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游戏的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考虑所需教具的准备,如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设计游戏的教案,方便大家学习怎么写设计游戏的教案。
设计游戏的教案篇1
游戏目标:
1、结合器材进行跳跃的练习,提高儿童用脚控制物品的能力。
2、增强儿童下肢力量及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
用纸裹成的球若干。
游戏过程:
第一步游戏:小朋友们分成若干组,成纵队站立,每个小朋友发放一个纸球。游戏开始,排头双脚夹一纸球,向前连续跳跃,到达终点后,用双脚把纸球向前抛入指定的区域内,跑回起点,如此反复,最快一组为胜。
第二步游戏:每组一个纸球。排头双脚夹一纸球站于起点,游戏开始,排头尽力用双脚把纸球抛出,跑到纸球停滞处,用双脚把纸球夹住再次向前抛出,如此反复,到达终点后,再从终点把纸球抛回起点;第二名小朋友接到纸球后才能出发,依次轮换,最先完成组为胜。
规则:
1、第二步游戏,在整个抛运纸球的过程中,不允许用手拿球。
2、回到起点,允许下一个小朋友用手把球夹好,再开始。
建议:
双脚夹抛纸球,用手接住的游戏方法,可用于幼儿平时独自进行的各种自由活动之中,此方法在基本动作之上,可不断增大难度,例如:抛起的高度;纸球由后向身前抛起;转体次数等。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走步游戏
主要可练习的动作例如:全脚掌着地走、前脚掌走、脚跟走、交叉走、高抬腿走、后踢步走、弹簧步走、轻轻的走、跨步走、顶脚走、闭目行走、屈体向前(后)走、半蹲走、全蹲走、后退走、侧身并步走、变向行走、结合上肢及躯体动作的行走、持物走、推拉物品走、踩高跷走、双人及多人协同走等方式。
走步游戏例如:
听我指挥;我要慢慢长大;看谁做的像;写个字你认认;跨下抓棒;大家一起来帮忙;踩石过河;踩着高跷晃悠悠;掉不下来;闭着眼睛找一找;绳子上的舞蹈;椅子上的行动;小猪别跑;三打“白骨精”;二人三足走;朋友总是在一起。
各年龄段教学内容要求:
小小班:边走边从低矮的障碍物(如绳子、积木等)上跨过;
一个跟着一个走;
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等。
小班: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走;
模仿各种动物或人物走的姿势;短途远足等。
中班:听信号有节奏地走;
用脚尖走、蹲着走;高举手臂走;
在物与物之间或平衡板上走;
倒退步走、上下坡走等。
大班:一对一整齐地走;听信号变速或变换方向走;
较长距离的远足等。
设计游戏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从矮墙、高台、陡坡等过高的地方向下跳。
2、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
3、学习向下跳的正确方法,加强自我保护。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
《受伤的栋栋》录音、《这些地方能跳吗》及《往下跳的动作要领》图片,笔(每人一只)、小椅子若干,幼儿用书28-29页。
活动方式:
集体、个别相结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听多媒体教学资源《受伤的栋栋》,了解从高处往下跳的危险。提问:栋栋为什么会受伤?
小结:从高处跳下来很危险,很容易受伤。
二、展开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些题方能跳吗》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哪些地方是危险,不能跳。为什么?
提问:这些地方能跳吗?为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能跳的?
小结:超过自己腰部的高度就很危险了;不能随便从矮墙、高台、陡坡、攀爬架等过高的地方往下跳。
2、引导幼儿设计禁止跳下的标志,完成幼儿用书第28页上的操作。
导语:小朋友,从这些地方跳下来太危险了。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我们在这里设计一个禁止跳下的标志吧!
