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教案设计 > 教案范文 >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

时间: 新华 教案范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小学万能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写小学万能教案模板有所帮助。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篇1

用电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教授新课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

(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

(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总结

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知道了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同时,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篇2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国外走走。看,这是意大利东北部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书)。她的周围被海洋环绕,有401座桥梁横跨在117 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上,连接118个岛屿,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慕名前往,游览之后,他写下了《威尼斯小艇》(板书)这篇佳作。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一睹威尼斯独特的风光。

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课文了,课文中的词语都认识吗?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读:艄shāo

师:哎,请你再读一遍(船艄shāo)

师:一起读。

生:船艄

意图:关注学生易错的字音。

师:继续读(指名)纵横交叉(chà)

师:同学们有不同读音吗?(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多音字)

chā(交叉)

chà(劈叉)

生……叉chā

师:叉是多音字,叉这个字还有两个不常用的读音课下查一下字典。

意图:这个字有四个读音,教师只关注了常用的两个,留下了两个让学生查字典,意在培养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师:唉,同学们,从字面上也能知道词语的意思。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谁想猜猜它们的意思。

生猜:纵横交叉 操纵自如

意图:根据字面猜想词语的意思,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有助于高年级学生积累方法,为推想词句的意思打下基础。

师: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齐读)

三、整体感知

师: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了,那下面就让我们再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说说课文能容)

生:小艇的样子

船夫的驾驶技术

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师随机板书)

意图:梳理课文内容

四、重点段落品悟。

1、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构造特点。

师:作者在众多事物中选择了小艇来写,那是一只怎样的小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大家认真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初步认识小艇)

师:谁来说一下。

生:像——、像——。

师:对,像独木舟,像——

师:再仔细读一读描写小艇的句子,想一想小艇的_____特点像独木舟。

生:长、深、窄。板书,特点。

师:像独木舟多有趣的样子,你再来读读吧。

生:读。

师:二三十英尺长,1英尺=0.3048米,二三十英尺相当于10多米长呢,比我们的教室还长。(感受小艇的长)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读出自己对小艇长的感受)

师:这小艇可真长。(师评价朗读)

师:那什么特点像新月?

生:(翘)——像——

师:多美的形状啊,你再来读一读。(生读)(感受小艇的外表美)

师:小艇在你的朗读中更美了。

师:同学们看老师换种写法也能写出小艇的特点。

师:出示句子,与原文比较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生:读后交流。(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师小结:是呀,正是这几句比喻的运用,文字更生动了。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构造独特的小艇。

师:让我们再美美的读一读吧。(带着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感受到小艇的美,比喻句的妙用)

意图: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悟,了解课文写了小艇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比喻的。这是学生“得意”的过程;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比喻的作用,感受文字的美。这是学生“得言”的过程。3.在品读中逐步形成对小艇形象的完善。学生脑海中的小艇,是通过内化文字一步步形成的,也许不如画面美,也许比画面更美。但这是学生个人感悟,是学生品文析句,思维想象的结果。

师:同学们这么奇特的小艇想不想坐上去?

那就坐上去吧,轻轻地闭上眼睛。

师配乐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艇的美观舒适。

2、品读第四自然段,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这么美观、舒适的小艇要想行动自如,还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认真读一读第4段,看看哪个词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通过关键词来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

生:操纵自如。 预设:(找不到,提醒最能体现的)

师:有几个动词体现了操纵自如,你发现了吗?

生:挤、穿过、急转弯……(随机板书)(抓住动词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挤字用的特别好,你再来读一读。

师:不管多窄,他总能用尽办法挤过去,一个挤字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

生:想象说。

师:说得多好哇。

师:谁能像他一样再说说一个穿过,仿佛也让你看到了……?

生:答。

师:多了不起的船夫,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在感悟中读出情)

师:来往船只非常多,速度特别快,河道十分狭窄,可船夫却能平稳的穿过,真是技术高超的船夫啊!我们怎能不佩服呢?谁再来读读。

指名读。(训练有感情的读)

合作读:这么多人想读,那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把这六句话分4层来读,①②|③|④|⑤⑥(分层次来读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

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动词,想象画面,体会船夫的“操纵自如”,在品读中表达对船夫的敬佩之情;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及构段的形式。

3、速读最后两段,概括两段内容。

师:船夫的技术真了不起,看人们都来坐小艇了,快速默读最后两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读)

师:你来说。

生: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

师:所以作者说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联系到课文开头说明小艇的重要作用)

