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化学教案 >

化学教案简短

时间: 新华 化学教案

教案使教师能够理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化学教案简短才算是优秀的呢?这里整理一些化学教案简短,方便大家学习。

化学教案简短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使学生理解平衡移动原理。

[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

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

[教学用具]

烧杯三个,试管三个,试管夹,滴管、玻璃导管、冰水、热水。

0.01mol·L—1FeCl3溶液50mL,0.01mol·L—1KSCN溶液,50mLNO2和N2O4混合气体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化学平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保持,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达到平衡的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着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由此引出化学平衡的移动。

[板书]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2—4]通过学生对实验归纳可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促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

例:2SO2+O22SO3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各浓度分别为:c(SO2)=0.1mol·L—1,c(O2)=0.05mol·L—1c(SO3)=0.9mol·L—1

如果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O2浓度增大一倍,则平衡如何移动?

当浓度增大1倍(氧气),温度不变时。

如果保持平衡常数不变,必须增大分子,减小分母,即必须增大SO3的浓度,平衡必然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固态、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影响很小,压强不使平衡移动。

2、反应中有气体参加:压强减小→浓度减小→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反之亦然。

结论:①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②如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不会使平衡移动。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2—4]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会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会使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四、勒沙特列原理

综上所述,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沙特列原理。

[布置作业]一、二、三

[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二课时)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四、勒沙特列原理

化学教案简短篇2

一、本章教材的编排特点和主线

1、主要内容

(1)认识“分类”这一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标准掌握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特点。

(3)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书写其电离方程式。

(4)以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为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其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5)以化学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的变化为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识别氧化剂和还原剂。

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分类方法的应用

2、内容结构

本章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对大量繁杂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方便的工作方法,它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在高中化学的第二章编排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能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立意更高些。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溶液和浊液在初中虽然也涉及到,但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到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来看,本章涉及到化学反应分类的3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划分,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这4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离子反应;(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后两种分类及相关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的新知识,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所以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3、内容呈现特点:

以分类的科学方法作为统领本章的主要线索。本章所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在过去的中学化学教学体系是作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知识载体,但现在只是作为基本概念,而且是从分类的角度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相关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具体的教学要求也不相同。

与第一章的编排相似,第二章的知识仍然非常重视与初中知识的衔接,化学物质的分类是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知识入手,引入分散系、胶体等新的概念,而化学反应的分类则是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4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基础上引申到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而且离子反应的概念建立在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的知识基础上,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也从得失氧的角度初步认识了,所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了解丁达尔效应。

3.了解电解质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盐的电离方程式。

4.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能通过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6.能识别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讨论,认识分类法在化学研究的作用。

2.通过对丁达尔效应、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反应等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体会从实验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知识的理性思维过程。

3.在与同学讨论分类法的过程中学会对日常生活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并应用于科学研究或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分类等科学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能正确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3.通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相互依存关系,初步树立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课堂讨论活动学习与人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

三、课时安排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2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

复习(1课时)

单元测验(1课时)

测验讲评(1课时)

四、教学建议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课时)

基本的要求①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②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③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弹性的要求①胶体的渗析;

②胶体的吸附作用。

暂不宜拓展①胶体的凝聚的方法;

②胶体布朗运动。

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科书引入“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要源于生活,落在化学,建议用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例1:NaCl、HCl、CaCl2、CuO、H2O、Fe2O3等化合物,如果将它们以在通常状况下的存在状态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如果将它们以是含氧还是含氯的二元化合物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氧化物和氯化物两类。

例2: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

例3: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是否化合反应;反应物的特点;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等)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②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③铁丝在氧气里燃烧④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⑤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2)从化学物质的分类过渡到化学反应的分类,建议可适当补充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虽然这个内容在“人教版”中没有出现,但在“山东版”和“江苏版”都有涉及。

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1)关于分散系的教学,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教科书已经列举了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相互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但没有具体的实例,因此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列举实例。

(2)关于胶体概念的教学,要把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浊液、溶液的有关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有关事实、现象等联系起来,建议先通过丁达尔效应把浊液、胶体、溶液区分开来,然后通过比较、讨论,正确认识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特征。

(3)关于胶体的性质,三个版本的教科书都提到了丁达尔效应,而其他性质只有“山东版”提到了电泳、聚沉、渗析等,而课标对胶体教学的要求是“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在活动与探究建议方面提到了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可见胶体的教学要求并不高,不宜随意扩展、加深。第二节离子反应(2课时)

基本的要求①会写:能够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②会看:看到离子方程式知道代表的是某一类的反应,并能举例。如看到H++OH-=H2O知道代表的是强酸、强碱之间的反应;

③会判断: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④会检验: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

弹性的要求①涉及强酸、强碱、盐(包括难溶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限于初中学过的方程式);

②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发展的要求涉及醋酸、氨水等弱电解质以及碳酸氢根离子等酸式盐的较为复杂的离子方程式。

不宜拓展①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相关知识;

②涉及量的关系的离子反应,如过量、不足量等。

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形成。

(1)虽然课标中并没有涉及电解质的概念,但由于三个版本的教科书都提到了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所以还是有必要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对此,建议让学生重温初中做过的溶液导电性实验,补充硝酸钾加热熔化后导电的实验(硝酸钾的熔点相对较低,放在蒸发皿中利用酒精喷灯加热可熔化),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电解质的概念。因教学时间有限,所以不宜在概念上过多纠缠。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是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可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入手(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强化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进而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3)通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后,可自然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注意用好教科书中的“实验2-1”,把实验与讨论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第二课时: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的应用。

(1)离子反应的本质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密切相关的,核心是离子反应的本质。教学中要充分用好“实验2-2”,通过讨论实验所涉及的反应本质,得到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特别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发生条件”仅限于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而不是所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至于其它类型的离子反应,如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在此不宜扩充。而置换反应可在相关习题训练中补充说明。

(2)今年“人教版”教科书与去年相比,增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但从三个版本的教科书来看,离子方程式只要求掌握只有可溶于水的强酸、强碱和盐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而课标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没有具体的教学标准,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不宜扩展、加深,但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明确: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3)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在讨论离子反应的应用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利用Ag+与Cl-、Ba2+与SO42-、H+与OH-、H+与CO32-、Ca2+与CO32-等不共存的离子组,进一步强化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的理解。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

基本的要求①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②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③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并能通过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④通过具体实例识别氧化剂和还原剂。

