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
好的教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写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这里提供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分享,供大家参考。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1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
1、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3、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
3、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名人故事。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2
教学目标:
1、会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掌握几种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知:
1、教师出示课件与问题: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2、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推荐人员进行全班交流。
小组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整个格子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cm2。
小组2: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cm2。
3、师:归纳一下同学们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估计的。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
生1:我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所以面积是3×6=18(cm2)。(学生在实物投影前画出他看的近似图形,学生们表示认可)
生2:我有个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7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2+3)×7÷2=17.5(cm2)。这样和生1的差不多。
师:回顾一下刚才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1:我们用了数一数的方法。
生2:我们把这个脚印看成一个近似图形进行计算。
二、练习
1、用练习纸估计自己的脚印有多大,同桌互相检查。
2、P78的练一练
先独立估计,在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怎样计算出树叶的面积?
先讨论,在交流做法,回家之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3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提问并回答三餐所吃的食物,如:Whatduhavefrlunch
tda/nMndas……?Wehavetates,tfuandfish……
(2)能够简单描述一些食物的味道,如:Theapplesaresweet……
(3)能够提问并回答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并说出原因,如:What’s
urfavuritefd?Ilieapples.Thearesweet……
(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Whatduhavefrlunch?”和本单元的歌
谣。
2、知识目标
(1)认读A、B部分Let’slearnLet’stal中的单词和句子,并掌握四会
单词。
(2)掌握四会句子,读懂对话内容,完成句子填空。
(3)了解Let’sstartGrup/pairwrTastie等部分的内容。
(4)了解Prnunciatin中的字母组合w,a,fr,fl的发音规则,认读相
关的单词。
(5)了解StrtieGdtn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通过以旧带新的方式自
主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合作学习。
(2)了解中国表示美好愿望的传统美食,并介绍其他国家的代表性食
物,开拓学生的视野。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Let’sstartMainsceneLet’schantALet’slearnGrupwr
第二课时:Alet’strLet’stalTalandatchCGdtnw
第三课时:AReadandwriteGrupwrCLet’ssing
第四课时:BLet’strLet’stalPairwrCStrtie
第五课时:BLet’strLet’stalPairwrCTastie
第六课时:BReadandwriteGrupwrCPrnunciatinLet’schec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四会单词:tat,tfu,greenbeans,
fish,ptat,eggplant并认读者cabbage,uttn,pr三个单词及替换句型:What
wulduliefrlunch?I’dlie……
2、能用本课时单词卡片完成小组活动,操练新单词。
3、能够说唱歌谣,并理解其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关食物的单词:tat,tfu,greenbeans,fish,ptat,
eggplant。
难点:本课时词汇量大,要求四会掌握的单词多。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单词卡片、录音带、录音机、学生卡片和彩笔
四、教学过程:
1、热身
跟录音,跟唱歌曲,复习有关食物的单词。
2、预习
(1)吟唱歌谣。
(2)Let’sstart
出示Let’sstart部分的挂图,出谜语,请学生猜是什么食物。师:I’
uteat.I’ellwandlng.Igrwnthetree.Mnae
beginswiththeletteras“bee”.WhatanI?
可让学生进行抢答,以此复习学过的有关食物的单词。
(3)回答谜底,为教授四会单词tat做准备。
3、新授:
Let’slearn
(1)学生说出Let’sstart部分谜语的谜底后,自然引出四会单词
tat,教师出示单词卡片tat。由于本词在四年级下册已出现,在此便可反重点放在该单词的拼读上。在学生拼读熟练后,教师引入ptat的学习,随后呈现三个新单词:uttn,
cabbage,pr,
领读,让学生快速记住读音,然后教师说出其中某种食品的特点,学生认读单词。再以不同方式教读其他新单词:tfu,fish,
eggplant,greenbeans并拼读这些单词。
(2)做游戏操练新单词。
(3)听Let’slearn部分录音,认读新单词:cabbage,tat,tfu,
eggplant,uttn,fish,ptat,greenbeans.
