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
在编写教案时,应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好的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应该怎么写?快来看看,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的写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参考!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篇1
一、引言
写作一直是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同时也是问题存在比较多的地方。通过近几年高中英语写作课的课堂教学实践,并结合高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所表现出的问题,我发现将过程教学法应用于写作指导中的效果更明显,尤其是应用于写前准备阶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过程教学法将写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和文章修改。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教师的反馈和指导一直贯穿其中,学生则应当不断地阅读自己的文章,结合教师的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也是这样的。写前阶段作为写作的初始阶段,对后面的整个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应当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写作的主题、写作的目的以及文章的读者。写前阶段的准备工作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动笔写的时候就会文思泉涌。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下面这个教学案例是实践中的一部分,这个案例中写前阶段的信息输入是选取了brainstorming这种形式。
(一)写作话题的选取
为了更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我选取了一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一个话题:LivinginBigCities(居住在大城市)。上海是一个国际型大都市,学生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对这个话题很熟悉。这堂课主要采取的是小组讨论发言的形式,将全班同学每四人分为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先内部讨论然后再发言。
(二)引导性问题的提出
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并不太活跃,思路并没有打开。笔者考虑到可能有些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于是就在请学生发言之前提出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
DoyoulikelivinginShanghai?
Haveyoueverbeenlivinginsmallcitiesorcountryside?
Canyougivemeyourreasonswhyyoulikeorwhyyoudon’tlikelivinginShanghai?
WhichpartofShanghaidoyoulikebest?
Doyouthinkitiseasytoliveinbigcities?
Whenyougrowup,wheredoyouwanttolive,ifpossible?
(三)Brainstorming
我每提出一个问题会给大家几秒钟的时间思考,这些问题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们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接下来是brainstorming时间,我要求学生大胆地把跳入自己脑海的关键词或者是短语说出来,不必考虑语法问题,也不必为发音不准确而难为情。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最有创造性的。以下是学生们考虑到的因素:
Housing—housingestates,flats,suburbs,gardens,skyscrapers,highcostforhousing
Working—office,factory,orindustry,jointventure,whitecollar,employer,employee
Shopping—bigshops,HuaihaiRoad,fashionableclothes
Leisure—sports,coffeebars,cinema,theatre,musicconcert,clubs,colorfullights
Eating—traditionalShanghairestaurants,snacks,fastfood,pubsWeather—coldandrainyinwinter,hotandbreathlessinsummer
Environment—trafficjams,noise,pollution,goodeducation,subway,highwaynetwork,overpopulation,fiercecompetitions
(四)对素材的选择与整理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障碍更重要的是由于思路不畅导致的。这制约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正常发挥,也使英语写作教学举步维艰。有了brainstorming的这些素材,可以初步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素材进行选择和整理。
面对这么多的关键词,有些学生又犯难了:怎么样选取呢?哪些应当被归纳入习作中,哪些应当详写,哪些应当一笔带过?于是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给每个小组五分钟考虑,之后每个小组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在课上归纳之后发现大部分同学还是赞成分成两大部分:生活在大城市的优势(advantages)和劣势(disadvantages)来考虑。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说一些关键词,而是短语或者是简单成句。
Advantages:
①morechancesforfindingjobs;
②canreceivegoodeducation;
③connectwithdifferentpeople;
④easytobeinformedofnewthingsandnewconcepts;
⑤easytorunafterfashion;
⑥haveconvenienttrafficnetworkandadvancedsubway;
⑦Therearemanyfabulousarchitecture,suchasShanghaiEastpearl,
TheJinMaoBuilding,Shikumenarchitectureandetc.
⑧ThemultifariousentertainmentinShanghaiisattractivetomanypeople,suchasHengshanRoad,XintiandiSquare.
Disadvantages:
①highlivingexpensesanddearconsumptions;
②fiercecompetitionandheavypressure;
③Lotsofhomelesspeoplegiveheavypressuretosocialsecurityandtheyoftenmakestreetsdirty.
④Manychemicalfactoriesandnumerouscarsbringairpollutionandnoisepollution.
⑤Trafficjamsalwaysmakemelateforschool.
⑥TheweatherinShanghaiisnotcomfortable.
(五)小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观点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对上海这个城市的看法。由于题目要求是对大城市的看法,于是我要求学生们将上海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共性抽象出来,作为备选的素材。之后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大家把自己列出来的居住在大城市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扩展,最好是能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以增强说服力。我一直认为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课堂讨论是大有裨益的,不仅可以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还对他们的口头表达能起到一定的训练作用,同时小组自己的合作意识也会得到极大的开发。在小组充分讨论之后发现,全班同学的观点可以分成三部分:持赞成生活在大城市观点的同学、持反对态度的同学、持中间态度的同学。这样的讨论中教师一定要在教室中走动,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讨论进程,适时得提供一些词汇帮助。
(六)对全文框架的掌握
不少学生往往在动笔之前缺乏对文章整体框架的理解,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写了上句没下句。这样的片段性思维使最后的成文看起来不那么连贯,结构也不够井然有序。作为一篇议论文,我要求学生在行文的第一段就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由于母语的影响,很多学生写英语作文的时候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径通幽型。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中文讲究的是形散神聚,而英语则要求神聚形也聚。接下来的行文中,尽量用topicsentence来表明本段的思想,选取上述的优势或者劣势中有代表性和自己熟悉的两到三点进行详细阐述。在文章结束的时候要用一两句精炼的话来总结整篇文章的主旨。
