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语文九年级教案

时间: 新华 九年级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包含合理的教学流程,其中包括引导课程、教授新知识、复习巩固、课堂总结以及布置作业等环节。写好语文九年级教案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语文九年级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设想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预习的内容有三点:

①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②小说是怎样刻画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为什么以我为线索贯穿全文?在我的眼中,闰土和杨二嫂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采用了哪些主要表达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2.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的对比关系,采取列表法分析小说内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3.对于小说的主题,可在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4.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在对比中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时的好友与乡邻同他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把小说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我们不难发现,我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所以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

二、导入

鲁迅先生是1898年离开故乡的,1919年12月第二次回故乡,目的是变卖老屋接母亲到北京。小说以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小说的内容。

三、内容分析

1.教师提问:全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2.内容分析(第一部分)

①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一句话。这句话既写出我回故乡的急切心情,又为下文内容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②教师提问:第二自然段一共两句话,是一个完整的语段。请用几个短语概括出这段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它的作用。

③教师提问:第三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子。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理解它的含义?联系上下文,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学生分析、明确:这个句子采用了否定形式的疑问语气这种结构。这不是是否定,句末加问号再否定,是否定之否定。由于故乡的荒凉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自己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这不仅反映了我复杂的思绪,沉重的心情,也为下文故乡的对比作了铺垫和暗示。在文章结构上,它承上启下,转换自然。

④教师提问:第四段开头写道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按照一般写法,下文应该写故乡好在哪里。可是下面却用但字一转,说故乡的美丽、佳处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这要联系全文来看。后面写记忆中的故乡,只是少年时代的我眼中的故乡,时时记起的也只是少年眼中故乡的局部的神异的图画,没有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少年对故乡的全貌进行整体的深刻的概述。由于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闰土身上,因而他时时记起的只能是闰土与他所到之处。同时在这二十余年里,中国始终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故乡不会有什么令人难忘的美好记忆。但是,故乡如此的荒凉又与少年时代的记忆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我刚刚回到故乡,在未了解到原因之前,就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加以解释了棗本没有什么好心绪。这样在结构上自然地转入下文,点出此次回故乡的目的。

3.分析第二部分。

①教师提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找出描写闰土的段落,填写人物的形象对照表。

学生填表,然后教师出示黑板或用投影仪显示。

闰土的形象:

②为什么闰土变成木偶人了呢?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③对杨二嫂这个人物,我们应怎样认识?在文中杨二嫂起什么作用?

杨二嫂的形象

肖像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

(尖刻、能说会道、令人可鄙)

行动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顺手牵羊,明索暗偷)

在小说中,杨二嫂是做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

4.分析第三部分。

①教师提问:这一部分开始写了我和宏儿的几句对话,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明确:这几句对话反映出宏儿的天真和水生友情的留恋。童年我为了出外谋食不得不离开闰土、离开故乡;而今天是卖掉老屋,永远离开故乡了,因此,宏儿回来的想法不是很天真吗?我这次回故乡,已经感到与闰土的隔膜,那么宏儿与水生的将来会是怎样的情景?这就使我本来不平静的心情更加思绪万千,从而引出下文我对新的生活的议论和企盼。

②教师提问:小说最后三个自然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三段议论的论题是什么?有什么关系?请你概括出来。

教师提示:小说中的我既对新的生活充满信心,又不能明确解释新的生活的含义,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和觉悟水平。但是他也意识到,只要大多数人都向往和追求新的生活,敢于走向新生活之路,那么新的生活是能到来的,这又说明他比同一阶层的人眼光要敏锐,站得要高些。

四、布置作业

1.练习一

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反映了故乡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

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2.练习二

填写人物变化表尽量找出原句,这样可以进一步把握人物、加深理解。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通过填表,才能细读作品,真正理解小说的主题。

3.练习三

见内容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解决疑难语句的理解问题,进一步把握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2.辨析段的类型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小说的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但是,作品中还有一些语句需要认真分析、思考,才能深入把握小说的主题。

二、疑难语句的分析

1.远近横着几个萧萦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句中,为什么用横着?用了荒村,为什么还要用萧索?把活气改为生气行不行?