(4)教师出示六个四会单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抢拼单词,拼读时
小组成员可提供帮助。
Let’schant
听懂、学唱本课时的歌谣,复习巩固新单词。
Grupwr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食物图片完成任务,以此来操练新单词和巩固已学句型。
4、巩固延伸:
做活动手册配套练习,熟记单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Whatduhavefrlunchtda?Ihave
eggplant……并能在情景中进行运用。
2、能听懂提示语,按照Let’str录音内容判断两张配图的正误。
3、能够了解中国一些传统食物所蕴含的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询问和回答三餐所吃食物的句型。
难点:句子Whatwulduliefrlunch?Whatduhavefr
lunchtda?的不同用法。
针对本课时文化背景的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介绍中国表示美好祝愿
的传统美食,以及其他国家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课前准备:
挂图、单词卡、录音机、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1、热身
(1)听歌曲,感知本课时的新语言。
(2)进行师生对话。
2、预习
Let’str
播放Let’str部分的录音,请学生做出正确判断。
3、新授
Let’stal
(1)通过校对Let’str部分听力练习的答案进一步呈现新句
型。
(2)用旧句型:“Whatwulduliefrlunch?”与新句型
“Whatduhavefrlunchtda?”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新句式。
(3)运用卡片练习新句式。
(4)放Let’stal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跟读句子。
学生可用不同的食物单词替换关键词,形成多组对话。
Talandatch
学生进行两人小组练习,完成说说连连活动。
Gdtnw
出示本部分的图片,为学生介绍中国及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
巩固延伸:
做活动手册的配套练习,听录音,读给家长、朋友听,熟悉单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四会句子,并使用该句型完成问卷调查。
2、能够理解部分对话的含义并完成句子填空。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为四会掌握句子,还需要解释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挂图、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1、热身
(1)Let’ssing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唱歌曲,复习巩固A部分主要句型。
(2)日常口语练习。
2、预习
复习有关星期的单词。
3、新授
Readandwrite
(1)针对预习部分的内容提问学生,让学生齐声回答。教师接着问学生:
WhatduhavefrlunchnMndas?呈现一张SchlMenu说:Let’ssee
tgether,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2)让学生就一日三餐的话题进行小组交流,并制作一张菜单。然后由
两名代表以问答的形式在班内做汇报,适时引出句子:Thatsundsgd.
(3)听Readandwrite部分录音,指导学生在读懂对话的基础上完成
句子填空。教师重点指导四会句子的认读和书写。
(4)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食物单词替换对话中的关键词,操练新句型。
Grupw
请学生使用所学语言完成采访,并进行汇报。
巩固延伸
依照课文自编一段对话进行表演;做活动手册配套练习;听录音,读给家长朋友听;熟悉单词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四会单词:tast,salt,sweet,sur,
fresh,,并认读单词health。
2、能够说唱歌谣,并理解其含义。
3、能够了解故事大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听、说、读、写四会掌握的单词。
难点:单词health的发音。
课前准备:
单词卡、录音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1、热身
(1)教师放本单元Let’ssing部分的录音,学生跟唱歌曲。
(2)参照上课时的课文内容进行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
2、预习
听歌曲“AnAppleaDas”,学生跟唱并做动作。
3、新授
Let’slearn
(1)教师接着预习部分的歌谣出示实物,根据以前学过的故事,引出单
词fresh,领读单词。再通过歌词理解Health的含义,领读单词,注意th的发间。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水果或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益,在学生说出水果或蔬菜时,可自然引出tast一词并带读。
出示盐、糖、醋,佯装品尝这三种调料,呈现不同表情,出示三个单词salt,sweet,sur,
让学生认读新单词。在教学新单词的过程中,应反复使用句子:“It’s
favurite.”让学生多次感知新词favurite,以减轻下一课时的负担。
(2)以游戏的方式操练新单词。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三杯溶液,请某小
组的一名学生品尝并呈现不同表情,让其他组的学生猜单词。
(3)听Let’slearn部分录音,让学生认读单词:tast,salt,sweet,sur,
fresh,health.
(4)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学生抢读抢拼单词,拼读时小组成员可提供帮
助。
Let’schant
让学生听懂、学唱本课时歌谣Theapplesaresweet……
巩固延伸:
收集有关食品的广告信息;做活动手册配套练习;听录音,读新单词给家长和朋友听;熟记单词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懂、会说:What’surfavuritefd?I/Welie……并能
在情景中熟练运用。
2、能够听懂Let’str的录音,为几张配图正确排序。
3、能够根据Tastie中所给的范例自编一则广告。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询问和回答最爱吃什么食物的句型:What’surfavuritefd?
Ilie……
难点:单词favurite的发音。
课前准备:
单词卡片、调查表、录音带、录音机、彩笔
教学过程:
1、热身
(1)播放歌曲“WhatWulduLie?”,学生跟唱歌曲。
(2)日常口语练习。
2、预习
(1)放录音,跟唱歌谣。
(2)Let’str
教师放Let’str部分的录音,请学生为几张配图正确排序。录音内容
如下:
①Girl:Duliebananas?
B:es,the’resweet.
②Girl:Dulietates?
B:es,the’refresh.
③Girl:What’sufavuritefd?
B:Beef,it’shealth.
④B:Dulieice-crea?
Girl:es,it’stast.
3、新授
Let’stal
(1)教师出示三张食品的图片,对学生说:Iliechicen,
beefandfish.教师指着chicen说:Iliechicen.在旁边画上一张笑脸;接着指向beef说:I
liebeefbetter.并在旁边画上两张笑脸;再指向fish说:Iliefish
best.在旁边画上三张笑脸。最后表述:S,favuritefdis
fish.出示favurite的单词卡,再询问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教读句子:What’surfavuritefd?
