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

时间: 新华 九年级教案

教案使教师能够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什么才算好的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1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习二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板书】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和水反应: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广西桂林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长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应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讲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

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结】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掌握它的性质后合理利用它。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掌握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等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

注意事项

2、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过滤等基本操作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等常

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过滤等基本操作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托盘天平只能粗略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能称准到___________克。

〈1〉称量方法:

①称量前先把___________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___________。

若指针偏右,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

②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夹取砝码,先加___________,

再加___________,最后移动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为止,读取砝码和游码的

质量。物质的质量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_____________,把游码移回_________________处。

〈2〉注意事项:为防止天平受到污染和损坏,应特别注意:

①称量干燥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______________,然后把药品放在

其上称量。

②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称

量。

2、量筒的使用:量筒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1〉选择的依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方法:使用时,应把量筒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正确的读数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仰视读数

____________________,俯视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

刻度。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

___________滴加。

〈3〉量筒是计量仪器,有均一的刻度,只能用来量度液体的体积,绝不能用来

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也不能在其中溶解物质、稀释和混合液体,更不能用做反

应容器。

二、交流与共享:

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8.1g物质,(1g以下使用游码)称后发现误将砝码分液体后,又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A.9mlB.小于9mlC.大于9mlD.因操作错误无法判断

三、自我测试:

1、下列情况下,应怎样继续操作?(1)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偏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称取5克食盐的的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偏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称量某未知物质质量的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偏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俯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读数为20ml,倒出液体后,仰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读数为10ml,则倒出后液体体积为()。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判断

3、下列关于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滴管伸入液体中,挤捏橡胶乳头吸取液体B.取液后,应保持橡胶乳头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C.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上方,轻捏橡胶乳头,滴入试液D.滴液后,不要把滴管放在试验台上,以免污染滴管

4、过滤操作中错误的做法是()。A、滤纸必须紧贴在漏斗壁上,不留气泡B.滤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滤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D.倾倒液体时只要小心,可不用玻璃棒引流

5、量取35ml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①100ml的量筒②滴管③250ml的量筒④50ml的量筒⑤10ml的量筒()A、①②B、③C、⑤D、②④

6、判断:1.托盘天平可称准到0.01克。()2.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取砝码。()3.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滴出,滴管下端紧贴试管内壁。()

四、教(学)后记: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3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倍,即。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质量

千克

时间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

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mol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

答案:(1)6.02×1023(2)3×6.02×1023,6mol(3)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4)10×6.02×1023(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一、二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4

教材内容分析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化学用语之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无数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本课题的学习往往会成为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为此,本课题的学习是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材首先强调了化学方程式书写应该遵守的两个主要原则,并配以形象生动的插图,揭示了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基本目的是使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相等,从而体现了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接着教材通过范例展示,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让学生通过模仿范例学习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与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化学方程式这一重要的化学用语,为数不少的学生把它当成当成第二门外语,导致本课题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分化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前期知识准备不足,技能训练不够。本课题的学习有赖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学习。但学生在此之前的元素符号的识记和化学式的书写并不都全部熟练过关,导致影响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学习。因此,必须在课前巩固学生对于元素符号、化合价的识记和对于化学式的读写训练。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学习的一大难点。正确且熟练地书写化学方程式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在本课题的后续学习中不断加强训练。为此,在本节课中不宜出现配平难度过大的化学方程式,而应该通过适度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即可。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②能真正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③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过程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常用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②通过交流讨论,归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②使学生体会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书写。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

1、教师提问: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2、通过多媒体展示常见的标志。(找同学说一下这些标志的名称或者意义,并启发学生这些标志在国际上是否通用?)【学生活动】:观看屏幕并交流

【教师提问】:在我们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里,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那么是否也有一种国际通用的表达方式呢?【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1、水→氢气+氧气(汉语)

2、

3、H2O→H2+O2

4、2H2O=2H2↑+O2↑

【学生活动】:对上述4种表达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化学方程式表达的优越性(简单方便,且国际通用),体会化学方程式书写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授课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教师提问】:同学们分析比较一下,在这些表示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学生回答】:第四种最好。理由是书写简单方便,而且内容丰富。

【教师引导】:像第四种表示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学方程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同学们达到的目标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我们前面学习了化学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化学式?那么仿照化学式的定义你能不能给化学方程式下个定义呢?

(二)、方程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及方程式表示的涵义【学生活动】:相互交流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教师启发】:

1、你知道在方程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吗?(找同学回答教师补充)

2、同学们进一步分析通过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你能获取那些信息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答案

1、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

2、反应条件是通电。

3、参加反应的水分子与生成的氢分子个数比是2:2:1。)【教师补充】: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同学们看电解水的方程式每两个水分子通电后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根据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我们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所以方程式还能表示第三个意义即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涵义

(三).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教师启发】: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确实体会到用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而且便于国际上交流,书写又方便,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写方程式呢?同学们比较一下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和方程式有哪些不同?【多媒体展示】:H2O→H2+O22H2O=2H2↑+O2↑

【学生活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交流

【教师提问】:

1、为什么要将箭头改成等号。(因为在方程式中左右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

2、向上的箭头是标在什么位置?(生成物中气体的后面)

【教师讲述】:状态符号是标在生成物中,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应该在该气体的化学式的右边标上向上的箭头。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则在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也不用标向上的箭头。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如果有不溶性的固体生成时需要标上向下的箭头。比如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反映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因此就要在该物质的后面表上向下的箭头。

3、为什么要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数字?(学生回答:为了保证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教师导出:书写方程式的第一个原则: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多媒体展示】书写原则

【教师活动】:让学生尝试配平P+O2,提问学生的配平情况,并讲述是怎样配平的。根据学生的配平情况讲五氧化二磷改写成二氧化磷讲述方程式书写的第二个原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

【教师讲述】: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数字这个数字叫做化学计量数。这一过程叫方程式的配平。这也是我们书写化学方程式最关键的一步,配平的原理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下面大家看大屏幕,我们一起配平这一反应。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最小公倍数法的配平方法,向学生说明其要点,并提供找元素的秘诀: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目较大的元素。

【教师讲解】:配平时应该注意三点:a.不得更改化学式。b.化学计量数不能为分数。c.化学计量数互为最简整数比。三.概括总结,促进知识迁移:

【教师启发】:下面请同学们思考:给你一个化学反应我们应该怎样写出它的方程式呢?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并交流。

【多媒体展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四.知识应用,获得信息反馈

【学生活动】:进入“风采展示”环节。将全班分为

1、

2、3三个组,进行“幸运步步高”的比赛,比赛共分为三轮。

第一轮:幸运抢答

指出并改正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①Mg+O2=MgO2

②H2O2=H2+O2↑

③C+O2↑=CO2↑④2KClO3+MnO2=2KCl+3O2↑

【学生活动】:根据比赛内容,总结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轮:争分夺秒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Fe+HCl-FeCl2+H2↑②②Al+O2CO2+H2O

第三轮:小试牛刀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

②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五.反思评价,巩固学习成果

【多媒体展示】①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②在探究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不足?【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体会。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英国学者贝尔纳指出:如果学生不能够以某种方式亲自参加化学发现的全过程,就绝对无法使他充分了解现有化学知识的全貌。因此,本节课学生以学习主体和探究活动主人的身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还能初步掌握探究化学的方法。整节课中用头脑风暴法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3个学习任务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弥补知识缺陷。最后的风采展示环节,更让学生体现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乐趣。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5

一、创设情境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问同学们,风是怎么样形成的,植物为什么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生长的更好呢?

可见空气无时不刻不在我们周围,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师: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1、堵住注射器的末端后推动活塞很难推动,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2、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3、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这可以说明空气的真实存在。还可能有以下答案:

4、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师:同学们刚才的方法都非常好,说明大家平时都很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书上的化学史实,了解一下拉瓦锡是如何测定空气组成的。

通过刚才的阅读,你知道了什么: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

[过渡]拉瓦锡的实验是在200多年前做的,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现在我们就一个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也就是书上的实验2-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实验要用到哪些仪器:

1、介绍仪器的名称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也就是检查这个装置是不是漏气,我们通常用的方法是用我们的手或者热毛巾捂住集气瓶,由于我们手或者热毛巾是有温度的,所以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通过导管进入水中,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没有漏气也就是气密性好,如果没有气泡,说明漏气。

下面我们就要开始实验,这个实验我们用到的是红磷和空气,(板书)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如上图)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d。这边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集气瓶中的水是干什么的,水以上的这部分是什么,我们将这部分空气平均分成五等分。

2.关闭c处的止水夹后,向燃烧匙中加入稍过量的红磷,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

3.提示学生观察红磷燃烧现象。

在它冷却的过程中我们来看一下红磷燃烧的现象有哪些,生成大量白烟,这个物质我们把它叫做,它是一种固体小颗粒,所以形成的是白烟而不是白雾,

4.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再由学生观察现象。5.相当于原广口瓶内空气中哪种气体的体积?打开止水夹之后,你又看到什么现象,刚才我们在集气瓶上做了记号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部分水的体积就相当于原来空气中哪个气体的体积。

实验我们已经做完了,同学们回顾一下在这个实验的反应原理是怎样的,为什么原来的集气瓶中要装一些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

1、燃烧匙中加入较多量的红磷,为什么?

2、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

3、冷却之后才能打来止水夹

如果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想一想有哪些原因会造成这个结果。【归纳】

1、装置不严密

2、红磷量少,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

3、没有及时塞上橡皮塞

4、空气没有冷却

通过刚才的反应我们已经把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了吧,现在里面主要还有什么气体,现在老师把火柴棒伸入集气瓶中发现什么,熄灭,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除了氮气和氧气

还有哪些气体,①动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③煤等燃料燃烧需要消耗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④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矿泉水,片刻后,矿泉水瓶外壁就会有水珠凝结;⑤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受潮变软……

混合物,纯净物的介绍。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探究让学生讨论燃烧的条件及推出灭火的原理。

教学工具

投影自制的幻灯片、白磷、薄铜片、大烧杯、热水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火是燃烧的一种现象。在日常生活和过去的学习中,我们曾见过或遇到过许多燃烧的事例,你见到过哪些燃烧的事例吗?请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学生活动]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踊跃地讨论了我们常见到的燃烧现象,比如,篝火晚会、煤气烧菜、奥运圣火、火箭发射等。还有第二单元学过的碳、硫、铁、铝箔等在氧气中的燃烧等。虽然燃烧的事例很多很多,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燃烧的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你知道燃烧的这个共同特征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对燃烧下定义呢?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和有新物质产生两个方面讨论燃烧的特征,并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汇报自己的观点,最后形成燃烧的定义。

[小结]燃烧的定义:呵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师: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大家想过没有,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也就是说.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二、实验探究

1.燃烧的条件。

[实验l]学生分组进行教材中“活动探究’’的实验。,教师巡视各组,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事实得出正确的结论。

[讨论](投影)

(l)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人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师:通过同学们进行的实验探究及问题的讨论,这些事实有力地说明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可燃物(即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组织学生认识常见物质,例如木材、木炭、酒精、无烟煤等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师:火给人类带来了熟食和温暖,但火一旦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同学们你知道生活和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吗?请各小组将你们所知道的灭火方法填人表格,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最多。

(投影)灭火的事例和方法

┏━━━━━━━┳━━━━━━━┓

┃灾火事例┃—,方法┃

┣━━━━━━━╋━━━━━━━┫

┃1.┃┃

┣━━━━━━━╋━━━━━━━┫

┃2.┃┃

┣━━━━━━━╋━━━━━━━┫

┃3.┃┃

┣━━━━━━━╋━━━━━━━┫

┃4.┃┃

┣━━━━━━━╋━━━━━━━┫

┃5.┃┃

┗━━━━━━━┻━━━━━━━┛

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用投影进行展示评讲。

[讨论]下面请各小组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把刚才灭火的方法进行归类,并想一想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然后归纳小结。

[小结]

(1)可燃物跟空气隔绝;(2)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师: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灭火的方法呢?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中[实验7-1]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灭火的方法,然后根据这个灭火的原理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

[录像展示]生活中几种灭火器:(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二氧化碳灭火器。同时分别介绍它们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师:每年我国因地下煤矿的矿井内瓦斯爆炸,化工生产的工厂爆炸、烟火爆炸等灾难,造成的经济掳失上亿元,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多么怵目惊心数据啊!那么我们作为有知识的青少年,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懂得利用科学知识为民造福,把灾难雕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易矧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面粉、煤糕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吗?

