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化学教案 >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

时间: 新华 化学教案

教案的编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注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这里给大家分享高中化学教案反思,方便大家写高中化学教案反思时参考。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不仅为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提供感性基础,也为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硅的性质、硅酸盐的性质、硅及化合物的用途。在教学中可采用碳和硅(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进行对比,突出它们的相似性与不同性。另外多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彩图、实物照片等形式,增强教学的直观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硅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对比的方法,联系碳、二氧化碳大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介绍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识。

2、运用日常生活中事例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哟鸥鸟国土,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并关注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2、利用实物、模型及学生自己手机的有关实物或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硅的性质

教学难点:

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

对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二氧化硅、硅酸

第二课时:硅酸盐、单质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美国的硅谷——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南郊,圣克拉拉县和圣胡安两城之间的一条长48公里,宽16公里的长条形地带上。由于它集中了全世界90%以上的著名半导体公司(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而半导体的基本元件是硅片,所以该地区被称为“硅谷”。该地区客观上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

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的代名词。也是高新科技的象征。

[师]既然硅这么重要,那么他是如何存在,有些什么性质呢?

[板书]§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师]主角,我们足以看出硅的地位。我们看课本P46图3-1,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仅次与氧。

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约占地壳总量的90%以上。

[学生活动]看图4-1

[师]大家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硅,并且写出硅和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

CSi

[师]它们最外层均为四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也不容易失去,性质稳定。但他们却是不可以忽视的:碳--统治了有机界:碳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硅—统治了无机矿物界:硅是构成岩石与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

下面我们的学习就围绕着碳和硅的相似性进行学习。

[学生活动]回顾碳的相关知识

存在酸性氧化物弱酸

性质

[师]阅读课本P74-76页内容,从碳的性质总结硅、二氧化硅、硅酸的性质。

[学生活动]

[资料卡片]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由单质生成1molCO2时放热393.5kJ;而在同样条件下,生成1molSiO2时放热910.9kJ.放热越多,其生成物通常越稳定,可见SiO2比CO2更容易生成,而且更稳定。

[思考]比较碳、硅亲合氧的能力及硅在自然存在形式?

[归纳]①硅的亲氧性强于碳的亲氧性。

②因此硅元素在氧化气氛包围的地球上,硅主要以SiO2及硅酸盐形式存在。

[板书]1、二氧化硅SiO2

[师]从课本P74-75的内容,大家对二氧化硅进行树型分类?

[学生思考、书写]

[展示]二氧化硅的结构模型

[师]二氧化硅晶体,基本结构单元是正四面体,每个Si结合4个O,每个O结合2个Si,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思考与交流]请根据SiO2的存在和应用思考:

二氧化硅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如何?你的根据是什么?SiO2的这些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

[归纳、总结、板书]

①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

②用途:建筑材料、饰品、工艺品

③化学性质:稳定性好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SiO2的化学性质,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我们通过其性质,来看SiO2的性质。

[师]我们可以用玻璃瓶来装试剂:酸、碱、盐,这可以看出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能够跟一般的酸发生反应,除HF外。

[板书]a、不与酸反应,氢氟酸除外

SiO2+4HF=SiF4↑+2H2O

用途:可以在玻璃上雕刻花纹等

[师]因为HF酸可以和SiO2反应,所以HF的保存就不能使用玻璃瓶,而用塑料或橡胶瓶,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在玻璃上雕刻花纹,量器上雕刻刻度等。

[展示]装有NaOH的试剂瓶

[思考]一般的试剂瓶都使用玻璃瓶塞,而这个试剂瓶使用的是橡胶塞,为什么?

[思考、讨论]

[总结]我们开始将CO2和SiO2比较,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也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其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即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板书]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与碱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师]正是因为其能与NaOH发生反应,所以其瓶塞使用的是橡胶塞。

[过渡]CO2溶于水生成H2CO3,SiO2我们知道它是不能溶于水的,它有没有对应的酸呢?如何制取呢?

[思考]碳酸的制取,使用的是强酸制弱酸的方法,那么硅酸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获得呢?

[探究实验4-1]试管中取3mlNa2SiO3溶液,滴入2滴酚酞,逐滴加入稀HCl,边加边振荡,至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

[总结、归纳、板书]2、硅酸

实验过程:

现象:红色消失,生成白色凝胶

结论:硅酸钠转化为硅酸

反应: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师]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后的到多空的硅酸干凝胶,称为“硅胶”。硅胶多空,吸附水的能力强,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也可以作催化剂的载体。

[课堂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有关性质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A.溶解性:CO2H2CO3

C.熔点:SiO2>CO2(干冰)D.硬度:SiO2<co2<p="">

2、要除去SiO2中的CaO杂质,最适宜的试剂是()

A、纯碱溶液B、盐酸

C、硫酸D、氢氧化钠溶液

[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二氧化硅的存在、用途、性质和硅酸的制取、用途。需要重点掌握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硅酸的制取。

