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教案下载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小编给大家分享初三教案下载参考,方便大家参考初三教案下载怎么写。
初三教案下载篇1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想象——理性升华。
2.研究评析欣赏法。3.当代诗艺欣赏讲座法。
教学步骤
一、解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教师范读(配乐)②学生自由诵读。③学生单独朗读,师生评价。
④诗歌内容与形式总理。学生先用一句话谈谈感受,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2.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①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讨论。
点拨: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②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
3.欣赏品味
①体会圆句式的表达效果。
点拨:圆周句式是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续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②象征和比喻的运用。
点拨: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
4.课堂训练
①概括各诗节的大意。②说说对“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的理解。
5.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诗歌欣赏方法。(见“教学设想”部分)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这首诗。
2.课外找相关读物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学写一篇赏析文章(可以就整体谈,也可以从某一角度谈)。
初三教案下载篇2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高中必修本(下册)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再次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列表对比法和图象法;再次领会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比值法、这就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的,从而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本节课在全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重要的,它一方面起到复习初中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奠定基础、本节课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也将在后续课程中多次应用、因此也可以说,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定义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并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进行演示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电阻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尽管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高一物理和高二电场一章中已经接触过,但学生由于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从数学上的恒定比值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进而认识其代表一个新的物理量,还是存在着不小的思维台阶和思维难度、对于电阻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从数学角度看只不过略有变形,但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有些学生常将两种表达式相混,对公式中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分辨不清,要注意提醒和纠正、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有演示实验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怎样提出研究课题,怎样进行实验设计,怎样合理选用实验器材,怎样进行实际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物理规律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不能任意外推,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对教学过程的构想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
1、在引入新课提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不一定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论教育,也为过渡到演示实验起承上启下作用
2、对演示实验所需器材及电路的设计可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使他们既巩固了实验知识,也调动他们尽早投入积极参与
3、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请两位同学上台协助,同时让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也可调动全体学生都来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
4、在用列表对比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物理规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更加突出方法教育,使学生对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到此应该达到本节课的第一次高潮,通过提问和画图象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转向高涨
5、在得出电阻概念时,要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来理解电压与电流比值的物理意义、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予适当的思维点拨、此处节奏应放慢,可提请学生回答或展开讨论,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也使学生对电阻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有深刻的印象
6、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欧姆定律,这实际上是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要注意阐述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先行总结,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重申时语气要加重,不能轻描淡写、要随即强调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必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任意外推
7、为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自编若干概念题、辨析题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然后结合课本练习题,熟悉欧姆定律的应用,但占时不宜过长,以免冲淡前面主题、
四、授课过程中几点注意事项
1、注意在实验演示前对仪表的量程、分度和读数规则进行介绍、
2、注意正确规范地进行演示操作,数据不能虚假拼凑、
3、注意演示实验的可视度、可预先制作电路板,演示时注意位置要加高、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投影仪将电表表盘投影在墙上,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晰地看见、
4、定义电阻及总结欧姆定律时,要注意层次清楚,避免节奏混乱、可把电阻的概念及定义在归纳实验结论时提出,而欧姆定律在归纳完实验结论后总结、这样学生就不易将二者混淆、
5、所编反馈练习题应重点放在概念辨析和方法训练上,不能把套公式计算作为重点、
初三教案下载篇3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及落实这种分配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
2.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知道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所具有的不同内容。
3.知道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即“四个尊重”的具体内容。
4.懂得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品、教育科学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动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有利于调动官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资源分析】
(一)学情分析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是许多学生还不能完全明白:为什么还存在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内容之一。
本设计方案主要针对的是大多数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四个尊重”等内容;由两目构成,第一目“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内容与上一目的内容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上一目主要讲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目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第二目“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引导学生理解“四个尊重”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培养进取精神,大胆创业。
【教学重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共同富裕。
【教学难点】允许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收入结构,收集这方面的材料。
(二)、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本P93-95页《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的分析:第一,调查自己家庭收入的主要来自——第二,他们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第三,先富帮后富对促进共同富裕有什么作用?第四,教材中小严的创业之路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切入
导入:新闻播报:播放个人所得税调整得相关视频和显示材料
学生观看感悟,表达自己的观点:短短5年时间个人所得税的三次调整说明了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
老师总结,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设疑,导入主题)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展示交流:
(一)、先富帮后富,共奔富裕路。
经济学家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而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我们面对着每年10%的经济增长速度制成的蛋糕,该如何分分配,怎样让人民共享成果呢?让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切蛋糕”的方式即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活动一:调查自己家里经济收入来源,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什么?
【老师归纳总结】人们获得合法收入的方式有:
A、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B、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非劳动收入;C、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D、购买国债、股票、基金等增值;E、出租房屋收取租金;F、投资分红等等。
【过渡】让人民共享社会经济繁荣成果,分享社会财富的合法方式有很多,归纳起来就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实例分析:多媒体显示材料
请同学们帮忙分析一下他家收入情况主要依据什么来分配的,这种分配方式有什么好处?
【设问】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分配制度?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通过图示讲解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过渡】为了调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如果把社会财富比作是一块大蛋糕的话,那么这块蛋糕应该怎么分才合理?我国确立了分配的原则。就是
2、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走向共同富裕
(阅读课文P93材料及观看《共同富裕》的相关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几位民营企业家提出以扶贫开发为主题的倡议,号召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界人士以互惠互利、自觉自愿为原则,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培训人才、兴办项目、开发资源;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动一份真情,献一份爱心,作一份贡献。
初三教案下载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分子知识。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分子扩散到水的分子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分子性质时,树立起分子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和分子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分子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对于分子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分子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分子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分子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分子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分子非常微小,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二物理中学生已学习了分子运动论的有关知识(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分子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分子运动状态、分子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参考:
一、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学生大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
7)投影:实物投影打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并指明糖、水、氧气、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学生如果感兴趣课下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C60分子结构
8)多媒体展示、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
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变化;如何从分子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0)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如:硫分子,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变成了二氧化硫分子,那么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否具有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呢?(如:是否助燃)为什么?
