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教案设计 > 教案范文 >

信息技术的教案

时间: 新华 教案范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好的信息技术的教案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带来信息技术的教案,供大家参考。

信息技术的教案篇1

初识因特网

教学目的:

(1)了解因特网的用途

(2)认识IE浏览器

(3)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

(1)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2)有目的的搜索。

教学难点:网页浏览的基本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上过网吧没有?上网已经成为我们一个非常流行的日常生活之一,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上网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回答)(查阅信息、网上学习、游戏娱乐……)。我们大部分都会上网,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有关因特网的基础知识。

二、新授

1.认识浏览器(P3)

要上网,就要用到浏览器,常用的的器有哪些,(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学生:现在普遍使用的浏览器有InternetExplorer(IE)、遨游(Maxthon)、世界之窗(TheWorldBrowser)和火狐(Firefox)等等。

老师:这些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大同小异,其中IE的使用最为普遍,我们就以InternetExplorer(IE)浏览器为例学习上网的方法

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打开IE浏览器(并说说是如何打开的)

老师:浏览器的启动有几种方法:(分组讨论)

学生答:(有4种方法)

老师板书

1.单击“开始”——“程序”命令,在出现的菜单中单击“InternetExplorer”。

2.双击桌面上InternetExplorerIE>浏览器的图标

3.在桌面上“IE”图标处单击右键执行“打开主页”

4.在桌面任务栏中找到IE图标,用左键单击即可。

老师用幻灯片打开浏览器的窗口,请同学们观察浏览器的窗口,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答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内容区域以及化、最小化、和关闭按钮>)

老师板书

2.认识网址

老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浏览器的启动的方法以及浏览器窗口的组,请同学们打开以下几个网站的任意一个或者打开你们喜欢的网站。看哪位同学操作又准又快?操作完成的同学请举手。找同学到前面来演示他的操作并作适当的补充。

中国中央电视台:

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郴州教育信息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青网:

教师板书:在“地址”栏中输入如这就是网址。网址类似于家庭或学校的地址。按一下回车键,浏览器开始连接这个网站,稍后,就可以浏览网页上的信息了。(注意:我们进入网站后在我们输入的网址前面显示“http://”,在输入网址时是可以省略的。)

3.浏览网站

老师:我们已经打开了网站,那么怎样去浏览信息呢?

布置任务“幻灯片”:请同学们在(中国基础教育网站)上找出有关数学方面的一些资料(可以是图片、文字等)(分组讨论),比一比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多?

找出来的选一位代表说说你们的劳动成果(只说资料的名称或标题)其他组的同学还有补充吗?你是如何操作的?让一位学生上前面来边操作,学生边说教师边引导(前进、后退按钮)

根据汇报,让其他同学作适当的补充

老师板书:(浏览方法: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当指针指向某些文字或图片时,指针的形状有时会变成手的形状,这时如果单击,手的形状就会变成沙漏的形状,表示浏览器开始执行新的任务,很快一个新的网页就出现了,这就是网页中经常用到的“超链接”。

2、“超链接”概念。

所谓超链接就是能链接到其他网页或内容的网页元素。当指针的形状变成手的形状时,说明有超链接,单击此处,就会打开超链接所指向的网页。

3、在浏览网页时,常常用到工具栏中的几个按钮,“后退”表示可以回到浏览过的上一个页面,“前进”表示可以回到浏览过的下一个页面,当网页显示不完整时我们用“刷新”按钮,当我们想浏览主页的内容就点“主页”按钮。“历史”表示可以查看浏览过的网页。

注意:网上的东西并不都是键康的,我们要拒绝黄色网站和拒绝不健康的网站。

4、试一试:浏览以下网站

①中国儿童资源网网址:

②少年儿童出版社网址:

③中国儿童文学网址:

④迪斯尼中国网站网址:

三、总结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小结:(分组讨论)找同学回答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让因特网成为我们学习的乐园!

