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

时间: 新华 九年级教案

教案的编写应注重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这里提供优秀的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方便大家写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参考。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燃烧;知道燃烧和燃烧的条件;能利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探究燃烧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设计实验,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增加对化学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燃烧条件。

【难点】利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魔术:烧不坏的手绢(将20mL的95%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入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手绢表面迅速燃烧起来,熄灭后,手绢并没有烧坏)

教师: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能揭开魔术的奥秘了。

环节二:讲授新课

请学生们回忆以前学过的燃烧的实例,说一说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

归纳:通常意义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过渡:什么情况下能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接下来我们探讨燃烧的条件。

进行三组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水与酒精的燃烧对比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的结论。

(2)对比实验【7-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下白磷不燃烧。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学生思考并讨论让水下白磷燃烧的方法,教师听取意见后演示实验【7-12】,热水下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

总结: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揭秘魔术:水分蒸发吸收了酒精燃烧释放的热量,使手帕的温度达不到其燃烧的最低温度,手帕无法燃烧保持完整。

环节三:拓展提升

思考:1.为什么篝火中的木材要架空?2.实验室的酒精灯通常用火柴点燃,煤气灶用电子打火器点燃、煤炉则要用纸屑、木条等引燃,这是为什么呢?3.点燃火柴时,划火柴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作业:思考怎么才能灭火。

四、板书设计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2

[说明]①浓盐酸一般为12l/L,密度为1.19g/L,稀盐酸不能发生该反应.

②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该反应具有以下特征:

粉末状固体+液体气体

可见宜采用固—液加热制气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实验装置:

①气体发生装置

固一液加热制气装置.首先选择反应容器,由于盐酸必须在反应中保证一定的浓度,所以用量较大,因而宜采用容积较

大的圆底烧瓶而不宜用大试管;其次,对于添加液体的容器,采用分液漏斗(不用长颈漏斗)能有效地防止Cl2逸出,且便

于控制盐酸的用量;对于圆底烧瓶,通常用酒精灯加热而且需放上石棉网,以防止圆底烧瓶受热不均而炸裂,圆底烧瓶中液

体的盛装量,一般以液体占圆底烧瓶球部容积的~为宜.实验装置如图4-8所示.

③气体净化装置

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主要成分和杂质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当的&39;装置来除去杂质.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氯气中混有HCl和H2O(g)等杂质,除去氯气中的HCl可用饱和食盐水洗气(如图4-9Ⅰ所示);除去氯气中的H2O(g)可用浓硫酸洗气(如图4-9Ⅱ所示)或用干燥的CaCl2.

③气体收集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必须考虑气体和被排对象(如空气、水)的性质和欲收集气体的纯度要求,由于Cl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反应,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图4-10Ⅰ);又因为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如图4-10Ⅱ),但此法收集的Cl2中含有水蒸气;还可将Cl2直接收集在橡皮球囊中.

④尾气处理装置

化学实验中,凡是有毒或易燃的尾气,都要进行适当的尾气处理,使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形成安全隐患.对于Cl2,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而除去(如图4-11所示).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制取Cl2,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l2,可采用如图4-12所示的装置.

实验步骤:“连—检—装—制—集”.

①“连”——将所需仪器按图4-12所示的顺序连接.即如图4-12所示,依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组装成制取气体装置.

②“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F中加水至浸没玻璃导管,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玻璃导管内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玻璃导管内液体回流形成一段液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说明]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必须在连接装置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通常包括“形成水封→微热并观察→冷却并观察”三个步骤.

③对于气密性不合格的仪器或装置,要查出原因,修复或更换.若橡皮塞不密封,可涂上少量凡士林后再重新检查气密性.

③“装”——装药品或试剂.将装置拆开,分别向B、C、D、F中加入适当的药品或试剂,重新连接后,再向分液漏斗A中加入浓盐酸,然后塞好玻璃塞以防止盐酸挥发.

④“制”——加热制气.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内加入适量浓盐酸,点燃酒精灯加热,使反应平稳地进行.要通过观察装置C、D中的气泡产生的快慢判断反应进行的快慢,并通过控制浓盐酸的用量或利用酒精灯来调节反应速率,使反应连续、平稳地发生.

⑤“集”——收集气体,当装置E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表示氯气已收集满,可更换集气瓶继续收集,收集满氯气的集气瓶要盖严,瓶口朝上放置.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当装置C、D中无气泡冒出时,将装置F中的玻璃导管取出,装置B、C中的氯气可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除去,装置D中的氯气可用空气将其“吹”入NaOH溶液中除去.

[说明]①当实验室没有MnO2时,可用MnO4和浓HCl制取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4+“HCl(浓)=2Cl+2MnCl2+5Cl2↑+8H2O.

此反应较剧烈,需将浓盐酸缓缓地滴到MnO4固体上,不需加热.