[实验2]演示教材中[实验7-2]注意:该实验中鼓气球与金属罐之间的连按管可稍长一些,人应远离金属罐,以防危险。此实验用的面粉应干燥,金属罐可用八宝粥空罐等。

实验完毕,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诺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2页最后一自然段,总结易删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小结]

(l)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2)展示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投影:见教材中图7-12所示)

课后小结

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l)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l).消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藏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7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内容与分析

(一)内容:

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

(二)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识别、药品取用规则、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方法。指的是认识仪器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规则;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方法,其核心是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实验室规则、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了解药品取用规则。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训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做好规范操作的示范、分析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

二、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

1、能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学会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分析:

1、“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是指看到仪器图形能写出仪器名称,同时能说出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知道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就是能记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3、“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就是指习惯的形成及独立操作能力的形成,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独立进行物质的取用、药品的加热及仪器的洗涤等操作。

三、问题诊断分析

学习本课题时,同学可能会出现两种态度:一是对实验基本操作无所谓——动手做,不如用脑记;二是有恐惧心理——不敢动手,怕危险。以上两种态度均不利于学习,教学时要注意纠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讲到药品的取用时,为了给学生做好示范,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粉末固体取用”、“块状固体取用”和“液体取用”三个视频。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化学实验室简介→仪器识别→药品取用规则→托盘天平的使用→连接仪器装置→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

(二)教学情景

问题1:化学实验室有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一是增强对实验室的直观印象;二是提高对实验室功能的认识。

师生活动:实验室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⑴实验桌——做实验(或探究)的平台;

⑵水电设施——提供实验用水电;

⑶仪器柜——存放实验仪器;

⑷药品柜——存放药品。

问题2: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有哪些?这些仪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初中常见仪器的识别能力。

师生活动:说(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

问题3:实验室药品取用有哪些规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遵循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

师生活动:

⑴记住以下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⑵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简记为“三不原则”。)

⑶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⑷使用剩余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得拿出实验室。(简记为“一要三不”。)

⑸试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冲洗时要不断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问题4:怎样使用托盘天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基本技能。

师生活动:

⑴说出天平的构造。

⑵天平使用要点:调零→平衡→左物右砝→放回砝码→调零。

⑶说出使用天平的其它注意事项。

问题5:怎样连接仪器装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师生活动:

⑴看下图回答连接仪器的方法。

⑵仿照上图进行操作。

问题6:怎样往试管里送固体物质?

设计意图:为规范操作作铺垫。

师生活动:

⑴插播“块状固体取用”和“粉末状固体取用”视频。

总结要点:“一平、二放、三慢竖”。

⑵学生操作。

问题7:怎样取用液体?

设计意图:为规范操作作铺垫。

师生活动:

⑴插播“量取液体”视频。

⑵教师示范“液体的倾倒”。

要点:倒、倾、接、上。(试剂瓶塞倒放;容器倾斜;容器瓶口与试剂瓶口接触;试剂瓶的标签向上。)

⑶教师示范“液体的量取”。

要点:平放、面向、视线平。(量筒平放,面向量筒刻度,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仰视量筒读数偏小,俯视量筒读数偏大。)

⑷教师示范“滴管的使用”。

要点:上、直、冲。(滴管要在容器瓶口的上方,且要垂直。滴管用过后要用水冲洗干净。)

⑸学生操作。

问题8:怎样使用酒精灯?

设计意图:为规范操作作铺垫。

师生活动:酒精灯的使用:

拿下灯冒→添加酒精(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火柴点燃→外焰加热→灯冒盖灭。

问题9:怎样给物质加热?

设计意图:为规范操作作铺垫。

师生活动:

⑴教师演示。

⑵学生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⑶要点:装药品(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夹持试管(距试管口约1∕3处)→预热→外焰加热。

问题10:怎样洗涤仪器?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规范操作作铺垫。

师生活动:教师示范→学生归纳→学生操作。

六、课堂小结(略)

附:目标检测

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

A.带回家中B.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D.倒回原试剂瓶里

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钥匙或纸槽送人D.直接倒入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营养素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

2.了解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通过计算,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经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等,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2.通过认识、分析、比较教材上的大量图片,学会从读图来认识化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糖、脂肪、维生素等人体常见营养素。

难点

了解糖、脂肪、维生素等人体常见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人饿了,会浑身无力,此时首先想到要吃饭;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中途要喝葡萄糖水;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要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水……

人们要维持一定的体温,要从事各种活动,需要热量和能量。吃饭或摄入葡萄糖,为什么能提供人们活动所需的热量和能量呢?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有关糖类的知识。

[板书]一、糖类

二、新课教学

[讲解]一般地说,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也称为碳水化合物。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板书]糖类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人们吃饭,从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主食中摄入的糖类物质是淀粉。

[板书]1.淀粉[(C6H10O5)n]

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为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板书]2.葡萄糖(C6H12O6)

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白色固体。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淀粉储藏在肝脏和肌肉中。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板书]C6H12O6+6O26CO2+6H2O

在上述反应中,每克葡萄糖约放出15.6 kJ的能量。

过渡:我们平常所吃的甘蔗中就含有糖类物质——蔗糖。

[板书]3.蔗糖(C12H22O11)

蔗糖在甜菜中的含量也极高。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过渡:麦芽糖也是一种常见的糖类物质。通常食用的饴糖(如高粱饴),其主要成分就是麦芽糖。

[板书]4.麦芽糖(C12H22O11)

[提问]为什么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

[讲解]当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的缘故;余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胰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

正常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如果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因葡萄糖可不经过消化过程而直接为人体吸收,故体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常常容易发生霉变。其中因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性较大,可诱发肝癌,故绝不能食用霉变食物。  [过渡]食物中的另一类营养物质——油脂也是动物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有关油脂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呢?