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蔽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景物的描写怎么能成为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这里,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判断句来理解,而是要联系上文。这个描写是要突出一种气氛、一种心情。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了,心情的凄楚可想而知,况且我是那样的怀念故乡。这种心情与上文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正是协调一致的。

3.小说为什么要用许多篇幅写少年闰土的许多新鲜事?这和全文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第一,这些叙述和描写,不仅说明少年闰土的见多识广,而且反映了这位小英雄一言一行都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这与后面写他在现实的沉重压迫下喘不过气来,而把生活寄托在神灵身上,变得迟钝麻木恰成鲜明的对照。第二,正因为我从闰土那里知道了许多希奇事,所以我与闰土的深厚友谊是建立在我对闰土无比敬佩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一旦消失,小英雄变为木偶人时,我才深切感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意识给旧中国劳动人民造成的心灵上的创伤,才深切地认识到我们之间隔着的厚障壁了。但是,也正因为这位小英雄的形象和他讲述的许多希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难以忘怀,所以在小说的结尾,美丽的景象又重现在眼前,从而使我的心底升起对未来的朦胧的希望。这两点正是全文内容的核心,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4.小说中有两处写到高墙:

①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第①处的高墙是实写,句子的意思是说我和我的朋友们孤陋寡闻,很单纯无知,很少与外界联系。第②处的高墙是虚写,是比喻的说法,指我与闰土之间隔着的厚障壁,即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5.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有什么用意吗?

有。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层是实写走在离乡的异地谋生的路上。第二层,与下文联系起来思考,这里的路正是指我想的内容,也就是希望。因此,这句话在结构上统领下面的三段文字,在内容上提示下文。

6.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迫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对这句话应怎样正确理解?这句话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因为任何作家都受世界观的制限。当时共产党还没成立,鲁迅并没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因而我对路的憧憬不免朦胧。

7.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三、辨析段的类型

教师提问:作练习五,思考一下,怎样回答后面的问题?

以哪一种表达方式是主要的为依据,就可以确定段的类型。

第1段是以叙述为主的叙述段,显示少年时代我和闰土难舍难分的关系,以及我和闰土的交往过程。

第2段是以描写为主的描写段,具体、生动地描写了中年闰土的肖像。

第3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段议论以再现少年时神异的图画为新生活的象征,以路为比喻,用富于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新的生活的渴求和态度。

四、小结

1.疑难语句的理解要紧紧联系全文的内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作者的态度,不能凭空臆断。目的是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

2.辨析段的类型要以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为依据,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解说。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六

小说中的议论文字只起辅助作用。它或者揭示所描写的人物,所叙述的事件内涵的意义,或直接表明作者对该人物、该事件的看法与态度,画龙点睛,一语道破,给读者指明理解作品主题的思路。小说中的议论只是用浓缩的语言表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不需要议论文所具有的论证过程。

2.练习八

把《可爱的故乡》与《故乡》进行比较,可以知道,它们在所写的内容,采用的体裁,写作的目的,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运用的写作方法上都不同。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2

“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因为它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论教养》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理解教养的真正内涵。

3.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4.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一、新课导入

播放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的视频。(画面:公共场合大喊大叫,随地乱扔垃圾,影院里看电影把脚跷到前排的座椅上,从公共花圃中剪折花朵……)

在播放的过程中,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皱起了眉头。视频中出现的这些不文明的现象,你在生活中可能也遇到过。这些现象比较令人反感,而做出这些行为的人也会让人觉得缺乏教养。那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呢?怎样做才是有教养呢?通过今天的这堂课,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恪守(kè)箴言(zhēn)自吹自擂(léi)

允诺(yǔn)妨碍(ài)矫揉造作(jiǎo)

愚蠢(chǔn)尴尬(gān)絮絮叨叨(dāo)

积淀(diàn)谚语(yàn)大发雷霆(tíng)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文雅的样子。

涵养:本文中指能控制情绪的功夫;修养。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箴言:劝诫的话。箴,劝告、劝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堪,能忍受。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3.作者链接。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文学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2-17):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论题。

第三部分(18):再次强调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人。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交流点拨】①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②要有优雅的&39;风度。

(二)深层探究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并归纳讨论结果。

1.作者认为教养应首先体现在哪里?

【交流点拨】“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2.作者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把有无教养的具体事例做对比,更能突出有教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交流点拨】优雅的风度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4.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的风度?在论述优雅的风度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

5.如何理解“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句话?

【交流点拨】修养能够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一切的行为举止都是自我修养的表现,修养的本质是尊重,有教养的人都会慎重对待世间万物。

6.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

①对比论证。将没有教养的行为和有教养的行为加以比较,强调了教养应该首先体现在家里的观点。

②举例论证。文章列举大量的例子说明哪些是有教养的表现,哪些是无教养的表现,增强了说服力。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1.作者通过一系列身边小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教养”。亲爱的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增强自我修养呢?