当实验室没有浓盐酸时,可用NaCl和浓H2SO4替代浓盐酸与MnO2制取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2NaCl+3H2SO42NaHSO4+MnSO4+2H2O+Cl2↑

②盐酸和MnO2反应时,盐酸表现出酸性和还原性,表现还原性的标志是-1价的Cl--变成了。价的Cl2而如何判断酸在某些反应中除表现氧化性或还原性外还是否表现出酸性呢?主要标志是生成物中有无酸根离子.若有酸根离子就说明除表现氧化性或还原性外,还表现出酸性,如:

au+2H2SO4(浓)CuSO4+SO2↑+2H2OH2SO4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b.NaClO3+6HCl=NaCl+3H2O+3Cl2↑HCl既表现出还原性,又表现出酸性.

③验满方法:a.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斌纸接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氯气已收集满了.

b.也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氯气已收集满了.

思维拓展

1.怎样根据反应原理设计气体发生装置?试举例说明.

点拨固体+固体气体(实验室制取氧气);

块状固体+液体→气体(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

粉末状固体(或液体)+液体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

2.工业上如何制Cl2?

点拨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Cl2:

2NaCl+2H2O2NaOH+H2↑+Cl2↑

例如: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主要操作有: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

③用药匙向蒸馏烧瓶中加入MnO2,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并将导气管放人集气瓶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

答案:②①⑤④③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3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激发更多的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重点和难点

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实验准备

一组精美图片(或制作成多媒体)、研钵、滴管、小烧杯、量筒、医用维生素C、蒸馏水、漏斗、滤纸、玻璃棒、石蕊、碘酒、米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情景创设

同学们都吃过饭了吗?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饭啊?为什么光吃饭还不行,还要吃菜呢?

(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得出我们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

群体互动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在生物学和化学中已经知道了不少。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盐,本单元所涉及的无机盐将在下一个课题中进行研究。本课题我们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四类有机物的营养物质。

请分组阅读教材p88~94,讨论并完成p89、p93两处的课堂练习。

交流汇报

各小组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

巩固提高

①特殊的蛋白质──酶;维生素的音译名:Vitamin-维他命;

②演示:碘与淀粉的反应:单质碘+淀粉显蓝色。

组间抢答

给我们平时常吃的食物找“家”:米饭、羊肉、苹果、白菜、牛肉、花生、糖果、猪肉、黄瓜、鲜奶、鱼肉、玉米、鸡蛋、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主要含蛋白质的有;主要含糖类的有;

主要含油脂的有;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探究辨析

①抛砖引玉:警方常用“指纹显示”来破案。方法一:取一个蒸发皿,加入少量的碘酒后,微微加热,将留有手指印的证物(纸张或器皿)放在蒸发皿上方,过一会儿可显示出清晰的指纹(其原因是手指上的油脂在器皿或纸张上,而碘可溶于油脂中,从而显示出指纹来);方法二: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抹在案情证物上,再用光照,则在物证上会显示出黑色的指纹来。(其原因是手指上的汗迹中含有无机盐NaCl等,与AgNO3反应生成了AgCl,经光照,AgCl分解产生黑色银的微粒,而显示出黑色指纹)。

②学生实验探究维生素C的性质:取3片医用维生素C(也可用学生自备的水果、果汁),碾碎后溶于10mL水中并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观察,可见。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性,医学上常把维生素C称之为(可查阅资料或访问医护人员)。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条件下易被破坏。请想一想,如何食用新鲜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交流展示

(“我”在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中的作用)

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收集四类有机营养物的生理功用(每小组负责一类),并用第一人称“我”写成汇报交流材料。

警钟长鸣

(多媒体展示)

①吸烟与疾病。图片:肺癌患者的肺与正常人的肺的比较。

②资料:甲醛浸泡的鸡爪和水产品。

③资料:硫黄熏制的白木耳。

④市场上销售的毒大米和毒笋。

⑤关注生活中所见到的“黄曲霉菌”。

⑥关注居室装修中的“隐形杀手”──甲醛、苯。

感悟交流

看了之后你们有何感受?

学后反思

①我们应怎样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②我们应怎样合理安排膳食?调查我们学校的食谱是否符合健康要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③我们为什么不能偏食、挑食?我们为什么要多吃蔬菜?

课后调研

你认为“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民间说法有科学道理吗?建议你做一做下面的调查研究:参考课本p94页习题3中提供的数据,记录自己(或他人)每天行走多少路,大约消耗多少油脂?根据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之比,制定一个科学的走路锻炼计划,并坚持实施,做好记录,分析结果,在适当的时候完成调查研究报告。

点评:本节课从“民以食为天”的吃开始,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从而使本课题顺理成章地导出。

在学生互动活动中又设置了一栏:“其他,你感兴趣的内容”,更是体现了“以人为本”张扬学生个性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滕老师的“课后调研”给学生提供了七年级数学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可谓用心良苦。

背景资料

①20__年11月10日楚天都市报

掺有矿物油的大米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用。一次性进食了较大量的含矿物油的食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腹泻、偶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鉴别掺油大米的简便方法是:用少量热水浸泡大米,手捻有油腻感,严重者水面有浮油。

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p116

现代营养学家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等于人体质量(千克)与人体身高(米)平方的商。一个健康人的身体质量指数在20~25之间;身体指数低于18,属于不健康的瘦;身体质量指数高于30,属于不健康的胖。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4

教学目标:

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重点:

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塑料袋、安全图钉、口哨、水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个大的塑料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用眼睛看,用手摸,再猜一猜里面装着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引入新课

二、活动与探究

(一)组织学生在不同地点找空气

1、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测“你知道哪里有空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讨论交流

3、带领学生用塑料袋装空气

4、师小结:在操场上、树林里,还是在教室里、桌肚里,都能把袋子装得鼓鼓的。

(二)用不同的方法将空气从塑料袋里面放出来

1、让学生在袋子上戳一个洞,将洞口对着自己的脸挤压时,可以感觉到有东西拂过面颊。

2、当学生在塑料袋口装一个小哨子,挤压袋子时可以听到有东西吹响口哨。

3、当学生将扎了孔的塑料袋压入水中时,可以看见有气泡冒出。(提醒学生孔要扎在淹没在水中的`塑料袋上)。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5、师小结

(三)通过憋气活动以及对一组图片的分析,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1、让学生用手捏紧鼻子,不能偷偷用嘴呼吸,感受空气的重要性。

2、结合图片讨论人离不开空气。

三、拓展延伸:

1、师播放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不要长时间呆在空气不流通地方的危害性。

2、课外作业:睡觉时能不能把头埋在被子里面呢?让孩子们回家亲自感受,并在下次课堂上讨论交流。

作业布置: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

板书设计:

找空气

找空气

空气的重要性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材分析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即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示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让学生明白,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结构有关。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是运用好化合价的前提。建议可采用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化合价。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掌握好元素的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具体实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过渡]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讲解]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板书]1、熔点

我们知道,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板书]2、沸点

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板书]3、密度

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演示[实验1—5]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布置作业:习题1、2、3、4、5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7

回忆实验现象、结论、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复习,温故而之心。

用煤炉烧煤取暖。

在过去条件不好的时候,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常在室内用煤炉烧煤取暖,但如果使用不慎,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你们能猜测一下“煤气”是什么吗?“煤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四个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讨论的主题不仅要找到“煤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找出“煤气”是怎样产生的?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煤气”中毒事件产生的原因。)思考、讨论、回答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身边物质的.科学知识,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

2.不完全燃烧——O2不充足

2C +O2 点燃2CO (O2不充足)

根据“煤气”中毒事件产生的原因,可采取什么措施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呢?

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都会产生CO,所以,预防“煤气”中毒采取的措施之一是:烟道通畅燃气热水器使用时,使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有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

上述碳的可燃性中,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8

教学目标

1.巩固酸、碱、盐的组成、命名和分类的知识。

2.巩固有关酸、碱、盐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教学过程

[引言]

前面学习了酸、碱、盐的组成、分类和命名,学习了不少有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溶解性等,本节课对这些知识作一些练习和归纳,并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一、酸、碱、盐的组成、命名和分类

1.让学生再仔细阅读和思考第一节教材中酸、碱、盐的定义,巩固对酸、碱、盐组成的认识。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硫酸钠

碳酸钾

磷酸

硝酸

硝酸铜

氯化亚铁

氢氧化钡

氢氧化钙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Cu(OH)2

CaCO3

Fe(OH)3

MgCl2

NaHCO3

H2SO4

H2CO3

Ca(H2PO4)2

二、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书写金属跟酸、金属跟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能不能发生,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Mg+HCl

(2)Fe+HCl

(3)Ag+H2SO4(稀)

(4)Zn+CuSO4

(5)Ag+ZnSO4

(6)Zn+H2SO4(稀)

用大试管演示一小块钠投入稀硫酸铜溶液的实验。这实验也可在培养皿中进行,并用投影仪把实验现象投射到白色幕布上。师生共同分析实验所产生的现象。

[小结]

1.金属跟酸、金属跟盐是否能发生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

2.单质铁跟盐酸、稀硫酸等起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

3.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

4.钠、钾等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金属,跟盐溶液反应的情况比较复杂,例如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生成。这是因为: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三、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正确书写盐跟酸、盐跟碱、盐跟盐的复分解反应。

[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能不能发生,写出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BaCl2+H2SO4

(2)Na2CO3+HCl

(3)FeCl3+NaOH

(4)NaCl+Cu(OH)2

(5)K2SO4+Ba(NO3)2

(6)CaCO3+NaCl

1.复分解反应能不能发生,要考虑生成物中有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2.盐跟碱反应时,反应物中盐和碱都是可溶的。如上述练习中(3)能反应,(4)则不能反应,因Cu(OH)2不溶。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9

教育目标:

1、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汽,遇冷会结冰。

2、能用语言表达已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幼儿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电吹风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水变成冰的过程。

1.小朋友,你们昨天把水放进冰箱里里吗?那你们今天看到放进去的水有什么变化吗?(结冰了)你们知道放进去的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吗?(幼儿说:放进冰箱里了)

冰箱里的温度很低,当水在温度降到0度的时候就会结成冰。

小结:原来水就是这样变成冰的。

2、你们说说水和冰有什么不同?(幼儿说、讨论)谁能来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水的流动的,冰是一块一块的。