[板书]二、油脂

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总结。

[师总结,板书]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39.3 kJ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投影课堂练习]花生米含糖约24%(质量分数)。油脂约39%,蛋白质约26%;小麦含糖约76%,油脂约2%,蛋白质约11%。50g花生米和50 g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

[解答]由课本信息知:

1 g油脂完全氧化可放出39.3 kJ能量

1 g葡萄糖完全氧化可放出15.6 kJ能量

1 g蛋白质完全氧化可放出约18 kJ的能量

50 g花生米中,含油脂:50 g×39%=19.5 g

含糖类:50 g×24% =12 g

含蛋白质:50 g×26%=13 g

50 g小麦中,含油脂:50 g×2%=1 g

含糖类:50 g×76%=38 g

含蛋白质:50 g×11%=5.5 g

50 g花生米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为:

19.5×39.3+12×15.6+13×18=1187.55(kJ)

50 g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为:

1×39.3+38×15.6+5.5×18=731.1(kJ)

[过渡]20世纪初期,人们认为只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和水就可以满足健康的需要。那时,某些成人和儿童由于摄入维生素不足,生长发育出现障碍;一些人也因摄入维生素不足,患营养缺乏症。这些病症曾成为医学难题。在20世纪中后期,人们相继发现了各种维生素及其作用。对维生素重要作用的认识是20世纪营养学的进展。

[板书]三、维生素

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是分子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物质,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缺乏某种维生素将使人患病,如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鸡肉、鱼类、鱼肝油、蛋类、牛奶和羊奶等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板书]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虽小,但却很重要。

我们只要保证膳食中含有各种维生素,不偏食,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如果长期对食物烹调的方法不对,使食物中的维生素破坏或流失,人就容易患某些疾病。因此,如果摄入的维生素不足,就要注意补充。现在人们已经能够用人工方法合成或从一些食物中提取某些维生素制成维生素制剂。

[投影资料]几种维生素的性质特点

维生素A微溶于水,维生素D不溶于水,它们都易溶于油脂;维生素A、D的制剂都是油状的。维生素B能溶于水,水煮时容易流失,高温加热易破坏,难储于体内,应经常摄入,以保证人体的需要。维生素C能溶于水,易被氧化而破坏(尤其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烹调蔬菜时不用水浸,烹调前不捣碎、切薄,在沸水中煮,食用前不要长时间保温。食用凉拌蔬菜(如蔬菜色拉)或生菜能获得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C制剂不能存放太长时间。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9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A.78升B.78%C.21升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4∶1B.1∶4C.1∶5D.4∶5

附2: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A.一类B.两类C.三类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A.氮气、氧气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燃烧生成的烟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_____的健康,影响_____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_____的重要性,注意消除_____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B2.A3.B4.B5.C6.C

7.人体作物8.保护环境污染源

附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B.21%C.0.94%D.0.03%

(1)二氧化碳()(2)氧气()(3)氮气()(4)稀有气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放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A.是氮气B.是氧气C.是空气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B.瑞典的舍勒C.英国的道尔顿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煤燃烧产生的烟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复习元素、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概念和氧气的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3.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认识。

4.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用具

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6v低压直流电源、用氧气饱和的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木条、火柴、简易氢气发生装置(含试剂)、尖嘴导管、盛氧气的干燥集气瓶、蒸馏水一瓶。

【引言】在第一章里,我们学过氧、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元素?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哪里?

【讨论】让学生三三两两议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纠正。

【投影】物质的简单分类

【讲述】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呢?水的组成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水的组成

【投影】地球上水的分布

【讲述】地球表面约3/4的地方被水覆盖,水资源极为丰富,但可直接供人类生活、生产用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十分有限。因此保护水资源十分重要。

[评注:教师在教学中极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提问2~3人。)

【讲述】水是如此重要,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演示】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是用氧气饱和的、含有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师: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

生: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师: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无色气体,液面降低,其中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

师:片刻后,用准备好的划有刻度的纸,比较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生:接负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大约是按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两倍。

【讲述】水电解后两支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同一物质,还是不同物质?电解得到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我们通过实验来鉴定。

【演示】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开启活塞。

师:注意观察现象。

生:木条燃烧得更旺。

师:这种气体能使木条余烬复燃,当燃着木条远离尖嘴口时火焰渐灭。这种能使余烬复燃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演示】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开启活塞。

师:注意观察现象。

生:看到微弱的浅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师:这种气体能燃烧,说明不同于上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氢气。

【板书】水氢气(h2)+氧气(o2)

【讲述】实验表明: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变化是什么变化,这种反应属什么类型。(学生议论后,教师提问1~2名学生。)

生甲: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生乙:这种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讲述】水电解时发生分解反应。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转变成跟水的状态和性质都不同的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用品

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师:(放映海南风光组图)大家看,这是我们美丽的海南岛,每年来这里旅游的人数高达数百万,那么,吸引众多游客的是什么呢?

生:阳光、沙滩、海浪、空气。(学生众说纷纭,当有学生说到空气时,)

师:很好,海南拥有质量一流的空气,被人们称做“天然大氧吧”。那么,空气在哪里呢?生:就在我们的周围。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进入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题空气的学习。(板书课题)展开课题师:我们知道,空气看不见摸不着,那怎样才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呢?同学们能否根据生活经验来说一说?

生:开动电风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生:吹气球,发现气球鼓起来了,说明有空气了。(学生中一片反对声:那不是空气,是呼出的气体。)

生: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就是将空气压入车胎。(此处学生回答多少,就多少。)师:想一想,能否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呢?可以利用你们桌面上的仪器。前后左右的四个同学可以讨论一下。(教师板书:

1、用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无声)师(手拿一个小烧杯提示):这个烧杯里有什么?试一试将一个小烧杯向下压入水中,会怎样?(学生探究实验1,用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生7:压下去感觉有压力,小烧杯口有气泡冒出,水无法到达底部,说明确实存在空气。师:以上事实说明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是我们今天将要探讨的主题。(板书: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个问题,也许对于今天的你们觉得很简单,但是科学家们却是经过了几百年的研究才解开了空气的成分之谜。那么,科学家是怎样研究空气的组成的呢?(多媒体播放连环画: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研究的实验。)

师:现在,让我们把思维拉回到课堂,今天我们能否像拉瓦锡一样用定量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板书: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师生合作共同探究

师:下面我们准备分四个大组进行探究实验2,(开始讲解探究目的和实验原理)那么,这个实验怎么操作呢?请大家认真看老师的操作,尤其是一些关键之处。(边操作边讲解操作重点和观察重点):希望大家严格按照老师规定的红磷用量和弹簧夹打开的时间来操作,看哪组同学的实验结果最接近科学家的结论?(多媒体展示探究实验2安排,提示信息。并发给学生一张实验报告单)(学生们开始动手做实验,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实验;计划用10分钟)。思考与交流

师:好,已经有很多同学完成了探究实验。下面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汇报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从第1组开始。(学生开始逐个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边听边提问边纠正学生所答。同时多媒体逐个展示汇报结果。)

师:大家评价一下,哪组结果最接近科学家的结论?

