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

时间: 新华 九年级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包含合理的教学流程,其中包括引导课程、教授新知识、复习巩固、课堂总结以及布置作业等环节。写好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篇1

知识与技能

1.知晓修改文章兼顾“言”与“意”。

2.把握修改“言”的基本要求和修改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例引导,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文章的要求和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精益求精的审美素养。

重点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方法。

难点

让学生通过修改示例文稿中的错误,提高让作文出彩的能力。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你们可能觉得写是你们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其实不然。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方法呢?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写作“修改润色”。

二、写作精讲

1.学生自由阅读写作“修改润色”的内容。

2.学生讨论、交流下列问题,教师点拨。

(1)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和“意”分别指什么?

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2)“言”修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要求是改“对”,进一步的要求是改“好”。

(3)修改润色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学生答:可以改错别字、病句,语言是否简明。还可以改结构、构思。可以改材料与中心是否一致。可以改重点是否突出,材料是否有新意。

师总结:很好,大家讲得真不错。修改作文的确像刚才说的那样,主要从语言、构思、中心三方面加以修改。下面我们结合示例来看一下。

(4)怎样才能把文章的“言”修改得“更好”?

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例如,记叙文可以补充细节描写;写景,注意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着笔,动态和静态之景结合,注意炼字、炼句、修辞手法、引用诗词歌赋等,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现力。还要注意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等。

三、示例引路

读下面语句,指出错误缺点,并进行修改。

①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等我们这一代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用电脑,很可能会被视为文盲。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生:第一句话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还有一个是“已不在陌生”中的“在”,应改为“再”。

②“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年务。”

生:我认为第二句中“严烈”用词不当,应改为“严格”;“为人民多服几年务”中的“服务”不能拆开用,此句应该改为“为人民多服务几年”。

③“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

生:这段文字啰唆重复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对其稍作加工锤炼,将其变成“到达目的地有左中右三条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们决定走中路”,那就简洁多了。

师:修改文章的语言,首先去看有没有错别词,再去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地方,最后读一读句子有没有啰唆。

四、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润色这篇习作。【注:材料见教材《寻人启事》】

【写作提示】

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重点。

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

3.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

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按要求预习课文,查阅以“战争”为主题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好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从古至今,战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与战争有关。

【直接导入,让学生感知诗歌,初步了解战争。】

二、解诗题,知诗人:

1、师:在诗的题目中,从哪儿可以看出是与战争有关的?

生:我从“从军征”可以看出的,意思是被征到军队里打仗。

2、师:这首诗是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选自(生齐读:《乐府诗集》),记得我们在第6册的语文天地里曾学过一首乐府诗叫做:(生齐说:《江南》)。关于乐府诗,我们书上87页小资料有详细的介绍,我们一起去读一读。(生读)

3、师:乐府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是后代文人模仿乐府古题所作.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它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我们再读课题:《十五从军征》

【通过对话,使学生感知古代战争的残酷,了解汉代乐府诗。】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读准字音,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理解诗句的含义。

3、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抒发的悲凉凄苦之情,长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4、用自己的语言改写诗歌。

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互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学习目标的设定,结合了新课程标准上的三维目标,有对学生提出的目标的肯定,有方法上的指导,也有情感及习惯的渗透。】

三、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1.师:当你在预习时第一次读到诗的题目时,有没有问题想问?

生1:我想知道是谁在15岁的时候去打什么仗?

生2:他为什么要去打仗?

生3:结果活着回来了吗?

(师做副板书:谁?打什么仗?为什么打?结果?。)

2、师:通过昨天预习,你知道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生1:主要是讲了一个80岁的老兵退伍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家里亲人没有了,家也荒芜了的事情。

3、师:它通过写老兵回乡的经历是想告诉我们有关战争的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读通这首诗是基础。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首诗,看看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

一生读诗歌

师:评价一下,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流利,就是有点快。

4、师:是呀,读得有些着急,要是能静下来读得慢一点就好了。这首诗歌有很多生字比较难,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容易读错的字:(出示课件,生跟读:冢,窦,雉,舂,羹,贻.)

5、师:在预习中,除了字音,还有哪些词不太理解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解决。(生在小组里交流)

师:组员都解决不了的词,现在可以提出来。

生1:我想知道舂是什么意思?

生2:就是把谷类放进器皿里捣碎。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生2:我用的是查工具书的办法。

师:看来,尽管课文后面没有注释,但我们也能想办法了解到词语的意思。

生3:我还想知道什么叫做旅葵、旅谷?