【交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提高审美追求。经典文学作品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地有所收获。随着经验的不断增长,阅读的逐渐深入,人们就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2.文中作者举了大量的有教养的例子,请你也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看看哪些事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

【交流】

①认真接过路上兼职人员发的传单。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接受,也报以微笑,表示感谢。

②上菜时对服务员,或付款时对收银员说谢谢。

③进出公寓和公共场合的大门,帮别人扶住门,方便他们进出,尤其是带小孩的和手里拿着东西的路人。

④挂电话时,等对方先挂断。

⑤公共场合洗完手不随意甩手,防止水甩到别人身上。

⑥递剪刀、刀子等物品时,把尖锐的一边朝向自己。

⑦上下楼梯脚步要轻;敲门一次敲2—3下,停10秒再敲第二次。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主题的。

3、初步掌握从动作、语言、外貌、心理和细节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探究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4、初步学会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5、理解作者对文中人物的复杂感情。

6、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不屈努力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良好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2、难点:

从分析人物到提炼主题的思维训练。

“对比”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教法、学法说明】

为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熟读课文、认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二课时主要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三课时主要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注重语言品味和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阅读课本附录《谈谈小说》(第259页)。

3、搜集有关鲁迅生平与创作的介绍。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问题1:谈谈你所认识的鲁迅。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强调或补充鲁迅《呐喊》的内容及创作背景。

问题2:什么是小说?阅读小说应注意些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第一问的答案(参见课课本附录《谈谈小说》)及小说的三要素。

二、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

三、列出人物表

提示:《故乡》中写到了那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物表:(按出场顺序)

我(迅哥儿)

我的母亲

宏儿(“我”的侄儿)

闰土(小时侯“我”家一个“忙月”的儿子,“我”的儿时好友)

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

水生(闰土的第五个孩子)

四、重点分析闰土

提示:闰土是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也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们可以通过对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问题1:闰土的身份是什么?他现在的生活景况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最后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个人的不同意见可以保留)

闰土是当时(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江南农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他现在的生活“景况很不如意”(“我”的母亲语),“非常难”(闰土语);“只是摇头”,“大约只觉得苦”;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问题2:课文中说:“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我记忆上的闰土又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阅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至“但从此没有再见面”,概括出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来。然后齐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一段,感受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

问题3:这个“少年英雄”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木偶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出了闰土的这种变化?运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

作者从多方面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进行了对比描写,主要有:外貌、语言(包括对“我”的称呼)、神态(包括对“我”的态度)等。

问题4:对于闰土的这种变化和生活景况,“我”有怎样的态度与想法?

指导学生从文中寻找有关语句,理解分析:

“叹息”(同情),“惘然”(失落感),“悲哀”(哀其不幸),“不愿意”(对现实的不满)……

问题5: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理解,你赞成那一种?为什么?

A、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

B、描写了农民生活的悲苦与挣扎,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C、通过写闰土的种种不幸,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社会的弊端。

五、布置作业

《故乡》中所塑造的人物,除闰土外,作者着墨较多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杨二嫂。课外认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自己分析杨二嫂这个人物(突出一点,不求全面),写一篇两三百字的短文。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对杨二嫂的分析

选择三五个学生当堂交流,其余的可在课外通过网络或墙上张贴等适当形式交流。

如果学生的分析不到位,教师要适当补充。(对杨二嫂的分析要点可参考教师用书有关内容。)

二、探究分析宏儿和水生

问题1:《故乡》中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是两个不同的典型人物。通过塑造这两个人物,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对当时社会的看法。为何还要写宏儿和水生?

指导学生从课文有关语句中去分析作者写宏儿和水生的意图,理解在宏儿和水生的身上寄托着新生活的愿望。

问题2:他们能过上新生活吗?──作者以为?──你以为?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深层含义,特别是下面语句的含义:

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为什么害怕?

──“我”怕的是:希望不能实现;实现希望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实现希望要作出牺牲;希望是泡影,一碰到实际就被粉碎。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偶像”、“切近”、“茫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的愿望茫远”?

──“手制的偶像”是:

⑴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

⑵比喻让后代过上新生活的主观愿望。

⑶比喻用来自我安慰的一种幻想。

──“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

⑴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⑵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想去实现这种愿望;

⑶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⑷不如求神拜佛那样能给人带来好处。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4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过程与方法: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代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我国封建社会,要改变个人命运,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科举考试,凭“四书五经”才能敲开仕途的大门。可惜有人中举了,却疯了,他就是范进。今天,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感受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答案示例: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二部分(3~11段):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2.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答案示例: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说“好了”是因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

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

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三、研读分析

1.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2.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54岁才考进秀才。他中举之前,邻里没有周济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3.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课文用什么手法写出这些变化?