生:第4组。师:给第4组掌声鼓励。(全场掌声一片)。下面我们小结一下:(边说边板书)刚才大家观察到的红磷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这个反应可用文字来表达:红磷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就是我们看到的白烟,很容易被大家误认为是气体,其实它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聚集而成的。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板书后多媒体展示实验汇总表)

师:为什么

2、3组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呢?(边说边放映讨论题),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将答案补充完整。教师逐一讲解气体减少的体积少于1/5的原因:(多媒体展示)学生补充三个答案后,可将第2组燃烧过的红磷放在实物投影上,看看有没有烧完?

师:大家想一想,刚才第2组的红磷用量是很少的,但是为什么还有少量红磷剩余呢?学生开始讨论。教师认真倾听学生回答,边补充边完善。师:(小结)红磷燃烧到一定时候,由于瓶内氧气剩余不多,红磷不再燃烧了,氧气有剩余,瓶内气体减少的体积就会小于1/5。

师:以上是我们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板书:

2、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补充“粗略”二字)。经过漫长的科学探究,科学家们早已解开了空气的成分之谜。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的测定出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板书:

3、空气的精确成分)(多媒体展示:空气的组成和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配音介绍:大家看,氧气在空气中并不是最多的,它占空气总体积的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占78%。其余还有1%的气体中,是后来的科学家陆续发现的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占了0.94%,剩余的被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杂质平分秋色,各占0.03%,其他气体中主要是水蒸气。)课堂练习

师:我们来看一道题:(多媒体展示题目:)(接着做课堂练习题:多媒体展示)

(板书)第一节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

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

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讲解)

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的影响。

2.臭氧“空洞”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3.空气污染及防治等相关问题.[作业]练习侧和一张环境保护的小报.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12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3)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4)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工具

实验用具:Fe2O3、石灰水、贮有CO的贮气瓶、磁铁、铁架台、酒精喷灯、酒精灯、试管、直玻璃管、橡胶塞、导管、火柴。

教学过程

引言

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由于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故我们需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保护。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金属资源概况

[讲解]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工业上就是从矿石中来提炼金属的。

[请学生观看课本图8—16、8—17、8—18等有关金属资源的图片。或展示矿石样本或放录像]

[过渡]不同种类的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相同。它们在地壳中呈怎样的分布趋势呢?

请大家看课本P15“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资料。

[问]人类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

[答]铁、铝、铜等。

[追问]这是否和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呢?

[生]肯定有!因为铝、铁在地壳中的含量是所有金属中最多的。

[疑惑]铜的百分含量远小于铁和铝,为什么也普遍使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呢?

[可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总结]这主要与铜的性质和铜的提炼成本有关。

[追问]那么,自然界含铁、铝、铜的矿石主要有哪些呢?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含铁的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含铝的矿石主要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铜的矿石主要是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和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

[承接]我国的金属矿物分布怎么样?

[引导学生看课本有关内容]

答案:矿物种类齐全,矿物储量丰富,其中钨、钼、钛、锑等储量居世界前列,铜、铝、锰等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补充]虽说我国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矿物储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主

要矿产品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很快,主要矿产资源短缺的态势日益明显。如果地质勘探无重大突破,21世纪初,我国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缺的局面。

[过渡]现在,人类每年都要向地壳和海洋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吨计的金属。其中,提取量的是铁。把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炼铁的过程称之为铁的冶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铁的冶炼的知识。

二、铁的冶炼

[介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公元1世纪起,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

[引导学生观看图8—19(我国古代炼铁图)]

[讲解]钢的主要成分就是铁。钢和铁有着非常广泛和重要的应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49年,我国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居世界前茅。

[引导学生观看图8—20(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和图8—21(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介绍]我国辽宁鞍山、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等地都有大型铁矿。

[过渡]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呢?现以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2O3为例,来学习研究如何实现铁的冶炼。

[启发]比较Fe2O3与Fe的组成差异,设想用什么方法或试剂去完成铁的冶炼。

[学生讨论]Fe2O3与Fe在组成上只相差一种元素,即氧元素。要使Fe2O3变为铁关键是使Fe2O3失去“O”。可能的方案有:

1.加热使Fe2O3发生分解反应。

2.找寻一种物质使其主动夺去Fe2O3中的“O”。

[引导学生对以上方案评价]方案1要使Fe2O3分解,需较高的温度;又因为铁在高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要使Fe2O3分解成功,还须在非空气氛围中进行,这样成本太高。方案2比较切实可行。但选用什么样的物质才能使Fe2O3失去“O”呢?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从以前接触过的一些物质中,寻找适合这种条件的物质。请大家回忆、思考并讨论。

[学生讨论]

[结论]Mg、H2、C、CO等都符合条件。

[教师总结]事实上,这些物质都可把Fe2O3中的“O”夺走。但考虑到经济效益等原因,我们一般选用C或CO。

[师]请大家写出以CO和Fe2O3为反应物冶铁的化学方程式。

冶炼原理

[学生板书]Fe2O3+3CO3CO2+2Fe

[教师引导]请大家利用自己的智慧,设计一个模拟铁的冶炼过程的化学实验,并能验证其生成产物。

[学生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金属冶炼的一般条件、生成物的证明、尾气的处理等角度进行考虑。如根据经验学生可判断出金属冶炼的一般条件是高温;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学生可想象到用澄清石灰水验证CO2;用磁铁验证铁的生成;CO有毒,尾气应处理等。

[演示实验8—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注意:

(1)实验前应先通CO把装置内空气排干净,然后再加热;反应完成后,须待试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