板书设计:

§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二氧化硅SiO2

①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

②用途:建筑材料、饰品、工艺品

③化学性质:稳定性好

a、不与酸反应,氢氟酸除外

SiO2+4HF=SiF4↑+2H2O

用途:可以在玻璃上雕刻花纹等

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与碱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2、硅酸

实验过程:

现象:红色消失,生成白色凝胶

结论:硅酸钠转化为硅酸

反应: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2

一、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1、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2、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德育目标: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1、3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2、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以知识有层次结构为基础,通过分析,讲解,让教师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

3、以思维训练为核心,通过提问,讨论达到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合作,多项信息综合反馈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4、多层次,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巩固提高,为此按照上面思路要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完成教学目的,并适时指导学生有关的学习方法,和将采用讲述,讲义等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教学方法,把教师的认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识体系,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

3、说学法

3、1学情分析

初三化学教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介绍较简单,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是氧化剂。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发应叫做还原反应。”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然后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2学法指导

通过学情分析我采用的主要是探索引申、分析讨论的教法,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层层推进,所以学生就沿着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来思考、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及其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H2还原CuO的这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氢、铜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针对此问题,紧接着提出Na在Cl2中燃烧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顺势引导学生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然后提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分析讲座的学习方法,学生不难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深刻理解,氧化与还原这两个相反的过程总是同时存在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原因是,一种物质失去电子,必定同时在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它们是相反的,又是互相依存的。这样一来,学生靠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思考分析,突破了重点,提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物征。另外通过练习掌握了表示电子转移情况的方法后,其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增强记忆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学习方法。

4、说教学程序

4、1教材处理

(1)分散重点、难点:课时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与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第二课时突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氧化剂、还原剂等十个、五组概念。

(2)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系统概念的建立为主线,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并以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为辅线来充实基本概念;同时加以一定量的应用、练习来巩固、深化和发展概念。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

(3)用电子转移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知识本身较为抽象复杂,且高一学生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所以学习此内容时会感到困难,而且氧化剂、还原剂等十个、五组概念易混淆,为了方便记忆,由简入深的方法进行记忆。比如说:通过简单的反应(Zn+2HCl==ZnCl2+H2↑)来记忆各个概念。这样就可以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4、2教学环节的解决办法

(1)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复习化合价概念,抓住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通过分析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从而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正确理解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例如讲氧化剂和还原剂时,应着重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夺得电子而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后的生成物叫做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让学生认识到氧化剂和还原剂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

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疑点的解决办法

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看具体的而定。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只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取决于得失电子的多少。得失电子的难易往往可以通过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的程度加以判断,一般说来,反应条件越容易,反应的程度越剧烈,则得失电子越容易。例如:Na和盐酸反应比Al和盐酸反应剧烈。

元素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一般常见的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具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通常以一种性质为主。如S、Cl2以氧化性为主。

说明:以上所述解决办法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故下面教学程序将不再重述。

4、3教学程序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应以让学生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反应为主,不宜把问题向纵深引申。我对本节课的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

[引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请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2Mg+O2=2MgO

(提问)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学生随意发挥: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Mg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H2+CuO=Cu+H2O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科学家早以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最原始最基础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问中只属于还原反应吗?否。还属于氧化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是对立统一,不能分开的。知识是有阶段性的,许多概念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进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提问)2Na+Cl2=2NaCl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不是)

事实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愕然。)

(激发学生思维中的矛盾点,引出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的认识)

(讨论)三个反应的新的共同点,可提示从化合价角度分析。

学生讨论、分析、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新课]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探究)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

(联系旧知、巩固新知展开思考、打下伏笔)

(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复习)反应H2+CuO=Cu+H2O中H2因得氧发生氧化反应,最终H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CuO因失氧发生还原反应,最终Cu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第二课时

(设问)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逻辑性思维)以NaCl、HCl的形成加以分析。

(结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为了方便记忆,给出口诀:高失氧,低得还,中间看情况。

(讲述)氧化剂、还原剂概念

要求:理清五对概念: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为了方便记忆,结合简单的方程式(Zn+2HCl==ZnCl2+H2↑)

和口诀: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充实概念)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般方法

(联系实际)氧化还原反应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由学生提出观点,相互补充后整理得出)略。

(目的是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5、板书设计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从得失氧分析

2.特征: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3.本质:从电子转移分析

C+CuO====Cu+CO↑

得氧:C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失电子

失氧:CuO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得电子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3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梳理

一、离子反应的概念

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问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所以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问题。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判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也可以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这样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等)。

二、离子共存问题

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规律是:

1、凡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

2、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生成水或弱)酸及酸式弱酸根离子:

1氧族有:OH-、S2-、HS-、SO32-、HSO3-

2氮族有:H2PO4-、HPO42-、PO43-

3卤族有:F-、ClO-

4碳族有:CH3COO-、CO32-、HCO3-、SiO32-

5含金属酸根离子:AlO2-

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

NH4+和HS-、HSO3-、HCO3-、H2PO4-、HPO42-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单阳离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

