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400字
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什么才算好的小学教案400字?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教案400字,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案400字篇1
学习阶段:
水平三
学习目标:
主动参与广播操的复习,并能做出示范。
积极参与跳长绳活动。
学习内容:
跳长绳广播操
学习步骤:
一、小组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提出分组练习要求,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组织学生比赛展示。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进行队列练习,复习二路纵队行进走。
3、全班分成三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8”字跳长绳和“1+1”跳长绳。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2分钟“8”字跳长绳。
5、分组展示“1+1”跳长绳。
组织:
六列横队、小组分散
二、合作学练,提高质量
教师活动:
1、讲述上节课广播操练习情况,提出本节课复习要求:对前三节广播操要做到精雕细凿,把每一节动作细细过关。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组织学生分组过关。
学生活动:
1、了解本课复习的要求。
2、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不断改进动作质量,反复体会各节动作的重难点。
3、分两组(女生组、男生组)进行过关,男生过关时女生作评委,女生过关时男生做评委,不仅能积极参与评价,更要做到公正。组织:
场地器材:
操场、录音机、长绳三根
小学教案400字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脉络,了解桂花的朴实、谦虚、香味迷人。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桂花图片。
2、这是什么花?(相机板书:桂花)你对桂花有什么了解?
3、从古至今,描写桂花的诗句也不少,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桂子花开,香飘十里;金秋十月,桂子飘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韩愈
4、从这些古诗中我们体会到桂花的最大特点是——香
4、是呀,桂花很香,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它。台湾有位女作家叫琦君(板书),她一生漂泊,11岁离开家乡,32岁去了台湾,60岁又移居美国,84岁重回故乡。可是,无论她身在何处,让她最难以忘怀的就是故乡的桂花和她童年时代摇落的那一场——桂花雨(板书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回到童年,去感受那一场——桂花雨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首先让我们翻开课本,用心地读一读课文,细细地感受这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注意要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到喜欢的语句划出来并多读两遍。
2、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小学教案400字篇3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小学教案400字篇4
一、班会目的:
通过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收集适合学生特点的一些安全知识。
三、活动过程:
1、师生问好并组织活动纪律,让班内学生明确本节班会的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懂得珍惜爱护自己宝贵的生命,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接下来师引领学生回忆巩固了解过的一些关于安全知识,师问生答。
2、师领生做选择题
(1)关于楼梯安全,下面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①上下楼梯时,靠右侧行走。
②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坐在楼梯台阶上打闹。
(2)打扫教室卫生时,下面哪些行为可能很危险?
①身子探出窗外擦玻璃。
②用抹布擦桌凳。
教师总结: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安全防护知识,上下楼梯请不要拥挤,文明谦让,靠右行走!遇到陌生人,我们不能随便跟他走,遇火灾拨打119电话,药片不能随便服等等安全知识,本次活动同学积极表现,使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很成功,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愿平安永远着伴随我们!
小学教案400字篇5
教学目标:
1、搜集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写在纸上向同学展示。
2、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
重点难点:
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
教学准备:
课前一个星期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在班上开一个“交流展示会”,你们都做好准备了吗?
二、教学过程
1、师宣布:本班“交流展示会”现在开始。
A、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在四人小组内向同学展示、交流。
B、四人小组组长汇总各组员意见后,面向全班汇报。
C、师。
2、讨论区:你是怎样看待妈妈对自己的批评的?
3、体验大行动:A、把课前一个星期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所写出的体验在四人小组内汇报。B、四人小组中推选写得最好的同学向全班汇报。C、师。
三、师:
这节课,同学们都交流得很好,看来你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有感情地读给妈妈听。
小学教案400字篇6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老师制作不倒翁的动作,并能选用恰当的词汇、句子把这些动作表达出来。
2.能按做的先后顺序把制作过程有步骤地写下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玩具:“不倒翁”
1.介绍玩具:为什么叫“不倒翁”?(摆动)
2.这个“不倒翁”是什么样子的?有趣吗?
二.观察导写。
这个有趣的“不倒翁”是怎么做出来的,想知道吗?
1.交待观察方法:看老师拿了什么材料,怎样做的?
2.演示制作过程。每做一步就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动作转化成语言,轻轻地说给自己听。
3.复现制作过程。
4.有看不清或不明白的地方吗?质疑。
三.指导口述。
1.按提纲分4步说一说老师做不倒翁的过程。
2.用上连接词连贯地说说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评议。
小学教案400字篇7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会前准备:
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活动过程:
引言:
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全班齐声合
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请同学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2、表扬部分同学。
小学教案400字篇8
教学内容:
1、立定跳远
2、迎面接力跑
教学目标:
1、学会立定跳远的各种分解动作,提高学生立定跳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原地弹跳能力。
2、发展学生速度和奔跑能力。
一、准备部分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
3、准备活动:慢跑两圈、放松活动。
二、基本部分
1、立定跳远
(1)动作:
1、准备动作,原地向上往高处起跳10次,向上的时候手臂向上摆,跳得越高越好。
2、基本动作,听教师的口令,一是手向上举,二是手从上往下摆,身子下蹲,三是向前起跳(重心向前)。
2、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跟着教师完成动作,接着学生分组完成动作十遍,直到大部分同学掌握为止。
2、迎面接力跑
(1)方法:接棒人站在起跑线后,右手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以后遥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接棒人握棒后迅速跑向对面。
(2)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并行线作起跑线,成纵队相对立在两端的起跑线后。
(3)要求:
1、传递棒时不准抛,传棒是落后由传棒人捡起继续进行。
2、严格遵守纪律、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节课的内容
4、下课
小学教案400字篇9
学习目标:合作练习、掌握技能
学习内容:实心球接力练习
学习步骤:
一、快乐的游戏
教师活动:
1.提出队列练习的要求
2.组织队列练习
3.提出游戏练习的要求
4.组织游戏
学生活动:
1.和同伴合作完成队列练习
2.积极的进行游戏的练习
组织: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难点: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实心球的练习要求
2.示范徒手的动作,同学们观察后进行动作的讲解
3.组织进行徒手的练习
4.提出借助排球进行前抛的练习
5.组织小组进行自主的进行练习
6.组织进行小结
学生活动:
1.积极、大胆的进行发言。
2.自主的进行徒手模仿练习
3.小组自主的进行练习
4.大胆发言,总结自己的经验
组织:
三、接力练习、提高身体素质
教师活动:
1.提出接力练习的要求
2.讲解接力的方法
3.组织练习。(方法:做25个仰卧起坐后进行10米的往返蛙跳)
学生活动:
1.懂得练习的方法
2.小组合作积极的投入比赛中去。
组织: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1.在实心球的练习时女同学的力量不足。动作做的很差。同时很多的同学存在着投掷的角度偏低的现象。2.在接力练习的时候同学们通过各种起跑姿势的变换而提高了起跑的反映速度。
小学教案400字篇1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难点是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观察课本主题图、讨论并填空。
2、老师出示:课本“做一做”第2题小动物赛跑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牛跑第几?你能把上面的问号位置填上吗?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