四、作业:

1、把IE浏览器的主页设置成你喜欢的网站

2、讨论:上网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和危害。

信息技术的教案篇2

第四章择路而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第一节路口诀择----条件语句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选择结构程序中常用的qbasic语句。

2、掌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3、能利用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选择结构的语句及功能

2.选择结构中程序设计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法,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教程:

(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利用顺序结构只能设计一些较简单的程序,如果要处理复杂的问题,就需要采用另外两种基本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选择结构,是一种常用的主要基本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用来描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分支现象的重要手段。其特性是:无论分支多寡,必择其一;纵然分支众多,仅选其一。

(二)讲述新课

l 单行条件选择语句if

1、单行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

格式:if<条件>then<语句1>[else <语句2>]

功能:最简单的条件选择语句,用来进行条件判断,使语句有条件的执行。

说明:

1)当<条件>为真(非零数)时,则执行<语句1>。

2)else语句可以省略。

3)当<条件>为假(零)时,而且语句中有else语句则执行<语句2>。

4)if、then、else必须在同一行上。

2、示例    a、输入x的值,计算y的值。

rem 程序名为:eg1.bas

input“请输入x的值:”,x

ifx>=0theny=1+xelsey=1-2

print"y=";y

end

例: 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实数根。

分析:写写出程序的流程图,参考流程图来写程序。

程序清单如下:

inputa,b,c

d=bb-4ac

ifd<0thenthen

x1=(-b+sqr(d))/(2a)

x2=(-b-sqr(d))/(2a)

print“x1=”;x1,“x2=”;x2

else

print“此方程无实根”

end

练习:

1、当x>=5时,输入x的值并计算表达式y=2x-5的值。

inputx

ifx>=5theny=2-5

printy

end

2、输入a、b、c三个数,要求将绝对值最大者打印出来。

inputa,b,c

ifabs(a)>abs(b)andabs(a)>abs(c)thenprint“绝对值最大的为”;a

ifabs(b)>abs(a)andabs(b)>abs(c)thenprint“绝对值最大的为”;b

ifabs(c)>abs(a)andabs(c)>abs(b)thenprint“绝对值最大的为”;c

end

l 块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endif

1、格式:if<条件1>then

[<语句组1>]

[elseif<条件2>then

[<语句组2>]]

[elseif<条件3>then

[<语句组3>]]

……

[else

[<语句组n+1>]]

endif

2、说明

then必须放在if或elseif语句的尾部。

3、举例

1)程序名为:eg2.bas

input"请输入x的值:",x

ifx>=0then

y=1+x

else

y=1-2

endif

print"y=";y

end

2)编写程序,任意输入一个整数,判定该整数的奇偶性。

讲解其中的一种方法,让学生想第二种方法。

input“enteranumber:”;n

ifnmod2=0thenprintn:“iseven”elseprintn:“isodd”

end

或者用块if语句:

input“enteranumber:”;n

ifnmod2=0then

printn;“iseven”

else

printn;“isodd”

endif

end

4、练习

任给定一年,判断该年是否闰年(闰年的条件:109页练习题8 yearmod4=0andyearmod100<>0oryearmod400<>0)

input“请输入年份”;year

ifyearmod4=0andyearmod100<>0oryearmod400<>0  then 

printyear;“是闰年”

else 

printyear;“是平年”

endif

六、小结(学生总结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

七、作业:课后练习1-4题。

教学后记:

第二节指点迷津----selectcase语句

一、学习目标

了解selectcase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掌握selectcase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selectcase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用嵌套的if语句可实现多分支选择

1、基本格式 

selectcase<变量>

case<值1>

<语句组1>

case<值2>

<语句组2>

case<值n>

<语句组n>

caseelse

<语句组n+1>

endselect 

每一个case句中指定一个值条件,当case变量的值符合条件时,执行该子句下面的语名组,在执行完该语句组后,跳过其它case子句,从endselect转出。 

c=int(s/250) 

