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
教案的编写应注重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写好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教学手段:
配乐诗朗诵,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阅读注释①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解释]:康桥=剑桥
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2、指名朗读
3、欣赏配乐诗朗诵
4、体会、找差距
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④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⑤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2分钟)
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1、[问]: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丽)
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
2、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
[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3、总结意象: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这种“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
五、比较阅读
与白居易的《南浦别》和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
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
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六、学生讨论作鉴赏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七、再次朗读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八、迁移拓展。
分析徐志摩《生活》一诗,找出诗中的意象。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三、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体会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戏剧波澜和特色鲜明的人物语言。
2、认识资产阶级冷酷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
3、训练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2、周、鲁会面时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
1、表演法:通过表演剧情,让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行为,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剧本的矛盾冲突。
2、分析点拨法:对重、难点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帮助学生理解。
3、论辩法:设论辩题,通过开展辩论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法指导:
1、以阅读学习法为主要,辅之以合作学习法。
2、兴趣性阅读——研究式阅读——鉴赏式阅读。
教学过程:
一、以《雷雨》的巨大成就导入课文。
二、进入课文。
1、学生表演第一场戏剧冲突。
2、评价演出效果。
3、分析人物内心变化。
4、辩论周朴园是否真爱鲁侍萍。
5、分析评价人物性格特征。
三、深入探讨:
1、周、鲁两家的矛盾根源是什么?
2、周朴园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戏剧的深刻主题?
四、大胆质疑。
五、布置作业:
1、用分析周朴园的方法去分析鲁侍萍。
2、阅读《雷雨》全剧。
3、就《雷雨》某一角度写一篇文学评论。
课内思考题:
1、在周、鲁二人对话过程中,周朴园反复说出一个字,分别有怎样的潜台词?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2、周、鲁两人围绕三十年前在无锡的事件展开对话,周几次问侍萍的姓氏和身份,这些问话和动作展现了周朴园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3、周在认出鲁之后,对侍萍态度有何变化?哪里体现?
4、周朴园爱侍萍吗?他对鲁的怀念是真实的吗?你觉得周是怎样的一个人?
5、周、鲁两家矛盾的根源是什么?你怎样认识戏剧的标题及当时的社会?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4
一、【注音朗读】参看课文脚注(或查词典),给文中陌生词语注音。之后,有节奏地朗读全文。
二、【初步感知】朗读之后,合上书,在此书写:
读完本文,我感知到作者在借登山的事引出关于成功的条件的思考
三、【标题解读】我这样理解本文的标题:
是关于游山的记叙文。通过对登山活动的回忆,感悟、阐发某些人生真理。
四、【批注理解】请给本文作批注式的理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命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正音)(说明)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前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后洞)(说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出洞)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后悔)(游山经过)(记叙)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观游所得在深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奇观在险远,有志方可至)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无力不至)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无物相之不至)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有力不至可讥,尽志不至无悔)此余之所得也!(成功的条件在于有志、有力、有物,我有力、有物但没意志,故而有悔)(议论)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治学应深思慎取)(议论)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人及写作时间)(说明)
五、【主旨确证】通过以上理解分析,本文的主旨,可以这样综合、概括:
本文通过一次登山活动,感悟到成功的条件在于自身意志、力量及外物相助,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反思到,自己的失败在于意志薄弱、追随大流。
六、【内容审美】你觉得本文所表现的内容美在哪里?
本文内容美在:1、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感悟、发现到关于成功的普遍道理,折射出作者思维的高妙、深刻;2、强烈的自省、批判的科学意识,折射出作者心思的&39;认真与严谨。
七、【形式审美】你觉得本文写得漂亮么?为什么?