出示禁止攀爬的标志,请幼儿观察,讨论可以怎样设计禁止跳下的标志。引导幼儿知道在红色圆圈中画出跳下的动作后,可以再加上“”或“__”来表示禁止。
3、示范讲解向下跳的基本动作要领,组织幼儿进行练习。
指教案导语:生活中,很多小朋友喜欢跳上跳下,只要不是太高(不超过自己的腰部),是可以的。但是怎样才能避免受伤呢?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往下跳的动作要领》,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幼儿站在小椅子上练习。
小结:从较高的地方向下跳的时候,首先要向上起跳,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半蹲,轻轻落地。这样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避免受伤。
三、结束
活动延伸:在体育活动或户外时安排练习向下跳的活动,巩固基本动作,强调不能从太高的地方往下跳。
设计游戏的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不同方向的动作,培养幼儿听音乐按节拍做动作的能力。
2、引导幼儿感受曲子的欢快热烈,体验繁忙的采茶气氛。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认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光荣的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采茶》《开汽车》,茶园背景图。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
教师组织幼儿边听歌曲《开汽车》,边小碎步进教室(茶园背景图前),并让他们坐好。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茶园去看一看,你们高兴吗?下面,我们一起乘车去。”
小朋友们随着歌曲《开汽车》一个接一个来到茶园背景图前。
师:“小朋友们,茶园到了,请下车坐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茶园。啊呀!我们的茶园好美,小茶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正在欢迎我们呢!你们高兴吗?南方的人们在茶叶丰收时,经常是边采边舞庆丰收,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采茶》,你们想听吗?
2、新授律动:《采茶》
(1)欣赏音乐《采茶》
师:“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
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干什么?”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人们在采茶的时候会怎样采吗?”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采茶的动作。
师:“小朋友,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采茶的音乐,在听音乐的时候,小朋友可以试着采一采,看一下怎样采动作最美。”
(2)再次欣赏音乐《采茶》,启发幼儿创编采茶动作
教师启发幼儿思考“采茶时需要拿的工具是什么?”(篮子)
“跳舞时应怎样拿篮子?”(让幼儿大胆做动作,师给予正确示范)
“小朋友刚才采得还真不错?怎样采最美呢?”
教师启发幼儿做出采茶的动作,并根据幼儿的动作,提出右右、左左的典型采法,给予他们适当的语言提示(右采放、左采放;右、前、左采放)。
师:“小朋友,茶叶采多了,挎着篮子好累,怎么办呢?”
幼:“放下篮子。”
师:“外面的采完了,里面的要怎样采?”(放下篮子,拨开树枝,双手采)
师:“怎样用动作来表示?”(师鼓励幼儿大胆做出动作)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左右都采完了,自己眼前的应怎样采?怎样采才能采得特别快?”(双手同时采)教师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教师选定最美的动作。
师:“小朋友,你们采得可真是好极了,下面我们从头再来一遍,把篮子挎好,预备开始。”
(3)师幼共同表演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动作连起来表演两遍,并加上适当的语言提示,要求幼儿手到眼到。
教师哼唱,幼儿随老师一起表演(速度要慢)。
教师和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合拍地做动作。
教师完整示范表演一次,幼儿欣赏。
幼儿随教师表演。
师:“我们要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好。”
