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
教案按照教学过程的步骤编排,让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教学流程,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写好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方便大家学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篇1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理清故事情节,能够抓住要点复述故事内容。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及曲折有致安排情节结构的方法。
2.理解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培养学生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2.体会作者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语言,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3.品味词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及练习人物速写,体现人物的“奇”“绝”。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采用单口相声、快板等形式对课文中感兴趣的情节进行复述,这一环节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然后通过拜师学艺这一环节可使学生深入地感知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满兴趣与激情地去表演。学生通过口头叙述身边的奇人奇事的练习学会写人物速写。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声调、语气,读出情趣,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
2.讨论点拨法。本文文字浅显,情节简单,阅读障碍不大,教学中可采用学生自主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品读法。集中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揣摩语句的丰富意蕴,可小组交流,口头评析,也可写短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奇人”
设计(—)山东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奇人绝技榜中榜”,你在看电视的时候,一定有令你难忘的具有特殊本领的人,请你举一个例子。
如:骑车走钢丝,徒手撕铁盆,鼻子拉汽车等。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天津卫这个地方有什么奇人绝技。
设计(二)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伟人名人立传,其实生活在我们市并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两位俗世奇人。
二、朗读课文——说奇人
1.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奇人。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也可播放录音让学生仿读,标出难以认读的字词。
要求:读出声调、语气,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读出单口相声的味道来。老师可先范读几段,学生再读。
交流明确:
字词积累。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谁也不得罪。
逢场作戏:碰到机会应酬一下,凑凑热闹,并不认真对待。
看风使舵:比喻看情势或别人眼色行事(含贬义)。也说见风使舵。
左右逢源:比喻事情随便怎么办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
2.再读课文,说奇人。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就你喜欢的情节用快板的形式、单口相声的形式,或者是说书的形式说出来。其他同学点评。
注意语气、语调、神态、动作,突出人物性格,做到声情并茂。
三、合作探究——学奇艺
1.语文活动设计:拜师学艺。
多媒体展示:通过听以上几位同学声情并茂地话说奇人,相信你对他们也产生了兴趣,如果文中的奇人现在要招徒弟,你最想跟哪一位奇人学艺?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体会奇人之“奇”,并深入感知人物形象。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我拜“泥人张”为师,因为我想学他的一手绝活——捏泥人。他能从鞋底抠出一块泥巴不声不响地就捏出了海张五。
我拜“泥人张”为师不但因为他有高超的技艺、无人能比,而且他行事沉稳,镇定自若,后发制人。他是一位个性内敛、应对从容的令我佩服的奇人。
我拜杨七为师,因为他有绝活,能制出与众不同的茶汤。要不是他制的茶汤名声远播,中堂大人也不会来这里喝茶。
师:泥人张就撮了一个海张五,你为什么就认为他技艺高超无人能比呢?
讨论明确:这是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我拜“好嘴杨巴”为师,因为他聪明机智、人情练达、机敏过人,被中唐大人误解后,巧妙辩解,既让对方明白其误把芝麻当脏土了,又给对方留足了面子,从而化险为夷,又获奖巨银。他是一个机警聪明、巧于辞令的奇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
(教师可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质疑引出:如何评价好嘴杨巴的圆滑、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等性格?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对杨巴的圆滑、精于人情世故大加褒扬,并不是出于纯粹的道德判断。旧社会民间艺人处于社会的底层,在谋生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这种生存环境,也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杨巴的圆滑、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等性格与其说是性格上的弱点,不如说是应对生存环境的特殊策略。)师:文中说杨巴是“好嘴”,其实作者就让他说了一句话,那么杨巴的“好嘴”好在何处?
