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
好的教案应该有及时的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启示。优秀的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应该是怎样的?快来学习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的撰写技巧,跟着小编一起来参考!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一下什么叫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2.4:1.6和60:40
3、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再学习一种更快捷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43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2.4:1.6=60:40)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2.4:1.6=60:40外项内项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出示例1、(1)教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教师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在这样的特点呢?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3)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样的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出来?(可多让一些学生说,说得不完整也没关系,让后说的同学在先说的同学的基础上说得更完整.)(4)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教师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5)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指名学生改写2.4:1.6=60:40(=)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边问边画出交叉线)(6)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a:b=c:d(b,d≠0)或a/b=c/d;ad=bc
以前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三、拓展应用
1.课本43页做一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5(2)0.2:2.5和4:50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2=24:()():15=4:5
3.猜数:老师有一个比例,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你是怎么样思考的?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都有共同的特点吗?
24:()=():2
4.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1/3:1/6和1/2:1/41.2:3/4和4/5:5
四、拓展
已知3×40=8×1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比例,你能写出几对比例。提示:先把3和40当作外项,再把它们当作内项。
五、总结
1、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2、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其中两端的两个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个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当然还可以解比例,这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六、作业布置
课本43页练习八第5、7题。
板书
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1、2.4:1.6=60:40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2.4:1.6=60:40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2
今学期是九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我谈谈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中考总复习具体做法。
一、预备阶段(第1周——第4周):完成未学完的新课。
由于各种原因,我校九年级下册的新课没有上完,《圆》的知识没有讲授,从而严重影响中考备考,所以尽可能地尽早结束新课。
二、第一阶段(第4周——第12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
2、按知识板块组织复习。把知识进行归类,将全初中数学知识分为十一讲:第一讲数与式;第二讲方程与不等式;第三讲函数;第四讲统计与概率;第五讲基本图形;第六讲图形与变换;第七讲角、相交线和平行线;第八讲三角形;第九讲四边形;第十讲三角函数学;第十一讲圆。复习中由教师提出每个讲节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知识重温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3、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内容,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又如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的联系的题目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应掌握其基本解法。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4、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的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
三。第二阶段(第13周——第18周):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讲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3
教学内容
1.(a≥0)是一个非负数;
2.()2=a(a≥0).
教学目标
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和()2=a(a≥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通过复习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出(a≥0)是一个非负数,用具体数据结合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导出()2=a(a≥0);最后运用结论严谨解题.
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a≥0)是一个非负数;()2=a(a≥0)及其运用.
2.难点、关键:用分类思想的方法导出(a≥0)是一个非负数;用探究的方法导出()2=a(a≥0).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口答
1.什么叫二次根式?
2.当a≥0时,叫什么?当a<0时,有意义吗?
老师点评(略).
二、探究新知
议一议:(学生分组讨论,提问解答)
(a≥0)是一个什么数呢?
老师点评:根据学生讨论和上面的练习,我们可以得出
(a≥0)是一个非负数.
做一做: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
()2=_______;()2=_______;()2=______;()2=_______;
()2=______;()2=_______;()2=_______.
老师点评:是4的算术平方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是一个平方等于4的非负数,因此有()2=4.
同理可得:()2=2,()2=9,()2=3,()2=,()2=,()2=0,所以
()2=a(a≥0)
例1计算
1.()22.(3)23.()24.()2
分析:我们可以直接利用()2=a(a≥0)的结论解题.
解:()2=,(3)2=32•()2=32•5=45,
()2=,()2=.
三、巩固练习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2()2()2()2(4)2
四、应用拓展
例2计算
1.()2(x≥0)2.()23.()2
4.()2
分析:(1)因为x≥0,所以x+1>0;(2)a2≥0;(3)a2+2a+1=(a+1)≥0;
(4)4x2-12x+9=(2x)2-2•2x•3+32=(2x-3)2≥0.
所以上面的4题都可以运用()2=a(a≥0)的重要结论解题.
解:(1)因为x≥0,所以x+1>0
()2=x+1
(2)∵a2≥0,∴()2=a2
(3)∵a2+2a+1=(a+1)2
又∵(a+1)2≥0,∴a2+2a+1≥0,∴=a2+2a+1
(4)∵4x2-12x+9=(2x)2-2•2x•3+32=(2x-3)2
又∵(2x-3)2≥0
∴4x2-12x+9≥0,∴()2=4x2-12x+9
例3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
(1)x2-3(2)x4-4(3)2x2-3
分析:(略)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1.(a≥0)是一个非负数;
2.()2=a(a≥0);反之:a=()2(a≥0).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8复习巩固2.(1)、(2)P97.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3.课后作业:《同步训练》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4
配方法
教学内容
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2+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后知识迁移到解a(ex+f)2+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2.难点与关键: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问题1.填空
(1)x2-8x+______=(x-______)2;(2)9x2+12x+_____=(3x+_____)2;(3)x2+px+_____=(x+____)2.
