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教案设计 > 教案范文 >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

时间: 新华 教案范文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具体可行,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写好有关重阳节的教案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有关重阳节的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简朴地相识重阳节的来源民俗以及古今重阳的差别寄义。

2、通度日动,进一步相识本身的爷爷奶奶,知道他们是如何干心孩子的。

3、能用本身喜好的方法表达对爷爷、奶奶的酷爱之情。

活动预备:

1、什物:茱萸,重阳糕。

2、诗歌《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灌音及图片。

3、录象:人们在敬老院为白叟办事的片断。

4、白纸、暗号笔、油画棒、半制品质料、橡皮泥。

5、与部门幼儿的爷爷奶奶接洽预备好有关的材料,请全部幼儿的爷爷奶奶来加入本次的活动。

活动历程

1、观赏诗歌《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主题。

师:“本日先生带来了一首古诗,我们一路来观赏一下。(放灌音并出示图片)

师: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间是重阳节吗?(夏历的玄月初九)

2、相识重阳节的来源。

(1)请一幼儿的爷爷先容一下重阳节的来源。

(2)听爷爷讲个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3、相识重阳节的民俗。

(1)曩昔人们的庆贺方法。(吃重阳糕,登高望远,插茱萸辟邪。)

(2)如今人们的庆贺方法。(看录象,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先容如今人们把重阳节是日定为白叟节,举行尊老活动。)

(3)熟悉茱萸及重阳糕。

出示茱萸,让幼儿观察这是一种绿色的草本植物,叶子狭长,茎直直的。古代人们在重阳节是日用来辟邪。

出示重阳糕,请幼儿观察他的形状,一层又一层,上面另有红绿丝和一些核桃仁、幼儿园教育随笔花生仁等粉饰。

4、品尝重阳糕。

小朋友,先生请你们品尝重阳糕,吃吃它有什么味道?想想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品尝,自由评论辩论。)

5、为白叟制造礼品。

师:重阳糕真好吃,如今小朋友想想家里的爷爷奶奶平常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你预备奈何报酬他呢?(幼儿评论辩论答复)

师:这里先生为你们预备了一些质料,请你用本身喜好的方法来制造一份礼品送给爷爷奶奶好吗?(幼儿制造礼品)

6、先容本身的作品,送作品、说祝福话语。

谁来先容本身的作品,想想应当对爷爷奶奶说些什么?(如:祝贺爷爷奶奶身材康健、心境痛快!祝贺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

请孩子们就地把礼品送给在场的白叟,并表现庆贺。

活动延长:

孩子回家后继承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端凳子、拿工具、垂背、演出节目等。

活动简评:

活动中充实操纵家长资本,把白叟请进讲堂与孩子共上一堂课,因为有白叟的到场,孩子们显得分外的高兴,幼儿手工制作听爷爷的先容特殊细致,在为白叟制造礼品是更是仔细殷勤,末了的送礼品活动更是其乐陶陶,让孩子、白叟都徜徉在一股温馨的暖流中。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2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而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健康、快乐。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你的钱物,不是礼物,而是你一声深情的问候……创建一个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敬老爱老的优良习惯,幼儿园在重阳节,组织孩子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社区的老人们一起联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知识。

2.激发幼儿对爷爷奶奶的崇敬,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爱。

3.培养孩子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

4.通过社区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

二、活动准备

1.大班联系好敬老院并准备一些零食。

2.制作寿星卡。

3.幼儿调查表。

4.重阳糕120块。

活动时间:20__年x月x日上午9:30。

三、活动内容

邀请爷爷奶奶来社区做客

1.了不起的爷爷奶奶。

(1)中班可以听听爷爷奶奶说说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事先联系好)

(2)小班请爷爷奶奶说说平时是怎么关心爱护你的。

2.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

3.爷爷奶奶辛苦了。(我给爷爷奶奶捶背敲腿)

4.我喂爷爷奶奶吃块糕

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

①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②爷爷、奶奶非常关心我们,我们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

③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爱心“行动”慰问敬老院爷爷奶奶:

讨论:

1.活动准备

(1)做调查问卷

(2)你的爷爷奶奶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有些什么本领?