生4:在这里,旅是野生的意思,旅葵就是野生的葵菜,旅谷就是野生的谷子的意思。

生5:贻是什么意思呢?

生6:贻就是给的意思,文中指老人煮好了了饭菜去不知道给谁吃。

6、师: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请大家结合刚才的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生自己试着说一说)

师:谁能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1:一个人在15岁时应征去打仗,80岁才回到家乡。路上遇到乡里人,便问:“我家还剩下哪些亲人?”那个乡里人说道:“远远望过去,松树和柏树相连的地方,就是你的家。”老人回到家里,看见野兔在狗洞里爬进爬出,野鸡在房梁上飞去飞来;庭院中间长满了野生的谷子,井台边围绕着一簇簇野生的葵菜。老人捋了几把野生的谷子舂成米做饭,采几把野菜煮汤算是菜,一会儿饭菜就做好了,却不知道还能给谁吃。老人走出家门望着东方,泪水洒落在征衣上。

【这样安排任务,考虑到让学生从整体来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此环节以学生自读、学生之间的交流为主,我仅在生僻字音、词义上提供帮助、进行点拨。】

四、深入诵读,展开联想:

1、师:这是一位15岁参军,80岁才得以回乡的老兵。这首诗开篇第一句就给我们介绍了老兵一生的经历。(生接读: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生:65年)。这是人生绝大部分的岁月。在汉朝,男子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十五岁参军,80岁才离开战场踏上回乡的路程,体会一下: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

生1:我觉得他一定很激动,因为他能大难不死回到家乡,很想快点回家和亲人团聚。

师:你能读读第一句话,读出他的这种激动吗?(生读)是啊,对于一个常人来说,几十年离家还能活着回来,是有些激动的。但仅仅如此吗?想想,从一位15岁的少年到一位80岁的垂垂老者,他还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2:我觉得他心里一定很担心,几十年都没回家了,不知道他家的亲人怎么样了。

师:那你读出这份担心来。(该生读一句。)

生3:我觉得他心里一定沉重,也很担心、焦急,因为他都已经80岁了,说不定父母都不在人世了。

师:是呀,他的心里一定充满着担心和焦急,用一个字来概括(板书:忧)我们一起来体会他的这份心情。(生齐读第一句。)

2、师:80岁的老兵回到家乡,道逢乡里人,便向乡里人打听“家中有阿谁?”乡里人是怎么告诉他的?我请一个小组读乡里人说的话:(生读)“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乡里人,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老兵这个消息呢?

生1:我会带着很沉重、悲伤的心情告诉他这个消息,:“远处就是你的家,家里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师:请你读出这份悲伤来。(生读,有些快,没有感情。)没听出你的悲伤呢?静下心来再读。(生再读,好多了。)

生2:我会很同情地告诉他。因为也许我家也有人在外打仗,我家也有人死去。

师:不仅是乡里人,连我们每一个人心里也是充满悲伤,(生齐读“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就是老人,听到乡里人的话,这时候的你会是什么反应,什么心情?

生1: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样的事实,快晕过去了。

生2:我悲痛但也没有任何办法。

生3:我在路上的忧虑给证实了,我的心情跌至了谷底。

生4:我觉得自己非常对不起自己的父母,我在外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侥幸活着回来了,却再也看不见父母了,再也不能孝顺他们了。

3、师:可是,这样的打击才刚刚开始。80岁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由远及近,走进自家小院,看到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发挥你的想象。(配乐,师朗诵那四句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十五从军征》为叙事诗,语言平实简洁,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指导学生想象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生1:我看到他们家很荒凉,没有人,明显能看出很久都没人住了。

生2:我看到一些野兔看见老人仓皇逃跑,井台边有很多野葵菜,井里一滴水也没有了。。

生3:我家的院子里长满了野草,很久都没人打理了。野鸡在屋梁上安了家,到处一片狼籍。

生4:我想到了以前曾经在这里生活过,而现在杂草丛生,远处还有一堆堆坟墓,我感到十分悲伤。

师:就是他现在的家,就是他几十年魂牵梦绕的故园吗?(配乐,生齐读4句.)而65年前他离家时,他的家,可能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生1:65年前,他15岁,每天一回家,他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都出来迎接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生2:他们家人每天早上一起去打井水,特别快乐、温馨。