4、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有:Fe2+、S2-、I-、SO32-。

2氧化性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此外,S2O32-与H+也不能共存(发生歧化反应)。

例1:下列各组离子:①I-、ClO-、NO3-、H+②K+、NH4+、HCO3-、OH-

3SO32-、SO42-、Cl-、OH-④Fe3+、Cu2+、SO42-、Cl-⑤H+、K+、AlO2-、HSO3-

⑥Ca2+、Na+、SO42-、CO3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①B、③④C、②⑤D、①④

[解题分析]本题全面考查离子共存知识,在题给的六组离子中,第①组ClO-与H+、I-不能大量共存,第②组中NH4+与OH-、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第③④组中各离子可以共存,第⑤组H+与AlO2-、HSO3-不能大量共存,第⑥组中Ca2+与CO32-甚至SO42-不能大量共存。因此,正确选项应为B。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3+、I-、S2-、Cl-B、Al3+、Mg2+、SO42-、Cl-

C、K+、Na+、AlO2-、NO3-D、K+、Na+、SO42-、S2O32-

[解题分析]本题先明确了溶液的环境为PH=1的酸性条件下,因此不仅要判断各离子组中离子能否共存,还要判断它们能否与H+大量共存。A选项中Fe3+与I-、S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先排除;C选项中H+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D选项中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因此正确选项为B。

例3: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NO3-、CO32-、Na+B、Na+、Ba2+、Mg2+、HCO3-

C、NO3-、Cu2+、K+、Cl-D、NO3-、K+、AlO2-、OH-

[解题分析]本题应先审明题干中“加铝粉产生氢气”的含义,酸性条件(H+)和碱性条件(OH-)下均符合题意。选项A中,由于NH4+与CO32-与酸碱性条件均有矛盾,先排除;选项B中HCO3-既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也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大量存在(Mg2+也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大量存在),也排除;C选项中由于Cu2+的存在,因此排除碱性条件,但在酸性条件下,NO3-氧化性的原因不是产生氢气,而是NO,也排除;D选项明显是在碱性条件下,符合题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类似的问题还有酸碱指示剂指示溶液的酸碱性条件下以及有色离子比如Fe3+、MnO4-等变型,原理大同小异,在此不再赘述。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书写离子方程式按照“一写、二改、三消、四查”的步骤书写。应注意的是,第二步“改”是关键:

(1)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2)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如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2OH-=SO32-+H2O,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aO+2H+=Ca2++H2O,与醋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AC=Zn2++2AC-+H2↑

(3)弱酸及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如NaHS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S-+OH-=S2-+H2O,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HCO3-+H+=H2O+CO2↑

例4:下列能正确表示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A.氯气通入冷水中:Cl2+H2O=2H++Cl-+ClO-

B.氢氧化钠加入盐酸:OH-+H+=H2O

C.往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Na+2H2O=Na++2OH-+H2↑

D.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2H2PO4-+3Ba2++4OH-=Ba3(PO4)2↓+4H2O

[解题分析]选项A中HClO是弱酸,不能拆开写;选项BCu(OH)2是难溶物,也不能拆开写;选项C中电荷不守恒;选项D中,当氢氧化钡溶液过量时正确,因此选D。如果磷酸二氢钠过量,离子方程式:3Ba2++6OH-+3H2PO4-=Ba3(PO4)2↓+PO43-+6H2O。

例5: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加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CuSO4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C、往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CO2+OH-=HCO3-

D、碳酸氢钙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

[解题分析]选项A、B明显错误,选项D中正确的应为Ca2++2HCO3-+2OH-=CaCO3↓+CO32-+2H2O,选项C,CO2(少量)通入石灰水:CO2+2OH-+Ca2+=CaCO3↓+H2O,CO2过量继续反应:CaCO3+CO2+H2O=Ca(HCO3)2,总式(叠加得):CO2+OH-=HCO3-。故选项C正确。

[小结]离子方程式正误判一般进行“五查”:

1查及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②查难溶、难电离(弱酸、弱碱)、易挥发气体是否写成化学式

③查来参与反应的离子是否等量消去

④查微粒总数及电荷数是否均配平

⑤查符号“↑”“↓”“=”“”是否写对、写齐。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了解跳长绳的技术要领,80%的学生可以掌握穿梭跳长绳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跳跃练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下肢爆发力、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作意识,积极乐观、进取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跑入时机合理,路线正确。

【难点】

摇绳人与跳绳人配合默契。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检查着装

4简单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穿越丛林大比拼

方法:每小组一名同学单腿跳跃至20米标志物处,往返跑回与第二名同学击掌,第二名同学出发,直到最后一名同学跑回,先完成的小组为胜利的小组。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分成四个小组。

2.热身海豚操:

(1)海豚摇摇头;

(2)海豚伸伸腰;

