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教案设计 > 教案范文 >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

时间: 新华 教案范文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具体可行,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要怎么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1

一、活动概要

1、活动介绍

活动主题:《欢乐闹元宵》

活动对象: 社区居民或商场顾客

活动口号:其乐融融庆元宵,温暖和谐一家亲

活动时间:20__年_月_日

举办场地:社区或商场

主办单位:城阳电视台

承办单位:青岛广电合和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活动背景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为了进一步促进社区文化及节日氛围(商场则为吸引人流,带旺人气,借元宵之际开展元宵旺场活动)开展本次活动。

3、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能增进群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大家喜闻乐见、形式多种、通俗易懂的游戏节目内容、营造成一个充满节日氛围的“欢乐大舞台”,充分体现群众与元宵节同欢、同庆、同喜、同乐,激情沸腾的热烈场景,展现人民群众新生活、新风尚、新面貌的时代气息,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节日文化。

二、活动现场布置:

1、布置效果:具有中国元素的新春元宵气氛,欢快、热烈,以灯笼、灯谜、窗花、鞭炮等等物品装饰,烘托出温馨喜庆的元宵气氛。

2、现场将放置传统元宵节风俗介绍展板,活动场地周边悬挂与元宵节相关的介绍等(诗句、故事);

3、活动现场播放元宵节喜庆音乐。4、搭建舞台,全新红地毯,显眼活动主题背景,突显节日喜气洋洋的气氛。

5、提前与社区(商场)宣传沟通,释放出活动信息。

6、社区(商场)入口粘贴活动海报。

三、游艺内容(多选)

1、 观花灯、猜灯谜。

游戏规则:现场挂出灯谜若干,供群众竞猜,一次仅能取一张灯谜,猜中获得奖券一张。把灯谜放在气球(灯笼)中,预备20个气球,每人选择一个气球弄破它就是选择一个谜语,答对即可获得奖券一张。也可以视实际情况,将气球改为灯笼。 道具:灯笼、气球、纸条 奖品:获1张奖券

2、双人背靠背夹气球

游戏规则:每组2人,背靠背夹气球,到达指定地点即可获奖券一张(要求:游戏过程中,气球不可掉地,不可用手托扶,不可将球夹破)。 道具:气球

奖品:胜出者获2张奖券

3、踢鍵子

游戏规则:规定每人每次在30秒钟内踢12个得1张票,30秒钟内踢25个得2张票。 道具:2个鍵子 奖品: 1-2张奖券

4、头顶玩具熊

游戏规则:游戏者头顶玩具熊走完地上指定路线,回到起点即完成任务,获得一张奖券。 道具:玩具熊一个 奖品:获胜者获1张奖券

5、飞镖

游戏规则:每人三镖,三镖累计得16分获一张奖券。 道具:飞镖

奖品:获胜者获1张奖券

6、吹气球

游戏规则:每三位选手为一组,同时比赛吹气球,第一个吹破气球者获奖券一张。 道具:气球 奖品:获1张奖券

7、摸福:

游戏规则:参与者蒙上眼睛,距离福字5米远,听到指令后朝福字走去,摸到福字的即可获得奖券一张 道具:福字、毛巾 奖品:获1张奖券

8、猜价格

游戏规则:赞助商提供奖品4-5件,主持人介绍商品品牌,功能等,参与者猜测的价格最接近者,获得奖券一张。 道具:商品4-5件, 奖品:获2张奖券

四、兑奖

1、兑奖方式:各项活动负责人根据活动规则发放奖券,并引导参与互动的群众到兑奖处换取纪念礼物。

2、奖品设置:

1张奖券=装饰灯笼 2张奖券=速冻汤圆 3张奖券=花生油

4张奖券=两袋大米 5张奖券=家用电器

3、注意事项:

获得奖券者领取奖品前需亲笔签字后才能领取对应奖品。

五、活动内容及流程:(略)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间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民间艺人来园现场表演制作花灯。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活动过程:

1、介绍做花灯的艺人,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2、观察已经制作好的花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

3、看艺人现场表演扎兔子灯,了解做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1)幼儿猜测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2)幼儿观看扎制兔子灯,大胆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3)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竹篾扎成兔子的骨架——裱糊白纸——用彩色纸进行美化装饰——装上可以滚动的轮子并安上蜡烛。)

4、分组合作,对半成品花灯骨架进行美化、装饰。

(1)观察半成品花灯骨架,商量装饰的办法。

(2)分组合作,美化装饰花灯。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可拼插成花灯的吹塑纸、毛线、剪刀、笔等制作材料,供幼儿尝试用对插连接的方法自制花灯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装饰。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花灯的方法。

2、知道花灯组成的结构。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教学准备

红色彩笔、红绳、一次性纸杯、剪刀、双面胶。

一盏红红的花灯。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主题

1、新年过后,正月十五即将来临,我们又要迎来什么节啊?