生3:他们家虽然非常简陋,但一家人该干活的干活,该料理家务的忙着料理家务,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生4:他当时才15岁,经常和朋友一起开心的玩,比如捉迷藏啊之类的,父母在家早就准备好了饭菜

生5:我一定会想到我家背后有一棵高大的树,到了秋天,叶子一片金黄。家里养了几只鸡鸭,特别热闹。

师:而现在呢,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男生读第4句)他曾经的家人在哪儿呢?(出示句子,生读:松柏冢累累)曾经的家人都在这一座座坟墓里呀。苦苦思盼的亲人成了荒野枯骨,曾经热闹的家园也是一片荒凉破败,唯一能看到的,只能是:(男生再读: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番荒凉的景象,怎不让人悲伤难过呢!(板书:悲)

4、师: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生齐读5,6句: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儿呀?结合刚读的句子来谈。

生:我觉得他吃着饭菜,却觉得是无味的。因为家里破败,再也没有家的感觉了。

师:那请你读出这种无味。(生读)

生:我觉得他吃着也会觉得很酸。我联想到我的爷爷奶奶,他们60多岁,都在家里安度晚年,每天都会做好饭菜,笑眯眯地看着我吃,享受着老人的天伦之乐。而这位老人都80多岁了,却还是孤苦伶仃地一个做饭一个人吃着,失魂落魄。

生:我觉得他吃着,一定觉得很苦。因为以前他在家时,和家里一起吃饭;打仗时,虽然很苦,但吃饭时是和战友们一起吃,应该是很热闹的。而现在,吃着野饭野菜,又没人陪着他吃,一定很苦。

师:你能读出这种苦吗?(生动情地读)真的很苦呀!

师:我也觉得他苦啊!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他心里的苦吧!(想读的齐读,全班都起立深情地读。)

5、师:失去亲人,失去家园,无依无靠,面对这一切,这位80岁的老人又能怎么样呢?他只能是:(生接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泪纵横,无声地哭泣呀!(板书:泣)他在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并提笔写下来,一段话即可。(生动笔在书上写下来。)

【指导学生细细体会白描手法的妙处。全诗没用一个比喻、拟人、夸张的语句,也不见一个修饰性的词语,但学生通读全诗,了解大意之后,在诗歌侧面描写的景物中,可以深深体会到老兵命运的“凄凉、悲惨。】

师:写好的先来说一说。

生1:我哭泣我为什么不能早点回来呢?再也看不到生我养我的父母了。

生2:我颤抖着双腿走到我的父母坟前,老泪纵横:我的父母就这样离我而去了,我十分对不起他们。

师:他在泣自己和自己的亲人。请你把这种泣读出来。(该生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除了泣他自己和自己的亲人,他还会泣什么?

生3:他还会泣别人。说不定还有其他很多家庭的亲人也死去了。

师:是啊,就拿他们村庄来说不知有多少家庭也成了(生:松柏冢累累)

生4:我觉得他可能还会泣那些在战场上死去的战友,也会泣跟他一样侥幸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战友。也许,那些战友回到家看到的景象也是这样。[小精灵儿

师:是啊,不知有多少战士几十年征战在外而成了(生:松柏冢累累)甚至是尸骨未寒。把你的这种泣读出来。(生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生5:我会哭泣着想到:我唯一的牵挂---家人没有了,我唯一的朋友---战友没有了,唯一的美好回忆---家园也荒芜了,那我还有什么呢?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战死在沙场算了。

师:生不如死啊!

生6:我觉得他还在泣战争带来的危害。因为肯定还有无数人,无数个家庭也遭遇了这样的不幸。

师:仅仅是汉武帝在位,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因为战争死亡,有一半的人成了(生:松柏冢累累)大家带着这种泣读最后一句话。(生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多种形式读诗:自读自品,情入内心;大声诵读,震撼人心;配乐读,入情入境,感人至深。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五、小结,升华主题:

1、师:这就是这位80岁老兵回家的经历,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走进他这段回乡历程。(生齐读全文)

师:正如刚才很多同学所说,老人的经历只是众多遭受战争苦难的百姓之一。从古至今,在战争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百姓不知还有多少。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呢?