(2)两人小组用该句型编一小段对话进行操练,同时也
可引导学生用该句型编一小段对话进行操练,同时也可引导学生用fruitanddrin替换fd.
(3)听录音,让学生跟读对话。学生可用不同的食物单
词做替换回答问句。
Pairwr
让学生拿出已发的调查表格,用所学句型对不同学生进行调查,
并要求对方陈述原因。先组内汇报,再向全班汇报,汇报时要说出:Ilie……Mielies……We
lie……教师看哪一小组表现好,适当给予奖励。
Tastie
请学生拿出第一课时所做的谜语卡片,向全班展示。
巩固延伸:做配套练习,读对话给家长听,熟记单词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四会句子:What’surfavuritefruit?
Ilieapples.The’resweet.Idn’tliegrapes.The’re
sur.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能够在Grupwr中使用该句型完成调查。
2、能够理解情景对话的含义并完成句子填空。
3、能够理解Prnunciatin中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读出相关的单词。
4、能够完成Let’schec部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课时的四会句子的掌握。
难点:单词favurite的拼写。
课前准备:挂图、录音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1、热身
(1)放录音,跟唱歌曲。
(2)日常口语对话,进行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
2、预习
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广告,两人一组向大家介绍。
3、新授
Readandwrite
(1)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广告图片,示意学生提问:What’sur
favuritefruit?教师回答:Ilieapples.Theare
sweet.另外出示带有哭脸的葡萄图片说:Idn’tliegrapes.TheareSur.
请学生模仿会话,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2)看图,指着Z说:L!What’sZ’sfavuritefd?Canhe
haveit?Wh?Let’slistentthetape.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句子填空。
(4)教师适当指导四会句子的书写,尤其要注意单词favurete的拼写。
Grupwr
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句型完成调查,找出小组中欢迎的食物。
Prnunciatin
先给出windw,ellw,snw三个单词,让学生找出w的发音,再自己尝
拼读单词grw。用这种方式总结fl,a,
fr的发音。每教授一个字母组合的发音后,请学生听例词和绕口令,鼓励学生说出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
Let’schec
完成Let’schec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每组句子的含义。录音内容如下:
①hn:Whatduhavefrlunchtda,Mie?Mie:Ihave
cabbage,uttnandcarrts.The’retast.
②Waitress:Whatwulduliefrdinner?Sarah:I’dlie
greenbeansandfish.The’rehealth.
③Wen1:What’surfavuritefd?Wen2:Eggplant.It’s
tast.It’sfavurite.
④hn:CanIhaveseeggplantandtfu,please?I’
hungr.M:Sure.
巩固延伸:做配套练习,练习发音,书写单词和句子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4
从生存角度来看,小学生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基本的认识,对生命存在的认识和体验更为深刻,而对于生命终结的死亡,则因缺乏了解而产生认识偏差,有研究表明,近40%的小学生不能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逆转性,对死亡缺乏应有的畏惧感,或表现得无动于衷。同时,由于思维能力所限,他们不能分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对“死后复生”或“几条命”抱有幻想,有些孩子模仿影视剧和电脑游戏的某些场景,造成自己或他人伤亡事件时有发生;有些孩子稍不如意,就选择以极端的方式抛弃生命,将杀人或自杀作为解决自身矛盾和困惑的唯一出路,而不能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本课教材从孩子们玩电子游戏入手,讨论:人死了是不是还能活过来?人会有几条命吗?等问题,让学生从他们的视角,他们的生活阅历来谈一谈,用大量实例来说明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故事屋里的故事进一步说明生命不可以重来。并且要让孩子懂得:生命不只属于你自己,它是父母给予的,一旦失去,将不再重来。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珍贵与美好,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别人的生命。
2、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它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要珍惜生命。
3、懂得自己的成长凝结着许许多多人的心血与关怀。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懂得回报,懂得感恩。
教学理念:生命只有一次,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别人的生命。
教学重点:体会、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了解生命是有限的
教学难点: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1、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调查、访问、上网、搜集整理一些信息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主题
出示课本小孩玩游戏的图片情景,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现实中的人能象游戏中的人物一样有很多条生命吗?身边的人死了还会活过来吗?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交流最后得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不可复得,影视中的打不死,摔不死的镜头是经过艺术加工,为达到影视效果而特设的而现实生活是不可能的,绝不可模仿他们,现实生活中死亡就是失去,失去最亲密的朋友,失去你的父母,而且是永远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板书课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师:现在我们齐读课题。
生命的孕育
师:想不想知道我们的生命是怎样孕育而成的?