2、在case子句中使用to 

case<值1>to<值2>

3、在case子句中使用is 

caseis<关系运算符><表达式>

4、在case子句中使用多个条件 

允许在一个case子句中指定多个条件,各条件之间用逗号分开。

条件=单值、值范围、单条件

5、selectcase语句的一般格式 

selectcase<测试表达式>

case<条件11>,<条件12>,…

<语句组1>

case<条件21>,<条件22>,…

<语句组2>

case<条件n1>,<条件n2>,…

<语句组n>

caseelse

<语句组n+1>

endselect 

六、多分支转移语句

格式:on<算术表达式>goto<标号1>,<标号2>,…

七、多分支选择结构小结 

1、if-then-else(用if的嵌套)

分支(条件)较少时使用。

2、selectcase

分支(条件)较多时使用。

3、ongoto

非结构化程序设计,不宜使用。

教学后记:

信息技术的教案篇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

《网站评价、测试、与发布》教学设计

(一)概述

学科:初中信息技术

年级:八年级(下)

课题的来源:《初中信息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十四课:“网站开播了-网站评价、测试与发布”。

所需课时:1课时

学习的内容:评价一个网站的基本标准;测试网站;申请免费主页空间,了解常用的网站上传软件;上传网站,并通过网址浏览;学会使用网上论坛进行交流推广。

这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利用dreamweaver强大功能,处理实际生活中的信息。

(二)教学目标分析(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评价一个网站的基本标准,如何更具有吸引力;测试网站;申请免费主页空间,了解常用的网站上传软件;上传网站,并浏览;学会使用网上论坛进行交流推广。。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评价能力、网络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积极的态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学生特征分析     

智力因素: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一年半的计算机,有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较强,但知识的迁移是薄弱的。

非智力因素:学习风格以兴趣爱好为主、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想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家中很少有计算机,所以动手能力是个问题,对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还不够。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开发区九中,二年五班的学生。这个班是通过一年多时间对信息技术的接触,学生思维活跃,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对应用软件也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对实际学习和生活中一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很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并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和老师;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探究后自主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

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的应用设计中,往往设计思想比操作过程的死记硬背更重要。

(四)媒体选择与设计

通过互联网收集、整理相关素材,提供学习资源的工具。

通过多媒体广播系统,教师主导、示范教学,转播教学,作为交流、协作的工具和表达的工具。

以教学软件作为创设情景、认知加工、知识构建的工具。

利用实际生活中网络设计情景的创设,作为学生探索发现,练习及反馈的工具。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时间安排

引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前几天发生的法国航班失事的时间吗,本次航班上有我们九位中国同胞,我们也非常想知道他们的下落。可是面对浩淼的海洋,怎么样才能才能,精确的找到客机的位置呢?是的gprs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它来确定它所在的经度和纬度,就可精确定位。

那么,同理我们上internet的时候,面对数以万亿记的网页的时候,怎么样才能准确连接到你所要进入的网页呢?对了,通过网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完善自己的网站,并上传它,获得属于自己的网址。

一、 网站评价

大家先来鉴赏一下这个网站,提出你的意见。见一个人的前七秒决定了这个人的第一印象,大家也有各自不同的评价标准。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网站界的“帅哥”和“美女”到底是什么标准。

现在我们一起登陆网络论坛,看看我们收集到的网站评价量规(讨论版),讨论下评价表中的项目设置是否合理,不当之处如何改进。

活动1:在论坛平台上发布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量规,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评价量规,在论坛上讨论在线讨论此份评价表中的项目设置是否合理,不当之处如何改进,并留下你的宝贵意见。

老师实时浏览学生的回复,并将有建设性的意见整理,并形成一份比较成型的评价量规作为暂定版,发布后供学生参考。

二、 网站测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网站已经基本成型,同学们是不是很想马上将它发布到因特网上,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的成果呢?可是别急,在发布网站之前,我们还有一项很重要且艰巨的任务,那就是网站的测试,测试无误以后才可以上传发布网站。

1. 网页中内容与组件的检查(利用评价量规作为暂定版作为修改标准)。

①本着对浏览者负责的态度

②检查图文正确性

③检查组件的运行情况

① 利用“站点管理器”对网站文件进行检查和整理

② 对检查结果的处理会选用“检查”命令,能读懂提示信息,会选择显示的结果类型

同学们一旦你的网站发布了,就给了你一个机会面对五十多亿的地球人民啊!要对得起世界人民,更别给中国人民丢脸啊,负起责任,拿起你手中的鼠标,开始奋斗吧…

三、 网站发布

探究:使用dreamweaver自身功能实现网站的上传

任务:①设置“远程信息”的相关参数,并测试连接服务器,千万别急于上传!