(3)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些什么不方便?

(4)小结:爷爷奶奶本领大我们能做些什么事让爷爷奶奶高兴?为什么?

2.实践活动:

(1)大胆地与周围的老人打招呼,并会主动邀请老人。

(2)我为爷爷奶奶做件开心的事:敲背、捶腿、给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礼物等。

3.活动后:

(1)鼓励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为爷爷奶奶服务的?

(2)交流:对今天的活动的感受?

(3)通过调查交流:以后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1.最喜欢吃的东西。

2.他的爱好是。

3.最想见的人。

4.还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5.最想让我为你做的一件事。

备注:可以用画画、文字的方式来记录。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初步学习儿歌。

2、通过儿歌,懂得要关心老人,要对老人有礼貌。

3、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活动准备:

1、课前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哈哈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图片上有谁呀?(爷爷奶奶)他们怎么啦?(他们笑了)

师:他们为什么笑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原来他们要过节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师:你们知道爷爷奶奶要过什么节了吗?(九九重阳节)

(二)、欣赏儿歌《九月九》

师:你们喜欢爷爷奶奶吗?(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老师也喜欢爷爷奶奶的&39;,所以老师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1、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师:小朋友,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

2、再次让幼儿欣赏一遍。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帮助幼儿矫正个别发音)

4、教育幼儿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要有礼貌。

四、活动总结: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及时的给予评价,鼓励和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同时,教师也要留意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的情绪,通过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

教师让幼儿回家以后把今天所学到的童谣唱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听。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活动过程:

一、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发表感言师提问:

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三、学习儿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五、爷爷奶奶我们爱你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了解一些节日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整个活动的过程感受着浓浓的祖孙亲情。应该说达到了较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5

敬老、爱老————重阳节主题班会

周次:第八周时间:20__年10月15日

一、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十分钟队会,让每一位队员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重要意义,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人,孝敬谦恭———爱从这里起步,培育高尚人格。

二、活动形式:

十分钟队会

三、活动人数:

全班学生(69人)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你们知道几个民俗节日?你们了解它们风俗习惯吗?

(2)重阳节是其中之一,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风俗习惯?

生自由交流

(3)重阳节那天你是怎样做的&39;?

生自由交流

(4)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交流

(5)你有敬老小秘诀吗?我们中队有三位小朋友已迫不及待地要向大家介绍了,请看小品《真是奶奶的好宝贝》

(6)诗歌朗诵《敬老歌》

五、课外延伸

重阳节一年只有一天,但是敬老活动不能一年一次,而是每一天;同样敬老不仅仅孝敬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是所有的老人,让我们一起背诵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6

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是敬老节。

为了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今天下午,高安路第一小学三年级(4)班的孩子们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主题班会。

活动伊始,李老师的介绍就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重阳节中的传统习俗,认识到重阳节在秋果累累的最佳时节,就像人生的黄金年龄段,事业丰收期,又好似人生经历过磨难后积累了丰富经验。故“重阳节”又被誉名为“敬老节”。

随后,孩子们的文娱表演把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长笛、京剧、拉丁舞,孩子们表演得专注,快乐。

当大队委员孙鼎文同学请来的老教师陈奶奶出现的时候,孩子们报以热烈的掌声,送上自制的贺卡,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对老人的祝福。陈奶奶也给孩子们带来了童年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她的人生经历。

孩子们的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家长们都说自己的孩子变得懂事了。活动增进了长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节日氛围中,他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发表感言师提问:

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三、学习儿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四、爷爷奶奶我们爱你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8

一、活动目的

㈠认识传统节日重阳节,从“自我”中走出来,知道要尊敬老人,关心、爱护小孩。

㈡懂得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并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学生。二、活动重点

让学生通过观看小品表演,讨论尊敬老人,爱护小同学为什么会得到别人的称赞,知道尊老爱幼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三、活动形式

