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

时间: 新华 九年级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如何撰写优秀的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这里分享一些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写作案例,供大家参考。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1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把握作者的思

想感情脉络,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

2、学习由景生情,由情而悟,一气呵成的写作方法。找出眼前景与人生感悟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3、体会文中蕴含深刻的语言,领悟作者是怎样化身为小溪去体察的。

4、反复阅读,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能有自己独特的评价。

重点分析:

1、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

2、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难点分析:

1、理解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教时安排:

二教时

教前准备:

1、读课文,用图示法标绘出小溪的流程及沿途的景象。

2、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的文学风格。

教学思路:

一、导课激趣

指名背诵《鼎湖山听泉》中,自己所喜欢的精彩文段。美丽奇幻的自然风光不仅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人生启迪和感悟。前苏联著名作家普里什文的散文《林中小溪》通过对自然美的&39;描绘,表现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二、检查预习

1、投影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拿出所画的图示,静心聆听,让自己虽作者的文笔,一起沿小溪而行。

三、理清思路

听了同学的朗读,请对照自己所画的图示说一说小溪流经了哪些地方?沿途有怎样的景象?

【云杉树根——又浅又阔的地方,狭窄的深水道——静静的漩涡(一颗倒树、几只小甲虫),水流汇聚(黄色花蕾,)——一棵树,溪流中的小草——一片宽阔的洼地(大灌木、云杉和白杨的种子)——两岸紧夹之中——圆形的水湾——宁静的地方——小白杨树林,悬崖落下——冲刷百年云杉——空地(小黄花、青蛙卵、苍蝇、小甲虫、姬蜂、黑星黄粉蝶)——分流汇合】

四、研读赏析

1、随着这条林间小溪一路流淌,我们对这条小溪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地认识。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这条小溪的认识如何,并结合具体文句谈谈看法。

自信执著: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额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会流入大洋”。

坚强勇敢:冲着树根潺潺鸣响;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汇合起来,全力冲击着被百年云杉的许多粗壮树根所加固的陡岸。一颗巨大的百年云杉,被小溪冲倒。

乐观积极: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了障碍,才有生活;

不贪享受: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

2、在小溪流经的途中,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像它一样的积极乐观执著和坚定呢?那么它们又是怎样的呢?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凝滞的、安与平淡地、丧失激情的)

(化为水塘的洼地、被冬雪压弯了的大灌木的枝条、漂在水中的树种、困在水湾中的小狗鱼、被瀑流冲歪的小白杨等等。)

3、通过小溪这一路的流程,结合上面同学们的解读,请说一说你从这条小溪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①生命历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障碍。②战胜困难要有信心和毅力。③人生奋斗要有远大的终极的目标。④人要积极迎接挑战。⑤所有的道路最终都是为了到达终极的目标。等等

4、随着小溪我们不仅进行了一次自然自旅,而且还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在这次旅行中,同学们获得了丰富而深刻的感受。那么,作者此时的内心情感是否也和我们一样呢?请同学们大声齐读第33——34段。

要理解这里作者的心理情感,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普里什文前苏联农艺家、作家,长期生活在俄罗斯高加索林区,长期的森林生活是极为孤独的。结合背景同学讨论。

(现在作者在解读自然中获得了对生命的思考,领略到幸福的所在,从而找回了自己。就像那奔腾的小溪,最终到达了大洋。)

五、品读感悟

自由选读你最喜欢的文段。在诵读中,表现出你的理解和情感。

六、课外练笔

自然给我们的启迪真是太多太多了。融入自然、感受自然,去获取人生的感悟和理想。课外,仔细用心观察大自然,自然的景致给你的启迪感悟和体会,用文字表现出来。

【教学总结】

《林中小溪》,文章语言充满诗意,既不乏优美,又蕴含深刻的哲理,很有诗的味道。语文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生活的体验。在第一课时里,我安排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但感觉是不理想的。学生没有兴趣,课堂的氛围是沉闷。

我想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吻合。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课文各自然段的意思,大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一、从学生的学情以及表现出来的状态来看,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分段的技巧,他们是不感兴趣的。因为之前不少课的第一课时,我基本上也在侧重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没有新鲜感。而且我也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已具备这样的能力。可我总是不放心,还在反复练习,学生当然没积极性了!