3、水能变成冰,冰能变成水吗?(能)那你有什么方法能使冰变成水呢?(好朋友说一说)并请幼儿说

小结:小朋友都很聪明,想了很多方法使冰变成水,有的说可以用太阳晒、有的说可以用,原来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使冰变成水。

老师也想了很多跟你们不一样的方法,也能使冰变成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教师操作各种方法使冰变成水。

小结: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能使冰变成水,其实太阳晒、开始泡、吹风机吹,用火烧这些方法都是在给冰块加热,原来冰块加热就能变成水。

二、水变气。

1、我们给冰块加热变成水,要是给水加热,水又会变成什么呢?(幼儿思考、交流)

小朋友都说了给水加热会变成什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操作将水加热(幼儿观察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小朋友,你们要仔细的观察热水壶,告诉老师你看见了什么?(水壶上面冒气了)水壶上面冒出来的.气就是水蒸气。

3、想想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呢?(水经过加热就会变成水蒸气)

小结:原来给水加热就会变成水蒸气。

三、气变水。

1、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那水蒸气还会变吗?那我们来看看吧!

出示镜子: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镜子摸起来怎样?(很光滑)但是摸起来还感觉是冷冷的。老师把水壶放在冒气的水壶上,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老师操作镜子放在冒气的水壶上面,引导幼儿观察。

2、小朋友,看看现在镜子上面有什么变化吗?(有水)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水?(水蒸气遇到冷就会变成水)

小结:水蒸气遇到冷就会变成水。

今天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实验,知道水遇冷后能变成冰,冰加热后后变成水,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后又会变成水,原来水是这样循环变化的。

四、游戏:我是变化的小水滴。

1、介绍游戏规则。

小水滴能变来变去,我们也来想小水滴一样变冰、变水、变蒸气,等下游戏开始的时候老师说“结冰”的时候小朋友就站起来不动,当听到“融化”,小朋友可以像流水一样在活动室里东流西窜,自由地做各种动作。到老师又发出“结冰”的信号时,互相靠近的孩子可以在一起立定不动,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表示结冰在一起。当老师发出“水蒸气”的时候,你们就轻飘飘地飞舞起来,飞出教室。

2、幼儿游戏。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铝片、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五、教学过程环节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3分钟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你能说出用哪些化学方法可以鉴别金和铜锌合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鉴别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金属和氧气、酸反应,回答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新课教学25分钟

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够发生反应,那么铁能和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吗?其他金属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吗?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进行指导。

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了什么?

展示金属和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从中找出共同点,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根据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学生讨论得出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金属比化合物中的金属活泼。总结出金属和盐酸、稀硫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互助、合作的快乐。在交流和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根据刚才的实验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把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几种?

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后,回答:

(1)与氧气反应。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判断。

(2)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能否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判断。

(3)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根据金属能否和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概括第一课时和本课时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完本课题,你还可以用哪些化学方法鉴别黄金的真伪呢?

学生回答:将样品置于硝酸银溶液(硫酸铜等只要是排在金前面锌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均可)中,表面有灰黑色物质(红色物质)出现,则是假黄金,无现象是真金。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课堂小结2分钟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和氧气反应

2、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3、和某些化合物溶液反应

4、置换反应

5、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把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

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二、推进新课

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1.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引导学生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木条的变化。

师:固体二氧化碳又叫“干冰”,易升华。

前面的蜡烛熄灭,现在的木条熄灭,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和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现象:

师:①石蕊是一种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

②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纸花,纸花易烧焦变黑,影响观察,可用灯泡发光提供的热量完成这个反应。

师:①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类似醋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加热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师: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呢?

生:CO2与H2O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受热时分解更快。

H2CO3===H2O+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打开雪碧瓶盖,塞上导气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师:说明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a(OH)2+CO2===CaCO3↓+H2O,这个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1)做灭火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与空气同时存在时,二氧化碳在下层,从而隔绝空气与物体的接触,所以二氧化碳可用做灭火剂。

(2)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3)因为易溶于水,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

2.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板书

第1课时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1)做灭火剂

(2)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3)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温室肥料

2.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4、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三、教学内容分析:

空气的成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是学生经常见闻的,而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空气的组成,自己亲手做实验来比较通风不畅的环境与通风良好的环境的空气的质量,会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当学生真正认识了空气的成分,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就会把空气当成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来对待。

四、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已不在满足于小学自然课上“知道空气是物质,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空气可供给人和动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烧、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等常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份是怎样测定出来的空气中的这些成份是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

五、实验用品:

酒精灯、注射器、玻璃管(内有细铜丝)、火柴、塑料瓶、澄清石灰水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引言)空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一切生命就无法生存。那么你认识空气吗?你觉得空气是单一成分的物质还是多一成分的物质呢?你知道空气中含有那些物质?请你结合生活经验用事实进行说明

1、教师组织学生们的研究讨论和发言,随着学生们的表述,板书出空气中含有的物质。

学生积极、热切地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改造来学习新知识。

2、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表述并提出新问题:今天我们的认识需要再深入一步,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怎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活动天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