师: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告诉了我们小艇是主要交通工具=大街上的汽车。(板书)

五、回顾全文,了解课文结构特点。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板书提示)

(学习课文的结构形式)

生:(总——分)

师:你真会读书,是呀,下面的部分都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这就是总分的关系。在写文章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使文章条理、脉络清晰。(了解总——分的作用)

师:同学们游览了威尼斯,观赏了小艇,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

师: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回顾本课的写作特点)

1.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

2.动静结合。

意图: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回归整体。

六、作业:写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家乡的景物,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写出特点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掌握中餐、西餐礼仪的基本要求

学会使用中餐、西餐的餐具;能够在宴饮活动中展现良好的职业形象

教学重点

了解宴饮过程中主方和客方的相关要求和安排

教学难点

组织好宴饮活动,会安排座位、座次

教学准备

课堂讲授结合讨论;案例分析;运用多媒体;示范模拟

教学过程

方法与手段

教学备注

一、点名,检查班级出勤情况

二、课题导入,提出问题

(一)内容:复习前次学习的课题“接待拜访礼仪学习与训练”

(二)提出新的要求:截选视频“舌尖上的中国”,让学生观看后总结中国菜系的种类和特点,宴会上如何点菜?

(三)同学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三、分析问题(新知识点介绍)

(一)核心要素:中餐、西餐礼仪的知识点。就餐中的位次排列。就餐中的`礼仪禁忌。

(二)内容:引用几个在宴饮活动中的错误实例,请学生点评。

1、学生发言

2、教师小结:针对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概括宴饮过程中的礼仪要求。

四、解决问题(新知识点介绍)

(一)中餐礼仪

(二)西餐礼仪

(三)酒文化介绍

(四)咖啡文化介绍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篇4

《隔窗看雀》一文是我国现代诗人周涛写的一篇哲理小品文。课文语言优美,意蕴深刻。开篇从麻雀最日常的姿态写起,它们落脚、翘尾、轻飞……不亦乐乎。向我们介绍了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地自由地活着这样一种特质。文章最后,则在对麻雀平凡生活的诗意的写照中结束。在教学设计中有了以下几点想法

一、围绕目标 聚焦重点

本节课我将教学内容聚焦在体会麻雀的“忙碌”、“平庸”与“不羞愧”、

“不自卑”上,整合教学内容,延展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不同的教学内容对目标达成的作用不同,有的教学内容处于核心地位,对目标达成起重要作用,有的处于次要地位,对目标达成起辅助作用,有的则敷衍于目标的外围,看似没有直接发挥作用,但在目标生成时能很好的进行即时补充。聚焦重点就是要特别关注对目标达成起重要作用的内容,通过认真研读从中摄入语言的、情感的、审美的、文化的、精神的信息让学生得以熏陶、滋养。

二、立足学生 关注细节

上课伊始,让学生通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后麻雀留给你的印象,而不是让

学生从文中找出能够概括麻雀特点的词语,这样做很显然关注的是学生的主观感受,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还有随文指导学生写易错的“雀”字,让学生回忆在江汉路步行街看麻雀的感受等等无不是立足于学生,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

三、将课文补白,帮助学生读懂作者未尽这言。

“补白”就是把作者没说完的话补充完整,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将自己融入到文本之中,读出作者的未尽之言,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主旨。在教学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时,我先让学生找出鸟类飞行的词语读一读,当你读到这些词时,你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学生对这句话进行补白。

它不会翱翔,只会___,也不会盘旋,只会____,它不能____,只会___。

让学生通过对鸟类飞翔的描述,借助形象的对比,麻雀不会……只会……,在对比中,进一步体会麻雀的平庸。在教学中渗透了描写方法的指导。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篇5

一、活动目的:

激发同学们追求理想,认清自己的努力方向,找到学习的动力,同时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开展开学第一课教学方案。

二、活动对象:

班级所有同学

三、活动形式:

心理测试、讨论、歌曲

四、活动时间:

20__年__月__日

五、活动地点:

二五班教室

六、活动流程:

1、引入:ppt播放flash《奔跑》,主持人出场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及相关内容。

主持人:大家请看《奔跑》的歌词:“全力奔跑梦在彼岸,随风飞翔有梦做翅膀”,这里都说到了梦,就是梦想,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梦想在新学期绽放!

2、提问:大家的梦想是什么?理想是什么?