生:想!
师:好,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学生观看胚胎发育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
师:神奇吧!
生:是的!
师:我们在妈妈肚子里要呆十个月呢!一个多月的时候我们只有3~15mm!一起来比划比划。
(课件展示一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生:用手比划,露出惊讶的神情。
师:两个多月的时候,开始有了手和脚的雏形。
(课件展示两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师:四个多月的时候,全身长满了胎毛。
(课件展示四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师:到九个月的时候,我们已经有30cm,2.5kg重了。我们再比划比划。
(课件展示九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师:老师也曾经十月怀胎,这个滋味可不好受哦!你们采访过妈妈吗?她怀你的时候有什么反应和感受?家人又是怎样做的?
生:我听妈妈说,她怀我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即使吃了也马上吐出来,非常难受,但是担心我会营养不良,就硬逼着自己吃东西。爸爸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让妈妈休息好。到八个月的时候,妈妈的脚肿得很厉害,奶奶就天天陪着妈妈,怕她会有意外。
生:……
师:是的,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家人就倾注了这么多的心血和汗水。妈妈只是碰到这点困难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准妈妈。
(观看准妈妈捡东西的录像。)
师:你看见了什么?
生:这位妈妈捡东西很困难,为了不伤害到肚子里的宝宝,需要侧着身子。
师:请你想一想,妈妈怀你的时候还会有哪些不便?
生:上楼梯、躺在床上翻身、穿鞋子等等。
师:这些不便你们能感受到吗?
生:不能。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体验。孩子们,我们要感受妈妈怀我们时的不容易,所以要用心体会。请大家同老师一起反背书包,假设这是妈妈肚子里的宝宝。现在“妈妈”要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换上鞋子出门。你们注意要保护好自己肚子里的“宝宝”,千万不要让他受到伤害。
(学生同老师一起活动,模拟体验妈妈怀孕时的不方便。)
师:现在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非常累,腰很酸。
生:我们只是做了这么一点儿事就觉得很辛苦,我觉得妈妈太了不起了。
师:我们体验了,也采访了,妈妈怀我们的时候真的很不容易,当然还有家人的辛苦。
三、生命的降临
师:那么他们又是怎样把我们带到世上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观看生孩子的场景片段录像,有几位孩子哭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吗?
生:妈妈生孩子的时候很痛,她全身都湿透了;奶奶很着急,还在祈祷;爸爸很担心。
师:对于这个问题,你们也采访过家人了吧!来,说一说。
生:我听爸爸说,当时我妈妈难产,有生命危险,护士小姐请爸爸签字的&39;时候,他吓得脸色发白,手不停地抖,外婆在产房外急得哭了。等到我生下来后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生:……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含着泪水)妈妈,您太伟大了,我爱您!
生:妈妈,我今后一定会听您的话!
生:……
师:孩子们,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也有同感,我觉得生命是伟大的,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更伟大,我们确实应该感谢他们千辛万苦地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四、成长的过程
师:知道吗,父母把你们带到世上后还远远没有完成任务呢!刚出生时你的身高和体重是多少?现在呢?请你算一算,现在的身高和体重是刚出生时的几倍?
生:身高是刚出生时的三倍左右,体重是刚出生时的十倍左右。
师:你看,我们已经从咿呀学语的小宝宝长成现在这么大的孩子了。刚才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带来了照片、小衣服、小帽子、玩具等,谁愿意同大家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先请两位学生上台展示,接着同桌互相寻找成长的足迹。)
师:在交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很快乐,很幸福。
师:从谈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成长是快乐的,幸福的!想过没有,这些又是谁给予的呢?
生:爸爸、妈妈。
生:爷爷、奶奶。
生:身边所有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人。
师:是的,是身边所有人的爱,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成长故事是什么?访问中,令你最感动的事情又是什么呢?请讲给你身边的同学听一听。
(四人小组交流。)
师:刚才,老师认真倾听了几位同学的故事,真的很感人。谁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上个学期的一天,放学后,朱春约我一起玩弹珠,我想时间还早,就同他一起玩了。妈妈在家里等我,见我没有按时回家,非常担心、着急。打电话给奶奶,奶奶说我已经走了,又打电话给外婆,外婆说我没有去过,找不着我,大家都非常着急,等我回家时,他们已经找遍了半个金华。我觉得自己真不应该。
师:是的,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家人就这么担心、焦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其他同学有这方面的体会吗?
生:有。(略)
师:孩子们,你们都读懂了父母的心,感受到家人抚育我们成长是很不容易的,体会到父母和家人对我们的牵挂和爱是无尽的。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我也想同你们谈谈我的感受。前段时间,我的宝宝生病,需要输液,由于他人小,脉不容易找,要挂在头上,扎了五针才扎进去,扎好后,我已经是泪流满面了。当时我多么想代替孩子去承担这份痛苦。其实每一位父母、每一位亲人都是这样珍爱着我们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来体会家人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感受其中那份浓浓的爱!