(3)海豚出水跳

(4)海豚摆手脚;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散开。

(三)基本部分

1.导入:同学们,今天森林里着火了,熊大熊二都在忙着救火,我们要不要去帮忙呢?消防员叔叔都很厉害,能穿越各种障碍,穿越火线到达起火点,你们想不想像消防员叔叔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消防员叔叔的本领—跳长绳,以后可以帮助熊大熊二救火保卫森林。

2.示范: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在火场中四周都有火焰,那我们如何穿越火线呢?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穿越火线的技能。两名同学帮助老师摇绳,老师进行跳长绳的跳跃演示。

教学组织:双列式队伍站于摇绳者的左右两侧。

3.讲解:当绳子从地面往上走时,进入绳中的起跳区域,在绳快要打地面时迅速双脚起跳,当绳到达头顶时迅速从一侧跑出。

口诀:看绳准,抓时机,两步快跑绳中跳,离开及时不拖沓

4.练习:

(1)原地跳绳:

站在绳外侧,摇绳同学慢速腰绳,学生站在左侧观察绳运动,并且做出跳起的动作。重点在于感受跳起的时机。

(2)单侧跳绳:

摇绳者慢速摇绳,学生尝试跳入跳出。

教学组织:分成四组。

纠错:教师巡视,对于学生问题进行个体纠错,并且观察学生存在问题,练习结束后进行集体纠错。

(3)分组练习:

摇绳者摇绳速度加快,学生跳入跳出练习。

(4)穿越火线实战演练:

分成1、2两队,各站成一路纵队分别站在绳子同侧的两端。正摇绳,甲队第一人跑入跳一次后,从反面跑出绕到异测摇绳人后站在乙队排尾;乙队第一人在甲队第一人跑出后,立即跑入跳一次,从反面跑出,绕过异侧摇绳人后站在甲队排尾,依次轮流跑完。

辅教材:推小车游戏,距离10米处设立标志物,小组组内两人一组依次出发,先跑完小组为胜利,失败的小组需要帮助老师与体委共同整理器材。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分成四个小组。

(四)结束部分

1.教师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练习。主要活动手臂肌肉和腿部的肌肉。

2.教师集合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以鼓励为主,培养运动参与意识。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5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达标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能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B.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和Cl-

C.H2SO4在电流作用下在水中电离出H+和SO2-4

D.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由于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导电能力降低

【解析】SO2通入水中生成H2SO3后溶液导电,H2SO3是电解质,SO2不是电解质。NaCl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Na+和Cl-,这些离子的定向移动可以导电;H2SO4在水溶液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H+和SO2-4,它的电离不需要通电;醋酸是弱酸,不完全电离,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醋酸钠,钠盐是可溶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答案】B

2.离子方程式CO2-3+2H+===CO2↑+H2O表示()

A.碳酸盐与盐酸之间的反应

B.一切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C.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

D.可溶性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解析】可溶性碳酸盐可拆成CO2-3形式。

【答案】C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反应方程式Ba2++SO2-4===BaSO4↓来表示的是()

A.Ba(NO3)2+H2SO4===BaSO4↓+2HNO3

B.BaCl2+Na2SO4===BaSO4↓+2NaCl

C.BaCO3+H2SO4===BaSO4+H2O+CO2↑

D.BaCl2+H2SO4===BaSO4↓+2HCl

【解析】A、B、D选项中Ba(NO3)2、H2SO4、HNO3、BaCl2、Na2SO4、NaCl、HCl都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应拆成离子形式,最后相应未参加离子反应的离子符号删去;C项BaCO3、BaSO4为难溶物,写化学式,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SO2-4===BaSO4↓+CO2↑+H2O。

【答案】C

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Al+6H+===Al3++3H2↑

B.足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

CO2+2OH-===CO2-3+H2O

C.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Ca(OH)2+2H+===2H2O+Ca2+

D.碳酸钠与氯化钙混合:CO2-3+Ca2+===CaCO3↓

【解析】A项中离子所带电荷不相等;B项中产物应为HCO-3;C项中澄清的石灰水应写离子形式。

【答案】D

5.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Na++H++CO2-3

B.NaHSO4===Na++H++SO2-4

C.MgCl2===Mg2++Cl-2

D.Ba(OH)2===Ba2++2OH-

【解析】A中HCO-3为弱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发生电离,不能拆成H+与CO2-3,应写为NaHCO3===Na++HCO-3。而NaHSO4中的HSO-4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成H+与SO2-4,故B正确,A错误。C中MgCl2应写为MgCl2===Mg2++2Cl-,C错误,D正确。

【答案】ACXkb1.com

6.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H+、Cl-、SO2-4B.Na+、H+、SO2-3、Cl-

C.Na+、Cu2+、SO2-4、OH-D.H+、K+、HCO-3、Cl-

【解析】B项H+与SO2-3生成H2SO3,而H2SO3不稳定易分解为SO2和H2O,故不能大量共存。C项Cu2+在水溶液中呈蓝色,不符合“无色”的要求,且它能与OH-生成Cu(OH)2沉淀,故也不能大量共存。D项H+能和HCO-3生成H2CO3,而H2CO3易分解成CO2与H2O也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A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Zn2++Ag