(4)分组表演
师:“我们比一比谁会用眼神、表情来做动作。”
让男小朋友当茶树,坐在小椅子上,女小朋友站起来当采茶的人,进行表演。老师要看一下,谁是爱劳动的好孩子,认真采茶。然后交换过来,女小朋友当茶树,男小朋友采茶。
(5)自由创编
让幼儿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尽情地采茶,体验采茶的快乐,自由创编采茶的歌曲,这是本活动的难点。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3、乘车回家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茶叶采得特别好,下面,我们一起乘车回家休息。”
教师和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起乘车回家。
幼儿园大班语言《换弟弟》优质课视频+有声PPT课件+教案+图片+故事mp3(二胎主题)
设计游戏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将物体按颜色进行匹配。
2、尝试用多种方法让圆筒发出声音。
3、充分体验游戏与成功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旺仔牛奶筒
2、制作好的“会唱歌的旺仔宝宝”范例一个(在牛奶筒内放入一些物品,使之发出声音)
3、布置“旺仔宝宝的家”:铺地垫,上面放人手一个旺仔牛奶筒(红、黄、绿三色);大型积木(红、黄、绿)三块放地垫后
4、材料人手一盒:豆类(红豆、黄豆、绿豆)或雪花片积塑(红色、黄色、绿色)分类放于红、黄、绿三块大型积木上;剪好的即时贴圆片(红、黄、绿色)
活动过程:
一、制作“会唱歌的旺仔宝宝”
1、以“旺仔宝宝”的口吻激趣
①师出示范例,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向旺仔宝宝打招呼。
②以旺仔宝宝的口吻说“今天我又来跟你们做游戏了,我的本领可大啦!听,我还会唱歌呢:小旺仔,真好玩,摇一摇,唱一唱,摇一下,唱一下,摇二下,唱二下,我的本领大不大?”“你们喜欢我吗?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欢跟我玩,今天我还请来了许多好伙伴。”(教师和幼儿一起走到“圆筒宝宝的家”里)
2、感知1和许多、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①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这儿有许多旺仔宝宝,看,都有些什么颜色呀?”幼儿介绍(红、黄、绿)
②巩固1和许多。
让每个幼儿拿1个旺仔宝宝,轻轻地和旺仔宝宝说说话。
提问:“你拿了几个旺仔宝宝?”“你拿了1个什么样的旺仔宝宝?”
3、制作会唱歌的旺仔宝宝――练习颜色匹配
①设疑:“你们的旺仔宝宝会唱歌吗?”
“为什么我的旺仔宝宝会唱歌,而你们的不会唱歌呢?”
“怎样让你们的旺仔宝宝也唱起歌来呢?”
②提出要求:红宝宝说“我要找红朋友”,绿宝宝说“我要找绿朋友”,黄宝宝说“我要找黄朋友”。
③介绍材料:“这些红朋友、黄朋友、绿朋友都在哪儿呀?”分别介绍豆类、雪花积塑。
④放“找朋友”音乐,幼儿边边看边找相同颜色的物体匹配、捡放豆豆或花片,要求边放边数。
5、帮旺仔宝宝戴帽子――找相同颜色的圆片匹配、粘贴(封口)
①设疑“调皮的豆豆逃了出来,怎么办呢?”
②用好方法把圆筒封口
二、尝试用多种方式让“旺仔宝宝”唱歌
1、幼儿跟教师一起边读儿歌边摇旺仔宝宝
2、设疑“旺仔宝宝除了摇一摇会唱歌,还会怎样唱歌呢?”
3、幼儿自由尝试、探索,教师观察
4、边评价边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式让旺仔宝宝唱歌(拍、搓、转、滚、敲身体各部位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由于我采用了边唱边和幼儿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的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触、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
设计游戏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画娃娃头一个,眉、眼、耳、嘴俱全,只缺鼻子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一个张画,你们来看看这幅画出现了什么问题,画里是一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少了什么呢?对了,所以就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把它的鼻子贴上去呢?贴鼻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哦!听清楚老师讲要怎么样帖鼻子吧!