11)思考、回答:因硫的化学性质由硫分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而二氧化硫分子只能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提问:概念中关键字词是什么?对这些关键字词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
13)讲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概念中加上“化学”二字是因为通常物质的物理性质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最小”是指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4)提出问题:分子很小,但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那么分子具有哪些性质呢?
15)指导学生实验
a、继续观察氨分子扩散的实验现象,提示观察酚酞点颜色的变化,思考氨分子是否固定不变。
b、指导学生做品红扩散的实验,观察品红的颜色及水的颜色的变化,思考品红分子在水中是否静止不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建议量取酒精和水的体积要稍大),观察混合后总体积与混合前二者体积和是否相等。思考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可让学生回忆家庭小实验中大米与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6)学生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及苯分子的照片,讨论分子有哪些性质(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
17)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8)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阅读课本27页,总结分子性质。
板书:
二、分子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19)演示实验:出示硫粉和铁粉并加以混合
提出问题:
a、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由几种物质组成(强调组成物质种类不同)
b、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如何把二者分开(目的在于说明二者混合后各自的性质保持不变)
板书: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根据事例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20)举例:学生根据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例子
21)思考:从分子角度如何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
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22)讨论: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气中却能燃烧
23)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4)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显示氧气固有的支持燃烧的性质。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体积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所以化学研究所用的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与不纯是相对的。
25)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板书设计]
初三教案下载篇5
教学要求:
1.复习、总结前节实验课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2.使学生掌握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和公式。
教具:模拟帕斯卡桶实验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总结前节实验,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问:上节课,我做过什么实验?我做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液体的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问:为什么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根据学生回答,着重指出是由于受到重力和有流动性。
问:上节课,同学们从自己做的实验看到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哪位同学讲讲?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补充,板书: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讲述液体压强的计算,得出液体压强的公式
1.找一名学生朗读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楷体字。讲:这一节,我们学习液体压强的计算。
板书:
2.液体压强的计算
2.让大家先计算一道固体压强的题“一根长方体铁柱,底面的长和宽都是1厘米,高20厘米,立在桌子上,对桌面的压强多大?”(板画一根长方体铁柱如课本图10-14乙)
找三、四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学生在本子上算。
3.讨论怎样计算水面下20厘米深处的压强。因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只要求出20厘米深处竖直向下的压强就行了。
可以设想在20厘米深处有个正方形水平面,边长是1厘米,这个面上方的水柱压着它,正方形水平面受到的压强就等于上方液柱对它的压强。(边讲边画出课本图10-14甲)
怎样计算这个水柱对这个面的压强呢?应该先求什么……
让学生讨论计算步骤,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1)求水柱体积V=Sh,
(2)求水柱质量=V=Sh,
(3)求水柱对底面的压力F=G=g=gSh,
液体压强的公式p=gh
4.引导学生讨论公式的物理含义:
(1)对同种液体,p与深度h成正比,h增大,p增大。
(2)对不同液体,深度一定时,p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大的p大。
(3)公式中不包含面积S,所以压强p的大小跟所取的受力面积大小没有关系。
讨论课本中本节后面的练习题2。巩固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5.做模拟帕斯卡桶实验,加深印象。(用塑料小瓶代替桶,用1米长的乳胶管代替长玻璃管。用刀片在塑料小瓶壁上竖划几条缝,把乳胶管密接在瓶口上。把少量水倒入乳胶管,把胶管提起到一定高度,瓶壁上的缝即被水压开,水沿缝流出。)
6.让学生做课本上本节的例题。
(1)做题前提醒学生注意统一单位。用千克/米3,h用米。
(2)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强调p与S无关,而压力与S有关系。
7.讨论节后的“想想议议”。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后面的练习题1,3,4。
(2)提倡课下阅读章后的阅读材料:“开发海洋”。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液体压强的计算教案示例之二
初三教案下载篇6
凝聚价值追求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民族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达成价值认同与共识。
能力目标: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特点,体会其伟大作用;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
本课作为第五课的第二框,在了解了中华文脉的作用与发展,中华美德的内涵及影响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具有传承性与时代性,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沉淀与凝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青少年形成思想共识的必要之举。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
教学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深入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了解只停留在为数不多的英雄人物身上,尚缺乏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的理解。生活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受到诸多挑战,学生可能出现价值观盲目认同,对青少年而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崇尚英雄】
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提问:结合你看过的文艺作品,说一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华民族脊梁”的英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教师归纳:古往今来的民族英雄是无比珍贵的富矿,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学习英雄】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爱国是民族精神的脊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汉使苏武饮雪吞毡,英雄精神是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上”,英雄精神是奉献精神……
提问:这些英雄人物或故事典故饱含着哪些民族精神?
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这体现出民族精神的什么特点?
2.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
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探究与分享】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
提问: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他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
3.民族精神的力量
教师归纳:人贵有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致敬英雄】
“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我们中学生也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向英雄致敬,走进英雄,表达敬意,传承精神。
提问: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书写,我们将如何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
4.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
教师归纳: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的挺身而出;表现在他人遇到危险时的见义勇为;表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勤勤恳恳,让我们从自己做起,高扬民族精神。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材料二: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问:你还了解哪些“双百人物”,这些榜样人物为什么能够打动你?
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不需要融入传统文化。”对此,请说出你的看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道德自觉,更是一种法律要求,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国家这一倡导?
5.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归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价值共识,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阅读与思考】
富强,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爱国,是合格公民之道。
提问:结合社会宣传活动,请你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师归纳: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辨析与讨论】
同学们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同的看法。
提问: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本课小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是凝练“兴国之魂”的伟大工程,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应有之义。
五、板书设计
初三教案下载篇7
一、教学内容:
Unit4Howdoyougettoschool?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单词:subwaytakethesubwaytrainrideabikewalk等。
2、语言目标:how引导的特殊问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听:能听懂谈话出行的方式。说:能表达自己想到达目的的出行方式。读:能正确朗读本单元的对话和句型。写:能写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型。
3、学习策略:注意通过语言语调的表达来推测词义,也可借手势动作和表情来完成。(主动参与学习,善于和他人合作交流)。
4、情感目标:学会在交流活动中尊重和理解别人,学会交换不同的看法,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增进情谊。
5、德育目标:在歌曲和游戏中习他人积极、乐观、努力进取的团队合作精神。
6、多元智能:人际交往逻辑表达个性呈现
7、文化意识:了解英、美国家中小学生上学的方式,培养世界意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how/howfar/howlong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2.乘坐交通工具的表示方法.
