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化学教案 >

高中化学的教案

时间: 新华 化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么写出优秀的高中化学的教案?这里给大家分享高中化学的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2.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规范的表达重点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对溶液进行分类难点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对溶液进行分类教学准备一自主预学,学生完成自主预学的内容,学生自主交流,预学成果,教师适当点评。

二、合作探学

1.完成教材的活动与探究,填空: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有,我们把这些物质表现的性质称为。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有,我们把这些物质表现的性质称为。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物质有,这些物质表现的性质为。

2.将酚酞滴入上述物质中,记录现象。

思考:酚酞呈现的颜色和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关系?

3.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及其显色情况

4.可以检验溶液酸碱性的物质及有关现象:

5.讨论下列问题:

(1)能不能用无色酚酞试液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碳酸生成?

(2)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该溶液一定显酸性吗?

(3)如何用石蕊试纸检测CO2和HCl气体溶于水后的酸碱性?

(4)阅读教材“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你有什么体会?

(5)阅读教材“自制酸碱指示剂”,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花瓣研碎的目的是什么?其中使用酒精起什么作用?过滤的目的是什么?

②第(2)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③植物汁液符合什么条件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

(6)阅读教材“花的颜色”,回答下列问题:

①不同的花为什么颜色不同?

②同一朵花在开放的不同时期为什么呈现不同的颜色?

三、点拨导学

酸性

中性

碱性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红色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四、检测练学十分钟,当堂反馈

五、课后训练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2

作为老师想要把一节课上好,那么就需要课前做相关规划,那就是教案,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化学老师是如何做自己的教案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碳酸钙:0.0013克食盐:36克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萃取操作的基础知识

2.掌握常用仪器分液漏斗的使用要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萃取操作进一步掌握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建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

萃取操作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教学难点】

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分液漏斗等。

【教学过程】

师:复习检查上一节课的掌握情况

【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过滤、蒸发、蒸馏外,还有其他许多方法。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方法,即萃取。

【板书】:萃取

推进新课:

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油和水的混合物产生何现象?用什么方法分离?

2.分液适用于什么混合物的分离?什么叫分液?分液使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3.查阅资料了解分液漏斗的形状及使用方法?

4.查资料找哪些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5.阅读P9页实验1-4思考以下问题:

(1)上层液体中的溶剂是,下层液体中溶剂是。

(2)碘单质(I2)在哪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3)CCl4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要用力振荡?

(5)分液前为什么要打开玻璃塞?

6.什么是萃取?萃取的条件是什么?

7.碘的萃取实验中哪个溶剂是萃取剂?萃取剂的选择条件有哪些?

【学生分组板演展示预习成果】

【学生点评】

【学生演示实验】碘的萃取

【学生边演示边讲解,教师进行评价】

师:在碘的萃取实验中,除除CCl4外,能否用其他有机溶剂萃取碘呢?

【学生探究活动】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探究1.除CCl4外,用苯能否萃取碘?用酒精呢?

探究2.如何分离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混合物?

探究3.CCl4萃取后的溶液如何分离出来碘?(从资料查得I2熔点:114探究4.分液漏斗中盛有已分层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但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油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学生讨论,分组回答,教师评价】

师:哪位同学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一下?

【学生小结本节课】

师:我们学习了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几个基本操作,如:过滤、蒸发、蒸馏和萃取等,他们分别是利用什么原理进行分离提纯的?适用于哪些混合物?请填表: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4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师生共同巩固第一课时相关。

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

【设疑】

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解】

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设疑】

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讲解】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设疑】

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设疑】

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讲解】

“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

∵的酸性比酸性强。

∴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设疑】

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讲解】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溶液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溶液中,阳离子有和,阴离子有,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中,在溶液中: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溶液(约1mol/L),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溶液和溶液的体积比约是。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代替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若用固体代替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方法:加酸,抑制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溶液中混有杂质。方法:加热,促使水解,使生成除去。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本说课内容是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全新的知识,这节课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作综合归纳和提升,为以后继续学习化学平衡的学习提供知识和方法的铺垫。本节内容以生活现象为背景,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使知识与背景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强化了知识的应用。

2、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二期课改的化学学科提出,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化学学科中以实验探究为突破口,