(1)主持人:大家有没有梦想?初一的新征程中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下面大家先讨论一下,待会我们叫几个同学上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2)同学讨论

(3)叫同学上台交流分享

3、介绍个人理想的内涵

(1)主持人:刚刚大家都相互讨论了个人的梦想,有说到了对职业的梦想,对生活的梦想等等,那究竟个人理想包括哪些内涵呢?在这里跟大家简单说说。

(2)个人理想的发展包括生活理想、个人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人生理想四个方面。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个人道德理想是指对自己未来道德面貌的想象。职业理想是指对自己未来工作部门与专业种类的向往与追求。人生理想是基于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而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与人生贡献的设想和追求。

4、学生介绍自己的理想,如何实现

(1)同学讨论

(2)叫同学上台交流分享

5、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同学上台交流分享

6、辅导员总结。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篇6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水空()()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一片()一片()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篇7

有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种语文。本课中,蒋老师用他的智慧、才情和对新课程的深切感悟,诠释出的语文具有典型的个性。

一、人性的语文——心理相容

语文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这是不争的事实。语文课堂应浸润人性的色彩,负载精神的使命,流溢生命的动感。

人性的语文,就是要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这堂课中说的是瑞恩为了能够让非洲的孩子喝上洁净的水,并去努力实现梦想的事,说的是瑞恩的梦想和执着。这些,无一不是美好情感在文本中的体现。

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创设唤醒学生、感染学生的课堂氛围,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情感。课程中蕴涵的情感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时,才能实现其陶冶、熏陶的价值。上课伊始,蒋老师动情地说:在无意中发现了这篇文章,并且百读不厌,几次热泪盈眶。蒋老师做的,就是一种唤醒的工作,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景,产生阅读期待。

二、对话的语文——情趣彰显

对话的语文,就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交流沟通的过程。对话的语文,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形式,也是双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

对话的语文,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是靠读。正如清人唐彪所言“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本课中,蒋老师让孩子们仔细地读课文,看看段落是文章的灵魂,不能省去,并让孩子们边读边划,读完后有所权衡,第二次才划。这就读书的方法。最后进行交流。由此体会了瑞恩的信心、决心、同情心和爱心。在老师的引读下全班齐读,读出了文中小主人翁梦想的力量。这种以“主问题”的形式带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采用了多层次、多方式、循序渐进的读,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得以实现。

三、生活的语文——灵性涌动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学生带着自己生活的知识经验、兴致灵感、思考需求参与语文课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生活的语文,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来生成语文课程。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的语文就是儿童的语文,就是基于儿童体验的语文。儿童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但是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是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课程、建构意义的。本课中,蒋老师让孩子们用“假如是我”、“换作别人”来说,来体验瑞恩额外做家务攒钱的艰辛。有的说,假如是我,哥哥弟弟都去玩了,我也会去玩,换作别人也跟我一样;有的说,在暴风雪这样的天气里去捡树枝,如果是我,我一定冷死了,而且会生冻疮;有的说,全家都看电影去了,我也一定要跟着去,少少的两块钱,我早就放弃了。这就是换位思考后,让孩子们体会瑞恩首先是个孩子,然后再是一个杰出的孩子。

生活的语文,就是能用之于学生生活的语文。蒋老师问:你们怎么理解爱心?有的说,爱心不是可怜的`同情;有的说是关心。蒋老师趁机联系在生活中你是怎样来做体现爱心的事。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将语文与生活相联系,主动建构语文;又将语文拓展到生活、拓展到课外,将语文的外延扩展到整个生活。语文课程的意义在学生的建构中得到了重新发掘,这一发掘,融入了学生的情感、智慧、悟性和灵性,使学生的积累和潜能得到了喷发和涌动。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篇8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利息是安排在小学数学北师大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时。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常用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利率这个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也更为专业化,它表示利息和本金的关系,因此要让学生的潜意识中有所转变:利率不难理解,它和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百分数是一样的。我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率的意义为主,从而掌握求利息的方法,以及了解利息税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有关储蓄、纳税的一些知识,同时受到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及预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储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调查预习活动中的收集、提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课前搜集的有关储蓄、利息的信息,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显得真实和精彩。本着这样的理念,所以在课堂设计中利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做主”,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地发现掌握本金、利息和利率含义,体会在银行存款时利息的计算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遵照