生1:我觉得战争太残酷了。如果没有战争的话,老人也不会家破人亡。

生2:我觉得战争有好处但也有坏处。但战争的坏处远远大于战争的好处。

生3:不管正义不正义,战争都是十分残忍的。

生4:有时战争是为了某些政治利益和权利,可以实现某些梦想。但在实现这些梦想的同时,却是以牺牲老百姓的生命为代价的。

生5:我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比一切都更可贵和重要的,是人的生命。

师:我明白同学们的意思了。远离战争,渴望和平是从古至今,我们每一个老百姓的心愿。

2、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这首以战争为主题的诗歌。从一位老兵回乡经历的角度,感受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其实,除了这首诗,还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描写战争的诗,比如我们后面要学习的《出塞》,以及乐府诗里的《战城南》等等,建议同学们可以在下课后找来读一读,看看它们又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战争的,相信会让你对战争有更深刻的认识。

【再次强调,升华主题。让学生整体感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篇3

教学设想

《孔乙己》这篇小说,揭示了旧时代的"国民性"问题,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进行引导。在启发思考的同时,作一些必要的补充讲述。阅读这篇小说,要注意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深刻意义。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五四运动前夕,国内军阀混战,政治黑暗,劳动人民遭受着深重的灾难。在文化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已经废除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当时就清楚地看到,文化教育走什么样的道路,是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青少年的大问题。因此,他写了不少的小说,启发人们对几十年间的社会现实进行对照,懂得批判和取舍。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短篇小说《孔乙己》。

二、课内预习

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1.正音正字。

阔绰咸亨舀出羼水蘸了酒打折了腿

2.解释词语。

格局每每阔绰缠夹不清颓唐哄笑不屑置辩

3.思考。

(1)小说主要写了孔乙己在什么地方的活动?

(2)众人对待孔乙己是什么态度?

(3)小说中写到了孔乙己的哪些遭遇?你觉得他哪一次的遭遇最为悲惨?

交流、讨论后明确:

小说主要写了孔乙己在鲁镇咸亨酒店的活动,写了他几次来酒店喝酒的情形。这里的人们常常议论和嘲笑他。在小说中,孔乙己常遭人凌辱,被人吊打。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的遭遇最为悲惨。因为他从此断了一切生计,最后终于悲惨死去。

三、分析课文结构层次

讨论,明确:课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所以至今还记得”),介绍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点出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第二部分(从“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至结束),介绍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这一部分又可以孔乙己被打折腿为界,再分两层。

第一层(从“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至“别人也便这么过”),交代断腿前的孔乙己生活的景况。

第二层(从“有一天……”至结束),交代孔乙己被打折腿后的悲惨遭遇。

四、教读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并思考:这一部分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孔乙已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呢?

2.讨论,明确:

这一部分共3个小节。第1小节先介绍鲁镇酒店的格局,再介绍来酒店喝酒的人群,将喝酒的人群区分为短衣帮和长衫帮,贫富对比非常鲜明。

第2、3小节介绍“我”的在酒店专温酒的“无聊”职务,表明“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从“我”职务上的变动,更可以看出掌柜的势利冷酷:对长衫帮惟恐侍候不周,对短衣帮则能欺就欺,这样冷酷无情的社会环境预示着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

五、布置作业

继续阅读课文,体会孔乙己的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上一课时我们了解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这一课时我们要具体了解孔乙己的身世和他的悲惨遭遇,并分析他悲惨遭遇的原因。

二、了解孔乙已的身世和悲惨遭遇

提示和思考:

1.孔乙己的名字就叫“孔乙己”吗?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2.怎样理解“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39;惟一的人”这句话?

3.在酒店中,常议论和嘲笑孔乙己的是些什么人?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什么?

4.孔乙己被何家和丁举人家吊打,说明了什么?

5.孔乙己为什么“不会营生”“弄到将来要讨饭了”?

交流,讨论后明确:

1.孔乙己姓孔,但是“孔乙己”只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给他取的绰号,他实际上有姓无名,说明他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2.这句话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孔乙已经济拮据,只能和“短衣帮”在一起。但他又不能脱掉长衫,因为那件长衫是读书人的标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老封建思想在他脑海中根深蒂固。但他既不能爬到上层,又不能甘屈下层从事劳动,已经是一个畸形的“多余的人”。这句话既照应前文,又点明他的独特身份,也预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3.在酒店中,常议论和嘲笑孔乙己的是“短衣帮”顾客、掌柜的、小伙计等人,他们的地位和孔乙己的地位同样低下,但他们也看不起孔乙己,说明了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的毒害。