然后要求每个学生花五分钟的时间把他们要写的文章的框架勾勒出来,然后再动笔往下写。
以下是一名学生当堂写的outline:
Paragraph1:指出当前人们对于居住在大城市的看法,指出Ilikelivinginbigcities,likeShanghai。
Paragraph2—3:提出具体的理由:
①morechancesforhuntingajob(各种类型的企业在上海遍地开花,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②easytobeinformedbynewthings(举例说明上海接受新科技、新潮流、新知识之迅速)
③同时提及居住在小地方的不便(信息闭塞、娱乐活动少、生活质量不高)
Paragraph4:总结自己的观点,再次指出居住在大城市的好处。
有了这些写前阶段的准备,接下来的写作阶段将不再是让学生们头疼的问题了。出于课堂节奏的安排,我并没有将写作成文的整个过程放在课堂上进行,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写前阶段的启发学生思维上面。当学生交上初稿之后,我对文章进行了细致的批改,然后把文章返还下去,要求大家根据教师的批改进行文章的修改。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环节,在修改作文的过程当中,有些学生会有新的思路,他们自身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能也在逐步上升。鉴于学生的好胜心,我还将一些优秀作文张贴出来,以便大家能够互相学习。
三、对教学的启示
我在教学中尽量给出多种题材,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话题,而在写前阶段的训练中除了常用的Brainstorming之外也会采用joblist、freewriting、图片激发、背景知识输入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课后与一些学生的谈话,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开始时对这样的课有一定的排斥,不太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经过三至四次课之后就会变得活跃起来,他们认为教师对他们思维的开拓是写作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当然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和练习,不仅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写作话题,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醒学生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并且要将写作的三个过程融为一体。在学生构思完成习作的基本框架之后,教师应当及时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并提供一些可能会用到的基本句型、短语和习惯表达方法,供学生参考。
综上所述,过程教学法在写前阶段的应用还是值得推广的,它是对学生写作的兴趣以及写作自信心的提升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写作教学中应当坚持以学生自己思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学习模式,通过拓宽学生的思路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篇2
一、学情分析
当前在中学生中吸烟现象比较常见,课本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易于展开讨论。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一必修2第二模块里的一篇阅读课(Reading),出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学生用书。在第一课Introduction里面初步接触和学习了描写抽烟、吸毒及其危害性的词语,这一课Reading是上文的延续。本课Reading实际上分为两篇文章,第一篇主要讲述了一个吸毒者和他的故事;第二篇主要讲述了使用的危害。
三、设计思路
本堂课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这种途径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用)的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知识,形成的技能。本课将通过任务型教学,努力达到课堂活动目的。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另一些介绍抽烟及其危害性的词语。
2、通过阅读包括这些词汇的两篇文章并做寻找文章和所属段落的关系以及回答问题,判断正误等方式,培养联想、理解、前后联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有关吸毒及其危害的知识,找出段落和文章的从属关系。
2、培养阅读时的联想、理解、前后联系的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阅读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六、教学辅助手段
CAI课件,录音机。
七、教学过程(略)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篇3
教学目标
TeachingObjectives
1.StudentsareabletolearnmoreaboutnonverbalhumouraswellasCharlieChaplinthroughnetwork-based.
2.Studentsareabletogetthegeneralideaanddetailedinformationofthepassagebyskimming,scanningaswellasinterpretationandappreciation.
3.Studentswilllearntofacedifficultiesinlifewithoptimismandhumouraswellaslearntocooperatewithothersingroups.
教学重难点
Teachingdifficultpoints
1.HowtoguidestudentstosearchforandsortoutrelatedinformationaccordingtotheassignedtaskthroughtheInternet.
2.Howtocultivatestudents’learningabilitythroughteamworkbasedonnetwork.
Teachingimportantpoints
1.Helpstudentstogetthegeneralideaanddetailedinformationofthetexteffectivelybyskimmingandscanning.
2.HelpstudentstoanalyzethereasonsforCharlieChaplin’ssuccessbyinterpretingthekeysentencesandgettheminspired.
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3mins)
1.Students’Activities:
2.ThePurposeofActivities
StudentsaretoappreciateavideoclipperformedbyMr.Bean.
Studentswillbeguidedtoacquiretheformofnonverbalhumourinavividway,
thuseagertolearnaboutthemaincharacterofthetextwithinterest.
Step2
Network-basedInteractiveLearning(25mins)
1.Students’Activities
(1).Studentsaredividedintofivegroupstosearchforandsortedouttherelatedinformationaccordingtotheassignedtaskonline
(2)Arepresentativeofeachgroupistosharetheinformationwiththeothers.
2.thePurposeofActivities
StudentswilldeveloptheirabilitytoeffectivelysortoutinformationontheInternetthroughgroupcooperationaswellasfeelasenseofachievementbytheiroralpresentation.
Step3Text-basedReading(17mins)
Students’Activities
1.Studentsaretoreadthetextquickly,andthenanswerthequestionsaccordingtothetext.
2.ReadParagraph3carefully,andthenanswerthequestion---Whydid“thelittletramp”becomeCharlieChaplin’famouscharacter?
3.ReadParagraph4andfillintheblanks
4.FindoutthesentencesthatcanaccountforCharlieChaplin’ssuccessfromthetext.
2.ThePurposeofActivities
(1)Studentswillgetthegeneralideaaswellasthestructureofthetextbyskimming.
(2)Studentswillgetthedetailedinformationandhaveadeeperunderstandingofthetext.
(3)StudentswillgetinspiredwhileanalyzingthesecrettoCharlieChaplin’ssuccessbyinterpretingandappreciatingsomekeysentencesinthetext.
课后习题
Step5Homework
1.Studentsaretoreadthetextcarefullyagainandunderlinethephrasesandsentencesdifficulttounderstandafterclass.
