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经典案例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教学自信心。想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小学教案经典案例吗?这里为大家分享小学教案经典案例,快来学习吧!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四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信息资料:
1、课件、歌曲《闪烁的小星》伴奏带、歌曲《小小的船》磁带。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坐的真端正,精神真饱满,江老师想奖励你们一首歌,想听吗?
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师讲述: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真美!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可爱的月亮,闪闪的星星,美丽的小姑娘,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有位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小小的船》。板书课题:小小的船
看图:
师:小朋友们,喜欢画面中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吗?(喜欢)她也喜欢你们,还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是一颗颗闪亮星星!想要这些礼物吗?(想)只要你能正确读出星星上的生字,就能得到它了,谁来试试?
课件出示生字!(个别读)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请跟我读!
只:是一个多音字,它有两种读音:桌上只有一本书。树上有一只小鸟!(课件)
师:这几个小老师教的太好了,送他们每人一个小星星,现在我们来开动小火车好吗?(开火车读)
师:看,你们已经和小姑娘带来的星星宝宝交朋友了!想知道小姑娘划着小船来到蓝天都看到了些什么吗?让我们来听听这首小诗是怎么写的!
师:你们也想和他读得一样好吗?那就带着刚认识的生字宝宝一起走进课文,去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读中整体感知
1.让学生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课文读给同位听。然后说一说你最喜欢诗中的什么,在图上指给大家看一看。
三、品读课文,想象中创新
1.指名读一、二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师:弯弯的月儿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画个弯弯的月儿。(师生一起画)然后评一评画出了“弯弯”的样子吗?思考: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学生的答案可能很多,最后引到书上“小小的船”,
师:生活中你看到过那些弯弯的事物?(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河、弯弯的桥洞、弯弯的香蕉、弯弯的眼睛……)
再读第一行,师:谁能上来指指看图上“两头尖”指的是什么?
课件:弯的月儿小的船,小的船儿两头尖。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比一比:有什么不不同,你更喜欢那一句?为什么?因为第二句让我们觉得月儿很弯,小小的很可爱!
师:看爷爷用了两个弯,两个小,把月儿写的多可爱,读起来也特别的美!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吧!
三、谁接着读这几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从这几句里,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坐上了小船,看到了蓝天和星星!
师:画面中的这个小姑娘就是文中的我,她真的坐上了小船了吗?(不是)这是一种想象!
师:想象让诗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我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看,小姑娘坐在月亮上看到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请小朋友小组讨论一下“闪闪的星星像什么?”“蓝蓝的天空像什么?”
“像。”(课件展示)
师:你想说哪一句就说哪一句。
生1:我想说闪闪的星星像妈妈的眼睛。
生2:我想说蓝蓝的天空像海洋。
生3:我想说蓝蓝的天空像蓝色的布幕。
生4:我想说闪闪的星星像露珠。因为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和星星很像。(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蓝天和星星多美啊,你们的想象,让他们更加充满了魅力,能读出它们的美吗?读读看!
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个别读,学生点评!
齐读!
师:大家读的真好,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再把课文美美的读一读吧!(伴乐读)
四、教学生字!
蓝天,星星,可爱的小姑娘,你们读得太好了,看,生字宝宝们也为你们高兴开怀呢。今天我们,先来和其中的一个生字宝宝牵手吧……
学生自己书写!
五、结束语:
下节课,我们将和更多的生字宝宝亲密的接触,这节课就上到这,孩子们回去后,可以把这首优美的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你们一起共享这美丽的蓝天与星辰!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2
一、活动目的: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孩子学会感恩,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恩,学会感恩,帮助学生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和社会的关爱之恩。把他们培养成为心地善良、懂得报恩的文明人。
二、活动时间:
20__年11月
三、活动口号:
感恩在心,感谢在行
四、主要内容及安排:
宣传发动阶段
1、国旗下讲话,宣读,全员发动。
2、以“感恩”为主题开设红领巾广播站栏目,创设校园感恩氛围。
3、各班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板报,大队部组织检查评比。
全面实施阶段
1、感激父母养育之恩
①一、二年级学生开展“制作感恩卡”活动。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形式设计并制作一张感恩卡片。
②三、四年级学生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写给妈妈的三句话”活动。
③五、六年级学生开展“当家体验日”活动,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一道菜肴,以此作为节日礼物送给妈妈,并用拍照片的方式记录下过程,参加班级内的评比活动。
2、感激师长的培育之恩
①每一位学生为老师做一件小事或送上一句祝福语。
②每天真诚地向每一位遇到的老师问好。
3、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
爱国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爱国是全体国民的神圣职责。常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①帮助身边有困难和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好事。
②读一个感恩的故事,学唱一首感恩的歌曲。
③在植树节来临之际为校园护绿、添绿。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任何一点疏忽、不负责任都可能造成彻底失败。
4.继续学习结合课文内容查找课外资料,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懂得一个小疏忽会带来大灾难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2.学生在老师或家长帮助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查找有关《一个马掌钉》的课外资料。在网上可搜索关键词,如理查三世、亨利伯爵、一个马掌钉、波斯沃斯战役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故事背景。
1.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24一个马掌钉
马掌钉是什么样的钉子?
2.一个普普通通的马掌钉到底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在预习中了解了什么?查到了哪些资料?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背景及大致内容。(由于少了一个马掌钉,扭伤了马腿,摔伤了骑马的理查三世,输掉了一场战争,灭亡了一个国家。这个著名的传奇故事来自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逊位的史实。1485年在英国爆发了一场争夺统治地位的战争。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但由于少了一个马掌钉而使他在波斯沃斯战役中被击败。莎士比亚的名句“马,马,马,一马失社稷”使这一战役永载史册。)
3.来听听课文是怎样写这个传奇故事的?听课文朗读录音。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准生字词,模仿录音,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合作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互相正音,并在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词。
1.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哪些生字?你都会读了吗?
出示生字卡片:烦钉砸则率掀
2.多种形式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读。注意:“钉”是多音字,马掌钉dīnɡ。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ìnɡ)找到书上带有这个字的词:钉(dìnɡ)上。让学生对比读,明白“钉”作动词时读第四声,作名词时读第一声。
3.给生字口头组词,进一步巩固认读。
4.本课有哪些好词语?说说你怎么理解的?不懂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可以用查词典、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决一死战 冲锋陷阵 不耐烦 环顾四周 鼓舞
耐烦(耐心) 鼓舞(鼓励)
四、再读课文。
1.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把它们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同学们都会读了吗?请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开火车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有困难的地方,集体帮助。
3.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分角色读一读对话。(旁白、马夫、铁匠、理查三世)
4.因为一个马掌钉,导致了什么后果?学生齐读最后两段。(少了一个钉子,掉了一个马掌;掉了一个马掌,倒了一匹战马;倒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五、作业设计:
1.把喜欢的词语摘抄在语言积累本上。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理查三世和亨利伯爵为了争夺王位准备决一死战。)
结合课内外知识理解“决一死战”。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战斗前钉马掌的事?(2—12)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战斗的经过?(13—15)
二、学习2—12自然段:
1.听这几段课文朗读录音。
2.如果要你扮演马夫和铁匠,你打算怎么读?和小组同学分角色练练。
3.请一组三人分角色读。学生评价,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使学生在评价中明白读马夫的话应
采用急不可耐、怕受罚就敷衍了事的语气。找到马夫说话时的提示语“不耐烦”,“喊”等词。读铁匠的话时要读出开始还很坚持原则,后来也因为害怕国王的惩罚变得又急又怕的语气。
4.再请三位同学读一读,再评。男女生和老师一起分角色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到马夫和铁匠的特点,读出感情。
三、学习13—15自然段:
1.战斗打响了,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战斗吧!
