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

时间: 新华 九年级教案

教案的编排以教学过程的步骤为基础,使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教学流程,从而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如何撰写优秀的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这里分享一些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写作案例,供大家参考。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以及各层大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层的特点,特别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教材讲述的较为详细,平流层以上部分,包括中间层、热层、外层,教材归纳为高层大气,这是新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教材这样处理,既突出了重点即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同时又利于学生了解高层大气中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电离层,至于目前与人类联系相对较少的其他几层大气,简略处理,减少学习的头绪,详略编排得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各大气层的特征,应该抓住关键环节,即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引起大气的运动特点各异,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导致大气对流运动显著,由于对流运动,使水汽易于凝结,而对流层大气固体杂质丰富,因而容易形成降水;平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因而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不易产生复杂多变的天气,利于飞行。由此可以看出每层大气其运动特点都是由于气温的变化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可从教材提供的图像中得以了解。

关于大气的组成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介绍的关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等知识,是了解大气环境的最基础知识。其中低层大气的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通过表格形式介绍了低层大气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干洁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主要成分的比例悬殊很大,氮、氧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其他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二氧化碳及表格中未涉及的臭氧,它们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教材着重进行了描述,对于低层大气中比例较少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主要强调其对地面和大气温度以及大气降水的影响,同时教材指出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这与干洁空气有所不同,这为后面讲述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干预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大量排放污染物质导致大气中固体杂质增多,形成大雾天气等天气变化埋下伏笔。

教材在介绍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时,提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而且大气中出现了新的成分如氟氯烃化合物,而这种成分可以导致臭氧总量的减少,大气中这些微量成分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构成威胁。由于本节教材使大气环境这个单元的起始部分,因此教材中没有涉及有关大气中各组成成分对大气热状况、大气降水等如何起作用,只是将结论描述出来,至于作用机理留待后面相关章节进行解决。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滑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情感态度

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具器材地图

导学过程批注

(一)新课引入

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

(二)新课讲授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黑板文字进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事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

2、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观察。

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

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谈感受,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设更正确。

●追求真理很多时候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

4、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问题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

分组活动,完成书中第11页要求填写的内容。

教师给出准确的地球周长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

二、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先有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

板书设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作业设计复习

小结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3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学生回答)

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展示挂图:课本图p5C图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述: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回答)

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提问:根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

(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布置作业: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课余比比看谁做的。

板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4

第八章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

板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②让学生结合图8.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③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

经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作简要总结。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承转过渡: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不利影响,下面我们一起分析,请同学们做72页活动1。

首先,让学生阅读图8.11“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估算延安多年平均降水量,描述延安的气候特点。(延安降水量大约在600毫米左右,延安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第二,让学生综合“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和“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讨论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可能发生旱、涝灾害的季节。(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涝灾多发生在夏季)

第三,让学生读“延安1951~1991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统计图”,说出延安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旱年为59.5%,涝年为23.9%)

通过活动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会产生旱、涝灾害,接着教师提问: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后果?(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板书: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承转过渡: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为使学生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更深刻,让学生做72页活动2“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画出“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然后让学生读71页阅读材料“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认识人类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程中起的负面作用,并且明确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脆弱”。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

板书:四、生态建设

首先,让学生读图8.15“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举例”,认识了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一)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通过上述措施:一是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承转过渡:同学们,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让学生做73页活动1题,分组讨论,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评价总结。

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要掌握好“度”,不搞一刀切。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二者兼顾,协调发展。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请同学们看书74页完成活动2,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行动:

第一,加强________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黄土高原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多,虽然实行________有所控制,但出生率仍较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较差,许多地区连初中文化以上的人口比例都不高,文盲、半文盲依然很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将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

黄土高原的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畜吃水困难。水已成为制约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的主要因素。国家从90年代开始建立移民新村,以改变当地人的生活生产条件。

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要点与检测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四、生态建设

1.相结合。

2.、活动。

[反馈练习]

1.填空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减少;还向输送大量泥沙,给和造成巨大困难。

(2)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气候,夏季,冬季;降水集中在季节。

2.简答题

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答案:1.(1)地表肥沃的土壤沟谷耕地面积黄河下游河道整治防洪