讨论明确:从说话的难度看中堂勃然大怒:“打落”“乱飞”泼了一地”,众官员都“吓懵了”,可见形势紧急,千钧一发,需要“敢说”;再者,左右为难:说是芝麻,等于“骂中堂大人”,不说是芝麻,“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自己要吃大亏,甚至掉脑袋,需要“巧说”;第三,时间紧迫,必须赶在中堂大人说话之前说,需要“快说”。
从说话本身看,“不知道”“不爱吃”既没说是芝麻,也没说不是芝麻,既明确告诉李中堂这是压碎的芝麻粒,不是脏东西,又给中堂大人留足了面子。
从说话的效果看,它不但使所有人转危为安,而且使李中堂对杨巴“心生喜欢“赏银一百两”,从而使杨巴“威名大震”。
这也是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4.教师小结:“泥人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捏出“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的`泥人,一言不发而以奇招制敌实在令人佩服;杨巴危难之际显身手,话虽不多,但敏捷、巧妙、适时,也是高手!值得拜师。本文中的两位奇人,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均只选一件小事来写,情节简单,但又极富戏剧性,情节一波三折、曲折有致,这也正是作者谋篇布局之奇,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借鉴。
四、品评赏析——品奇语多媒体展示:《俗世奇人》所塑造的奇人形象生动,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得益于作者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人说冯骥才的语言幽默风趣,酷似单口相声;也有人说他的语言传神生动、富有表现力;还有人说他的语言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津味”十足,还有人说他用词准确凝练。请你再次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二例揣摩评析。
学生思考并交流。
活动成果展示:
幽默风趣,单口相声风味。如“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吹,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A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传神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今儿,两人自打到这世上来,头次里外全新,青裤青褂,白巾白袜,一双手拿碱面洗得赛脱层皮那样干净”。可见他俩对中堂大人的到来不是一般地重视F再如“李中堂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碎瓷乱飞,茶汤泼了一地,还冒着热气儿”。
着实形象地写出了中堂大人当时的气愤,形势之危机,渲染了气氛,也为下文杨巴要扭转局面作铺垫。
“津味一十足。如“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茶汤不爱吃,反倒奖巨银,为嘛?傻啦”“必须赶紧想辄一个泥团儿砍过去”等富有浓郁的天津味。
用词准确凝练。如“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一个“叭”字可以看出泥人张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再如“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中两个“找”字用得实在是妙。这本是海张五在“找乐子”,找“泥人张”的乐子,而“泥人张”便把他找乐时的丑态捏成了泥人,一个“找”字看出“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如换成其他的词语就看不出他的“被迫还击”和“机智应对”了。
五、自由探讨
学生再读课文,自由质疑,可向同学、老师提问。
学生可能问到的问题有:
现在天津还有“泥人张”那样的高人吗?还有那样的茶汤吗?他们的技艺是否流传下来了?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作者来探讨。作者冯骥才,近年来全身心投入对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现代社会进程中濒临灭绝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和保护,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通过探讨使大家认识到我国民间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这些遗产如今正受到巨大的冲击,我们应当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遗产。
六、作业设计——联系生活,写“奇人”
1.继续阅读《俗世奇人》中的其他篇目。
2.学习《俗世奇人》的写法及语言,发现身边的奇人奇事,以“身边奇人之……”为题,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
该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自选方式复述课文
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r解,同时,又能初步感受作者幽默、富有表现力及富有地方风味的语言。并为下一环节的“拜师学艺”作好铺垫。
二、结合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地感知人物形象,并体会作者选取典型事例、以小见大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极富戏剧性、一波兰折的情节。学习作者独具匠心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质疑.自然引出“关注民俗”这一话题,引起学生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并深入了解作者为保护民俗、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所作出的贡献。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篇2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
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诵读,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
难点:
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林徽因是中国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很多人认识她,是因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这些光芒耀眼的名字。今天让我们走近林徽因,来学习这篇课文《人间四月天》。
(二)初读课文
【作者简介】
林徽因在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
【创作背景】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学界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徐志摩罹难,是为了赶赴林徽因举办的演讲会,而当林徽因得到徐志摩遇难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得昏倒在地上,还委托丈夫去出事地点捡了一块飞机残片,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情深至斯,令人无限叹惋,因此不少人在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坚信这首诗是为徐志摩而作。另一说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标题解读】
“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丽、丰硕与富饶,不少人认为诗中的“四月天”是指代徐志摩,大概是对“徐林恋”念念不忘,仍然记得徐志摩《偶然》中“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以及林徽因悼念徐的《别丢掉》中那句“你仍得相信,山谷中流着,有那回音。”故而,人们借用“四月天”来指代两人未能圆满的爱恋。
总而言之,不论为什么写作,这都是一首“爱”的颂歌。
【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娉婷(pīng)鲜妍(yán)冠冕(miǎn)呢喃(ní)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呢喃:本课形容燕子的叫声。
(三)精读课本,贯通全文
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1.诗中的“你”指代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
指代“人间的四月天”“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鲜妍百花”“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呢喃”“爱,暖,希望”,突出了“你”娇柔、温和、静雅的特点。
2.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描绘意境?