同学们尝试一下设置“远程信息”。

探究:同学们联想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上传网站呢?(打开远程信息窗口)

ftp(浏览器访问)法

上传软件法:cuteftp,ws-ftp…

网上邻居法?u盘法?…

②区别整站上传和单个网页上传,并强调小组合作分工做网站时的上传方法,模块化制作原理的介绍,我们已经在潜移默化间使用了现今很流行的设计思维。

同学们尝试上传自己修改过的网页

③网址的分析及访问。

介绍熟悉的网址,并分析它所存放在服务器的位置。通过推理分析出自己网站的网址,并将首页地址描述出来。

同学们猜想自己小组的网址,尝试通过网址来访问自己小组的网站,即验证有效性。

学生谈谈你所理解的三个词语:

①上传

②主页空间

③网址

注:网站发布的本质就是把本地硬盘制作好的网站文件传送到web服务器上。

四、小组间网站的互评及自评

教师将学生小组制作并已经修改上传过了的网站进行列表整理,并发起投票贴。

学生登陆论坛进行投票和互评回复,并对自己的网站进行自评总结。

小组网站作品展示,包括设计目标、创意设计、特别技术、改进方向等方面的自评总结。

引入课题

鉴赏网站

讨论并完善评价标准,为测试打基础

师生合作拿出比较成型的评价量规

教师点拨结合学生自主探究

新授点拨

学生探究演示

拓展思维

拓展讲解

弊端分析

拓展思维

大胆尝试

阶段小结

小结

互评及自评

总结与点评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2分钟

5分钟

2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10分钟

2分钟

(六)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 强调形成性评价,将评价融于学习活动中;多给正向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出客观性评价,学生及小组之间也要互评。

•评价形式:

• 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学间评价、小组评价

•评价内容:

• 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参与度,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意义建构要求,选择的解决方案是否符合实际的需求,是否能直观解决问题。

(七)教学进程结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流程图:

信息技术的教案篇4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信息社会

课 题

信息与信息社会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信息,来归纳什么是信息,以及它的含义与特征;

2、通过学生自己发现身边常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工具,再讨论哪些主要用于采集信息?哪些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哪些只能单向传递信息?哪些能双向传递信息?哪些用于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教学重点

信息的含义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辨别信息的真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媒体使用

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同学们,这是我们信息技术的第一堂课,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信息技术吗?信息是什么?那么让我们一起愉快的上完这节课,大家就都明白了。 

听课

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兴趣

分组讨论

1、布置任务〕每四人一组,讨论你认为身边有哪些信息,并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

2、  [提问]请各组派代表到前面写出本组认为的信息?

小组讨论: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4分钟)

学生到前面写出“信息”

合作式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屏幕广播

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

1、 我们身边的信息到处都是,例如:清晨,我们听到的闹钟的铃声,获取了“时间到了,该起床了”的信息,便会起床,打开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获取了与今天天气有关的信息,便可以决定今天需要穿多少衣服,出门时是否要携带雨具,在去学校的途中,交通信号灯提供了信息可以用来控制路上行人与车辆的停和行;到了学校后,在教室学习,在图书馆阅览或在计算机房上网,我们又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总之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2、那我们看看同学自己写的信息有哪些呢?

3、信息载体: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信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例如:在打开收音机听天气预报,听到的信息是借助电波进行传递、存储和交换。那么电波就是载体的一种。

4、〔提问〕请同学说还有哪些载体?