(播放歌曲,展现孩子同家人一起充满幸福的照片。)
五、生命属于谁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生命仅仅属于你一个人吗?
生:(深情地说)不是!
师:还属于谁?为什么?
生:还属于爸爸、妈妈。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付出了很多。没有他们,就没有我。
生:还属于爷爷、奶奶。他们一直很关心我。
生:……
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生: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我要保护好自己。
生:我要和爸爸妈妈快乐地生活。
生:……
师:孩子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不可复得.在我们的身边,车祸,煤气,洪水,地震……正无情地夺去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夺去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在每一个生命失去的那一刻,你才会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海涅曾经说过:生命是珍贵之物,死是最大的罪恶,同时我们的生命凝结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很多人的爱和期望,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六、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师: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对于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呢?
小组讨论得出:要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交通规则……..
同学们今天的就上到这里,回家后把我们今天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容讲给家长们听。同学们再见!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自主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2、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板书“春天”)今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板书课题:找春天,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标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重点指导“遮、触、嫩”的读音)
3、分组出示词语,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杜鹃棉袄嫩芽音符解冻
触到探出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重点指导:第一组词语表示事物名称,可采用图片,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组是动词,可通过动作演示来理解。
4、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说出自己从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即可,不予评价)
三、研读课文,感悟快乐
1、轻声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孩子们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
2、出示第1自然段: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思考: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做什么呢?你们喜欢春天吗?(学生讨论)
指名读。(读出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喜悦的心情)
3、指名读第2自然段。
(1)孩子们在找春天时,做了哪些准备?(出示第2自然段,动词标红)
(2)谁能来表演一下这几个动作?谁能将激动、等不及的语气读出来呢?(指导重读表示动作的词)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荡”“寻”“杏”。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占位,找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如“荡”是上下结构,上扁下宽,加一加方法识记。)
3、学生口头组词造句。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检查。
五、小结
春天就躲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找到春天。下节课,我们就去田野里寻找春天,去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春姑娘知道我们要找她做游戏,她却藏了起来,你们能帮老师找到她吗?
二、学习第3自然段,寻找春天
1、出示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叠词标红。春姑娘为什么会藏起来呢?(害羞)
2、指名读第一句话,用轻缓的语气。(女生读)
3、出示:“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小朋友们找到了吗?谁能读出耐心与期待的语气?
三、自读第4~7自然段,发现春天
1、“我们”那么仔细地找春天,找到了什么呢?(学生交流)
2、学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我们找到了(),它就像是春天的()。(出示课件)
3、指名朗读这四段话,思考:为什么这样比喻?
学生自由交流:“探出头来”表现了小草的好奇和惊喜,体会“探”字的好处;“一朵两朵”表现了早开的野花已迫不及待地先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世界了;“点点嫩芽”“音符”描绘出树木逢春初吐的芽苞;“叮叮咚咚”“琴声”写出了初春溪水活泼而不张扬的特点。
4、讨论:你还能从春天里找到什么?可以把它比作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四、学习第8自然段,感受春天
1、全班男生齐读第8自然段。
2、“我们”是怎样找到春天的?春天在哪里呢?(看、听、闻、触)
(1)出示课件,理解“闻”“触”。
(2)“我们”看到、听到、闻到、触到了什么呢?(小组交流讨论)
3、自读最后一句,练习照样子说话。
(1)出示课件:我们(看到)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2)思考文中的省略号:春天还会在什么地方?(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告诉大家春天已经来到,就在我们身边,快快去寻找吧,与课题“找春天”相呼应。)
4、小组比赛读一读最后一段,比一比哪组读得更好。
五、拓展积累
1、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赞美春天,你会怎么说呢?(学生自由回答)
2、课后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积累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六、指导书写
1、学习“姑、娘、吐、柳、荡、桃、杏”7个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注意难字指导:
(1)同偏旁的字:姑—娘柳—桃—杏
(2)对比识字:娘—狼桃—跳
(3)重点指导:
柳:右边“卯”字的写法,注意不要丢了“撇”画,注意“卩”与“阝”的区别。
荡:上扁下宽,下部的“汤”字要注意“ㄋ”的写法,最后是两撇,不要多写或漏写。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
2.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培养学生以学致用的能力。
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39;能力。
乐
学
善思办法通过比一比,赛一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这节课是字词课,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本单元内容,相信大家对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节课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这一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请同学们读《爱国将领邓世昌》和《古诗》两文章,读准预习时所画的字词。
2.组内交流预习字词的情况,互帮互学。
学生交流词语,理解词义。结合课文语句来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还可以通过字典查找词语的意思。
3.全班展示,多元交流。
(1)说一说两课文的主要内容个是什么?