明确:
意象:四月天、风、云烟、星子、细雨、花、月圆、新芽、白莲、燕。
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笔下的意境,以及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
这样的季节里,“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诫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4.请同学们再品读诗歌,仔细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涵和主题。
明确:
这首发表在1934年《学文》上的作品,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对儿子降临人世的喜悦和对儿子深深的期望。
因此,本诗是一首表达母爱的亲子之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首对生命的赞歌。表达了对儿子的无比喜爱和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的希望和活力。
(四)细读课文
1、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
【交流点拨】
音乐之美: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意象之美: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
句式之美:“黄昏吹着风的软”“细雨点洒在花前”“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美感;
情感之美:本诗所抒发的情感,是母爱也好,爱情也好,都不失为一份轻柔、纯美、真挚的动人情感。
2、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结合诗句分析。
【交流点拨】
诗人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人间四月天图景。
和煦的微风在春光里飞舞,黄昏的云烟弥漫,繁星在夜空闪烁,细雨洒落花瓣;百花润泽鲜艳、婀娜多姿,夜夜的月光皎洁明净,草是鹅黄、芽是嫩绿、莲是洁白,繁花一树树绽放,春燕一双双呢喃,这些景和物都给人一种温馨柔媚的感觉。
(五)研读。
1、文章用了什么创作技巧?【明确】
第二人称,与“你”对话。在呢喃、在絮语中吟唱出作者对“你”的情感。“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句赞颂,引出对“你”的描绘,“笑声点亮了四面风”“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作者将四月天里所有美好的事物化作心中的“你”的图景:带着百花的冠冕而来,笑声点亮四面风,是轻柔的,是温暖的,是摇曳的,带来希望。
多重比喻,具体了“你”形象。“你”如“四月早天里的云烟”,变化万千,是或喜或嗔的形态写照;“你”像“雪化后那片鹅黄”,温暖娇妍,是美好形象的生动描绘;“你”是“新鲜初放芽的绿”,青翠欲滴,是生机活力的特质刻画;“你”还是“爱、暖、希望”,浓烈真挚,是满载情谊的真情描摹。
捕捉意象,动静结合。本诗意象瑰丽多姿:“四月天”“云烟”“鲜妍百花”“白莲”“燕”,意象与意象的串联,编织成暖春图。朦胧的“云烟”、“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呈现出一种轻柔飘逸的动态之美;“夜夜的月圆”、“期待中”的“白莲”,又是一种静谧宁和的静态之美。动静结合之中,抒发了爱的真谛。
2、请同学们再品读诗歌,仔细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涵和主题。
明确:
这首发表在1934年《学文》上的作品,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对儿子降临人世的喜悦和对儿子深深的期望。
因此,本诗是一首表达母爱的亲子之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首对生命的赞歌。表达了对儿子的无比喜爱和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的希望和活力。
拓展延伸
作为新月诗派的重要人物,林徽因以其轻灵温婉的笔触留下不少经典诗作,而新月诗派中另一位诗人——卞之琳,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经典篇章。请同学们品读卞之琳《断章》,比较这两位诗人各自的诗歌特点。【交流】
徐志摩《再别康桥》,卞之琳《半岛》等。“新月派”诗歌提倡新格律诗,主张“三美”: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篇3
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品读课文,鉴赏本文的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理解文中所表现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胸怀天下的理想。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
教学难点:
1“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太守之乐”乐什么?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评鉴赏法。
学习方法:
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漫步小石潭,体验了柳宗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抑郁忧伤;登岳阳楼,感悟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博大情怀,今天让我们再次登上醉翁亭,一起去品味欧阳修“醉翁之意“的旷达胸襟。
二认读,感受美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注意文中连用的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
1请同学们用以下的句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是一篇()的文章。
2有不理解的地方么?如果有,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想问地问题提出来?
3文中哪一个字贯穿全文,并揭示全文的主旨?