第二、在上课的引入环节,课堂上就让同学们谈一下阅读感受,体现阅读感受的多元性。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对小溪有大概的了解。再把视线转向文章中其他事物的描写,由此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层次安排。到此感觉对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又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自读了一遍课文。然后又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读生字、读词语、读自然段,并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这样的做法,置学生的需求于不顾,机械地照搬教案,我想学生一定觉得这样的课堂对他们是没有吸引力的。

看来我们的教学设计也不能粗心。作为老师,不能认为:在课堂上不就是学学生字、读读词语、读熟课文,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就行。其实不然,我们的教学,教师也必须了解清楚,学生的阅读需求是什么,哪些需求是可以为学生解决的。千万要避免,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满足不了他们的渴求,这是很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其次还要思考,哪些知识、技能是教师想给学生的,而这些知识、技能,学生是不是已经掌握了,或掌握了多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是否适合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果适合,怎样训练?训练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些问题都应该认真地考虑清楚。

总之,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要综合学生的学情、课文的特点、单元的训练点等多方面的因素。让我们的教学设计与生成达到最佳的效果。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2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朗读了全文并合作疏通了文意,同学们在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上还有什么困难吗?(有则帮助解决)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关注文章的内容。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那么他是如何论战的呢?曹刿通过他的“论”又表现出怎样的形象特点呢?让我们通过具体的分析来共同了解一下吧。

二、研读第一小节

1.让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2.提问:面对“齐师伐我”这样的局面,曹刿有何反应?

3.让学生思考:一个“请”字说明什么?

曹刿是何身份呢?

那么在“齐师伐我”这件事上同乡人和曹刿的态度有何不同呢?

让学生再读两人的对话,并指名学生翻译这两句。

“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看出同乡人对战事漠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己。而曹刿的一番“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言论,不仅道出了他请见的原因,而且表现出他是一个关心国事,有责任感的人。

教师总结:从曹刿的请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主动请求进见鲁庄公,足见他一腔爱国的热情和一份以国事为己任的责任心。

4.鲁庄公之后,曹刿和鲁庄公讨论了什么问题?

5.齐读这一部分,让学生看看鲁庄公认为作战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又是怎样评价的。

6.曹刿在见鲁庄公时其实心中已有战略,为何还要问鲁庄公呢?

(明确:引导鲁庄公,让他自己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

7.再齐声朗读第一段,让学生思考,在战前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是否印证了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一小节,作者通过记叙曹刿和乡人、曹刿与鲁庄公的两段对话,紧扣“论”字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上的远见。

三、研读第二、三小节

1.战场上的曹刿是否也发挥了他的作用呢?让我们齐读二、三小节

2.指挥作战的有两个人――曹刿和鲁庄公,他们在战场上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呢?

3.曹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曹刿的解释可分哪几层意思?

(两层。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译一译,再理解。)

明确:不攻击的原因――时机未到,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

不追击的原因――“惧有伏焉“,追击的缘故――“辙乱旗靡”。

表现曹刿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总结:曹刿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4.再读这一部分,让学生思考,在作战和论战的过程中,是否又印证了曹刿的那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

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作者同样是紧扣“论”字,战场上的简洁果断的话语和战后令人恍然大悟的解释,不得不让我们佩服曹刿的卓越才能。

(四)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鉴赏写作特点

1.讨论归纳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要求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说出三句来。)

2.《曹刿论战》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思考讨论后归纳)

《曹刿论战》一文紧扣“论战”,叙述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材料安排详略得宜,生动耐读。

(1)第一段略去曹刿求见的详情细节,对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作了详写。

(2)第二段不作战争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

(3)、第三段是论战的重点,详写曹刿论“何以胜”。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曹刿论战》这一名篇,了解了处于弱势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认识了深明大义,才能出众,知己知彼深谋远虑的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和责任感。课后你们还可以去阅读更多的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故事,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和感情。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自主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进一步领会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学做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诵读、联想、赏析、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雨丝风片是春天最多彩的笔墨,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用笔赞美它:

好雨知时节--------渭城朝雨-------沾衣欲湿----------

天街小雨-------春潮带雨----------黄梅时节------------(学生背诵补充)这些咏雨的名篇已经融入大家的情感世界,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作名篇《雨说》,看看他又赋予了雨什么样的情致。

二、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3.学习作者塑造博大、宽广的胸怀,以造福于人为自己的幸福的精神。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1、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

2、《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当时正值我国结束“__”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它的变化。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

四、学生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一)、你遇到哪些生字词?出示课件,解决字词

圃()锢()滞()

嚷()蓑()笠()

膏()耸()

喑哑()()襁褓()()

(二)、概括各部分内容

1、春雨到来之前的序幕。

2、春雨到来。(自述,拟人化描绘。)

3、雨嘱咐孩子们不要拒绝它的到来。

4、雨向孩子诉说它的使命。

5、雨动员孩子们跟它去迎接春天。

6、雨告诉孩子们它来自哪里。

7、8、春雨两次鼓励孩子们勇敢地笑。

9、雨交代它最终的归宿。

五、再读每节,探究各节重难点

1、怎样理解诗歌开头括号中的话的含义?

明确:“四月”点明时间是春天,“等待久了”表明了对春雨的渴盼,雨在大地万物的企盼中及时到来.

2、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春雨有什么特点?

