铺陈,加上灵活的用韵、换韵,这就使语句既具骈文的铿锵音调,又使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具有散文灵动多变的特点。表现在修辞上,不但用语凝练,而且灵活,综合地运用了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特别是用“明星”来比喻妆镜的繁、多,用“绿云”来比喻头发的美感,用“烟横雾斜”来喻指香烟的浓郁,不但奇特新颖,而且能给人以充分的美感。由于具有上述句法、修辞、押辞、押韵等方面灵活运用的特色,全段文字虽极力铺陈,却不显得枯燥;虽极力夸饰,却不显得浮靡,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反复诵读,就会体会到作者运笔行文的美妙。

2.指导自读课文3、4两段。

这两段难度不大,要求用略快的速度研读。具体进程是:

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读完后教师提出若干词语、文句来考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略作点拨;

第二遍,默读、轻声朗读、断续朗读均可,边读边体味结构思路和表现手法,读前教师提示用韵情况,读后教师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解答,并略作点拨。

关于词语、文句的考查和点拨:

“锱铢”、“庾”、“九土”、“独夫”、“举”、“族”——这些词语,文言中常用,课本中均有注释,要牢牢记住。其中“锱铢”、“庾”要注意写法;“九土”,即“九州”。用“九州”代指中国,源出《尚书》中大禹治水后巡行天下,分天下为九州的记载。“独夫”,语出《孟子》,特指众叛亲离的残暴君主;“族”,作“灭族”解,是封建时代的一种严刑。

“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意,言生活得好的心理,自己如此,全天下的人又何尝不这样。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纷”,多;“纷奢”合用,指豪华、奢侈。“念”,顾念。按“念”,《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思念”,引申为“念头、想法”、“惦念顾念”等,这两句是紧承上句具体说明。

“南亩”——即“田亩”。语出《诗经·七月》:“洗彼南亩”。注家谓古时农田多在南面向阳之处,以后文言中就常用“南亩”代指“田亩”。

“架梁之椽(chuán)”——指在屋梁上的承瓦木条。注意“椽”的读音和写法。

“管弦呕哑”——“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合称,古诗文中常用来代指音乐。“呕哑”,形容乐声嘈杂聒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暇”的本义是“闲空”,文言中常用“不暇”来表示“来不及”。“哀”,哀叹、悲悼。按:“哀”《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注意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悲哀、悲伤”,引申为“怜悯、同情”(“君将哀而生之乎”)、“哀叹、悲悼”。4个“后人”均指秦亡以后的入,但第三个“后人”是指另三个“后人”更后的人。后一个分句,含蓄地警告唐敬宗,如不以亡秦为鉴戒,将使更后的人来哀叹他的自取灭亡。

明确:第3段侧重于揭示秦皇的荒淫、奢靡和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毁灭;

第4段侧重揭示秦与六国自取灭亡的教训,讽劝“后人”要引为鉴戒。后一段是对前一段的拓展、推论。

(2)两段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写法不同?

明确:第3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仍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

第4段则纯为演绎、推断。两段之间,前一段是后一段的铺垫,不采用铺陈的方法淋漓尽致揭露就缺乏力量;后一段,道理已明,再写就成赘疣,话说得越精要,越能引人思索、慨叹。

(3)第2段是怎样紧承上两段的?句法和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明确:第3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叙,转入对秦亡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这一段,同前两段一样,也运用了骈文的四言句法,采用了铺陈、夸张,排比的手法,但散文的笔法更多,散文的气脉更足,“文赋”的特点更为鲜明。

(4)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壬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辞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时需细加玩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

3.指导通读全文,归纳、拓展。

关于思想内容。

提问: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与《六国论》比较,有何共同特点,各篇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哪里?

点拨: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阿房宫营建的极尽豪华,宫内生活的荒淫奢靡,对人民残酷压榨的铺陈描绘,揭示秦皇的自取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二篇的

共同点,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为而发,规劝当朝要引为鉴戒。

不同点:

②苏洵《六国论》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作者没有像旧时代许多作家那样,总是从鞭挞强秦暴行的角度立论,而是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③《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但议论的成分就占了一半,可以说是用赋体的形式来写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独创性;其次,它的独创性还表现在作者是选择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方式更是独具特色的。

高一语文教案反思通用模板篇15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化常识;

2、体悟诗歌的情怀,提高学生的品位;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熟读成诵,理解“坼”与“浮”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合作探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2、品味语言,感受杜甫诗歌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导入:登高作赋,历来是中国文人志士,迁客骚人的创作传统,并因此而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登高》等等,这些诗歌或抒豪情,或发幽愤,无一不是自己的真情流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杜甫的《登岳阳楼》,看一下作者在这一首诗中抒发是怎样的情感。

朗读的节奏及重音处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诗歌赏析

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1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