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案万能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流程,从而增强教学自信心。好的传统文化教案万能是怎样的?这里给大家提供传统文化教案万能,供大家参考。
传统文化教案万能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风俗及有关的诗词等.
2、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交流促进同学们主动参与,与人合作的技能.
3、通过了解中秋节的有关内容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热爱生活,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学会与人相处,分工合作,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____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柚子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讨论: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
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3、关于留守孩子
4、同学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如何过明天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三(3)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大家永远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做好每一件事!
传统文化教案万能篇2
绪论
一、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如生物的发展进化有遗传,有变异。如果每一代人都从头开始,现在就还是原始社会。
人类文明中存在着具有永恒价值、值得人们长久珍视的东西。
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不珍视其传统文化。
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的同化力: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黑龙江流域、珠江流域。
延续力: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凝聚力: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执着。
影响力:中华文明对周围地区,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文明圈”;欧洲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评价。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陋习。
思考题
1、传统具有什么价值?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涵义
广义文化的涵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简单地说,人类的一切创造。
广义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文化的涵义:仅指精神文化。__的解释: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当人们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相提并论时,这个文化是狭义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涵义
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样式和观念。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一定是传统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民族的或地方的。
举例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文具(毛笔)、餐具(筷子)、乐器、兵器、建筑、国画、民乐、象棋、书法、武术、节日、农历、京剧和各地戏剧、曲艺、中医中药、中餐、各种风俗习惯等。
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古代的和仿古的。
思考题
1、传统文化的涵义。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
一、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
伦理道德的含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39;行为规范。
中西文化的对比:“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举例: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
二、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表现
哲学:“天命有德”“天命无常,唯德是辅”
史学:“寓褒贬、别善恶”
文学:“文以载道”
教育:“教之道,德为先”“首孝悌,次见闻”
政治: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将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
三、中外学者的论述
欧洲学者的评论。黑格尔等。
近代中国学者的评论。“国人尚德,西人尚力”“国人崇义,西人重利”
思考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
2、比较中西文化。
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特征
一、非神学的理性色彩
其它国家、民族的宗教传统。欧、美的__、阿拉伯世界的伊SI兰教、亚洲各地的佛教。宗教组织是伦理道德的主要宣传者和伦理道德的宗教外衣。
作为中国传统观念的主流的儒家思想的理性色彩。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人文传统。
二、有博大精深的理论表述
历代儒家的经典:孔子——“六经”,汉代——“七经”,唐代——“九经”、“十二经”,宋代——“十三经”。
道家、墨家、法家等的著作。
三、以宗法制为渊源,以亲情为根基
宗法制的含义。家庭伦理及其延伸,家国一体。亲情的延伸和社会伦理。举例:孝顺父母——尊老敬长。
思考题
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特征。
2、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的关系。
四:传统的宇宙观
一、天命观
关于天的观念。天命观的普遍表现。“天不变,道亦不变”,“听天由命”,“奉天承运”,“替天行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积极的天命观:“制天命而用之”,“尽人事,待天命”。
二、天人合一思想
人性天赋:性善说、性恶说。
人伦与天道的合一:“人伦者,天理也”。
天人感应。
对比:欧洲人强调人与天的对立和斗争。中国人强调人与天的和谐相处。