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掉而有不产生新的气体?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然后再给学生讲清该实验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要领,最后再把学生的思维扩出去:你还能设计那些实验?(这个问题可留做课外作业,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讨论并表述观点,在明确实验思路及原理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注意操作要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教师引导学生以具体的物质如氧气、空气为例,水到渠成地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学生在感受空气成分的基础上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为纯净物。

学生初次接触物质分类的知识,对混合物、纯净物的认识不可能非常清晰,教师可多列举一些学生容易辨析的物质让学生进行判断。

(二)关注空气质量:

1、[实验探究]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

采集气体样品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检验二氧化碳

初步学习通过对比实验获得结论的方法。

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或用书上的方法课前采集操场上空气样品,课上采集教室内空气样品,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进行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到现象的不同而亲身感受到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及一些有害气体,让学生增强环境意识。

因此,教师发动学生课后尽可能多地采集不同环境中空气样品进行对照实验,使学生获得深切的真实感受。

2、[活动天地]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这一活动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明确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空气的指量。

学生自学,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要代替;学生自学能学会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讲。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组织学生自学,多与社会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化学。

学生自学,小组内进行交流,谈自己对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的认识,谈对空气发现史的感受。

课堂小结:

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和“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两个探究实验,你觉得要研究一个未知问题大致要经过那些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论证——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在此基础上,再对活动过程进行归纳,就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三种单质用途的学习,继续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思路,培养对比思维能力;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通过C60的学习,拓展课堂学习,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璀灿的钻石,普通的铅笔芯,取暖用的煤,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工业血液”石油等物质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

法二:石墨、木炭能变成钻石吗?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将自己得出结论。

关于球碳(C60)的建议:

球碳是碳的又一同素异形体,是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建议补充介绍。如何介绍,应根据学生状况而定。生源较好的学校应对照金刚石、石墨的结构介绍球碳的结构,简单介绍球碳的用途,有条件的学校课安排学生上网查阅球碳的发现史及其它资料。生源机较差的学校至少应介绍球碳也是碳单质的一种,结构独特,性质特殊。教学时适当介绍球碳,对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大有益处。如果程度更好的学校,课安排学生探究活动,主题是关于球碳的调查。课下调查,课上交流汇报,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知识讲解指导:

1.尽量让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等让学生对透明、硬、软、划痕、疏松多孔、细等字眼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2.归纳对比学习是学习差异性较好的方法,具体操作时以列表方式较好。

3.讲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时不可过分深入,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难度。

4.应深刻理解教材。讲金刚石时应突出“硬”,讲石墨时要突出“软”,讲无定形碳应以木炭为主,突出吸附作用。

5.本部分内容知识即贴近生活,又是贴近现代科技发展新动向,适当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如碳纤维等。

课程结束指导

1.合成金刚石是人类的梦想,让学生课外研究金刚石合成的历史、主要问题、现阶段水平等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文献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教好的例子。

2.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让学生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课外实验指导

木炭制备可以利用铝箔隔绝空气,加热干馏火柴杆的方法来制取。让学生在家庭中完成,有利于学生对木材干馏和其液、气产物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通过录像及实物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通过录像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用途,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辩证关系有进一步理解;

通过对碳纤维、人造金刚石等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教学用具:

录像机石墨、木炭、活性炭、二氧化氮气体、澄清石灰水、氧化铜、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镶钻石的饰品、普通乒乓球拍、普通羽毛球拍、普通网球拍;碳纤维乒乓球、羽毛球拍、特制的网球拍等、防毒面具模型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让学生观察镶嵌在手表上的钻石、铅笔芯、碳纤维网球拍或钓鱼竿、木炭,提问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之后你就明白了。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还有木炭、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一点呢?

(学生讨论,并提出几种方法)

教师总结、讲解。引导学生看录像《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

【讲解】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石墨、木炭、焦炭、活性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

【阅读】p79-80《化学》全一册初级中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要求:用列表的方式归纳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投影】一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优异的折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2.利用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质软、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3.利用石墨有良好导电性和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和普通电极。(展示实物)

4.利用石墨传热性能好,耐腐蚀,耐温度骤然变化的特性可做石墨坩埚。

5.利用石墨耐酸碱的耐腐蚀性强,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碱槽等。

【小结】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性质不同因而用途也不相同。即性质决定用途。

【讲解】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中还有一类含杂质较多的叫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

介绍:炭与碳的区别。

【展示】木炭

【演示】木炭吸附气的实验

【演示】木炭与红或蓝墨水的吸附实验

(学生讨论,得出木炭性质的结论)

【小结】木炭能吸附某些有色物质,说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能把大量气体或染料吸附在其表面。加热后,红棕色又出现,说明以上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投影】二无定形碳(以木炭为例)

1.物理性质:灰黑色多孔、疏松物质,具有吸附性。能大量吸附气体和小微粒。

2.吸附作用:气体或液体里的某些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

3.吸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1第四段)

4.用途:燃料,黑火药、吸附剂制铅笔(某些)

三、碳单质的新成员--C60:

1985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柯尔,理查得·斯莫利和英国科学家哈罗德·克罗特在研究太空物质时,发现了一种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化学式为,形成具有32个面的近似球体,包括20个等六边形和12个等五边形,这同英式足球正好相同,因此又叫足球烯。

近来科学家发现往中嵌入少量的某些金属,可制成超导材料,这为高温超导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另外,为物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小结】金刚石、石墨和等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所造成的。

探究活动

1.如何由石墨制得金刚石?