2.自由读一读。用自己的话说说战斗的经过。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战斗的经过?(理查率领军队冲向敌军,鼓舞将士击退敌人,突然理查的马掌掉了,马也跌倒了,理查摔倒在地,士兵们见理查这样,也纷纷掉头逃跑,军队瓦解,理查被抓了,输给了亨利。)
4.指导朗读。该怎样读这段?(整段读出战斗的激烈紧张,理查指挥战斗鼓舞战士的话读得有气势些。后来理查失败了,读出很绝望、很气愤的语气。)指名读。教师范读。评价。
5.投影出示理查的话:他挥舞着手中的宝剑,绝望地喊道:“一匹马!一匹马!一匹马毁了我的国家!”全班再读这句话。
过渡:理查说的话对吗?他到底为什么会失败?
四、学习最后两段:
1.学生齐读短诗。
2.讨论:理查的话对吗?理查为什么会失败?现在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诸葛亮,请你们发表高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马夫太急躁,国王信任他,他却敷衍了事,没有把马掌钉牢就离开;铁匠不坚持原则,也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地钉好最后一个马掌钉。)也有学生可能会责怪国王不该对下属残暴,否则马夫和铁匠也不会那么害怕受到惩罚。
3.师生合作读最后两段。
五、总结拓展。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一个小小的疏忽会带来多大的灾难哪!)(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任何一点失误、不负责任都可能导致彻底失败!)(各行各业都应该发扬严谨务实、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
2.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例如我们的学习要认真细致,做数学题时丢掉一个小数点答案就会出错。医生给病人动手术,如果疏忽大意,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六、拓展延伸。
1.建议阅读《小虫和大船》。
2.把《一个马掌钉》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回顾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讨论:铁匠、马夫、国王各有什么优缺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争论,发展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学生可能会说铁匠的优点是开始干活还挺认真,缺点是他不坚持原则,后来敷衍了事。他也很粗心,他的工具不齐全,连现成的马掌钉都不齐全。)(马夫的优点是时间观念强,怕因为耽误国王打仗而受罚。缺点是对国王不忠,国王把自己最心爱的马都交给他了,那么信任他,可他却敷衍了事,性格急躁。)
二、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齐读。
2.出示会写字,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最容易记住。
3.全班交流。
比较法:掌 堂 裳 尝 常
换偏旁:“须”去掉偏旁加火字旁是“烦”。
“副”去掉偏旁加走之儿是“逼”。
4.指导书写。
①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间架结构。
②谈谈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③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优秀作业展评。
三、作业设计
1.比较组词:
掌( ) 烦( ) 要( ) 逼( )
常( ) 须( ) 腰( ) 福( )
2.马夫和铁匠听说了理查战败的消息后,会怎样想呢?在这次战役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续写《一个马掌钉》的故事。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语文要素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的描写顺序。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江潮的声音、样子,从而感受钱塘江的壮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重点)
4.初步了解诗歌《浪淘沙》(其七)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释题,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思考: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课件出示单元导读,反馈指导。
3.师小结: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自然之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写到自然的现象、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不一样的美。学习时,要一边读描写的句段一边在脑海中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这些描写表现出的意境,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把“好”,即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让同学有去游玩的兴趣。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什么自然景象,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提问: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观潮”是观看潮水(或大潮)的意思。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课文要表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的美呢?课文要表现的是潮水(或大潮)这种自然现象的美。
3.明确主要教学目标。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观看潮水的事情,那么,作者观看的是哪里的潮水?向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潮水?表现了这潮水的什么美呢?等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品读有关的语句就能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
(一)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任务。
(1)读课文,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2)思考以下问题:课文写了谁观潮?什么时候,在哪里观潮?观的是什么潮?然后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2.反馈指导:字词。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先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再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精准指导。预设:“昂”“鼎”“崩”。
(2)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复习认读。
3.反馈指导:朗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确、读通顺了。
4.反馈预习指导:粗知课文大意。(采用理解中读,读中理解的策略进行。)
预设:
问题1:课文写了我们观潮。
问题2:农历八月十八这天,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大堤上观潮。
问题3:观的是钱塘江大潮。
课文大意: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我们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大堤上观钱塘江大潮。
5.师小结:同学们做得真好。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通过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看看“我们”观看到的是怎样的钱塘江大潮。
三、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一)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里到哪里是具体写“我们”观潮的,做上记号。
2.反馈指导。
预设:从“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到结尾是具体写“我们”观潮的。
3.导语:那么,课文的第1自然段就是一个部分了。这个部分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这个部分,想一想,“奇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又是什么意思?这个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奇观:奇特的、难见到的事物或景象;天下奇观:世界上奇特的、难见到的事物或景象。
作用:(1)总括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2)点明“我们”所观的潮是钱塘江大潮,同时说明吸引“我们”观潮的原因。(板书:天下奇观)
5.导语:那么,课文接着写了哪些内容来说明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具体写“我们”观潮的部分,想一想,这个部分的内容具体写了哪三个主要意思,用“‖”把它划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出它们的主要意思。
6.反馈指导。(采用读中汇报、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
部分1:第2自然段。大意:农历八月十八一早,我们来到海塘大堤观潮。那时江面很平静。(板书:江面平静)
部分2:第3、4自然段。大意:午后一点左右,两丈多高的潮头随着山崩地裂的声响飞奔而来。(板书:两丈多高山崩地裂)
部分3:第5自然段。大意:潮头过后,江水涨了两丈来高。(板书:两丈来高)
(二)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1.导语:那么,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呢?