比喻、拟人;形象生动、温柔可亲,像爱的使者。

轻盈、绵绵不断、温柔的特点

3、第三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春雨希望人们用真心去感知她、接受她)

4、第四节又表达了春雨的什么愿望?

春雨热爱大地万物,她希望人们能与它亲近

5、第五节春雨号召孩子们干什么?

号召带着孩子们跟着她去体验大自然的各种气息。

6、第六节雨自述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雨自述自己儿时的来历,给小朋友以亲切之感

7、第七节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作者的什么感情?

抒发作者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之情

8、第八节大地指什么?为什么说“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大地指新的世界。未来是孩子们的,只要孩子们始终保持快乐的童心,积极向上,新的世界就有希望了。

9、赏析第九节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10、最后一节中写道:“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快乐的安息”让你联想起龚自珍的哪两句诗?

写春雨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生活,为此她甘心奉献自己的一切;

“快乐的安息”可让我们联想到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小结

(一)、.诗歌的题目是《雨说》,那么诗人笔下的雨都说了什么?这些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来到;她,来自遥远的地方;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雨”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快乐地安息。

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春雨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由衷祝福及热切期望。

(二)、写作特色

1、大量采用拟人手法,借春雨之口表达作者对孩子的良好祝福和希望,这是最突出的特点。

2、语言通俗、亲切、清新、自然,给人以温柔可亲之感,便于儿童阅读和接受。

3、诗的风格轻柔、喜悦、亲切,充满童真童趣。

七、动笔练习

(一)1、在春天,除了柳条儿、小燕子外,还有很多事物都在笑啊,试着用这种句式补充两句诗吧。

见了我笑啊。

1、桃花见了我笑红了脸颊啊。

2、石榴见了我笑破了肚皮啊。

3、小溪见了我笑亮了嗓子啊。

(二)副标题起什么作用?

散文和诗歌中的副标题一般以是提示诗、文写作缘由为多。

《雨说》这首诗的副标题点明了”说”的对象:中国儿童;概括了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望和祝愿,符合孩子的心理.

(三)课后练习P9

1、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勇敢地笑”,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四)本诗运用的拟人修辞手法的好处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让人感受到这位爱的使者的亲切温柔的形象,具有亲切感,活泼欢快,充满童趣,符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嫩的童心稚.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4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故事情节,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

3、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范进事件--中举。

2、课文题目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

明确:科举制度。

3、交流有关科举的知识。

科举制度:

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秀才:生员肆业后称为秀才。

举人: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的成绩优良的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之后,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其他的称亚元。

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士: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称进士。进士分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二、介绍作家作品:

1、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淑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少时曾热中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青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儒林外史》:我国文学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事情节

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中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3、有关课文内容相关的情节。

范进的宗师周进长期未能进学,后来他做生意的朋友为他捐了一个秀才的资格,他才能考上举人,最后考上了进士。

他特别注意老童生,看到了衣衫褴褛的老范进,他就特别关照。周进看范进的卷子,根本就看不懂,不知在说些什么。又看了几遍后,说了这样的话:“这样的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所以在别的卷还没有看,就给范进填了第一名,范进因此中了秀才,并嘱他参加乡试。课文中说“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就是指这些内容。

范进中举后不久,他的母亲喜极而逝。范进为自己所谓“功名”着想,为了做官,便隐秘不报。又在张静斋的唆使下去高要县汤知县处打秋风,最终成了一个贪婪的人。

三、梳理情节复述故事:

1、梳理情节。

请浏览课文,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故事的情节结构,并简要概括出其内容。

第一部分(1-2):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二部分(3-12):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2、复述故事。

要求学生通过自我复述、同桌间相互复述的方式,将故事用现代汉语复述出来。

要求学生在复述时思考:

范进中举前后,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课堂小结:

课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

进颠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睑,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

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

五、布置作业:

思考课后习题二

第二课时

一、归纳变化,探究成因,认识生活:

1、归纳变化。

再读课文,分析范进中举前后,其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指导学生分小组完成。

提供角度如:

(1)家境。

(2)地位。

(3)别人的态度。

典型:胡屠户、邻人。

(4)本人态度。

明确:丈人胡屠户态度可用“前倨后恭”四个字概括。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是漠不关心(范进去省城应试,家里饿了两三天;发榜那日范家断粮,只好去集上卖鸡。在范家如此困难的境地,没有一位乡邻来过问);中举后对他热心帮忙(拿来鸡蛋、酒、米等招待报录人,寻范进,细心照顾范进)。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不屑一顾(一向有失亲近);中举后竭力巴结、拉拢他。

2、这些种种变化,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生活?