看视频、快板表演、游戏四、活动准备

㈠课件、队歌、出旗曲和退旗曲节选。㈡选取录像、排练习快板和小品、朗诵五、活动过程

(一)古诗引入介绍“重阳节”。1.班主任朗诵古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重阳节时远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兄弟一起登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看来,古人对于重阳节这个节日是非常重视的。2.介绍重阳节

⑴有谁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人们在重阳节会做些什么?⑵课件出示: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3.引出主题

在10月21日又一个“中国老人节”传统佳节“重阳节”到来了,我们班就来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课“尊老爱幼庆重阳”。

(二)欣赏公益广告-《帮妈妈洗脚》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下面请欣赏一则关于尊老的广告。

1.看广告《帮妈妈洗脚》

2.同学们,看了广告之后,你想说什么呢?

3.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一个尊老的好孩子。4.收集孩子们的意见并作小结。

(三)学习《弟子规》中关于尊敬长辈的部分。

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人们就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尊敬长辈的教育了,下面请欣赏几位同学的快板表演《弟子规》。

1.快板表演《弟子规》。

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2.全体同学朗诵《弟子规》中关于尊敬长辈的部分。3.同学们朗读的这段《弟子规》意思是教育我们要注意尊敬长辈的礼仪。

(四)欣赏动画《孔融让梨》,懂得爱护弱小。

1.通过以上的活动,同学们都知道如何尊敬长辈了,那么要是与比自己小的孩子在一起时,你又是怎么做的呢?2.欣赏动画《孔融让梨》。

3.谈感想,小组讨论如何去爱护比自己小的孩子?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呢?(五)结束语。

同学们,菊花飘香话重阳,尊老爱幼美德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尊老爱幼,同学们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是孟老夫子对我们的教导,它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而对于你们来说,如果能做到那样,那么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人见人爱人夸的好孩子。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9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感恩教育从感受父母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开始,从小让孩子对老人心存感激,知恩图报,做个有孝心的好孩子,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长大后才会爱他人,爱祖国。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过程:

主持1:〝金秋十月爽,九九话重阳。日月两重归,相映地久长。〞

主持2:〝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

主持1:秋风送爽,果实飘香。上个月,也就是金秋十月的二十六日,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对啊,是一年一度的老人节——〝九九〞重阳节。

主持2: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尽管今年的重阳节已经过去,但尊老。敬老这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却不会改变。

主持2:可是当今社会,也有极少数人不尊重老人,把老人视为累赘,看作负担,不尽赡养义务,请看小品《如此孝敬》。

主持1: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重阳节,继承尊老敬老这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前段时间,我们班就围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主持2:本次活动共分为4个组,分别是重阳溯源组。重阳美食组。重阳习俗组。重阳敬老组。(课件出示)

请各组认真准备,首先有请第一组——重阳溯源组。大家欢迎!

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1、重阳溯源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重阳溯源组。我们收集到了有关重阳的由来和一个相关的神话故事。

(2)组员1介绍重阳节的由来1:

首先请组员1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10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专家介绍说,九九重阳节源于西汉,今称〝敬老节〞〝老人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九月初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3)组员2介绍重阳节的由来: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接下来有请组员2来给大家介绍。

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4)组员3介绍重阳来历的神话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听吗?下面请组员3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在民间,关于九九重阳的来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呢。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个叫恒景的人,拜方士费长房为师,修炼了几年后,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发现恒景脸色难看,就对恒景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祸,想避开灾祸,你必须做一个红布袋,用红布袋装上茱萸,扎在手臂上,带着全家人一起登上高山向东面远望。到山上,务必喝点菊花酒,这样灾难就会过去。〞恒景照办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带上全家登上了附近的高山,第二天,恒景一家回到家中,发现所饲养的鸡。犬。牛。羊不知何故都死去了,全家因遵循了费长房的告诫,外出登高才逃过一劫。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邪的风俗便传开了。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秋天到野外登高爬山。游玩赏花本身就是一项对身心很有益的娱乐活动。谢谢大家,我们组的介绍完了。