问题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1)16 4;(2)4 2;(3)()2 .
问题2:目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方程?二元怎样转化成一元?一元二次方程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二次如何转化成一次?怎样降次?以前学过哪些降次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上面我们已经讲了x2=9,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x=±3,如果x换元为2t+1,即(2t+1)2=9,能否也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呢?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点评:回答是肯定的,把2t+1变为上面的x,那么2t+1=±3
即2t+1=3,2t+1=-3
方程的两根为t1=1,t2=--2
例1:解方程:(1)(2x-1) 2=5 (2)x 2+6x+9=2 (3)x 2-2x+4=-1
分析:很清楚,x2+4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原方程就转化为(x+2)2=1.
解:(2)由已知,得:(x+3)2=2
直接开平方,得:x+3=±
即x+3=,x+3=-
所以,方程的两根x1=-3+,x2=-3-
例2.市政府计划2年内将人均住房面积由现在的10m2提高到14.4m,求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
分析: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一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0x=10(1+x);二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x)+10(1+x)x=10(1+x)2
解: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
则:10(1+x)2=14.4
(1+x)2=1.44
直接开平方,得1+x=±1.2
即1+x=1.2,1+x=-1.2
所以,方程的两根是x1=0.2=20%,x2=-2.2
因为每年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率应为正的,因此,x2=-2.2应舍去.
所以,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应为20%.
(学生小结)老师引导提问:解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共同特点: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降次转化思想”.
三、巩固练习
教材 练习.
四、应用拓展
例3.某公司一月份营业额为1万元,第一季度总营业额为3.31万元,求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是多少?
分析:设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二月份的营业额就应该是(1+x),三月份的营业额是在二月份的基础上再增长的,应是(1+x)2.
解:设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x.
那么1+(1+x)+(1+x)2=3.31
把(1+x)当成一个数,配方得:
(1+x+)2=2.56,即(x+)2=2.56
x+=±1.6,即x+=1.6,x+=-1.6
方程的根为x1=10%,x2=-3.1
因为增长率为正数,
所以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10%.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由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2=p(p≥0),那么x=±转化为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mx+n)2=p(p≥0),那么mx+n=±,达到降次转化之目的.若p<0则方程无解
六、布置作业
1.教材 复习巩固1、2.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5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分析、教法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流程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简要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节仍是进一步讨论如何建立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是在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复杂程度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2、教学目标要求: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3)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与面积有关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本节课的设计中除了探究3教师参与多一些外,其余时间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点、引、激、评,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培养学生们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
2、本节内容学习的关键所在,是如何寻求、抓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准确列出方程来解答。因此课堂上从审题,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等一系列活动都由生生交流,兵教兵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的,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流程分析:
本节课是新授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整个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可分为:
活动1复习回顾解决课前参与
活动2封面设计问题的探究
活动3草坪规划问题的延伸
活动4课堂回眸
这一流程体现了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活动1复习回顾解决课前参与
由学生展示课前参与题目,集体订正。目的在于回顾常用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并且引出本节学习内容——面积问题。
活动2封面设计问题的探究
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审题,找寻等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对“正中央矩形与封面长宽比例相同”题意的理解,使学生明白中央矩形长宽比为9:7,从而进一步突破难点: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比也为9:7,为学生设未知数提供帮助。之后由学生分组完成方程的列法,以及取法。讲解中注重简便设法及解法的指导与评价。
活动3草坪规划问题的延伸
放手给学生处理,以学生合作完成为主。突出利用平移变换为主的解决方式。多由学生分析不同的处理方法。
活动4课堂回眸
本课小结从内容、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展开,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方法的提炼,这样对于学生学知识,用知识是有很大的促进的。方法以学生畅谈收获为主。
作业布置
共3个题目,前两个为必做题,全员均作;最后一个选作题,可供学有余力学生能力提升用。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6
一、教学目标
1.感知图形的旋转,知道什么是图形的旋转、旋转中心和旋转角,会指出实例中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2.经历用硬纸板画旋转后图形的过程,加深对图形旋转的感知,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图形的旋转概念.
2.难点:图形的旋转概念.
三、教学过程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美丽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让我们仔细来看一看.
(师出示下面的图案)
(图在七年级下册P27)
师:(指图案)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个图案是怎么设计的?