2.Writeasummary(about130words).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篇4
1.单元背景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新的发明和发现都层出不穷。生活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们更应用心去体会并感受科技和发明创造者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而能联想到他们平时所学的学科及知识,并用英语为媒介进行知识的整合与串联。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与争论,因此如何正确的看待或处理这些问题,也成为广大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的知识。
2.学生情况分析
本单元的设计与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经过高一上半学期新教材学习基础之上。学生已经逐步的适应了在活动与任务中学习英语以及如何处理语言知识与活动开展的关系。并且,他们也已经形成并培养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语言技能
听:在听懂教师向学生讲述实验中注意事项基础上,继续学习并强化捕捉特定信息的能力,以及确定全文主要话题的概括能力。
说:应能在了解一定的现代科技发明基础上,思考并学习如何对一种新的事物进行描述。同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叙述事物的利与弊端。
读:强化略读、查读等阅读微技能,训练通过寻找关键词,主题句等方式更快速并准确的确定文章的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的总体框架与脉络。继续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猜词技巧猜测部分单词,并在上下文体验中感受某些佳句给读者带来的深层含义。
写:学习在对事物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句型与词汇描述对事物正反面的不同观点,同时更应注重掌握一些必要的过渡词增加此类写作的条理性与层次感,并应熟悉议论性作文的基本写作框架。
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
(1)。进一步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调查、采访、讨论等活动完成任务,取长补短,加强团体协作意识。
(2)。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不同学科特点的思考,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话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用批判的思维去接受新的事物,增强他们的辩论意识与能力。
(4)。意识到科技工作的艰苦以及所必需的个人品质与素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语言知识
词汇:学习并使用一些与science和scientists有关的词汇。
语法:进一步了解一词多义现象与合成词的构成。
功能:学习如何就某一事物给予别人指导与说明。
话题:掌握有关实验说明的话题表达以及如何从正反两方面对某一话题进行分析讨论。
学习策略
指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抓重点、做记号、摘笔记等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并鼓励学生增加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合作,继续培养正确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习惯,从而总结交流学习所得,进一步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把英语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发挥已掌握的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上网等方式增加用英语思维与表达的能力,了解实验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向上的学习态度,形成具有批判性的看问题习惯。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scienceandscientists。话题依附于听力、对话、阅读与写作等语言载体中。本单元的话题内容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说是以英语为媒体让学生表达他们对平时理化生等理科课程,特别是相关实验,所想到及感受到的内容。因此,尽管本单元的话题对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难度,但却有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生活而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特点。
warmingup设计了四幅与学生的理科课程有关的图片,学生通过对日常熟悉的相干实验工具及场地的识别,展开相关学科特点与学习的讨论。同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们在listening部分能熟悉某些实验室的规则及注意事项,掌握如何给予别人指导与说明,并能抓住文章的中心话题,捕捉相关细节内容,回答有关的问题。
speaking则是一个极富时代气息的讨论练习。要求学生们能对现在热门的尖端科技有所了解,(练习中提供了诸如maglevtrain,cloning,nuclearenergy,computer与spaceflight等内容)然后能就这些新的科学技术与工具进行理性的辨证的思考,既能感受到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也能发现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并能通过讨论、对话等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一部分也应该是本单元写作内容的一个铺垫。
reading讲述的是科学家franklin的风筝实验,从而证明lightingandelectricityarethesame的故事。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充分感受到实验对于科学工作的重要性及科学家是如何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的。同时能落实材料中所出现的一些单词与短语的使用。
languagestudy是在本单元词汇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构词法。主要是兼类词、一词多义现象及合成词的构成。
integratingskills通过学生对科学家是否应利用动物进行实验,从而达到发明新产品现象的讨论,理性的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这一问题。同时在阅读、思考与讨论的基础上,写下一篇阐明自己观点、立场与看法的短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能就某一话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展示一个物体的利与弊两个方面。同时能在讨论时学会运用哪些结构与单词对事物进行评价,诸如“it’sgood/bad/harmfulfor…/it’sdangerous/expensive/important/unnecessary/itbringspeople…/itcanhelppeople…
(2)。掌握如何就某一话题给予别人指示与说明,能熟练运用don’tdo…/don’tforgetto…/makesure…/rememberthat…/dobecarefulof…等结构进行讨论、对话与表演。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篇5
0.前言
高中英语的教学必须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将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方案相互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序的开展教学实践工作,特别是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讲,这是至关重要的。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所谓学案导学指的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完成英语的教学任务。此类日新颖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更加的注重学生本身的重要性,因而可以说是一项尤为有效且重要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将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到教学过程当中,以此实现英语课程教学的优化。
1.学案导学的意义与作用
1.1有利于实现多维教学目标
对于现在学习高中英语的学生来说,英语这种语言本身便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会逐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和更新,而英语学习者所使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情况,就对我们英语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观念,更好的教授学生学习英语。现在的高中英语教学,改变了以往只看学生成绩的情况,同时更加关注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对于英语的使用国家了解的背景知识等。
只有综合的了解这些方面,才能更好的使用学案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仅如此,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充分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学好这门外语。如果长期的将这项教育政策和法规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更好的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1.2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每个班级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相同,有学习较好的同学,也有暂时落后的同学,对此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对于英语的了解程度不够,还不是非常了解英语这门语言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这些情况制定出学案导学的策略。学生存在一些学习之中的问题,并不是他们的全方面都出现问题,而是说明他们在学习之中的这个方面存在了不足,因而我们应该着重的培养他们优秀的一些方面。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可以锻炼他们自己的记忆力等,同时在使用学案导学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英语学习之中的知识点记录下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熟练的将这些句型和语法运用到实际的做题过程中。教师还能组织学生进行关于记忆力比拼的竞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最终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取得较好的成绩。
1.3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对于学生来讲,教师一般地位都是高于自己的,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这种情况有了改善,但是真正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却很少有教师和学生地位平等的情况。因而我们应该全面的落实教育制度改革,真正的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仅仅只是主导的协助作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帮助师生协调相互的关系,最大化的发挥学生自己的优势。学生在了解了学案之后,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将很多的英语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得以改善。随着实践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也就真正成为了平等的朋友关系。