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有钱有势者的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的冷漠无情。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5

教学目的:

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文学的王国里,我们常常感受到各种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无穷的艺术魅力,其中,古典诗词给我们的享受尤为美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感受这些诗词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感情。

二、学习第一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剑门关以南,今四川一部分,又称剑南。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灯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诗圣。其代表作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背景]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唐军收复了大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安史之乱算是平息了。但这时成都发生兵乱,杜甫避乱寄居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不禁惊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写了这首诗。这首诗极自然概括地写出了所有乱离人的共同感受,使它成为千古名篇。前人评这首诗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听老师范读,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齐读一遍。

3、赏析课文

首联中的“忽传”、“初闻”、“满”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形?(惊喜)

颔联、颈联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

尾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写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幅疾速飞驰的画面闪现在我们面前。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3、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2、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到了九年级,都觉得自己长大了吧。那么你们都能面对孤独,勇敢地战胜孤独吗?有一个少年,他战胜了孤独,感到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说《孤独之旅》。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讨论并归纳:

开端:家道破落、随父放鸭。

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芦荡。

高潮:芦荡遇雨、经受考验。

结局:与鸭共成长。

2、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三、体会细节,讨论问题

1、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句子。

2、杜小康经历“孤独之旅”时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标记出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词语。

提示:小康心理变化时间轨迹:

刚出发时到达芦荡安顿之后住段时间雨后天晴

学生发言。

小结:杜小康由害怕孤独到面对孤独到战胜孤独,这些细节表现了主人公成长的过程。

3、文题“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可以概括为两点:

①失学。离开同学、学校,痛苦和寂寞。

②放鸭生活艰辛,孤寂,恐惧(对环境、对前途)

四、探究

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有关鸭群的描写。衬托。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鸭子的成长衬托杜小康的成长。

(2)有关芦荡的描写。广阔无过,烘托小康害怕;宁静美好,反衬小康恐慌。(3)有关风雨的描写。可怕---搏斗---成长。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五.拓展:

说说你的感悟联想。

六、课堂小结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祝愿我们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向读者展示了少年杜小康在放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最终成长起来的历程,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又由于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心理和生活,因此,我在教学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少年的视角入手,以一首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为线索拟定了这样的思路:一、整体感知,初识孤独;二、跳读课文,感悟孤独;三、比较联系,畅谈孤独。“板块一”通过情节概述、重新拟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初识“孤独”的含义,“板块二”通过品读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突破文章的重点(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和难点(引导学生深挖“在孤独中成长、坚强”内蕴),“板块三”则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关注自我,通过畅谈人生感悟来传递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的思想。

毕竟初三学生经过初一初二阶段的学习已经对小说三要素有了相应了解,阅读小说的基本技巧也有所积累,所以让他们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在自读中圈点勾画以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听读个别段落中进入情境以体会作品意蕴,在对比中联系实际谈、写成长的感受)这一要求具有实操性:每个学生只要用心品读、积极参与,就会学有所获。另外,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来构建生动的语文教学课堂,通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手段落实各个教学目标,利用与教案进度相配套的学习卷检测、巩固当堂教学效果等策略也促进了这节示范课的顺利完成:整个课堂不仅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频繁,而且教学思路清晰、文化气息浓郁,对文本的挖掘和对“孤独”主旨的把握也有了一定的高度,赢得不少喝彩。

具体到教学中,我首先由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导入,自然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想很快走近文本,掌握大意;在感知文意之后,我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从文题入手,逐层抛出重点问题:谁的孤独之旅?随着旅途的展开,杜小康看到了哪些景物及他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人物心理变化轨迹,我们可看出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本文故事和《丑小鸭》有没有共同点?带着这些问题,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通过自主、合作,学生很快找到相应答案,轻松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很高。特别是对“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成长之路、坚强之途”这一主旨的理解,学生的敏捷反应令人惊喜;还有,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自然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又不乏德育,也较为成功。

然而再回忆整个教学流程,我发现也不可避免地留下遗憾:导入稍嫌拖沓,差点喧宾夺主;受时间限制,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简单,没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个别环节包办代替,直接给了学生的答案。这些瑕疵让我意识到: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对文本的极为珍贵的第一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对话,充分自由地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而这也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节课的败笔也让我获益良多。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7

《小男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带来的困苦;

⑵学会分析小男孩及其父母的形象;

⑶理解课文细节描写的作用。

2.情感与价值:

热爱儿童,关注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3.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与交流,让学生深入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和题目解说

本文作者魏志远,195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以为你不在乎》等,本文就是选自这部集子。

小男孩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儿童形象。本文以小男孩的行踪为线索,清晰详细地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要生活费的全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的困苦。

(二)、扫除字词障碍

油渍()痒()濡湿()吮吸()

瞟()黏()摁()咝()

(三)、理解词义

魏志远《小男孩》原文阅读

小男孩上了五楼,他听见脚步声一步一步走近了,小男孩往后退,贴在九号房门上。电筒光让这个小男孩睁不开眼睛。他抬起双手,那样子好像要把那光柱推开。脚步声没有了,小男孩知道那男人就在自己身边,。他说,我等我爸爸。小男孩看见电筒光照在自己的脚。他说,我爸爸还没有回来。小男孩又听见脚步声,那脚步声上了六楼。开门,关门,小男孩突然觉得这座楼很静,他似乎听到了心脏的跳动。