生:……(让几名同学发表看法)
师:(指准图案)这是一个鸽子,把这个鸽子向右平移,得到这个鸽子,再向右平移得到这个鸽子,再向右平移得到这个鸽子,这样就得到了这一排鸽子;同样,我们把这个鸽子向下平移,得到这个鸽子,再向右平移得到这个鸽子,这样平移下去,又得到了这一排鸽子;同样方法可以得到第三排鸽子.可见这个图案是用一个鸽子经过平移得到的(边讲边板书:平移).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图案.
(师出示下面的图案)
(图在八年级上册P48)
师:(指图案)大家看一看,这个图案又是怎么设计的?
生:……(让几名同学发表看法)
师:这个图案可以看成是把(指准)这个图平移到这里,再平移到这里,再平移到这里,最后形成了这个图案.这是同学们都看到的,但这个图案的形成还可以换一种方式来看,怎么换一种方式来看?(稍停)
师:(指准)作这个图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指准)得到这个图形;再作这个图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指准)得到这个图形;再作这个图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指准)得到这个图形.这样作下去,就形成了这个图案.可见这个图案是(指准)这个图经过反复作轴对称图形而形成的(边讲边板书:轴对称).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图案.
四、总结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7
目的要求
1.理解并掌握函数值与最小值的意义及其求法.
2.弄清函数极值与最值的区别与联系.
3.养成“整体思维”的习惯,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分析
1.教科书结合函数图象,直观地指出函数值、最小值的概念,从中得出利用导数求函数值和最小值的方法.
2.要着重引导学生弄清函数最值与极值的区别与联系.函数值和最小值是比较整个定义域上的函数值得出的,而函数的极值则是比较极值点附近两侧的函数值而得出的,是局部的.
3.我们所讨论的函数y=f(x)在[a,b]上有定义,在开区间(a,b)内有导数.在文科的数学教学中回避了函数连续的概念.规定y=f(x)在[a,b]上有定义,是为了保证函数在[a,b]内有值和最小值;在(a,b)内可导,是为了能用求导的方法求解.
4.求函数值和最小值,先确定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然后,再比较函数在区间两端的函数值,因此,用导数判断函数极大值与极小值是解决函数最值问题的关键.
5.有关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问题的教学,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数学建模思想,分析实际问题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给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函数关系式,同时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实际意义,找出取值范围,确保解题的正确性.从此,在函数最值的求法中多了一种非常优美而简捷的方法——求导法.依教学大纲规定,有关此类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问题一般指单峰函数,而文科所涉及的函数必须是在所学导数公式之内能求导的函数.
教学过程
1.复习函数极值的一般求法
①学生复述求函数极值的三个步骤.
②教师强调理解求函数极值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提出问题(用字幕打出)
①在教科书中的(图2-11)中,哪些点是极大值点?哪些点是极小值点?
②x=a、x=b是不是极值点?
③在区间[a,b]上函数y=f(x)的值是什么?最小值是什么?
④一般地,设y=f(x)是定义在[a,b]上的函数,且在(a,b)内有导数.求函数y=f(x)在[a,b]上的值与最小值,你认为应通过什么方法去求解?
3.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①学生回答:f(x2)是极大值,f(x1)与f(x3)都是极小值.
②依照极值点的定义讨论得出:f(a)、f(b)不是函数y=f(x)的极值.
③直观地从函数图象中看出:f(x3)是最小值,f(b)是值.
(教师在回答完问题①②③之后,再提问:如果在没有给出函数图象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判断出f(x3)是最小值,而f(b)是值呢?)
④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求函数最值的一般方法:
i)求y=f(x)在(a,b)内的极值(极大值与极小值);
ii)将函数y=f(x)的各极值与f(a)、f(b)作比较,其中的一个为值,最小的一个为最小值.
4.分析讲解例题
例4 求函数y=x4-2x2+5在区间[-2,2]上的值与最小值.
板书讲解,巩固求函数最值的求导法的两个步骤,同时复习求函数极值的一般求法.
例5 用边长为60cm的正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小箱,先在四角分别截去一个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翻转90°角,再焊接而成(教科书中图2-13).问水箱底边的长取多少时,水箱容积,容积为多少?
用多媒体课件讲解:
①用课件展示题目与水箱的制作过程.
②分析变量与变量的关系,确定建模思想,列出函数关系式V=f(x),x∈D.
③解决V=f(x),x∈D求最值问题的方法(高次函数的最值,一般采用求导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自变量的实际意义).
④用“几何画板”平台验证答案.
5.强化训练
演板P68练习
6.归纳小结
①求函数值与最小值的两个步骤.
