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九年级语文拓展教案

时间: 新华 九年级教案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好的九年级语文拓展教案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带来九年级语文拓展教案,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语文拓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有感情地诵读

3、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意义及用法

教学重、难点:同目标2、3

教学用品:录音机

教学环节

师生共研内容

教学法指导

修正栏

导入:

合作探究

同学们,这里有一副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你们能知道:它涉及的是哪篇文章,哪一个人吗?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为官以后始终严于律己,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俗话说,“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看看他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文章来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一)诵读课文

1自主朗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课文。

2指名朗读

3分组活动

【投影】①谪(zhé)属(同“嘱”)(zhǔ)浩浩汤汤(shāng)

若夫(f0)忧谗畏讥(chán)偕(×īé)

【投影】②衔/远山,吞/长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听录音,可以轻声跟读。

5再次自由读,读通课文。

6.展示交流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自由点评。

【讨论】朗读每一小节应带着怎样不同的感情?‘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解谈探究,学习一、二节

1.自学寻疑。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阅读前两节。口述文章大意,疑难处作出标记。

2.互助答问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回答力求简洁有个性。

3.积累突破

指导学生积累重点字词,对照投影内容自我检测。

【投影】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并理解句意。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岁赋其二

更若役,复若赋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引导分析

讨论这两节在文中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指名回答。板书岳阳楼记范仲淹

简介范仲淹

1引导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利用书下注释、字典或同桌交流解决阅读障碍。

引导评价

3指导学生对照投影内容,分小组朗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和断句)

6【点拨】第1节用叙述性的平和的语调诵读。第2节是对洞庭湖美景的气势磅礴的描绘,应带着赞美之情朗读。第3节是对阴雨天景色的描绘,画面阴冷,感情悲伤,诵读时语调要低沉,速度要缓慢,要读出压抑感。第4节是对晴天美好景色的描绘,画面晴朗,感情喜悦,诵读时语调要轻快,停顿宜稍短,要读出喜悦感。第5节要把理性思考的韵味读出来。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视答疑。

指名回答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九年级语文拓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⑵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2、能力目标:

⑴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⑵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⑶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39;勇气。

【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要从少年的视角解读,不要过分成人化,着重点是成长。

2、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仔细体会。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用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并谈谈你阅读课文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小说讲述了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⑴小说中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⑵课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⑶小说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⑷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

三、探究学习

1、主旨探究:

⑴题目《孤独之旅》有何深刻含义?

①情感世界的孤独。

②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

⑵概括杜小康的心路历程:

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感到孤独──不再恐惧──坚强成熟

2、语言探究:

⑴学生默读文中有关杜小康的语段,体味有关的细节描写,思考:

①在离家牧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

②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③文题“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①心理活动的发展:

A、想上学(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B、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

C、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D、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

E、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

F、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G、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H、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I、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J、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杜小康在放鸭的生活中,经历了出发时的茫然、恐惧,到达芦荡时的害怕、胆怯,安顿之后的感到孤独,时间久了的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的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走过了“孤独之旅”。

②如“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从未见过的面孔。“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寂寞”“已无一户人家”“唯一的炊烟”“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对于已遭受家道中落、生活境遇产生大反差打击的小小少年杜小康而言,随父放鸭生活中还要承受这种种孤独无异于雪上加霜。他内心的苦痛、迷惘与挣扎,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可以概括为两点:

A、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

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

放鸭生活中,父子之间一种看似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生活的表现。

B、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二是对前途的恐惧,情感的孤独,去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奈。

⑵品味语句:

学生细读全文,体会精美传神的语言。请找出并点评你认为文中形象生动、富含深意的语句。

学生发言,教师归结:

①“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荡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②“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③写暴风雨一段“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④“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一段。写景状物准确、细致,描写周到入微。

⑤“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系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⑥“鸭们也长大了”一段,描写生动、形象,映衬出主人公成长历程,具有超出语言层面的隐喻意义。

⑶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①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②有关芦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九年级语文拓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分析戏剧的方法。

2、品味剧本的主题,感悟人生中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

3、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说,它象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象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纯洁,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枣》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学生初读,老师指导。概括剧情

1、问题导引:说说写了什么事?老人和孩子各有怎样的心情。

2、学生读文讨论后,教师引导概括剧情。(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小男孩,他们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充满了对自己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理清情节

1、浏览剧本,从老人和孩子的交谈中,你感觉文章主要写了那些有关枣儿的往事?