1.4有助于提高课堂的实践性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课堂上的时间最为珍贵,因为学生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抓紧对课堂上的时间进行利用,才能更好的提升学习的效果。但是很多学校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很好的将这一部分的时间利用起来,因此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在学案导学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同样一个目标,只有双方的合作才能更好的将英语知识进行巩固,解决英语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前记录下来,同时根据学案的内容继续进行学习,课后将这些问题综合的和老师进行探讨,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时间的利用程度。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利用,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自觉性。
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2.1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
使用学案导学的方式是相对于教师的教课过程之中比较自由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绝对的,是需要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进行的。教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需要在课堂的秩序下进行,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而参与和维持秩序的同时,也要注意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同学们应该按照教师规定的教学程序进行课堂上的讨论,这样可以更好的跟着老师学习英语知识,而教师针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自由的调整教学的进度。学生在自由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需要设定详细的过程和时间,严格的控制他们进行讨论的纪律,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减少在讨论中出现闲谈的情况。
2.2要加强学案预习指导
教师应该做好学案导学过程之中的指导,做好各个环节的设定,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型。对于学生不能自己进行解决的问题,需要做好标记,在学生提出之后进行详细的讲解,作为重难点进行讲解。自学的过程同样需要我们进行全程的掌握,也就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清楚自己学的是什么,以及在这节课程之中存在重点是什么,哪个部分需要增加训练等。其次,学生也应该确定自己以何种方式进行书本知识的预习,将习题和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结合,不懂的问题首先进行小组的讨论,大家都不能确定结果的问题则最后由老师进行负责。学生在这个目标的影响下,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符合自己现在学习情况的分段目标,真正的做到高效学习。
2.3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的学习态度,将学习小组进行合理的分配。学生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阶梯性,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带动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最终实现共同的进步。每个同学也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分工和工作,将学习的重点作为自己的突破目标,最终提升英语学习的水平。学生的成绩不断的提升,老师的教学心情也可以变好,最终双方变成一个良心的循环,提升了总体
英语学习的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将成绩进行总体的提升。
2.4要综合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的落实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目标,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加强指导和问题的解决力度,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挖掘各个方面的潜力。每个学生都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正视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教师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密切的关注学生进行讨论的情况,将学生的合作效果提升到最佳。
3.结语
总之,对于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和学生都在积极的寻找最为适合的教学方式,学案导学就是在实践之中得到很好运用的实例,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案导学教学法,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断的提升学习的动力,全面落实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迅速提升。[科]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篇6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熟悉“发表看法,提出建议”的口语技能,高中英语教学案例。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和信息素养。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新课标,Canada---TheTrueNorth与以往接触过的介绍国家的文章相比,本课的内容没有整体介绍加拿大的地理概况和风土人情,而是透过一个旅人的眼睛来看加拿大。相比较而言,这样的课文难度更大。
教学重点:①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②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重点突破】任务驱动,层层深入。利用“任务驱动”方法,使学生利用资源自主探究、解决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作为问题的精心设计者和疑难问题的点拨者,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①对课文内容中细节的理解。②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39;干扰而导致的学习效率问题。【难点突破】设置情境,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设置富有情趣的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循序渐进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①本节课的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知识意义构建、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②设计创造性思维问题。所谓创造性思维问题即是指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问题。创造性思维问题的设计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题型具有开放性、解题富有挑战性。
【教法】:①演示法:把制作的课件、动画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微观知识的把握,并从旧知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②评价阅读法:将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在全班学生中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③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热身活动:猜单词。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两组前一节课学过的词,分别让两组同学上来猜。所采用的方式类似于《幸运52》:单词是出现在屏幕上的,其中一个同学背对着屏幕,他是猜者;另一个同学则是解释者,他要用英语或辅以动作将单词的意思表现出来。两组同学之间展开竞争,看谁猜得又快又多。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令同学们很快融入课堂氛围。
第二步:读前活动(一):自由展示。在上这一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是介绍你最想去的地方。Whichcountryorplacewouldyouliketovisitmost?Why?学生们自由组成小组,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最后形成自己的powerpoint展示文件。在课堂上,由本小组的发言代表上来进行展示和介绍。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重头戏。
第三步:读前活动(二):自由交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加拿大,你最想看什么?IfyouhaveachancetovisitCanada,whatwouldyouexpecttoseethere?先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
第四步:读前活动(三):小组讨论。经过了前面的大量的有关加拿大的信息的冲击,你愿意用哪三个词语来描述加拿大?WhatthreewordswouldyouusetodescribeCanada?Why?请小组代表发言。
第五步:加拿大概况综述。这一步骤是对上几个步骤的总结,同时也是教师整合并优化了有关加拿大的各种信息所进行的展示。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加拿大的了解,对他们所获取的知识进行梳理,也为下一个步骤展开铺垫。
第六步:掠读课文。(firstreading)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了8个问题,让同学们带着这8个问题来阅读课文。读完后回答问题。
1.WhyarethecousinsnotflyingdirecttotheAtlanticcoast?
2.Whatisthecontinenttheyarecrossing?
3.Whatis“TheTrueNorth”?
4.WhydomanypeoplewanttoliveinVancouver?
5.WhathappensattheCalgaryStampede?
6.WheredoeswheatgrowinCanada?
7.WhywouldshipbeabletoreachthecentreofCanada?
8.NametwonaturalresourcesthatCanadahas.
第七步:精读课文。(secondreading)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了5个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让同学们判断正误。如果该句是错的,请给出正确答案。
1.ThegirlswenttoCanadatoseetheirrelativesinMontreal.
2.DannyLinwasgoingtodrivethemtoVancouver.
3.YoucancrossCanadainlessthanfivedaysbybicycle.
4.ThegirlslookedoutthewindowsandsawNativeIndiansandcowboys.
5.ThunderBayisaportcityinthesouthofCanada,nearToronto.
第八步:复述课文(retelling)给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
Helpfulwordsandexpressions
greatscenerysecondlargestgoeastward5,500/fromwesttoeast
hereinVancouversurroundedbyski/sail
第九步:口头作文(oralpractice)设定一个情境,给出一些关键词汇,让同学们模仿课文来编一段对话或一篇短文。
SupposetwoofyourcyberpalsinCanadacometovisitShenzhenandyouaremeetingthemattheairport.Whileyouaredrivingthemhome,youaretellingthemsomethingaboutChinaandShenzhen,justaswhatDannyLinsaidinthetext.
Workingroups.Youarerequiredtopresenteitherashortpassageorashortdialogue.