2、过元宵节都会有什么哪些活动啊?

3、家家户户都会在外面挂上什么啊?是不是我们幼儿园也挂花灯啦?

4、大家喜不喜欢花灯啊?花灯漂不漂亮?

二、说说花灯的结构

1、出示花灯,仔细观看花灯。

2、大家说说花灯都由什么组成。

3、说说自己家的花灯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制作花灯

1、看看我们需要用的材料,知道材料的名字。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让大家认真观看如何制作的。

3、再让幼儿们亲手制作,教师来进行一旁的督导。

四、总结

1、大家展示出自己做的花灯,共同欣赏观看。

2、比一比,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原因在哪?

3、大家一起提着花灯走出班级,自由活动。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4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灯。

2、《手工》幼儿用书、剪刀、胶水、针、线、花灯范例。

教学流程:

一、以"元宵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花灯。

师:你喜欢哪一盏花灯?为什么?(让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花灯的兴趣。

组织幼儿讨论:你想怎么制作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灯的方法)

三、教师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

教师按范例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重点强调沿虚线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

四、交代要求。

1、折时要对齐、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的制作情况。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着重帮助他们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指导并观察幼儿重叠折剪的方法,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提醒幼儿折时要对齐、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将幼儿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

六、幼儿互相欣赏、评价,结束。

1、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花灯,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美。

2、组织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教师围绕"重叠折剪的技能"进行小结、评价,结束。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5

活动目的:

围绕活动主题,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帮助学生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活动准备:

1、学生在课外通过书籍和电脑搜集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老师精心制作班会课多媒体课件。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

3、教师指导学生编排与传统节日有关歌曲、舞蹈。

活动过程:

一、成语接龙道祝福

主持人发言:曾有人说过,不会分享的人注定是一个孤独者,一个失败者。其实分享却很简单,它只是一种思想上的放松。每个人都把自己所拥有的给予别人,从而获取快乐,丢掉忧愁,这就是分享。

同学们抢答表达春节祝福的成语,比一比谁说的最多。

①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扫尘),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②讲故事:熬年守岁的传说

③大家猜

守岁时备的糕点瓜果表达什么吉利的意思。

枣(春来早),柿饼(事事如意),杏仁(幸福人),长生果(长命百岁)

比如:祝你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捧月,八面春风,九运当头,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

二、击鼓传花分享春节中快乐的事情。

主持人发言:这个世界就是有了分享才变得如此的美丽,无论你与人分享的是快乐或是痛苦,是欢笑或是眼泪。生命因分享而充实,因分享而充满激情,因分享而多姿多彩。因为,分享是快乐的!下面请大家自由发言,将你春节中快乐的,有趣的、新奇的、滑稽的事情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同学们轮流上台发言,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自制卡片表新愿

每位学生自制新年心愿卡,展示在班级文化墙上。

四、解释“元宵”的含义

1、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一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吗?

2、有谁知道“元宵”一词的含义呢?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五、了解元宵节的由来

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一起分享两个小故事

1、点彩灯的来历

2、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六、畅谈元宵节的意义

1、同学们,你们将如何度过这次元宵节呢?

2、学生畅谈

七、班主任总结:

20x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让我们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不虚度年华.让我们共同祝愿:新的一年,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进一步感受花灯丰富的外形、色彩、图案等特点。

2.能大胆地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中的发现。

3.产生自己制作花灯的愿望。

活动准备:园内布置花灯展。

活动过程:

1.参观花灯展,感受花灯的多种多样。

(1)进入展厅,提出参观要求。

指#教案#导语:这里有许多花灯,大家来看一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自由结伴欣赏和交流。

(3)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指#教案#导语:看了这些花灯,你有什么感觉?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欣赏并讲述。

(1)教师示范讲述,为幼儿提供欣赏和讲述的思路。

指#教案#导语:你最喜欢的灯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进行欣赏。

(3)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花灯。

(4)归纳、丰富讲述经验。指#教案#导语:

①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时,应该说清楚什么?

②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

3.拓展思维,激发自制花灯的愿望。

(1)回忆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花灯的多样性。

指#教案#导语: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你还见过哪种花灯?