2、重阳美食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民以食为天〞,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粽子)对!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那重阳节呢?(吃重阳糕)对,我们这一小组就来介绍重阳节的美食。

(2)组员1: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北京特色小吃——栗子糕(课件出示)。北京有重阳节吃花糕的习俗,花糕又称栗子糕,它是在蒸熟的江米上排满整栗子而名。还有一种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的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共为五层。吃的时候,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栗子糕宜秋。冬季制作与食用。因此,这种栗子糕还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呢。

(3)组员2: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上海五色糕(课件出示)。上海五色糕一共有这样五种颜色:用麦青汁做成的绿色,用莲子汁做的白色,用松花粉做成的黄色,用玫瑰浆做成的红色,用可可粉做成的咖啡色。切成菱形块状,装盒时插上象征吉祥的小旗即可。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10

设计思考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节日教育,开展以“尊老、敬老”为主题的“夕阳情”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在重阳节这天,孩子们通过制作礼物、表演、说祝福的话语等活动来表达对身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逐步培养幼儿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

(1)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2)学习关心、尊敬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说一句祝福的话语。

(3)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谢意。

(4)了解重阳节的一些传说、故事和诗词。

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乐意参与重阳节的相关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节日的祝贺;

(3)了解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一件、小奖品、音乐、指偶道具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听说过重阳节吗?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重阳节是谁的节日?”“你想怎样为老年人庆祝节日呢?”

2、引导幼儿自主讨论:

“哪些东西送给老人比较适合?为什么?”

“你准备送什么礼物给老人?”

“除了送礼物外,你还能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3、引导幼儿制作礼物:

提出要求:“送礼物给爷爷奶奶,我们还要做哪些准备呢?”

根据幼儿的喜好,指导他们分组(绘画组、表演组等)准备礼物。

4、师生共同讨论:

“这份礼物你准备什么时候送?怎样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送给老人的礼物》,圈出适合送给老人的礼物。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11

《九九重阳节关爱老人回报亲情》主题班会

(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女)我是主持人温婉婷

(男)我是主持人禹昊宸。我宣布《九九重阳节关爱老人回报亲情》主题班会(合)现在开始!

鼓掌

(男)哎,温婉婷,你知道后天是什么节日吗?

(女)后天?10月21日,哦,农历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对吧?

(男)对!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女)我想起来了,我们曾学过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纪念重阳节,怀念山东兄弟的。哪位同学还记得这首诗?给大家背一下。

找两个同学背诗

(男)重阳节有一些习俗,我们来了解一下。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秋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登高的“高”和糕点的“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女)重阳节还有赏菊喝菊花酒的习惯。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菊花盛开的季节就是重阳节前后,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重阳佳节,我国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女)同学们,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你们知道了吗?接下来,有请孟诗然同学为我们表演舞蹈,请大家掌声欢迎!

(男)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同学们,我们都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大家思考一下,平时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是怎么关心你的?你又是怎么关心他们的?我们能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做些什么呢?请大家积极发言。

(找三名同学发言)

(女)由于时间关系,发言到此结束。我们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张纸,请大家把对长辈感恩的话和对他们的`承诺,写在这张心声卡上。(播放背景音乐《感恩的心》)(男)有的同学说:我们既没有钱,也没有太大的能力,尊老、敬老是长大了的事,你们说对吗?

(女)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有一句话叫“孝顺不能等“。曾经有一个记者向比尔·盖茨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比尔·盖茨说道:“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世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顺。”

(男)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做晚辈的若等到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在”了,你再说后悔,可就什么都晚了。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好好孝顺父母,孝敬长辈。

(女)对,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尊重、关心、照顾长辈,推而广之,尊重、孝敬所有的老人!希望大家回去都能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爱!