三、通变思想
穷变通达观念。“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切事物都要变化,不变化就不能继续存在。
历史上的变法改革。
四、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的含义。以人为本,“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的并列。
欧洲历史上的神学统治。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人文传统。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产生的人文主义的区别:前者强调
的是整体的人,人类。后者强调的是个体的人。思考题
1、天命观的积极面与消极面。
2、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和积极意义。
3、通变思想的含义。
五:传统的政治观
一、尊君
尊君的思想理论基础:宗法观念;“自然法则”观;天命观;国家统一的需要。
“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伐无道,诛暴秦”。具体的皇帝并非不可以反对。
尊君观念在历史上曾有过的积极作用,如维护统一。
二、重民(民本主义)
“敬天保民”;“民为贵”;“君舟民水”。
统治阶级宣扬重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
重民和尊君的关系:国以民为本,民以君为主。
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区别。
三、大一统思想
中国早已是幅度很辽阔的国家,广大的华夏族早已形成。
天下一统的观念。国家统一的普遍愿望。
四、华夷之别观念
“夷”的概念和各种称谓。从“尊王攘夷”到“驱除鞑虏”。华夷之别观念产生的原因。
思考题
1、古代统治阶级宣扬重民的根本原因。
2、评价民本主义观念。
3、华夷之别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六:传统的人生观
一、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古圣贤的言论、事迹: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史记》中关于古圣贤在困顿中的奋斗业绩的叙述;岳飞的《满江红》;儒家一向提倡的“修、齐、治、平”。许多关于奋发有为的成语。
二、修身养性,自我完善
修身的含义:自省、自律、自励。“吾日三省吾身”,“为仁由己”,“人皆可以为舜尧”。
修身的意义。自我完善;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
三、士大夫推崇超脱
士大夫的含义。道家的思想影响。士大夫超脱的表现。
超脱的消极表现和意义。
超脱的积极表现和意义。“淡泊名利”。
思考题
1、修身的含义。
2、修身的意义。
3、如何看待超脱。
七:传统的社会观
一、“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
士农工商的社会排序。科举制度和读书做官。“诗书人家”、“书香门第”。
二、轻视体力劳动者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关于“白领”和“蓝领”的当代思潮。
三、鄙视商人
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无商不奸”的普遍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士农工商的社会排序。
四、“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家长和丈夫的绝对权威。婚姻包办。男尊女卑和各种妇道。
五、均富思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些王朝实行的均田制。“均贫富”的起义口号。
思考题
1、如何看待“唯有读书高”?
2、传统观念中为什么鄙视商人?
3、如何看待均富思想?
八:传统的价值观
一、传统价值观的一些范畴
孔子“三达德”;孟子“四端”“四德”“五伦”;管仲“四维八德”;董仲舒“三纲五常”。墨子“尚贤”、“非攻”、“节用”等。
二、主要的传统价值观
仁义:仁和义的含义。一切德行的总称。道义、侠义。“舍生取义”。传统的义利观,古代的义利之辩。
孝悌:孝和悌的含义。孝在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突出地位:“孝为仁之本”。
忠诚:忠诚的几种对象——国家民族、君主、主人、朋友等。忠君有时是忠于国家的表现。忠孝不能两全时的取舍。
重礼:
1、待人谦恭,
2、遵守规矩。
守信: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区别。
知恩图报:“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孝敬父母也是一种知恩图报。
保持节操:恪守固有的道德信念。“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
节俭。
男尊女卑,“三从四德”。
思考题
1、如何看待义和利的关系?
2、如何对待孝道?
3、礼的不同含义。如何看待各种礼。
4、保持节操的含义,如何看待各种节操?
九: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贵和,追求和谐
(1)各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
人际关系;治国之道等。
一方面,在封建社会里社会、政治关系是不平等的,另一方面,在思想观念上又希望形成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强调、追求天人合一。在治国之道上讲求刚柔相济、恩威并施。
(2)和而不同:“和为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自然方面。五彩、五声、五味。各种生物相生相灭,形成生态平衡。社会方面。各个阶层、各种行业的互相配合。各地特产的交易,各种文化的交流。
同则是同一、单一。这不仅是不美好的,也使世界、社会不能持续存在和发展。
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和谐世界。而霸权国家则企图以自己的模式、文化来塑造整个世界。
2、尚中,不走极端
中庸之道的涵义。中庸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过犹不及”,向真理的方向多跨出一步就是谬误。
对社会上的许多矛盾、纠纷,尤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应该采取调和、妥协的方法予以处理、解决。
事物的发展会有质的变化、飞跃,导致新生事物的产生。改革、革命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所以,不能对所有矛盾都采取调和、妥协的方法予以处理、解决。
思考题
1、和与同的区别。
2、追求和谐的意义。
3、中庸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传统文化教案万能篇3
一、班会主题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活动背景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电视、电脑和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虚幻的感情,暴力和血腥的场面,崇尚武力、崇尚金钱的价值取向,以及很多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对中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中学里,学生学的科目多达十几种,对传统文化的涉及少而又少。偶尔涉及,也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我们有的中学生、甚至于大学生,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我的传统文化,再怎样发展,也只能成为别人的文化附庸;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我的民族精神,再怎样粉饰,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三、活动目的