B.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

C.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Na++OH-+H2↑

D.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Cu(OH)2+2H+===Cu2++2H2O

【解析】A项电荷不守恒;B项Ca(HCO3)2易溶于水,应拆成离子形成;C项原子个数不守恒,应为2Na+2H2O===2Na++2OH-+H2↑。

【答案】D

8.在如右图所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种溶液时,则灯光由亮变暗至熄灭后逐渐变亮的是()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醋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

【解析】灯光的明暗变化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有关。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说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下降;又逐渐变亮,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大。在盐酸中加入食盐溶液,离子浓度基本没有变化。醋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醋酸钠是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增大,灯光变亮;当氢氧化钠加到一定量时,离子浓度基本不变,灯光的明暗程度也基本不变化。C正确。醋酸中加入氨水,由于生成醋酸铵,所以灯泡先变亮;再加氨水,灯泡又逐渐变暗。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向澄清的石灰水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时,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饱和Na2CO3溶液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将有晶体析出,该晶体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晶体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答案】Ca2++CO2+2OH-===CaCO3↓+H2O,CaCO3+H2O+CO2===Ca2++2HCO-3NaHCO3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生成的NaHCO3的质量比Na2CO3的质量大溶剂水的量减少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10.(济南市高三质检)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1)BaCl2(HCl)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HCl)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O2(CO2)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O2-4(CO2-3)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被提纯物与杂质的组成与性质特点。

【答案】(1)BaCO3BaCO3+2H+===Ba2++H2O+CO2↑

(2)饱和NaHCO3溶液HCO-3+H+===H2O+CO2↑

(3)NaOH溶液2OH-+CO2===CO2-3+H2O

(4)稀硫酸CO2-3+2H+===H2O+CO2↑

11.完成离子反应,然后改写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Ag+===________+A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________===Fe3++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由离子方程式逆推化学方程式。首先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关系,结合反应物,生成物特点补充离子方程式,再改写成化学方程式。如(1)中应选择比Ag活泼金属Cu、Zn等,但Na不可取,因为其活泼性太强。

【答案】Cu+2Ag+===Cu2++2Ag

Cu+2AgNO3===Cu(NO3)2+2Ag

Fe2O3+6H+===2Fe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CaCO3+2H+===CO2↑+Ca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若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12.(能力提高)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

A.Cl-B.NO-3

C.CO2-3D.OH-xkb1.com

【解析】无色透明溶液中,肯定不存在带颜色的离子:Cu2+(蓝色)、Fe3+(黄色);与盐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应该是Ag+的性质,在Ag+全部被沉淀完全后,再加稀氨水(一元弱碱),又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Mg2+,白色沉淀为Mg(OH)2。

【答案】(1)Cu2+、Fe3+(2)Ag+Ag++Cl-===AgCl↓

(3)Mg2+Mg2++2NH3•H2O===Mg(OH)2↓+2NH+4

(4)B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6

作为老师想要把一节课上好,那么就需要课前做相关规划,那就是教案,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化学老师是如何做自己的教案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碳酸钙:0.0013克食盐:36克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7

一、说教材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这部分内容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不同种类的化学反应,学习过大量的化学反应,知道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反应类型。但是没有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无法分析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类。初三化学教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介绍比较简单,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是氧化剂。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不够全面、不够本质。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五对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的形式使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五、说教法

采用“问题引导—深入探究”的教学模式,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系统概念的建立为主线,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并以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为辅线来充实基本概念;同时加以一定量的应用、练习来巩固、深化和发展概念。

六、说学法

注重指导学生勤于思考、表达完整、学会交流、善于总结、学会比较记忆等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多媒体演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请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①2Mg+O2=2MgO;②H2+CuO=Cu+H2O提问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学生随意发挥:Mg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置换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是对立统一,不能分开的。)

提问③2Na+Cl2=2NaCl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学生认为不是,事实上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以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中的矛盾点,引出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进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提示学生从化合价角度分析①②③三个反应的共同点,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新课讲授

通过引导同学分析①②③三个化学反应,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这间的重新组合,我们知道,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转移密切相关,氧化还原反应中,粒子间发生重新组合,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必然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

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多媒体动画模拟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观看结束后,请同学写出这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提问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其本质原因是什么?