小男孩坐了下来,他把头靠在膝盖上。他想着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他想着爸爸一定是故意躲他,他想着见到爸爸后还叫不叫他。妈妈说,他不是你爸爸,妈妈说,他不配。小男孩决定不再叫他爸爸了,不了,蚊子绕着这个小男孩飞来飞去,他挥挥手。

小男孩是被一声惊叫而吵醒的。他揉揉眼睛,站起来。他听见钥匙碰撞的金属声。他看见有人开九号的房门。灯亮了,他看见的是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他不认识他们,站在门边看他。看这小男孩,那个男人说,是个小孩。那个女人说把我吓得要死。那个女人靠在那个男人的肩上。小男孩往后退。小男孩忘了脚下是楼梯,扭了一下脚。他抓住扶手站住,他听见那个男人问他,你找谁?小男孩往后退,他看见他们进了屋,关了门。

楼外在下雨,道路湿漉漉的,雨丝飘在小男孩的脸上,雨丝飘进小男孩的颈窝,小男孩觉得很凉爽。他抬头看两旁的楼房,他看见好多窗户都没有灯了。他听见从什么地方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他觉得那声音就像他爸爸的声音。他想了想叫出声来。爸爸!小男孩边走边叫,爸爸!小男孩的声音在夜里传得很远。

飘着雨,小男孩抹着脸上的雨水。车站冷冷清清的,小男孩看不见站牌上写着的收车时间。飘着雨,小男孩看着远处有一辆小轿车咝咝地从他身边驶过。飘着雨,小男孩抹着脸上的雨水往回走。他想着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个菜场的凉棚可以睡觉。这个小男孩记着有一本书里写过,流浪汉就是在这种地方睡觉的。

《小男孩》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23分)

1.给加粗字注音。(4分)

埋怨()摊开()脖颈()倚靠()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11分)

二、巩固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油渍()()rú湿

黏()性()shǔn吸

一幢()大楼()kēng声

2、请选择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组:()

A、油渍:指积在物体上难以除去的油泥。

辗转:(身体)翻来覆去。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战国策》的知识,初步体会课文大意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文言词句的准确理解。

2、疏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关于《战国策》

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二、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在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这篇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

三、检查预习

读一读,写一写

唐雎jū怫然fú韩傀guī免冠徒跣xi?n缟素g?o庸夫yōngfú

色挠náo以头抢地qiāng休祲jìn寡人谕yù

四、字词重点归纳

1、重点词句

加惠:给予恩惠

长者:忠厚长者

错意:置意

休祲:休:吉祥.祲:不吉祥,吉凶的征兆

挠:屈服

长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意为直身而跪.

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头.

2、古今异义

虽然——今:表转折古:即使这样

是——今:表判断古:这样

易——古:交换今:容易

谢——今:感谢古:道歉,谢罪

3、词类活用

广:形容词做动词扩大

轻:形容词做动词轻视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五、整体把握

1、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4、你如何评价唐雎?

忠于使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大义凛然

六、研讨与探究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3、概括段意。

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而不悦。交待唐雎使秦的原因,是故事的开端。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

有恩于安陵君

2.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

实际上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粉饰欺诈让安陵君扩大土地及遭婉拒是逆寡人和轻寡人,是威。

3.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先用语气极强的否定句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问,然后正面回答秦王,最后在对比中用一反问语气句子否定秦王的无耻要求。

4.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

不同点:地点、背景,面对的人物不同。使唐雎回答较安陵君更为坚定有力。

(三)分析第三自然

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进行残酷的战争。

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恐吓而让唐雎臣服。

3、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为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

4、“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人,表现出他跟秦王拼命的决心。

5、你认为唐雎的“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正确吗?

(四)分析第四自然段

1、秦王有什么样的言语和行动?

神色木然而道歉(色挠,长跪而谢)

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

欺软怕硬、内心虚弱、卑躬屈膝,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七、文章结构分析

起因:以地易安陵愿终守之

秦王不悦使唐雎使于秦

经过:故不错意也非若是也

轻寡人与虽千里不敢易

高潮:天子之怒布衣之怒

结局:长跪而谢之

八、拓展探究:

(一)如何刻画人物?