本文写得漂亮,因为:1、以小见大,因事见理,使文章平易生动,而又不失高妙和深刻;2、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兼备,使文章脉络清楚、思想突出、科学理性。
八、【文本与文本】阅读下面的信息,并回答问题。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素养在《游褒禅山记》中有没有体现?请说明。
《游褒禅山记》中倡导的深思慎取的科学理性精神以及极尽意志、不随大流的行事方式,都是改革家素养的体现。深思可发现积弊;慎取可避免主观;极尽意志,方可推陈;不随大流才能出新。
九、【文本与生活】思考并回答: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是人云亦云,不太爱深思;也经常随大流,不愿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举例说明。
对于我来说,在人情礼节上,不愿得罪人,多是随大流。比方说,请客送礼,我心里极其厌恶这种习俗,但还是不得不掏腰包,并不情愿地赴宴。但是,在学术、专业及工作上,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随大流,而是喜欢实验、探索。
十、【妙句品仿】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以上文段分析了登山成功的三个条件:意志、力量和外物。请你大约仿照上面的句式,分析“大树生长的条件”。
示例:
世上茂盛、苍翠的大树,参天蔽日,人们往往仰观赞叹,但非有阳光不能生长。有阳光日日照耀,但没有足够的水源,也不能生长。有阳光照耀,而又有水源不断供给,若没有坚实的土壤让其扎根,也不能生长也。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5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6
一、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温习巩固,加深理解。
二、研讨
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让学生查阅有关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资料,或发给学生有关资料,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畅所欲言。
[明确]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三、比较
比较《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两篇文章。
让学生思考、讨论,畅所欲言,老师引导、点拨、归纳。
相同点——
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这是两篇文章写法的相同之处。它们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它们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不同点——
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石钟山记》全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沦,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它的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议论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第二段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的三段式线性结构,一脉相承。这是与《石钟山记》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分不开的,《游褒禅山记》的文章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的记叙和议论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合结构。
2.议论事理的不同。《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游褒禅山记》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作逻辑严密的深入阐释,充分论说,有更多的说理成分、更强的论说文特点。
3.记游的不同。《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游石钟山的一段记叙,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经过,又通过对怪石鸣禽的逼真描写渲染环境气氛,也有探究两处声响原因的描写,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游褒禅山记》的记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经过,概括地叙写景物,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
4.文章风格不同。前者缘事寓理,将记叙、议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率性而至,毫无凋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写得颇有情致。后者借端说理,记叙、议论丝丝入扣而毫无旁骛,刻意追求,逻辑严密,析理精微,说理透辟,笔锋刚健有力。
四、作业
将本单元所学的词类活用进行整理。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7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点
2、欣赏一波三折意外迭生的故事情节
3、品味作者含蓄幽默的语言
情感目标:
1、体会作者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的情感。
2、学会爱母亲、尊重母亲、回报母亲。
学习难点:细心观察,用心感悟,在平淡的生活中学会发现。
:
一、课前准备
1、本文作者是,()国家,家。
2、母亲节是每年的天,代表花儿是。
3、给加点字注音:
点缀()兜游()筵席()
解释:想入非非()
4、分组复述故事情节或者表演。
二、理清故事内容思路:
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我们最初打算是在家里,母亲打扫整理装饰房间,
我们突然改变计划,母亲准备便餐收拾行李,
出现意外:我们都有理由出去,母亲:;我们尽兴游玩归来,享受丰盛晚餐,母亲:。
结果:()我们:,母亲:。
三、研讨赏析文章的妙处
1、本文的情节有何妙处?
2、作者的语言有何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段落,并说说理由。
四、探究问题:
1、母亲说这天是她最快乐的一天,但为什么她眼里含着泪水?
2、这家人不爱母亲吗?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写爸爸?
五、小结反思:
1、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请从写作和感情两方面谈谈。
2、我们应该怎么过母亲节?