1、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
3、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
四、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情境对话、才艺表演、通读传统经典。
五、活动资料
1、观看《百家讲坛》中于丹教师讲《论语》的片段
2、传统文化知识竞答
3、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短片:三个学生正在为艺术节开幕式紧张排练:练习拳法,剑术,一会儿,走过来一个学生乙,比比画画,来回捣蛋,拽着别人教他武功,别人不理他,他继续窜来跳去,无奈之下,决定教他几招,可是有个条件,要问问他为什么练武术学生乙不屑地说,这样就能够在别人欺负我时对付他了,还能混个大哥大当当,看谁敢跟我打。这时三个学生很生气,决定让他转变错误思想,重新认识武术精神。其中一学生讲:武术是一种传统文化,武术以“尚武崇德”为基本原则,崇尚道德修养,与人为善,宽厚处事,豁达胸怀,经过武术训练,磨练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树立尊师爱友,诚实守诺,团结互助的团体主义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到达修身养性的作用,你没看见“武”字拆开是“止戈”,就是停止干戈……学生
乙蹲马步,只叫苦,嘴里不停地说,什么文化,还传统,都什么年代了,哪还有那么多的传统传统文化,OUT了,三个学生一气之下,决定带他见识一下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走进班会现场。
(二)、你好,传统文化
1、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2、我是传统文化的代言:出示图片,过新年,奥运会会徽、中国结、剪纸等,请形象代言人展示。
3、小品:《如此节日》认识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受到冷落的现状,引发思考,经过小组讨论,寻找传承、拯救传统文化的途径。
(三)你好,魅力华夏。
1、学生传统文化才艺展示:在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的背景衬托下,几名学生吟诵诗词经典,同时有学生在剪纸;有学生在书法,有学生自创中秋诗,有学生背诵弟子规,还有的学生在编中国结。曲终,学生展示作品,并做简洁说明。
2、观看班会的那几名场外同学对话交流,刚才学生乙大吃一惊,表达感悟,重新练习武术,那三名学生,让他看看,星光中学课间操练习武术操的阵容和气势,让他真正懂得了练武的意义。
3、配乐武术表演
(四)、你好!心灵盛宴拍手齐诵:弟子规曹红莹: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承过程中,我的形式日益多样,春联,婚联、寿联、挽联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今日我还带来了一幅对联作为礼物送给大家。上联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显民族特色下联是:笔墨纸砚诗词曲赋谱华夏春秋。
黄硕:“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吟诵一首经典,品尝一杯香茗,这是何等的惬意呀。各位同学,我是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孕育的诗词经典,我的家族可谓庞大,唐诗、宋词、元曲、歌赋,源远流长。
乔吉昊:我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都有自我的文化习俗,一年365天,喜庆不断,有正月初一过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初八腊八节,怎样样,丰富多彩吧。
主题班会流程
一、情境短片《我来学武术》
二、开场白《您好,传统文化》
三、说说我眼中的传统文化。(曹红莹、黄硕、乔吉昊)
过渡词:感激三位同学的精彩介绍,原先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39;生活中,
可是传统文化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戏剧、曲艺、书法、灯谜等等不胜枚举。我听说我们班同学中还有异常热爱传统艺术的,他们想为传统文化作代言人,就让大家做评委,看看谁是最佳形象代言人。有请:翟悦:奥运会徽代言人张琪:中国结代言人徐静宜:世博会中国馆代言人
过渡词:不愧是形象代言人,各出奇着,我相信有了你们的大力宣传,
将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你们的团队中,可是,在如今的生活中,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传统节日正一点一点在人们的心中淡化,应对洋节日的犀利进攻,传统节日不得不向洋节退让,不信,你看,这个小品《如此过节》必须会给你些警示。演小品:《如此过节》
过渡词:讨论应对传统节日受到冲击,受到冷落的现状,你有哪些好的
提议。(学生讨论的时间2分钟后各抒己见)
四、您好,魅力文化
过渡词: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职责,我们不仅仅要宣传,更要拿起传统文化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肩负起复兴传统文化的重任,请同学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展现华夏文化的魅力。我明白咱班的剪纸小组,书法小组,诗歌创作组,诵读小组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正等着大显身手呢。咱们快去看看。(播放轻音乐,各小组进行准备3——5分钟,展示)剪纸作品中、书法作品、诗歌作品,诵读《春江花月夜》
四、场外对话:学生乙:今日我可是大开眼界了,文化,文化的确有
味道,另一个学生说:你今日可是品尝了一顿精神大餐,此刻练武为了什么学生乙:看来练武除了强身健体外,更是传承祖先的留下的文化,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另一个学生说,你总算是开窍了,此刻中小学校都在开展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咱们校的课间操不正练习武术操吗,那阵容那气势,咱们看看去。(播一段学生表演)学生乙说:你们不也在为艺术节紧张排练吗,今日就演给我们大家看看。欣赏:配乐武术表演《中国龙》
过渡词:正像歌中唱得那样:上山是虎,下海是龙,在人间我是堂堂的大英雄。习武是武德呀,立德才能行走天下,寡德之人必定寸步难行。同学们让我们在古训的金玉良言中,做讲诚信,崇尚道德的真君子。拍手齐诵:弟子规。
传统文化教案万能篇4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强自立是____民族传统美德,明确成功要靠自己,克服好逸恶劳,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依赖性感到害羞。