2.碳的研究目前有何新进展?

3.撰文介绍人类合成金刚石的历史――《人造金刚石过程》。

4.球碳(C60)又称“富勒烯”。是借一位建筑师的姓名而命名的。这位建筑师就是巴克明斯特·富勒。富勒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设计的著名建筑有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万国博览会美国馆。请你通过上网、查资料写一份关于C60分子结构发现史的调查报告。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二、重点、难点:

1、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规律和相关信息。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其本质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原子相对质量?

情景导入:

讲授新课:

一、元素(板书)

讲解:无论是木炭中的碳原子,还是二氧化碳分子里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都是6,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又如:二氧化碳分子里的氧原子与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8,称为氧元素。

提问:二氧化碳是由几种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氯酸钾呢?)

小结:1、元素概念:见课文第71页(板书)

讲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物质二千多万种,这千千万万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讲解:根据我国文字的形象化,讲解这一百余种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小结:金属元素:如:Na、Mg、Al、Zn、Fe、……

2、元素非金属元素:如:C、Si、S、P、Cl、N、……(板书)

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Ar……

阅读:课本第71页图4-4,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3、元素的读法、写法(板书)

讲解:利用板书讲解元素名称(我国命名、国内通用)、元素符号(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区别,如Fe。一大二小国际统一)的读法、写法。

阅读:课本第73页表4-3的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要求学生掌握26种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的读法、写法。

4、元素符号的意义:

讲解: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提问: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

小结:元素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个数

如:2H表示两个氢原子

讨论: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小结:元素与原子的比较表

元素原子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元素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元素的种类不说明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原子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原子指微观粒子,讲种类,讲个数。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5

弄清教学目标

1.了解根据化学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步骤和要点。

熟悉教材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

(一)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捏造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化学反应和物质.

(二)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铁燃烧为例)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第一步要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划一条短线.

Fe+O2——Fe3O4

第二步要配平化学方程式,也就是让化学方程式能体现出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反应前后要相等.

3Fe+2O2——Fe3O4

第三步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3Fe+2O2Fe3O4

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将条件写在符号的上方.

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明“↑”号;溶液中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

问题全解

1.怎样配平化学方程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方程式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必须相等,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很多,初中阶段常用的有三种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该法是找出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求其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配平P+O2——P2O5

上式各元素均只出现一次,但氧原子个数相差较多,故从氧元素入手加以配平.两端氧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10,所以,O2前配系数5,P2O5前配系数2,然后配得P前系数为4,方程式写作4P+5O22P2O5

(2)观察法

该法是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物质入手,推求出各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的系数,然后再推出其他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例如:配平NH3+O2——NO+H2O

先确定配平的基准点,一般找出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比较复杂的物质,将其前面的系数确定为1,本题中选定NH3为基准,并确定其系数为1.

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含有构成上述物质元素的其他物质化学式的系数,可以出现分数,本题中以1个NH3分子为基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别对N原子和H原子进行配平得1NH3+O2——1NO+H2O

最后确定其他化学式前的系数,并在方程式两边同乘以某数,使各系数变为最简整数,如本题在前面的基础上确定O2的系数,得1NH3+O2——1NO+H2O,方程两边同乘以4,得4NH3+5O24NO+6H2O,最后再检查确认即可.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有许多,除了在此介绍的三种方法外,常用的还有待定系数法;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有氧原子得失守恒法等等,由于受篇幅的限制,这些方法只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去了解和掌握.

2.怎样正确使用“△”“↑”“↓”等符号

(1)“△”号是说明某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加热”

该符号表示一般的加热,相当于酒精灯所能达到的温度,所示温度范围在500℃以下,若某化学反应发生的温度超过了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则不能用“△”表示,通常以“高温”表示,“高温”是指1000℃以上,如CaCO3CaO+CO2↑,另外注意不要把“点燃”与“加热”混淆.点燃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或其他物质反应时,反应物预先加热燃烧或用火柴引燃的反应条件.

(2)“↑”“↓”是生成物的状态符号

这两个符号分别说明生成物以气体形式逸出和以固体沉淀形式析出.箭号只能标在化学方程式的生成物一边.个别同学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凡是气体都写上“↑”,下面我们辨认一下正确与错误的写法.

S+O2↑SO2↑

Ca(OH)2+CO2↑=CaCO3↓+H2O

当反应物中无气体物质,生成物中有气体物质时,生成物中的气体物质一般应标“↑”,如,2H2O2H2↑+O2↑

反应物中有气体物质,生成物中也有气体物质时,生成物中的气体物质不标“↑”,如,

C+O2CO2

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时,其生成物中以固体沉淀形式出现(即溶液浑浊)的难溶物应标“↓”.如CuSO4+2NaOH===Cu(OH)2↓+Na2SO4

不是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不论生成物中有无难溶物质,均不标“↓”,总之,“△、↑、↓”等符号是化学方程式中的“解说词”,只有正确合理的使用,才能表达出它应代表的意义.