3.Ittakes/willtake/tooksb.sometimetodosth.
四、课前准备:
cardsandatape-recorder.
五、教学运用:情景交际法、游戏法等。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flash动画、ppt演示、歌曲游戏及肢体语言的应用。
七、教学过程:
Step1.Warmingup.
Greattheclassasusual.
Talkabouttheweather.
T:How’stheweathertoday?
T:Howwastheweatherlikeyesterday?……
pointstudentAsay
“Hello!Listentomeok?.Iwillsingasongtoyou.Butyoumust…”.(用手指作安静动作)
Listeningtoasong
歌曲欣赏,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新课打下伏笔。
Step2、Games
用肢体语言表达让学生猜测意思,完成交通工具词汇的预知。
Step3、Play
多媒体技术呈现以上预知的词汇导入新句型howdoyougetto….?的学习。
Askstudentstotrytoreadthesewords:biketrainsubwaycarboat.andcorrectthewrongpronunciationofthesewords.Thendoawordsgame.(比记忆力)。
Step4、Listening.
过渡到SectionA1a1b的学习,并逐步完成课文1b的填空。
Usingthepictureonthescreen.Askstudentssomequestionsaboutthepicture.
T:Whatcanyouseeinthepicture?
T:Howmanypeoplearethereinthepicture?
T:Whataretheydoing?
Afterthis,playtherecordingfortwotimes,askstudentstofinishActivity1bandwritedownthephrasesofthetransports.
takesthetrain,takesthesubway,takesthebus
Thenaskstudentstorepeattheconversationandchecktheanswerstogether.
Theteachergivethecorrectanswersonthescreen.
(通过听说使学生领悟如何表达使用交通工具)。
Step5、Structures(操练词汇及句型)
a、Showthepicturestostudentsandreadthesephrases,askstudentstorepeat.
b、showthepicturestothemandaskthemtosayeachphraseonebyone.
c、Thenshowthepicturestostudentsandaskstudentstoanswerthequestion“Howdoyougotoschool?”onebyone.
d、Thendoanotherexercise.
Thefirststudentsay“Igotoschoolby……orItake……toschool.”.
Thenthesecondstudentsay“He/Shegoestoschoolby……orHe/Shetakes……toschool.”
(完成第三人称的转换,目的是从“句子接龙”中让学生达到听与说的结合。)
Step6、Pairwork
Asktwostudentstoreadthedialogueabout1a.
Thenaskstudentstoworkinpairs.Askandanswerhowstudentsgettoschoolinthepicture.
Astheywork,movearoundtheroom,offeringlanguageorpronunciationsupportasneeded.
Finallyasksomepairsofstudentstopresenttheirconversationstotheclass.
(通过情景对话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句型。)
Step7:Exercises
1.()doyougettoschool?
Itakethebus.
A.WhyB.HowC.WhenD.Where
2.How()Dave()toschoolyesterday?
A.does;getB.did;gotC.does;gotD.did;get
3.Shegoestothelibrary().
A.walkB.onfootC.byfootD.infoot
4.How()TomandMarry()home?
A.do;gettoB.does;gettoC.do;getD.does;get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特别是练习3强调了步行用“onfoot”练习4强调了地点副词“home”前不用介词“to”)
Step8:Homework:
Writedownyourownconversationsinpairwork.
Interviewtenstudentshowtheygettosomeplace,makealist.
八、板书设计:
Unit4Howdoyougotoschool?
Howdoyougotoschool?
takesthetraintakesthebus
takesthesubwaywalk
Igotoschoolby…….
九、教学反思:
1)基本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遵循学习认知规律,通过设疑、提问、启发、诱导、游戏、多媒体动画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整个教学呈现轻松的发展过程。
2)多媒体教学使课堂生动活泼,增加了教学容量,使老师更好的利用和节省时间。
3)随堂的几道习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所学。
4)多设计一些合适的活动吸取他人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节课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初三教案下载篇8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原理。
教学工具
试管、集气瓶、烧杯、蜡烛、可口可乐j干花、Cu0粉末等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深呼吸:吸气二一呼气。大家呼出韵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有毒吗?会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何影响?
[展示l-氧化碳的循环挂图,说明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导人本节教学内容之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讨论]如何证明你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实验证明)
二、实验探究
1.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指着桌面上装满有二氧化碳并盖有玻片的集气瓶问):如何检查集气瓶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请你说出有关该气体的物理性质?
生: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实验l]
教师演示教材中[实验6-3]来证明这个学生的说法的正确性。
[总结](投影)
[实验2]把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结论]-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提问]我们是否根据二氧化碳的这个性质.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02的密度比空气大?(组织学生讨论)。
[实验3]演示教材中[实验6-4]o
[实验4]演示教材中[实验6-5]o
[结论l-氧化碳能溶于水。
[讨论]根据实验1、2、3、4,你总结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
┣━━━━━╋━━━╋━━━╋━━━╋━━━━━╋━━━━━╋━━━━━━━━┫
┃二氧化碳┃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
[讨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实验5]演示教材中[实验6-6],观察四朵小花的颜色变化,分析原因,给出结论。
[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C02+H2O=H2C03
<说明实验: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同样H2C03(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6]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后小心加热,观察。
[结论]加热后,小花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分析]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oH2C03=H20—-C02个
[展示]展示一瓶雪碧。说明生产汽水、雪碧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
[提问]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呢?
组织学生讨论,并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分析]打开饮料盖,用导管将气体通到澄清的石灰水中,一会儿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这就证明了该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C02)与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02+Ca(OH)2=CaC030+H20(板书)o
[结论]该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投影资料]美国某地质勘探队,有一次在勘探油矿时,他们用钻探机往地下打孔,忽然从地下喷出一大堆像雪花一样的固体。好奇的队员上前滚雪球,结果手上起泡变黑。原来,那“白雪”不是雪,而,是一种名叫“干冰”的物质。,
师:于冰是什么呢?干冰和二氧化碳是什么美系呢?