Helpfulwordsandexpressions
greatscenerythirdlargestgonorthwardfromsouthtonorth
alongthecoastthemeparks
第十步: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第九步中的口头作文写出来,变成书面作文。
Writedowntheshortpassageortheshortdialoguethatyou’vejustworkedout.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新课标,我将本节课设计为竞赛、导入、个人探究、互动交流、协作探究和讨论及口头作文等九个步骤。我充分发挥自制网络课件的优势,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容量更多。既贯通了所要学的知识,又拓展了课外知识,使得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更加浓厚,积极地自主探究,讨论问题热烈,课堂气氛活跃!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篇7
英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把创新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维是认识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体现,两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英语学科的特点从所周知,包含了知识系统和智力系统两大门类。学生在学习语言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语言学习又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由于语言的性质作用,决定了英语学科具有发挥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功能。
一、挖掘教材创造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语教材就内容而言,既容纳了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的内容,同时又涉及社会,道德和感性等人文科学的范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人的思维活动始于有待解决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来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思维活动才能得以展开。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材料的异同,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思维的多向性要求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教材的原始思维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还应通过对教材的多角度审视,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鼓励质疑和探索。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翻觉悟一番长进。”因此,善教者,不但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激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质疑是学生创新意思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但可以对浅表的问题让学生作答。更要鼓励学生对一些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看法,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此外,教师应具有善于创造性地驾驭教材的能力。鼓励学生质疑,对于那些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观点。应该在启发,引导学生的质疑中去培养他们积极思维与善于思维的创新精神。
二、运用适当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创新思维即是发散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合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是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思维以其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能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有解决问题睥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具有新的创意。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设情景,激发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按一事实上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教师应利用英语教材声性并的特点。借助图片,实物,录想,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加大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之前SEFCBook1A中:“Thenecklace”课文里,根据故事情节,以借项链参加舞会,丢失项链,借钱赔项链,知道项链真象为线索,把课文制成5张幻灯片组成的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积累丰富表象,最后让学生根据以下两个问题展开想象。(1)WhatwouldhavehappenedifMathildeloiselhadnotborrowedthenacklace?(2)Imaginetheedningsofthestory?学生们以丰富的想象力,设想出各种不同的结尾。
三、转化课文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能力。教材中的对话和阅读文章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范例。能否引导学生把正确规范的课文语言在积累内存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1)连词成句,转化语言。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引导学生按一定意义把单词连成句子。把课文材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学了(first、then、afterthat、finally)这组表示一个过程的连词后,让学生用这些词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过程。学生通过重新组织语言,不但熟练地运用了这些词,而且创新思维得了锻炼,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复述课文,转化语言。从外语学习的习理来讲,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是感知语言材料,提高运用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学中根据课文思路,设计精彩的板书引导学生重组语言。复述课文,使学生的知识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从而创造性运用语言。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篇8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饮食习惯”的文章,包括传统饮食习惯的改变日常饮食选择,旨在让学生明白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养成是拥有健康体魄的前提。本篇文章生词量较大标题较抽象,各段主题句分布不太明显(大部分分布在段落中间)。且大部分学生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如人体每天必须摄入的六种基本营养成分的来源、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什么是绿色食品等)了解较少。因此,本文的学习难度较大。
(二)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a)使学生了解protein,calcium等基本营养成分的来源和主要功能,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保证,以及素食主义等信息。
b)学习掌握有关营养成分与食物的词汇,如:protein、calcium、carbohydrate、fibre、mineral、vitamin、vegetarian&vegan、greenfoodandcleanfood、eco-foodandorganicfood等,以及keepupwith,Thesamegoesfor?以及as和only引导的倒装句的用法。
2.语言技能目标:
a)使学生学会克服生词障碍,通过略读,寻找文章的主题句,理清文章的总体框架与脉络;通过查读,捕捉文章的重要细节,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b)使学生学会运用各种猜词技巧,猜测部分生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含义。c)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英语为自己所熟悉的一个人设计一份“healthydiet”,并阐明设计的依据。
3.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目标:
a)使学生学会审视自己、审视食物,提高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意识。b)使学生懂得:健康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要想有强健的体魄,除了合理安排好一天的生活以外,还需要有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每天一定量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青少年必须有健康的身体,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位具有现代科学文化,适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劳动者。
c)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贴他人,并养成较强的合作意识。
d)让学生了解一些不同的饮食观念及主张,加深对世界饮食文化的了解,弘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精髓,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饮食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2)侧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结构的把握,突出培养学生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
a.文章中心把握能力。
b.根据主题快速捕捉文章重点细节的能力。
c.猜词能力。
3)重点掌握有关营养成分与食物的词汇,特别是人体每天必须摄入的六种基本营养成分的词汇以及这些营养成分的来源和主要功能。
2.难点
1)如何使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
2)如何使学生学会提取、筛选和重组文章中关于健康饮食的信息,并灵活运用于语言实践中,达到语言实践能力的扩展与提高。
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
1.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成各种各样任务的过程。任务型学习来强调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本课组织学生四至五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为大家所熟悉的一个人设计一份“healthydiet”,并口头阐述设计的理由。该设计基于课文内容,但又不局限于课文的范畴,旨在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策略,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通过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完成任务,体会、掌握语言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合作学习教学法
合作学习教学法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动活动,。合作学习教学法有利于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调整学生的语言焦虑感。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外语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是指学习者需要用外语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因此,本课打破传统的“稻田式课堂教学结构”采用“四至五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的课堂教学结构,来组织教学,旨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积极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互相交流,降低语言焦虑感,获得愉快的学习经历,从而对学习本身和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感。
3.整体语言教学法
整体语言教学法要求按“整体-部分-整体”的模式,进行语篇阅读训练,即从“整体”开始,以“整体”结束的“三段式”阅读教学法。本课采用从整体略读——分段细读——听读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即是这种教学策略的体现。
(四)、学法指导