答案示例:小说运用对比手法,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写周围人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范进未中举前,家里断粮有没有乡邻来接济。中举后乡邻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范进疯了都是众邻居来帮忙。表现了众乡邻对权势者或敬畏或滔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4.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案示例:讽刺。本文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本文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细节描写直接写实三种讽刺的表现形式。

(1)对比:范进中举前后在贫富、哀乐、荣辱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在人物关系上是“冷”和“热”的鲜明对比,以及范进本人从唯唯诺诺到圆滑世故的变化;

(2)夸张:范进喜极而疯,胡屠户一巴掌居然能治疯;

(3)细节描写直接写实:白描式的细节描写,如“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前后对比的细节描写,如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时“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离开范进家“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夸张性的细节描写,如屠户打了一巴掌后,手掌弯不过来;对范进的细节描写,卖鸡时和发疯时的表现,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迂腐、病态和畸形的心理。

四、课堂小结

本文着力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穷秀才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经历,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本篇课文的核心在于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福建教师招考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通过反复朗读及对关键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的主旨,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3.了解艾青和写作背景,感受艾青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对重点诗句的理解,特别是个别词语的解析。

2.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字里行间迸发出的诗人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对象征手法的理解,特别是对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饱含深情的背诵导入。这是一位诗人献给土地最真挚的恋歌。他就是艾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诗《我爱这土地》。

二、介绍作者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1932年在上海进行进步绘画运动被捕入狱,他失去了画笔,但却拿起了文学之笔开始诗歌创作,并在狱中完成了的现代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勋章。

三、朗诵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个人展示,教师简要评价。

四、品读诗歌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应该”前面为什么用“也”字?“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为什么?

“也”一词表明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主动请战于民族解放运动中。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所以不能换。

2.通过诗歌的写作时间,结合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我们不妨先谈谈此诗的写作背景,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嘶哑”的含义了。

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艾青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3.那么结合写作背景,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呢?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4.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5.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6.这首诗的抒情色彩如此浓烈,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达到这种抒情效果?鸟儿的歌唱和作者的抒情有什么关系?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7.如果说前一诗节是鸟儿在歌咏自己的土地,而这一诗节则让我们听到了诗人内心最真挚的声音,“为什么……深沉”你怎样理解?

这一诗节是前一诗节情感的升华,回到现实中的诗人在表达情感上更为直接,也更令人震撼!

“泪水”呢?你怎样理解?这是否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当然不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如今诗人流下热泪,你一定能感受到诗人情到深处的感情,这泪是为自己而流,为受苦受难的同胞而流,更是为祖国大地而流,这份爱炽热而深沉。

8.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9.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一遍诗歌《我爱这土地》。

五、结语

艾青将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情结凝成晶莹的泪水,涌动着火一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每一个阅读《我爱这土地》的读者在和平年代的报国之志和爱国之心。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后“积累”以及“思考与讨论”的第一题。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进一步了解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以及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通过富于表现力的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探究人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悲剧性,进而准确把握文章主题。

(一过程和方法:

(1)通过“矛盾分析法”,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2)用健全人格的三维度对照,来分析孔乙己自身的人性弱点,并联系实际,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提升自己。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孔乙己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的深意,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孔乙己性格的复杂性,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

二、文体简介

1、小说概念

小说就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或事件场面及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有外貌和内心描写,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故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小说的情节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是为了交代时代背景;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分、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重点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

三、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27年至1935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鲁迅先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有《鲁迅全集》行世。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18年,当时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文言、白话的论争仍然激烈地进行着。1916年初,北洋政府的一些规定,是封建复古主义的再现,鲁迅很气愤。孔乙己那样的生活,人们已忘记但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仍在,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为拯救青年一代,避免其重蹈覆辙,鲁迅先生选择社会一角——咸亨酒店,艺术地再现生活,通过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启发读者思考当时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从而达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目的。

四、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阔绰(chuò)阔气。绰:宽绰,如绰绰有余羼(chàn)混和,掺杂?

绽出(zhàn)突露出来。比较“绽”“淀”字戕害(qiāng)伤害。戕:杀害。

间或(jiàn)偶然,有时候。注音“中间”读jian拭(shì)擦

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物里沾一下就拿出来?打折(shé)打断

附和(hè)(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比较:和平he?