弹性的要求①理解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②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发展的要求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不宜拓展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守恒原理及其运用。

对于本节内容的课时分配,提供两套方案供参考。

【方案一】

第一课时: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关键,故在第一课时就要突出教学的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则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可强化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可结合具体反应(如教科书上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及“思考与交流”环节中初中学过的反应),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到电子转移,环环相扣,由表及里地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尤其是电子转移过程,可用电脑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电子得失与电子对偏移的区别,进一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山东版”用原电池反应直观揭示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实验方法和思路比较新颖,不妨尝试一下,或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然后用于教学。

(3)“山东版”和“江苏版”都介绍了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由于课标没有要求,同时“人教版”也没有介绍,不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这一内容,建议A、B类学校可简单介绍,有利于以后对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4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和还原剂)

(1)教科书中“学与问”的环节要求找出4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教学中要注意回归到分类方法的应用,与第一节的教学内容相呼应,突出整章书的重点是分类的标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必修模块中都是作为化学反应的分类类型来介绍。至于相关的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都将在相应的选修模块中进一步学习。

(2)课标并没有要求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但三个版本的教科书都对此有介绍,“山东版”还从价态的角度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并给出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对此,建议还是简要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但目的是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并且能通过具体实例识别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方案二】

第一课时: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4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注重与初三关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衔接,充分利用教材的“思考与交流”环节,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化合价升降的特征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将“学与问”环节放在本课时完成,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分析4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及时对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进行巩固、升华,同时回归分类方法的应用。

第二课时: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1)本课时是在上一课时的基础上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一个更本质的定义,使学生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2)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可以利用两个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很熟悉的反应(金属钠和氯气反应,氢气和氯气的反应)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的组成、性质、发生变价的元素的原子结构,通过探究,使学生可以透彻地理解化合价的变化是由于得失电子或电子偏移引起的。通过NaCl和HCl形成的比较,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中描述的“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电子偏移。

(3)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情况和电子转移情况,不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这一内容。

化学教案简短篇3

我们人体由三大部分营养物质组成,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糖类是我们直接的供应能量,而脂类就是帮助我们保暖,调节体温的一类重要物质。至于蛋白质,则是我们身体当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大类营养物质,它不仅给我们供能,而且也是我们各个身体器官的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营养素中如无机质以及维他命类在体类可以直接被吸收,但如蛋白质、糖质等分子较大的营养素,则没办法通过肠壁和细胞膜,因此有必要先将之分解变化,才可被吸收,以供身体所需。

食物进入口中先被咀嚼磨碎,到胃中再由消化酵素胃朊酶使蛋白质分解为更小的份子。此时蛋白质的大部分会被分解成为氨基酸,而被吸收至小肠中,这是由于肠粘膜以及胰脏所分泌的消化酵素(肽酶、胰朊酶等)的作用。小肠未能吸收的蛋白质转到大肠中时,由肠内的细菌再予分解。这些分解物中有时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例如由腐败菌而产生的胺等,所幸肠内还有一种众所周知的乳酸菌,能对腐败菌发挥有效的抑制作用。

在人体组织中,肌肉以及皮肤所需要的蛋白质最多,肌肉大约18%~20%是蛋白质。而肌肉又是人体蛋白质的最大储藏库。皮肤组织大约14%是蛋白质。当皮肤受到轻度灼伤时,患部会变硬,数日后会剥落,而在表皮最下部的基底细胞生成新的蛋白质。在正常的情况下,表皮大约四个星期就会产生一次新生组织,而旧的表皮则以污垢的形态脱落。所以手术前后有充足的蛋白质,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促进伤口愈合。

化学教案简短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增强学生的归纳和形象思维能力。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从而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

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

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知识台阶,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以及多媒体手段演示溶解平衡的建立等,启发学生联想从而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组织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引言]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板书]第二节化学平衡

[师]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进行程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板书]一、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师]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如何建立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

[板书]二、化学平衡的建立

[师]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

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

[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

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

[师]所以说刚才回答说不溶了是不恰当的,只能说从宏观上看到蔗糖的量不变了,溶解并没有停止。我这里把这一过程做成了三维动画效果,以帮助大家理解溶解过程。

[三维动画演示]一定量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观看动画效果,进一步理解溶解过程。

[师]这时候我们就说,蔗糖的溶解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是一个动态平衡。

[板书]1、溶解平衡的建立

开始时:ν(溶解)>ν(结晶)。

平衡时:ν(溶解)=ν(结晶)。

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师]那么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我们以CO和H2O(g)的反应为例来说明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化学教案简短篇5

实验:4-15:①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②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

③将与铁锌铜片相互接触或用导线连接起来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

④在③中把锌片和铜片之间连上电流计,观察其指针的变化。

结论:①锌片能和稀硫酸迅速反应放出H2

②铜片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③铜片上有气体生成

④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在两金属片间有电流产生

结论:什么是原电池?(结论方式给出)它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原电池定义: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形成条件:①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电路

讨论:1、ZnH2SO4Cu形成装置后有电流产生,锌片上发生了什么

反应?铜片上发生了什么反应?(可以取锌片周围的溶液用NaOH溶液鉴别;取铜片上生成的气体检验,化学教案《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结论:在锌片周围有锌离子生成;铜片上生成的是H2

讨论:可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俩金属片上的反应式的书写。

结论:在Zn上:ZnC2e-=Zn2+

在Cu上:2H++2e-=H2

Zn失去电子流出电子通过导线--Cu--电解质中的离子获得电子

我们把:流出电子的一电极叫负极;

电子流入的一极叫做正极

两极反应的本质: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是分别在两极进行了。

负极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分别用两个铜片和两个锌片做上述实验④。

结论:两种情况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说明线路中无电流生成,铜片上无气体生成。即两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能导电)

化学教案简短篇6

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

地位

作用

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气体的制法,对以后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2.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3.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极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德育目标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催化作用

教学疑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讨论,采取科学探究法

教材处理

1.     复习氧气的性质,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利用科学探究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导,探求出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原理.