(2)欣赏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花灯,激发自制花灯的愿望。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7

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舞龙、舞狮子等);

1.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初步了解灯谜的结构,能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2.鼓励幼儿乐于表现,大胆创新,积极参与民俗表演,尝试用多种形式参与庆祝传统节日。

一、活动主题

三阳开泰闹元宵

二、活动时间

x月x日-x月__日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及__小区

四、活动准备

1、以班级为单位海报宣传:“马到成功闹元宵”,让家长及幼儿了解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内容,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2、提前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有关元宵节的来历和内容的材料。

3、亲子自制环保灯展。(全园幼儿)

4、猜灯谜(全园幼儿家长参与)。

5、中班幼儿亲子自制旱船,组成旱船队伍进行民俗表演。

6、大班幼儿分组组成旱船队,舞狮队、舞龙队、秧歌队进行民俗表演。

7、幼儿自备材料,全园教师幼儿共同自制元宵,品尝元宵,并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加深幼儿对元宵制作过程的了解。

8、全体幼儿在幼儿园及__小区进行民俗展演。

五、活动过程

1、宣传发动,元宵节特刊

让家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风俗,整个活动的流程及自己所要配合做的工作。

2、自制元宵花灯展

正月十二将亲子共制环保花灯展示在大厅中,相互欣赏,花灯一定要牢固、结实、实用。

3、赏灯猜谜

(1)正月十四下午请家长参与“赏灯猜谜”活动。

(2)猜谜活动中,家长可将谜面念给孩子听,启发孩子自己猜中谜底。

4、元宵宴

正月十三上午各班组织幼儿在班上自己动手搓元宵,品尝元宵。

5、闹元宵

正月十四上午全园幼儿一起民俗活动展演,幼儿分组组成旱船队,舞狮队、舞龙队、秧歌队在__小区进行民俗表演。正月十四下午在幼儿园里进行民俗表演,让家长亲身感受到欢天喜地闹元宵。

六、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不同年龄段主要目标:

小班

(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愉快地参与元宵节各种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中班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2)初步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感受与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花灯、猜灯谜、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大班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大胆地创造与想象,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3)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学习完整地朗诵儿歌。

2、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油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活动过程:

1、老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老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油泥变出了什么?

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2、学习儿歌。

老师示范朗诵儿歌《闹元宵》。

3、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

4、看图标跟念儿歌。

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老师:谁知道“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

5、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2?3遍。

附:儿歌《闹元宵》

月亮走,我也走,月亮圆,人团圆,团团圆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9

设计思路:

(一)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这种形势下,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创新的问题。时代赋予了幼儿教育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幼儿教育应当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其尽早接触祖国传统文化并对其有粗浅的了解,从小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元宵节时处寒假刚过,多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新学期开始,组织幼儿与家长共同在园渡过节日。愉快的节日体验,幼儿园如家的氛围,可使幼儿及家长顺利渡过刚入园的情绪不稳定期。

(三)即将升小学的大班幼儿,在幼儿园班级中接待父母,共渡节日,有助于增强其集体荣誉感、自我服务能力及责任感。

(四)让家长走进园中共同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从而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不同阅历的家长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更加丰富,更加有效。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讨论并制定出家园合作活动的计划。

2.设置情景,让幼儿对怎样接待家长进行讨论。

3.与幼儿共同创设环境,营造节日气氛,装饰彩灯、彩条,手工制作灯笼(上挂灯谜)

4.幼儿与教师共同制作邀请卡邀请家长,并向家长介绍程序。

活动过程:

一、教育活动:欢乐元宵目标:

1.了解元宵节习俗

2.体验与家人一起过节的快乐

准备:灯谜、小奖品

过程:

1.分组进行谈话活动,了解元宵节习俗。

今天是欢乐的元宵节,我们请来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与我们共同渡过,元宵节是怎样的节日呢?请小朋友们当小记者采访一下他们吧!(4—5个幼儿与家人为一组,共同进行谈话活动。)①元宵节是怎样的节日?②元宵节有哪些风俗?③去年家里是怎样过元宵节的,有哪些有趣的事?④家人小时候是怎样过元宵节的?

2.请个别幼儿及家长进行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叫做大年或正月十五,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古时候,过了这一天,人们就要结束春假,开始一年的工作。因此,在这一天,人们要尽情地欢乐,进行观灯、猜灯谜、舞狮、舞龙、扭秧歌等有趣、有益的活动,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象征团圆的元宵,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团团圆圆。

3.与家人互相祝福幼儿与家人互相耳语一句祝福的话,共祝元宵节快乐。

4.猜灯谜分组从灯笼上摘取灯谜竞猜、领取小奖品。

二、户外体育活动:扭秧歌

目标:1.练习扭十字秧歌步前进

2.体验与家人共舞的乐趣

准备:1.红绸带或皱纹纸条若干,地上画秧歌十字路数条灯笼。

2.音乐《金蛇狂舞》

3.幼儿已有扭十字秧歌步的经验。

4.小型体育器械:沙包、圈、皮球等

进行:幼儿与家长分成五人一组,舞红绸扭秧歌前行,先到达终点摘取灯笼者为胜。

二、劳动:搓元宵

目标:

1.学习搓元宵

2.体验与家人一起协作劳动的快乐。

准备:分盘装元宵湿粉及馅与幼儿人数相同,水等。

进行:毛巾、电锅、

1.复习歌曲《小汤团》,引起幼儿搓元宵的兴趣。

小汤团,滚滚圆,锅里煮,溜溜转,芝麻香香,豆沙甜甜,团圆圆过大年,团团圆圆过大年,团团圆圆过大年1

2.与家人分工合作:分粉、装馅、搓圆、送厨。

部分元宵送往厨房大锅煮,部分元宵在班内煮。

四、午餐:

目标:体验与家人共享劳动成果及在园共同午餐的快乐。

准备:元宵及自助冷餐过程:自选元宵及点心与家人共享

活动延伸:回家用打电话、拜访等方式向亲友祝贺元宵节快乐。

活动建议:此活动可开展为全园活动,利用大带小等方式,渲染节日氛围。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2、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干米粉、小盘子每人两份,花灯每人一盏

2、锣鼓音乐伴奏带

活动重点:

幼儿能从活动中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并能感受到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难点:

幼儿能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乐意进行搓元宵活动。

活动过程:

1、讲讲元宵节。

(1)引导幼儿讲述:我知道的元宵节。

(2)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2、做元宵。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将搓圆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盘中来回滚动,直到四周全沾满米粉。

②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圆即成。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组的大盘中,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幼儿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1)幼儿各提一盏花灯,同伴间相互欣赏,介绍自己所拿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2)幼儿在音乐声中,提灯玩耍。

4、品尝小元宵。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阿姨一起吃元宵,学习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知道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掌握猜谜语的简单方法。

2、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根据谜面提示猜出答案。

3、体验经过思考后猜出谜底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是什么?(赏灯猜谜)

2、教师小结: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习俗之一。

二、互动赏灯,相互介绍

1、幼儿展示并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进行对比观察。

2、引导幼儿从花灯的形状、颜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简单的介绍。

3、同伴间相互介绍各自的花灯。

三、创设情境,尝试猜谜

1、教师讲解猜灯谜的方法,听懂谜面所表达的意思。

2、将幼儿的花灯悬挂起来,装扮成花灯的展台,营造一种赏灯猜谜的气氛。

3、介绍赏灯猜谜的游戏玩法,教师当主持人,幼儿竞猜,猜对的给予颁发奖品。

4、展开竞猜灯谜的活动,比比看,谁猜对得多,得到的奖品就多。

5、教师给与简单的提示,启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谜。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习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中国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活动点评:当前人们盛行过洋节,我们自己的节日往往被忽略了,为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们的幼儿教师从娃娃抓起,进行传统教育,做得非常好。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能够使幼儿参与进来,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积极性。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13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自由大胆的表现小碎片自由飞舞的动作。

2、学习与同伴边唱歌边卷炮仗,并用象声词表现炮仗爆炸的过程,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乐趣。

玩法

选一名幼儿当点炮仗的人,其余幼儿手拉手站成一排(或头尾不相连的一个圆圈),带头人带领大家随音乐边唱边走成螺旋形。当歌曲结束时所有的幼儿蹲下静止不动。点炮仗的幼儿用手指“点燃”某个幼儿,同时发出“嘶”的声音。“嘶”声一停,被点的幼儿就跳起来发出第一声爆炸声“嘭”,紧接着其余幼儿一起跳起来发出第二声“啪”,并随音乐表现出“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各种姿态。

规则

1、当歌曲结束时,所有的幼儿要蹲下静止不动。

2、被点者在“嘶”声一停时立即说“嘭”,其他幼儿紧接着说“啪”,并跳起来表现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样子。

建议

1、初学时,可由教师当带头人,带领幼儿玩游戏,熟练后可分成2—3组同时游戏。

2、鼓励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表现小碎步自由自在放松飞舞的样子。创新玩法更换不同的舞步进行游戏。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样子。

关于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篇14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俗习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形成幼儿互相关系、友爱相处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1、将幼儿事先收集的花灯布置在教室内,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若干简单的&39;有关灯的谜语。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下我们一起布置的教室,请幼儿说说看:谁知道这样的布置是什么节日的特色呢?

A、幼儿回答

B、教师总结:元宵节是家人团聚的意思,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有它独特的传统节日气息。

2、请幼儿回忆过去过元宵节的时候,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四、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等。

1、教师出示花灯,提出请幼儿观赏灯的要求: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等。

A、可与同伴自由结伴观赏花灯,并向同伴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B、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花灯的名称、外姓特征等,也可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C、教师总结,帮助幼儿了解花灯的特点,并且告诉幼儿:扎灯是一们民间艺术,是中国人特有的本领。

五、活动结束及延伸:

小游戏:出示关于灯的谜语,请小朋友们猜猜看。

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可带幼儿到湖外玩灯,在玩的过程中提醒幼儿爱惜灯,注意安全,鼓励幼儿用礼貌用语同伙伴进行交往。

58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