(语言、文字、图形、声音、数字、图像、影像等)

5、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体或媒介。

6、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特性和运动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客观描述。(载体所传递的内容就是信息)

思考信息

找小组成员朗读自己所写的信息

思考信息载体有哪些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

引领学生找自己身边的信息

引领学生找出信息的载体

引入内容

1、同学们请欣赏一下短片中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提问:①信息有哪些基本特征?

②什么是信息技术?

③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观看短片

思考问题

通过观看影像,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多媒体投影及音响

分组合作

快速阅读书上的信息技术内容,找出信息技术的概念,通过观看短片,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说说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并记录在笔记上)

分组合作回答问题

培养协作精神

教师总结

1、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分析、加工)、传递和利用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简称it)。

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3、信息的基本特征:①信息具有可传递性;②信息具有可共享性;③信息具有依附载体且载体可变换;④信息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和时效性。

4、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①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②方便了人们的交流;③改变了众的工作和生活方式;④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思考

解决学生归纳的不全面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

屏幕广播

分组讨论

1、[布置任务]分组讨论你所见到的信息获取工具有哪些?它们哪些主要用于采集信息?哪些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哪些只能单向传递信息?哪些能双向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工具有哪些?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

2、[提问]请各组派代表到前面写出本组认为的信息获取工具?

小组讨论: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4分钟)

学生到前面写出“信息获取工具”,本组其他成员说出它们哪些主要用于采集信息?哪些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哪些只能单向传递信息?哪些能双向传递信息?

发挥集体的智慧

屏幕广播

教师归纳

1、常见的信息获取工具有: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电话、传真、电视、收音机等;

2、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主要用于采集信息;电话、传真、电视、收音机主要用于传递信息;电视、收音机只能单向传递信息;电话、传真能双向传递信息。

3、处理信息的工具: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学生思考

完善学生的知识

屏幕广播

引入内容

1、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我们益智广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不过面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上信息,我们的辨别和自律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请欣赏短片,找出短片中出现的现象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

观看短片

思考问题

通过观看影像,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多媒体投影及音响

分组讨论

1、写出不良现象与正确现象

2、你自己存在这些现象吗?有哪些?

3、说说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4、中学生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各组选代表到前面说出自己认为的好现象和不良现象以及我们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集思广益

屏幕广播

教师讲解

1、给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自己写的与其一样吧?作为青少年应该严格遵守公约。

2、 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①信息泛滥和信息污染;②信息犯罪;③不良信息的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更加隐蔽,可能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3、 今天的中学生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①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②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③养成健康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④遵守信息法规。

学生思考

弥补讨论的不足

投影

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

总结本课的收获

强化所学知识

屏幕广播

信息技术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归纳生物社会与人类相似之处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3。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作者思路,归纳生物社会与人类相似之处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归纳生物社会与人类相似之处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3。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二、简介作家和写作背景:

1、作家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

1970年,托马斯任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时,应邀在一个学术讨论会上作演说。他轻松幽默的泛泛而谈被录了音。演说的整理稿传到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的手上。那位主编是托马斯实习医生时期的年兄契友,他喜欢这篇东西,便命托马斯为他的杂志写一系列短文,让他照此泛泛而谈,条件是题目不限,一文不给,一字不改。托马斯本具文才,可惜大半生献身研究,只好搁起他的锦心绣口去作那些刻板的学术论文。得此机会,他自然乐于应命。一连写了六篇,甫议搁笔,但已经欲罢不能了。热情的读者和批评家们要他把专栏写下去。于是,他一发而不可收,连写了四年。这时,出版商已争相出版。条件最优惠,许他不加修补,原样付梓。于是,我们就有幸看到了他的华章力作。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预习检测

点拨字词(展示多媒体)。

2、朗读文章,理清思路

四、研读课文,理解文本:

1。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

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严格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议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

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3。你能否体会出本文的语言风格?

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一员,却能“降格自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五、探究主旨,归结理解:

1、让学生补充其他群体活动的生物例证

点拨:大雁、羊群、狒佛等;

2、综观全文,文章探讨生物的社会性,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启示吗?