师:(讲解)原来那“干冰”不是冰,不是水凝结而成的,而是由无色气体——二氧化碳通过降温加压变成的,即干冰就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而且没有液体留下,因此可作制冷剂。如果用飞机从高空撤播干
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了,这就是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秘密。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很多性质在我们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的用途很多,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总结一下二氧化碳的用途。
[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1)植物的光合作用;(2)灭火剂;(3)化工产品的原料;(4)气体肥料等。
师:二氧化碳有如此重要作用,是不是说二氧化碳气体越多越好呢?
(组织阅读教材有关“温室效应”的内容及如何防止“温室效应’’
[总结]防止“温室效应”应采取的措施: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
(4)节约纸张,不用一次性筷子等。
2.一氧化碳的性质(简单介绍)。
师:哪位同学告诉我,你通过什么途径观察到一氧化碳的燃娆现象?7
生:我们观察家里煤气燃烧现象,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CO,煤气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即CO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师:对。家里的煤气燃烧,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
色.
师:除此之外,一氧化碳还有什么性质呢?
[实验l]小白鼠实验
[实验2][实验6-8]
师:看完实验1你们有何感觉?残忍!对!如果自然界中充满了一氧化碳气体,我们的命运就会和小白鼠一样!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一氧化碳性质,认识它,了解它,避免它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灾难。(继续探讨教材中[实验6-8],分析人体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结]预防的重要——增强自身的环保和安全意识,急救措施——如果一氧化碳中毒,轻微者:应让其呼吸大量新鲜空气或进行人工呼吸;严重者:医疗上常用静脉注射五甲基蓝进行解毒。
师:一氧化碳有毒,我们就认为它可恶,不能存在,它真是一无是处吗?请同学们再看一组实验。
[实验3]教材中[实验6-9],请同学们观察氧化铜粉末的变化情况。
[结论]实验说明,CO与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Cu0+CO——CU+C02,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一氧化碳来还原炼生铁。
课后小结
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4.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
5.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初三教案下载篇9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实验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mL水)、玻璃棒1根、5gNaCl(预先称好)、5gKNO3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CAI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境,问题导入
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以俗语作导语,由生活经验作铺垫,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着力创设快乐课堂。问题探究,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投影方案,交流共享。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上台展示,投影结论。
①5gNaCl能溶解在20mL水中;②10gNaCl不能溶解在20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
即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二、误导结论,延伸探究。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想。
增补方案,实验发现(画出实验简图)。
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
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量”飞入片中)。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
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却别于教材,更显直观、生动。
注重交流合作,掌握直观区分“溶”与“不溶”的依据──杯底是否有未溶固体溶质。
通过追究教师“疏忽”增补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关注、重视“一定量”这个要素。充分发挥教师“引”的作用
三、陌生物质,引发探究。
KNO3为实验室里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如法炮制,小组探究。
全班展示,投影结论。
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将熟悉物质转向陌生物质,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发现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话锋一转,激发探究
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KNO3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加热搅拌,实验发现,杯底未见KNO3固体。
再设疑问,趣味探究,此温下再加5gKNO3,能否再溶?
实验发现,过一会儿,杯底未见KNO3固体,即全溶。
四、回归原温,静观其变。
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温度”飞入片中)。一定温度下,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跳出束缚,另起炉灶,激起学生更高的探究热情。阅读理解,形成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在活动与探究得出结论上作文章,为轻松写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做了很好过渡。增补结论,领悟涵义
室温,5gNaCl在20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
↓+5gNaCl
室温,10gNaCl在20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NaCl固体
↓+5mL水
室温,10gNaCl在25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室温,5gKNO3在20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
↓+5gKNO3
室温,10gKNO3在20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KNO3固体
↓升高温度
升高温度下,10gKNO3在20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分析归纳,课件演示
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提炼升华,促进类化,构建体系。深化探究,激活思维
室温下,10gKNO3在20mL水中溶液达到饱和,升高温度,杯底KNO3固体继续溶解,且又溶解了5gKNO3;冷却到室温,20mL水溶解KNO3的质量不超过10g,此时多余的KNO3会怎样?
(观察杯中KNO3晶体和课本上图9-11,阅读感悟,请生上台投影KNO3晶体)
五、探究发现,联想顿悟。
观察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迹。
观察教材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程图。
联想:炒菜时,菜汤在锅里蒸发,锅底上有白色斑迹;运动出汗衣服上会出现白色斑迹……
六、学以致用,趣味延伸。
练习:教材P40,习题1、5、6。
家庭小实验:制取明矾晶体(P40)。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点评
本节课以了解“饱和溶液涵义”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围绕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两个要素”大胆取舍,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另外教师有意制造错误,让学生产生顿悟,设计巧妙。教师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动画、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延展了“涵义”──结晶现象,很好演绎了“组织者”“参与者”“首席”的角色。
初三教案下载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
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
3.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4.初步分清悬浊液和乳浊液。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溶液的概念、特点。
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正确分辨溶解与熔化的不同。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
2.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浊液和溶液,并举出常见实例各两则。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
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结论: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注】新名词:
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
教学过程:设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黄河为什么是浑浊的?医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样制成的?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分散现象。新课讲授:阅读P153活动与探究
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阅读实验:在1~4号大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泥土:变浑浊悬浮固体不颗粒(分层)植物油:牛奶状浑浊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分层)食盐:透明液体(稳定)酒精:透明液体(稳定)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引出概念:1.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举出实例:浑浊的黄河水;固体农药(西维因);石灰浆及墙体涂料。引出概念:2.一种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举出实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胶树的乳胶等。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思考:通过上面实验,你可以得出浊液有什么特点?(浑浊不透明,会分层)引出概念:3.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和溶液。
举出实例:生理盐水、糖水、碘酒。配制溶液:学生练习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分析思考:溶液与浊液相比,有何特点?归纳: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巩固新课(方法:练习反馈)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当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则不能导电。
学习目标:
1、复述溶解含义,区分熔化和溶解。2、会判断溶质和溶剂,正确说出溶液的名称。3、记住溶解性的含义,说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首先由溶质和溶剂的性制裁决定的,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教师设问:什么叫溶液?主要有什么特点?阅读课本P160溶质和溶剂相关内容。思考问题:
1、什么叫溶解?与溶化是否一样?2、什么叫溶质和溶剂?溶液有哪两部分组成?讲授新课:1、关于溶质、溶剂(方法:分析讲解)阅读实验:课本P160,药匙取0.1克以下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500毫升烧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断搅拌,形成色彩鲜艳的溶液。分析:上述实验叫什么过程,其中溶质是什么?溶剂又是什么?思考:是否只有固体才能当溶质,水才能当溶剂吗?归纳:溶质:固体、液体或气体(1)溶液的组成溶剂:通常为液体
(2)溶液的名称不指明溶剂叫某水溶液水以外其他某液体作溶剂时叫某溶液。
关于物质的溶解性:
问题引入:
(1)沾有机油的衣物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而用汽油洗却很快有效,这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蔗糖加在热水中比加在冷水中溶解得多且快?