“一、二、一”的教学模式,即把教学分为:自学新知(10分钟)、检查释疑(20分钟)、课堂检测(10分钟)三个环节。

二、说学生

1、知识基础。①刚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学生总体上掌握得

较好,较牢,计算利息、保险费和税款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所以学生较容易接受。②学生对储蓄、保险、纳税知识了解非常少,应做好课前准备。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但学生在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薄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以个人开展各种活动有些困难,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三、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得到巩固和加深,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教法上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科学性。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抓住各知识的细节性、过渡性、完整性进行教学,同时、采用自主探究、观察、对比、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汇报演示等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肯学、会学、善学,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说一说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把握并突破重、难点,获取新知。整堂课通过提问式、点拨式、谈话法、分析法以及练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取。

四、说学法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六年级教材的特点,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抓住立体的已知条件量和未知量,通过对

话的形成入手,抓住教、学具的应用,展开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注意,通过层层分析、比较数量关系,从而弄清“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时间、利率”的含义,来分散教学难点。同时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通过分析法\观察法、比较法、练习法及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教学中还要注重沟通师生的情感因素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课的开始我很亲切的向学生提出求助:老师有5000元钱暂时不用,放在家里又觉得不太安全,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的处理这笔钱?学生建议存入银行。这种以谈话方式导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亲切,而且从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起到了开动思维的作用,使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设计理念:使学生明白储蓄的第一个好处“安全”)同时我接着追问“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呢?(设计理念:储蓄的第二个好处“获得利息”)板书课题:利息。

合作交流,自学新知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安排了四个层次。

一、阅读老师提供的有关储蓄的资料,理解概念,并完成自学习题。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储蓄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可以站起来自由发言,其他同学可做补充”(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充分感知储蓄的益处之后,主动进行介绍,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前预习提纲

【一】填空

1、今天我们学习了利息的有关知识。知道存入银行的钱叫做(),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

2、()与()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3、利息的计算公式是()。

(设计意图: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即:通过阅读资料及预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储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调查预习活动中的收集、提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二】小调查

1、你知道有哪些主要的存款方式吗?

2、你觉得到银行存款有什么好处?

检查释疑

教师出示教学提示卡检查学生课前调查情况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说出本金、利率以及存单上其他的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这样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出示一张真实的存款单,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更加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其次对于新知的处理,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新知的学习。这样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探究的空间,交流的空间,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即学会倾听又学会表达。)

3、交流讨论,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银行储蓄利率表,让学生通过比较,让学生得出,存期不同,利率不同,利息的多少与利率有关。

存款年限不同,所对应的利息也不同,这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采用这种观察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不同,要比教师反复叮嘱似的灌输印象深刻得多。

(2)让学生按要求计算到期后可得多少利息及到期后取回的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通过交流汇报得出利息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这是一个自主练习的环节,也是一个深化理解的过程,学生通过计算,解释算是的意义,等活动进一步深刻理解了利率、利息、本金的含义及之间的关系,自主探索出了利息的计算方法。

课堂检测

出示两个难度渐进的有关计算利息的题,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1、玲玲把3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4.14%,到期时,玲玲到期时可得到多少利息?玲玲共可取回多少钱?

2、存入银行(两年后用)算一算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利息?

(设计理念:学生做学生讲的方式。课堂检测的结果由学生来打分,一来能够加深他们对利息计算公式的记忆,二来能让他们体验当老师的快乐,最后能让他们帮助有错的同学改错)

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在利息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我们学习了有关储蓄的知识,知道了本金、利息和利率,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学会了求利息的方法:本金×利率×时间=利息。还知道了储蓄的意义。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四)——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篇9

【学习目标】

1、会人5个生字,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

【学习过程】

一、录象揭题

1、小朋友,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到时候,部队首长、国家领导人、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

2、瞧,这是我们中国的检阅仪式。(看阅兵式录象)

3、看了刚才的录象,画面中的军人、部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今天,我们要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仪式。(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内容: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仪式上,让()的博莱克走在()。_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3、指名说。

4、读了课文,你感觉课文中向我们描述的这次检阅和我们刚才录象中看到的检阅有什么不一样?

三、学习课文第12段:博莱克的表现

1、你瞧,这就是博莱克,他在队伍中,表现怎么样?

2、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博莱克的。指导朗读12段,读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莱克。(自由读、指名读讲评、男女读、全体站起来读。)

3、看到博莱克的表现,你想怎么夸他?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读一读)

4、那为什么有的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2~9段

1、这些小伙子更棒的表现是在检阅仪式之前。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检阅之前的情况吧。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9段,思考: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他们在讨论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参加检阅仪式?)