六、情感写作训练:
给母亲写一张贺卡,说出你心里最想说的话,让母亲倾听你的声音。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原文阅读
我们决定为“母亲节”举行一次特别庆祝。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它使我们大伙都体会到: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的操劳,她吃足了苦头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我们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母亲高兴。父亲决定向办公室休请假一天,好在庆祝节日时帮忙,姐姐安娜和我从大学请假回家,妹妹玛丽和弟弟威尔也也从中学请假回来了。
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就像圣诞节或别的盛大的节日一样隆重,因我们决定用鲜花点缀房间,在壁炉上摆些格言,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请妈妈安排格言和布置装饰品,因为圣诞节她是经常干这些事情的。
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们应该穿戴的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母亲把两顶帽子都装饰了一番,使它们显得挺好看,父亲给他自己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丝领带,作为母亲节的纪念品。我们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似乎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檐帽,不喜欢新的,而且两个女孩子都说,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
早饭后,作出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之外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母亲一向是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的,因为我们只雇得起一个女佣人,在家里母亲几乎就得整体忙个不停。当然,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季节,要是让她驱车游逛几十哩,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这对她来说可真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就在当天早上,我们把计划稍稍修改了一下,因为父亲想起了一个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钓鱼更妙。父亲说,出租汽车么,雇了一样得花钱,何不利用它又游玩又开到山上有溪流的地方去钓鱼。就像父亲说的,如果你只是驱车出游而没有一个目标,就会有一种漫无目的之感;可是如果你要去钓鱼,前面有个明确的目标,就能提高你的兴致。
大伙都感觉到,对母亲来说,有个明确的目标会更好些;再说,父亲昨天刚好买了一根新钓竿,这就更自然而然地使他想起钓鱼的来了。他还说,要是母亲愿意的话,可以使用那根钓竿。真的,他说过,钓竿其是实际上是为她买的。不过母亲说,她宁愿看着父亲钓鱼,她自己却不想钓。
我们让要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因为我们怕肚子饿,还准备了一顿便餐,当然中午我们还要回到家里来吃一顿丰富的正餐,就像过圣诞节和新年那样。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支篮子里,准备上车。
唉,车子开到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
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家里也很不错,而且他相信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花园里干点活儿;他说那里有一大堆他可以可干的粗活和脏活,比如说挖个垃圾坑什么的,这就免得雇人来干了,所以他愿意留在家里;他说我们也用不着顾虑他三年来一直没有过过一个真正的假日这回事;,他要我们马上出发,快快乐乐地过个节,不要为他操心。他说他能够整天埋头干活,而且,真的,他还说,本来,他想过什么节就是想入非非。
当然,我们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特别是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话,准会闯祸。安妮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帮助佣人做中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太使人扫兴。不过,她们都表示,只要母亲说句话,她们都乐意留在家里干活。威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的是,我们在准备饭菜上,却是一点忙也帮不上。
因此,到最后,决定还是让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反正母亲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阳光灿烂,但室外还是有点冷,父亲有些担心,要是母亲出门,她没准会着凉的。
他说,在母亲本来可以好好地休息的时候,如果他硬拉她到乡间去转悠,一下子得了重感冒,他永远不会原谅自己的。他说,母亲既然已经为我们大伙操劳了一辈子,我们有责任想法设法让她尽可能安安静静地多休息会儿。他还说,他之所以想到出门去钓鱼,主要是,这样一来就可以给母亲一点安静。他说年轻人很少能体会到,安静对上了年纪的人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多么重要。关于他自己,他总算还够硬朗,不过他很高兴能让母亲避免这一折腾。
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到车后座的边上,他才说,他以为母亲再看不着我们了。
嗯,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了各种各样大的鱼,他敢肯定,要是母亲来钓的话,她无论如何也拽不上来的。威尔和我也都钓了,不过我们钓的鱼都不及父亲钓的那么多。至于姑娘们呢,在我们乘车一路去的时候,她们碰到不少熟人,在溪边她们还遇到几个熟识的小伙子,便在一块聊起来,这一回,我们大伙都玩得痛快极了。
我们到家时已经很晚,快到下午七点了。不过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于是,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准备着。首先她不得不给替父亲拿来毛巾和肥皂,还有干净的衣服,因为他钓鱼时总是弄得一身肮里肮脏的,这就叫母亲忙了好一阵子,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
终于一切都齐备了,我们就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有烤火鸡和圣诞节吃的各式各样的好东西。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的站起来,去帮着上菜、收盘,再坐下来吃。后来父亲注意到这种情况,便说,她完全不必这样忙来忙去,他要她歇会儿,于是他自己便起身到碗橱里去拿水果。
这顿饭吃了好长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都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同步练习
一、语言描写是对人物进行塑造的一个重要方法。课文《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一文中,母亲无疑该是主角,但文中却是父亲在喋喋不休,你认为这样的安排合适么,为什么?