(2)学生汇报组内学习情况。
(3)学生汇报字词。
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屡中敌舰抢射慷慨激扬
爆炸致远捐躯挣脱热忱逃命顽强视线
(4)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5)组内赛讲词语的意思。
(6)以抢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
4.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师生共同找出易写错的生字。
(2)以组字谜和儿歌的形式来识记字型。
(3)教师奖励最棒的小组“学习星”。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师生共同确定每个生字主笔的定位。
2.教师提醒学生易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4.师生共同本节课内容。
5.布置作业。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根据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3.启发讨论: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在小组内讨论。
三、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拓展练习
建议学生互通书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沟通、消除误会等。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8
《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峰海拔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
我想请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生提问)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
(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很美了,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山枫林中,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
(课件:枫树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鲜花是红艳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诗人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诗人更重要的是在赞美什么呢?(请注意“霜叶”的“霜”。经霜打过的枫叶一般都是怎样的?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怎样的精神呢?)枫叶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
五、指导诵读诗句。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六、课外作业。
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9
2020小学寒假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
开学第一课班会_第1篇:
一、播放视频
《父母教会我》孝敬父母部分
主持人: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孝敬父母,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伟大的爱。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二、故事分享
主持人:请同学分享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
张汉阳:六旬老父捐肾救子:20__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李琳琳:年轻母亲舍身救儿:20__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
主持人: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请讲: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②父母令你最高兴的一件事
三、情景讨论
《挨杖伤老》: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无论母亲打多重,他都没有怨言不掉眼泪。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哭得很伤心。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主持人:请每个学生写几句简短的话概括:谈一谈怎样孝敬父母?
让同学读一读自己写下的话,请家长点评,谈关于孝敬的看法
卞梦雨: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张琳: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张岳松: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候欣怡: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杨昱: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四。巧解误区
①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马上学习。最近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但小林却说:“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习成绩再优秀也不行)
②小刚是一名初一学生,在学校里活泼开朗,可回到家却不愿和父母讲在学校的事,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和父母讲,总是一个人独自呆在屋里。问他为什么,他说:“父母只会唠叨,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缺少沟通)
③在课堂上,老师批评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的错误行为。小明说:“等我工作后,每月都给父母生活费就行了。”只是每月给父母生活费就是孝敬父母吗?(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在精神上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更为重要)
④一位学生在接受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后写下了一段话:为了我们的妈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再让妈妈做又苦又累的生活,让妈妈过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妈妈,等着我给你过最幸福的生活吧。
五.班主任总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如何孝敬父母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其实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虽然父母爱我们并不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甚至我们的祖国都是关心我们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爱,一个家庭才能美满,人们在学校里、在社会里才能和谐相处;大家都能献出爱国家才能兴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_第2篇:
1、重温《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作息时间的安排:早上清洁时间、早读时间、午自习时间、放学时间、作业时间,并严格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强调必须遵守)。
3、集体活动: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4、早读:书本教材、按学习进度读书、背诵。
5、课前准备:按课程表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相关书籍齐全。
6、上课听讲:坐姿端正、积极思考、发言大胆、不影响他人学习。
7、下课活动:注意安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上下楼梯不拥挤,课间不得在过道、走廊上追逐打闹、高声喧哗,不玩危险游戏,不疯赶打闹,不爬栏杆、云梯,做有意义的课间活动。
8、集合整队:快、静、齐。
9、午读:课外阅读资料,成立图书角,完成有关阅读习题。
10、放学要求:按时回家,不进"三室一厅",不结伴玩耍,注意交通安全,严格站路队回家。
二、安全教育
1、不要将危险物品带到学校,美术课需要的小刀,不要随便拿出来玩。使用时要小心,以免受伤。
2、下课活动时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上下楼梯不拥挤,走右边,不要跑。不趴在走廊外的栏杆上。不玩危险游戏,不疯赶打闹,不爬栏杆、云梯,做有意义的课间活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3、走出校园也要注意交通安全。(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饮食安全(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不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和油炸的食物: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同学们我们要将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
三、卫生习惯:
1、教室里将桌椅摆放整齐,抽屉内无杂物。地面无纸屑,教室墙壁、桌面无乱贴乱画痕迹。值日生将黑板擦净,讲台上的物品摆放整齐。
2、每个学生要养成“三要”、“四勤”、“八不”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要”:早晚要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要漱口。
“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
“八不”:不喝生水,不共用茶杯,不吃零食,不挑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不吸烟。
四、总结:谈谈新学期打算,提出奋斗目标。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理解竖式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法。
教学难点: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口算 估算
20×3 = 97×4 ≈
300×4= 215×6≈
6×500= 489×7≈
7×800= 316×6≈
课件出题插图
三个小朋友正在准备画画,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师:怎么计算他们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2.探究新知
学习例1
指名读题目。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
12×3= 36 (枝)
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36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呢?