2.出示任务:借助板书,同桌讨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预设:课文先写“潮来前”,接着写“潮来时”,最后写“潮去后”,课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四、了解《浪淘沙》意思
(一)自学质疑
1.导语:钱塘江大潮天下之奇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就用了28个字的一首七绝,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潮涨潮落的壮美景象。我们一起来学学。
出示任务:借助拼音朗读诗歌《浪淘沙》(其七);结合生活体验和课文,想一想每个诗句的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在下面做个记号,然后向同学或老师提问解决。
(1)检查朗读,以通顺、流利为标准评价指导。
(2)质疑。先汇报同桌互助解决的词语,再提出还没能解决的词语。
吼地:惊天吼地;触:撞击;须臾:一会儿,很快的意思;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二)说说诗句意思
1.出示任务:朗读《浪淘沙》(其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反馈指导。(农历八月的钱塘江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边的山石,又反弹回来。片刻之间,潮水便向大海退去,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就像雪堆一样洁白无瑕。)
3.师小结:我们读懂诗句的意思,也就了解了诗的内容。那么,我们的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是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重点)
2.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难点)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2.提问:出示《浪淘沙》(其七)谁能说说每个诗句的意思呢。
二、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熟读成诵,想象说话,交流感悟
(一)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1.出示任务:课件出示《浪淘沙》(其七)朗读课文,然后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预设:与诗第一、二句内容相关的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第4自然段全部句子;第5自然段全部句子。
(二)熟读成诵,想象说话
1.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看看这三个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几个画面,各是什么画面,分别是哪些句子描绘的?(个体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1)这三个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四个画面。
(2)这四个画面分别是:
①潮头将来的画面;句子:午后一点左右,……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出现了一条白线。(指导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②潮头涌来的画面;句子:第4自然段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③潮头过后余波涌来的画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1句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④潮水完全过后的画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2、3句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3.出示任务:在这四个画面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画面?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句子说说你想象到的这个画面。注意内容符合原意,语句通顺连贯。
4.反馈指导。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用以上两个标准以及有没有用上自己的话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三)交流感悟。
1.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样深刻的印象?这个自然段写了钱塘江大潮的什么给你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尝试用有关的句子说一说。(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深刻印象: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写了钱塘江大潮潮头的样子和潮水山崩地裂的声音;样子的句子:再近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声音的句子:那声音如同……震得颤动起来。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的,用实心圆点标记出来。(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词语:“横贯江面”的“横贯”;“白浪翻滚”的“翻滚”;“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的“两丈多高”(提示:一丈约等于3.33米);“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5.出示任务:同桌互相检查背诵第4自然段。教师再进行反馈指导。
三、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1.出示任务:默读“资料袋”,结合“资料袋”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钱塘江大潮形成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的原因。(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出示“资料袋”,学生读插图说话)能把“资料袋”的意思说清楚便可。
四、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如“潮”与“朝”,“据”与“剧”,“堤”与“提”。
4.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
点拨:“滚”,右边的“衣”字中间是个“公”字,但第二笔是点;“顿”,第四笔是竖提。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的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教学板书
一、天下奇观
二、江面平静(潮来前)
三、两丈多高(潮来时)
山崩地裂的声音
四、两丈来高样子:横贯翻滚(潮去后)
出现白线
飞奔而来
风号浪吼
教学反思
《观潮》一文是本册书中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紧接着,我以指导学生预习的方式,了解课文大意,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顺应新部编教材的编排,我以课后习题中的古诗《浪淘沙》(其七)为切入点,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想象说话,落实本课“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语文要素,顺利完成了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的双线教学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学生地理知识储备不足,在结合“资料袋”说钱塘江大潮的成因时,只有少数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原因。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5
一、教学内容
1.词汇(略)。
2.句型:1)Catchtheball!2)Don’tworry.3)I’mnotgoodatbasketball.4)Youcanpasstheballlikethis.
3.复习祈使句的否定式。
二、教具
录音机;一个篮球;与本课所列各项运动相关的图片。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值日生报告。教师与学生通过问答形式复习表示打招呼、问候、相互介绍的日常用语。
2.打开书学生看图。利用图片和问答形式引出本课生词。这几张图,也可作为上个单元中重点句型的复习来使用。例如教师可以问:
T:Whatcanyouseeinthepicture?Howmanyboys/treescanyouseeinthepicture?或:Howmanycarscanyouseeinthepicture?(要求学生用:Ican’tseeany.来回答)
3.教师利用手中篮球,请一个男同学到前面来,通过传、接球演示,引出以下对话:
T:Comeon,__×!Catchtheball!(将球传过去)传递一、两个来回后,教师故意没有接住:
T:Ouch!
启发学生说出:
S:Sorry!Mr__×.AreyouOK?
T:Yes,I’mfine.Don’tworry.
4.再请一位不大会打篮球的女同学到前面来。这位女同学会面露难色。启发她说出:
S:I’msorry.I’mnotgoodatbasketball.
教师提问:
T:Thenwhat’syourfavouritesport?
S:(根据刚才教师出示的各种图片,选其一)Ilikeswimming/ping-pong/volleyball…
5.放课文第1部分录音,学生跟读数遍,分小组练习。数分钟后,请两组同学到前面表演(注意提示学生传递球时注意周围同学或公物,如教室地方小,完全可以到室外演练)。
6.指导学生做本课第2部分练习。
7.指导学生做书后练习册习题。
8.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2)练习朗读本课对话;3)完成练习册习题。
Lesson77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复习句型:Whatisyourfavourite…?Myfavourite…is…
2.祈使句的初步用法。
3.简单谈谈你所喜爱的运动。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图片,微机及相应媒体资料等。适当也可准备一些球类,如:乒乓球、足球、篮球等。可随意准备一些小的物品,备用。
●教学步骤:
Step1Revision
本节课的DutyReport可让值日生汇报完必说的内容后,让同学们自由提问,或值日生向全班同学提问。如:Wouldyouliketoanswermyquestions?Whatisyourfavouritefood?Myfavouritefoodis…Whataboutyourfavouritesport?Myfavouritesportis…等,利用值日生的每日工作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Step2Readandact
一、学课文
1.利用媒体资料学习第一段对话的第一部分。
2.让一名同学与老师一起模仿第一段对话的第一部分。老师可用一小物品砸一同学的头(注意别太重)。
二、学单词。
1.利用发音规律教单词:sportpasseasy
2.利用构词法和实物教单词:basket+ball=basketball
Step3Presentation
三、学习第一段对话的第二部分。
由老师和同学一起演示对话的第二部分(可事先准备)。老师可拿一篮球,以边变换自己所站的位置,边自问自答说:What’syourfavouritesport?Myfavouritesportisbasketball.换一乒乓球再说:What’syourfavouritesport?Myfavouritesportisping-pong.和一同学配合做一动作,老师把篮球递给同学,说:Catch!同学没接住后说:I’mnotgoodatbasketball.Idon’tlikeitverymuch.It’shard.It’snoteasy.同学拿出一乒乓球说:I’mgoodatping-pong.Ilikeitverymuch.It’seasy.Youcanpasstheballlikethis.老师说:Isiteasy?OK.Letmetry.
老师找一部分同学练习这几句话,再在小组中练习直至练熟。
听录音,并当堂背诵。
Step4practice
两人小组或三人小组练习编对话,运用以上所学句型。
Step5AskandAnswer
看77课第二部分。请看图:What’stheboydoing?Heisswimming.What’syourfavouritesport?Myfavouritesportis…
以两人小组或三人小组为单位,练习以上句型。每小组着重描述一、两种体育运动。简单说说为什么喜欢这项体育运动。
Step6Consolidation
1.Mostoftheboyslikeplayingandwatchingf_____________(足球).