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习惯、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注重科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统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注重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我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第一是注意线索清晰使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探索活动更条理化、系统化;第二要符合研究性学力的培养要求,注意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具体的处理方法是:以生活常识及图片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整个课堂教学的大背景。意在突出知识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了体现这种意图,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讨、对具体题目作总结性回顾,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3、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分析,同时这也是本节的难点所在。化学

反应速率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内容比较抽象,但又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因此是本节的重点,但对学生来说抽象的知识在认知和理解上都存在着困难,故它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所在。

4、教学目标的确立

在上述的总体分析和二期课改思想的指导下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认知性学习目标]: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其原因

[技能性学习目标]:

(1)学会控制某一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2)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观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性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协作精神

(2)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方法分析:

1、总体的教学构想及构想依据

总的教学构想是:第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序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力为暗线,

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提问、思考、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研究性学力的培养。第二,以探索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明线,将探索分为三个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从而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2、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教学导入设计:利用日常生活的实例,让学生首先深切体会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从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安排也恰如其分的符合二期课改的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针对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现象,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实验的探究,大胆得出结论,教师再加以点评,让教师的认知结构迅速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信任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同时强调团队精神。

教学结束设计:利用一道综合讨论题,让学生充分应用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教育学生学以致用。

三、教学对象分析:

1、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反应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运用多媒体、实验等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合乎掌握。

2、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巩固训练

本节课的巩固训练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传统的短期作业选用课本及习题册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布置给学生完成。二是让学生做一项长期工作,即平时留意以下生活中那些现象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如发现做好相应的记录,应该说学生乐于这种全新的自主学习活动。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3)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得到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条件,并能分析离子共存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和设想验证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

(2)通过分析离子共存问题,让学生形成从现象到本质再到运用的思维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二.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离子的共存问题。三.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实验四.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在学习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时,简单介绍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生成了离子的知识。那么,请问: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都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呢?哪些物质能发生电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知识——离子反应。要学习离子反应的知识,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电解质的问题。

〔讨论〕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概念: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分析:1.强调关键字。2.强调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讨论1: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那些是非电解质?

稀硫酸、氯化氢气体、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钙、铜、石墨、氧化镁固体、甲烷、蔗糖、酒精、葡萄糖。小结:化合物:1、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酸、碱、盐和许多金属氧化物。

2、非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讨论2:二氧化碳、氨气是否电解质?强调电解质必须自身电离而导电。

讨论3: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注:判断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一看:是不是化合物;二看:是不是导电;(熔化或水溶液中)三看:是不是自身电离。

〔讨论〕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P30页)

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问题〕相同条件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都相同吗?(引出强弱电解质)(二)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小结]电解质的分类:

1.强电质(全部电离)强酸:如HCl、H2SO4、HNO3强碱:如NaOH、KOH、Ba(OH)2大多数盐:如NaCl、AgNO3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弱酸:如H2S、H2CO3、CH3COOH弱碱:NH3·H2O、Cu(OH)2其它:H2O

〔讨论〕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思考:金属和溶液导电原因的区别?金属导电自由移动电子

溶液导电?自由移动离子

思考: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呢?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主要因素:(见点金训练P30二3)

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练习: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浓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稀溶液的强。

(2)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3)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的多。练习: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李季全)

知识回顾:

(四)电离的表示——电离方程式(见点金训练P30二1、2)用化学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表示电解质电离的方程式叫电离方程式,简称电离式。注意事项: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式子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强电解质用“=”表示,弱电解质用“?”表示。

(2)电离出的离子要标明所带的电荷数以及电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等于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

(3)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且遵循质量守恒。如:Al2(SO4)3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电离。如:H2CO3FeOH)3

碱的电离:酸的电离:盐的电离:

NaOH=Na++OH-HCl=H++Cl-Na2CO3=2Na++CO32-KOH=K++OH-HNO3=H++NO3-NaHCO3=Na++HCO3-Ba(OH)2=Ba2++2OH-H2SO4=2H++SO42-K2SO4=2K++SO42-

KHSO4=K++H++SO42

思考·交流:请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问题〕请书写CH3COOH,NH3·H2O的电离方程式。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离子之间进行的反应)(30页教材实验2-2)及分析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见点金训练P32一:1、2、3)(1)写出化学方程式(基础):

例:2AgNO3+CuCl2=2AgCl↓+Cu(NO3)2

(2)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关键),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

