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教案语文
好的教案应该有合理的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展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写好初三教案语文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初三教案语文,方便大家学习。
初三教案语文篇1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78—87页。这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学习,感受小说所反映的人与人关系的淡漠炎凉,领会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小说明线、暗线交织的结构安排,理解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2.学习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懂得这些手法的作用。
3.理解侧面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领会作者以小见大的创作特点,掌握小说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请学生分别按照不同的人称复述课文,一方面梳理小说主要情节,一方面从不同角度理解小说主题。
2.设置问题,使问题逐步推进,带领学生把握小说的叙述线索:
3.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讨论,评价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领会小说中描绘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炎凉,感受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2.学生领悟“我”的善良、纯真,感受“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心,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理解作者铺排的悬念、巧妙的构思,学习小说明、暗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2.领会侧面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所起的作用。
3.学习心理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难点
1.领会作者选取典型事件、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结合现实社会、自身生活经验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突破
1.教师要求学生以不同人称复述课文,从而让学生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感受,领会小说主题。
2.学生结合朗读中的感性认识对菲利普夫妇作出评价,同时需要在文章中找出依据。
教学准鱼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前,了解莫泊桑的有关作品及写作风格。
2.第二课时前,准备莫泊桑的另一篇代表作《项链》,以供学生对比学习。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前,翻,解除生字词的障碍。
2.第二课时前,尝试口头或笔头按照顺叙改写小说,体会与原文有何不同效果;思考教师布置的课后思考题。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结合中国古诗《七步诗》,导入新课。1.背诵《七步诗》,体会诗作创作背景。
2.组织学生分组、分人称复述课文。2.分组、分人称复述课文。
3.设置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小说叙3.通过教师引导逐步深入小说叙述中心。述线索。
4.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4.梳理小说线索,明确小说主题。
5.布置课后思考题。5.思考课后习题,准备进入下一课时的学习。
一、导入新课,通过复述梳理小说情节(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学生集体背诵《七步诗》,讲述古诗的创作背景。
2.《七步诗》反映了曹丕、曹植兄弟俩的关系,《我的叔叔于勒》同样叙述了人与人的一种关系,结合相同点,导人新课。,
3.组织学生通读课文,梳理小说主要情
节。将学生分组,分别按照“我”、菲
利普、于勒三个不同的人称复述,只
要求复述清楚即可。
1.全体背诵《七步诗》,体会曹植作诗时无奈悲凉的心情。
2.结合教师的讲述,把握课文叙述的重点是“人与人的关系”,进入新课的学习。
3.分组阅读、讨论、交流后,自告奋勇地复述小说主要情节,叙述清楚是基本要求,可适当的加入自己的想象发挥。
二、设置问题。逐步推进,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叙述线索(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对学生的复述作出评点,结合以菲利普为人称的复述,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
2.提问: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勒态度变化的线索是怎样的?启发:最开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一部分时,人们打发他去了美洲。
3.提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是表现出来的人物行为,如果深入人物内心,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情感变化又是怎样的?
1.通过阅读找出称呼的变化:坏蛋、流氓、无赖à正直、有良心的人à小子、家伙、贼、流氓。
2.根据教师启发,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线索:打发他走à盼望、赞扬à又骂又躲。
3.在教师的引导下,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理解课文。相互讨论交流后回答: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情感变化的线索是:恐怖à希望à恐怖、仇恨。
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分析:于勒的命运变化小说没有直接交待,而是隐含在菲利普夫妇对他的称呼、态度、情感等等变化中,以及辅以老船长的叙述交待的。
2.提问:小说描写这种种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3.提问:小说描写了许多人物形象,那么主要描写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4.布置课后思考:主要描写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妇,为何文章标题又为《我的叔叔于勒》?
1.通过小说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把握于勒的命运变化:在家行为不正一出外发财一最后穷困潦倒。
2.回答:于勒命运的变化引起了菲利普夫妇的种种变化,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淡漠炎凉,即便是亲情也不再能维系什么,更显人情的悲凉。
3.联系上下文思考回答:小说着重描写的是菲利普夫妇。如果正面描写于’勒,那只能反映他在当时社会中的个人遭遇,不能说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炎凉,悲剧意味会大大降低。
4.课后思考,为下一节课作准备。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指导学生领会
1.学习小说巧妙、合理的结构安排,掌悬念设置的&39;作用。握悬念设置的作用。
2.朗读教学,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习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刻、领会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物性格特点所起的作用。
4.组织学生自主研讨对菲利普夫妇的4.自主阅读、探讨、评价菲利普夫妇,有评价,深入理解小说主题。理有据的评价人物形象。
一、引导学生体会小说的结构安排(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通过学生复述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进入新课的学习。
2.提问:于勒的命运变化是小说安排的暗线,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接近于勒真实的生活状况的?
3.总结:小说悬念的设置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1.复述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小说。
2.通读课文,领会作者在结构上的巧妙安排: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设置了小说最初的悬念,于勒的最初出场代表着全家的希望。随后在船上相遇的情节,也是安排的一波三折,设置了吃牡蛎、向船长问询的曲折,最后才确定那个穷途潦倒的水手就是于勒。
3.结合课文体会悬念设置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体会作者巧妙、合理的构思。
二、认识小说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采取多种方式请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学生结合朗读谈谈对菲利普夫妇的看法,要求学生为自己的评价在文中找出依据。
3.提问:菲利普夫妇在由怀疑到确认于勒身份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小说中是怎样描写的?