4.孔乙己因为偶然的偷窃,被别的读书人吊打,告诉人们科举制造成了知识分子的两种命运:或爬上去,作威作福;或跌下来,任人凌辱欺压。封建科举制度不但毒害了孔乙己的灵魂,也摧残了他的肉体。

5.孔乙己身材高大,又能写得一手好字,本可以自食其力。但他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轻视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他这样的人,一旦功名不成就必然避免不了被科举制度吞噬的命运。

三、分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

提示与思考:孑l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讨论后明确:

1.社会原因。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不能“进学”的读书人成为任人践踏的牺牲品。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他们常以嘲笑更不幸的人取乐。

(3)丁举人等封建统治者的狠毒冷酷,摧残了孔乙己的肉体,将他推上了绝路。

2.自身原因。

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只想通过科举向上爬,即使沦落到形同乞丐的地步,也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他轻视劳动,好吃懒做,因偷窃而被打折了腿,仍麻木不仁,到死也未能醒悟。

四、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提供以下观点供学生结合自己对本文的认识,集体讨论,思考分析。

观点1,“凉薄”说:“鲁迅认为《孔乙己》描写的是一般的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

观点2,“反封建”说:“该小说不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腐朽性及其罪恶,而且可以引申到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全部伦理道德的彻底否定。”(焦晋《谈(孔乙己)主题的广阔性与深化》)

观点3,“等级观念”论:揭露和讽刺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级观念。(黄忠顺《{孔乙己)主题新探》)

观念4,“兼有”说:《孔乙己》的主题在于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对不幸的人的冷淡。(叶圣陶《(孔乙己)中的一句话》)

说明: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应该予以认可,鼓励。

五、布置作业

课文是如何刻画孔乙己这一形象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回顾小说主题导人)

二、组织讨论:课文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孔乙己的形象的?

讨论后明确: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进行刻画,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1.肖像描写。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特殊身份

身材高大→完全有可能自食其力

皱纹间常夹些伤痕一常受凌辱、吊打

又脏又破卜→懒

一部乱蓬蓬花白的胡子一年纪大

已经不成样子→生活极度困苦,却无人同情

2.语言描写。

满口之乎者也一麻木不仁

君子固穷一自欺欺人、死要面子

3.动作描写。

排出几文钱→拮据而穷酸、显示阔气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一境遇悲惨,但仍好喝

4.神态描写。

不屑置辩的神气一自命清高

恳切地说厂→心地善良

以上为正面描写,酒客的谈论是侧面描写。

三、讨论“我"(小伙计)在小说中的作用

提示和思考:小说是以谁的口吻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后明确:

小说是以一个十二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的,并且是以“我”成人后回忆20多年前往事的口吻来写的。可以用20多年后的眼光看待当初的社会生活。

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选取了孔乙己生活中几个典型的片断构成情节,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情节集中、内容简要。一个十二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突出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小伙计毕竟涉世不深,还没有掌柜等人那么冷酷,用他的眼光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可以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

四、布置作业

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课文没有明说,请展开你的想像,设计一下孔乙己最后的结局,300字左右。

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让学生生成阅读鉴赏能力。

3、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尊重学生的富有个性化的独特体验,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生活,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进行反复的比较赏析,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领会“海燕”精神内涵。掌握象征的写法。

教学难点

随着环境的变化逐层深入的把握海燕形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二、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

2、时代背景

3、检查字词

三、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感悟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

3、作者重点描写的形象是什么?

4、文中除了写海燕还写了哪些鸟?

5、为了描写海燕作者设置了一个怎样的自然环境?

四、合作探究

1、默读文章4、5、6段说说海鸥、海鸭、企鹅和海燕各具有怎样的&39;性格特征?

2、在文中找出写环境的句子,思考环境是如何变化的?

五、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事物有象征意义?分别象征了什么?

2、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你从海燕的身上能学到什么?如何做新时期的海燕?