同学们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移),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逻辑性思维。

同学们总结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在反应中反应物被氧化或被还原。引出氧化剂、还原剂概念的讲述:在反应中,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本身具有氧化性,反应后化合价降低;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本身具有还原性,反应后化合价升高。整个反应过程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8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2.通过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发现其特征,分析概括出布朗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从对悬浮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初步接触到用概率统计的观点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结果。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学生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出布朗运动不是外界影响产生的,是液体分子撞击微粒不平衡性产生的。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一连串结论的得出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

2.学生观察到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又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特点。这是课堂上的难点。这个难点要从开始分析显微镜下看不到分子运动这个问题逐渐分散解疑。

三、教具

1.气体和液体的扩散实验:分别装有H氧化氮和空气的玻璃储气瓶、玻璃片;250毫升水杯内盛有净水、红墨水。

2.制备好的有藤黄悬浮颗粒的水、显微镜用载物片、显微摄像头、大屏幕投影电视。

四、主要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两个演示实验:

1.把盛有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与另一个玻璃瓶竖直方向对口相接触,看到二氧化氮气体从下面的瓶内逐渐扩展到上面瓶内。

2.在一烧杯的净水中,滴入一二滴红墨水后,红墨水在水中逐渐扩展开来。

提问:上述两个实验属于什么物理现象?这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上述实验是气体、液体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一种热现象。它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而且扩散现象的快慢直接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扩散现象加快。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学习过了。

(二)新课教学过程

1.介绍布朗运动现象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后来把颗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不只是花粉,其他的物质加藤黄、墨汁中的炭粒,这些小微粒悬浮在水中都有布朗运动存在。

介绍显微镜下如何观察布朗运动。在载物玻璃上的凹槽内用滴管滴入几滴有藤黄的水滴,将盖玻璃盖上,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在视场中看到大大小小的许多颗粒,仔细观察其中某一个很小的颗粒,会发现在不停地活动,很像是水中的小鱼虫的运动。将一台显微镜放在讲台上,然后让用显微摄像头拍摄布朗运动,经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显示投影成像,让全体学生观察,最好教师用教鞭指一个颗粒在屏幕上的位置,以此点为点,让学生看这颗微粒以后的一些时间内对点运动情况。

让学生看教科书上图,图上画的几个布朗颗粒运动的路线,指出这不是布朗微粒运动的轨迹,它只是每隔30秒观察到的位置的一些连线。实际上在这短短的30秒内微粒运动也极不规则,绝不是直线运动。

2.介绍布朗运动的几个特点

(1)连续观察布朗运动,发现在多天甚至几个月时间内,只要液体不干涸,就看不到这种运动停下来。这种布朗运动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夏天和冬天(只要悬浮液不冰冻),永远在运动着。所以说,这种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2)换不同种类悬浮颗粒,如花粉、藤黄、墨汁中的炭粒等都存在布朗运动,说明布朗运动不取决于颗粒本身。更换不同种类液体,都不存在布朗运动。

(3)悬浮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大了,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运动。

(4)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

3.分析、解释布朗运动的原因

(互)布朗运动不是由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所谓外界因素的影响,是指存在温度差、压强差、液体振动等等。

分层次地提问学生:若液体两端有温度差,液体是怎样传递热量的?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将做定向移动,还是无规则运动?温度差这样的外界因素能产生布朗运动吗?

归纳学生回答,液体存在着温度差时,液体依靠对流传递热量,这样是浮颗粒将随液体有定向移动。但布朗运动对不同颗粒运动情况不相同,因此液体的温度差不可能产生布朗运动。又如液体的压强差或振动等都只能使液体具有走向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定向移动不是布朗运动。因此,推理得出外界因素的影响不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只能是液体内部造成的。

(2)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受到液体各个方向液体分子撞击作用不平衡造成的。

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固体的微小悬浮颗粒,液体分子是看不到的,因为液体分子太小。但液体中许许多多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不断地撞击微小悬浮颗粒,当微小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如教科书上的插图所示。

在某一瞬间,微小颗粒在某个方向受到撞击作用强,它就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在下一瞬间,微小颗粒在另一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它又向着另一个方向运动。任一时刻微小颗粒所受的撞击在某一方向上占优势只能是偶然的,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子数越小。布朗运动微粒大小在10-’m数量级,液体分子大小在10-“m数量级,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子越多,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不明显,以至可以认为撞击作用互相平衡,因此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9

学习目标:

1、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能理解一定条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

4、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学习重点:

电离平衡的建立以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学习难点:

外界条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教材,判断下列问题的正误。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弱电解质不能。

2、强电解质溶解度大,弱电解质的溶解度小。

3、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过程,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

4、强电解质中的化学键是离子键或极性键,如NaCl中含离子键,HCl中含极性键,强电解质中无非极性键。

5、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强电解质写成离子符号。弱电解质写成化学式。

6、NH3溶于水能导电,并不能说明NH3是电解质,更不能说明NH3是强电解质。

思考:1、怎样证明一份溶液是电解质溶液还是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思考:2、通过实验3—1知道,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溶液其PH不同。PH不同说明什么?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10

作为老师想要把一节课上好,那么就需要课前做相关规划,那就是教案,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化学老师是如何做自己的教案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碳酸钙:0.0013克食盐:36克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1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烃作为一切有机物的母体,而甲烷又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学生对甲烷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希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有机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了一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