1)认知策略:指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抓重点、做记号、摘笔记等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
2)调控策略:继续培养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习惯,鼓励学生增加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和经验,学会科学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进一步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交际策略:创设有意义的情景和任务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围绕课堂任务分工合作,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说教学程序
1.Pre-task: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8分钟左右)
引入话题,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教师通过一个问题“Doyouthinkitimportanttohavegoodeatinghabits?”呈现文章的标题“Wearewhatweeat”。紧接着引导学生解读文章标题、预测文章内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主动认知状态。虽然本文标题较抽象,学生可能一下子无法正确理解其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可再采取通过分析句子成分和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eat”进行大脑风暴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来降低理解难度。考虑到文章生词量较多,且大部分学生对文章的背景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在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的同时,有必要在讨论“Whatkindofwordswillbeusedinthepassage?”这个问题时,引出人体每天必须摄入的六种基本营养成分的单词:protein、
calcium、carbohydrate、fibre、mineral、vitamin。这样既可向学生展示本环节的重点单词,又可为阅读扫清文化背景障碍和语言障碍,又可为突破本文的重难点作好准备。
2.Task-cycle:课文主体内容的教学与操练,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过渡(27分钟左右)
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在阅读的不同阶段,灵活使用各种阅读策略,捕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限时阅读训练,引导学生略读文章内容,归纳段落大意,理清全文线索,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章中心把握能力。
【设计思路】:本环节针对课文的主旨,提出两个预测性问题,要求学生在5分钟之内,略读文章内容,快速找出各段的keysentence,理清文章的基本脉络。在两个预测性问题的帮助下,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文章的主题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针对各段主题句分布不太明显,学生寻找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一情况,教师可通过先展示文章基本脉络,提醒学生根据文章脉络以及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结合自己在阅读之前对文章的预测,快速找出各段的keysentence,归纳各段大意。此外,教师还应通过限定阅读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等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2.精读部分语段,侧重培养快速捕捉文章重要细节的能力和猜测生词的能力。
【设计思路】:本文的主要生词和重点细节主要集中在第二至第四段(特别是第二段材料)。因此,可引导学生通过查读第二段材料,找出人体每天必须摄入的六种基本营养成分及其来源和功能。此外,考虑到这六个词汇的知识含量较高,且难于记忆,故笔者在设计上作了一个小小的创新。即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填写本文的重点细节,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各种营养成分来源的规律,为学会给未提及的食物作营养成分推测,培养信息归类能力,作好铺垫。然后再通过直观手段,以图片结合文字的形式,再次展现文章的重点单词与细节,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为突破本文的重点与难点:“Designahealthydietandlistyourreasons.”打下扎实的基础。相对于第二段材料,第三段和第四段材料的生词量较少,且大部分生词通过使用各种猜词策略,就可理解他们在文中的意思。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两段内容,来培养学生的猜词悟义能力。具体可引导学生先通过推读生词所在语段,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所使用的猜词技巧与猜词经验,来提高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最终获得独立自由阅读的能力。根据对教材内容的科学分析,确定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使用各种猜词策略(通过上下文、课文线索、词的形式、以及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等),猜测、理解“vegetarian”、“vegan”、“eco-food”、“organicfood”、“greenfoodandcleanfood”、“diet”、“supplement”等词在文中的意思。同时为加深学生对“greenfood”的理解,还特地引出绿色食品的标志。此外,还可在这一环节中适当处理一些语言难点(如keepupwith,Thesamegoesfor?及only和as引导的倒装句的用法),以上语言难点在SBp131-p133中,有详细的分析。因此,课堂上不必占用太多时间,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体会这些词组、句型的用法。其它的一些语言难点可随机处理,也可通过练习的方式体现出来,让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答案,体会他们的用法。
3.Post-task:展示成果,交流成果的过程,语言实践能力的扩展与提高(9分钟左右)
采用交际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组织语言实践活动,完成本文的主题任务。达到从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到知识的扩展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设计思路】:本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为大家所熟悉的某一个人(如:自己或班上的其他同学或者本校的某位老师)设计一份“healthydiet”,并列出设计的依据。由于Pre-task和Task-recycle两个步骤中的许多活动,已从各个方面,为学生顺利完成本活动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故学生完成这个任务的难度,估计不大。但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本环节还特地以生动有趣的gif动画和图片为学生提供了foodgroups。针对主题任务,本环节还设计了小组间的设计成果竞赛与小组间的互相评价两个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成果的平台。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读的输人,提取、筛选和重组文章中的重要语言信息,并通过用英语进行交流,达到从课文知识的巩固到自身知识的扩展与创新能力的形成。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因词汇障碍的影响,而用普通话甚至闽南语进行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扮演自身作为“设计者,研究者,组织者,促进者,协调者”的角色,并“动态”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督促学生坚持用英语作为课堂交流的语言。
4.SumupandHomework:课文内容的巩固、延伸与拓展(第四和第五两个环节预计只需1分钟左右)
【设计思路】:课外作业主要以提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Sumup”环节中,通过“Dietcuresmorethanthedoctor.和Thebalanceddietisthebest!”这两句健康英语谚语,结合播放《健康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Homework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Givealectureonhealthyfood.
2)Makeasurveyaboutvegetarianism.
【设计思路】:每个学习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其中一项任务,旨在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让其通过各种资源渠道,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更多关于healthyeating的信息,进一步延伸与拓展课文的内容,这也有助于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篇9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自由战士"(freedomfighters),听、说、读、写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部分主要是围绕"freedomfighters)这一中心话题进行设计的。课文讲述了美国黑人争取自由的历史,从而说明自由、平等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为自由和平等权利而献身的勇士们的敬仰。
"热身"(Warmingup)部分设计了三个讨论题,使人们对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这两位为黑人自由和平等权利而斗争的领袖人物的人生经历有所了解,通过讨论,增强对他们国家目前现状的了解。
"听力"(Listening)部分是在"热身"活动的基础上,以听力训练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马丁·路德·金,听力中节选了的"IHAVEADREAM"的部分句子。练习包括四个项目,设计多样,生动有趣。第四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总结概括自己思想的能力。
"口语"(Speaking)部分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题以三人小组的活动形式,组织学生谈论约翰·布朗(JohnBrown)和哈丽特·塔布曼(HarrietTubman)的人生经历,引人深思,使学生能用英语阐述自己的意见。第二题以诗歌形式出现,有利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读前"(Pre-reading)设计了三道题,为进入正文学习做准备。第一题分别描述了三个国家的人民为争取自由而进行斗争的情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题假设一个情景,要求学生描述受到不公平待遇时的具体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第三题要求扫读文章,对下面内容的正确性做出判断,目的是引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思考,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技能。
"阅读"(Reading)部分讲述了马丁·路德·金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过程。教材设计的目的是在训练学生阅读技能的基础上,让他们认识到马丁·路德·金为黑人争取自由和平等权利而付出的艰辛苦努力。文章的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读后"(Post-reading)部分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五道题目,问答题的设计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语言学习"(Languagestudy)部分分词汇和语法两部分,词汇部分第一题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填空。第二题要求学生区分各种词类的具体用法。语法部分是复习被动语态的用法,练习紧密联系课文,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综合技能"(Integratingskills)的阅读文不仅谈论人类为自由、平等而斗争,还谈到了动植物、海洋、地球,甚至机器和机器人的权利。在阅读和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任务型的学习活动,练习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由"的内涵,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摘自教参)
二、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
1)词汇(见教参)
2)句型:学习运用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句型
3)语法知识:复习被动语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重点词和词组:freedom,civil,revolution,slavery,abolish,put…intoprison,racial,discrimination,joinhands,setanexampleto,regardlessof,atfirstsight,etc.