玩法:参加游戏的儿童站在3米外白线处,看好鼻子部位,再蒙上双眼上前去贴。贴对者,得奖。
二、游戏进行。
在活动的时候,可是适当地给幼儿提示。
三、结束活动。
《贴鼻子》的教学反思:
1、在活动设计上,我体现了幼儿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2、在活动过程中,我设计了问题情境的进入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从中激发幼儿想去、要去盲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但是在活动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
1、没能实行多样化的活动方式。
2、幼儿没能全部参与活动中。
设计游戏的教案篇6
活动来源:秧歌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舞蹈,是中国民间艺术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它具有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形式风貌,氛围欢快热烈,广泛流传于民间。红绸舞是秧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欢快奔放、淳朴热情,能够很好地诠释人们在欢乐、丰收等重大场合中的喜悦心情。舞蹈选用的音乐是一首传统民间音乐,节奏活泼欢快,变化丰富,能带给人们欢快喜庆的情绪。本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红绸秧歌舞",欣赏、感受它的淳朴热情;参与、体会它的喜悦欢快;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丰富民族认知,激发幼儿对秧歌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活动感受舞起红绸扭秧歌的热闹气氛,在已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满足幼
儿跃跃欲试的愿望,享受参与舞蹈的快乐。
2.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感知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认知经验。。
3.技能目标:在乐曲的伴奏下自由欢快地舞起红绸,发展对乐曲的感知和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
的能力。
4.创造力培养目标:初步尝试模仿和创编舞蹈动作,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欣赏几个“红绸秧歌”舞蹈作品,了解秧歌欢快奔放、淳朴热情的特点,丰
富动作语汇。
2.物质准备:丰收情景背景。
3.环境准备:多媒体设备、成品舞《红绸秧歌》,录音机,幼儿用《红绸舞》音乐磁带两盘,教师用
《红绸秧歌》音乐磁带一盘,大红绸子每人两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谈话,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二)欣赏秧歌舞蹈作品《红绸舞》,初步了解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幼儿动作语汇。
师小结:“红绸舞"是我们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秧歌舞蹈,音乐热闹、欢快、喜庆。每年秋天庄稼
丰收的时候,还有过大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候,人们开心极了,就会聚集在一起手拿红绸子跳起红
绸舞庆祝节日,表达自己快乐、激动的心情。
二、展开
(一)初步探索学习在身体下方、两侧、头上方舞动红绸的动作。
1.鼓励幼儿模仿、探索上肢舞红绸的方法。
2.邀请3名幼儿逐一展示动作,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学习。
(引导幼儿重点学习红绸在身体下方、两侧、头上方舞动等动作)
3.探索学习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练习。
(1)师:“在挥舞红绸时,我们脚上还走什么样的步子?这个套掌毳来参一爹攀澄幼儿园教育活动亲
倒及评析动作叫踏步,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好吗?”(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
练习)
(2)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由下肢动作自然过渡到上下肢配合练习动作。(如:做踏步挥舞红绸)
师:“我们一起来做踏步,一二三四……红绸子前边甩,红绸子两边甩。"
4.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作品,发展幼儿动作的随乐性和协调性。
(1)教师哼唱乐曲,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一遍)
(2)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一遍)
(二)继续尝试创编舞动红绸的其他动作。
1.邀请3个具有代表性动作的幼儿展示舞动红绸的动作,带领大家模仿学习。(引导幼儿重点学习
在体前舞∞字、在体侧自下而上划圆圈、在体前由外向里划圆圈等动作)
2.探索学习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练习。
(1)师:“在挥舞红绸时,我们脚上还可以走踏步,但是踏步的动作可以放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好吗?放慢走,一、二、三、四……”
(2)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由下肢动作自然过渡到上下肢配合练习动作。(如:做踏步在体前舞∞
字等)
3.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作品,发展幼儿动作的随乐性和协调性。
(1)教师播放乐曲,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一遍)
(2)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一遍)‘
(三)鼓励幼儿随乐曲随机、自由表演红绸舞,体验自由创编舞蹈的乐趣。
三、结束
(一)小结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秧歌——红绸舞,每位小朋友都自己编出了漂亮的舞红绸的动作,.
真棒呀!”