②解决最值应用题的一般思路.
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2.5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8
在整个中学数学知识体系中,二次函数占据极其关键且重要的地位,二次函数不仅是中高考数学的重要考点,也是线性数学知识的基础。那老师应该怎么教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教案教学方法。
一、重视每一堂复习课数学复习课不比新课,讲的都是已经学过的东西,我想许多老师都和我有相同的体会,那就是复习课比新课难上。
二、重视每一个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离开学生谈课堂效率肯定是行不通的。而我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大多不太好,上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学习的热情也不是很高,这些都是十分现实的事情,既然现状无法更改,那么我们只能去适应它,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做好课外与学生的沟通,学生对你教学理念认同和教学常规配合与否,功夫往往在课外,只有在课外与学生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和学生建立起比较深厚的师生情谊,那么最顽皮的学生也能在他喜欢的老师的`课堂上听进一点
四、要多了解学生。你对学生的了解更有助于你的教学,特别是在初三总复习间断,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复习情况有助于你更好的制定复习计划和备下一堂课,也有利于你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
2二次函数教学方法一
一、立足教材,夯实双基:进行中考数学复习的时候,要立足于教材,重新梳理教材中的典例和习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要让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做到知识的延伸和迁移,让解题方法、技巧在学生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在头脑中再现
二、立足课堂,提高效率:做到教师入题海,学生出题海.教师应多做题、多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众多复习资料中,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最佳练习,也可通过对题目的重组。
三、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让每一节课都给学生留有时间,让他们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四、激发兴趣,提高质量: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在上复习课时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在关注知识复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效果,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感.这样他们才会更有兴趣的学习下去.
3二次函数教学方法二
1.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
2.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继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之后,学生要学习的最后一类重要的代数函数,它也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
3.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应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与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
4.初中阶段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用二次函数的观点审视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二次函数教学方法三
1.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
2.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
3.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
4.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9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进入初三,学生成绩差距较大。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今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完成九年级下册的内容
1.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五种基本函数关系式,会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用逻辑推理的思想来证明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定理。
3.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4.通过关於图形和证明的教学,进一步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
二.本学期在提高教学质量上采取的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
2.注意教科书的系统性,使学生牢固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
3.注意发展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
5.鼓励合作学习,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差生成绩。
三.教学具体安排。
1.第一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2.第二周.等腰梯形,中位线,反证法,以及复习题
3.第三周.数据分析与决策.
4.4周.复习数与式
5.5周.复习方程与不等式
6.6周.复习函数
7.7周.复习图形的认识
8.8周.复习图形与变换
9.9周.复习图形与坐标
10.10周.复习概率与统计
11.11周.复习课题学习
12.12周.模拟考试与讲评
13.13周.市检
14.14周.重要知识点的再梳理
15.15周.一些常见题的训练
16.16周.做往年的中考题
17.17周.考试方法和考试心理的辅导.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10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建立方程模型的作用,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2、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抽象、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一根长22cm的铁丝。
(1)能否围成面积是30cm的矩形?
(2)能否围成面积是32cm的矩形?并说明理由。
二、探索活动
分析情境问题可知:如果设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的长是xcm,那么矩形的宽是____________。根据相等关系:矩形的长×矩形的宽=矩形的面积,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思考: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中,面积最大是多少?
三、例题教学
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2,点P从
点A沿AB向点B以1/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沿边BC
向点C以2/s的速度移动,问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2?
分析:题中含有等量关系:S△PBQ=82,只要用点P运动的时间
来表示三角形各边的长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即可得到相应的方程。
例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
BC=3cm。点P沿边AB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
的速度移动,点Q沿边DA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3)那么,当t为何值时,△QAP的面积等于2cm?
四、课堂练习
1、P98练习
2、思维拓展:
如图,有100m长的篱笆材料,要围成一矩形仓库,
要求面积不小于600m,在场地的北面有一堵50m的旧墙,
有人用这个篱笆围成一个长40m,宽10m的仓库,但面积
只有40×10m,不合要求,问应如何设计矩形的长与宽才能符合要求呢?
五、课堂小结
如何正确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六、作业
后进生:P98练习P99习题4.36优生:P99习题4.36、7、8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从简单的实际事例中,抽象出函数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
2、使学生分清常量与变量,并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会求函数值,并体会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
4、使学生掌握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5、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了解函数的意义,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求函数值.
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反映了函数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吗?
1、学校计划组织一次春游,学生每人交30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2、为迎接新年,班委会计划购买100元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关系.
解:1、y=30n
y是函数,n是自变量
2、,n是函数,a是自变量.