句型:Whathappenedfirstwasthat…
Whathappenedasaresultof…
Youcouldexpect…because…
Thatledto…
Oneofthereasonswhy…is…
…isoftenfollowedby…
语法:被动语态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根据阅读材料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
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应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语言。
五、学习策略
在认知策略培养方面,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史实和具体事件,加深对种族及种族歧视、不同国家、不同历史年代人物与事件等的认识和理解。另外,课前、课后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善于获得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如:进入美国歌曲Glory,Glory,Hallelujah;BlowingInTheWind;WeShallOvercome及文化背景网页、斯坦福大学网页等获得有关马丁-路德演说录音和部分黑人运动歌曲。在另一方面,着重培养情感策略,激励学生热爱民主、平等、和平、自由、守法,积极上进、奋斗创新。
六、课时安排
Period1:Warming-upandListening
Period2:Speaking
Period3-Period4: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
Period5:WordstudyandGrammar
Period6:Integratingskills.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反思篇10
第三单元
1)bet
makeabet打赌
place/putabeton在……下赌注
one’sbestbet最好的办法
作动词,表示“打赌,赌博”,后直接加宾语。
Ibet(that)表示“我敢肯定”,相当于Iamsure。
youbet表示“肯定,没问题”,相当于certainly。
2)scene
scene表示“(戏剧,电影中的)一幕/一场,出事地点,现场,情景;风景,布景”。
behindthescenes在幕后;秘密地。
onthescene在现场。
setthescene(forsth)作事前的现场描述,为……做准备。
comeonthescene到现场。
3)stage
表示“舞台,戏剧,阶段”,可以表示“路程,一段路,(事故发生的)现场”。
be/goonthestage当演员,登台演出
setthestageforsth为某事做准备。
4)tale
是可数名词,表示“传说,故事”。
tellitsowntale不言自喻,显而易见。
5)permit
作动词,后接名词或者代词,表示“允许,答应”;也可以表示“使可能”。
后接不定式的复合结构。
后接动名词,不能直接跟不定式。
分词短语作状语。
后不能跟从句。
permitofsth认可,容忍。
作名词,表示“许可证,执照,许可”。
6)account
作名词,表示“叙述,报道,理由,账目,户头”。
by/fromallaccounts根据大家所说的。
giveanaccountof叙述,报道,说明。
作名词,表示“认为”时,后接复合宾语。
accountfor表示“做出解释,导致,是……的原因”,还可以表示“占,捕获”。
常见的词组:
outofaccount不考虑onallaccounts/oneveryaccount无论如何onnoaccount决不
take…intoaccount/takeaccountof…对……加以考虑,顾及……turn…togoodaccount利用
7)jealous
bejealousofsb嫉妒,唯恐某人被他人夺走。
bejealousofsth妒忌,精心守护。
8)issue
作动词,表示“发行,出版,发布“。
issuesbwithsth将某物发给某人。
issuein导致。
作名词,表示“流出,发行,(出版物的)期号,争端”。
atissue要考虑的,意见不同的。
takeissuewithsb(on/over/about)就某事论某人。
9)bow
bowatsb朝某人鞠躬bowtosb鞠躬迎接某人
bowsbin/into鞠躬迎入某人bowsbout鞠躬送走某人
bowtosth顺从某事
takea/one’sbow(演员)鞠躬谢幕(bow作名词)。
10)pretend
作及物动词,后接动词不定式,that从句,名词。
pretendtosth表示“自以为有……”,后面接名词,常指“学问,智慧,美德”。
11)有关trouble的词组:
getintotrouble陷入困境,惹麻烦askfor/lookfor/borrowtrouble自找麻烦,自讨苦吃
beatroubletosb对某人是个麻烦beatroubletodo干某事是件麻烦事
beintrouble处于困境getsbintotrouble使某人陷入困境getoutoftrouble摆脱困境
havetroubledoingsth做某事很费力maketrouble闹事,捣乱maketroubleforsb给某人带来麻烦takethetroubletodosth=takethetroubleindoingsth不辞劳苦地做某事troublesbtodosth麻烦某人做某事troublesbforsth麻烦某人某事
3.语法
名词性从句
在句子中起名词作用的句子叫名词从句(NounClauses)。名词从句的功能相当于名词词组,它在复合句中能担任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介词宾语等,因此根据它在句中不同的语法功能,名词从句又可分别称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一、引导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
引导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可分为三类:
连词:that(无任何词意)
whether,if(均表示“是否”表明从句内容的不确定性)
asif,asthough(均表示“好像”,“似乎”)
以上在从句中均不充当任何成分
连接代词:what,whatever,who,whoever,whom,
whose,which.whichever,whomever
连接副词:when,where,how,why
不可省略的连词:
1.介词后的连词
2.引导主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连词不可省略。
Thatshewaschosenmadeusveryhappy.
Weheardthenewsthatourteamhadwon.
比较:
whether与if均为”是否”的意思。但在下列情况下,whether不能被if取代:
1.whether引导主语从句并在句首
2.引导表语从句
3.whether从句作介词宾语
4.从句后有”ornot”
Whetherhewillcomeisnotclear.
大部分连接词引导的主语从句都可以置于句末,用it充当形式主语。
二.主语从句
作句子主语的从句叫主语从句。主语从句通常由从属连词that,whether,if和连接代词what,who,which,whatever,whoever以及连接副词how,when,where,why等词引导。that在句中无词义,只起连接作用;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在句中既保留自己的疑问含义、又起连接作用,在从句中充当从句的成分。
有时为避免句子头重脚轻,常用形式主语it代替主语从句作形式主语放于句首,而把主语从句置于句末。主语从句后的谓语动词一般用单数形式。常用句型如下:
(1)It+be+名词+that从句
(2)It+be+形容词+that从句
(3)It+be+动词的过去分词+that从句
(4)It+不及物动词+that从句
另注意在主语从句中用来表示惊奇、不相信、惋惜、理应如此等语气时,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should)+do”,常用的句型有:
Itisnecessary(important,natural,strange,etc.)that…
Itisapity(ashame,nowonder,etc.)that…
Itissuggested(requested,proposed,desired,etc.)that…
三、宾语从句
名词句用作宾语的从句叫宾语从句。引导宾语从句的关联词与引导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的关联词大致一样,在句中可以作谓语动词或介词及非谓语动词的宾语。
1.由连接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由连接词that引导宾语从句时,that在句中不担任任何成分,在口语或非正式的文体中常被省去,但如从句是并列句时,第二个分句前的that不可省
注意:在demand、order、suggest、decide、insist,desire,request,command等表示要求、命令、建议、决定等意义的动词后,宾语从句常用“(should)+动词原形”。
2.用who,whom,which,whose,what,when,where,why,how,whoever,whatever,whichever等关联词引导的宾语从句相当于特殊疑问句,应注意句子语序要用陈述语序。
3.用whether或if引导的宾语从句,其主语和谓语的顺序也不能颠倒,仍保持陈述句语序。此外,whether与if在作“是否”的意思讲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只能用whether,不用if:
a.引导主语从句并在句首时;b.引导表语从句时;c.引导从句作介词宾语时;d.从句后有“ornot”时;e.后接动词不定式时。
4.注意宾语从句中的时态呼应,当主句动词是现在时,从句根据自身的句子情况,而使用不同时态。
当主句动词是过去时态(could,would除外),从句则要用相应的过去时态,如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等;当从句表示的是客观真理,科学原理,自然现象,则从句仍用现在时态。
5.think,believe,imagine,suppose等等动词引起的否定性宾语从句中,要把上述主句中的动词变为否定式。即将从句中的否定形式移到主句中。
四、表语从句
在句中作表语的从句叫表语从句。引导表语从句的关联词与引导主语从句的关联词大致一样,表语从句位于连系动词后,有时用asif引导。其基本结构为:主语+系动词+that从句。
需要注意的,当主语是reason时,表语从句要用that引导而不是because。
【注意】whether可引导表语从句,但与之同义的if却通常不用于引导表语从句。
五、同位语从句
同位语从句说明其前面的名词的具体内容。同位语从句通常由that引导,可用于同位语从句的名词有advice、demand、doubt、fact、hope、idea、information、message、news、order、problem、promise、question、request、suggestion、truth、wish、word等。
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区别:
that作为关系代词,可以引导定语从句,充当句子成分,在从句中作宾语时可以省略;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时,起连词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不充当句子成分,一般不能省略。
试比较下面两个例句:
Ihadnoideathatyouwerehere.(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不能省略)
Haveyougottheidea(that)thisbookgivesyouoflifeinancientGreece?(that引导定语从句,作宾语,可以省略)
六、名词性that-从句
1)由从属连词that引导的从句叫做名词性that-从句。That只起连接主句和从句的作用,在从句中不担任任何成分,本身也没有词义。名词性that-从句在句中能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和形容词宾语,例如:
主语:Thatheisstillaliveissheerluck.他还活着全靠运气。
宾语:JohnsaidthathewasleavingforLondononWednesday.约翰说他星期三要到伦敦去。
表语:Thefactisthathehasnotbeenseenrecently.事实是近来谁也没有见过他。
同位语:Thefactthathehasnotbeenseenrecentlydisturbseveryoneinhisoffice.