教学手段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讨论上一节思考题,即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追问空气中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四瓶无色气体如何鉴别

复习氧气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会物质检验于鉴别方法

演示实验[2-6],[2-7][2-8]

观察总结

演示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通过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阅读教材

阅读思考,讨论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从而强化催化剂定义中的关键词

引导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突破难点

总结分析

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个文字表达式特征,归纳分解反应概念

点评评价准确进行分析把握概念的准确本质。

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准确的把握概念的本质

小节

总结要点和方法

补充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明确学习目标

板书

化学教案简短篇7

《卤代烃》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和所发生共价键的变化。

【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学习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使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的能力;

(3)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卤代烃中如何检验卤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尤其是两组不同意见的对比实验,激发同学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急切用实践来检验结论的正误。实验成功的同学,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实验不成功的同学,经过了困难的磨炼,通过独立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既锻炼了毅力,也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从溴乙烷水解实验的设计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通过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使学生体会到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与欣赏;

【科学方法】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溴乙烷的水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2.试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请同学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第一幅图片是生产中常用的塑料管,其化学成分是聚氯乙烯,单体是氯乙烯;

第二幅图片是不粘锅,其涂层化学成分是聚四氟乙烯,单体是四氟乙烯;

第三幅图片是臭氧层空洞,形成空洞的原因之一是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如二氟二氯甲烷

【提问】从组成看,它们都应该属于哪类有机物?

【生答】卤代烃。

【追问】为什么?

【生答】虽然母体是烃,但含有卤素原子。

【设问】回答的不错。你能根据所学知识给出卤代烃的定义呢?

【生答】卤代烃的概念。

【小结】回答的很好。(投影卤代烃的概念,并提问卤代烃的官能团是什么?)。

【设问】学习各类有机物的研究程序是什么?

【生答】由典型(代表物)到一般,根据结构分析性质。

【讲解】我们选取溴乙烷作为卤代烃的代表物,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溴乙烷结构和性质。

【投影】二、溴乙烷

1.溴乙烷的结构

【边讲述边投影】溴乙烷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由溴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后所得到的产物。其空间构型如下:

(投影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投影】请同学们写出溴乙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引导探究】

溴乙烷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应如何表现?(两个吸收峰,且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应该是3:2,而乙烷的吸收峰却只能有1个。)

【小结】溴乙烷与乙烷的结构相似,区别在于C—H键与C—Br的&39;不同。

【引言】溴原子的引入对溴乙烷的性质有什么影响?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让我们先来研究其物理性质。

【投影板书】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已知乙烷为无色气体,沸点-88.6℃,不溶于水。对比乙烷分子的结构,你能知道溴乙烷分子中引入了Br原子后,在相同条件下,溴乙烷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如何变化?熔沸点、密度呢?

【科学推测】溴乙烷的结构与乙烷的结构相似,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烷,导致C2H5Br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密度应大于乙烷。

【学生探究实验1】

试剂和仪器:试管、溴乙烷、蒸馏水、酒精

(1)用试管取约2mL的溴乙烷,观察溴乙烷在常温下的颜色和状态。

(2)将2mL的溴乙烷分放在两支试管中,往其中一只中加入2mL的水,振荡,静置。往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酒精,振荡,静置。

【学生回答后投影】1.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实验结论):无色液体,沸点比乙烷的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学生回答密度比水在时,提问:为什么?你怎么知道水层在上方?)

【提升】你能否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氯乙烷的沸点比溴乙烷的沸点是高还是低?为什么?

【生答】低,有可能是常温下是气体,因为氯乙烷与溴乙烷的结构相似,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溴乙烷,分子间作用力小,故沸点低。

【小结】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大,卤代烃溶沸点升高,密度变大。所以卤代烃只有极少数是气体,大多数为固体或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

溴原子的引入能使溴乙烷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

【投影】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引言】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溴原子作为溴乙烷的官能团,发生化学变化应围绕着C—Br键断裂去思考。C—Br键为什么能断裂呢?在什么条件下断裂?

【生答】在溴乙烷分子中,由于Br的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C,则C-Br键中的共用电子对就偏向于Br原子一端,使Br带有部分负电荷,C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当遇到-OH、-NH2等试剂(带负电或富电子基团)时,该基团就会进攻带正电荷的C原子,-Br则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离去。

【问题】已知:CH3CH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反应,CH3CH2Br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反应,可能有什么物质产生?

【科学推测:】若反应,则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发生如下反应:

CH2CH2Br+NaOH→CH3CH2OH+NaBr

【引言】以上所述,均属猜测,但有根有据,属于科学猜测。很多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是通过科学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的。如果让你设计实验证明溴乙烷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你如何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用实验证明溴乙烷的Br变成了Br-?

(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分层的,且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如何提高本反应的反应速率?

充分振荡:增大接触面积;加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得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追问】:能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如何加热?

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因为溴乙烷的沸点只有38.4℃,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液体容易暴沸。可采用水浴加热。

【指出】水浴加热时就不可能振荡试管,为了使溴乙烷和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水浴的温度应稍高于溴乙烷的沸点,为什么?

【生答】使处于下层的溴乙烷沸腾汽化,以气体的形式通过NaOH溶液与其充分接触。

【指出】可同学想过吗?溴乙烷是大气污染物,汽化出来的溴乙烷不可能完全与NaOH溶液反应,散失到大气中就会污染空气,你想如何解决本问题?

【生答】试管上加一个带长玻璃导管的橡皮塞,起冷凝回流的作用,既能防止溴乙烷的挥发,又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学生探究实验2】请同学们利用所给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溴乙烷能否在NaOH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

实验用品:大试管(配带直长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2只、试管夹、小试管10只,长胶头滴管(能从大试管中取液体)、250mL烧杯。溴乙烷、10%NaOH溶液、稀硝酸、2%硝酸银、稀溴化钠溶液、稀氯化钠溶液。

【提示】

(1)可直接用所给的热水加热

(2)溴乙烷、10%NaOH溶液的用量约为2mL

(3)水浴加热的时间约为3分钟

(巡视,组织教学,及时点拨,结合不同方案组织讨论:加入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直接加AgNO3为什么不可以?检验卤代烃中含有卤元素的程序如何?)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评价得出结论】

结论:CH3CH2Br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CH2CH2Br+NaOH→CH3CH2OH+NaBr

【投影】上述方程式也可以写成:

NaOH

CH2CH2Br+H2O→CH3CH2OH+HBr

该反应可理解为: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中和反应生成的HBr,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使反应正向进行。(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提升】由此可见,水解反应的条件是NaOH水溶液。溴乙烷水解反应中,C—Br键断裂,溴以Br-形式离去,故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HS-等均可取代溴乙烷中的溴。

【质疑】对水解反应的深化:

CH3

CH3-C-CH3

1、把“—Br”替换成“—Cl”,能否发生反应?