引出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分析归纳: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首先是由溶制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初三教案下载篇11
【教学目标】:
通过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组成及作用机制的介绍,使学生对缓冲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人体缓冲体系打下理论基础,缓冲溶液。
【教学方式】:
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讲解式教学
【教学内容】:
1、缓冲溶液的定义;
2、缓冲溶液的作用;
3、缓冲溶液的组成;
4、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教学过程】:
引言:
通过医学常识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7.35~7.45,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为什么血液的pH的范围能保持在7.35~7.45?
知识准备: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盐类水解。
一、缓冲溶液的概念(由实验引出)
缓冲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而维持pH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溶液。
缓冲作用:缓冲溶液所具有的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的作用。
【提问】:
1.缓冲溶液的组成是怎样的?
2.缓冲溶液为什么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
二、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机制。
1.缓冲溶液的组成
根据缓冲对不同,缓冲溶液分为三种:
弱酸及其盐。
弱碱及其盐。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与其次级盐。
12.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以HAc—NaAc为例HAc、NaAc足量。
HAc+H23O+Ac-;
+左移3O+抗酸成分+抗碱成分右移-2H2O共轭酸—抗碱成分共轭碱—抗酸成分。
三、讨论:
NH3—NH4Cl的缓冲原理。
四、练习
五、小结:
概念: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组成和缓冲作用;
缓冲原理;
六、作业:
初三教案下载篇12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1
问题:
你们还记得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吗?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一次函数图象的知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为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奠定基础。
师生形为: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类比联想探究交流
活动2
问题:
例2画出反比例函数y=与y=-的图象。
(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示范画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再让学生尝试画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
设计意图:
通过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用描点的方法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其他函数的图象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师生形为:
学生可以先自己动手画图,相互观摩。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顺利进行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
2是否熟悉作出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在动手作图的过程中,能否勤于动手,乐于探索。
比较y=、y=-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并使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种双曲线。)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共同特征(都是双曲线),以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类比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师生形为:
学生分组针对问题结合画出的图象分类讨论,归纳总结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共同点,为后面性质的探索打下基础。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积极引导。
(三)探索比较发现规律
活动3
问题:
观察反比例函数y=与y=-的图象。
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点吗?
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
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如何变化?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观察思考后进行分析、归纳,得到反比例函数y=的性质:
形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支双曲线组成的.因此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为双曲线;
位置:当k0时,两支双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减小;当k0时,两支双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
任意一组变量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即xy=k.
(注意:双曲线的两个分支都不会与x轴,y轴相交。)
学生通过对反比例函数图象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使学生明白性质的可靠性;通过对函数图象的位置与k值符号关系的探讨,以及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分支在相应的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的探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逐步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激发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对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讨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运用新知拓展训练
设计意图:
拓展练习是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性质解决问题,学生在研究问题的特点时,能够紧扣性质进行分析,达到理解并掌握性质的目的.
师生形为: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教师巡视,引导学困生完成任务。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问题: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初三教案下载篇13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2、品析诗歌,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人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诗歌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此来认识一下这位不服输不言败执着而又乐观的一代诗豪。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再遭贬。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任期满,被召回京。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苏州刺史任满罢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被贬),他乡相逢,格外兴奋。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对他长期被贬表示同情。刘禹锡读后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白居易。
二、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
三、结合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1、请从前四句诗中各找出一个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
凄凉:诗人参与改革,本是为国为民,谁料却被贬到这荒凉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凉。凄凉的不是“巴山楚水”这个地方,而是诗人的内心。
弃置:诗人这一被贬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几个这样的二十三年啊?最可能有所作为的一段大好时光就这样虚度了,诗人感觉自己就像被朝廷抛弃了一样,内心中的酸楚与痛苦简直无法言传。
空:诗人“怀旧”应该是怀念当初一同参与改革的旧友,可自己身处“巴山楚水”,又怎能与旧友相见,再三吟诵《思旧赋》又有何用?更何况这些旧友多受到迫害,很多已不在人世。一个“空”,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翻:回到家乡,本应该倍感亲切,家乡的人与物都是自己一生的眷恋啊。可二十三年的别离,家乡变化太大了,已经无人相识。“翻”在这应该是“却”的意思,写出了自己回到家乡恍如隔世的感觉,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这其中同样满含着的是酸楚与痛苦啊。
2、再读前四句诗,读出诗人心中的.感情。(突出“凄凉”“弃置”“空”“翻”)
3、指导学生诵读后四句诗,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由沉郁到昂扬)通过诵读表现出来。
4、深入体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的胸怀。
导思:①诗句中“沉舟”“病树”比喻什么?“千帆”“万木”又比喻什么?②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
提供刘禹锡的另一首酬答白居易的诗,进一步理解他的豁达乐观胸怀。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刘禹锡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提供今人对刘禹锡这两句诗的解读材料:
人生何不是如此,生命拥有了青春和活力,人生填写了奋斗和收获,必须要“荣归故里,衣锦还乡”。新的必然要替代陈旧,诞生与死亡都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是生命永远延续的催化剂,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面对老去,应该释放大度、无私、宽容和坦然;
面对青春,应当获取拼搏,谦逊,珍惜和自律。
这才是健康,发展,文明和生机勃勃的人类生命链。
这是我读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后人赋予的哲理: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腐朽的事物必然衰败,新的事物总是要胜利的,我们不应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感叹,相反,应该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新生的事物上面。
教师讲解:
“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茫茫宇宙间,你我只不过是一蚍蜉而已,我刘梦得今日虽已是“沉舟病树”,可我之后,依旧千帆竞发,万物争春啊!一个为国家前途而遭受不白之贬长达二十几年的人,还能淡定的说出这般理智的话,可见其内心是多么的强大多么顽强!多么的积极和乐观。后人对这一千古名句推崇备至,一是诗句中包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豁达乐观和不屈不挠不怕打击的倔强意志。
5、“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怎样理解诗句中的“长精神”?