学习方法指导

不少同学认为书写化学方程式难,主要原因是:

(1)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意义和书写规则理解不透,记忆不牢.

(2)没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没有按步骤书写化学方程式.

(4)没有掌握好配平的基本方法.

[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MgO2__________

B.2H2O22H2O+O2↑

C.2P2O54P+5O2

D.2HgO2Hg+O2↑

解:A中生成物化学式写错,应为MgO;B中催化剂应为MnO2;C中反应物、生成物左右两边颠倒了.

答案:选D

点拨: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①是否按客观事实正确写出了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②是否配平.③是否正确反映出反应的必要条件及生成物的特征.

[例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点拨:本题考查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巧,一般来说,初中阶段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利用夺氧失氧的原子个数来配平,如CO+O=CO2,一个Fe2O3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可与3个CO分子反应,生成3个CO2分子;Fe2O3失去3个氧原子,剩下2个铁原子,所以Fe前配系数2,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般用观察法来配平,而分解、化合反应则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

[例3]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氮气中,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化合成一种物质,其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种金属氧化物.试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3Mg+N2Mg3N2;2Mg+CO2C+2MgO

点拨:本题是一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信息给予题,是中考考查的热点题型.解题的思路是先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给合已学过的知识,推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然后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书写.

拓展训练

利用信息加工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书写一些不曾熟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过程,实际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由于信息题大多数是由题干和若干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题干给出一系列解题所要的条件、知识、启发性提示等.这就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干、发现本质、寻求规律,进而完成旧知识在新情景中的正确迁移.

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将试题给定的条件与试题的问题目标建立起联系,而这一联系,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搜寻,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讲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思路和方法.

如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磺、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生成硫化钾、氮气、二氧化碳.

这类方程式的书写,只要直接根据试题所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直接书写化学方程式即可,反应物为KNO3、S、C,生成物K2S、N2、CO2,即KNO3+S+C——K2S+N2+CO2利用观察法以K2S为基准,KNO3前系数为2,配平钾原子、氮原子,再配平氧原子,CO2前系数为3,最后配平碳原子个数,C前系数为3,配平之后,再按照步骤,写上条件、箭头,写作:2KNO3+S+3CK2S+N2↑+3CO2↑

写化学方程式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因此是学习化学的难点,总结许多成功者的经验归结为一、二、三、四:“一角二平三条件,四要瞄准放暗箭——↓或↑”,

“一角”指写化学式要注意角码,

“二平”指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配平,

“三条件”强调的是要在化学方程式的等号上下注明反应条件.

“四要瞄准放暗箭”这种说法是一种为了加强记忆而采用的诙谐语句,强调要在生成物的化学式右侧适当标出气体或沉淀的箭号,即↑或↓这是保证化学方程式完整性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这样教学设计效果还算可以,但是还需反复训练才行。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6

《空气》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重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通过“磷的燃测定空气的含量,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重难点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工具

集气瓶、燃烧匙、吸管、水槽、塑料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对于人类是如此重要,我们做一个深呼吸,那么我们便吸人了空气,空气对于我们又是如此亲近和熟悉,但是有谁摸着了它?看到了它吗?没有。那么本节我们就是要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在,还要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

[提问]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但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提问。)

生1: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中,用力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生2:吹气球,发现气球鼓起了,说明有空气了。

生3: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生4:夏天电风国转动,一阵风扑面而来,说明空气在流动。(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教师作总结。)

[提问]以上事实说明了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生1:第一单元中“探究蜡烛的燃烧”实验说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

生2:第一单元中通过对吸人气体的探究实验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生3:食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潮湿了;早晨的露珠;冷藏的饮料放置空气中外壁出“汗”等现象,说朗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总结]大家回答得很好。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提问]那么,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

二、探究活动

师:下面呢,我竹j将分组实验,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分数。(提示:可以自己自主设计实验,参考课本实验2-1。)

师:我观察各小组设计实验,大部分用-蜡烛燃烧”进行实验探究,但是你们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不一致。为什么?想一想,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分析:蜡十氧气≠二氧化碳十水,二氧化碳是气体,占据了一定的体积,所以结果会偏小,小于1/5。同时引导学生改用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但又不生成其他物质的可燃物)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燃物——红磷,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一一五氧化二磷。科学家就是利用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新教材[实验2一】],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三、归纳总结

师:从[实验2--1]中得出以下结论:

1.红磷十空气皇鉴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判断);

4.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判断);

5.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教师简介空气的其他成分,同时讲清三个概念: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四、课堂练习’

师:下面我们做几道练习。

[投影]

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2.在标准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熔点,为一209.9℃,沸点为95.8℃。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许多实验事实都表明,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活泼。

(教师组织评讲习题,提出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l源,使学生意识到必须防止空气不受污染,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l

五、知识扩展

师:同学们,当你漫步在湖畔边、森林中,阵阵凉风吹过,芳香扑鼻,沁人心脾,多么新鲜的空气呵!但是你们知道.这新鲜的空气需要人类的爱护、保护与珍惜。才能保持新鲜!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空气污染现象?(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提问。)

生1:摩托车、汽车的增多,导致的尾气排放增多,污染空气。

生2:前几天报道某乡镇鞋厂发生火灾,橡胶烧排放到空气中的烟雾。

生3:臭氧层被破坏也会污染空气。.