答:
二、探究《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的结尾部分,回答问题。
这顿饭吃了好长的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1、这里的“迁就”这个词用得妥当么?说说你的理由。
答: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8
幸: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则幸得脱矣(侥幸)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不幸__死矣(幸运)
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
负:
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
负其强(倚仗)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
肉袒负荆(背负)
引: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引车避匿(调转)
秦军引而去(避开)
引酒且饮(拿)
所以:
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依据)
此其所以败也(的原因)
以: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
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修饰)
纵情以傲物(连词,表并列)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表承接)
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用来)
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把)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具告以事(介词,把)
请以剑舞(介词,用)
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
贵以近知远(介词,根据,按照)
以益所见(连词,来)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的
一、学习编写情节提纲,掌握课文的结构特色,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二、懂得小说结尾“异史氏曰”一段的论述及其作用。
三、引导学生掌握文言虚词“然”的用法,介宾短语中宾语“之”的省略以及一些课文未加注释而有一定难度的词语或句子。
教学设想
一、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二、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三、《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39;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①宣德间:宣德年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1426—1435)。
②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è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
③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④展玩不可晓:翻来覆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⑤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③思试之斗以砚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舰”,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10
病梅馆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略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ò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11
教学重点
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1.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
2.鉴赏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
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而这首《将进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劝酒歌。
二、写作背景介绍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
三、分析鉴赏
提问:李白的诗歌风格一向是豪迈不羁的&39;,你认为这首诗和他的一贯风格有区别吗?
明确:这首诗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于豪放之情。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极快。
(参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152页)
提问:你能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感情的起伏变化吗?
明确: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寻欢,想要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题,联系自己遭遇,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结尾变得狂放,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一同消除、忘却。
四、写作特点
提问:本诗你读来有何感觉?
明确:略
提问:以往我们学习的古诗多以七言为主,那么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落。且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多变,奔放而流畅。
五、学生诵读全诗
六、作业
课后练习第二题。
板书设计
将进酒
李白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12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因事说理:要“深思慎取”,要“尽吾志”。苏轼《游石钟山记》又是怎样写的呢?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朗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类活用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发出声音,动词的使动用法)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目,用眼睛看;耳,用耳朵听。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像卷席子那样;包,像用布包那样;囊,像用口袋那样。均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祝寿,名词用作动词。)
函梁君臣之首,人于太庙(用木匣装,名词用作动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舟行”的“舟”表示“行”的方式,有“以舟(介宾短语)”的意思,可以译为“乘舟”,但要注意,这样译并末准确表达“舟”作为状语的语法特点。
2.句式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即“不欺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六、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1.第一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锐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2.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第一问: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浮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第二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第二段写什么内容?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
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
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人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人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
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4.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第一问:“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段描写与下—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照应。
第二问: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如乐作焉。
5.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6.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他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在本段结尾,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第一问: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第二问: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第三问: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7.文章是按什么来组织材料的呢?