提示:从老人的角度,从孩子的角度。

明确:儿子名字的由来。“枣儿”尿老人一脖子尿。“枣儿”到枣树下撒尿、枣树的来历落枣吓跑了鬼子、靠枣活命

2、分角色阅读这些情节,体会人物形象(品味人物)

⑴生三人分角色读剧本《枣儿》:生1读老人,生2读男孩,生3读舞台提示。

⑵评价三人读文情况,深入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

提示:从语气语调情感等方面

明确:生1读出老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生2读出了男孩天真而又无奈的心情,生3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读得惟妙惟肖。从他们盛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该慢些,体现一种沧桑感。孩台词的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

3、再读舞台提示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你看到老人和孩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老人:善良和蔼饱经沧桑、孤单无助

孩子:天真可爱又可怜

4、师小结:看来无论是从人物对白,还是从舞台提示,都可以认识剧本中的人物。(即从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中体会人物性格。)

四、分析主题思想

1、这部剧本有什么启示意义或者剧本想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讨论明确: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亲情,老一辈对故乡的深厚乡情、青壮年离开家乡,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2、很好,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传达出自己对作品的主题及社会意义的理解,很有说服力,看来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刚才大家说舞台提示主要对人物形象塑造有作用,那么除此以外,舞台提示还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剧本故事发生的环境及背景。还有就是为别人表演提供了示范与提示。

3、我们知道剧本除具有文学欣赏的价值以外,还有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舞台表演提供最详细的依据。下面就请同学再读剧本,找找作品中哪些地方最适合表演?

我认为是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部分。因为讲故事时,老人与男孩的表情最丰富,也只有这时才能体现老人与男孩的快乐与期望。

4、下面我们就选择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段来现场表演表演。哪几位同学想起来表演?

明确要求:观看演出的时候,想想表演者与剧本要求之间哪些地方很相符,哪些地方有差距?

(众生表演剧本中节选的一段,师生评价。)

5、请大家再读剧本,想想开头和结尾的儿歌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结构上有前呼后应的作用。儿歌的内容与剧本所表现的主题基本一致,通过儿歌能强化剧本的主题。

五、小结拓展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类似剧本的情形。请大家想想,我们该如何去关心他们?如何去帮助他们?

多办一些活动,邀请他们参加,这样他们就不会孤单。、在节假日里,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我们也可以呼吁全社会来关心关爱老人与孩子。我们也可以向那些经常不回家的人提出倡议:常回家看看。

……

六、布置作业

将你的想法整理出来,写成200字左右的片段。

备注:根据学生实际可安排一至二课时。第一课时,朗读与品味;第二课时,表演与理解。也可只安排一个课时,即:朗读、品味、表演、理解。

九年级语文拓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醉翁亭记》是历来脍炙人口的一篇名文。为了有助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先把作者和有关本文写作的情况作个简略的介绍。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醉翁亭记》,对欧文的风貌也可窥见一斑。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壑(hè)蔚(wèi)琅琊(lángyá)潺(chán)酿(niàng)辄(zhé)霏(fēi)

螟(míng)晦(huì)伛偻(yǔlǚ)洌(liè)肴(yáo)蔌(sù)酣(hān)

弈(yì)觥(gōng)颓(tui)阴翳(yìnyì)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幻灯展示。)

难点提示:

(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提问一第一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讲解第一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琊山间酿泉边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亭名是自号“醉翁”,情怡山水的太守定的。

提问二这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讲解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

⒊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

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4.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

(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i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I近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提问一第二段包含几层意思?