CH3CHCH3

2、把“CH3CH2—”替换“”或“”或R—如何反应?

3、把“CH3CH2—”替换成“Fe3+”,能否发生反应?

【目标测试】

1.(2003年上海市理科综合测试)足球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CH2=CH2+HCl→CH3CH2Cl,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H3和H2O在与卤代烃反应时的性质很相似,在一定条件下能使卤代烃发生氨

解,写出溴乙烷的氨解方程式。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中的水解反应,现在回忆这个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提出问题

科学猜测

实验验证

形成理论

发展理论

解决问题

投影:

【小结】这个过程不是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一种科学方法。这一过程蕴含着以实验事实为据,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我们应该学会它。

化学教案简短篇8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掌握饮用水净化的方法

3、知道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

[教学重点]

1.饮用水的净化

2.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共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节生活中的饮用水

一、生活中的饮用水

1.水的概述

[引导阅读]水的分布及水与生命的关系(P10)

[归纳小结]

根据所含盐分的差异,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水是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世界上用于工农业生产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需要水2.5kg。水是优良的溶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送到人体的各个部分,以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人体内的一切生化过程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的生命将无法维持。

[问题讨论]

地球上70%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

[例题一]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包括()

A.冰川及冰盖B.河流C.地下水D.内陆海

2.天然水中的杂质

[引导阅读]天然水中的杂质(详见P11表1-5)

[思考回答]

天然水中的杂质通常分为几类?水中的细菌、藻类、腐殖质、氧气等属于何类物质?

3.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材料]投影〈〈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全解P27)

4.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工序

[阅读与思考]自来水厂如何才能将原水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自来水?

[知识归纳]

A.饮用水的净化过程

原水—————凝结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饮用水

(去除固体杂质和悬浮物)(去除沉淀)(去除异味)(杀死水中的细菌)

B.主要步骤

(1)沉降悬浮物

沉降原理:加混凝剂生成胶体,吸附水里的悬浮颗粒或胶体颗粒共同沉淀。通常以明矾、硫酸铝、硫酸亚铁、氯化铁、碱式氯化铝等作为混凝剂进行净化处理。

[阅读思考]明矾是如何净化水质的?

[原理解释]明矾溶于水后,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KAl(SO4)2=K++Al3++2SO42-

Al3++3H2O=Al(OH)3(胶体)+3H+

氢氧化铝胶体因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天然水中的杂质大多为带负电荷的胶粒,因此,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胶粒能吸附水中带负电荷的胶粒,并使这些杂质与氢氧化铝胶体一起凝聚而沉降。同理,铁盐的净水作用也是如此。

(2)杀菌消毒

经处理过的水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漂白粉、二氧化氯、臭氧等。

氯气消毒杀菌的原理:

Cl2+H2OHCl+HClO

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起消毒杀菌作用。

刚出厂的自来水中常含有少量余氯,它在配水管中停留,能有效地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氯气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过程,当起消毒作用的次氯酸被消耗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次氯酸及时得到补充。

[问题与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纯净水和自来水?

[问题与思考]为什么臭氧是的消毒剂?(阅读《拓展视野》)

[信息拓展]新型灭菌消毒剂—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的应用十分广泛,除用于一般的杀菌、消毒外,还广泛地用于环保、灭藻、漂白、保鲜、除臭等方面。二氧化氯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1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例题二]下列物质都可以用于天然水的净化,从提高水的净化效果和质量两个方面考虑,它们当中的是()

A.Cl2B.Ca(ClO)2C.KAl(SO4)2•12H2OD.Na2FeO4

(3)除异味

水中有异味的物质可用活性炭吸附除去。

5.硬水及其软化

[阅读与思考]你知道什么叫硬水吗?什么叫软水?硬水有什么危害?水垢的成分及水垢产生的原因呢?

(1)软水和硬水:

•天然水成分:H2O、Ca2+、Mg2+、HCO3-、CO32-、Cl-、SO42-、NO3-

•硬水:含有较多量的Ca2+和Mg2+的水

•软水:只含较少量或不含Ca2+和Mg2+的水

(2)硬水的危害:

使用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例如,在硬水中用肥皂洗涤衣物,不但难以洗净,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用水的硬度高,放出的热水表面会有一层白色漂浮物。同时,锅炉内壁易结垢。这样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管道因受热不均而导致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锅炉爆炸。

[问题与思考]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区别软水和硬水?洗头发时,为什么用肥皂后会感觉较涩,一般都是使用洗发剂或洗发水?

(3)硬水软化方法

A.加热煮沸法(若硬水中钙、镁离子以碳酸氢盐的形式存在)

Ca(HCO3)2==CaCO3↓+CO2↑+H2O

Mg(HCO3)2==MgCO3↓+CO2↑+H2O

MgCO3+H2O==Mg(OH)2+CO2↑

B.离子交换法:

如:磺化煤法(若硬水中钙、镁离子以硫酸盐或氯化物的形式存在)

2NaR+Ca2+=CaR2+2Na+

2NaR+Mg2+=MgR2+2Na+

[阅读《检索咨询》]磺化煤的再生

当磺化煤中的钠离子全部为钙、镁离子所代替后就失去了软化能力,可用8%~10%的氯化钠溶液浸泡,CaR2和MgR2就会跟钠离子发生交换作用,重新生成NaR。又可发生交换作用使磺化煤得到再生:

CaR2+2Na+=2NaR+Ca2+

MgR2+2Na+=2NaR+Mg2+

C.化学药剂法

[例题三]为了获取大量的生活饮用水,自来水厂需要用适宜、高效的方法和流程将自来水中的悬浮物质、致病菌等有害成分降低到规定的含量。

(1)要达到上述目的,一般要经过的基本步骤是①沉降、②________③曝气④___________。“曝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①步中,下列物质可以使用的是_______。

A.明矾B.烧碱C.膨润土D.碱式氯化铝

(3)在将天然水制成生活饮用水的过程中,水中不需要去除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4)在经过上述四个步骤的处理后,如果水中Ca2+、Mg2+的含量超标,还要将水进行_____。

[学生阅读]《生活向导》——终端净水

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需要经过很长的输送管道才能进入千家万户。有时由于管道老化等原因,自来水进入家庭之前便受到污染,这种污染称为二次污染。另外,有些自来水在进入家庭之前储存在楼房顶部的水箱里,水箱较脏、水箱内壁防腐涂料不合格等因素也可能引起二次污染。

现代住宅区提倡终端净水,即在家中的出水点前加装净水设备。这种终端净水方法可以消除二次污染,使饮用水更安全可靠。

[例题四]用下列方法处理天然水,所得水中所含离子的浓度最小的是()

A.蒸馏B.加热煮沸C.用石灰纯碱法D.离子交换法

[问题与思考]

1.喝纯净水比喝自来水好吗?