点拨:课文焦点在于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某些人(如传统生物学者)盲目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警示人类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的危机,强调人类要有反省意识。我们还可以从动物社会行为中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合力发展科学,共创和谐世界。

3、指导学生自己归纳课文语言特点。

点拨:多用修辞,风趣幽默。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生物界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内涵。人类千万不能盲目尊大,要充分认识自身的生存危机,遇到人类种种困境,我们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走出去,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七、布置作业

1、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改写课文写蚂蚁或蜜蜂社会行为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动物的联合智慧(必做);

2、课外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社会性事例(选做)。

信息技术的教案篇6

《分子与细胞》

元素

细胞膜基质

化学成分结构与功能细胞质

化合物细胞核细胞器

细胞生物膜系统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工程减数分裂

(一)走近细胞

比较原核与真核细胞(多样性)

植:营养、保护、机械、输导植:根、茎、叶细胞分泌花、果、种动:上皮、结缔、肌肉、神经动:心、肝??运动、循环

消化、呼吸病毒

系统个体单细胞种群群落

泌尿、生殖多细胞神经、内分泌

非生物因素Ⅰ号生态系统生产者生物圈生物因素消费者Ⅱ号分解者

三、细胞学说内容(统一性)

○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显微镜下的重要发明:虎克、列文虎克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

起作用。

3.

○在修正中前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注: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1.1838—1839年细胞学说2.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3.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

四、结论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基本:C、H、O、N(90%)

1

高一生物内容构成

一、

大量:C、H、O、N、P、S、(97%)K、Ca、Mg

元素微量:Fe、Mo、Zn、Cu、B、Mo等

最基本:C,占干重的48.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物质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基础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无机物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化合物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有机物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一、蛋白质(占鲜重7-10%,干重50%)

二、核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三、糖类和脂质

△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

2

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原生质层: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为一层半透膜。

四、鉴别实验

(三)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植物特有):纤维素+果胶,支持和保护作用成分:脂质(主磷脂)50%、蛋白质约40%、糖类2%-10%作用:隔开细胞和环境;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间信息交流;

○具有还原性的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五、无机物

六、小结

化合有机组合分化

化学元素

细胞

○原生质1.泛指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但并不包括细胞内的所有物质,如细胞壁;

2.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其主要成分为核酸、蛋白质(和脂类);3.动物细胞可以看作一团原生质。

○细胞质:指细胞中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

真核基质: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细胞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分工:线、内、高、核、溶、中、叶、液、

细胞器

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生物膜系统

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一、细胞器差速离心:美国克劳德

△细胞器是指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3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三、协调配合

分泌蛋白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罗马尼亚帕拉德

有机物、O2

叶绿体线粒体

加工胞外氨基酸肽链一定空间结构

○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形成的结构体系

(四)细胞物质的运输

○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结构的历程是从物质跨膜运输的现象开始的,分析成分是了解结构的基础,现象和功能又提供了探究结构的线索。人们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又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修正假说,其中方法与技术的进步起到关键的作用

成分:磷脂和蛋白质和糖类

结构:单位膜(三明治)→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特性结构特点:具有相对的流动性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对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具选择性)

保护作用

功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

四、细胞核=核膜(双层)+核仁+染色质+核液

美西螈实验、蝾螈横缢实验、变形虫实验、伞藻嫁接与移植实验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相互转变的形态结构。DNA螺旋

○+=核小体染色质纤维组蛋白非组蛋白

螺旋化

0.4um超螺旋管(圆筒形)-10um染色单体(圆柱状、杆状)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水分

二、树立观点(基本思想)

.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结构和功能相统一.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各种细胞器既有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分工合作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体现细胞各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生物的整体性: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只有在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的时才能体现出生命现象。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六、总结

4

○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半透膜、细胞内外浓度差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拓展应用于:(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

①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②证明细胞是否是活的;

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2.无机盐等其他物质

①不同生物吸收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②物质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梯度的,也有逆浓度梯度的。3.选择透过性膜

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膜。

□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是严格的半透膜。

二、流动镶嵌模型

1.要点

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但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它具有流动性。②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③天然糖蛋白蛋白质和糖类结合成天然糖蛋白,形成糖被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等