不屑置辩(xiè):认为不值得争辩?颓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

2、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

梳理结构

这是一篇小说,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主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环境。

第二部分(4—9):是情节的开端和发展阶段

第三部分(10—11):是情节的高潮

第四部分(12—13):是小说的结局。用猜想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2、在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孔乙己悲剧生活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难点:

把握主题。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 导语。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学生回答教师提示),鲁迅一生写了33篇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现实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孔乙己》。

二、时代背景介绍。

具体内容见教学用书。

三、讲析课文。

1、检查预习,正字注音.(出示幻灯片先让一位程度中等的学生注音,然后集体订正)

阔绰(chuò)阔气。绰:宽绰,如绰绰有余。

羼(chàn)混和,掺杂。

绽出(zhàn)突露出来。比较“绽”“淀”字。

间或(jiàn)偶然,有时候。注音“中间”读jian。

拭(shì)擦。

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物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打折(shé)打断。

附和(hè)(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比较:和平he。

不屑置辩(xiè):认为不值得争辩。

颓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

戕害(qiāng)伤害。戕:杀害。

2、请一位同学表情朗读课文前3段,要求其他同学思考下列。

⑴努力掌握叙述和描写的中心。

⑵作者是怎样描写社会风情的。

请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出行引导和评价。

要点提示:⑴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

⑵作者描写社会风情的有三处:

A、把“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B、从“我”的职务的变换,可以窥探掌柜冷酷势利的一面。C、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么好声气:冷酷的酒店氛围,以小见大,更见世态的炎凉

3、提问:前3段的描写与叙述,对于孔乙己的出场有何作用?

——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会根源。(自由回答)

4、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小说的三要素,并附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5、学生集体朗读前3个自然段,强化对孔乙己所生活的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四、布置课外作业。

1、阅读课文第4-8自然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孔乙己形象的。

2、完成“理解分析”第一题。

第二课时

分析人物性格。

先找一位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朗读课文第4-8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认真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怎样表现出来的。

提示:

1、要求学生回忆表现人物性格的常用的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然后确定这几段所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2、师生共同分析这几种描写方法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A、要学生在第4自然段中找出能概括孔乙己特殊身分的一句话,并着手分析其性格特征

B、找出肖像描写的语句进行分析。

C、找出有关孔乙己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进行分析。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对偶句的特点及作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以“乐”为线索贯穿全篇的结构特点。

3、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解决生字词。

2、⑴作者及作品介绍: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指定学生回答: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

⑵作背景简介:作者当时被贬,遭到打击,心情依然乐观。

⑶“记”古代一种文体,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⑷全文线索:“乐”

3、课文分析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名字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⑴自然环境

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

总领写景的句子:环滁皆山也

⑵亭名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现在还用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⑶教师指出重点词语,学生朗诵课文。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

⑴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⑵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⑶总结全段的句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⑷指出本段中的对偶句。(学生回答)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

⑴四层(一句一层):

滁人游太守宴

众宾欢太守醉(核心)

⑵学生指出对偶句,教师分析其特点及作用。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

⑶前后照应:本段最后一句与第一段中的哪一句照应?(学生讨论回答)

第四段: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

⑴禽鸟鸣林的乐趣

游人的`乐趣

太守的乐趣(最高的境界)

⑵前后照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与“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相照应。

2、中心归纳:本文以“乐”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岁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回答)

3、课外拓展

⑴你对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持什么态度?

⑵作者身处逆境,心情依然乐观的处世态度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处理课后练习题

(略)

四板书设计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及名字的由来与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民

醉翁亭记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同

第四段: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乐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9

【课型】

活动课。

【教学内容】

梦游醉翁亭。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注重对景物的细致描写。

3、写作训练。

【重难点】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写作。

【教具】

投影仪、图片、录音机、磁带、送话器。

【教学程序】

一、内引铺垫

北宋时期,曾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今宜昌担任过县令,你知道他是谁吗?指名学生回答:欧阳修。

板书并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庆历六年也即公元1046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主张,被贬到今安徽省滁县做了一名迁客,那时期,他游览了风景秀美的醉翁亭,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板书:醉翁亭。

斗转星移,几千年后,现在的醉翁亭还健在吗?它的面容又如何呢?

今天,我们终于同梦幻旅游公司联系好了,在公司导游先生和导游小姐的带领下,一同去欣赏醉翁亭的美丽风光。在以上板书醉翁亭前加梦游二字,构成本文的教学主题:梦游醉翁亭。

二、导学品读

1、播放伴音:火车进站的声音,由弱到强。

2、指名一学生当导游并拿着送话器解说:各位旅客请注意,开往安徽方向的_______次列车到站了,请去滁州醉翁亭风景区的旅客,带好自已的行礼,检票下车。(重复一遍)

3、指名另一名女同学当导游小姐,在各位旅客下火车后去醉翁亭的车上,接待旅客:

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乘座我们梦幻旅游公司的.大巴,再过几分钟,我们就要到醉翁亭风景区了,我们已经为大家做好了游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我们直接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去领略醉翁亭的风光。我们公司全体人员将热情为您提供周到地服务。如果您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请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是:______谢谢您的合作!