引入刘禹锡的另两首诗,进一步体会刘禹锡的顽强豁达精神。
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诗人被贬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10年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_佞小人。于是诗人再度遭贬,一去就是12年。12年后,诗人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依然如故,不改初衷,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不懈斗争精神,一直为后人敬佩。“前度刘郎”也成为流传之今的成语。
6、带有感情的再读后四句诗。
7、再读完整的诗。引导学生注意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前四句要读的沉郁艰涩,后四句要读的昂扬乐观。
8、完成下面的填空,对名句说出自己的味道与理解。
千年后你的一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
挑起回音袅袅……我明白
————————————
————————————
四、总结归纳。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表现出刘禹锡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体现了刘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这就是刘禹锡。
五、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
初三教案下载篇14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虚像的概念;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它在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认识平面镜的成像,是前两节所学知识的应用;另外,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有用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平面镜成像现象中的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3、重点和难点
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体验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虚像”比较抽象,“看得见”,却“摸不着”,因此,虚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很难提出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探究活动中的又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平面镜,容易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的编排,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师引导发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对平面镜成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把“像”与“影”混淆等,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则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演示实验、教师讲解等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同时,体验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首先通过一个魔术视频引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暗示出将“平面镜改为玻璃板”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为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搭建一个“支架”。
2、组织探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按照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探究活动的重点放在设计探究方案上。
(1)提出猜想:
在板书课题之后,展示一幅平静的水面成像的图片。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平面镜的概念,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之美。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对成像的特点提出猜想,将猜想一一列在黑板上,作为后面探究的课题。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如果学生感到困难,可以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之所以以小组为单位,一方面是由于该探究活动与以前接触到的探究活动相比,难度要大一些,以小组为单位,便于学生随时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3)进行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时,将平面镜和玻璃板同时给出,让学生自主选择。直接选平面镜的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一个问题:无法同时看到物体的像与替代物,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学生就会陷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此时,可能会有学生受到“水中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该演示实验。这样,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体会更加深刻。这样就突破了探究过程中的难点。
在得出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关系后,近一步提出“怎样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由于学生在前一步的探究活动中已掌握了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进行探究。
(4)交流探究成果,及时矫正
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像物等大等距”的结论,同时对学生掌握知识、参与实验的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在这一阶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针对性反馈练习,学生将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3、理解“虚像”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由非实际光线相交形成。
接着再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把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从而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这样,通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突破“虚像”这一难点。
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播放一段有关平面镜成像应用的影片,通过这段影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加深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等大:像物大小相等;
(2)等距: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虚象: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的方向延长线形成虚像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初三教案下载篇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
难点:液体温度计的设计。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具: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烧杯、水
学生用具:青霉素瓶、饮料吸管、耗尽油墨的圆珠笔芯和中性笔芯、红墨水、篮墨水、实验用温度计、三个烧杯、冷水、温水和热水、体温计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自然界中这些绚丽多彩的自然现象,真可谓是千姿百态。
图片中的雪、雨水分别属于什么状态?还有什么状态?这几种状态之间能相互转化吗?
(引出我们第三章要学习的内容《物态变化》)看图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陶冶情操。
思考、回答
提出还想了解哪些信息?
如:它是怎么形成的?
【知识点一】温度
1、温度的引入
2、温度的概念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同学们在家里看天气预报时,大家可以发现天气预报中除了预报天气状况是晴朗或是多云或是雨,还会预报什么啊?(通过图片,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1~7℃是表示天气的哪种特征?)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本课课题“温度”。)
提问:你知道物体的冷热与温度的关系吗?
请学生根据温度与物体冷热的关系,解释温度,归纳总结: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逐步引导,让学生很容易的总结出温度的概念)回忆在家中看天气预报时的情景,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并回答。(温度,即如今天最低温度是7摄氏度,温度是21摄氏度)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冷的时候温度低,热的时候温度高)
再开讨论,并试着总结出温度的概念。
【知识点二】温度计
1、温度计的引入
实验:
2、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构造
(3)种类
3、摄氏温度
(1)0摄氏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2)100摄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3)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
使用方法: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侧壁.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不能立即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取出来读数
5、体温计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这种感觉可靠吗?
组织学生实验
我们的感觉不可靠,要准确知道温度是多少,需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设计意图:由实验感知感觉不可靠,顺理成章的得出要正确的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
(多媒体展示多种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温度越高物体膨胀的越厉害。)
实验:用教师自制的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变化。并分析温度计的原理。
总结: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
温度计的原理是靠液体的热胀冷缩,那你能不能根据这个原理自制一个简易的温度计呢?
上次布置同学们准备了小瓶和细管,我们用它来自制一个简易温度计。同座位的两人一组,比较一下谁准备的材料好一些,选用一组较好的器材来做实验。
组织学生自制温度计并用它来测辨别热水和冷水。老师巡回指导。
请同学们观察下你自制的温度计看看还有哪些缺陷呢?
针对这些缺陷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完善呢?
引导学生逐步完善温度计的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自制温度计的历程,使同学们在掌握温度计相关知识的同时,感受科学家们科学研究历程的艰辛和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及获得成功的喜悦。)
观察桌上准备的实验用温度计既是完善后的温度计。
引导过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呢?
多媒体展示: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
多媒体出示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着将空白处填上。
反馈练习(附件1)
引导过渡:知道了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呢?