2.LingTaodoesn’tlikeplayingb____________(篮球).
3.What’syourf____________(最喜爱的)sport?Roller-skating.
4.Icanreadverywell,becauseit’se_______(容易的).
5.Winterisverylongnear,andwecans_________(滑雪)ands_________(滑冰).
6.她语文学得很好。
She____________________Chinese.
Keys:footballbasketballfavouriteeasyskiingskateisgoodat
BlackboardHandwriting
Unit20What’syourfavouritesport?
Lesson77
NewWordsComeon!Don’tworry!
sportpasseasybegoodat
basketball=basket+ballIt’seasy.
Youcanpasstheballlikethis.
Lesson77教学设计示例(三)
●Teachingaims
“四会”掌握短语:begoodat,playbasketball,comeon
句子:What’syourfavouritesport?及答语:Myfavouritesportis…
动词:try,pass
●Keypoints
掌握句型:What’syourfavouritesport?
Myfavouritesportis…
●Difficultpoints
正确使用这些句型和短语。
●Teachingmethods
设定情景(根据Part1)教学重点句型,然后让学生巩固练习。
●Teachingaids
录音机、投影仪、微机、课件Lesson77教学演示.ppt、球。
●Teachingprocedures
Step1Revision
1.Morningreport.
2.Revisethedialogue:
T:Hello!Mynameis…What’syourname?
S:Myname’s…Howareyou?
T:Fine,thankyou.Andyou?
S:I’mfinetoo.
T:DoyoulikePing-Pong?
S:No,Idon’t.
T:Letmehelpyou.
首先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对话,然后同学之间对话。
Step2Presentation
1.用图片、实物、手势、微机课件(Sport.swf中Words的情境)教:swimming,skiing,iceskating,volleyball,tennis,tabletennis,roller-skating,chess,comeon,begoodat,playbasketball,easy,pass,try。并启发学生用一些动词造句。
2.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Sport.swf中Play的情境,需静音、隐藏文字),教师首先介绍对话的场景(Part1):
ThisisLingFengandthisisDavid.Theyareplayingbasketballwithsomeotherboys.LingFengisnotgoodatbasketball.Hedoesn’tlikeitverymuch.Hisfavouritesportisping-pong.Hecanpasstheballlikethis.It’seasy.Canyoutryit?
然后找几名好学生试着介绍这个场景。
Step3Listeningandpractice
1.让学生听此对话的声音并跟读。
2.打开书,两人朗读对话并交换角色,让2~3组同学来表演对话,或与计算机一起扮演角色(Sport.swf中的情境,Play中需适时地控制静音和隐藏文字)。
Step4Presentation
教师叫一名学生回答。
T:What’syourfavouritesport?
S:Myfavouritesportis…
教师借助板书强调这一句型,并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歌曲(Sport.swf中song的情境)一边听一边教授sport及涉及的一些词及短语:swimming,skiing,iceskating,volleyball,tennis,tabletennis,roller-skating,chess.
Step5Practice
然后叫几名同学重复练习这一句型,可做Chaindrill练习(step4)。
Step6Consolidation
听写练习:
1.Imnotgoodatbasketball.
2.Idontlikevolleyballverymuch.
3.Youcanpasstheballlikethis.
4.Letmetryit.
5.What’syourfavouritesport?
先找几个同学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再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幻灯片上或用微机展示(见Lesson77教学演示.ppt)。
Step7Summary
让学生总结这一课的重点。
Step8Workbook
完成Ex.l和Ex.2,两人一组谈谈自己及图片中人物喜欢的体育运动。
Step9Exercises
(-)将下列词组译成英语。
1.打网球_____________2.接住这只球_____________3.擅长于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的运动______5.像这样传球_____________6.让我试试___________
7.下棋_____________
Answers:1.playtennis2.catchtheball3.begoodat4.yourfavouritesport5.passtheballlikethis6.letmetry7.playchess
(二)用适当的介词填空。
1.Letmehelpyou.Doit________this.
2.Thisisapicture________myfamily.
3.Takethesebags________theroom.
4.Thisismywatch.Pleaselook________itforme.
5.Howmanyglasses________watercanyousee?
6.Somechildrenplaygames________thetree
7.IthinkI’dlikeabottleoforange.What________you?
8.What’swrong________yourcomputer?
Answers:1.like2.of3.to4.after5.of6.under7.about8.with
Step10Homework
1.预习下一课。2.表演本课对话。
Writingonblackboard
Lesson77
I’mnotgoodatbasketball.
It’seasy.
What’syourfavouritesport?
Myfavouritesportis…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6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节,知道华佗从小就是个爱动脑筋、遇事会想办法的孩子。
2理解“各拿一把、晃动、引开”等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过渡: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医生。他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妈妈送他到蔡医生的药铺里去当学徒。
结果,蔡医生发现华佗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学徒,那么为什么说“华佗是个聪明的孩子呢?”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继续学习课文,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学习第二节
1请一位学生读读第二节,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蔡医生是怎样考小华佗的?
指名回答(贴出两只羊在打架图)
2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三节
过渡:现在,我们也去看看,那两只羊是怎么样打架的。(出示图片)
1学生自由读第三节,用直线划出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2出示句子:两只羊头对头,角对角,你顶过来,我顶过去,谁也不肯让,斗得很凶。
a“凶”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吗?(厉害)
b同桌演一演,看看哪两只羊斗得最凶。教师说旁白
c指名上台表演、评议
d指导朗读,读出两只羊斗得很凶的样子。
e相信自己能读得好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3华佗看了以后是怎么想的?找找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板书:想硬拉是不行的
a两只羊斗得很凶,如果去“硬拉”的话,会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
b过渡:是呀,华佗和我们小朋友想的一样,他知道“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
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华佗心里的话呢?(读的轻一些)
四、学习第四节
过渡:小华佗朝四周看看,发现不远处有一片碧绿的草地。他眼珠子骨碌一转,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来读读第4节。
1女同学读第4节
2华佗究竟是怎么做的?
板书:做
3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华佗采来鲜嫩的青草,两只手各拿了一把,在两只羊面前晃动。
4用小圆点圈出华佗动作的词语。
交流并板书:采来各拿晃动
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5这里老师有几个地方不明白,谁能帮我解决呢?
A华佗为什么采来鲜嫩的青草?(出示实物青草)
B华佗为什么两只手各拿一把?如果像老师这样的拿法,好不好?
C华佗为什么要在两只羊面前晃动?学生讨论回答
E上台做做华佗的动作。
6结果怎么样呢?板书:结果
出示:两只相斗的羊被华佗引开了。(齐读句子)
引读句子:什么被华佗引开了?
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被字句。
现在请小朋友看这句句子,读一读,两句句子的意思是不是一样?
出示:华佗把两只相斗的羊引开了。
引读句子:谁把两只相斗的羊引开了?