1、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语言。

2、通过对比来刻画人物形象。

秦王:色挠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先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

唐雎: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伏虎英雄。

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二)唐雎的说话技巧

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对方,不辱使命。

言之有“节”、言之有“据”(道义)、言之有“力”(威力)

九、启示:

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课后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阅读、分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庶竭:希望竭尽尔来:从那时到现在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10

一、导入

师: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了西湖的美。

打开记忆的背囊,分享一下你所熟悉的诗句中的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

师:同学们分享的诗句中,西湖多姿多彩,但是明代的汪珂玉却说过这样一段话:“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学生齐读)

师:他认为西湖最美的是什么景?(雪景)然而他又感慨很少有人能够领会到这一点。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能够真正领略山水之绝的人,他就是张岱,让我们走进《湖心亭看雪》,领山水之绝色、悟作者之情怀。

二、读美文,整体感知

师:这是明清时期的一篇小品文,文中有很多容易读错的字,你们有30秒钟的准备时间,敢挑战的就勇敢的举起你的手。

师:全部正确,向他学习,每个词语读两遍。

(有错误时:咱们同学都读的跟他一样吗?学生纠错后。嗯,第一位同学是我们班的勇者担当,第二位同学是汉字小英雄。)

师:扫清了文字障碍,请同学自己大声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一会找同学展示朗读。

师:同学们朗读的兴致盎然。哪位同学为我们展示一下呢?(女生读一段,男生读二段)

师:这两位同学为我们开启了朗读之旅。谁能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呢?从字音、句读两方面评价。

师:两位同学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让我们捧书端坐,大声地朗读这篇美文。(生:齐读)

师:从同学们洪亮的声音和整齐的朗读中,我看到了你们的自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再朗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自主学习,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向小组成员寻求帮助。

那两个小组把你们积累的重点词语板书在黑板上?回去后继续疏通文意!

(生:自主学习)

两个小组展示翻译

师:同学们对文章的字词句都有了准确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张岱在下雪后,到湖心亭看雪,遇到金陵人的故事。)

师:概括的很到位。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能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吗?

三、精读赏析

1.咬文嚼字品痴行

师:张岱确实是一个痴人,张岱的痴先表现在行为上,我们先来咬文嚼字品痴行。文中的哪个字最能表现他的痴呢?

生:绝。因为绝写出了大雪之后,湖中一片安静,什么声音也没有。

师:嗯,这个绝不仅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雪后的冷清寂静,还给人一种森然寒意。作者偏偏选择这时候看雪,表现作者冒寒赏雪的雅兴。可见他的痴。老师突然想起,我们之前学过的一首诗《江雪》,好像意境相似。

生:老师,我觉得独也能体现出他的痴。因为他是独自一人去看雪的,而不是跟很多人一起,表现他超凡脱俗的情趣。

师:我们赏雪,一般会选择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赏雪?这样的奇人张岱,眼中的景色定然是与众不同的,来到湖上,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让我们和张岱一样身临其境赏雪景

2.身临其境赏痴景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张岱眼中的雪景。

(生:读)

师:痴人眼里出痴景。这片景奇在哪里呢?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同学们边自由朗读边思考,然后跟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A:“天云山水,上下一白”,一个“一”字,写出天地间一白茫茫的,浑然难辨的.景象。给人一种苍茫、辽阔的感觉。

师:分析的特别好。你能尝试着读出那种感觉吗?同学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生评价——语速应该慢一点)

师:在你的朗读下,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空阔的白茫茫的世界。

师:还有哪个小组有别的想法?

生B: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写出了雪的大,人和景的渺小;跟前面的苍茫辽阔形成对比,会让人产生一种孤独的感觉。

师:你理解的真深刻。你能读一读吗?

师:大家说我们在读这一句的时候,语速应该(慢一点),语调呢(低一点)?

(生:低一点,要越来越低,因为后面作者写的时候给人感觉越来越小,最后好像都没有了一样。)

师:哪位同学再来试一试?读出了人和景越来越渺小的感觉,也读出了作者内心的那种孤独。下面,我们一起将整片雪景朗读一遍。

师:在咱们同学的朗读声中,我仿佛置身于这片雪景,仿佛融入到一幅画中。如果说把这一片雪景画成一幅画的话,你觉得应该浓墨重彩,极力渲染呢,还是轻描淡写,简单勾勒的一幅水墨画呢?所以这两句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有没有运用大量的修饰语,细致地刻画雪景?

师:这种写法用在文章上就是白描。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事物的形象,不过多的渲染。给我们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带着这样想象,试着齐背这段文字,把景融入到自己的内心。

3.知人论世悟痴情

师:如此奇景,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痴情呢?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早有两人铺毡对坐,饮酒赏雪了。“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为什么要强调他们是金陵人呢?“金陵”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吗?“金陵”这是明朝的称呼,他乡遇知音,这两个金陵人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其实在第一段中,也有一个称呼是属于明朝的,“崇祯五年”可是明朝再也不存在了,所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故国的无限眷恋)

师:我们了解张岱的生平经历。张岱的前半生和后半生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原因是什么?明亡后,张岱入山著书一直到死。他主要写了两本书《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书名中都有一个梦字,张岱自己告诉我们书中内容“想余生平……”,所以书中缅怀了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故国,在张岱的生命里,是永远地痛。