师:同学们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从各方面回答了空气被污染的种.种现象,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图2-8中“大气污染”,总结一下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教师总结o)

[总结]

1.被污染的空气会:(1)严重损害人体健康;(2)影响农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2.我们应该做到:

(1)加大空气质量监测,改善周围环境状况;

(2)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大气。

六、作业布置

1.习题1~6

2.阅读教材第31页“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7

教材分析

本章是正式系统学习化学的第一章,带领学生进入化学课堂、走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精彩而神秘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认识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学情分析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的第一章,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的哲学观点,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课学习的内容,玻璃仪器的洗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

2、了解药品的取用方法和加热操作,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一些生活简单变化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通过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3、通过对铜加热变黑实验的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憧憬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教学措施通过实验及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

2.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

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验器材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设问]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但物质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演示]品红扩散实验

(提问)品红为什么消失?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

[播放动画]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结论]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活动探究、探求新知:

一、粒子的特征

[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讲解)其实分子是很小的粒子

[板书]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引入)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和闻到的香水味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

[演示]取一支试管加20mL水,滴2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提问]若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

[多媒体展示]播放氨分子运动

[提问]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追问]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板书]

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率加快

[设疑]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吗?

[演示实验](1)50ml水与50ml水混合

(2)50ml酒精与50ml酒精

(3)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提问]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提问]由分组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

[提问]

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

[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边演示边讲解

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小结]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追问]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呢?

[再次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2、氧汞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

[提问]你有何发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小结]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六、板书设计:

课题2分子的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了,原子不变。

2、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七、效果检测: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2.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了()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A.水分子

B.水原子

C.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燃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变化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3.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

四.教学过程

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

根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

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

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同时补充:实验的改进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任满足其一

播放视频,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4、应用

5、谈一谈,遇到火灾自救的措施

6、理解简易灭火器的原理,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

7、小结

8、课堂练习

9、课外任务:调查与研究。

五、板书设计(略)

初三化学教案免费下载篇20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1.元素符号的记忆及所表示的意义。

2.组织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工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现在社会在不断前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饮食讲营养、穿着讲天然,对于吃、用的东西,人们总喜欢问一句:它的组成成分是什么?目前,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随处可见,这里所说的“铁’’、“钙”指的是什么?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是什么?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终于知道了自然千千万万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那么,本节课就要来探讨这个问题。

[提问]什么是元素呢?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谁能说一说?

二、阅读讨论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5~77页的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边讲解边小结。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简单地说元素就足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疑1]既然是氧原子为什么还称氧元素呢?

[答疑]事实正是如此。以氧原子为例,所有的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8,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我们把这一类的氧原子就称之为氧元素。按照原子的核电荷数目进行分类,可以将所有的原子分为109类。每一类原子叫一种元素,共有109种元素。

[质疑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呢?

[答疑]举个例子吧,把蔬菜称为元素,那么西红柿、茄子、土豆等就称为原子,蔬菜只可以论“种”不可以论“个”,同样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可以论“种”又可以论“个’’。

[问题l]“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还是指原子?

生:指元素。

[问题2]下述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与生成物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分子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但是元素不变。例如H元素,即核内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不管在反应物水(H20)中,还足在生成物氢气(H2)中,H原子种类不变即H元素的种类不变。

[问题3]元素可以采用统一的符种类即元素符号来表示,请问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从下表中你还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投影]-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小结]

1.从表中可以看出,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例氢元-H;碳元素——C;磷元素-P;硫元素——S;钾元素-K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例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铁元素-Fe等。

2.从表中还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l)元素符号的中文名称与元素的类别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有“韦”字旁的是金属元素,例:铁(Fe)、钡(Ba)、钠(Na)等;有“石’’字旁是固态非金属元素,例:碳(C)、磷(P)、硫(S)等;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例:氢(H)、氧(O)、氖(Ne)等。

(2)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师:同学们,当你走进商店或超市,面对成百上千种商品,你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找到你所需的商品,你这时怎么办?咨询吗?还是看标志找到你所需的购物区?

师:对。同学们说得对。商店的东西都分门别类、有序的排放,使我们在短时间内买到所需的物品。那么,我们今天要研究物质的构成者-IOO乡种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把它们分门别类,有序地排列,科学家们经过探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后,将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问题4]仔细观察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思考一下,它有什么规律?

(提示从横、竖、颜色的不同、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方面思考o)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形成书面小结,然后选择较好的同学,将规律展示,教师补充,最后作小结。

[小结]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8个族(其中1,2,13,14,15,16,17为A族;3,4,5,6,7,8,9,10,11,12为B族,18为0族);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例如镁元素,它的核电荷数为12,镁元素的编号为12,即原子序数为12。即原子序数的数值=原子核电荷数。

3.从表中得知红色为金属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4.从表中可以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课后小结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例如氢元素-H;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等,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3.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从周期表上查找某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名称、号、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1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