(合)我宣布《九九重阳节关爱老人回报亲情》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12

时间:10月2日

地点:九(9)班教室

参加人数:29人

班主任:李静

主题: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重阳节文化与意义,明确节日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以及感恩教育的意义、

2、感受革命前辈为我们创造的新时代生活的美好,心怀对老一辈人的崇敬之情、

3、感悟对革命前辈或对老一辈人的感恩活动对自我成长的帮助和意义、

活动过程:

一、翁晶晶向其他同学简述重阳节的来历,以及两则关于重阳节的民间故事:《丹朱修建重阳店》和《重阳公主与重阳店》、

二、学生收集材料展示,了解重阳文化:

一是“孝”文化、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19__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目前,我国的老人总数已超过一亿,已经接近老龄化社会指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们的知识、经验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

二是“寿”文化、青春长驻,人生不老,是世界各国人们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重阳佳节之时,正是枫叶流丹、五谷飘香、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亲朋好友一起扶老携幼爬山登高,是人们的一次集体健身、崇尚长寿的传统活动、三是“雅”文化、菊花和梅、兰、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四君子”,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落叶萧萧时节怀乡赋诗或踏野访花、重阳节赏菊,是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文化遗风、

三、观看视频短片,了解老一辈人付出各种艰辛努力创造新生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的各方面进步与发展,尤其是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世界迅猛的变化、感受革命先烈前辈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四、学生发言:我们应该怎样表达感恩之情?学生谈自己的感悟、

五、分享快乐:部分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重阳节当天慰问敬老院爷爷奶奶的照片,以及在家中帮助长辈所做事情的照片、还有个别学生为敬老主题画了几幅画,并将它们展示出来、

六、小组讨论:感恩对于我们成长的意义、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看法、

活动效果:

1、通过“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班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重阳节文化与意义,明确了感恩教育的深层含义、

2、通过观看视频短片,了解了革命前辈创下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以及今天世界迅猛发展的情况、表达了自己对感恩老一辈人的感悟以及对自我成长的意义、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合作精神,发扬了民主作风,并在全班同学中引起共鸣,形成一致合力、

活动反思:

这堂主题班会课的设计避免了一些条条框框的形式主义作风,以讲民间故事的形式开始,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后借短片之力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老一辈人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的艰辛,以及在他们的努力下世界正如何迅猛地发展,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继而在谈感想时,学生有感而发,吐露真情、最后,在分享快乐环节,充分体现正能量的发散,让学生有参与的激情,有展示的勇气,有收获的喜悦、在小组讨论环节,又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优势,体现了民主公平,使每个学生在这堂课中有所收获,从内心里自觉自愿想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13

x月是敬老月,x年x月21日重阳节,也是全国第三个老年节,东城区卫计委在全系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通过走访慰问、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为老年人送上节日祝福,为进一步发扬和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

走访慰问暖人心。自__年4月,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春晖行动”活动,为社区__余户孤寡老人进行了定期入户家庭医生式医疗服务。__月19日下午,在重阳节到来之际,东城区委卫计工委副书记张家惠来到了孤寡老人家中,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和生活状况,并送去节日祝福和真切的关怀。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东城区疾病控制中心、东城区动监所、东城区卫生学校等多家单位也纷纷走访慰问离休老干部,带去了节日问候和慰问品,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干部的心坎里。

义诊讲座送健康。重阳节前夕,系统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健康讲座活动,并走进社区、走进老人院,开展了义诊、免费体检等活动,帮助老年人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邀请同仁堂大讲堂的郭玉珍医生,为十字坡、安德里社区老年患者讲解秋冬季节保健、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选对穴位巧治病等健康知识,同时,医务人员分别来到三和老年公寓和心怡老年公寓、和平里地区多名孤寡老人家中,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测量血压等义诊活动;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针对辖区老年人慢病进行健康指导及健康宣传;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日坛公园举行了“九九重阳敬老爱老健教课堂”及健步走活动,引导老年人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健步走、打太极拳、游泳等适当的体育锻炼,并与医务人员一起进行了健步走;体育馆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长青养老院的老人们进行免费体检,包括测量体重、腰围、测血压、抽静脉血、做心电图等项目。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和广泛好评,为老年人送去了健康,同时,广大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要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让宝宝从小就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我喜欢爷爷奶奶,也愿意表达对他们的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由来。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内容提要: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节日。