2.使用自来水时应注意些什么?

[归纳小结、完成作业]

化学教案简短篇9

一、教学设想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体现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我将教材内容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设计了“由实践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思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电源》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科技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一章第三节。在学习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后,通过对化学电源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使学生的认识上升。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池的发明发展史,认识电池的分类、构造、主要用途及对环境的危害,培养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技能。

②了解三种常见化学电源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应用,并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原电池装置。

③通过实验探究巩固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感悟求知过程,拓展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②通过用Flash展示三类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探究过程的体验与交流,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发散式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

③使学生体会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资料的查找,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科学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

②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尝试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③通过关注废旧电池的污染,渗透“绿色化学”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种常见化学电源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设计化学电池的探究。

难点:三种常见化学电源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较为新颖,但课程标准对化学电源的要求较低,故主要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结构是通过学生的发现去构造的。因此,课前教师先提出关于化学电源的课题知识(见实验报告表1),学生自由选择一主题利用信息源进行收集资料,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整合,帮助学生沿着知识框架不断攀升,使学生对化学电源的理解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2.协作式教学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协作教学法,体现了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例如:课前收集资料、调查结果的汇报交流、实验探究过程等。

3.实验探究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绝对不是固定、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探究过程的结果,同时也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发出挑战。

4.形象教学法:教学中运用实物、视频、生动的动画课件,强调重点、分散难点,将具体感知和理论思维相结合,提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学习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学的落脚点就是为了让学生“会学”即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为此,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采取多种学习方法开展学习活动,有收集资料、分析归纳的自主学习方法,交流、表达、合作的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讨论的学习方法等。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课前一周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任选其中一种化学电源,并根据实验报告表1的知识框架查阅书籍、报刊或网站,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如:实物的获取、实地拍照、收集图片、制作课件等。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合作、整合信息的技能。

2.教师准备

布置实验员在实验室为每小组(两人一组)准备实验探究的用品:铜片、锌片、铁片、碳棒、检流计、小灯泡、导线、大烧杯、硫酸铜溶液、稀硫酸、两个西红柿、两颗飓风葡萄。

六、教学流程

这节课按: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课前收集成果、评价交流→实验探究、拓展延伸→交流收获、前景展望→归纳总结等环节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化学教案简短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修模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的中间环节,承担着对前面知识的回顾、总结以及深化和提升学生认识化学研究及应用价值的双重任务;为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以及从数据中获得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时,化学反应的限度是认识化学反应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必修2》中已经学习了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等相关知识,只从定性角度研究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定量分析对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因此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将一个个数据最终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的规律和概念。

三、设计思路:

“化学平衡常数”是纯理论课,比较抽象,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平衡常数,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及其方法,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法,对每一知识点,按照“探索(观察)研究(思维)运用(迁移)”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分为三个认知层次:

一、整体感知概念,通过学生计算交流研讨及思考和老师的点拨先对化学平衡常数有个整体的认识,得出任意反应的化学平衡表达式;

二、深入理解概念,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及巩固练习的分析强化化学平衡常数的注意事项;

三、迁移应用概念,会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然后让学生对本节课做个小结,做训练题来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四、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会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讨论,培养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分析问题中能够体会到研究的乐趣,学会如何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并最终了解热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五、教学流程设计

(一)、知识准备

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什么是可逆反应?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有哪些?我们经常根据哪些特征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小结。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为新授课做准备

(二)、创设情境

【投影】联想质疑:在19世纪的英国,炼铁工业快速发展,但是化学家们发现炼铁高炉排出的废气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刚开始他们认为是因为铁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反应时间不够长,导致反应不完全,于是他们把高炉建的非常高,以增加反应时间,后来发现高炉排出的一氧化碳气体并没有减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FeO(s)+CO(g)===Fe(s)+CO2(g)

要求:先独立思考1分钟,自由举手发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情绪高涨,引出新课。

(三)、具体学习化学平衡常数

环节一:整体感知概念-从具体反应入手,让学生感性认识化学平衡常数的存在。

[交流研讨]:P42表格课前安排学生分组计算数据,课堂上每组代表回答;教师用多媒体在表格中逐一填入答案,要求学生记录,分析。

[师生互动]:上述五种情况的平衡状态是否相同?平衡常数是否相同?

[概括总结]: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平衡状态有多种而平衡常数只有一个。

【设计意图】培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合作意识。环节二:深入理解概念-全面认识化学平衡常数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2最后两段,P43资料在线以及表2-2-1。然后回答问题:

1、如何书写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2、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应注意什么?

3、平衡常数(K)的大小与反应限度间有何关系?

[师生总结]: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及平衡常数的简单应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环节三:迁移应用概念-应用概念,加深理解。

[交流·研讨]:让学生板演P43表格中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并推导单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并小结。

[师生概括]依据实例,师生共同总结平衡常数的特点: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因此,不能笼统说某一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是多少。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及简单应用

(四)、课堂小结及达标训练

六、板书设计

一、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2、表达式

3、单位:(mol/L)c+d-a-b

4、注意事项:

(1)有纯固体或溶剂参加的反应,它们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2)一个化学反应的K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3)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单位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

(4)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七、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过程设计,我预计可达到以下效果:

1、能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2、变规律的传授过程为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化学教案简短篇11

探究问题框架:

1、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自主发现)

2、了解化学速度原因。(启发给出)

【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化学反应速率。请同学归纳都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能产生影响?

【回忆联想、归类表达】描述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板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质的本性

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其他

【过渡】我们首先探讨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指导实验】巡视

【总结、板书】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分组实验】

浓度较大的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浓度小的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化学反应的速率大

【过渡】这是为什么呢?化学反应的过程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并形成生成物分子。

如:Cl2+H2==2HCl

【引导讨论】化学键如何变化呢?

【引导】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怎样才能发生呢?