(二)教师表演自编红绸舞。
师:“今天呀,老师也编了一个漂亮的红绸舞;小朋友想看吗?’,
(三)延伸活动
师:“老师表演的红绸舞,小朋友喜欢吗?让我们回教室继续跳舞好吗?"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课前和导入部分的舞蹈欣赏使幼儿充分感知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动作语汇。随后运用启发谈话、鼓励表演、同伴模仿、整理提高等方法帮助幼儿调出以往欣赏积累的感知经验,自由地进行创编表演。活动中幼儿充分体验到自我表现、自由创编舞蹈的愉悦和成就感,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专家点评“红绸舞"欢快奔放、淳朴热情。本次活动作为中班教材,重点立足于引导幼儿“简单模仿和创编舞蹈动作"。因此,在经验准备中必然要通过提前欣赏几个相关舞蹈作品,感知它的音乐和动作特点,丰富动作语汇。教师在活动中创设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幼儿感受舞起红绸扭秧歌的热闹气氛,在已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跃跃欲试,享受参与秧歌舞蹈的快乐,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喜悦。活动的结构分三个版块:第一版块是通过谈话和幼儿表演,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引导幼儿欣赏一段红绸秧歌舞,再次让幼儿调出以往欣赏积累的感知经验,初步了解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幼儿动作语汇,为解决活动重点做准备。第二版块是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舞绸动作,解决活动重、难大红绸子舞起来蕊影悬琴鬻雾黪藿幼儿园教育活动亲倒及评析点。在创编动作过程中,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幼儿探索尝试创编舞动红绸的动作。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舞蹈和乐曲的理解自由表演红绸舞,体验自我表现、自由创编舞蹈的乐趣。在第三版块.中,教师表演自编的红绸舞,将红绸秧歌舞欢快、奔放和淳朴、热情的特点充分展示出来,将舞蹈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红绸秧歌舞的风格特点,丰富了动作语汇,,—达到对秧歌舞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游戏的教案篇7
一、儿歌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双手手指相对,合成圆圈形状,并且随着儿歌歌词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大。
3—4小节:模仿小猫走过来。
5—6小节:模仿小老鼠害怕团团转的样子。
8—9小节:“小老鼠”四散躲起来。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念读儿歌,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听辨音乐的开始与停止、感受音乐速度的快慢。
3、遵守游戏规则,知道小老鼠什么时候在逃,什么时候不动了。
【活动过程】
l、模仿猫和老鼠走路:
(1)教师演唱歌曲《小老鼠》,请幼儿欣赏。
(2)问:歌里唱的是哪个小动物?它是怎么走路的?
请个别幼儿模仿小老鼠走路。
(3)问:小老鼠最害怕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走路的?
请个别幼儿模仿小猫走路。
(4)引导幼儿思考小猫和小老鼠脚步声的不同,模仿小猫和小老鼠走路。
2、听辨节奏,念读儿歌:
(l)教师用手在地上拍慢、快两种节奏,请幼儿听辨哪个像小猫的脚步声,哪个像老鼠的脚步声。
(2)问:哪个声音像小猫的脚步声?
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在地上拍节奏,引导幼儿念读相应的儿歌。
(3)如上方法,学习念读小老鼠的儿歌。
3、分析猫叫,感受强弱:
(l)问: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越来越近,它喵喵喵的叫声也会越来越小,逐是越来越大?
引导幼儿边用手做动作,边模仿小猫的叫声(参考儿歌部分动作建议l—2小节)。
要求:动作由小变大,声音由弱到强。
(2)边做动作边念读一遍儿歌。
4、图谱学习: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用图谱表示儿歌内容。
①问:儿歌里小猫走过来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演奏的?是怎么拍地板的?
用哪张图能表示小猫走过来?
引导幼儿用小脚印来表示小猫走过来。
②依次提问,请个别幼儿选择图片,粘贴到黑板上。
问:用哪张图片来表示老鼠吓得团团转?
小猫从远处走来,声音越来越大,可以用哪张图片来表示小猫的叫声?
吱溜一声又用什么图片来表示?