七、作业

以《海燕:我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随笔。

八、板书设计

海燕海鸥、海鸭、企鹅

正面描写对比侧面描写

突出海燕英勇乐观之美

赞扬———————讽刺

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体会这组诗篇回环递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

2.学习陈毅同志面临险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本课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信革命理想必将实现;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英勇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生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乐观革命精神。引导学生体会这组诗篇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量,达到教学目的。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1.由开始教学诗歌单元,引出《梅岭三章》(板书课题)。指出这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揭示,初步了解这组诗及其创作背景。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小序和诗篇,理解词义、句意、小序和诗篇的大意。

4.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旌(旗):jīng悬:xuán当(纸钱):dàng应(有)涯:yīngyá(遍)种:zhòng

5.指定学生朗读小序后,引导学生口译、分析它的作用。

(1)引导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明确:

1936年冬天,梅山被敌人包围了。“伏丛莽间”的“伏”,潜伏,藏匿;我身负重伤,又患疾病,藏匿在树丛密草当中20多天。“得脱”的“得”,能够;考虑到不能脱险,作成三首诗保留在衣服最里面。不久敌人的包围解除了。

(2)小序对这组诗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小序写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当时重伤患病被围,表明这组诗是在“虑不得脱”的必死险恶处境中写出的绝命诗,写出了诗篇的创作背景(板书:创作背景必死险恶处境)。

6.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运用的句式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断头今日意如何”,“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前置强调“断头”,表现出诗人觉察到必死的险恶处境,英勇地面对必死的险恶处境(板书:英勇面对险境)。这个设问句式的开头句,振起这一首诗乃至这一组诗的抒写情怀,慷慨壮烈。

(2)第二句表述出了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含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创业艰难百战多”,表述出艰难创业中经历过了很多的战斗,内含着对自己面临死境、尚未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感情。

(3)三、四句运用旧时“泉台”、“阎罗”等迷信传说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现出即使自己牺牲了,死后还要招集旧部的英魂,和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这两句运用了“泉台”、“阎罗”这样旧时传说的诗句,把一定要革命到底的思想形象化了,表现出了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革命精神(板书:继续战斗虽死不渝)。“阎罗”这个阴间暴君又有影射世上反动头子的作用,能够唤起人们对反动统治者的仇恨。

(4)诗句中的“招”、“斩”两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旌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招”这个动词,表现出把在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下的英魂招集起来,空间广阔、声势浩大。“集”,空间较小;“收”,缺少声势;“率”,不含招集之意。“斩”这个动词,表现出巨大威力,毙敌干脆利落,褒意鲜明。“打”,没有毙敌之意;“杀”,褒贬不明;“伐”,也无毙敌之意。“旌旗”,原指旗帜,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代部队,表现出部队的昂扬士气、浩大声势。

7.指定学生朗读第二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句写出了什么?内含着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南国烽烟正十年”,表述出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内含着虽经十年激烈战斗尚末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板书:回首革命战争)。

(2)第二句用了一个典故。《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后吴果被越灭。这句诗引用典故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此头须向国门悬”,表现出即使死后仍然一心关注革命,死不暝目,要眼看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板书:死不暝目)。

(3)三、四两句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表达出激励同志们英勇战斗取得胜利和切盼得到胜利消息的强烈感情(板书:激励战斗)。“捷报”当“纸钱”,把民族特点和时代色彩统一起来了。

(4)诗句中的“飞”这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烽烟”,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飞”这个动词,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地传来,接连地传来,富有感情色彩。“烽烟”,原指边境报警的烟火,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代战争,表现出革命战争的如火如荼。

8.指定学生朗读第三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前两句表现出了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投身革命即为家”,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以革命为家,“投身”,表现出全部身心都献给了革命(板书:追溯参加革命)。“血雨腥风应有涯”,坚信反动派的血腥统治应该有个尽头,表现出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斗争。

(2)三、四两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取义成仁今日事”,表现出在今天面对必死险恶处境之时,决心为真理,为人民解放而牺牲。“人间遍种自由花”,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板书:实现理想坚定乐观)。

(3)诗句中的“应”这个副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血雨腥风”、“取义成仁”、“自由花”,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应”这个副词,表现出反动统治应该有个尽头,信念坚定,感情充沛。“该”虽与“应”的表现作用相似,但念起来不如“应”顺口;“当”、“须”,则都力量较弱。“血雨腥风”,原指血色的雨、腥味的风,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方法,借喻反动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取义成仁”,是“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的缩语,原为孔孟提出的道德标准,这里运用引用修辞方法,表现为真理而牺牲。“自由花”,虚构的花名,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方法,借喻革命理想,表现革命理想实现。

9.引导学生体会三首诗之间的关系及其表现力量。

这三首诗之间怎样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三首诗:第一首起于现在时间,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不暝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板书:回环递进酣畅淋漓)。

10.要求学生默诵这组诗,进一步体会艺术特点和表现力量。

11.指定学生朗读这组诗。

要求读出节奏韵律,读出壮烈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组诗,进一步体会艺术特点和表现力量。

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