(2)温带大陆性季风高温多雨寒冷干燥夏秋

2.略

※板书设计

三、水土流失的后果脆弱的生态环境

四、生态建设

1.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2.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活动。

※活动与探究

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哪些生态问题,并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提出建设措施。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5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教学重点】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

【教学手段】土壤标本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

(板书)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阅读教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板书)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板书)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板书)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

(板书)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中列举实例的目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五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6

1、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7

绿色小区——理想的人居环境

1.绿色小区的概念

在人类迈入21世纪门槛的时候,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本世纪的流行主题,与自然和谐共处则成为人们共同的关注和期待。在这样一个呼唤环保的时代里,绿色小区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绿色建材与绿色技术为基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的生活小区。绿色,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绿色小区作为一个生态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要素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包括了节能、节地、节水,资源的再利用等各方面。它的提出表现了一种全新的建筑文化意识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强烈责任意识,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21世纪人类运用科技手段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人居环境。

2.建设绿色小区的原则

基于绿色小区属于可持续发展小区,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那么在它的规划和建设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选址的原则

首先,小区应位于有利于健康的环境,居住区在选址上要远离产生污水、垃圾、噪声的工业区,尽量少在宜商的大城市中心地带建造住宅,多利用荒地、坡地、丘陵地段建造住宅,少占或不占耕地,尽量发挥地下空间的作用,适当鼓励高层、中高层建筑。其次,为了确保居住区的清洁,在选择居住地时应查阅有关土地的使用管理档案及了解其地基的地质特点,以核实被选土地有无原污染,是否为放射性元素的高辐射区。例如在我国北方曾有一处居住区便是建在一处受化工厂严重污染的地面上,当化工厂迁出后,地面、地基未经彻底清理就建成住宅,导致了迁入居民的癌症发病率高。最后,小区的选址还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一致,并注意到居住区内外交通的方便程度。

(2)尊重自然原则

建设绿色小区的目的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建设小区的过程中,我们应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减少对原始自然环境进行变动。因此在建设中应熟悉建设场地的植被、树种、水系、山石等,严格保护当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建设地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良性生态循环。

(3)提倡4R原则

绿色小区的建设要充分体现节地、节能、节水,因此在小区的建设中要提倡4R原则,即:减少使用(Reduce)、回收(Recover)、重复使用(Reuse)和循环使用(Recycle)。就是说在小区建成后要能尽量减少并高效利用如水、煤、电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要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再生性能源以及废弃物转换能源如沼气等的回收利用。

(4)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原则

由于绿色小区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和植被,注重经济、人文、历史、习俗等条件,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各种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

(5)减轻住区环境污染的原则

住宅主体应采用绿色建材,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无害。小区内噪声应控制在白天≤45dB,夜间≤40dB。室外噪声应控制在白天≤50dB,夜间≤45dB。小区内应采用环保管材供水,以避免由二次供水系统带来的水污染。

(6)“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

在绿色小区的建设中应注意对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如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及中水回用系统,雨水经处理达标后可以汇入中水系统使用,中水可以用来浇灌绿地、洗车、冲洗厕所等,从而形成了对水资源的多级使用和循环利用。再如,小区内应建设垃圾的分类收集系统,在小区垃圾的处理上要注意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总之,绿色小区应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优美、方便、怡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8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动画游戏】让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的三个方面。结束授课。

探究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题目】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总结探究活动的成果,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搜集典型的四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例如比较典型的地震灾害,典型的火山喷发灾害等等。

3.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挑选最典型和深刻的资料,其中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应该区分哪些灾害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哪些不是;

(2)应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尤其是火山喷发;

(3)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以及对灾害所进行的研究,并对如何积极防御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探究活动成果的方式:

1.论文方式,要求资料准确,引用得当,观点明确;

2.制作成板报,要求精简内容,条理清楚,形式美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用计算机完成演示(适合条件较好的学校)。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9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活动: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察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

学生活动:让学生上台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标示出基多市。

提问:纬度是从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

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

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o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outh”的开头字母。

学生活动:让两位学生上台,一位学生任意指示一条纬线,请另一位在地球仪上找出纬线。

引导提问:如果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和科学家们的想法完全一致。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学生活动:手拿若干标有纬度的卡片,每组两位同学任意抽取一张。同学们根据卡片上注明的纬度,按规律站成一排(可自标明赤道的那张卡片,协助同学一起完成这个活动),站好后,每位排队的同学说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称。

板书:1.纬度

(l)0°纬线──赤道

(2)纬度的变化规律;范围:0°~90°

(3)南北半球的划分。

引导:按照我们学习纬度的方法,首先我们找到0°经线,同学们找找看0°经线在哪里?