讲解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若夫日出……四时也。”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②“朝而往……无穷也。”写太守来此,无论春夏秋冬,都能赏获“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提问二本段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讲解本段描写山间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3.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分三层

解说: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

九年级语文拓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运用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2.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强化讽刺效果的特点。

3.充分认识沙皇________制度黑暗腐朽的本质,理解“变色龙”形象的社会意义,批判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沙皇________制度的黑暗腐朽的本质及“变色龙”的形象。

教学准备

幻灯、录音材料、小黑板。

设计思路

小说是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变色龙》的作者通过精彩地对话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这一典型形象。本设计通过合作探究奥楚蔑洛夫的六次判案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社会意义,以此教育学生认识沙皇________统治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作家,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他的小说多取材于俄国中等阶级的“小人物”,他的作品都是选取日常生活的平凡事件来揭露社会本质的。《变色龙》是其中的佼佼者。(出示幻灯片1。)(板书课题。)

2.学生释题。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1.听录音画出生字词。(出示幻灯片2,并放录音。)

2.小说的主人公是不是“变色龙”?为什么以它为题?

3.奥楚蔑洛夫在断案过程中反复无常变化多端,他先后变化了几次?是围绕什么变化的?

4.奥楚蔑洛夫是善变的,但在变的背后,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三、合作学习

1.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小组讨论交流。

2.你从文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四、反馈交流

(出示幻灯片3。)

1.给加点字注音。(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判断正误。)

(见《新课标作业设计》本课的“积累运用”部分。)

2.小说以《变色龙》为题有何意义?

明确:(小说取名《变色龙》,本身就具有讽刺意味,可谓点睛之笔,它十分形象地概括了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奥楚蔑洛夫就是名副其实的“变色龙”,他擅长随机应变,反复无常,像变色龙很快变换肤色以适应周围环境的颜色一样。)

3.奥楚蔑洛夫共变化了几次?是围绕什么变化的?

明确:(前后共变化了六次。)(边引导学生分析回答,边归纳要点板书。)

(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不是法律,法律条文在他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他虽然扬言谁不遵守法令就得管管他们,但这实际上只是一句空话。究竟是“名贵的狗”“娇贵的动物”还是“疯狗”“下__胚子”,完全取决于小狗有无主人,主人是谁。这样,就使得奥楚蔑洛夫变色的看家本领表演得活灵活现。)

4.奥楚蔑洛夫善变的背后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明确:(变的是对小狗、对赫留金、对案子的不同态度,是外在表现;不变的是他见风使舵,反复无常、趋炎附势的性格特征,是内在本质。在他看来,是非没有什么客观标准,谁地位高,权势大,谁的话就是标准,就是真理。这是沙皇________制度训练出来的一条好狗。)五、研读赏析

(出示幻灯片4。)

阅读课文第lO段和第20段,回答问题。

1.文中对警官穿脱大衣的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通过“脱衣”“穿衣”两个细节,把这位警官为了掩饰慌张心理的慌乱而寻思应付办法的狡黠以及摆官架子,写得惟妙惟肖。)(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细节分析人物和写作人物的方法。)

2.这两段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的什么形象7

学生回答后明确:(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态。)(学会抓住细节分析人物。)

3.后一段中的“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与前一段的哪一句话相照应?

明确:(由于狗的主人不定,赫留金的手指头也一次次地变换着角色:由受害者的标志,到敲诈勒索赔偿费的证据。同样这里也出现了手指头是“蠢”的,上段中对手指头的描述有两处:“难道他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和“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

4.后一段中有两个“你”,这两个“你”指的是谁?

学生回答后明确:(前一个“你”是叶尔德林;后一个“你”是赫留金。)

六、梳理巩固

同位间交流本堂学习所得。

七、拓展延伸

(若有时间在课堂上完成)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八、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和“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变色龙

契诃夫

小名贵、娇贵伶俐见风使舵

2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