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
六、布置作业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13
高一备课组共有陈秋景,陆宁昌,王富娥3位教师,经过集体讨论,备课组成员就高一学年如何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达成共识,形成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高效高质的方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高高一教学教育质量。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20__年高考考试手册对高一学生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注意新课讲授与阅读理解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夯实的有机结合,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本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优化语文学习习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
2、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强化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念,以语文成绩的大幅提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推进;
3、强化教改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第二学期要抓紧时间,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2、使用好教材,精心备课,加强课堂有效教学:在课文设问上,读与写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上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3、作文教学加强课前指导,精心选题,课后精心批改与讲评。
四、具体措施。
1、备课。
(1)内容要求:
①集体备课,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各自的优势,轮流主讲,精心进行备课(备试卷重点难点解读,教学过程方法设计,课后训练要点设计/试题命题思路,作业情况反馈),并多和区内兄弟学校联系,搜集筛选信息,保证备课质量。
②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③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夯实:如每天名句积累,每周一节课外古诗文阅读指导。
④加强课外阅读积累,结合教材进行长期阅读名人传记,后进行阅读交流。
⑤集体备课固定时间:每周一下午1:30;地点:高一办公室。其他时间随时。
(2)备课计划详见进度计划表。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针对教材自读篇目或教材延伸部分)。每周阅读佳作美文,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作文范例,扩大写作视野,明确高考作文指向(写有思想境界,朴实文风的作文)。
3、辅导训练。
(1)内容要求:
以古诗文迁移阅读和文学文化基础补充为主,在早自修和补课时间课堂讲练,测试反馈。周周补课辅导能有收获。
(2)训练计划
①1——10周:古诗文自测试卷讲评分析。
②12——18周:补充的试卷讲评分析。
4、作业与考试。
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1)内容要求:教什么考什么,关注课内,迁移课外。
(2)训练计划:
①做好一课一练,每周一次课内自读,拓展训练,精选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②1——4周:设计月考试卷,第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③5——11周:期中复习练习;期中复习迎考。
④12——15周:期中试卷讲评;设计月考试卷,第1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⑤16——18周:期末复习练习;期末复习迎考。
5、强化语文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篇名句和文言基础积累,充分利用在校时间:用好早读课和加课,落实每天五句名句积累和课内背诵内容,提高古诗文的阅读积累。
6、强化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本学期作文训练主要目的是在记叙文写作提高,议论文写作基本结构的训练。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14
一词多义
①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②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③其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④于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⑤之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高一电子版语文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了解《战国策》的相关文学知识;
2、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3、从多角度分析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是本课的重点;
2、对荆轲刺秦事件的认识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有一种职业的人一直带着一块神秘的面纱,从事着类似于电影007中特工那样的工作,这一类人便是刺客。他们之中有为财杀人的,也有为义杀人的。历对于这一类职业的人一直是褒贬不一。刺客在野史中出现的次数完全多于正史,然而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专门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们写了一篇《刺客列传》,其中记载了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的事迹。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荆柯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娥。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便是关于一个在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一个刺客,他便是荆轲。
二、文学常识介绍。(3分钟)
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战国策》大家在初中也一定接触过。大家学过那一些篇目啊?
明确:《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提问:谁可以简介一下《战国策》?
明确:《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编者为汉代的刘向。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提问:荆轲刺秦的故事大家肯定都很熟悉,那么经可为什么会去刺秦啊?谁能回顾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
明确: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他十分愤恨,就逃回燕国,后来秦兵进攻各国,兵临易水,直接威胁到燕国,太子丹就让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救国难的目的。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三、理解文章,疏通字词。(35分钟)
这篇文章比较长,但是叙述也很有条理,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文章。先请同学给每一段标上序号。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明确:1-2:刺杀的缘由;3-9刺杀的准备;10-17刺杀的过程;18:刺杀失败,荆轲被杀。
由于课文比较长这节课我们重点理解分析第一二部分。下请几位同学结合自己预习的情况来说一说在第一部分发现了哪一些文言知识,每位同学一段。
通过文言知识点的分析我们理解了文意,那么这一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从文中我们有看出相关人物具有什么样的品格?
明确: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接着我们来梳理第二部分。(学生疏通词句,教师点拨。)
提问:我们了解了文意,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一段中对人物的描写侧重于什么角度啊?
明确:动作、语言、场面。
提问:这一段包含着几个场面?
明确:五个。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
提问:这些动作、语言、场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四、布置作业。(2分钟)
1、熟读全文;
2、整理本课所学文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