讲述: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展示有关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图片)

学生活动:让两位学生上台标出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大概位置(注意纬度就可以了),然后通过这个地方画出0°经线(本初子午线)。

讲授:0°经线确定了,那么,按规定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用字母“E”来表示,是英文东方“East”的开头字母;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用字母“W”来表示,是英文西方“West”的开头字母。我们看看它的范围是多少呢?如果先不考虑东西经,我可以沿地轴绕一圈,也就是说范围是0°~360°,但是由于我们分了东西经,所以经度的范围应该是0°~180°,经度的变化规律就是从0°经线向西和向东到180°经线经度逐渐增大。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东经30°、西经30°、西经150°、东经150°这几条经线;

引导:看看在你们找出的东经30°和西经150°、西经30°和东经150°这两组经线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是不是分别构成了经线圈?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一条经线和其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同学们想想看哪条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学生讨论并回答)

引导学生归纳:以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大部分通过的是海洋,这样就避免了把非洲、欧洲等一些国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给带来的不便。

提问:1.北纬一定在北半球,南纬一定在南半球,是否正确?

2.东经一定在东半球,西经一定在西半球,是否正确?

(学生回答)

板书:2.经度

(1)0°经线──本初子午线;

(2)经线的范围(0°到180°),经度的变化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东经160°所构成的经线圈。

巩固总结此课。

反馈练习: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A、4万千米B、8万千米D、4万米D、8万米

3.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A.60°WB、60°EC、120°WD、120°E

4.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B、0°C、160°ED、20°W

5.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90°纬线

6.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B、20°W以西到160°EC、0°E和160°W之间D、20°W以东到160°E

1.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B.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2.关于经度、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B.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C.的经度是360°D.180°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大的为东经

板书设计:

一、纬线和经线

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的纬线)

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二、纬度和经度

1.纬度

(l)0°纬线──赤道

(2)纬度的变化规律;范围:0°~90°

(3)南北半球的划分。

2.经度

(1)0°经线──本初子午线;

(2)经线的范围(0°到180°),经度的变化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东经160°所构成的经线圈。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10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讲授新课]

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承转: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活动:1.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

2.阅读P34兰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

材料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补充、讲述:通过刚才的量算大家知道高雄距厦门306km。基隆离福州仅276km。若在此两地之间修建海底隧道,乘特快列车仅需3至4小时即可到达,足见两地距离之近。而且种种史实资料和证据证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

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1万年前,相连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的海底地形可以得到证明,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且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其次,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即使是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大陆。据专家考证,台湾高山族是我国古代於越族(简称越人)的一支,他们的根在中国大陆浙江、绍兴一带。约在4000年前,绍兴一带的部分越人因某种变故,乘船渡海,迁入台湾繁衍生息,成为台湾最早居民。今天台湾高山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原始的宗教崇拜,与古越人极其相似,如二者都有断发纹身的习俗,都崇拜岛神,以鸟为图腾。高山族与越人先民在遗物方面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80年,台湾台东卑南乡发现的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和玉器,与百越族遗物非常相似。更令人惊讶的是,台湾大坌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印纹陶器,与河姆渡的印纹陶器仿佛是同一模子里出来的……这一切都说明: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与我们血脉相通。

最后,从行政区划、文化渊源上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东吴国君孙权派大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元统一后,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琉球,台湾正式为中央政权所控制。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正式收复台湾。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清政府更加珍惜这块宝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设置台湾省,但隔十年之后爆发了甲午战争,被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

综上所述,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殷切地盼望台湾回家,祖国统一,都希望看到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祖国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我们相信那一天为期不远了。

承转:刚才我们提到从明朝开始,列强就多次进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重了台湾之“宝”。

活动:请大家阅读P35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6.2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

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说说台湾有哪些农林产品,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

3.看看台湾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读图方法。

提问: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

归纳讲述: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中玉山峰3952米,为全省点,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