③教师以故事语气出示完整图谱:
喵喵喵,小猫走过来(贴上小猫的图片),老鼠吓得团团转(贴上小老鼠),吱溜,快点躲起来(贴上小房子)。
(2)引导幼儿看图谱,念读儿歌并表演。
①教师手指图谱,指挥幼儿念读儿歌。
②分组分角色念读儿歌,加深记忆。
③请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老鼠,边念读儿歌边模仿猫和老鼠进行表演。
5、音乐听辨与游戏:
(1)播放音乐,请幼儿听辨哪段像猫,哪段像老鼠。
(2)教师:小猫走一走,停一停,四处看看有没有可以吃的食物。
教师边说边模仿小猫,给予幼儿动作提示;请幼儿听音乐模仿小猫。
(3)续听音乐,请幼儿听辨老鼠的音乐,模仿小老鼠的样子。
(4)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模仿猫和老鼠:
小老鼠肚子饿了,悄悄出来找食物,它们东瞧瞧西望望(引导幼儿模仿老鼠表情、动作),看看食物在哪里。找到食物了,真开心、快吃啊!突然,听到了猫的脚步声,快躲起来,不要让猫发现了,我们躲在桌子下(第二遍音乐玎以躲在门后面、躲在角落里)一动也不能动,千万不要发出声音。共同模仿猫的动作,伸个懒腰,喵喵叫,揉揉肚子,竖起耳朵、瞪大眼睛找找哪里有老鼠。
(5)互换角色,玩游戏:
教师扮演小猫,幼儿扮演小老鼠,听音乐玩游戏。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感受音乐的快与慢、开始与停止。教师在与幼儿一起做模仿时,适当给予语言提示、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模仿,但是语言运用要少,声音要轻,以免影响幼扎听辨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本活动在小班、中班上学期均可开展。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情境,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如:老鼠装死、偷油。
小试节奏活动后的些许思考
连着在新中班上了两个音乐节奏活动,新中班的孩子还从没接触过乐曲,以往都是以单一的拍手表现形式,第一次看我拿出那么多“新奇”的乐器时,孩子们兴奋极了,所以在第一次尝试使用乐器敲敲打打时,许多孩子都是兴奋地盲目乱敲打,但是我没有生气,而是还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自由敲打一会,等新鲜劲一过,再启发他们发现如何让乐器发出的响声让人听着舒服和谐,一起总结出一些简单的合奏打击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再通过示范,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演奏方法,的确,效果很明显。
第二次为孩子们上节奏活动时,我开始配上了节奏卡,希望通过图谱的帮助,联系各种节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图谱以它的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使看不出,摸不着的抽象音乐形象化,使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互结合,帮助幼儿掌握音乐节奏,旋律。而活动实践下来,孩子们兴趣高极了,在图谱的引领下,发出来的声音和谐多了。
活动后我的些许思考: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一大要素,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也是旋律的骨架,支柱,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节奏感知能力,但水平还不够,感知不够精细。因此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引导,培养,打击乐演奏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孩子们对音色,曲式结构,变声部的表现力的敏感性。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能够更精彩些。
设计游戏的教案篇8
设计意图
泉州古港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马可波罗赞誉它为“东方第一大港”,联合国也确定它是唯一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古港共分三湾十二港,以后渚港最靠近泉州市区,也最有名。沿途古渡头、古街、古庙、古桥、古城相互映衬,“海丝”遗迹层出不穷。我园地处在泉州古港之滨,靠近浔埔渔村,丰富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在开展相关活动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支持。结合学园课题活动,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了以码头为游戏场景的户外活动区游戏。在游戏中,通过场景的模拟、角色的扮演、游戏的合作和互动,不仅能让幼儿深刻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对泉州的古港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体验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分发挥了游戏与本土优秀文化资源相结合的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式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
2、遵守游戏规则,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懂得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
3、了解港口文化,体验码头作业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在情景式的游戏里,能在角色的扮演中锻炼身体动作技能,进行码头作业区的一系列游戏活动。
活动难点:同伴之前能有效地合作游戏,懂得遇到问题要协商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渔船的作业过程,知道海产品的加工制作。
2、物质材料:大型木船、小渔船、各种海鲜模型、钓鱼竿、捕鱼网、鱼篓、渔网、贝壳类实物、收纳箱、包装箱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回忆经验,导入活动。
(一)教师激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师幼讨论渔船作业过程。
1、提问:
(1)渔船是怎么进行海上捕捞活动的?
(2)捕捞完的海产品是如何运送到码头,进行产品的加工和运输?
2、提问:
(1)渔民撒网时,动作要怎么做才能把大鱼网撒开?
(2)在运输大箱海鲜的时候,如何和同伴一起搬运会更快速?
