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
教案编写的内容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板书设计、教具准备等几个方面。怎么写好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感受古老的面具文化。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面具。
制作准备:
彩泥、雕塑刀。
制作过程:
1、导入:
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在一些传统节日里戴上面具,以表示对自然的崇拜。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戴面具有也是主要的化妆手段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
2、观察思考
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最吸引你?
3、实践探索
A、设计头部和脸形
根据想象,设计一个脸型,安放在一块木板上。
B、刻划五官
(1)用双手大拇指在面部适当的位置压出两个眼窝。
(2)用夸张的手法,分别做眼睛和鼻子,安装在头部适当位置。
(3)运用挖的方法刻划嘴巴。制作牙齿,安装在嘴巴中。
(4)塑造一对特别的耳朵,安装在头部两侧。
小提示:安装一定要牢固!
C、装饰调整
在头顶、额上等处加上适当装饰。
4、思考与实践
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个面具。
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篇2
一、活动名称
向节日里不休息,辛勤劳动的人们问好。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在家长的帮助支持下大胆、自然地向成人问好,向人们表达节日的祝贺。
2、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关注四周的的人和事。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幼儿园制作好慰问礼物和心意卡。
2、节日父母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帮助孩子发现在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
3、幼儿将自己的慰问礼物送给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请接受礼物的人填好心意卡交给孩子。(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可以帮助孩子一起送,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主动去送,这个环节是对孩子的一个挑战)
4、节日过后,孩子将心意卡带到幼儿园。大家互相交流自己向谁慰问了,是自己主动完成慰问任务的、还是父母帮助完成。
四、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于中班的主题活动《四周的人》,教育活动从孩子最亲近的父母长辈开始关心四周人们的活动,了解常见社会成员的工作及与我们的关系,并尊重他们的劳动,体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友好交往,愿意向他们学习。
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
制作准备:
彩泥。
制作过程:
1、导入:
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我们来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观察思考
彩泥制作的大公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各有什么特点?
3、实践探索
A、塑造身体
(1)选择2—3、种颜色邻近的彩泥,揉合后做公鸡的身体,使其色彩更加丰富。
(2)将彩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条状,并将细的一头向上弯曲。
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协调。
B、刻划头部
(1)选择红色彩泥做鸡冠,黄色彩泥做鸡喙并安装好。
(2)选择白色和黑色彩泥做鸡眼眶、眼睛,安装在鸡头部的两侧。
提示:注意大胆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C、添加翅膀和尾
用搓、剪的方法装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装基座
做一个大小合适的基座。把大公鸡安装在基座上。
4、思考与实践
你还能依据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爱的小动物吗?
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篇4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会前准备:
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活动过程:
(一)引言:
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二)全班齐声合
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请同学讲《毛泽东助人为乐的故事》。
2、表扬部分同学
(四)小结。
1、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2、一切劳动都是艰苦的,只有尝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小结:纵观历史,正如鲁班,李冰……哪一位能工巧匠不爱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没有劳动,社会便得不到发展;没有劳动,人类将变得一无是处。
为了牢固树立同学们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高尚品质,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发出如下倡议:
一、提高劳动意识,自觉主动参加公益劳动;
二、爱护环境卫生,不乱丢乱吐,不乱涂乱画;
三、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别让生命之泉空流;
四、节约用纸;珍惜森林资源;
五、节约用电,不过早开灯,人走灯熄;
六、珍惜资源,物尽其用,一物多用;
七、积极参加有益的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携手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有意的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陶泥制作南瓜针线盒,感受陶艺情趣文化。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针线盒。
制作准备:泥,泥浆,雕塑刀。
制作过程:
1、导入:
这个南瓜针线盒是用陶泥制成的,有趣吧!你也想动手做一个吗?
2、观察思考
说一说,南瓜针线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3、实践探索
学习徒手成型做南瓜针线盒。
看看右边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1)团泥球
提示:将和好的泥巴团成泥球。
(2)捏盒身
提示:左手托泥球,右手大拇指从泥球中间插入,与食指、中指相对用力一边挤压泥球,一边旋转,捏成中空盒身。
(3)粘泥条
提示:先把泥巴搓成细条状,用泥浆涂抹粘接处后,再把泥条粘在上面,用手轻压粘牢。
(4)做盒盖
提示:先用手将泥巴压成扁平状,再用竹刀把它切割成合适的形状。
一定要把它装饰得漂亮点儿。
4、思考与实践
如果有条件,可将泥制的南瓜针线盒烧制后送给妈妈,她一定很开心,而且还能长期保存。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做出不同形状的针线盒或其他物品来。
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篇6
目标:
1、培养幼儿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2、激发幼儿为家人服务的情感
预备:我的“五一”我做主的假日安排表
过程:
(一)引导幼儿了解五一劳动节的含义
1、在过几天我们要有一个非凡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吗?
2、五一是劳动节,你们知道什么是劳动吗?
3、为什么要劳动?
4、劳动很重要也很光荣,所以有了劳动节。
(二)激发幼儿为家人服务的情感
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了我们的祖国更美好、你们更幸福天天都在辛勤的劳动,你们想不
想在五一为家人做一些简单的劳动,让他们放松放松呢?
2、你想做什么,为什么?
(三)交流调查表
1、老师设计了一个我的“五一”我做主的假日安排表。
2、看看我们都要安排哪些事情呢?