四、悟奇情

师:(音乐起)哪位同学来读一读?(找一名读的很好的同学)

师:这位同学深情的朗读,让我们走进了西湖,走进了张岱的梦,走进了他的家国情思。

(以他为榜样,我们再次捧读课文。机动时间)

师:在世人眼中,他如“痴”人一般,”在他自己心中,五十年来人生恰似一梦。

(板书:痴心似梦)(将“奇”画出来)

师总结:

这就是奇人张岱,他将自己的满腔奇情尽赋予西湖奇景之中。西湖之于张岱,也已超越了风景这一单纯的意象,而成为斯人留之守之,寻之忆之的精神家园。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一.激情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注意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

沁(qìn)今朝(zhāo)

莽莽(mǎng)

分外妖娆(fèn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

稍逊风骚(xùn)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4.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5.齐读这首词两遍(可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遍,第二遍高声齐读)

(四)梳理、总结、扩展

1、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比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2、全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试分析一下。

例:我喜欢“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读这个句子仿佛看到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妖艳多姿!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12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是——?(庄子和惠子)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板书课题)。出示PPT1。

/惠子: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

二、正读

1、师:下面我们进行正读,所谓正读就是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生自由大声朗读(1分钟)

2、指名读。(1分钟)

3、学生评价。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样?(2分钟)

4、我会读:师出示PPT2。(5分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你应该读出?(从容,悠闲,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从容)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毫无争辩)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充满智慧,诙谐)

5、再读。师:我们再全文读一读,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性格。(1分钟)

三、译读

1、师:我发现同学们比刚才读得好多了,入镜了!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2分钟)

2、PPT3出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师:庄子也很注意这个“安”字,第三个怎样理解?(哪里、哪儿)

四、演读

师:我们知道当时两人的对话非常简单,现在我们可以为他们的对话加上一些话,重现一下2000多年前濠水边上的那场争辩。

老师读叙述部分;包秀钦读庄子;陈静读惠子。

五、辩读

1、师:我们看到了非常可爱的庄子,非常认真的惠子。同学都不仅入镜了,也入情了,那么,他们俩争辩的问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出示PPT4:知?不知?

2、师:惠子他可以确定的是什么事?(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3、师: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

理由一: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

理由二: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所以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4、师:惠子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因为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那么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

(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

师:惠子多了不起啊!他通过逻辑推理,从科学角度认识了世界。

5、师:从这场争辩的结果来看,谁占了上风?(庄子)

6、师:庄子为什么能占上风呢?从惠子最初的提问和庄子最后的回到来看。

7、师:原来是这样。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看文中还藏着什么。庄子是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有依据吗?

PPT5: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8、师:无论是鱼也好,人也好,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从容呢?

生:注重精神上的快乐;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9、师:还有一个“游”字,庄子他们在游得时候心情怎样?(开学、放松)

10、师:你们觉得文中的惠子能感受到快乐吗?惠子和庄子的区别是什么?

(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角度看世界;庄子注重感情,从美得角度、诗意的角度看世界)

11、师:其实,庄子也是多么了不起啊!他从容、洒脱、自由快乐,便觉得鱼也是快乐的,仿佛自己就是鱼,鱼就是自己,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就如近代文学家王国维说的——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PPT6)

12、本文是一篇寓言,你觉得庄子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追求快乐自由。

生:诗意地生活。

生:……

六、延读

1、师:是啊,庄子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生活的实践者,下面我们看两个故事:

2、故事一:鼓盆而歌(PPT7)

故事二:庄周梦蝶(PPT8)

故事三:楚王请庄子做宰相

七、课堂小结:

1、师:看来我们的感受的和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她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PPT9)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的更通透。

2、师: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应当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现在我们肯定了庄子的情怀,濠梁之下的游鱼,天地间的庄子,他早已用自己睿智的目光超越了千年的界限,超越了鱼和人的界限,庄子他自己何尝不是一条鱼呢?在我们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让我们打开庄子之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13

教学目的

1了解“说”的特点。

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掌握本文的词语。

4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教学中始终要注意这点。本文词语量大,实词以数十计,虚词“之、以、而、乎、焉”等均各有多种用法。讲明词义(实词、虚词),这是本文教学中要用相当时间来完成的重要任务。

逐句、逐段讲解。加强诵读、背诵练习。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作者简介。

2“说”的特点。

3正音、诵读。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四、朗读课文。

叫三四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

五、默读、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弄懂词句。

2思考各段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第1—3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2段意概括。

教学过程

逐段讲解课文

第1段

一、全班同学齐读。

二、词句。

三、内容

提问一:第一段的段意如何概括?

讲解:第一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异蛇的剧毒、特殊用途以及永州之民争相冒死去捕毒蛇以顶替租赋。

提问二:作者写这些要说明什么?

讲解:作者写这些要说明什么?