(2)反应完毕后,把得到的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观察,并试验它能不能被磁铁吸起,以判断反应中是否生成了铁。

[总结]上述实验是实验室模拟铁的冶炼过程,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虽与上述实验相同,但其规模、条件、装置与此差异很大。

[介绍]把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工业上炼铁时,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可投影展示如下图的炼铁高炉结构。另,若有条件,能播放工业生产中冶炼铁的录像,或参观钢铁厂]

[过渡]在冶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故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就不可能不考虑杂质问题。

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投影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分析]本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汁算,但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质之间的数量比,而不表示不纯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故计算时须先进行换算。如果题目给出或要求算出不纯物质的质量,必须先换算成纯净物质的质量,或先计算出纯净物质质量再换算成不纯物质的质量。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分析,解答此题。

[学生活动]

[投影给出正确解法]如下:

解:1000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80%=800t。

[课堂练习]习题4

[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纠正]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13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参考:

一、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学生大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

7)投影:实物投影打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并指明糖、水、氧气、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学生如果感兴趣课下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C60分子结构

8)多媒体展示、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

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变化;如何从分子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0)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如:硫分子,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变成了二氧化硫分子,那么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否具有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呢?(如:是否助燃)为什么?

11)思考、回答:因硫的化学性质由硫分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而二氧化硫分子只能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提问:概念中关键字词是什么?对这些关键字词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

13)讲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概念中加上“化学”二字是因为通常物质的物理性质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最小”是指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4)提出问题:分子很小,但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那么分子具有哪些性质呢?

15)指导学生实验

a.继续观察氨分子扩散的实验现象,提示观察酚酞点颜色的变化,思考氨分子是否固定不变。

b.指导学生做品红扩散的实验,观察品红的颜色及水的颜色的变化,思考品红分子在水中是否静止不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建议量取酒精和水的体积要稍大),观察混合后总体积与混合前二者体积和是否相等。思考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可让学生回忆家庭小实验中大米与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6)学生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及苯分子的照片,讨论分子有哪些性质(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

17)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8)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阅读课本27页,总结分子性质。

板书:

二、分子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19)演示实验:出示硫粉和铁粉并加以混合

提出问题:

a.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由几种物质组成(强调组成物质种类不同)

b.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如何把二者分开(目的在于说明二者混合后各自的性质保持不变)

板书: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根据事例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20)举例:学生根据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例子

21)思考:从分子角度如何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

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22)讨论: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气中却能燃烧

23)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4)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显示氧气固有的支持燃烧的性质。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体积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所以化学研究所用的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与不纯是相对的。

25)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

一.分子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探究活动

氨分子扩散实验

实验准备:浓氨水、酚酞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1大3小)

方案一:取少量的酚酞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方案二:如图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家庭小实验

等体积的大米和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提示:可各取1体积的大米和小米,观察实验结果。通过等体积大米和小米的混合体会1+1是否一定等于2。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知道镁、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

3.通过金属与氧气、酸反应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金属的活动性。学时重点

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学时难点

用实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教学活动

【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前边咱们讲了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谁能告诉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较有什么优良性能?

【讲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及黄金饰品越来越多的成为寻常百姓的装饰品。随之而来的假黄金诈骗案也越来越多,提示:黄铜为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

【讨论】人们为何会上当?你能想出一个鉴别真假黄金的办法吗?【回答】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等

【设问】那么,能不能使用化学方法鉴别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过渡】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活动】温故知新归纳总结评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有哪些金属能和氧气的反应?【回答】金属铁和镁

【投影】镁在空气中点燃;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提问】镁在空气中加热即可发生反应,而铁必须在纯氧中才能燃烧,从反应条件上比较,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回答】镁比铁活泼。

教师出示表面氧化的镁片,再用砂纸打磨一半后,引导学生对比观察

镁铝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应,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和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却能和氧气反应,我们得出金属的第一个化学性质

【板书】一多数金属能和氧气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投影】燃烧金戒指的图片: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化学原理?教师启发引导

【回答】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解释】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金难与氧气发生反应【提问】学到这同学们有没有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了?【回答】用火烧

【提问】你能描述具体的操作方法吗?【讲述】很好,取少量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若金属表面发黑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无变化,则为真金。

【分析与讨论】1.比较镁铝铁铜金分别与氧气反应时的难易程度有何不同呢?

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不同的金属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不一样。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别的物质起反应,且反应现象越剧烈。

【总结】我们知道了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从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镁铝、铁铜、金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投影】联系生活,铁制品易生锈,铝制品却不易生锈

【提问】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回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提问】能不能用钢丝球擦洗铝锅?【回答】不能,会破坏表面的氧化膜

【过渡】以上是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那么金属还可以与哪些物质反应呢?回想你家庭厨房中盛放醋的容器是什么材料的呢?能用铁或铝吗?【活动】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

【投影】实验内容及实验过程中需观察注意的问题学生结束试验后

【提问】请同学试着描述实验现象【回答】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

【讲述】有气泡产生说明将稀盐酸加入到金属中后,产生了新物质,从而咱们可以知道金属和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咱们得到了金属的第二个化学性质二.金属能和酸反应(只介绍和盐酸硫酸的反应)

【提问】根据现象,讨论,哪些金属能和酸反应,哪些不和酸反应?

【回答】镁锌铁表面有气泡,能和酸反应;铜丝表面没现象,不能和酸反应【提问】根据是否能和酸反应,你能把金属分为哪两类?哪类金属活泼些?【回答】能和酸反应的活泼些

所以我们得出铜在这几种金属中最不活泼

【设问】那么镁锌铁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又是怎样的呢?