4、教师简单旁白,然后由另外几名导游按课文内容依次进行景点介绍。

5、景点之一:醉翁亭景点介绍。导游在介绍此景点时可让学生都把眼睛闭上,体现梦游。随着导游细致入微地讲解(学生可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景色进行细致描绘),进而完成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6、景点之二:醉翁亭早晚及一年四季景色介绍。亦可让学生闭上眼睛。

7、景点之三:醉翁亭风俗人情介绍。导游在介绍此景点时,可让有特长的学生进行特长展示:山歌对唱,滁人游情境模拟,众宾欢情境模拟,太守宴特色菜介绍在此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在众多学生参与之下完成对课文的学习。

三、外联对比(教师接住学生传来的接力棒)

醉翁亭的景色怎么样?我们非常感谢梦幻旅游公司的导游为我们介绍了如此优美的景观,以及他们精彩的讲解。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如果要你把今天参观的内容写出来,你准备怎么写?

路线:车站──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四、延伸运用

运用本课所学,向大家介绍一处旅游景点。要求能写出景点的特色来。

【板书设计】

梦游醉翁亭

欧阳修

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2、注重景物的细致描绘。

3、写作训练。

路线:车站──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梦幻之旅: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练习:景点介绍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一篇时文作为课文教学的导言。教师先请一位同学朗诵这篇文章。文章点明了《岳阳楼记》的三大优点:写景好、政论好、人生观好。教师顺此带领学生进入课文。

二、读讲

把课文立意新(政论好、人生观好)与语言美(写景好)作为重点。采用反复朗诵课文并当堂背诵的方法,在不断吟诵中深化对重点问题的理解。

第一节: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第二节:欣赏洞庭湖全景。体会转折句的作用。

第三节、第四节:把握景与情的关系,落实对字词、表现手法的.理解。

第五节:理解全文的主旨。

以上教学过程中,朗读形式多样,背诵则结合讲析逐步进行;以读为主,读读讲讲。

三、辨异

罗列一些意见不一的解释性内容,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判断,去决定取舍。如“而或长烟一空”有两种解释:①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②;雾气充满天空。要求学生对比着结合课文分析。

四、归纳

着重从语言方面去探究,分别从词语、句式、修辞、节奏等方面去概括、归纳:

1、词语——炉火纯青,如“衔远山,吞长江”。

2、句子——精练形象,如四字句式中,有成语、对偶句、排比句等。

3、修辞——巧妙运用,如对偶,对比、排比、借代等。

4、节奏——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

五、补析

教师还强调了文章开头及结尾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开头似乎平淡,其实包含了作者对滕子京的赞颂,对当时政治的不满,结尾既是对古仁人的爱慕称赞,又是作者政治理想的表白,也是对朋友的劝勉,情在意中,意在言外。

评析:

教者注意了如下方面的“组合”。

一、内容的组合。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引进课外内容;教材内容中以单纯性理解为主,适当插入思辩性内容。

二、方法的组合。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配合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析法。新课的导入别具一格,实际上是运用了铺垫式的先入为主法(起定向作用)。

三、程序的组合。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推进为主——导入、读讲、辩异归纳、解析等步骤环环相扣,同时注意适当重复和迂回——“归纳、中的内容就是“读讲”内容的深化和条理化。

四、节奏的组合,主旋律是学生的诵读、反复出现并且不断变化方式,中间插入其他各类教学活动,从而形成疏密相间、跌宕有致的和谐共振。

所以,此教例看似乎淡平淡却含有丰富的“潜台词”。

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是语文教师策划水平的体现。恰当的组合不仅能使教师完满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能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日常教学中的只讲不读、教师单边活动、教学程序杂乱、教学无法深入等等现象,都与组合不当有关。教师中真正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教学的“布局谋篇”的,似乎还为数不多。从这个意义来讲,此教例提醒着我们:请注意课堂教学的组合美!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中用典的意义,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朗读诗词的能力。

3、了解豪放派词人及词的特点,体会词人立功报国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豪放派词人及词的特点,体会词人立功报国的英雄气概。

难点:了解词中用典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评价他: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他是苏东坡。

二、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三、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祭常山归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2、理解《沁园春?雪》的思想内容,抒发的革命豪情。

3、理解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4、品味本词的语言,领悟语言的深层意蕴。

5、体会本词中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知识目标: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下阕抒情议论、抒发作者的革命豪情。

②品味本词的语言。

2、难点

①理解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②反复揣摩品味本词凝炼的语言,想象本词的美妙意境,以及作者博大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雪景。像唐朝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又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雪,纷纷吹落轩辕台。”还有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还有宋朝胡仔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元朝黄庚的“江天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等等,决不胜举。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二、题解与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指名学生读。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学生齐读一遍。

3、学生思考上下两阙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议论、抒情。

四、品读课文,赏析意境

(一)、学习上阙

1、集体朗读上阙。

2、学生思考:上阕分几层意思?