(二)讲授新课
刚才所举例子中的函数,都是利用数学式子即解析式表示的.这种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如第一题中的学生数n必须是正整数.
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2)
(3)(4)
(5)(6)
分析:在(1)、(2)中,x取任意实数,与都有意义.
(3)小题的是一个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
同理(4)小题的也是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且.
第(5)小题,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的被开方数是.
同理,第(6)小题也是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
.
解:(1)全体实数
(2)全体实数
(3)
(4)且
(5)
(6)
小结:从上面的例题中可以看出函数的解析式是整数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注意: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片面地认为,凡是分母,只要即可.教师可将解题步骤设计得细致一些.先提问本题的分母是什么?然后再要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求出使函数成立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的问题也与次类似.
但象第(4)小题,有些同学会犯这样的错误,将答案写成或.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的两根用“或者”联接,在这里就直接拿过来用.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讲清“且”与“或”.说明这里与是并且的关系.即2与-1这两个值x都不能取.
例2、自行车保管站在某个星期日保管的自行车共有3500辆次,其中变速车保管费是每辆一次0.5元,一般车保管费是每次一辆0.3元.
(1)若设一般车停放的辆次数为x,总的保管费收入为y元,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估计前来停放的3500辆次自行车中,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试求该保管站这个星期日收入保管费总数的范围.
解:(1)
(x是正整数,
(2)若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
则
收入在1225元至1330元之间
总结: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得实际问题有意义.这样,就要求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函数,当自变量时,相应的函数y的值是.60叫做这个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例3、求下列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1)(2)
(3)(4)
解:1)当时,
(2)当时,
(3)当时,
(4)当时,
注:本例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体会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以此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了有关函数的概念.在研究函数关系时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此,要求大家能掌握解析式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能求出其相应的函数值.另外,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业:习题13.2A组2、3、5
创新教案九年级数学篇1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从本章来看,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四种解法,后面即将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本册书来看,一元二次方程是后面学习二次函数、圆中的有关计算的基础;从整个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来看,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的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的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多元方程、高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从学科领域来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也有重要意义,如物理学中电学的一些计算、化学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都要用到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练习课,旨在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四种解法的类比归纳,让学生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在学习中体会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
2.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并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进行类比,理解解一远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降次”,体验分类讨论、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
(3)通过学生间合作交流、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同时提高小组合作意识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对解一远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降次”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教学就相当于和学生作战,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具体水平而选择最好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要先分析学情,再确定教法。
1.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四种解法,在七、八年级的时候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的解法,掌握了一些解方程的基本能力。再者,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具有一定分析推理能力,同时,在讨论、探索、交流学习等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应更多地应用探讨、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去求得新知识,加深和扩展学生对一些数学思想的理解。
2.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并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所以,我采用的方法可以概括性为四个字:精讲多练。讲,就是讲四种解法的优缺点及“降次”的思想;练,就是通过大量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题,让学生体会选择适当的方法的重要性及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是通过“降次”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而求解,体验化归的数学思想。
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引探式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教师着眼于“引”尽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学生着眼于“探”,通过探索活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发展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采用电脑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投影仪出示练习题,节约了课堂时间,保证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交流,还可以展示学生的练习结果,纠正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四种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2.探究新知:出示四道有代表性的一元二次方程,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方法解方程。学生完成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或者跨小组交流,看看彼此用的是不是同一种方法,若方法不同,比较看谁的方法更简单。教师深入各小组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并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解题过程在投影仪上展示。
3.归纳小结:教师以四名学生的解法为例,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选择的基本原则就是简单易行。对于形如完全平方等于非负数的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采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对于方程的左边能用提公因式或乘法公式分解因式分解的一元二次方程,则采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其余的方程,则选择公式法或配方法。通过比较发现,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基本的思想都是“降次”。直接开平方法和公式法是通过开平方达到降次的目的,配方法是通过配方再开平方达到降次的目的,因式分解法是通过把方程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等于0的.形式而达到降次的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同时可以看出,这几种方法都是将“二次”降为“一次”,然后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了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然后用七年级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解决问题,这体现了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可以给学生强调:我们学习数学知识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将遇到的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的、已经能解决的旧问题而解决,这就是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
4.拓展延伸: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归纳,学生发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降次”,由此可以拓展:解高次方程的基本思想就是“降次”,降高次为一次,那么解多元方程的基本思想就是“消元”,这样学生就会理解以前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都采用的是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了。为学生以后学习多元高次方程的解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5.巩固练习:通过前面的练习和讲解,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了新的认识,这时应该趁热打铁,再出示几道习题让学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