【提问】第三个问题,回想实验过程中镁锌铁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呢?【回答】镁反应最剧烈,锌次之,铁最慢

所以镁比锌活泼,锌比铁活泼

根据能不能和酸反应和反应的剧烈程度你能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吗?【探究结果】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Mg>Zn>Fe>Cu【提问】学到这里,你能总结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吗?【总结】1.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

2.金属是否与酸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几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时,生成的是正2价的铁,亚铁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学生试着写出镁锌分别和盐酸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提问】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角度分析,上述反应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总结】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表达式:A+BC=B+AC判断依据: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练一练】:学过的反应中有置换反应吗?【提问】我们还学过哪些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多变一‘’分解反应‘由一变多’

练习;下面几个反应中哪些是置换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分解反应学生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投影;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多数金属能和氧气反应

2Cu+O2=2CuO4Al+3O2==2Al2O3

Mg、Al>Fe、Cu>Au(金)二.金属和酸反应

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Mg>Zn>Fe>Cu置换反应:判断依据: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15

一、制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

实验步骤: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滴加少量石蕊试液(胶头滴管必须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然后

将装有石蕊试液的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待用;

2.取一支大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2—3块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缓缓竖直,使大理石滑落到试管底部;

3.取稀盐酸,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器口紧挨,使稀盐酸缓缓加入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盐酸用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盐酸加好后应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塞紧橡皮塞,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持在试管中上部;

4.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至变红(观察现象);取下已变红的装有石蕊试液小试管,用试管夹自下而上夹持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药品部位加热,试管与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准对着人,加热至红色溶液变为紫色(观察现象);

5.将所有废弃物倒入废液缸,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桌面擦干净。

报告:实验完毕

二、粗盐水的过滤

实验步骤:1.取滤纸一张,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将其尖端朝下放入漏斗中。向滤纸上加少许蒸

馏水湿润,用玻璃棒轻轻压平,使滤纸与漏斗相贴。

2.在铁架台的铁圈下放一个小烧杯,再把漏斗放在铁圈上,漏斗下端尖嘴处要紧靠烧杯内壁。

3.将玻璃棒一端轻触滤纸三层处,把盛有粗盐水的烧杯口紧靠着玻璃棒引流液体,玻璃棒用完及时清洗干净放回原处,液面不得超过滤纸边缘

4.将所有废弃物倒入废液缸,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桌面擦干净。报告:实验完毕实验

三、用5%氯化钠溶液配制50g1%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1.往10ml量筒里倒入8—9ml氯化钠溶液(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器口紧挨,用完

后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再将10ml的量筒平放在实验台上,改用胶头滴

管逐滴加(滴管悬空在量筒正上方,不得伸入)至9.7ml(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将所量溶液倒入烧杯中,胶头滴管用完后立即清洗干净放回小烧杯中备用。

2.往50ml的量筒里倒入38—39ml的蒸馏水(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器口紧挨,用完后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再将50ml量筒平放在实验台上,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至40ml,将所量液体倒入烧杯中,胶头滴管用完后立即清洗干净放回原处。

3.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搅拌稍慢点,不要触碰到烧杯内壁)。

4.将所有废弃物倒入废液缸,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桌面擦干净。报告:实验完毕实验

四、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1.用坩埚钳夹取一铜片,放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至变黑,然后将加热后的铜片放置于石棉网上。

2.取一支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一枚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缓缓竖直,使铁钉滑落到试管底部。取硫酸铜,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器口紧挨将硫酸铜缓缓倒入装有铁钉的试管中,硫酸铜用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完后应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复位)。观察现象。

3.另取两支试管,横放,用镊子分别夹取铜片和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缓缓竖直,使铜片和锌粒滑落到试管底部。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加稀盐酸,胶头滴管必须垂直悬空在试管上方,观察现象。

4.将所有废弃物倒入废液缸,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桌面擦干净。报告:实验完毕。

实验

五、酸.碱的部分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1.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A中,再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B中(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

器口紧挨,用完后应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向试管A、B中各滴入几滴酚

酞溶液(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于试管口上方),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碱的溶液;

2.向步骤1中变红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至无色,胶头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上方,观察实验现象;

3.另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器口紧挨,用完后应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用玻璃棒伸入试管内蘸取少量A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与比色卡对比得出A溶液的pH值,玻璃棒用完及时洗干净,放回原处;

4.将所有废弃物倒入废液缸,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桌面擦干净。报告:实验完毕。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1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习二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板书】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和水反应: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广西桂林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长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应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讲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

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结】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掌握它的性质后合理利用它。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17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

4教学方法

探究式

5教学用具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准备:

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

[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观看录象

倾听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

[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

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

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演示]探究实验

[讨论]:

1、实验中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归纳小结]

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

思考、讨论: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观察实验

需要达到着火点

需要氧气

需要氧气

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思考、回答

根据探究实验,推导出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

根据讨论,有学生自己得出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有成就感。

进一步巩固燃烧的条件

[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那么如果发生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灭火呢?可以根据所学的燃烧的原理进行思考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设问]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演示]实验7-1

[小结]灭火的原理

[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分析灭火的原理。

[活动与探究]灭火器的原理。

[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讨论]

1、隔绝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小结]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作业]习题

7板书设计

课题1燃烧和灭火

①是可燃物;

一、物质燃烧的条件: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可燃物与助燃物;

二、认识燃烧:②现象:发光、放热;

③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四、灭火方法和原理:②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破坏其一,燃烧熄灭

③隔绝空气(或氧气)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1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意义?

【交流回答】

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

【归纳总结】

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度)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等量的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大要素:①一定温度下;②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溶质的质量。

【提出问题】

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资料。

【课件展示】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那么溶解度是怎样表示的呢?

【课件展示】

教材P36表9-1

【分析小结】

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

列表法表示溶解度不直观,不能表示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下面我们寻找另一种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按教材P36~P37要求绘制溶解度曲线,并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归纳总结】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39;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03。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0H),。

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提出问题】

我们研究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又该如何表示呢?

【课件展示】

1.展示教材P38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回答】

1.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小,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2.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练习讨论】

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学生活动】

利用所学知识和阅读教材P38~P39资料讨论回答。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了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了解了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并且通过活动与探究总结出了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我们还可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课后习题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程类型】活动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激趣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学环节】提出课题→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反馈→填写报告

【教学策略】本课题第一次出现“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模仿;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活动设计】

l、对课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疑点提出质疑;

2、每二人一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

3、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生生交流;

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学生阅读]P7"活动与探究"

[学生讨论]

1、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

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

[学生质疑](可能问到的问题)

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颜色?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5、为什么点燃烛芯就能引燃蜡烛?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因为它都变成蜡油了吗?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蜡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况?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什么越来越高?10、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

[教师答疑](边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

[学生活动]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

[教师指导]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电脑画面提示)

l、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

(1)观察蜡烛外部形态的变化,例如烛芯被点燃后大约几秒钟蜡烛熔化;周围气流稳定时、不稳定时烛火及蜡烛的外型变化;蜡烛周围温度的变化等;

(2)(如图1)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差异(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

图1

(3)(如图2)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

图2

3、吹灭蜡烛,观察;

4、熄灭蜡烛时,试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5、(拓展实验)(如图3)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玻璃导管,你会发现什么?用火柴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又会发现什么?