明确:上阕写景共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3、讨论:

(1)、第一层总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北方雪景图,请找出体现动景、静景的词语。

明确:“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

(2)、“望”字在词中的有什么作用?望到了什么?

统领下文(一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3)、望到的景色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长城、黄河是静景,山脉、高原是动景)

(4)、“须晴日”中的“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须”是等到的意思。这里是在写想象中的雪景,表现了诗人对革命光荣前途的预见,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乐观主义精神。

(5)、上阙写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

(6)、齐读上阕,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学习下阙:

1、自由朗读下阙。

2、按照上阙的方法学生自己先分层理解,简单分析。

明确:三层。一层承上启下,二层评价历史人物,三层歌颂英雄人物。

3、讨论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含义,以及在词中的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描绘雪景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英雄人物的歌颂。

(2)、上阙用“望”来统领下文,那么下阙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字?

明确:惜(可惜、惋惜)

(3)、诗人在“惜”什么人?

明确: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4)、诗人对这几个人的态度是一样的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不一样。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5)、诗人评说这些人物的目的何在?

对比、衬托后面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人民大众。

(6)、集体朗读最后三句,然后讨论这三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明确:表明真正的英雄人物应该是当今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无数的人民群众。揭示中心思想。

(7)、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五、再读诗词,展开联想,畅谈感悟

1、齐声朗读,想象词中景象。

2、请大家选择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

六、拓展延伸:

1、找几句古诗词中表达作者的抱负的诗句。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2、找几个含“雪”字的成语。

冰天雪地、风雪载途、程门立雪、白雪皑皑、雪中送炭、雪泥鸿爪、映雪读书

3、找几句写雪的古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同上)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同上)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上)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作业:

背诵、默写这首词。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

2、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能找出过渡性的词句,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

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

a.解释词义:

(1)乃重修岳阳楼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予观夫巴陵胜状

(4)此则后阳楼之大观也

(5)前人之述备矣

(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7)若夫霪雨霏霏

(8)薄暮冥冥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10)至若春和景明

(11)而或长烟一空

(12)宠辱偕忘

(13)或异二者之为

(14)是进亦忧,退亦忧

b.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精心导入

1、以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文。

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解难答疑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预习感受。

3、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

4、学生自由朗读刚才自己有疑难的语句,进一步疏通句意。

四、研读分析

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

2、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谪守”与“迁客”对应。

3、第二节中有一个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迁客”之“情”的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异”,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明确]“物”“异”而“情”“异”:阴冷险恶——悲;春光明媚——喜。

5、“古仁人”的“览物之情”又怎样呢?他们是怎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那么,他们以什么为“喜”,又以什么为“忧”呢?

[明确]“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以“天下”为“忧”,以“天下”为“乐”。

6、作者把“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既是自勉,更是劝慰友人。

7、另外,本文能做到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还得益于几个关键性词语的恰当地配合使用,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明确]“观夫——然则——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这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教师小结:全文先以叙事带出写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

板书(多媒体显示)

迁客骚人谪古仁人

以“阴”悲,以“晴”喜“览物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即景抒情)(由情入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体会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五、尝试背诵全文

1、教师指导背诵:

a.全文结构:叙事——写景——即景生情——议论抒怀

b.抓住关键词句:

谪守——观夫——然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

2、学生尝试背诵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赏析,去探究,比如还有文中的对偶句,凝练优美的四字句等等,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常读常新。阅读这样的文章,会旷达我们的心胸,照亮我们的灵魂。

七、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全文。

2、仿照课文3、4两段,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即景抒情的文章(可以尝试用文言文创作)。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14

教材解读:

《论教养》是一篇议论文。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文章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本文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是值得中学生一读的,也值得师生共同探究。这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较好的范文。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本文中精辟的论断和格言式的语句,理清文章思路,辨析并学习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难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教法与学法:

教法:鉴赏品味法:在教学中,要借助于学生世界观刚要形成的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并用文章的观点指导学生的言行。