要通过接触,通过碰撞来实现。因此反应物分子(或离子)间的碰撞是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

【引导】是不是所有碰撞都能发生反应呢?

要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33页。

【讲述】

1、以投篮作比喻

2、以具体的化学反应2HI=H2+I2为实例,让学生观看HI分子的几中可能的碰撞模式图

【设问】很明显,当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越多,有效碰撞越多,反应速率也越大。

那么,浓度增大时,为什么反应速率就快呢?

【练习】对于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C(s)+O2(g)=CO2(g)

当充入氧气,反应速率是否会加快?

当加入木炭的`量是否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探究】H-H、Cl-Cl键断裂,而H-Cl共价键生成。

【阅读讨论】

1、不是所有的碰撞都能发生反应,能够发生反应的碰撞叫做有效碰撞,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2、分子要发生反应的条件是要具有较高的能量,还必须有合适的取向。

【理解】

【讨论】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比例是一定的,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

2、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大,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也相应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就增大。

【探究】

1、充入氧气,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接触面没有增大)有效碰撞次数也相应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就增大。

2、加入木炭,与氧气的接触面没有增大,反应速率不加快

【设问】利用上述结论,对于反应N2+3H2=2NH3,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呢?

【设问】对于反应:Zn+2HCl=H2+ZnCl2,增大反应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大吗?

【总结并板书】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探究】1、气体的压强增大,原来的气体的体积就缩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大,活化分子数变增大,有效碰撞次数也相应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增大。

化学教案简短篇12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三部分,主要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转移讨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原教材穿插在第一章"卤素"中学习,新旧教材这部分的要求基本一致,但比起原教材来,新教材有三个特色:

1、结构合理:新教材从研究燃烧出发,导入氧化还原,先由复习初中所学的四种基本类型入手,对照Fe2O3+3CO==2Fe+3CO2类属判断的矛盾导出氧化还原,顺理成章。全节拟成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纲目清晰。

2、表述生动:用拟人漫画形象生动的表述概念,激发兴趣,便于理解。

3、联系实际:列举生产、生活中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以价态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2)了解初中所学的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不同分类的关系。

(3)会用"双线桥"式表示基本的氧化还原方程式。

能力目标:通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谁是氧化剂、还原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课时分配】

3课时:

(1)学习"一、二";

(2)学习"三",练习写"双线桥"反应式;

(3)课堂小结,课堂训练及作业评析、补偿。

【教学设计】

1、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转移

教学内容要点

教与学活动建议

一、化学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学习了化学反应分类共有:

1、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数、类别分:

基本类型:化合:A+B=AB

分解:AB=A+B

置换:A+BC=AC+B

复分解:AB+CD=AD+CB

2、根据反应物得失氧分:

氧化:物质得到氧

还原:物质失去氧

3、判断反应属于何类型:

Fe2O3+3CO==2Fe+3CO

CuO+H2===Cu+H2O

二、氧化还原反应:

1、实验分析:

实例:CuO+H2=Cu+H2O

↓↓

从得失氧分析:失氧得氧

↓↓

从升降价分析:降价升价

↓↓

电子转移分析:得e失e

↓↓

反应结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

同时发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概念迁移:

用价态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没有得失氧的反应。

(1)电子完全得失:2Na+Cl2===2NaCl

(2)电子对偏移:H2+Cl2===2HCl

得出氧化还原的本质定义:

凡是有电子转移(得失、偏移)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三、氧化剂和还原剂

1、实例分析:

CuO+H2=Cu+H2O

↓↓

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

被还原被氧化

↓↓

氧化剂还原剂

↓↓

得电子物质失电子物质

------------------------

从反应物中找

2、用"双线桥式"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询问学生回顾初中化学知识引入:

1、初中化学学习过那些类型?各有何特点?(引出左列各基本类型的特征)

2、从得失氧的角度还学习过那些类型?(以CuO与H2的反应为例,它属于何类型?)

3、Fe2O3和CO的反应属于什么基本类型?(激发学生思维中的矛盾点,引出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的认识)

▲由学生按照左列(1)-(3)的三个层次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结论。指出;从价态变化和电子转移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

可以扩展到对许多没有氧参加的化学变化实质的认识.

(引出Na与Cl2,H2与Cl2反应)

▲最好能运用电教手段将课本图1-2,1-5,1-8改成动画,配合分析各概念放映。

▲学生以左列两反应为例,分析Na、H2发生氧化反应,Cl2发生反应。也可扩充至其他实例。

教师提示学生全面理解: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偏移和电子的得失

▲由学生说出课本图1-7的含义,以明确氧化还原与基本类型的关系。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还原反应-被还原-氧化剂"和"氧化反应-被氧化-还原剂"的内联系

(配合课本图1-8的动画分析)

▲归纳小结:师生共同讨论。

综合得出如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对立统一关系的两根推断线:

实质判断依据元素变化反应物称为反应物性质

失e—→升价—→被氧化—→还原剂—→还原性得e—→降价—→被还原—→氧化剂—→氧化性

化学教案简短篇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Na2O和Na2O2性质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学性质及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初步学会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学会从同类化合物找出性质的差异性、相似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对比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与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对比教学,培养学生对比研究的思维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善于合作的科学品质,树立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Na2O2与H2O,Na2O2与CO2的反应及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同学们,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水可以用来灭火,那水可不可以用来生火呢?今天,我给大家做一个小魔术,叫“滴水生火”,大家看好了

【实验演示】滴水生火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讨论】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引入】奥妙是什么?——过氧化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钠的重要化合物。首先学习钠的氧化物

【提问】(1)钠有哪些氧化物?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以及化合价是怎样的?

(3)氧化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书写氧化钠与水、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种钠的氧化物,接下来继续学习钠的另一种氧化物——过氧化钠

【问题引导】过氧化钠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实验3-5:探究Na2O2和水反应

操作+现象

初步结论

把水滴入少量的Na2O2中,现象_____________;

有O2产生

带火星的火柴伸入试管内,现象:__________;

有O2产生

手触摸试管外壁,现象:_____________

反应放热

加1-2滴酚酞溶液,

现象:______________;

生成碱(NaOH)

【问题引导】请说明从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书写Na2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并用双线桥进行分析。

【分析推理】通过对比氧化钠与水、过氧化钠与水,推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问题引导】结合Na2O2的化学性质,Na2O2可能有那些用途呢?