2、引导学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树立自强自立信念。树立报国志向,培养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望和信念
3、宣扬__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立志献身国家,为建设________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成功就要自强不息,自强自立是____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由认识自强自立到持之以恒,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教学方法:情景体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强
通过观看《20--年国庆大____》视频、图片,让学感知__人民子弟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国防取得成就正是国家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取得的。
二、品味自强
通过学习教材内容:
(1)孙膑身残志坚,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兵法的学习和研究,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就是在这个信心的鼓舞下,孙膑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终于消灭了庞涓,并最终写了《孙膑兵法》。
(2)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让学认识《史记》是伟大志向和自强不息精神的结晶。
(3)“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充分体现了徐悲鸿那自强自立的精神。
(4)“轮椅作家”张海迪,五岁时因患病,下身瘫痪,她却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用镜子看书的故事更充分说明荣誉的花环属于自强者。
让学生认识教材中人物的自强不息精神,并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三、深层感悟
1、从古今自强不息的人物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材,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欣赏歌曲《爱拼才会赢》
四、凝聚升华
让学生认识要自强自立,做生活的主人
1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自强自立的一些表现。
2说说自强自立的一些名言警句
3做生活的强者,你准备从哪做起?
3、教师寄语:(要求同学们作到“五要”)
1)、要有为国家、为民族奉献青春年华的远大理想;
2)、要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要有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才实学;
4)、要有文明守纪、严于律己的素质修养;
5)、要有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总结
____民族传统美德是指__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________,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美德是____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六、教学后感:
这节课学习了____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也都很努力地学习着,从古代就有了许多自强自立的说法,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这种美德逐渐被我们遗落了,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秉承上一辈的传统,反而还有许多人忘了本,这次的班会正好提醒了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老一辈留下的传统,也正式的宣告了我们新学习态度的良好开端。
传统文化教案万能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明确成功要靠自己,克服好逸恶劳,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依赖性感到害羞。
2、引导学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树立自强自立信念。树立报国志向,培养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望和信念
3、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立志献身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成功就要自强不息,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由认识自强自立到持之以恒,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教学方法:情景体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强
通过观看《2009年国庆大阅兵》视频、图片,让学感知中国人民子弟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国防取得成就正是国家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取得的。
二、品味自强
通过学习教材内容:
(1)孙膑身残志坚,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兵法的学习和研究,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就是在这个信心的鼓舞下,孙膑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终于消灭了庞涓,并最终写了《孙膑兵法》。
(2)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让学认识《史记》是伟大志向和自强不息精神的结晶。
(3)“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充分体现了徐悲鸿那自强自立的精神。
(4)“轮椅作家”张海迪,五岁时因患病,下身瘫痪,她却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用镜子看书的故事更充分说明荣誉的花环属于自强者。
让学生认识教材中人物的自强不息精神,并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三、深层感悟
1、从古今自强不息的人物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材,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欣赏歌曲《爱拼才会赢》
四、凝聚升华
让学生认识要自强自立,做生活的主人
1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自强自立的一些表现。
2说说自强自立的一些名言警句
3做生活的强者,你准备从哪做起?