学法:对比阅读鉴赏法:文章本身就有着许多前后对比之处,如先列举无教养的例子,再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这样引导学生对比阅读,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能更快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含有预习检测、问题引领、板书设计、课堂检测等内容的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解决“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读音和生词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随笔

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约3分钟)导入法一:(主题导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她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导入法二:(背景导入)

曾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的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是当代最卓越的学者、作家。首先,让老师来介绍他的著作《善与美书简》。这些“书简”没有具体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读者。这本书是写给年轻人的,旨在告诉他们走善良的道路是最可行的道路,也是一个正确的道路。读完这本书,读者就知道他的劝告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从中受益。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其才华在于循循善诱,擅长跟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论教养》就选自利哈乔夫的《善与美书简》。引述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引出课题,有助于学生直接进入课堂学习环节,有助于学生精力的尽快集中。

通过简介《善与美书简》,让学生大致了解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同时了解了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内容倾向和读者群体,为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主旨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约15分钟)(一)检查预习,了解常识。

(教师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词,注音处留白,重点词语的意思处留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解决。教师最后点拨,明确。)

1.给下列字注音。

恪守(kè)、允诺(nuò)、自持(chí)

汲取(jí)、扭捏(niē)、箴言(zhēn)

贸然(mào)、尴尬(gān)、涵养(hán)

矫揉造作(jiǎo)、絮絮叨叨(xù)

附庸风雅(yōng)

大发雷霆(tíng)、彬彬有礼(bīn)

自吹自擂(léi)

2.解释下列词语。

(1)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2)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3)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4)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5)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6)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7)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8)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9)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10)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

(11)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3.组内交流搜集的相关作者的情况,教师补充。

(课件出示)

(一)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二)整体感知,初识文本。

(学生初读课文,围绕着如下问题,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

2.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第5—10段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一个人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表现得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得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做才算有教养。

3.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

“论教养”中,“论”这个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也隐含着文章的论点即“有教养”“真正的教养”等。检查预习的环节是为了检验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成效,为教师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重点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本,初步梳理文本思路,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约20分钟)(一)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组内合作完成,教师巡视点拨,交流后明确。)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述什么是“有教养”。

第一层(3—10):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事例。

第二层(11、12):从正面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二)研读文本,深层探究。

(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围绕如下问题展开讨论,深度研究文本。)

1.第二部分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对比起来写,有利于突显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尤其在列举了大量事例和现象后,让读者在对比中了解了“有教养”是一个怎样的表现。

2.文中作者由论述“教养”转向论述“风度”,它们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教养是风度的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3.作者在论述“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养成优雅风度应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

(三)赏析语句,重点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下面的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前后语句的关系理解重点词语或语句的表达效果。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品味亮点词语:

(1)品味“切记不要互相妨碍”中加线词语的作用。

明确:“切记”是务必牢记的意思。这里既是一种警告,又是在表明自己的观点。

(2)理解“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明确:“如果……再加上……那么……”这一组关联词语表明了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也恰当地论述了“风度”怎样才会得来。

(3)“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此环节的三个步骤是层层深入的,即由整体到局部认知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思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补,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课堂、独立思考、表达见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对照梳理,积累运用。(约7分钟)(一)探究主旨

1.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明确:(1)举例论证。本文的第5—10段、第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第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第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前两层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指导我们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二)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做才算是有教养。

(小组内交流,讲时需结合自己的例子。一名学生讲完后,其他学生再评价、补充。)

(三)师生总结

(学生先谈收获,教师再补充。)

本文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既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尤其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更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从而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和与别人的交往中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并引导学生谈谈对“有教养”的认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怎样做才算是有教养。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论教养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述什么是“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语文九年级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思乡念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

2、教师创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使学生进行多感官的文本接触,更易于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由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将学生带入情境中。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台湾歌手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据说当年罗大佑在演唱这首歌时,曾使演唱会现场的观众潸然泪下。是啊,台岛游子几十年的故园梦,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共有的情结。《乡愁四韵》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作品,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今天,我们来研读于光中的另一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乡愁》。

第一乐章作家身影

了解作者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查阅的有关余光中的生平、创作资料以及写作《乡愁》的背景资料。

教师评价、补充、强调: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到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赴美国进修,获爱奥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1974年,受聘香港中文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85年,任台湾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作品多产,风格多样。

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从大陆全面溃退,撤到台湾,与中央政府抗衡对峙。由于这特殊的政治原因,海峡两岸至今仍然处于分离的状态。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从上世纪60年代起余光中就创作了不少怀乡诗,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白玉苦瓜》《春天,遂想起》等。《乡愁》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几乎隔绝。这是诗人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乡愁世界,去听听他心底的呼唤,去感受他那“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

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