近来谁也没有见过他,这一事实令办公室所有的人不安。
形容词宾语:Iamgladthatyouaresatisfiedwithyourjob.
你对工作满意我感到很高兴。
2)That-从句作主语通常用it作先行词,而将that-从句置于句末,例如:
Itisquiteclearthatthewholeprojectisdoomedtofailure.很清楚,整个计划注定要失败。
It’sapitythatyoushouldhavetoleave.你非走不可真是件憾事。
用it作形式主语的that-从句有以下四种不同的搭配关系:
a.It+be+形容词+that-从句
Itisnecessarythat…有必要……
Itisimportantthat…重要的是……
Itisobviousthat…很明显……
b.It+be+-ed分词+that-从句
Itisbelievedthat…人们相信……
Itisknowntoallthat…从所周知……
Ithasbeendecidedthat…已决定……
c.It+be+名词+that-从句
Itiscommonknowledgethat………是常识
Itisasurprisethat…令人惊奇的是……
Itisafactthat…事实是……
d.It+不及物动词+that-分句
Itappearsthat…似乎……
Ithappensthat…碰巧……
Itoccurredtomethat…我突然想起……
七、名词性wh-从句
1)由wh-词引导的名词从句叫做名词性wh-从句。Wh-词包括who,whom,.whose,whoever,what,whatever,which,whichever等连接代词和where,when,how,why等连接副词。Wh-从句的语法功能除了和that-从句一样外,还可充当介词宾语、宾语补语和间接宾语等,例如:
主语:Howthebookwillselldependsonitsauthor.书销售如何取决于作者本人。
直接宾语:Inone’sownhomeonecandowhatonelikes.在自己家里可以随心所欲。
间接宾语:Theclubwillgivewhoeverwinsaprize.
俱乐部将给得胜者设奖。
表语:MyquestioniswhowilltakeoverpresidentoftheFoundation.我的问题是谁将接任该基金会主席职位。
宾语补足语:Shewillnamehimwhatevershewantsto.她高兴给他起什么名字就取什么名字。
同位语:Ihavenoideawhenhewillreturn.
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形容词宾语:I’mnotsurewhysherefusedtheirinvitation.我尚不能肯定她为什么拒绝他们的邀请。
介词宾语:Thatdependsonwhereweshallgo.
那取决于我们去哪儿。
2)Wh-从句作主语也常用先行词it做形式主语,而将wh-从句置于句末,例如:
Itisnotyetdecidedwhowilldothatjob.
还没决定谁做这项工作。
Itremainsunknownwhentheyaregoingtogetmarried.他们何时结婚依然不明。
八、if,whether引导的名词从句
1)yes-no型疑问从句
从属连词if,whether引导的名词从句是由一般疑问句或选择疑问转化而来的,因此也分别被称为yes-no型疑问句从句和选择型疑问从句,其功能和wh-从句的功能相同,例如:
主语:Whethertheplanisfeasibleremainstobeproved.这一计划是否可行还有等证实。
宾语:Letusknowwhether/ifyoucanfinishthearticlebeforeFriday.请让我们知道你是否能在星期五以前把文章写完。
表语:Thepointiswhetherweshouldlendhimthemoney.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应该借钱给他。
同位语:Theyareinvestigatingthequestionwhetherthemanistrustworthy.他们调查他是否值得信赖。
形容词宾语:She’sdoubtfulwhetherweshallbeabletocome.她怀疑我们是否能够前来。
介词宾语:Iworryaboutwhetherhecanpassthroughthecrisisofhisillness.我担心他是否能度过疾病的危险期。
2)选择性疑问从句
选择性疑问从句由关联词if/whether…or或whether…ornot构成,例如:
Pleasetellmewhether/iftheyareSwedishorDanish.请告诉我他们是瑞典人还是丹麦人。
Idon’tcarewhetheryouliketheplanornot.我不在乎你是否喜欢该计划。
if和whether的区别:
1、在动词不定式之前只能用whether。
2、在whether……ornot的固定搭配中。
3、在介词后,只能用whether。
4、宾语从句放在句首表示强调时,只能用whether。
5、用if会引起歧义时,只用whether。
九、否定转移
1)将think,believe,suppose,expect,fancy,imagine等动词后面宾语从句的否定词转移到主句中,即主句的谓语动词用否定式,而从句的谓语动词用肯定式。注意:若谓语动词为hope,宾语从句中的否定词不能转移。
2)将seem,appear等后的从句的否定转移到前面。
3)有时将动名词,介词短语或整个从句的否定转变为对谓语动词的否定。
4)有时状语或状语从句中否定可以转移到谓语动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