【问题引导】展示食用纯碱、食用小苏打商品图片,提出探究问题

Na2CO3

NaHCO3

(1)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0.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观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差别,记录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白色粉末

白色细小晶体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5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并用手摸一摸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

加水结块成

晶体,放热

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热量变化

(3)继续向两支试管内加4mL的水,用力振荡,有什么现象?

振荡长时间后可溶解

振荡长时间后仍有固体剩余

(4)向试管内滴入1~2滴酚酞溶液,各有什么现象?

溶液变红

(较深)

溶液变

微红色

初步结论

两者都易溶于水,其中Na2CO3更易溶于水;

碳酸钠溶液碱性比碳酸氢钠强。

【问题引导】请说明从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小苏打的用途介绍,引出热稳定性的探究

实验装置图

Na2CO3

NaHCO3

澄清石灰水

不变浑浊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结论

受热不分解

具有热稳定性

受热易分解

热稳定性差

【问题引导】请说明从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碳酸氢钠药片的适用症,推出碳酸氢钠可以和盐酸反应,

写出碳酸钠和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

【小结】

【布置作业】

化学教案简短篇14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常识性介绍燃烧的条件,明确燃料完全燃烧的方法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

学习图表表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实验、阅读图表的能力。通过研究性课题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家庭所用燃料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贮存”和“释放”的理解。

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所学过的化学反应中,有的化学反应是为了制取某些物质的,比如:实验室制取H2:Zn+H2SO4=ZnSO4+H2↑,而有的化学反应是为了利用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比如:炭的燃烧和氧炔焰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所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请同学看书P191-14,所以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请同学们举出见到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实例。

[实验]四人一组做课本实验1-3、1-4

请同学们归纳实验现象。

[小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铝片与盐酸反应、燃料的燃烧都要放出热量,这类反应叫做放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这类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讨论]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而有的化学反应却需要吸收热量呢?

化学教案简短篇1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⑵通过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活动探究,体验定性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Ⅱ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一些知识,在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另外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应用物质结构理论来指导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是对第一章内容知识的深化。该部分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同时化学反应____的化学能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这一节知识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日常生活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此,本节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温故知新】

(回忆、思考)在初中你学过哪些能量变化较大的反应?

(回忆、思考)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课堂研讨】

(自学、思考)化学反应总伴随着热量变化吗?通过课本p32,请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放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

(自学、思考)通过分析课本p32的图2-1,请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高低角度分析什么是放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以能量为纵坐标,画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简单示意图。

(观察、思考)通过观看实验2-1,表述现象,得出结论,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将铝条打磨光,插入装有3ml6mol/l盐酸的试管中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为热反应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观察、思考)通过观看实验2-2,表述现象,得出结论,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将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上,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为热反应用手触摸烧杯下部用手拿起烧杯(思考、讨论)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举例说明什么是中和热?如果要通过实验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你认为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讨论、归纳)举例说明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哪些?(多多益善)

⑤多数化和反应。

(讨论、归纳)举例说明常见的

吸热反应有哪些?(多多益善)

(自学、交流)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在生活、生产、工业与科研领域有何应用?

化学教案简短篇16

【要点扫描】

1.了解反应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概念;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了解焓变的表示符号(ΔH)及其常用单位(kJ/mol),认识ΔH的“-”、“+”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对应关系;

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书写方法;

4.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知识梳理】

一、反应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关系

1.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实验中,通常遇到的反应是在敞口容器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等于,用符号表示,单位一般采用。

2.从化学键角度看,反应热近似等于.

3.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放热反应是由于,吸热反应是由于.如图中,a表示,b表示,该反应的ΔH0.中学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吸热反应有.

二、反应热和焓变

1.焓和焓变

(1)焓

(2)焓变(ΔH)ΔH=H(产物)—H(反应物)

2.反应热

⑴定义:

⑵符号:用△H表示⑶单位;一般采用

⑷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

⑸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微观讨论)

以H2(g)+Cl2(g)=2HCl(g)为例:

①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热量

②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热量

吸热和放热的差值即为反应热

(6)反应热表示方法

反应热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整个体系的能量(即焓)增加或者减少的量值,

ΔH=H产物—H反应物

焓增加→吸热→则用“”表示;

焓减少→放热→则用“”表示。(填“+”或“-”)

3.反应热的计算

(1)根据键能数据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将ΔH看作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一项,再按有关方程式的计算步骤、格式进行计算,得出有关数据。

(3)盖斯定律

三、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要注明,但中学化学中所用ΔH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kPa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2)需注明ΔH的“+”与“—”,“+”表示,“—”表示;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考虑ΔH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表示,l表示,s表示;

(4)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四、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典例精析】

例1.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A.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物质多少有关

解题体会:

例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H1C(s)+12O2(g)===CO(g);△H2

②S(s)+O2(g)===SO2(g);△H3S(g)+O2(g)===SO2(g);△H4

③H2(g)+12O2(g)===H2O(l);△H52H2(g)+O2(g)===2H2O(l);△H6

④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

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

解题体会:

例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解题体会:

例4.()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1/2O2(g);△H=+242kJmol-1

B.2H2(g)+O2(g)=2H2O(l);△H=-484kJmol-1

C.H2(g)+1/2O2(g)=H2O(g);△H=+242kJmol-1

D.2H2(g)+O2(g)=2H2O(g);△H=+484kJmol-1

解题体会:

例5.已知2H2(g)+O2(g)=2H2O(1);△H=—571.68kJmol-1

CO(g)+1/2O2(g)=CO2(g);△H=—282.9kJmol-1

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B.1:2C.1:1D.2:3

解题体会:

例6.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3/2O2(g)=CO2(g)+2H2O(l);△H=+725.8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kJ/mol

解题体会:

例7.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别反应的热效应。

①P4(s,白磷)+5O2(g)=P4O10(s);△H1=-2983.2kJ/mol

②P(s,红磷)+5/4O2(g)=1/4P4O10(s);△H2=-738.5kJ/mol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添“高”或“低”)。

例8.CH3-CH3→CH2=CH2+H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C-HC=CC-CH-H

键能(kJ/mol)414.4615.3347.4435.3

试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教案简短篇17

一.教材分析

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程内容是对前一节中“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丰富和完善。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的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火力发电的原理“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二.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原电池是一种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知道原电池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掌握原电池的组成条,会判断正负极,会判断电流、电子、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会书写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3)能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水果电池。

(4)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初步认识传统干电池、二次电池及常见的新型电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2-4(改进)的层层推进,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自己归纳、概括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根据已有电学知识生成跟原电池相关的概念(正负极、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等)。

(3)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根据实验2-4的已有知识设计实验,并初步学会控制实验条的方法。

(4)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实验和已有知识,学会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5)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常见化学电,学会用基本理论指导实际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水果电池的制作,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2)通过化学电的发展和新型化学电开发利用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通过认识化学电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观。

三.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构成及应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五.教学主线:(第一时)

六.教学流程:

【引导】经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同时了解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而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二次能,化学能在什么条下能转化为电能,又是如何转化,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过渡】通过图2-7,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目前发电总量构成中,火电仍居榜首。结合图2-8燃煤发电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学生回答】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提问】上述能量转化过程有何弊端?