2.了解重阳节的习俗。

一、演讲老师提问:

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能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我想对我的爷爷奶奶说些甜言蜜语。

二、学习儿歌《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笑,我请他们吃甜糕。我妈妈/爸爸夸我的好宝宝。

三、爷爷奶奶我们爱你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比如:宝宝长大了,你自己去的时候不需要爷爷奶奶抱了。打爷爷奶奶的背等。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发表感言师提问:

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三、学习儿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四、爷爷奶奶我们爱你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有关重阳节的教案篇16

“重阳节”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让学生学会“爱老”“敬老”“助老”。

二、活动时间

大约90分钟

三、活动准备

1)两个小品

2)一个游戏

四、活动流程

将全班同学分为6组,记录每组回答问题的次数,活动最后回答问题最多的那组每位成员都可以获得奖励。

1、导入过程

老师: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大家说说你们家乡是怎么迎接重阳节的,有哪些习俗?

(学生发表讲话的时间)(大约10分钟)

老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一些地方的人们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等。老师:当代社会,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九九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爱老、敬老、助老”的风气。

老师:接下来进行抢答环节(先抢答,再提问题,大约10分钟):1:你的爷爷奶奶爱吃什么,你知道你爷爷奶奶的生日吗?2:你平时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

3:你为爷爷奶奶做过什么?

4:你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

老师:曾经有一个记者也向比尔·盖茨提出了这个问题“你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吗?

老师:你们知道比尔·盖茨是怎么回答的吗。他说:“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世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顺。”没错,世上唯一不能等的就是孝顺了。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有一天“亲不在”了,“子欲养”也晚了。你们说是吗?

老师:每个人都会老去的,爷爷奶奶的今天,就是爸爸妈妈的明天,

也是我们的将来。尊重老人其实就是尊重我们自己。今天我们嫌弃老人,以后当我们年老时,儿孙同样也会嫌弃我们。

老师: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养老、敬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我想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义务。

2、进入活动

老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大象摸鼻子”的游戏。

老师:每组同学进行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每组输的人要到讲台前面来“大象抹鼻子”原地转5圈。

(学生活动的时间。)(大约10分钟)

老师:大家是不是觉得还没玩够啊!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节目哦!那就是由我们班同学表演小品。让我们掌声欢迎他们出场。

(学生表演第一个小品的时间)(大约10分钟)

老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第一个小品后觉得小东做的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小东,当你看到小亮为奶奶做的一举一动后,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一个结论。

(学生讨论的时间)(大约10分钟)

老师:现在,每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发表讨论的时间)(大约10分钟)

老师:爷爷奶奶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是我们的.长辈。是他们不断辛勤的工作,才有我们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作为晚辈的我们不能使唤他们,而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为爷爷奶奶做一些事情,替繁忙的爸妈孝顺爷爷奶奶。

老师:谁能说说自己能为爷爷奶奶做的一些事?(激励那些分数较低的组员)(大约5分钟)

(学生接着表演第二个小品)(大约5分钟)

老师:假如你当时也在那辆公共汽车上,你会让座吗?你是怎么看待那些不肯让座的人的?

老师: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一个结论。

(学生讨论的时间)(大约10分钟)

老师:现在,每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发表讨论的时间)(大约10分钟)

老师:我们不仅要“尊敬、帮助”我们爷爷奶奶,我们也要“尊敬、帮助”我们身边的老人。

3、老师总结

老师:“爱老、敬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这种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一只温暖的手;需要关心时,送上一句亲切慰问。生活在这“美好”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暖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

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让我们一起“爱老、敬老、助老”,使我们身边的老人感到人世间的温暖,远离孤独,安享晚年。“孝敬老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5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