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是把字句。
7品尝屋:树被大风吹倒了。()
教室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8朗读第4节,你觉得华佗聪明吗?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华佗采来()的青草,两只手()了一把,在两只羊面前()。两只()的羊被()的华佗引开了。
五、朗读课文
1教师小结:
就是因为华佗小时候聪明好学,所以长大后成为有名的医学家,他是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特别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2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华佗的资料。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7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指南针
学生准备:指南针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你们去过北京吗?(学生自由发言,介绍北京)
师:下面老师也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北京,看看天安门广场及周围都有哪些建筑。(课件出示教材2页主题图)
师: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的哪面吗?(学生观察主题图,用自己的方位知识描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看来仅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上、下、前、后、左、右来表示方向还不够清楚,我们还要学习新的有关方向的知识。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学生自由汇报,有的学生知道东、南、西、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辨认东、南、西、北。(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自然引入,尝试描述,感受方位词在描述物体所在位置时的方便,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1.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师: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小明站在操场上锻炼身体。(课件出示教材3页例1的情境图)你们知道他面向的是什么方向吗?(小明面向的是东)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因为他面向太阳,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
课件出示:小明面向的方向是东,他背对的方向是()。
(强调:东和西是一对相反的方向。板书:东与西相对,并让学生读一读)
师:面向东,背对的是西,反过来,当你面向西时,你背对的是什么方向?(东)
课件出示:小明的右边是南,左边是()。
(强调:南和北也是一对相反的方向。板书:南与北相对,并让学生读一读)
师:面向南,背对的是北,反过来,当你面向北时,你背对的是什么方向?(南)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忆方向呢?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师: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感受到了什么?(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是相对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例1的情境图,把下面的四句话填写完整。
图书馆在校园的____面,体育馆在校园的____面。
教学楼在校园的____面,大门在校园的____面。
2.感知教室里的东、南、西、北。
师:指一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你知道我们教室的哪一面是东吗?(学生用手指一指,并说一说判断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面向东面,一起说儿歌,并指出方向。(学生边说儿歌,边指出方向)
师:我们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请大家用手指一指,说一说。(学生先自由说,再指名说,其余学生根据他说的用手指出东、南、西、北)
3.体验顺时针转动。
(1)游戏:听口令。(老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
请全体同学起立,面向东面,向右转,面向南面,再向右转,面向西面,继续向右转,面向北面,接着向右转,又回到了东面。(正好转了一圈)
(2)再次感知:按照刚才的顺序让学生再转一转,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交流发现:东、南、西、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顺时针、相对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在学生心中建立方向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8
活动主题:
弘扬五四爱国运动精神
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把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爱国行为结合起来,学好本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前准备:
收集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资料,比如:五四爱国运动历史短片、知识竞赛相关内容、五四运动诗歌朗诵等。
活动时间:
20__年5月19日晚7:30
活动地点:
07纺织大专204教室
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开幕词,并且介绍到场的评委、嘉宾。
2、观看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历史短片。
3、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竞赛抢答(英雄队vs巾帼队)
(1)巾帼英雄两队各选派一名队长,主持人只认准两队长举手速度,速度快的队伍则获得答题权。
(2)优胜队可获得现场采访嘉宾一权。
(3)落败队则须派1一2名代表现场谈谈对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精神的感想。
4、朗诵:《让五四灵魂铭记在我们心中》
朗诵者:邱双萍、曾艺辉、詹丽萍
刘文勇、李淑芳、姚森岛
5、奏唱团歌:全体成员
6、主持人宣布此次班会圆满结束
工作安排:
1、方丽惠:负责班会前准备,如:桌椅安排、迎宾等
2、吴佳琦:电脑控制,如:幻灯片、歌曲、短片、图片等
3、陈儒泽:灯光控制
4、余泉鑫:负责会场清理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内”“互相平行”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画平行线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入,观察发现
生开窗户。
开窗户过程中,这扇窗户在做什么运动呢?
是的,平移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知识,你们学得很好。我们看,窗户的一条边一开始在这个位置;平移之后,到了这个位置。你知道这条边与这条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平行线。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图画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线?
看来,同学们对平行线都有自己的认识。到底你的想法对不对呢?,学完这节课后,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二、积极参与,探究感受
窗户这两条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看成是两条线段,这条线段如果向两端无限延伸、延伸。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的两条直线会怎样?会相交吗?
师:都说眼见为实,这两条直线我看到的部分的确是不相交的,可是无限延伸之后我看不到,你凭什么说他们永远不会相交呢?
宽度一样,其实就是说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课件验证)
因为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无限延伸之后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距离,所以,他们永远不会相交。
(板书并口述: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两条直线相互平行,我们也可以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平行线。
如果我们把两条直线分别标上名字,AB和CD,我们就说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
我现在如果把这两条直线都斜过来,现在他们相互平行吗?为什么?
生活中的平行线
这些直线是相互平行的,生活中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平行线吗?
看来生活中的平行线还真不少。有个小朋友叫淘气,他发现所有的窗户都太像了,没有一点儿创意。于是,他设计了这样的新型窗户。
你能接受淘气的设计吗?为什么?
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静止的,现在让我们看看运动中的平行线。
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的上边从这里平移到了这里,他们是相互平行的。
再看看这副图。箭头从这里平移到这里。同学们,线段HG一开始在这里,平移后到了H1G1,线段HG和线段H1G1平行吗?那你能从平移前后的箭头中,找出类似的相互平行的线段吗?