讲解:作者写这些是要说明永州之民的这种遭遇乃是皇帝诏令(“王命”)给带来的。

第2段

一、叫一名同学朗读。

二、词句。

三、内容。

提问一:第2段的段意如何概括?

讲解:这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蒋氏悲哀地叙说他一家三代都干这捕蛇以抵租赋之事的悲惨遭遇。

提问二:这段首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讲解:首句不只对蒋氏作介绍,更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专其利三世矣”,语中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

第3段

一、全班齐读。

二、词句。

三、内容。

提问:这段写什么?

讲解:这段写作者怜悯,同情蒋氏的不幸,并告诉蒋氏打算用“更役复赋”的办法为他解除不幸。

四、布置作业

1熟读第1—3段。

2整理这三段中重点实词的意思、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3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第4、5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2衬托、对比写法。

3柳宗元深切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4段

一、叫一名同学朗读本段。

二、词句。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①之乎?则吾斯役②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③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戚”:悲哀。“汪然”:泪水盈眶的样子。

“涕”:眼泪。“君”:敬称。

“将”:打算。“生”:使动用法,使……活。

①“之”:代自己,我。“斯”:这。②③“之”:的。

“未若”:不如。“甚”:厉害。“向”:旧时,往昔。“为”:做,干。“病”:苦。

这几句写蒋氏极为悲哀地回答作者,说如果恢复他的租赋,那么这给他带来的不幸要远比捕蛇给他带来的不幸大得多。

三、内容。

提问:本段主要写什么?说明什么?(要求各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本段主要写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赋重压下“非死则徙”的悲惨遭遇;说明苛赋之害比毒蛇之害更为厉害,更加可怕。

第5段

一、全班同学齐读。

二、词句。

三、内容。

提问:结尾这段写什么?

讲解:结尾段直接抒情,作者愤慨地谴责其害远远超过毒蛇剧毒,比毒蛇之害惨酷得多的重赋苛政,同时言明写此说的目的。

四、写作特点

提问:本文为了表情明意,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讲解:本文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①衬托。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②对比。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五、实词总结(文中只作一种解释者不列)

为①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为了。“故为之说”。

已①离去,意为医治。“可以已大风”。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①征收。“岁赋其二”。②租赋。“孰知赋敛之毒……”

疠①恶疮。“可以已……瘘、疠’。②疫病,疫气。“呼嘘毒疠”。

入①缴纳。“当其租入”。②收入。“竭其庐之入”。

岁①每年。“岁赋其二”。②年。“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超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若毒之乎?”

毒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嘘毒疠”。③害。“孰知赋敛之毒……”

生①活,存活。“君将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

食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ì,饲。“谨食之”。

观①看。“今以蒋氏观之”。②考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六、虚词总结

之①的。“永州之野多异蛇”。②取消句子独立性。“悍吏之来吾乡”。③代词。“问之,则曰”(代人,他)“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事)“以啮人,无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话语)

而①表并列。“黑质而白章”。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③并且。“君将哀而生之乎?”④但是,却。“而吾以捕蛇独存”。⑤连接状语和谓语。“号呼而转徙”。

以①而,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②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③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④根据。“今以蒋氏观之”。⑤表目的。“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①兼词,于此。“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之。“时而献焉”。③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

乎①吗。“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句中)于,在。“叫嚣乎东西”。

于①在。“吾祖死于是”。②给。“余将告于莅事者”。③及于,到。“积于今六十岁矣”。④比。“苛政猛于虎也”。

七、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蒋氏大戚……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作课后练习。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 3.鉴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明确:(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

呼尔而与之,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简短篇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

⑵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⑵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教学重点

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位记者采访金岳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汪曾祺听后立马反驳:“古有秦少游,今有双黄蛋,我汪曾祺还要排在后面呢。”

二、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解题

从题目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

明确:写人文章,并且作者对主人公十分尊敬。(金先生是作者选修课的教师。)

四、人物介绍

金岳霖先生,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五、简要介绍西南联合大学(多媒体展示图片)

六、课文分析

1、思考:作者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个性?

明确:有趣。

2、问题探究: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体现在哪里呢?有哪一处或几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讨论。)

3、多媒体课件以及板书配合归纳明确:

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

1、奇特的外貌:帽子、姿态、眼镜、衣着。

2、奇特的行为举止: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

稀奇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

5、对友情独特的珍惜:

林徽因死后,他还给她过生日;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不再风趣幽默。

6、对生活独特的热爱:

“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介绍金岳霖与梁思成以及林徽因之间的友谊,从中体会金岳霖的重情一面。

(多媒体展示三人合照。)

概括金岳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金岳霖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口头作文训练:请你把有趣的老师描绘出来,注意抓住人物富有代表性的特点。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后请代表发言,学生猜。)

小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每当那率真、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角。

七、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师或同学写一写。

19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