(二)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的过程和环节。
小结:渔船在海上进行捕捞时,是用大鱼网撒入海中进行捕捞;捕捞好的海产品会在船上进行分类收放,冰冻保鲜;在靠近港口时,会通过小渔船运输海产品到港口的码头;码头有专门的海产品加工区和运输区。
二、幼儿交流游戏意愿,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
(一)幼儿表达自己愿意进行并参与的游戏角色和场地,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如何进行角色扮演和游戏过程。
(二)鼓励幼儿之间进行捕鱼、晒鱼、海产品加工、运输等游戏活动的合作,能自主进行游戏规则的协商,懂得互相商量解决问题。
三、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一)提出游戏要求:
1、在捕捞区、加工区和运输区进行游戏时,能清楚游戏的任务和职责。
2、能和同伴合作游戏,遵守游戏规则,懂得分享玩具,协商解决问题。
3、活动中注意安全,注意贝壳类、鱼钩等玩具的使用安全。
(二)重点指导幼儿在游戏中能互相合作,遇到问题时能和同伴商量,找到解决的办法;能自主进行码头作业区的捕鱼、海产品加工、运输等游戏环节。
四、讲评游戏,结束活动。
(一)鼓励幼儿评价自己或同伴的游戏行为。
提问:在游戏中,你进行了哪些活动,和同伴一同游戏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用什么办法解决。
(二)教师小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设计游戏的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练习呼啦圈的玩法,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2、促进身体协调能力发展,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活动准备】
多个呼啦圈、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激趣
伴随《健康歌》的音乐,进入准备好的活动场地。
师:小朋友们,小萱萱和爷爷在做运动,这节课也让我们来做运动。
二、游戏活动
1、你们喜欢玩呼啦圈吗?出示准备好的呼啦圈。
教师在身体上玩转呼啦圈。
师:小朋友,呼啦圈好玩吗?老师很喜欢玩呼啦圈。你们谁来试一试、做一做?
小朋友上前展示呼啦圈的玩法,教师评价。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玩得很好,那么呼啦圈还有什么玩法呢?
让小朋友展示自己其它的玩法。
师:下面我们每人玩一个呼啦圈,看谁的玩法多,谁玩得好。
2、幼儿自己创编呼啦圈的各种玩法,教师进行指导。
(1)在胳膊上转
(2)在脖子上转
(3)身体上同时转多个呼啦圈。
3、呼啦圈玩法展示
(1)分小组学习、练习。
给各组划分区域,互相玩呼啦圈。
(2)各组优秀小朋友展示,进行玩转呼啦圈比赛。
4、教师评价、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玩了呼啦圈。哗啦圈有很多玩法,希望大家今后通过各种方法玩呼啦圈,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设计游戏的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喜欢走迷宫体会成功的喜悦。
2、掌握走迷宫的一般方法,学会检查。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会认读数字1—7;2、幼儿用书,不同大的迷宫图各一张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复习数数
2、将幼儿进行分组
活动过程
一、感知了解
<一>接示课题。引发兴趣
<二>引导幼儿复习了解走迷宫的方法
1、出示迷宫图,让幼儿感受迷宫的结构,让幼儿数一下一共有几条路
2、请幼儿上来先找一下入口和出口,再试着走迷宫
3、老师在幼儿尝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了解走数字迷宫的要求
4、带领幼儿分析遇到岔路口高如何进行选择
5、根据方法检查幼儿是否走正确
<三>分组操作
1、教师介绍不同的迷宫图让幼儿根据兴趣进行选择。老师讲解活动内容和玩法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能力较差的小组
二、交流归纳
1、展示结果,小组间相互交流检查
2、展示个别幼儿的作业。
3、集体讨论修正
三、讨论归纳走迷宫的方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以极高的兴趣在进行参与,通过活动幼儿能较好的掌握走迷宫的`一般方法,并且能正确的找到路线,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有极大的自由操作的空间和时间,并且在此过程中组内成员间学会了互相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空间智能也得到了提高。
如果在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孩子们尝试自己设计迷宫在和孩子们一起搭建迷宫并且培养幼儿学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