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2+-2+-2Ag+2NO3+Cu+2Cl=2AgCl↓+Cu+2NO3

(3)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途径)

2Ag+-2++2Cl-==2AgCl↓2+3-

(4)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

相等(保证)

+-2Ag+2Cl=2AgCl↓

Ag+Cl=AgCl↓

步骤口诀:一写、二拆、三删、四查拆写的规则:(1)可写成离子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A.强酸:H2SO4、HCl、HNO3B.强碱:NaOH、KOH、Ba(OH)2

[说明:Ca(OH)2微溶于水,溶液中一般写离子,悬浊液则写化学式]C.可溶性盐(注意记忆课本后的溶解性表)(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

-

A.难溶物质:BaSO4、Cu(OH)2、CaCO3、AgCl等B.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氨水、难溶碱)、水等C.气体:CO2、H2、SO2等D.单质:H2、Na、Fe、O2等E.氧化物:Na2O、Fe2O3等

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质,如Cu(OH)2、BaSO4、AgCl等。CuSO4+BaCl2=BaSO4↓+CuCl2

(2)生成气态物质,如:CO2、SO2等。CaCO3+2HCl=CaCl2+H2O+CO2↑

(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NaOH+HCl=NaCl+H2O

离子反应总是向着使溶液中某自由离子数目减少的方向进行。5.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见点金训练P32二:1、2)

[练习]1.请指出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2-+

CO3+2H=H2O+CO2↑对(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

CO3+2H=H2O+CO2↑错

+2+

正确写法:CaCO3+2H=Ca+H2O+CO2↑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硝酸:H+OH=H2O

+2+

(2)氢氧化铜溶于盐酸:Cu(OH)2+2H=Cu+2H2O

-2-(3)SO2气体溶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SO2+2OH=SO3+H2O

++

(4)向氨水中加入稀盐酸:NH3·H2O+H=NH4+H2O

-+

(5)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HCO3+H=H2O+CO2↑

3.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指明原因。

2-2-A.硫酸铜溶液与硫化钾溶液反应:CuSO4+S=CuS↓+SO4B.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

+-液反应:Ag+Cl=AgCl↓

+2+

C.碳酸钡放入稀盐酸中:BaCO3+2H=Ba+H2O+CO2↑

+3+

D.铁片放入稀盐酸中:2Fe+6H=2Fe+3H2↑

+-E、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4.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

方程式不同。

例:(1)少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2+--Ca+HCO3+OH=CaCO3↓+H2O

(2)足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2+--2-Ca+2HCO3+2OH=CaCO3↓+CO3+2H2O

《离子反应》第三课时(李季全)

思考: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1、⑴NaHCO3少量时:

2+--Ca+HCO3+OH=CaCO3↓+H2O⑵NaHCO3过量时:2+--2-Ca+2HCO3+2OH=CaCO3↓+CO3+2H2OK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2、⑴KHSO4少量时:

2+2-+-Ba+SO4+H+OH=BaSO4↓+H2O⑵KHSO4过量时:2+2-+-Ba+SO4+2H+2OH=BaSO4↓+2H2O

3、请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①Ca(OH)2和HCl②KOH和HCl③H2SO4和NaOH④KOH和HNO3并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见教材32页表下)H++OH-==H2O(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水)思考:下列各反应中,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硫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B、盐酸和氨水反应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D、醋酸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6、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2+2-①揭示了离子反应的实质(例:Ba+SO4=BaSO4↓)

②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例:H++OH-=H2O)教材P3410题

三、离子共存(见点金训练P33三:1、2、3、4)离子能大量共存则表示离子间不发生离子反应。

讨论: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2-+-2-2-

A、K、Cu、NO3-、SO4B、Na、Cl、CO3、SO4

2+、2+--2+3+--

C、CaBa、Cl、NO3D、Mg、Fe、OH、NO3

+-2--2--与H不共存的离子:OH;弱酸酸根,如:CO3(HCO3)、SO3(HSO3)、-CH3COO等

-+2+

与OH不共存的离子:H;弱碱阳离子,如:Cu+、NH4等;

--多元弱酸酸式根,如:HCO3、HSO3等练习:

1、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A.Ba(NO3)2+H2SO4==BaSO4↓+2HNO3B.BaCl2+Na2SO4==BaSO4↓+2NaClC.BaCO3+H2SO4==BaSO4↓+H2O+CO2↑D.BaCl2+H2SO4==BaSO4↓+2HCl2、在无色透明的&39;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7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倍,即。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质量