图3

[实验探究]学生每二人一组,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交流反馈]学生代表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现象和结论)。

[反思与补充]通过交流,学生取长补短。

[总结与评价]略

(学生填写探究报告)

【课后附记】

1、课前布置学生在家观察蜡烛的燃烧非常必要,否则课上时间太紧;

2、学生可以自愿结组,这样利于配合;

3、限于时间,学生提问前教师要限定范围,以避免跑题;

4、每组可以配备小试管夹或者带铁夹的铁架台,用来固定导管,以免学生操作时烫手。

九年级化学最新教案篇20

化学电源

一、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分析

1.教材及课标相关内容分析

前一节已经学习了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碱性锌锰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学电源的发展以及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增强环保意识。

2.学生分析:

前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

3.我的思考:

通过视频、学生讨论、交流等方式导出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各种电池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依次的分析,各种化学电源的原理,电池的缺陷,既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二、体现观念建构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会判断电池的优劣。

2.过程与方法:

本设计以开放式教学为指导思想,辅助以视频、讨论、归纳等手段,让t“_blank“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增强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化学电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了解环境保护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及处理策略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是教学重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是教学难点。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参与收集有关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材料,视频展示、课堂讨论交流以及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将各类电池的结构特点、反应原理、性能、以及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主动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进行建构。

四、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整体思路与教学结构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五、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原电池相关知识[引入]1、讨论交流如果没有电池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2、引导以Cu-Zn原电池为例让学生回顾有关原电池的知识。【学生思考、讨论】

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2.原电池的原理(以Cu-Zn原电池为例)

负极(Zn):Zn–2e=Zn2+

正极(Cu):2H++2e=H2↑

总反应:Zn+2H+=Zn2++H2↑从复习所学知识,引出原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伏打电池?【视频展示】

电池的历史和伏打电池

【学生讨论总结】

伏打电池有什么缺陷?

电解质为硫酸溶液,不便于携带,伏打电池工作持续性差不能够推广使用学会分析化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差别,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伏打电池的缺陷【提问】

如果你是伏打,你想如何对你的电池进行改进?

【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将电解质制成固体;

何开发高能电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入碱性锌锰电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其反应原理

导入碱性锌锰电池

【视频展示】

碱性锌锰电池的构造

【提问】

碱性锌锰电池的反应原理【学生讨论交流】

电极反应:

负极:Zn(s)+2OH-(aq)-2e-?=Zn(OH)2(S)

正极:2MnO2(s)+2H2O(l)+2e-=2MnOOH(s)+2OH-(aq)

总反应:Zn(s)+2MnO2(s)+2H2O(l)=2MnOOH(s)+Zn(OH)2(S)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析讨论碱性锌锰电池优缺点【要求学生交流】碱性锌锰电池的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围,应用前景以及缺陷等方面的知识。【汇报总结】优点:比普通电池性能好,它的比能量和可储存时间均由提高,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是民用电池的升级换代产品。

缺点:放电完了,不能再用理解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入蓄电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其反应原理

导入二次电池

【视频展示】

铅蓄电池的构造

【提问】

铅蓄电池电池的反应原理【汇报交流】电极反应:(放电时)可以自发进行

负极:Pb(s)+SO42-(aq)-2e-=PbSO4(s)

正极:PbO2(s)+4H+(aq)+SO42-(aq)+2e-=PbSO4(s)+2H2O(l)

总反应: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电极反应:(充电时)不能自发进行

阴极:PbSO4(s)+2e-?=?Pb(s)+SO42-(aq)

阳极:PbSO4(s)+2H2O(l)-2e-=PbO2(s)+4H+(aq)+SO42-(aq)

总反应:2PbSO4(s)+2H2O(l)=Pb(s)+PbO2(s)+2H2SO4(aq)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研究实际问题能力学生进一步分析讨论蓄电池的优缺点【要求学生讨论】蓄电池在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汇报总结】优点: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可多次重复使用。

缺点:比能量低,笨重,废弃电池污染环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学生讨论交流形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展示资料幻灯片:

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铬、镉、铜、铅、汞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干电池的负极材料:锌汞齐,1节1号干电池会使1m2?的土地永久实效,而仅我国一年就生产各种电池上亿节。观看幻灯片,增强环保意识认识上述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学生相互交流上述各种电池的共同缺陷【提出问题】:

上述各种电池的共同缺陷是什么?如何改进?

分析:

干电池中的汞、蓄电池中的铅、镉,三种金属都是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物质,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入燃料电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其反应原理

【视频导出】

燃料电池,展示氢氧料电池,分析其反应原理

酸性介质电极反应:

负极:2H2-4e-=4H+

正极:O2+4H++?4e-=2H2O

总反应:2H2+O2=2H2O

碱性介质的电极反应:

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

总反应:2H2+O2=2H2O学生会书写不同条件下氢气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

学生进一步分析讨论燃料电池的优缺点【提出问题】:

燃料电池有哪些优缺点?【汇报总结】优点:能量转换率高;可组合成燃料电池发电站,废弃物少,噪音低。

缺点:输出电压低,需串联使用,体积较大;需连续供给反应物,排除生成物,附属设备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探讨电池优劣的判断标准以及对未来的电池的设想。【学生讨论】

电池优劣的判断标准什么?

你设想未来的电池应该具有那些特点?

【引领学生完成课堂总结】

通过“总结”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学电源

一、复习原电池

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2.原电池的原理(以Cu-Zn原电池为例)

负极(Zn):Zn–2e=Zn2+

正极(Cu):2H++2e=H2↑

总反应:Zn+2H+=Zn2++H2↑

二、碱性锌锰电池

电极反应:

负极:Zn(s)+2OH-(aq)-2e-?=Zn(OH)2(S)

正极:2MnO2(s)+2H2O(l)+2e-=2MnOOH(s)+2OH-(aq)

2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