2.与单位膜的异同

相同点: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

不同点:①流:蛋白质的分布有不均匀和不对称性;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②单: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认为生物膜是静止结构。

三、跨膜运输的方式

○大分子或颗粒:胞吞、胞吐

四、小结

组成决定

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结构

具有导致保证体现

运动性流动性物质交换正常选择透过性

成分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因此决定了由它们构成的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结构的流动性保证了载体蛋白能把相应的物质从细胞膜的一侧转运到到另一侧。由于细胞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不同,所以,当物质进出细胞时能体现出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数量、速度及难易程度的不同,即反映出物质交换过程中的选择透过性。可见,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固有属性,无论细胞是否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关系,流动性总是存在的,而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生理特性的描述,这一特性,只有在流动性基础上,完成物质交换功能方能体现出来。

(五)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2外界光ICO22363252

一、酶——降低反应活化能

◎新陈/细胞代谢:活细胞内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成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1.发现

①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②巴斯德(法、微生物学家):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③利比希(德、化学家):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

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④比希纳(德、化学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⑤萨姆纳(美、科学家):从刀豆种子提纯出来的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⑥许多酶是蛋白质。

⑦切赫与奥特曼(美、科学家):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定义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注:

①由活细胞产生(与核糖体有关)

②催化性质:A.比无机催化剂更能减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信息技术的教案篇7

查找文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软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

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

(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图示)

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结合图介绍)

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图示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可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夹。

(二)在“我的电脑”中查找文件。

1、怎样打开“我的电脑”?

2、我们可以打开某个盘,来查看文件信息。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标的排列顺序。

3、如果再打开某个文件夹,就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文件信息。

练习:(1)查看软盘中有那些类型文件?文件夹中有什么类型文件?(2)打开C盘,看有没有five.exe文件。

(三)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

1、教学怎样打开“资源管理器”。(师示范)

2、它与“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不同?重点介绍“所有文件夹”框:选择盘或文件夹,右边框中就会出现内容。

练习:查看D盘的文件夹和文件。

观察:“+”“—”号分别表示什么?

我们要看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怎么办?

练习:找一下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中有没有readme.txt文件。

3、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看“试一试”。

练习:在D盘的five文件夹下找一个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

三、全课总结

信息技术的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利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增加概述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难点】

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地球与宇宙、中国与外国、生物与外界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细胞的结构图,提问:

(1)地球与宇宙的边界是什么?

(2)中国与外国的边界呢?

(3)生物与外界环境的边界呢?

(4)细胞与外环境的边界呢?

(过渡语)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环节二、新课教学

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把细胞膜与细胞的其他组分分开,怎么样获得细胞膜呢

(一)细胞膜的成分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学生思考要制备细胞膜,应该选择什么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呢?PPT呈现植物叶肉细胞、神经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图片?请学生选择并说明原因,之后PPT呈现人体正常的红细胞,人的圆涨的的红细胞和人的涨破的红细胞图片

(2)确定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那又该选择什么方法制备细胞膜呢?PPT呈现3种方法:①用针扎破,让细胞的内容物流出?

②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

③细胞内的物质是由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既可得到细胞膜。

(3)确定了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该如何做实验呢,学生看教材“实验”这一模块,思考总结实验步骤,并在大屏幕呈现人正常红细胞和光镜图片和人部分红细胞已涨破的光镜照片。

思考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2。细胞膜的组成

(1)PPT呈现材料:①19世纪末,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②人的消化液中含有很多能够水解蛋白质的物质,用这种物质处理细胞膜,会使细胞膜分解。学生阅读这两段材料得出结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环节三:总结与收获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堂课重要知识:制备细胞的材料、方法;细胞膜的成分

作业:细胞膜具有怎样的作用?学生课下预习并查找资料

信息技术的教案篇9

课 题

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信息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对信息的表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初步了解ascⅱ编码方案.

2.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字节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课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及会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值信息和非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

教学难点

二进制数与二进制编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媒体使用

一、 导入新课

1、问题: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数学,到现在你一共诉讼多少个数字?分组讨论以下?