3、教师寄语:(要求同学们作到“五要”)
1)、要有为国家、为民族奉献青春年华的远大理想;
2)、要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要有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才实学;
4)、要有文明守纪、严于律己的素质修养;
5)、要有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总结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六、教学后感:
这节课学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也都很努力地学习着,从古代就有了许多自强自立的说法,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这种美德逐渐被我们遗落了,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秉承上一辈的传统,反而还有许多人忘了本,这次的班会正好提醒了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老一辈留下的传统,也正式的宣告了我们新学习态度的良好开端。
传统文化教案万能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明确成功要靠自己,克服好逸恶劳,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依赖性感到害羞。
2、引导学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树立自强自立信念。树立报国志向,培养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望和信念
3、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立志献身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要成功就要自强不息,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
由认识自强自立到持之以恒,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教学方法:
情景体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强
通过观看《20__年国庆大阅兵》视频、图片,让学感知中国人民子弟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国防取得成就正是国家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取得的。
二、品味自强
通过学习教材内容:
(1)孙膑身残志坚,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兵法的学习和研究,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就是在这个信心的鼓舞下,孙膑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终于消灭了庞涓,并最终写了《孙膑兵法》。
(2)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让学认识《史记》是伟大志向和自强不息精神的结晶。
(3)“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充分体现了徐悲鸿那自强自立的&39;精神。
(4)“轮椅作家”张海迪,五岁时因患病,下身瘫痪,她却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用镜子看书的故事更充分说明荣誉的花环属于自强者。
让学生认识教材中人物的自强不息精神,并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三、深层感悟
1、从古今自强不息的人物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材,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欣赏歌曲《爱拼才会赢》
四、凝聚升华
让学生认识要自强自立,做生活的主人
1、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自强自立的一些表现。
2、说说自强自立的一些名言警句
3、做生活的强者,你准备从哪做起?
4、教师寄语:(要求同学们作到“五要”)
1)、要有为国家、为民族奉献青春年华的远大理想;
2)、要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要有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才实学;
4)、要有文明守纪、严于律己的素质修养;
5)、要有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总结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六、教学后感:
这节课学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也都很努力地学习着,从古代就有了许多自强自立的说法,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这种美德逐渐被我们遗落了,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秉承上一辈的传统,反而还有许多人忘了本,这次的班会正好提醒了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老一辈留下的传统,也正式的宣告了我们新学习态度的良好开端。
传统文化教案万能篇7
一、总体要求
要高度重视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教育功能,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含的教育资源,利用十一、五一等节日和重大事件、重要任务纪念日举办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把传统节日和重要节庆日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以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经典诵读和体育健身为重点内容,着力营造团结祥和、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动员和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使节日活动热在基层,热在群众。
二、活动内容
以中华传统节日、国家重要纪念日、少数民族节日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弘扬传统文化,过好传统佳节”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1、“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春节”、“元宵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承载着中国人的家庭_和社会_观念。节日期间要突出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兴旺和祝福的主题,突出“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节日气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2、“传统节日·清明”主题活动。“清明节”是一个纪念先祖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有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要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
3、“传统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端午节”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诗人屈原胸怀祖国、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同时,端午节自古以来也是民间一年一度的“卫生防疫节”,有着赛龙舟、打扫庭院、悬白艾、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要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主题,积极组织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
4、“传统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要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
5、“传统节日·重阳”主题活动。“重阳节”是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要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意识,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6、“五一、七一、十一”主题活动。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歌颂劳动、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民族团结、和谐繁荣等主题活动。
三、活动方式
1、春节期间,灵川县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由县委办牵头负责,对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进行年终慰问,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2、五·四青年节期间,灵川县组织开展以“我青春,我阳光,我为经开区增光”为主题的篮球友谊赛,由工会工委牵头负责,进一步激发广大年轻干部职工的干事热情,让青年干部职工得到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洗礼。
3、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灵川县辖区内的学校组织开展以“青春因拼搏而精彩·理想因奋斗而飞翔”为主题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由教育局牵头负责,切实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为灵川县的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
4、七·一建党节期间,灵川县开展基层党组织和“两新”党组织的建党活动,由县委办牵头负责,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根基,积极创建优秀的“两新”党组织。
5、十·一国庆节期间,灵川县组织开展以“凝心聚力谋发展·共建和谐经开区”为主题的爱国爱区主题实践活动,由党政办和工会工委负责,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发动干部职工述说心中对祖国、对灵川县的祝福和寄语。
四、活动要求