师:12×3表示什么意思?
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组合作探讨。
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的情况,尤其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对及个别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1)进行乘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注意怎样书写?
(2)应该从哪一位乘起?
(3)每一次乘得积的位置该怎样呢?为什么?
(4)每次乘得后的积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小组汇报交流:
方法一:可以把12×3看成3个12相加。
方法二:把12分成10和2分别与3相乘,再把结果相加。
10×3=30(枝)
2×3=6(枝)
30+6=36(枝)
也可以用竖式
方法三:
师:考考大家,大家想一想,如果列竖式计算213×3,怎么计算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梳理小结: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时:
1、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各位乘起。
2、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3、乘得的积写在横线的下面与相应的数位对齐。
火眼金睛
师:学校买了4个电水壶,一个122,一共用去多少钱?
指名读题。
独立完成。
一辆校车可载客21个学生,学校共有4辆这样的校车,可载学生多少人?
独立思考。
附答案:21×4=48(个)
小刚上学骑自行车,每分钟骑112米,他从家到学校需要骑4分钟,小刚家距离学校多少米?
3.拓展提升
共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住11户,这栋楼房共住多少户人家?
丽丽看一本总共365页的连环画,每天看21页,连续看了4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还剩多少页?
附答案:21× 4=48(页)
365-48=317(页)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师生总结
1、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竖式的书写与计算。
2、能够用运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笔算乘法(一)
个位:8×3=24,个位上填4,再向前一位进2。
5 4 十位: 1×3=3,3+2=5,十位上填5。
用多位数每一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乘的顺序:先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敢于提问,消除“怕提问”的心理障碍。
2、让学生知道问题的表达简洁、清晰,语气温和,态度谦虚。
教学方式:
专题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勇于提问
教学手段: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爱不爱提问题呐?
二、图片展示,观察岛
出示图片:
阅读分享《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说说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回报答案。
三、活动体验,活动营。
1、敢于提问
讨论:如果你是有疑问的小男孩,会怎么做?为什么?
2、提问促成长
相邻的同学为一组,互相分享各自在学习中因为敢于提问而取得重要收获的经历。
3、提问能手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保护水资源”这一主题进行提问竞赛,综合提问的质量和数量,每组评选出两名“提问能手”。
四、课外拓展
请坚持在学习之余,尝试向自己或同学、老师及家长提出一个问题,并力争解决它。看看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没有明显的变化。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12
一、活动目的
向学生宣传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和危害,培养学生的保护眼睛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关注眼睛健康,注意读书写字姿势,同时每天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二、班会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关于眼睛的各方面的资料,做眼睛保健操的正确的动作,并获得一些有关眼睛保健方面的知识。
三、活动过程
班主任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自己的亲人、朋友,看到如此缤纷的大自然,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交流时它可是表情达意的好帮手,因此它也被人称做是心灵之窗。可是,如果我们不重视眼睛,就会看不到身边的一切,必须戴上眼镜,严重的还会失明,多可怕!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召开一个主题班会,说说心灵之窗--我们的眼睛。《卫生用眼预防近视》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班主任我想先请同学们说说:眼睛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看书、写字、打电脑、看电视、走路……可以给我们带来光明,可以让我们观察很多东西……)班主任眼睛对我们是这么的重要,可是如果我们不爱护好它,就会让它受到伤害,形成近视。
学生眼睛如果不保护,就会很快得近视。请同学们说说看,会致使眼睛近视的原因还有哪些?(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长时间看电视、打电脑,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躺着和乘车时看书,躲在被子里看书,用脏手揉眼睛,贪玩电子游戏机)
班主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就会形成近视,只好戴上眼镜。请看童话剧《眼镜找朋友》。班主任戴眼镜是多么不方便啊!我们班有几位小朋友也已经戴上了眼镜,我们请他们来谈谈自己的感想。(戴眼镜不好,甚至为生活添加了烦恼与麻烦,如:吃饭时,热气把眼镜弄糊了什么也看不清;夏天,汗很多,眼镜会从鼻梁上掉下来。容易碎,运动、游泳不方便)
学生原来眼睛不好有这么多不方便,看来我们真该格外爱护自己的眼睛了。班主任接下来,我们有问题要考考大家。
同学们,你们知道全国爱眼日是几月几号吗?(6月6日)
“爱眼日”活动宣传口号有六条,一是预防青少年近视,人人有责;二是爱护眼睛,世界等你去发现;三是预防近视,从今天开始;四是预防青少年近视,从一点一滴做起;五是迎奥运,迎残奥,我看见,我参与;六是人人享有看见的权利。
班主任要知道一件东西的重要性只有在失去它以后。下面,让我们做一个游戏,感受一下眼睛的重要性。(请几位同学蒙上眼睛,为黑板上没画眼睛的小孩画眼睛。)
班主任通过这个游戏,大家一定认识到,如果没有眼睛,干什么都很不便。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自己的眼睛,这样才能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那么,怎样才是正确保护眼睛的方法呢?请听《护眼歌》
学生是啊,保护眼睛,要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那除了这些呢,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做好眼保健操。
班主任我们班很多同学眼保健操的穴位找不准,动作不够标准,下面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一下。
(老师介绍评分标准:闭好眼睛、穴位正确、节奏正确、动作到位、坐姿正确等)
(出示视频讲解,并跟着做一遍。)(出示“眼保健操总要领歌”,齐读)
不知不觉中,今天的活动已进入尾声,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我想大家对眼睛的重要性一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眼保健操是一种科学原理的预防近视跟的方法,只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做到做操穴位正确就可以起到预防近视眼的作用。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从小事做起,认真完成每天的眼保健操,护眼、爱眼。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
让我们一起学唱《护眼歌》。
保护眼睛很重要,预防工作要做好。