多媒体出示:想一想议一议共同探究
想一想议一议:
1、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结果?
2、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用温度计,他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思考。
引导学生总结,在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看清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分度值
接下来我们便用实验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
多媒体出示:判断对错
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先用手估测一个温度,再实际用温度计测量一下,并比较估测的与实际测量的温度的不同。
组织学生交流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不但练习了温度计的使用,而且进一步说明了要准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凭感觉是不可靠的,必须使用温度计测量。)
反馈练习巩固
(见附件2)
实验用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温度,测量人体的温度则需要用体温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
[2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实验室用温度计不可以,为什么?
[3]什么使用体温计先要甩甩?
教师进一步根据问题引导大家观察讨论来得出结论。
反馈练习巩固
(见附件3)回答(可靠或不可靠)。
学生实验: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把双手同时放入同一杯温水中,让学生体验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是否相同)。
由实验现象可知,感觉不可靠。
观看课件了解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观察回答
放入热水水柱上升
放入冷水水柱下降
思考分析:温度计的原理是靠液体的热胀冷缩。
(同学们准备的材料有青霉素瓶、饮料吸管、耗尽油墨的圆珠笔芯和中性笔芯、红墨水、篮墨水等。老师巡回检查,学生选择材料。)
根据手中的器材自制简易的温度计。并用它来测辨别热水和冷水。老师巡回指导。
观察并思考、回答。
1、自制温度计还没有刻度。
2、自制温度计不方便携带。
3、自制温度计的细管比较粗,变化不明显。
4、自制温度计上面没封口。等
1、加刻度
2、用更细的细管。
3、上端封闭
4、小瓶再小些
。。。。。。等
逐步完善温度计的设计。
了解各种类型的温度计
通过观看多媒体,了解0℃和100℃的规定以及1℃。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1]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是高于100℃。
[生2]人的正常体温是37℃。
[生3]冰箱的最低温度是-18℃。
[生4]我国最低气温为-52.3℃(漠河镇)
学生总结: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分别读出量程和分度值。
寒暑表的量程是-35℃到50℃,分度值是1℃,主要是根据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常年温度范围确定的。
体温计量程是35℃到42℃,分度值是0.1℃,是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确定的。
实验用的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为110℃,最低温度为-20℃,分度值是1℃,根据实验中需要测量的范围确定的。
初三教案下载篇16
教学目的:
1、从介绍溶解性概念入手,使学生重点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常识性介绍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4、思想教育渗透:从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入手,了解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固体的溶解度的概念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固体溶液度的概念。
实验准备:
1、相同质量的植物油分别放入等量的汽油和水中,观察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2、等质量的KNO3和Ca(OH)2放入等量的水中,观察不同物质在不中的溶解情况。
教具:CAI课件,平底烧瓶,锥形瓶,汽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衣服上的油污用水很难洗去,最好选用什么物质来洗呢?
生:答。
二、授新课:
师:演示实验1:观察植物油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
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相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师:不同物质在相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怎么样呢?演示实验2:KNO3和Ca(OH)2放入
等量的水中。
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师:小结: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这是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内因。
师:设问:如何比较精确地反映不同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呢?
引入课题:要比较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要有一把衡量的标尺,这
把尺子我们规定为溶解度。(板书)
生:回顾可作溶质的物质的状态。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固体的溶解度,了解气体的溶解度。
设问:什么叫固体的溶解度呢?
生:阅读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分析概念的四要素。
师: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NaCl36克,表明:20℃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
那么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克,其含义是什么?
生:回答并完成投影练习。
师:设问:知道了某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如何界定物质的溶解性呢?
生:阅读教材P135,板演:在下面数轴上的四个区域里贴上表示溶解性的显示字幕。
师:小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只是表示溶解度大小不同而已,不存在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
初三教案下载篇17
班会背景:
1、结合学校班会实验课题,尝试改变普通班会课的模式,探索网络e时代的班会课模
2、班级同学在水平考试后,学习和纪律上有明显的放松,需要重申明确目标和认真备考的重要性,以规范同学的纪律,冲刺中考考。
3、班级男生占大多人数,有明显的自负、不踏实的现象,希望引导同学以优秀同学为榜样,谦虚、团结,为班级作贡献。
班会目的:
1、通过归纳真汉子的&39;标准,教育同学规范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冲刺中考考。
2、帮助同学明确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认清目标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3、通过各项的准备工作,使同学们更团结一致,更热爱班集体班会。
重点:
1、表扬班级优秀同学代表,明确做个真汉子的标准。
2、帮助同学明确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认清目标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班会难点:提高同学对目前放松状态的危害性的认识,并反省自身的行为,以实际行动完成短期小目标。
班会准备:
1、评选好班级各宿舍和走读生的7位优秀代表,组员写好颁奖词,并颁奖(笔记本)。
2、由宣传委员制作好《我们的足迹》,以备张贴目标。
3、网上搜索视频《广州城市精神》和歌曲《红日》。
班会过程:
1、主持人引出做个真汉子的标准。
(1)观看视频《广州城市精神》,学习五羊精神。
(2)结合班级实际,讨论做个真汉子的标准。
2、表扬各宿舍和走读生的优秀代表,并谈感受。
3、师生同乐:名言拼图比赛。
4、明确我们的短期目标和中考目标,张贴《我们的足迹》
5、心动不如行动:认清目标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6、全班合唱歌曲《红日》。
7、班主任总结
课前准备:
1.每人总结一学期得失。
2.组成四组学习小组,推选出组长,给小组起组名,总结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准备pk宣言。
3.邀请任课老师参加。
班会课流程:
1.班主任开场白: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一个学期的生活转瞬即逝,我们即将迎来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考试——中考考试,现在我们在这里召开本学期最激动人心的一次主题班会——冲刺中考!首先我们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对他们辛勤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2.每位学生谈自己一学期来的得失(每人发言时间一分钟以内)
3.今天的主题班会也是一次pk大会。我们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给自己起组名,总结了学习方法,制定了学习计划,准备了pk宣言。每个组可以邀请一位老师做参谋,进行商议、修改。5分钟后准备发言。
4.四个小组依次介绍组名、学习方法、学习计划、pk宣言。(每次发言的学生不一样)没有邀请到的任课老师做评委,给各组打分(每项满分10分)。
5.宣布pk结果,颁发奖品。
6.班主任总结:这次pk的胜利者只是小小的胜利,更大的惊喜还在中考考试。每组的中考考试的总均分和期中考试相比,进步的将免做三项寒假作业,第二的免做两项寒假作业,第三免做一项寒假作业。距离中考考试还有10来天时间,同学们,加油吧!