画平行线
教师演示三角尺平移法,
注意点:1、对2、靠3、移4、画
学生画。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概括新知
学了这节课后,你对平行线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平行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10
教学内容:第63页例13
教学目的: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加深学生对两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理解补0占位的意义,提高积算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补0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沟通知识,建立联系
1.口算。
3825204450904515
5138407720809018
2.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6)458689)720924)7632
3.笔算。
7)7563)310
问: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
二、独立是做,研究算法
1.学习例13:出示283527=
(1)学生独做。
(2)学生说出算法。
(3)讨论那种方法正确。
(4)教师总结算法:当求出商的百位数以后,被除数十位上的3落下来以后13比除数小,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连系学过的知识想:余下的13个十,被27除不够商1个十,要在被除数十位上写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5)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
练习十四的1---5题。
1.第1题,让学生填书后集体订正。
2.第2题,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3.第4题,请1名学生口算。
为了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特设计算医院练习题诊断。
129
71)728656)5492
71494
18645
142
44
板书:
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例13:283527=105
105
27)2835
27
135
135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词语;
⑵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⑶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掌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⑷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并做必要的点拨;讨论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生物入侵者”,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维护家园而努力。
【重点与难点】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掌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进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字音
三、转入正文学习,主要通过以下问题的解决来完成教学重点(问题由投影展出)
形式:学生自由讨论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问题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课文第一段。
问题二:本文向我们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答案: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四、了解课文内容后,进而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明确:
1、使用了逻辑顺序作用: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如
五、教师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和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只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和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六、作业
誊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12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附:板书设计
将相和
靠一张嘴 官职高
廉颇 蔺相如(机智勇敢)
顾全大局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13
[设计思想]:
现在的孩子普遍比较自私,缺乏爱心,不知感恩。有的学生对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不太礼貌,甚至顶撞父母;有的学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甚至嫌弃父母老化、啰嗦、贫困;更有甚者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甚至做出忘恩负恩、伤害父母的事。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多时候对孩子爱的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或者空洞说教灌输,而显得内容空泛单调,方法僵硬死板,其效果也就自然而然的苍白乏力。鉴于此,我决定把“关爱教育”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调整教育的重心,尝试让爱的教育从身边做起,从学会感恩父母做起!因此我设计了这次主题班会《感受关爱,感恩父母》。
在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唱主角”,注重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逐渐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让学生感受关爱,学会感恩父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2、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对父母说“谢谢”,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念亲恩,将外化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活动,能够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做一个知恩感恩的人。
[教学准备]:
在确定班会课的主题后,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受到教育,感受到父母的真情,产生爱父母的情感,而不是靠枯燥的说教往学生的头脑中灌。我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开始了以下准备工作:
1、加强宣传发动,向学生公布了本次《感受关爱,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部分活动方案,进行全员发动,营造活动氛围。
2、制定“感恩调查问卷”。
3、准备《感恩的心》光盘,让学生搜集反映母爱和父爱的震憾心灵的亲情故事、照片,搜集相关的文章,歌曲,准备节目(歌唱、小品等)。
4、将适合本节班会课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课前资料的搜集的过程,也正是学生用心感受父爱和母爱,学会感恩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知恩图报。
[教学过程]:
从一首歌曲,一个故事导入新课。
班会正式开始前播放音乐视频《感恩的心》,让同学们说出《感恩的心》背后的故事。(小女孩雨中用手语做着“感恩的心”的故事)
再讲一个感恩的故事(或大屏幕显示):《一杯牛奶》
看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思考谈感受:你是否像故事中的主人一样真正感受到了那种刻骨铭心的爱了吗?你认为生活中你有要感恩的人吗?
步入班会主题《感受关爱,感恩父母》。
第一课时感受关爱,知恩感动
一、感恩调查,唤起思考:
分发“感恩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抽样分析。
(1)爸爸、妈妈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上班?晚上几点下班?
(2)下班回家后,还要为你做些什么?
(3)爸爸妈妈每月为你花费的钱占了工资的多少?
(4)爸爸妈妈每月为自己花费的钱占了工资的多少?
(5)在你的学习上,你爸爸妈妈给过你帮助吗?
(6)你父母知道你生日吗,给你过生日吗?
(7)你几点起床?
(8)你回家后为你父母做过什么?
(9)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知道他们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什么颜色?
(10)在父母的工作上,你给过他们什么帮助吗?
(11)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12)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通过“问卷”的调查引起学生的思考,明白:父母为我们终日操劳,默
默奉献,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的汗水,而我们作为儿女的对父母的关心却远远不够。
二、作品感染,启迪心灵——三个“一”活动:
通过书报、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整理、摘抄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诗文、歌曲和故事,在四个大组中开展三个“一”活动(一首诗歌、一支歌曲、一个故事),分别推荐代表参加“感恩诗文朗诵会”、“爱心永恒歌咏会”、“感谢亲恩故事会”。
“感恩诗文朗诵会”:入情入境地吟咏《游子吟》、《感谢》等感恩诗文。“爱心永恒歌咏会”:载歌载舞地演绎《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等感恩歌曲。
“感谢亲恩故事会”:声情并茂地讲述“黄香温席”、“陈毅探母”等感恩故事。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亲情的温馨,母爱和父爱的伟大。
三、咀嚼往事,感悟亲情——《讲述照片中的故事》
(让学生采撷生活中美丽感人的生活细节,感悟亲情。)
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开展《讲述照片中的故事》活动。让学生通过照片,回忆自己成长历程中父母所做的点点滴滴,体会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学生的情感。
这一环节,主要运用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充分联系生活,亲身体验感悟,在活动中进行教育,使教育源于生活,走进生活。这样的设计远比空洞的说教要更为有效,使整个课堂在情感体验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让学生从真正的参与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设计游戏,珍惜感恩——《最舍不得的人》
本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最舍不得的人》: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自己最爱的五个人的名字,同学们兴高采烈的写下,这时再让他们在上面划去一个人的名字,表示这个人永远的离开了他,他们思考了一会,很沉重的划去了一个人的名字,接着我又让同学们必须再同时划去两个人的名字,这时很多同学会不愿意,我说不行,这是游戏规则,这时我发现很多同学都下不去笔??他们根本不愿意让他们最爱的人在他们手中“离开”。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蜜一样甜的生活中,他们太幸福了,他们很少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每天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也不会去思考最爱他们的人,有一天突然离开了他们,他们怎么办,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过程,我就是要告诉同学们,要去珍惜身边每一个爱着他的人,同时也要坚强的去面对人生中的任何突如其来的变故,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感谢身边爱我们的人,也要去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最后,播放音乐《懂你》,和着音乐在歌声中问:“对父母的爱,你读‘懂’了吗?”并布置作业:
1、“爱的启示”演讲稿;
2、“父(母)爱无价”手抄报。
第二课时“感受亲情,学会沟通”
一、作业展示:
1、“爱的启示”演讲比赛:就“如何认识亲子之爱、如何正确对待爱”等主题进行绘声绘色的演说。
2、“父(母)爱无价”手抄报展评:自由获取资料,独立安排版面,创造性的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开家长会时,许多家长这么反映:孩子大了,现在问他学校里的事,老觉得我们烦,话也说不上几句。每当这时,那些家长脸上充满了落寞的神情。的确,他们多么渴望当他们的孩子开心时,可以和他们一起分享;遇到挫折时,能帮他一起克服。因此,我觉得在让学生感受父母对他们点点滴滴的关心后,引导他们尝试与家长沟通、善于表达对家长的感恩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因为缺少理解,才会产生代沟,因为多了误解,才会发生矛盾。一边享受亲情的时候,一边又在忽略、误解乃至曲解亲情。针对不少学生把“叮咛”当作“唠叨”,把“期待”当作“压力”,母爱无错,而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却常常出错的情形,我让学生自己编排了小品《唠叨妈妈》。
请欣赏小品《唠叨妈妈》。这一环节旨在诱导同学们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一步感受亲情、提高对亲情的认识深度。看看我们自己吧,我们对父母有过多少关心,有过多少理解?又有过多回报呢?今天,把我们曾有的忏悔,把我们对亲情的认识,把我们今后的打算,亲笔写给我们的父母,留下给父母的“悄悄话”吧!