看书本,眼离一尺保持好。看电视,三米之外不可少。 写作业,坐姿端正要确保。眼睛累,适当休息要做到。弱光中,多费眼力并不好。做眼操,节节做好视力保。眼睛全力保护好,生活幸福哈哈笑。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小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2、掌握先把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算起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提高推理和归纳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基础,而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识迁移类推,总结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课前调研,大部分同学不难掌握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的基本方法,但对于为什么这么算的道理,即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明晰算理,进而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第一阶段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
出示四本图书的图片及价格信息。
问:你能就这些信息,提出一个能一步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4.17+3.92
3.92+4.6
2.13+4.17
4.6-4.17
……
2、引入课题
问:请认真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小数的加减法)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
①购买《百科全书》和《睡前故事》一共要花多少钱?
②购买《睡前故事》和《丁丁上学记》一共要花多少钱?
③购买《游戏力》和《百科全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④《丁丁上学记》比《百科全书》贵多少钱?
……
学生观察发现:是关于小数的加、减法。
白板课件
二、第二阶段
教学新课,探究新知
1、整、小对比,初步体会。
探究小数加法2.13+4.6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对比思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吗?
2、对比分析,总结方法。
探究小数加法3.92+4.6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在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将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板书: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1)利用反馈器做学情调查
问: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将相同数位对齐?
利用反馈器反应此刻的想法:知道的选1,不知道或还不太清楚的选2。
教师通过反馈情况和询问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活动建议。
(2)出示活动建议,开展小组探究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明晰算理:相同数位对齐是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的计数单位相同,而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4)在明晰算理的基础上,总结算法。
问:在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怎么做呢?
3、迁移类推,学习笔算小数的减法。
要求:列竖式计算
4.6-4.17并验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指导。
说明:为了计算方便,要将被减数补齐数位后,再计算。
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4、总结归纳算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选择正确的解法。并说明解法①的错误原因:满十没有向前进一。
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个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思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笔算方法是否相同。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选择正确的解法。不同意见双方说明各自的理由。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反应自己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认知情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在班内进行讨论。对不同的做法进行自评和互评。
学生总结方法: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学生列竖式计算。
2.13+4.17
一名学生板演。
学生列竖式计算。
4.6-4.17
并演算,一名学生板演。
学生总结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结果要化简;为了计算方便要补齐数位;要善于演算……
第三阶段
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我会计算:(比比谁最厉害)
12.44+24.36=7.8-3.74=
2、一串小银片的单价是4.85元,一个毛线球的单价是0.68元,买一串小银片和一个毛线球一共要花多少钱?买一串小银片比一个毛线球多多少钱?
第四阶段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知识上的或学习方法上的收获)
……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14
【教学目标】
1.复习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复习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相关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四则运算的计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运算定律的运用,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问题导入。
1.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呢?
2.你知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计算吗?
3.你知道哪些运算定律?你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吗?
学生讨论、汇报,师评价。
二、探究新知
1.复习四则运算。
出示教材第109页第1题。
(1)根据第①个式子,先说说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再分别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2)根据第②个式子,先说说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再分别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3)你会根据第①个和第②个算式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吗?再根据第①个、第②个和第③个算式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4)问: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四则运算的顺序吗?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复习运算定律。
(1)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学生自由讨论、汇报,师评价。
(2)整理汇总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3)想一想,说一说下面的计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教材第109页第1题(4)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汇报发言,师评价。
三、基础巩固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2、3、6题。
四、课堂小结
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又复习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巩固和加深了该知识,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2025小学教案怎么写篇1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__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384204386685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