②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甲烷的结构特点

③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④通过对甲烷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实验、模型、图片、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②通过讲授、讨论、自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和比较,类比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②通过甲烷的结构和性质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甲烷分子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二、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自主,相互合作,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及时对比、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采用板块教学,分为四个学习板块。即:板块一:甲烷的结构探究;板块二:甲烷的物理性质;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知关系。具体的教学流程:

【引入】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顺利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上了天然气,请问天然气的成分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作为能源有哪些优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思考以上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回答

【投影】“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分布图;“西气东输”工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开采和使用天然气造成的事故图片

【过渡】天然气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作为一种很好的能源,另一方面在开采和使用的同时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为了防止悲剧再次上演,为了更好地利用天然气,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了解甲烷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和学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设计思路: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天然气成分,存在及作为能源优点等相关信息;展示“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分布图;“西气东输”工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图片;开采和使用天然气造成的事故图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存在和储量境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西气东输工程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出《甲烷》课题。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目标: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一、投影: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

异:1、溶质:以质量表示以物质的量表示

溶液:以质量表示以体积表示

2、单位:1摩/升

同:都表示溶质和溶液的相对比值

提问: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讲解:以配制0。05mol/L的溶液250mL为例,讲解有关仪器和步骤以及注

意事项。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仪器: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过程:

(1)准备工作:检漏

(2)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3)结束工作:存放,整理清洗

三、误差分析

依据公式C=n/V造成浓度误差的原因可由n或V引起。造成n的误差可由⑴称量⑵转移洗涤造成V的误差可由⑴俯视或仰视造成,⑵未冷却等

例如:

称量时,砝码有油污或生锈

称量时,药品与砝码颠倒

量取液体时,量筒内壁上有水

称NaOH固体时,把NaOH放在纸上

量取浓盐酸、动作太慢

溶解或稀释溶质的小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

容量瓶未干燥

搅拌或移液时,有溶液飞溅出来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四、讨论

国外教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请评价。

例题:

1、溶液配制:

欲配制1000mL浓度为012mol·L—1的NaOH溶液,需要的仪器是()

请选择配制过程所必须的操作,按操作先后顺序编号,为()

1)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使混合均匀。

2)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相切。

3)在托盘天平上先称取洁净干燥烧杯的质量后称取()gNaOH

4)将容量瓶瓶塞盖紧,反复摇匀。

5)向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使其恢复室温。

6)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mL容量瓶。

2、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1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填代号)。

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100mL

C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慢慢倒入烧杯中

练习:略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1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2中已经初步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化学反应,使学生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问题时,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将进一步理解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是对必修二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延伸和总结,同时进一步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本节内容也为后面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打下了基础,对后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在回顾完物理现象速率的示方法后,进而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后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的理解。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深入,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识规律。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

(1)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在高中化学必修二中已经初步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掌握本节知识难度不大。

(2)学生“生活现象”的分析:本节内容重在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学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很多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生活现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

(3)学生“认知方式”分析:学生理解能力基本没有问题,已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能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本课时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3、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知道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量的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观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描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3、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思维品质,体验化学实验的喜悦,培养对化学研究的兴趣。

3、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化

学价值观。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2、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

【过渡】根基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及教师观,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体现“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课本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化学,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本节课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开展知识活动,运用实验,层层导入,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

运用讲授、引导、探究、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展示几幅运动的图片,以物理现象速率的表示方法,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后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六、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现象,结合高中化学必修二所学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通过实验展示,观察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其基本原理和思路。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解池的形成条件,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及两极所发生反应的类型;能正确书写典型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操作和对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由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____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电解池的组成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难点】

电解过程中微粒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复习导入】回忆初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初步理解电池、电极、电解质溶液。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浸入CuC12溶液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电源,学生观察两极现象。(一个碳棒覆盖有一层紫红色物质,另一个碳棒表面有小气泡生成,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产生的刺激性气体,试纸变蓝色,说明该气体是氯气。)

【得出结论】氯化铜溶液受到电流的作用,在导电的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铜和氯气。

【小组讨论】(1)通电前CuC12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作如何的运动?(2)通电时溶液中的离子运动情况有何变化?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子流向如何?(3)阴、阳离子移向碳电极表面时,哪些离子发生了变化?你能写出两个碳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指出反应的类型吗?总反应如何呢?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并指出反应类型。

【视频演示】电解氯化铜微观模拟。

【提出问题】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得出结论】电解是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为电解池。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在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和氧气时,一般不直接电解蒸馏水,而是电解NaOH溶液或Na2SO4溶液,你知道为什么吗?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整理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列成表格。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15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是研究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课题。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学好元素化合物、电化学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属于C级要求。由于其内容多、涉及面广,思维抽象,它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与氧化还原反应打交道。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复习巩固初中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学会根据化合价变化分析、判断、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学会利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能力方法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为能够辨证、全面的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科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会讨论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

学生在一年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从知识储备上来讲,他们的化学知识是非常有限的;从能力方面来看,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看,初中化学相对简单,高一一上来的氧化还原反应对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由浅入深的教学。因此我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复习引导式、问题讨论式