初三教案下载篇18
听懂,会说Goodmorning!Thisi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早上问候语Goodmorning.及介绍人物用语Thisis…。
教学难点:介绍人物用语Thisis…一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切不可盲目纠正发音,从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的歌曲Hello,师生共唱。
(2)用所学打招呼用语,师生互相问候。
2、呈现新课、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
A(1)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It’sme.I’mMRMa.
NowIshowanotherphototoyou.Lookwhoishe?YeahheisMaYun,heisMRMatoo.Weareallman.Man引出MR。
Whocanreadit?Riseyourhandsplease!
(2)Teacher:Ihaveabeautifulgirl’sphoto,look,sheisYangMi.YourcancallherMissYang.
Look,whoisshe?YeachsheisFanBingbing.MissFan.
Theyareallgirls.引出Miss.
Whocanreadit?Riseyourhandsplease!
CanyouinteoduceyourselfwithMRorMiss?
I’m…
B(1)T:What’sthis?
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Thisisapencil./Thisisaruler…
展示MissGreen的照片
引出:ThisisMissGreen.
ThisisMissWhite.
ThisisMrJones.
(2)Practice:
练习用
图片展现进一步练习thisis。。。介绍某人
(同时练习使用MRMISS)
(3)用所学知识thisisMr/Miss介绍同桌。
C:morning
(1)、出示一个时钟,从6点到十二点都伴随着morning这个词,帮助学生理解morning这个词的时间段。
(2)、教读操练morning.
教师向学生打招呼:T:Goodmorning.引出Goodmorning.
学生操练Goodmorning.
D:FLASH来展示Let’stalk部分的对话时
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talk部分的内容.
学生分小组,扮演对话中的人物或其他人物,进行实际交流。
学生展示练习情况。
3、活动、操练(Activities/Practice)
介绍好朋友给你的同桌:Goodmorning,thisis….
DrawandSay:画一画,说一说。画画你认识的人介绍给大家。
4、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广文博见。熟人见面问候语:Hello!你好!
上午见面问候语:Goodmorning!早上好!
下午见面问候语:Goodafternoon!下午好!
晚上见面问候语:Goodevening!晚上好!
初三教案下载篇19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本节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氧气作为学习素材,这些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首先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木条燃烧归纳出氧气的检验方法,进一步通过硫、木炭、铁丝燃烧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并根据文字表达式讨论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最后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才刚刚开始,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本课题分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讲述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讲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②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③通过对已知反应共性的归纳总结,初步建立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能对已学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来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难点:①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氧化反应的理解。
疑点: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四、实验材料
器材: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坩埚钳等。
药品:木炭、硫磺、细铁丝、水等。
其他:火柴、木条等。
五、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及其用途。
引入新课:既然氧气对我们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氧气的一些性质。[板书]课题2氧气
讲述:我们研究物质的顺序,一般先介绍它的物理性质再介绍它的化学性质,而对于气体的物理性质我们一般主要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与空气大小比较、溶解性等方面来学习。
[板书]一、物理性质
活动一出示一瓶氧气,问:这是一瓶氧气,谁来描述一下它的物理性质呢?提问:鱼儿能在水中存活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吗?
【板书】: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过渡:接下来我们介绍化学性质
[板书]二、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
提问:木条放入瓶中与瓶外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板书]检验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演示实验: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
提问: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呢?
【板书】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讲述: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这就是为什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
[演示实验]木炭在空气中、纯氧中燃烧实验
提问:碳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有什么
【板书】碳在空气中只能发红、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讨论: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讲解】1、物质燃烧主要是与氧气反应
2、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展示铁丝并设问:你见过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吗?铁丝在氧气中也能燃烧吗?[板书]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发红,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提问:1、集气瓶中为什么要放少量的水呢?
2、如果实验观察不到火星四射,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总结:1、为了防止燃烧过程中溅落下来的熔融物把集气瓶炸裂。
2、可能原因有:氧气不纯、铁丝生锈、没有等到火柴快燃尽就伸入
提问:通过带火星木条、硫、铁在氧气中的燃烧,我们可总结出氧气有哪些性质呢
[板书]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它可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讨论:前面几种物质的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小结:1、生成物只有一种2、反应物都有氧气参加
【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讲解: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可用A+B=AB表示,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燃烧属于剧烈氧化,缓慢氧化是不易被人察觉的,如铁生锈、食物腐烂、动植物的呼吸等。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都属与氧化反应、都会放热。提问: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吗?
讲解:氧化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是氧化反应却不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而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练习:课本56页第一、三题
作业:56页第二题
初三教案下载篇20
比热容教学反思
“比热容”是本章重点内容。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且它又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所以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为比热容概念的得出打好基础。将理解物质的另一特性“密度”作为理解比热容的开门砖。通过对密度的定义,推导比热容的定义。通过水的密度,去发现水的比热容,及单位。一个完整的推导过程使学生经历进而建构完整清晰的比热容知识。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趣引新;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来提升学生能力。考虑到比热容这一节的容量较大,将热量的计算放到下一节中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我在设计此课时,从美丽的`大海入手,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纵观本节课的设计,每个环节都由提出问题入手开展教学的,这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一个步步攀升的台阶,带领学生走向科学的殿堂。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等。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学生发挥最好的有两点:
1、在实验方案设计上是非常完美的。
2、在分析小资料找规律中学生思维活跃、多样。
本节课在突破难点上,老师设计通过密度去帮助理解比热容,效果一般。我认为主要还是老师在引导方面做的不透彻。今后在这方面加强锻炼。通过这件事我想自己的教学水平应该要不断的提高,有时候,临场发挥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