千克

时间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

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mol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

答案:(1)6.02×1023(2)3×6.02×1023,6mol(3)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4)10×6.02×1023(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一、二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8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9

【课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化学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经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教学的核心目标除了使学生真正建构起化学概念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能力。

【教材分析】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学生进入这个认识领域。电解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认识电解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分析】

物质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酸、碱、盐有阴阳离子就一定能导电吗?这些对学过初中化学的学生来说,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在建立电离的概念时,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和阴阳离子的知识。这一节中的概念比较抽象,我们的学生基础不是很好,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用实验、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要注重学生的日常概念对化学概念的影响,教师要运用各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已有认识,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和假设,在探究体验中构建概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的含义;

2、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质疑”、“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2、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电离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身体有汗的人为何接触使用着的电器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出汗后体表有更多的盐分,这些盐分在汗中起到了导电的作用;人体剧烈运动流汗后,体内的Na+和K+、Cl-伴随水分一起流失很多,出现电解质浓度失衡、紊乱,产生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故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板书】第二节电解质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学生探究实验】NaOH溶液、HCl溶液、NaCl溶液、KNO3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学生汇报】

导电:NaOH溶液、HCl溶液、NaCl溶液、KNO3溶液(酸、碱、盐的溶液)不导电: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过渡】物理学上根据导电性实验,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化学上根据一定条件下的导电性实验,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板书】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NaCl、HNO3、NaOH等酸、碱、盐)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

【学生思考】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在受热熔化时能否导电呢?

【演示实验】KNO3晶体以及其熔融状态的导电性实验

【实验结论】KNO3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在受热熔化时也能导电

【概念拓展

【问题探究1】为什么电解质的溶液能够导电?与金属的导电原理相同吗?

(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后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推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问题探究2】电解质中有阴、阳离子一定就能导电吗?

【大屏幕展示NaCl溶于水后的微观视频,学生阅读课本41页】

【学生讨论后归纳】

NaCl晶体:含有Na+和Cl-,但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熔融状态的NaCl:受热熔化后,NaCl晶体中的Na+和Cl--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NaCl溶液:原来在晶体中被束缚的Na+和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能够导电。

【过渡】熔融状态的NaCl和NaCl溶液都能离解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我们把这样的离解过程叫做电离。

【板书】2.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定义:电解质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过渡】酸、碱、盐是电解质,自然能够电离。

(2)酸、碱、盐的电离:HCl=H++Cl-NaOH=Na++OH-NaCl=Na++Cl-

(3)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来表示物质电离的式子。

【学生练习】

书写电离方程式:HNO3、H2SO4、KOH、Ba(OH)2、Na2CO3、Al2(SO4)3(三学生板演)

【问题探究3】大家能否从以上三组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入手,给酸、碱、盐下定义呢?

【学生讨论并归纳】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教师讲解】

1.强调酸、碱定义中“全部”二字的含义;

2..酸碱盐的电离特点: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液态(熔融态)不电离;碱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都能电离;盐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都能电离。

【课堂小结】

【反馈练习】

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Al2(SO4)3=2Al+3+3SO4-2B.FeCl3=Fe3++3Cl-

C.HI=H++I-D.Na2CO3=2Na++CO32-

2.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

①金属铜②固态NaCl③O2④H2SO4

⑤碳棒⑥酒精水溶液⑦KOH水溶液

⑧熔融状态的KNO3⑨葡萄糖⑩SO2

3.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A.熔融的氯化钠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晶体D.无水乙醇

4.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态氯化钾

【课后作业】

1、上网查阅“电解质与生命”等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那么,电解质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电离?可以通过Internet网在“百度搜索”上输入关键词“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后记

通过对案例“电解质”教学设计的实施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重难点能够突破,教学环节流畅有序,教学效果良好。本节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以及多个问题探究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认识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概念,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本节课循序渐进,衔接自然,环环相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逐步加深,如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折两个概念讲解时,先从水溶液中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然后通过加热固体硝酸钾的导电实验,引出熔融状态下也是电解质导电的条件之一。在探究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看到实验现象,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比老师直接讲授效果要好很多。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学语言不够简练,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启发学生思维,学生评价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10