3、等五一来的时候我们看一看哪个小朋友过了一个又快乐又有意义的劳动节。
附:假日安排表
我的“五一”我做主
1、我的名字__________
2、五一我想做哪几件事
3、做这些事的顺序和时间
4、我为家人做了什么
5、我学到了什么新本领
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篇7
a.幻灯:《人类的诞生》。其中有约1400万年前拉玛古猿用树枝、石块猎取食物的画面,手脚开始有了分工;有大约300万年前制造工具的猿人;有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约80万年前的“蓝田人”、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有约30万年前从“猿人”进化成的“新人”,这时出现了弓箭等工具和装饰品;有约70前的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仰韶文化,这时出现了饲养、制陶等生产活动。
b.远古的传说故事,如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驯养百兽,神农氏尝百草播五谷等。
主持人甲:历史的车轮每天都用劳动去推进。
主持人乙:人类的文明每页都要用双手去描绘。
主持人甲:下面请看第二小队为我们展示的历史画面——
主持人乙:《双手创造了文明》。
展示自绘图片或播放录像,介绍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诗朗诵:《手的.礼赞》
主持人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主持人乙:社会主义大厦高耸云天。
主持人甲:下面请看第三小队为我们展示的画卷——
主持人乙:《双手建设着社会主义祖国》。
用表格、图片展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劳动人民用双手取得的伟大成就。
请劳动模范、科研人员讲述自己如何用双手创造奇迹的故事。
表演文艺节目,赞颂劳动者用双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
主持人甲: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莫过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主持人乙:让我们从小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
主持人甲:用双手为自己的童年书写光辉的一页。
主持人乙:现在举行“神奇的手”知识抢答赛。
猜“手”的谜语。每人说一个关于“手”字的谜语(包括带“手”字偏旁的字谜),猜中者将获得一枚精美的纪念卡。
讲“手”的故事。让队员用一个带“手”字偏傍的字或带“手”字的成语,即兴编一个故事,也可以用五个带“手”字偏旁的字或带“手”字的成语说一句有趣的话,还可以讲一个“假如没有手”的故事。
互赠“手”的格言、警句。让每个队员制作一个精美的卡片,在上面写一句关于“手”的格言、警句或谚语,然后把全中队的卡片集中起来,弄乱后再发给每个队员。这样每个『人员可以得到一张卡片,自己的卡片又给了另一名队员。每人都有两个“联手’朋友,“联手”朋友互教互学各自的“小绝招”。
主持人甲:手,我们人人都有。
主持人乙:我们人人都爱自己的手。
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篇8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五月一号是劳动节,初步了解劳动节的由来。
2、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对象:
中班级全体幼儿。
活动时间:
4月26日。
活动主要负责:
各班班主任老师、副班老师和保育员。
活动口号:
十个手指动动动,什么活儿都会干!
活动开始:
室内教学:
一、导入:
谈话导入:教师询问小朋友知道五月一号是什么节目。(教师可以小小透露引导是劳动节)
二、小朋友们出示PPT,给幼儿讲解劳动节的由来。
三、教师总结:劳动节是五月一号,是辛勤劳作人民的节日。
室内清洁活动:
一、教师带领幼儿到每班指定区域。
二、教师讲解清洁事项及安全事项,示范清洁过程。
三、分发好清洁工具给幼儿。
四、幼儿开始别班清洁。清洁完后。别班幼儿回班感谢本班幼儿的辛苦劳动,并一起观察劳动后场地的整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反思:
为迎接“五一劳动节”的到来,让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深刻的认识,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萌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人民的成果。我们小班级在节日前夕将开展“劳动人民最光荣”的主题活动。希望通过此活动,教育孩子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服务。
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篇9
班会主题:
假期完美结束,收心上课
班会内容如下:
1、各班班长点名,统计到校人数,对未及时返校的学生去向逐一落实清楚。
2、暑假中学校为了改善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进行了宿舍改造,个别工程还没有改善完毕,宿舍、教学楼比较乱,要求同学们要做好卫生清扫工作,理解学校,配合学校工作。
3、本学期同学们遇到问题应找各自学业导师沟通,解决。
4、各班负责人公布班费的收支情况。辅导员带领大家学习学校新编制的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5、日常安排:
A、每天上午7:50、下午13:50前进入教室,早上不能将食物带入教室,各班班长、班干部做好带头作用,监督大家。
B、宿舍垃圾要求用袋装带到楼底下,保持宿舍内的整洁。
C、到目前为止,还有部分同学没有缴纳学费,学费带在身上不安全,要求立即缴纳学费。没有返校的或者出国的同学用支付宝缴纳学费。
D、新学期成立了新的学生会,其中的.骨干将从大二,大三学生中选拔。明天会将竞选要求下发到各班,希望同学们踊跃报名。
6、新学期开始,辅导员希望同学们能尽快调整自己,杜绝假期中懒散的生活习惯,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注意个人财产安全,出门遵守交通规则等。
五一劳动节活动简单教案篇10
设计意图:
清明节一过,就到了五一劳动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传统文化很重要的!
活动目标:
1、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又快乐的事。
3、激发爱劳动的愿望。
活动准备:
布置幼儿去附近的理发店理发,到超市购物等,了解人民的劳动。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过程:
一、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知道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二、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三、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超市的情景,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
教师提问: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劳动的?
四、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五、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1、理发店的叔叔阿姨都干些什么事?
2、没有他们会怎样?
3、超市里叔叔阿姨每天站着累吗?
4、既然累为什么还要干?
5、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六、带领幼儿参加幼儿园公益劳动(捡石子、捡树叶、扫地),并观察劳动后场地的整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七、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八、活动延伸
让幼儿为老师、父母或其他劳动者制作一份小礼物,祝贺他们的节日。
活动反思:
通过此活动,让孩子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可以让幼儿了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尤其是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培养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关心他们,关心身边的事,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责任感与社会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