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0℃~22℃,年降水量2200mm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

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河流为浊水溪,湖泊日月潭。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其中樟树是台湾最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

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板书:二、经济特点:出口导向型经济

(请大家读图6.28)讲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大家看图,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比例远大于工业产品,但从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大家从图6.28上可以明显看出60年代后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直线上升,而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下降很快,到90年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台湾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

承转:那么,大家思考过没有,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

活动:请大家读图6.27,分析回答刚才所提问题。

提问,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讲述:台湾经济在60年代以后得以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四小龙”之一,得益于以下几个有利因素:1.台湾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从基础产业到工业原料都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2.台湾是个海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3.60年代后,台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幅度提高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台湾人口稠密,这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而又素质很高的劳动力;4.60年代后,台湾扩大了开放力度,吸纳了大量外国资本,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5.为加速经济发展,台湾还大力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园。请大家阅读P38材料。

承转:在以上优势条件的推动下,台湾经济发展很快,那么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30,回答以下问题:

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的影响?

提问,学生回答。(略)

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从地形来看,这几个城市都位于平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农业发达,这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2.从开发历史来看,西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是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3.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移民又先到达,因此西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这也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4.这几个城市多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高雄是台湾的港口,这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很大便利。

总之,工业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表6.1,完成表下两题。

(1小题要求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完成)

学生画图,分析。教师指导,检查。

提问2,台湾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略。

讲述:从1965年至1998年三十多年间,台湾的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持续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较大,下降了近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是波动小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升幅较大,目前是三类产业中所占比例的,达63.1%。比1965年上涨了将近20个百分点。这再一次说明6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

知识要点与检测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11

1、北极附近是海洋(北冰洋);南极附近是陆地(南极洲)

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包围着。

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围着。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跨所有经度)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跨所有经度)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2、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欧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是:非洲

全部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跨东南西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是:亚洲、大洋洲

3、七大洲:

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

亚洲: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

非洲: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

北美洲、南美洲: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东部为低矮的山地、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山。

南极洲:平均海拔,被称为“冰雪高原”。

欧洲:平均海拔最低,以平原为主。

大洋洲:东部是高山;中部是大自流盆地;西部是低矮的高原。

4、四大洋:口诀:太大印北(按面积从大到小)

5、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南极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6、陆地地形: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

高原海拔较主,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较低,海拔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米

盆地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世界上的两大山系:一条是科迪勒拉山系(大体是南北走向);

另一条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大体是东西走向)。

7、几个简单的世界之最:

世界上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上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

8、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这五种海底地形中大陆架是最重要的,它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9、学看地形图:

地形图分为: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1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五种地形名称: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区分方法:等高线呈闭合状且海拔升高为山顶;

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等高线向高处凸,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是山脊;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12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5、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6、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8、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9、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13

《大气环流》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14

一、地球: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颗,按大小排列位于第五位。

地球由两个圈层构成,即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构成;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地核构成。另外在大气圈层外还包围着磁层,里面有带电粒子组成的两条辐射带。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中部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赤道半径为6378公里,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地球的运动分为两种形式:地球绕地轴(两极)自西向东的自转,时间为23小时56分2.1秒;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的公转,时间为365.26天。

有关地球大小的数据:

1.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陆地29%,海洋71%);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3.地球的周长(赤道)约为4万千米。

什么是类地行星,其与其他星球的区别是什么?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有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太阳系中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二、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2.矿产品种齐全配套,资源风度不一;

3.矿产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

4.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

5.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

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三、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之不平衡。

中国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亿立方米还高。由于人口众多,当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水能资源特点:

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的水电站。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1.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2.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3.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的篇15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教学难点:晨昏线的概念。

教学媒体:手电、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大家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个地球是一个行星,它和另外八个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人类就住在太阳系中。但是“发现”这个体系,也就是说,真正了解我们在其中的位置,花费了多少世纪的苦功啊?

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讨论或学生举例)

4)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在日本正在卫星实况直播世界杯足球赛,英国的球迷大概要在什么时间观看?美国纽约呢?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讨论]:生活在地球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兴趣,让学生算赤道的周长)

[学生活动]:弄清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用手画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弧线。

[做实验]:(也可留做作业)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版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膜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

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

25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