【小结】环境污染,转化步骤多、损失大。

【提问】要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必须要选择合适类型的化学反应。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引起的,在前面学过的哪种反应类型有电子的转移?

【学生回答】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要想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通过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使其间的电子转移,在一定条下形成电流。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实验2-4改进)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教师引导

①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观察铜片表面有何变化。Cu和稀硫酸能反应吗?

②将锌片与铜片并排插入稀硫酸中,观察铜片、锌片表面有何变化。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

③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起,再次观察铜片、锌片表面有何变化。以下问题依次展开:

①铜片表面的气泡可能是什么?

②该气体是如何产生的?

③电子从何而,如何流动?

④该过程有电流产生吗?如何证明?

④在铜片和锌片之间连接电流表(或小灯泡)以下问题依次展开:

①这个过程实现了哪些能量之间的转化?(引出原电池的概念)

②如何判断该原电池的正负极?

③如何用式子表示正负极表面的变化过程?

④在内电路中,溶液离子的流动方向如何?

实验改进:学生分组实验可以改成“小试管+锌粒+铜棒+稀硫酸”原电池,现象更明显,而且能明显观察到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速率的变快。

【过渡】原电池的发明实现了化学能和电能的直接转化,怎么判断一个类似的装置能否组成原电池?(能否有电流产生或使用电器能够运行)

【学生活动】P41“科学探究”,学生自行从给定的用品中选择组成原电池,画出电池装置示意图。根据小组画出的示意图进行实验,讨论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使学生学会控制实验条的方法,探究原电池的组成条)

实验用品:锌片、铜片、铁片、石墨电极各两套,导线、金属夹、灵敏电流表、果汁、酒精、250mL烧杯。

【讲解】根据学生实验结果Cu-Zn、Cu-Fe、Cu-C、Cu-Cu、Zn-Fe、Zn-C、Zn-Zn、Fe-C、Fe-Fe、C-C等可能组合进行分析,得出可形成原电池的装置。

【思考与交流】通过以上实验,原电池应由哪几部分构成,各起什么作用?构成一个原电池需要哪些条?

【小结】原电池应由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电解质溶液作反应介质,提供离子移动;导线,使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外作业】

1.制作水果电池,并画出水果电池的构造示意图,下节作交流展示。

2.从本、商场、网上等了解化学电的发展,了解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的组成、工作原理,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下载相关图片、录像、制作简单的演示稿。以备下节交流。

第二时:

教学流程:

【引导】将上节介绍的原电池真正应用到生活中是很不方便的,但是真正要改造成化学电给予应用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几种有代表性的化学电。

【展示】一粒锌锰电池

【投影】图2-11(省去电子转移方向)

【提问】①图片中几种物质的作用;②电子移动方向;③负极电极方程式

【学生回答】

【思考与交流】P42“思考与交流”,分析锌锰电池为何失效,如何改进?

【过渡】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的最大弊端是什么?(一次电池,电池垃圾,引出二次电池)

【投影】图2-12(略去正负极的标注)

【提问】①图片中几种物质的作用;②电子移动方向

【学生回答】

【过渡】现代社会对耗电量高的便携式电器需求量越越大,因此对封闭式体积小的充电电池更加青睐。

【投影】展示一系列新型充电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

【讲解】每种电池优势

【过渡】燃料燃烧的本质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直接燃烧转化成的热能再转化成电能时转化率不高,燃料电池的面世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投影】图2-15(略去电子移动方向、正负极标注和H+移动方向)

【提问】①判断正负极;②电子移动方向;③负极电极方程式;④H+移动方向;⑤该电池总反应;⑥与干电池或蓄电池的不同之处

【小结】化学电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第二时:发展中的化学电

【教师】请同学们展示你们制作的水果电池,并分组讨论,推出最优秀的作品。

【学生】交流与展示自己作品,并讲解制作过程。

【教师】原电池转化成技术产品就是化学电,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池是干电池。下面请我们的同学展示有关三种化学电工作原理的演示稿。并讲解。

【学生】交流与展示。(①干电池:锌锰电池的组成、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②充电电池:铅蓄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的组成、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③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的组成、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1.为什么要回收废电池?废电池如何处理?

2.为什么说燃料电池是绿色能?

化学教案简短篇18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文很长,内容很多,要压缩在一节课内很有压力,这是不利的地方;也有有利的地方,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对于六大营养素还是比较熟悉的,再加上现在各种营养品广告的`普及,学生对于本课的内容应该很亲切,其中一些应该很好上手。根据对课本、教案的研究,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制作了相应的学案和课件。

以前授课时发现时间不够,课后我反思过,主要是在蛋白质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这一块说的太细致了,这些并不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必要剖析的这么清楚,而且我明显意识到缺乏练习,空讲概念没有意义。对此,我对课件和教案做了改动。

改动后的课程安排如下:首先通过课前营养师资格考试题目,引入本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阶段,充分发挥小班化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以自学课本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分4个阶段(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完成导学训练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在阶段之间,穿插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习题,及时的巩固知识。最后小结阶段,再用营养师资格考试题目结束,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菜单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授课的过程比较顺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师生互动都比较好。学生能够从课本中找到生活中实用的知识,内心还是很高兴的。课下的作业情况让我不大满意,反映出了本节课中,在重难点方面强调的不够。最典型的例子,学生对于六大营养素这一重要的考点不是很清楚,也许是受电视影响,都以为“钙铁锌硒”这些元素也是营养素,元素和营养素都有“素”字,区分起来很是不方便。我对自己本课的准备和表现基本满意,但其中暴露出的不足之处,是我接下来的工作中需要尽力解决的。

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