1、要突出节日文化内涵。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尊礼崇德,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塑造文明、文艺美化心灵的作用,借助文化艺术形式,通过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弘扬传统文化,过好传统佳节”活动变成荟萃民风民俗,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盛典。
2、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节日期间,各级各部门要开展慰问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活动,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服务活动,弘扬尊老爱幼、扶困济弱的传统美德,展示中华民族崇德向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让人们从节日活动中汲取道德的营养。
3、要普及文明过节理念。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传统节日习俗,破除封建迷信、发挥健康向上的节日文化,避免把节日过成“吃喝奢侈节”、“封建迷信节”,引导人们在节日期间移风易俗、绿色节俭、健康文明。
传统文化教案万能篇8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难点);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活动准备: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一种粽子?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
(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1、欣赏儿歌2、跟读儿歌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五、活动结束(播放背景音乐,游戏退场)师: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许许多多,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假设今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们想按哪种习俗过端午节?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欣赏故事、玩游戏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传统文化教案万能篇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饮食着手,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相关的饮食,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体会饮食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引导学生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学会合作,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展语言。
3.在交流中学会倾听,鼓励学生能具体、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活动成果。
4.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随时随处包蕴的传统文化,牵引学生爱国情愫,激起学生的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从生活中的饮食着手,引导学生乐于交际,并把要说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叙述明白。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
教学准备
课件生活照食物头饰调查表相关的儿歌童谣、妙语佳言等桌椅分成四大组,呈方阵黑板布置
预设过程
一、激趣导入,话饮食。
同学们,咱们浙江可是个“鱼米之乡”,美味佳肴数不胜数。那么,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呢?请学生各抒己见,并表演一下吃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时的样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非常的重要,不仅如此,许多食品都包含着特别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板):饮食的传统文化。
从日常生活引入,让孩子们通过已有的经验、感受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食物,力求在课一开始就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起学生心底的期待与好奇,引发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让他们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交际情境快乐表达。
二、重现生活,选饮食。
活动(一):观看饮食诉衷肠。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食品,充满了诱人的香味。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选一选自己最钟爱的食品。(课件播放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食物及品尝的情景)
每播放一种食物就让学生抢答诉说,如:这是什么食品,曾在什么时候吃过,味道怎样等。组织评议,给予及时地鼓励。
2.自由选择刚才课件中播放的一种食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3.展示若干生活照(班中孩子在品尝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食物的情景),让学生认一认照片中的主人公、食物,请学生调理好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后指名说一说。
选择播放学生自身品尝过或见到过的感兴趣的饮食,让学生在情境中互动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交际的金钥匙,感觉有话可说,为体会饮食文化作铺垫。
活动(二):分组互动悟传统。
1.出示四种传统食品,分别为粽子、汤圆、月饼、清明果,放于四大组,请学生选其一种并迅速坐到那一组当中。结合发下的讨论提纲组织各大组讨论,
参考内容:
①本组的食品通常在什么节日里出现?
②能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吗?味道怎样?
③你们组觉得这种食品中蕴含着什么意思?
④你们组搜集了哪些与这种食品相关的资料(如儿歌童谣、成语、故事、格言等)?
⑤你们组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2.指名带着本组的&39;食品上台介绍,共同评议,评议参考内容:可以按提纲把本组食品介绍清楚,说话有条理,能让人听明白,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等。
3.请学生出示自己的调查表(一),各组结合刚才的点播再次进行组内交流,取长补短。表格预设如下(为机动题):
4.各组选派1--2名组员进行组间调换交流,师巡视加入学生活动,并将学生的调查表展示于黑板上。
小组内及组与组之间的口语交际过程,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听话、说话的机会。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听与说的训练,真正实现了“听与说的双向互动过程”。
这样,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还能为一些不敢发言的学生消除恐惧心理,使大家都变得敢说、愿说、乐说。而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到各小组中指点、协调,起到了“幕后导演”的导向作用,关注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感情升华。
三、集思广益,赞饮食。
除了我们刚才所说的,正如同学们搜集的,生活中的饮食文化气息还相当丰富。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赞美着我们所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有许许多多的人通过食物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诉说自己美好的祝福。
传统文化教案万能篇10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2、引导学生珍惜并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3、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辩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自己调查走访,查阅资料。
2、小组活动中的合作交流。
三、教学准备:
分小组搜集并整理资料,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二)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1、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别称吗?(分小组汇报成果并补充)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也很多,你都知道哪些?(学生分组交流)
(三)活动二:端午讲故事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
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
(四)活动三:端午话习俗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
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课件展示: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4、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5、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
种琳琅满目。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你知道吗?(学生自由交流)
(五)活动四:端午颂诗词
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呢?(学生交流分享)
(六)活动五:谈感受,激发情感
今年端午节你打算怎么过?(学生交流自己的计划。)
五、教师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相信我们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最后老师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传统文化课,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以后的时间里努力学习,取得更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