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人之乐—太守乐—与民
同乐。
三品读,发现美
《醉翁亭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佳作。那么究竟它有那些美点。让我们运用在前面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再次品读,发挥合作探究的能力,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领悟,用“《醉翁亭记》之美,美在——”的句式开头说一段话。
学生分小组研读、讨论、回答。最后小结。
美在语言。1语言凝练、含蓄。2骈散结合,相映成趣。3注意运用虚词,全文用了“也”、“而”把诗一样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回环反复,一唱三叹。
美在意境。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39;山水画《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连缀各幅画面。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动静对比之美。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
四思考,延伸美
1我们还学过和这篇散文写作背景、内容相类似的文章么?你
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了么?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学生思考、探究作答。
类似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
共同点:寄情山水,旷达情怀。
人生启示:苦难是人生的最好试金石。
磨难,人生的一种财富。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人生要有所得,必须有所失。的确如此,文天祥
为了丹心报国,甘愿把生命放弃。欧阳修官场失意,却造就了不朽的美文佳作。
五总结
欧阳修、范仲淹、苏轼、韩愈,他们奉献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价值的杰出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真正打动人的是一种照亮世界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1我们可爱的家乡也是风景迷人,请你发现家乡的美,来表达一种美好的心声。(不少于300字)
2真情感悟:以我们拓展延伸的话题为主,写一篇读后感言。
要求:从二个题中任选选一个来作。
七教学反思
本文是写景美文,根据课标理念,把课文设计为三个层面处理:以课文为范例,感悟意境美,探究语言美,训练学生阅读基本方法;把课文作为靶子,诱导探究研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把课文作为引子,导引学生步入文学殿堂。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虚词“而”“也”的用法。
2.发挥想像,再现美文的意境,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3.抓住“文眼”,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文意,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
2.理解作者以“醉”写“乐”的笔法。
课前准备
学生
1.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欧阳修的资料,对作者有所了解,并准备向同学介绍,与同学交流。
2.利用工具书读准、读顺课文;读懂课文大意,记下疑难。
教师
1.课文录音;找好与文中描写景致一致的醉翁亭风光图片,准备投影或制作成课件。
2.制作幻灯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合作读懂课文,熟练成诵;调动想像,感受自然美,再现文章意境美。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大屏幕展示教学图片“太守之乐”或醉翁亭自然风景画面,由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作者欧阳修。
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欧阳修”。
教师可补充介绍欧阳修为何号“六一居士”,调动学生兴趣。
诵读入境
1.小组合作学习(幻灯出示学习要求)
大声自由诵读,读懂课文大意。
利用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小组解决同学们预习中的疑问,记录下共同的疑难。
2.班级学习交流
提出小组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3.自学效果检查
强调文言实词和重点句的释义落实。(幻灯显示检查内容)
朗读效果检查。可指定一个小组朗读,其余评价朗读效果,教师加以点拨,指导朗读。特别注意指导“也”“而”语气,读出它们的味道来。
“也”“而”朗读指导、示范:
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a.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
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跟朗读录音揣摩体会练习朗读。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
赏景入境
《醉翁亭记》记山记水记游,山水美景醉了作者,千百年来,也醉了读者。
以下由教师引导多角度多方位地赏析文章的写景美。
1.教师用现代汉语抒情地朗读改写后的文中写景句,学生将原文读出来,强化对课文重点写景句的记忆。
2.欣赏美景,进入佳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品味文字,调动想像,想像山、水、亭的色、声、形,想像醉翁亭的`四季景色,想像滁人的游宴情景,合作绘醉翁亭美景,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说明,再现文中美景。(可按段落为单位分配任务到各小组)
各小组代表投影展示图画,并联系课文写景文字对构思加以说明,全体学生对照课文朗读。
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熟读优美的写景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抓住文眼“乐”字,理解作者的“醉”与“乐”,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深层感受文章写景的意境美、作者的情怀美。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诗情画意,秀丽多姿,《醉翁亭记》以它独特绮丽的风光给了我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它的一幅幅艺术画面让我们赏心悦目,这其中,浸润着作者浓浓的情感。
要求学生找出贯穿全文主线,表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乐”)
引导学生回顾写景画面,根据课文内容,将写景与作者“乐”的情感连缀起来
板书:
山水乐
四时乐
乐游宴乐
太守乐
“一切景语皆情语”。课文的感情脉络是一个“乐”字,它像一根彩线连缀起各幅画面。
围绕“乐”字,学生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文中写出了谁“乐”?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太守的山水之乐、宴酣之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3.文中怎样写滁州百姓之乐?
明确:“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
4.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
滁人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孩子,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能与民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板书:与民同乐
感受作者情怀美
讨论: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
本文是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被贬为滁州太守后,他仕途坎坷,有志难伸,心情郁闷,可是却以宽厚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他的志趣和情怀是美丽的,为后人所崇拜景仰。现在,在醉翁亭就有那么一副对联写道:“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可见他的情趣依然可以在后世找到知音。
自由诵读,感受作者情怀
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篇5
教学设想: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