3、该不该让博莱克去,为什么要讨论呢?分析:

如果让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让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觉得非常为难。课文中也可以具体看出同学们为难的样子。请你们读读课文第3~6段,找出表现同学们很为难的词句。

5、四人小组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

6、全班汇报: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怕伤害了博莱克)

终于(终于有一个人开口了,但是也没有解决问题)

鸦雀无声(表面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心里呢?)

第6段中连续6个问号。指导读出为难、犹豫不决的心情。

7、这么为难、这么难办的事,称为()的事?(板书:棘手)

8、这么难办的事最后解决了吗?怎么解决的呀?再次看图。再次朗读第12段。怪不得,博莱克那么努力地表现自己。此时,他在想什么呀?

9、是呀,能让博莱克有机会参加这么重大的活动的是他的同学们,能让博莱克这么有自信地站在_队伍中的是他的同学们。这群小伙子,懂得尊重身体有残疾的同学,这些小伙子真棒!(朗读句子)

五、小结

这次检阅,不但检阅了小朋友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篇10

学习阶段:

水平三

学习目标:

了解体育课堂常规,健康标准的考核项目,并在合作学习中复习基本体操希望风帆

学习内容:

常规、健康标准、广播操

学习步骤:

一、学习常规

教师活动:根据六年级的特殊情况,讲解课堂常规:集队要求、纪律要求、服装要求,请假制度等。

学生活动:认真地听老师讲述课堂常规,了解体育课的集队要提前到达操场,要守纪律,站有站样,坐有坐样,老师讲时认真听,练习时认真练。要穿运动鞋,宽松的`衣服,请假必须有医院或校医证明。

组织:在教室,按座位就坐。

二、学习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重点:了解考核项目。

教师活动:讲解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的有关内容:与五年级时的不同;考核的项目、考核的方法。

学生活动:认真了解体质健康标准,知道考核的项目:必考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8往返跑选一项,跳绳,坐位提前屈。

三、合作学习,复习基本体操

教师活动:

重新调整队伍。

学生活动:

1、按老师要求排好队,了解自己的位置。

2、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找到同伴,合作复习广播操。

3、听音乐集体复习,体会整套操的动作和良好的节奏。

4、柔韧放松,积极参与小结。

组织:

小组分散(散坐在草地上)

场地器材:

操场、录音机

小学万能教案模板篇11

《围魏救赵》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复述课文中进一步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了解有关孙膑的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文中的词语。

(围魏救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心服口服、惊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2.老师示范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时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一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有关的话,帮助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简要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试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把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

第四部分: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

2、理解词语。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抓重点词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读一读,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国军队怎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为了体现魏国军队强大,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直接写出了魏国军队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齐国的担心间接写出魏国军队的强大。

3.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读相应的关键词句,你还能读出什么信息?

(严峻的形势让齐国必须出兵救赵,然而面对强大的魏军,齐国想救赵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为后文齐军大胜,体现孙膑的足智多谋埋下伏笔。)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对话中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

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依田忌之计直奔邯郸,联系上文试想这次救援会是什么结果?如果直奔邯郸有可能:(1)邯郸失守,因前文提到“赵国危在旦夕”。(2)打了胜仗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若与魏军主力硬拼,胜负难料。

3.再读孙膑的话,体会孙膑计谋的绝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先对魏军的优势、劣势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避实就虚,攻打大梁”的计谋。

“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孙膑的计谋判断准确、措施果断。

4.从“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这些词中,你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孙膑的计谋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自由读第三部分,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

2.在齐军“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时,魏军士兵的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孙膑的计谋妙在什么地方?

(孙膑一方面让无名将领带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逼近魏国都城大梁。魏军洋洋得意之时放松了警惕,孙膑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一攻一逼让魏军实力消耗,出其不意的举动又令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策不仅从体力上打败了对手,更从心理上战胜了对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精彩部分再读一读。

(四)学习第四部分。

1.在孙膑的“一攻一逼”之后,这件事的结果会怎样呢?自由读第四部分。

2.精疲力竭的魏军在进入孙膑设下的伏击圈后是个怎样的状况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

3.魏军此时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与攻赵时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相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4.对于孙膑的“围魏救赵”你有什么看法?

二、再读课文,讲述故事

1.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二题再次梳理课文脉络。

2.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在小组内讲一讲“围魏救赵”这个故事。

3.小组推荐组员为全班讲述这个故事,共同交流评议。

4.故事交流会:讲一讲课前搜集的其他有关孙膑的故事。

三、自主积累,书写生字

1.找出课文中的成语,用“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积累。

2.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5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