五、学习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

六、教材分析及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本节教材主要讨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两部分内容。分三课时学习:

课时1:化学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2:氧化剂和还原剂,“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3:课堂小结、训练及作业评析。

教材首先复习初中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得氧、失氧)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我打算让学生自己举例复习,用时约5分钟。通过对两个反应(H2+CuO==Cu+H2O,Fe2O3+3CO==2Fe+3CO2)的讨论,说明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的分类知识不够全面,也不完善,从而转入到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角度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首先以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为例,从得失氧的角度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之间的关系,并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进而将氧化还原反应扩大到虽然没有得氧失氧,但是有化合价升降的范围。教材在复习初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关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讨论了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并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了一个更为本质的定义。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我打算引导学生从钠和氯气的反应方程式分析电子得失,从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方程式分析电子对偏移的情况,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同时利用穿插多媒体演示并抓住课本中的漫画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扮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如慷慨解囊、互不相让来形容电子得失和电子偏移),从而更好的突破难点。从第一部分的最后,还通过讨论,分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第一课时)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材只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给氧化剂和还原剂下定义,并简单介绍了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这里,我将引导学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引导学生总结记忆口诀:“失高氧得低还”。引导学生讨论已学过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加以补充。并补充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内容。

再花相当的时间进行“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书写的规范(如箭头的表示,得失电子的数目等)。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本节最后简介了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也辩证的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防治方法等。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复习]:从复习初中四大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入手,进入新课。

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H2+CuO=Cu+H2O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

[讨论]:完成课本讨论(投影片打出)

[产生疑问]:从讨论结果中学生自然产生疑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究竟属于那种类型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到底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引出课题]:今天的主要任务:学习氧化还原反应

[讨论]:仍从反应H2+CuO=Cu+H2O中化合价升降分析(前后四人一组,分析讨论,由同学展示讨论结果)。

[追问]:若没有氧的`得失呢?

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提问]: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讨论、回答)

[分析]: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讨论]: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第二课时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并举例说明。

[讨论]: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方面的体现,并得出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

[讨论并小结]:记忆口诀

[举例]:初中所学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补充]: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阅读]:课本最后两节内容,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和危害。

八、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从得失氧分析

H2+CuO==Cu+H2O

得氧:H2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失电子

失氧:CuO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得电子

2、特征: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3、本质:从电子转移分析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16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萃取操作的基础知识

2.掌握常用仪器分液漏斗的使用要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萃取操作进一步掌握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建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

萃取操作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教学难点】

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分液漏斗等。

【教学过程】

师:复习检查上一节课的掌握情况

【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过滤、蒸发、蒸馏外,还有其他许多方法。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方法,即萃取。

【板书】:萃取

推进新课:

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油和水的混合物产生何现象?用什么方法分离?

2.分液适用于什么混合物的分离?什么叫分液?分液使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3.查阅资料了解分液漏斗的形状及使用方法?

4.查资料找哪些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5.阅读P9页实验1-4思考以下问题:

(1)上层液体中的溶剂是,下层液体中溶剂是。

(2)碘单质(I2)在哪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3)CCl4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要用力振荡?

(5)分液前为什么要打开玻璃塞?

6.什么是萃取?萃取的条件是什么?

7.碘的萃取实验中哪个溶剂是萃取剂?萃取剂的选择条件有哪些?

【学生分组板演展示预习成果】

【学生点评】

【学生演示实验】碘的萃取

【学生边演示边讲解,教师进行评价】

师:在碘的萃取实验中,除除CCl4外,能否用其他有机溶剂萃取碘呢?

【学生探究活动】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探究1.除CCl4外,用苯能否萃取碘?用酒精呢?

探究2.如何分离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混合物?

探究3.CCl4萃取后的溶液如何分离出来碘?(从资料查得I2熔点:114探究4.分液漏斗中盛有已分层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但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油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学生讨论,分组回答,教师评价】

师:哪位同学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一下?

【学生小结本节课】

师:我们学习了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几个基本操作,如:过滤、蒸发、蒸馏和萃取等,他们分别是利用什么原理进行分离提纯的?适用于哪些混合物?请填表: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17

《水的组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作好演示实验尤其关键(展示实验),书第48页,这是未改进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不直观,效果不好;这是改进后的实验,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更便于学生主动根据实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属于化合物,重点知识得以解决。

(展示课件)分析了水的组成后,接着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难点也得以突破。

4.课堂练习巩固,达标检测

5.观看录相:有关水资源及其污染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自制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3.加大教学密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文字闪动,图象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为了增强学生对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认识,课上选择一段“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录像,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优化教学过程: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通过计算机不仅能学懂、学会、学活、学精,而且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程序时,力求符合探究学习的三个特征:(1)学习者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2)学习者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3)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

高中化学教案反思篇18

第一单元

第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2HCl

[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叙述]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