一、教材分析

1、地位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了解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并掌握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着重强调取代反应。

(3)通过对物质立体构形的理解使学生逐渐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环境、能源等问题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难点:主要是学生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具体体现在如何将甲烷和烷烃的结构特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

二、学生分析

关于甲烷,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教材在介绍这些知识时,非常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另外,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结构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学生将会产生甲烷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错误认识。而对分子的立体结构的认识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机分子结构的了解,并最终影响他们对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了解和学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对有机物分子有个真正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其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索法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仅注意观察,同时还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2、多媒体教学法

由于甲烷分子的正四体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机理很抽象,对初学有机物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故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动画进行直观分析,辅以直观教具(模型、折纸)克服了理解上的抽象性,化解了难点。实验录像的播放有助于全体学生观看到实验现象。

3、本节课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设计

1、引入

通过一段生活录像引入,从日常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初步了解有机物,复习通过燃烧产物来确定所含元素的实验,进入最简单的烃——甲烷的学习

2、探索甲烷的结构

[课堂探究练习1]已知甲烷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质量分数c%=75%,H%=25%。请同学们推出甲烷的化学式。

[课堂探究练习2]画出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甲烷分子的结构,空间构型又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由于学生在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知识的局限性,因此在学习甲烷分子的结构时,首先在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教材,并要求学生做实践活动,即自己动手制作甲烷分子的结构模型,然后课堂上再拿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绍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使学生在对比之中,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3、实验探究化学性质

在学生解甲烷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甲烷的化学性质上。回应前面所讲的“结构决定性质”,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结构理解甲烷的有关化学性质:

(1)甲烷的可燃性决定了它有什么用途呢?有什么优点呢?写反应方程式,介绍爆炸极限问题,以甲烷作能源为例讲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渗透环保、能源问题。关心社会,并让学生思考矿井生产为了避免瓦斯爆炸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什么?介绍新农村沼气池情况。可以补充演示甲烷通入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2)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反应类型,对于实验的处理,由于教材上演示实验现象不利于后排学生观察,播放实验录

像:(取代反应实验: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将甲烷和氯气依次收集在100ml的量筒中,其中甲烷20ml,氯气80ml,光照。)在实验的基础上,先使学生有一个甲烷分子中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取代的印象,然后再通过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几步方程式,向学生说明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不仅一个能够被取代,而且全部可以被取代,进而讲清取代反应的确切涵义。结合球棍模型和电脑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通过电脑模拟,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学习兴趣大,对取代反应的实质的理解也更深刻,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反复播放。明确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区别。

(3)简介甲烷的热分解反应,结合性质总结甲烷的用途。

4、练习巩固

利用多媒体投影练习内容,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11

第二节分子的极性

【学习目标】

1、理解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2、掌握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3、了解相似相溶规则及其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复习]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

1、O22、CH43、CO24、H2O25、Na2O26、NaOH

活动与探究[实验1]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新授]

1、分子极性的分类及其概念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双原子分子:取决于成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

极性分子:AB型,由构成的分子,如。

非极性分子:AA型,由构成的分子,如。

(2)多原子分子(ABm型):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1)空间构型法

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2)物理模型法

ABn型分子极性的判断可以转化为物理上受力平衡问题来思考。判断中心原子是否受力平衡,如果受力平衡则ABn型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分析:CO2、H2O、NH3、BF3、CH4的分子极性

课本P75-4:孤对电子法

在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A无孤对电子(未成对电子),则是非极性分子,若中心原子A有孤对电子则是极性分子。

例如:CO2、CH4、SO3中心原子(C、S)无孤对电子,是非极性分子。而像H2O、NH3、NCl3中心原子(O、N)有孤对电子,则为极性分子。

练习:请判断PCl3、CCl4、CS2、SO2分子的极性。

课本:P73-[交流与讨论]P75-5学生完�

总结: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

含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决定因素是否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联系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非极性分子;

2.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3.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

由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

说明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

[练习巩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凡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2、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

3、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4、非极性分子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5、极性分子一定不含有非极性键。6、凡是含有极性键的一定是极性分子。

7、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8、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实验2]碘在水中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A.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有一定的影响,。

B.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

相似相溶规则:。

思考:请例举化学中常见情况。

C.极性分子在电场或磁场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偏移。

课堂小结:

1、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空间构型法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相似相溶规则

【课堂练习】

1.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电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

A.CCl4B.C2H5OHC.CS2D.CH3Cl

2.CO2、CH4、BF3都是非极性分子,H2O、NH3都是极性分子,由此推测AB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B.分子中不含有氢原子

C.在ABn分子中A原子没有孤对电子D.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的价电子数

3.判断XY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主要依据是()

A.分子中存在极性键B.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C.直线型结构,两个X--Y键的夹角为1800D.非直线型结构,两个X--Y键的夹角小于1800

4.能说明BF3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的理由是()

A.任意两个B—F键之间的夹角为1200B.B—F键是非极性键

C.B原子与每个F原子的相互作用相同D.B原子与每个F原子的距离相等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1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2中已经初步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化学反应,使学生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问题时,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将进一步理解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是对必修二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延伸和总结,同时进一步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本节内容也为后面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打下了基础,对后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在回顾完物理现象速率的示方法后,进而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后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的理解。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深入,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识规律。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

(1)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在高中化学必修二中已经初步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掌握本节知识难度不大。

(2)学生“生活现象”的分析:本节内容重在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学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很多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生活现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

(3)学生“认知方式”分析:学生理解能力基本没有问题,已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能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本课时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3、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知道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量的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观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描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3、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思维品质,体验化学实验的喜悦,培养对化学研究的兴趣。

3、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化

学价值观。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2、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

【过渡】根基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及教师观,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体现“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课本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化学,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本节课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开展知识活动,运用实验,层层导入,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

运用讲授、引导、探究、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展示几幅运动的图片,以物理现象速率的表示方法,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后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六、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现象,结合高中化学必修二所学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通过实验展示,观察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其基本原理和思路。

高中化学的教案篇13

教材分析:

本节是以对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的初步认识后,学生来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后的讲解课。

学情分析:高二班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需要多次反复练习知识点,学生才能反应过来。学生没有养成一个预习的习惯,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时间学生好好地阅读教材。教师不能一味嚼,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应该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学会判断强弱电解质;

2、正确理解导电能力与电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觉地修改答案,并且学会与同学进行交流得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审题与思考题目的题意,达到驾驭题目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题目的相互交流得出答案,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2、通过教师正确的指导,学生的课堂回馈,达到最佳的教学相长的状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强弱电解质

难点:利用化学平衡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书写电离方程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黑板

教学方法:

问思式、讲练结合。

教学进程(不够可附页):设计意图、偶发事件及处理、思考等

1.小测5in

书写《学评》p78,学生活动2的4个表达式。

2.进入例题分析p79(由浅及深)

师:你们先前后讨论一下昨天晚上安排的练习题哪里不会的,不懂再举手问我。最后我再总结一下。

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发现很多的问题。

8in后

师:好,回过头来。我们这一章这一节的内容中,提出了电解质的分类——强弱电解质。什么是强/弱电解质?书上是怎么定义的?

生:(翻书)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完全电离的就是弱电解质。

师:那好,给你一个物质,你怎么判断什么是强/弱电解质?

生:强酸强碱盐都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就是弱电解质。

师:非常好,利用化学平衡的知识,我们就能把这两种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写出来了。值得注意的是,弱电解质的电离是怎么啊?

生:可逆的

师:对。既然这是一个化学平衡,那么就肯定会有一个化学平衡常数,我们在这里称为“电离平衡常数”,其实其意义是一样的,都是用来判断电离的限度的。而且也遵循上一章学习的书写平衡常数的一些规则。

师:大家回忆一下上一章的内容,什么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生:温度、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

师:非常好,这里的电离平衡也会受以上条件的影响而平衡移动吗?

师:压强会对它有影响吗?

生:(迟疑)

师:大家想一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多数存在于溶液中,因此压强的变化对溶液的体积和浓度的影响大吗?很显然是不够大的,同学们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来分析平衡移动。

生:学生们恍然大悟

师:好了,我们来讲题目吧,有什么问题的?

生:(……)

着重帮助她们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和知道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板书设计:

物质的导电性只与其自由移动的离子有关,即在溶液中与浓度有关。

教学反思:

学习不能够仅仅地只靠教师的教,学生也需要理解课本的设计意图来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只会教师不可能教好一名学生的,只有教会他们怎么学,思路怎么开拓才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5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