在此,我倡导同学们做好以下两件事:
1、每日一刻:
要求学生每天在茶余饭后抽出一点时间和父母聊一聊,可以是自己取得的进步,学习中的烦恼或同学间的不快,也可以是当天学校中的趣闻趣事等等,以便父母了解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留下我的“悄悄话”:
有时候,孩子与大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争执或意见分歧。于是,我建议学生在这时候不妨把自己的心理话或所受的委屈写在小纸头上与父母交流,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课后作业:“爱心”行动——“升华亲情,学会感恩”
1、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
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孩子与父母交换角色,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做一天爸爸或做一天妈妈。洗衣叠被、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预决算开支等,体会父母工作生活的辛苦。在真切体会之后,学生才能有感而发。然后开展“感恩父母——写给爸爸妈妈的信”的书信活动,让孩子把信寄给父母。鼓励家长回信,
促使活动更加感人,更加精彩。优秀文章(包括家长回信)进行展览,并推荐发表。
2、在“父亲节、母亲节”或父母生日时完成爱心家庭作业:
(1)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3)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
(4)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次脚,并对父母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5)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教学效果]:
这次班会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大家感受着、思索着、回忆着来自父母的爱,沉浸在爱与被爱中。
以前,孩子们认为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都理所应当,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这一堂课以及课后活动的延续,引起了他们心灵的震憾,使孩子们明白,原来爱就在生活中最平常最细微之处。孩子们由体会到感激,从而更敬爱他们的父母。从感激父母开始,感激老师的教诲,感激同学的帮助??感激所有给过他们帮助和关怀的人。由“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我们这节课,就是要给他们创造一个爱的氛围,让他们学会关心,知道感恩,创造更为和谐的社会。
[教学延伸]:
在对前一阶段活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开展“感恩的心,感激的情”主题班会汇报演出活动,邀请家长代表参加。活动中评选出“十佳孝敬星”,并在学校宣传橱窗作专题宣传,让感恩、孝敬之心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培养学生从小学会感恩,从小懂得孝敬的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思想基础。
[评价与反思]:
1、要积极探索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在辨证的分析反思中成长。
2、积极构建家校联手的德育教育模式,发挥家长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3、生成性是新课程关注的一个重要特点。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感恩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乐于奉献、乐于分享的习惯,将感恩又外在转化为发自内心的心灵成长。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14
教学目标:
1、 技能与知识目标
(1)能听懂并会说、会读Good afternoon. 和What’s your name? I’m x x.的句型。
(2)能听懂并会说、会读词汇 your, name, afternoon.
2、运用能力目标
能在不同时间段,正确地向他人问好。(上午:Good morning! 下午:Good afternoon!)能用What’s your name?来询问他人姓名。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孩子的乐感与美感,增强学科间的融合。
教学重点:
能听懂并会说会读Good afternoon! What’s your name? I’m… 及词汇your ,name, afternoon.
教学难点:
name 中的 /m/ 与 afternoon中 /n/的发音。
教学过程:
一、Warm up
1、运用所学问候语进行师生间,生生间对话练习。 “Good morning! I’m …” “How are you? I’m fine. And how are you? I’m fine ,too. Thank you.”
2、同学们今天表现不错,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活动帮助学生分清“boys与girls”的用法。速度由慢到快,指令可交替进行。
二、Lead in
OK!boys and girls ,you’ve done a good job. Look!老师左右手各持一手偶,通过变换音调来演一段对话,引出本课重点:What’s your name ? 手偶1:Hi, I’m Mr.Li . What’s your name? 手偶2: Hello, I’m Sam.
三、Text teaching
1、同学们现在我是Mr.Li不是Ms.Liu,老师说话的声音变粗。老师将Mr. Li的头饰带在头上与学生对话: Mr. Li: Hello! Good morning. Ss: Good morning. Mr. Li: what’s your name? Ss: I’m x x.
2、播放一遍录音,要求学生听录音指图片。再次播放对话,要求学生跟读2—3遍; 老师纠正学生的发音。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朗读对话内容,并对个体学生进行抽查。
4、传话游戏 大家在班里男女生之间要用礼貌的语言互相问候,这个游戏就是看男生与女生谁的礼貌用语说的。举例: 老师:Girls whisper. 女孩:(耳语)Good morning, boys. 老师:Boys low. 男孩:(低声说)Good morning, girls. 用“Good afternoon”做同样的游戏。
5、歌曲“Good morning,Sam”。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好听的英文歌曲,学完后四人小组把歌词进行改可将“Good morning!”改为“Good afternoon”。由四人小组向大家表演改编后的歌曲,评出优秀小组。
四、Sum upw
We’ve learned a very sweet new song and done some interesting exercise.
五、Homework
Sing the new song to your parents and listen to the tape twice.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从实际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景中用数对确定位置
1.谈话引入。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同学们欢迎吗?
老师们都很想认识你们。咱们先来给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班长,可以吗?
2.合作交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长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写或画在纸上。
汇报:班长的位置在第4组的第三个,他在从右边数第二组的第三排…
哪个小组也用语言描述出了班长的位置?
请班长起立,他们的描述准确吗?
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长的位置,有的同学说第几组,第几行,第几排……)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还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班长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16
活动主题:
安全教育
活动时间:
第三周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目的:
望能经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安全系着你、我、他;愿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愿平安永远着伴随我们大家!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开场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仅有一次。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是否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是否有足够的自我防护自救本事?在当今这个平和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可能会觉得安全二字很轻飘,也很遥远,我们总相信,被厄运女神光临的那个人,必须不是我。然而,事实往往是残酷的。请同学们展示搜集资料,告诉大家:危险,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二)危险,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学生叙述近年来绍大线一带交通事故、诸暨市及周遭各类灾情以及其他溺水、触电、打架斗殴等损伤情景……
(三)应对一幕幕惨剧,我们想到什么
学生们谈自我的感受,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惨剧酿成原因……
班主任归结各类安全隐患:
交通、饮食(烟酒)、生活(水电使用、体育活动、打架斗殴等)、自然灾害等。
(四)珍爱生命,我们该做些什么
1、学生自由论坛——增强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介绍火灾脱险、溺水救护等知识。
2、班主任强调平时行为规范:
(1)课间礼貌休息,不追逐推搡,不摸高,不攀爬门窗、扶栏。
(2)轻步稳行,上下楼梯一律靠右,学会谦让。
(3)举止礼貌,宽容对人。
(4)遵守劳动和活动纪律,听从教师安排,不得擅自活动。
(5)校内不骑车。放学回家规范坐车、礼貌骑车。
(6)假期里不骑摩托,不进营业性娱乐场所,不擅自外出游玩。
活动总结:
这次活动增强了大家的安全意识,也让学生学到一些自救常识,对于排除安全隐患、保护自身生命安全起到了必须的作用。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1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科学技术能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2.探究月亮的奥秘,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3.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是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概况和人类探索月亮的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中秋节和重阳节
教学难点:了解两个节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中秋节:
1.秋天里的节日有很多,你知道秋天里有哪些节日吗?
2.听歌曲《常回家看看》,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3.唱完这首歌,你有何感想?
4.看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吃月饼赏月亮?