听课

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学习的争论、思考、探究问题的情境

分组讨论

1、 〔布置任务〕每四人一组,讨论你学过的数,并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

2、  [提问]请各组派代表到前面写出本组认为的数?

小组讨论: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4分钟)

学生到前面写出“数“

1.      许多个

2.      无数个

3.      10个(0.1.2.3.4.5.6.7.8.9)

合作式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屏幕广播

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0-9这10个字符组合表示任意一个数字,这种表示方法是“逢十进一”我们称之为十进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页的“小博士”,然后想一想:除了书中提到的,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进制,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学生自学“小博士”的内容。然后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阅读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想一想:除了书中提到的,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进制,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二、授新课

①二进制数

同学们知道的进制还真不小,可见我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逢十进一”的十进制数。为了对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人们发明了各种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算盘就是一种过古老的计算工具,大家都学习过珠算知识。

问题:生活中如何用算盘表示0-9这10个数字?

师:算盘是通过算珠的不同组合来表示数字。

问题:电路有“开”和“关”2种基本状态,能不能用计算机电路来表示0-9这10个数?

师:假如“开”用1表示,“关”用0表示,电路的状态要么是1,要么是0了。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在二进制中“逢二进一“。这样,用“0”和“1”同样能表示0-9这10个数字? 

生:算珠的10种不同组合

生:1:不能

2:或许可以表示吧,但好像很复杂。

生:能,只要电路中有足够的开关。

投影展示“用算盘0-9这10个数字图片

二进数的运算

师生互动:

规则:“逢二进一”

0+0=0    1+0=1    0+1=1

1+1=2    1+10=11  1+11=100

二进制与十进制数的对照表(课本p10)

一个二进位称为一个比特(bit)

学生运算(教师引导)

培养应用能力;认识到二进制数能表示十进制的信息.

教师总结

师:既然二进制数“0”和“1”能表示0-9这10个数字,那么,能用二进制数表示所有的数值信息吗?(课本第10页“说说看”)

小结:通过将十进制数转变为二进制数,计算机就能处理所有数值信息。由于人们习惯使用十进制数,所以在实际操作计算机时,仍然使用十进制数。计算机自动完成二进制和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学生思考

解决学生归纳的不全面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

屏幕广播

②二进制编码

1、  [布置任务]计算机是信息处理工具,在计算机中,除了能处理数值信息外,还能处理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非数值信息。计算机是,如何识别、处理非数值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1页的二进制编码后,完成学习任务单中任务一

2、  发放学习任务单。出示问题一、二、三。

评价小结:

⑴一些数不再有数的意义(计数、计算功能),如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电话号

⑵用二进制数表示非数值信息,。如字母、符号、颜色、声音。

⑶介绍ascⅱ编码

8个二进制位称为一个字节(byte,简写为b)。一个字节存储一个英文字母或符号,存储一个汉字需要两个字节。

举例:1100010011111110表示“宁”

1100111111000100表示“夏”

笑脸编码

小组讨论: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4分钟)

学生到前面写出二进制代码的特征,即完成任务一。

发挥集体的智慧

屏幕广播

在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表示的(计算机只能够识别和处理,由“0”和“1”

两个字符组成的数字代码了)

二进制的特征:它由两个基本字符0,1组成,二进制代码运算规律是逢二进一。

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

总结本课的收获

强化所学知识

屏幕广播

信息技术的教案篇10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户能够使用计算机所必须的基本软件,用于计算机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及语言翻译处理,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操作系统(如Win98),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设计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软件,直接面向使用者(如Microsoftoffice,kv300)的软件。

小结:计算机系统组成图(略)

1.4.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总线(BUS)

提供CPU和其它部件之间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包含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内存的寻址范围。

2,数据的存储

美籍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早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提出“存储程序”并使程序能连续自动执行的设计思想。目前使用的计算机仍采用这一原理。

3,指令及其执行

阅读理解p16-17

[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部分)

[重点小结]

[课后复习和预习]复习计算机系统

5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