5.说说自己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6.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7.看图听故事:讲嫦娥奔月回家给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
8.你知道月球上是什么样子吗?说一说。图片
9.教师介绍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情况。说一说嫦娥一号
第二课时:
重阳节:
1.小表演:谁是爷爷奶奶?
2.说一说,他们这样对待老人对吗?为什么?
3.说说自己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家里的老人的?
4.我们国家自古就有尊老的优良传统,你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吗?
5.教师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6.看图:小朋友们是怎样给老人过节的?你打算怎样做?
7.小组交流:在平时我们应该如何照顾老人呢?
8.小结: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关心、照顾老人,为老人着想。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18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
2.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增强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查阅《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必读》,《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通用读本》,以及《初中政治教材》
2以小组为单位排练文艺节目
3制作案例幻灯片,并配录音说明
4学生自己准备身边发生的案例小品,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一在欢快的音乐中班长报告本次活动的意义
班长:亲爱的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在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我们身边也随之出现了行行色色的不同群体或个人,并且他们的行为有时会侵犯到我们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懂法我们也可能侵犯到他们的权利,为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以《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主题班会,再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掌握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发律法规,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
我宣布,二年五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同学们,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当你走在僻静的乡间小路留恋于周围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或售物时;你是否想到"侵权"两个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幸福和欢乐,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吧;首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竟答,法律知识竟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两部分,必答题20分;抢答题答对10分,答错扣10分,最后看哪个小队得分最多就是优胜小队。
必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和生效的时间?
一组一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2.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全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与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范围是什么?
《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法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4.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那些原则?
下列原则:(1)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适应未成年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抢答题:
1什么是未成年人?
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方面做了那些规定?
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使得使之辍学。
3《未法》对父母不履行法定职责作了那些规定?
对不履行职责或侵权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经教育不改的,撤消监护人资格,另行确定监护人。
4《未法》对未成年人招用有那些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组织及个人非法招用的,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公布和实行的时间?
1955.3.18通过公布.1995年9月1日实行。
6.《教育法》共有多少条多少章?
教育法共有十章、84条
7.义条教育法是何时分布和施行的?
1986.4.12通过并公布、自1986、7、1起施行。
8.对违反《义务教育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适龄儿童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除教育批评外,对监护人或招用人并处罚,责令停业或吊销营业执照。
主持人:
(先总结比赛情况)通过刚才的知识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善于动脑,积极思考,不仅懂得了法律对我们每个的意义,而且掌握了许多法律常识,下面,就让我们把身边发生的事情表达出来,让同学们分析些行为?比一比、赛一赛,看哪队表达的最精彩?
第一小组:法治小品
表达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第二小组:打比拼
在商场发生的事情(搜身是否违法)
第三小组:见义勇为需要大家参与。(见义勇为者被刺围观者未一人支援)
第四小组:强行借物(钱)不"私了"
(以上每个小品表达完之后都由组长向其他三组提出至少一个问题,小组讨论后抢答得分10分、答错不扣分)。
主持人:
同学们,刚才同学们表达的特别精彩!课前老师让我们和社会上进行实践,你发现没发发现身边的违法行为,如果有请同学们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生1,有的同学向我借钱,我不借地就找人打我。
生2,我的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仗,不带就不够意思,
生3,放学生有人跟踪我,怎么办?
生4,我看到有人偷别人材,我不知如何是好?
……
六、画面一:录像厅内,乌烟瘴气,一群人在看录象
看投影画面二:一少年被黑帮绑架,警查与家长与之智斗。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19
小学学雷锋主题班会教案(最新)
班会目的:
通过班会让同学们更加了解雷锋,更加能够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可贵,同时利用本次班会表彰上星期晨扫中表现突出,发扬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精神的同学,让同学们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热爱劳动的精神。
班会过程:
一、雷锋简介
雷锋1940年出生于湖南省一个贫苦家庭,7岁成为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读书、工作。196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乐以助人,大公无私,对工作精益求精。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殉职。他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代新人的光辉典范。雷锋在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刻苦钻研科学理论的钉子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雷锋纪念日的来历
3月5日雷锋纪念日的来历
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导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觉得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一个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它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全面概括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了。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
值此之际,我们召开“弘扬雷锋精神,树立互助新风”的主题班会,在我们的心中再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我们的脑海里展示那生生不已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雷锋微笑着向我们走来,雷锋与我们同行。
三、雷锋的集锦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摘自1961年10月20日雷锋日记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摘自1960年10月21日雷锋日记
“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摘自1960年6月5日雷锋日记
四、雷锋故事联播
(一)人民的勤务员
雷锋自己十分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还舍不得更换,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津贴为全班战友们购买了学习书籍。他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带动战友们学习,帮助战友们提高思想觉悟。1960年,辽宁遭受重大水灾。雷锋悄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在出发去灾区救灾时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给抗洪救灾第一线。
(二)助人为乐
一天,雷锋因公出差,踏上了从抚顺开在沈阳的列车。上了车,他看到旅客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又动手帮着扫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雷锋叔叔是永远不知道累的。
五、说说你身边的活雷锋
六、提倡发扬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内涵之一:奉献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内涵之二:“钉子”精神。立足本职,尽职尽责。雷锋精神内涵之三:“螺丝钉”精神。谦虚待人,甘于平凡。雷锋精神内涵之四: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大家共同行动起来,让雷锋精神在春风中摇曳,在继承中发扬!
小学教案经典案例篇20
活动目标:
1、学会自己觉排队。
2、初步养成礼让、排队等候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随音乐做课前准备——提高学生精神。
二、基本部分
1、观看情境表演玩滑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他们玩滑梯玩得好吗?那个地方好?那个地方不好?
2、谈话——引导学生回忆,培养学生思考、讲述的能力,感悟排队是讲文明礼仪的良好品德。
(1)在学校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你是怎样做的?
(2)在外面你还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排队?大人们都是怎样排队的?
(3)遇到特殊情况是应该怎样做?(举例:医院、厕所)
3、看挂图——感知礼仪
(1)观察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请两名学生领读(老师纠正)
(3)学生讲解诗意(老师讲解)
三、结束部分小结:鼓励孩子以后无论在园里和外面,都要坚持做一个讲文明礼仪、守秩序的人。
教学目标:
学会一般的就餐规矩,懂得餐桌上的礼仪,强化家庭美德和个人用餐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评一评,议一议:
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
(1)不等别人入座自己先吃。
(2)让长辈先吃。
(3)抢菜、乱翻菜。
(4)面向餐桌打喷嚏。
(5)当众惹人倒胃口。
(6)主动摆碗筷。正确的`做法:
1主动帮助家长擦桌子、摆碗筷、端菜,等人到齐才能用餐。
2请长辈先夹菜。
3不抢菜,不在菜盆中乱翻,不碰翻桌上的盘子、杯子。
4打喷嚏、咳嗽应面朝餐桌后面,拿手帕或餐巾遮住口鼻。
5在餐桌上不要当众提到“好难吃”、“上厕所”之类的词,以免别人倒胃口。
二、练一练:
分小组练一练餐桌上应注意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