1.踊跃参与,在朗读中体会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结合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评论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
3.结合课文回答:菲利普先生先是觉得不安,然后和妻子商量,进而向老船长问询,并且在问询时还小心翼翼的绕着圈问于勒的有关情况。菲利普
4.总结:小说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段来刻画人物形象,同时,作者在描写中还很有层次感,人物形象也逐步丰满起来。太太则由害怕到哆嗦到暴怒,态度一步一步的发生变化。
4.通过教师的讲解,深入领会语言、行动、心理等各种描写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结合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评价(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提出上节课留的课后思考题:主要描写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妇,为何文章标题又为《我的叔叔于勒》?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对菲利普夫妇的做法有何看法?注意把握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人与人关系的淡漠炎凉;另一方面据文中交待的菲利普夫妇的生活状况理解人物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回答:小说的叙述人称是“我”,是从“我”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事情的发展,因而小说在描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同时,还描写了“我”对于勒叔叔的态度。以于勒为文题中心就能引领两种态度,存在对比,同时也包含着作者对“我”的肯定。
2.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的评价。结合教师的点拨引导,对小说主题形成正确的理解。
本课总结
《我的叔叔于勒》是这个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外国文学作品。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这篇小说结构上巧妙的构思、安排,以及把握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既要注意作品创作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又要把握作品创作的共通之处,从共通处切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点:称呼的变化坏蛋、流氓、无赖à正直、有良心的人à小子、家伙、贼、流氓
明线:
态度变化打发他走à盼望、赞扬à又骂又躲
情感变化恐怖à希望à恐怖、仇恨
暗线——于勒在家行为不正à出外发财à最后穷愁潦倒
面: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理解作品主题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一定要根据作品本身进行文学欣赏活动。对于菲利普夫妇的评价就应该结合作品提供的所有线索来进行。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依据的阅读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迁移运用。
教学探讨与反思
通过小说的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欣赏、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欣赏方法与技巧的传授,因而,在小说作品的学习中,关键是要带领学生领会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补充资料
莫泊桑(1850_-1893),法国作家。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莫泊桑的母亲醉心文艺、喜爱诗歌,在其影响下,他少年时代就开始憧憬成为一名诗人,13岁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后来莫泊桑师从福楼拜,每逢星期日就带着新习作,从巴黎长途奔波到鲁昂近郊的福楼拜的住处去,聆听福楼拜对他前一周交上的习作的点评。莫泊桑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部中短篇小说。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欧·亨利、契诃夫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莫泊桑的小说结构精巧,构思巧妙,摹写人情世态,独具一格。
初三教案语文篇2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2、品析诗歌,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人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诗歌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此来认识一下这位不服输不言败执着而又乐观的一代诗豪。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再遭贬。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任期满,被召回京。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苏州刺史任满罢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被贬),他乡相逢,格外兴奋。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对他长期被贬表示同情。刘禹锡读后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白居易。
二、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
三、结合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1、请从前四句诗中各找出一个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
凄凉:诗人参与改革,本是为国为民,谁料却被贬到这荒凉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凉。凄凉的不是“巴山楚水”这个地方,而是诗人的内心。
弃置:诗人这一被贬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几个这样的二十三年啊?最可能有所作为的一段大好时光就这样虚度了,诗人感觉自己就像被朝廷抛弃了一样,内心中的酸楚与痛苦简直无法言传。
空:诗人“怀旧”应该是怀念当初一同参与改革的旧友,可自己身处“巴山楚水”,又怎能与旧友相见,再三吟诵《思旧赋》又有何用?更何况这些旧友多受到迫害,很多已不在人世。一个“空”,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翻:回到家乡,本应该倍感亲切,家乡的人与物都是自己一生的眷恋啊。可二十三年的别离,家乡变化太大了,已经无人相识。“翻”在这应该是“却”的意思,写出了自己回到家乡恍如隔世的感觉,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这其中同样满含着的是酸楚与痛苦啊。
2、再读前四句诗,读出诗人心中的.感情。(突出“凄凉”“弃置”“空”“翻”)
3、指导学生诵读后四句诗,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由沉郁到昂扬)通过诵读表现出来。
4、深入体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的胸怀。
导思:①诗句中“沉舟”“病树”比喻什么?“千帆”“万木”又比喻什么?②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
提供刘禹锡的另一首酬答白居易的诗,进一步理解他的豁达乐观胸怀。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刘禹锡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提供今人对刘禹锡这两句诗的解读材料:
人生何不是如此,生命拥有了青春和活力,人生填写了奋斗和收获,必须要“荣归故里,衣锦还乡”。新的必然要替代陈旧,诞生与死亡都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是生命永远延续的催化剂,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面对老去,应该释放大度、无私、宽容和坦然;
面对青春,应当获取拼搏,谦逊,珍惜和自律。
这才是健康,发展,文明和生机勃勃的人类生命链。
这是我读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后人赋予的哲理: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腐朽的事物必然衰败,新的事物总是要胜利的,我们不应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感叹,相反,应该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新生的事物上面。
教师讲解:
“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茫茫宇宙间,你我只不过是一蚍蜉而已,我刘梦得今日虽已是“沉舟病树”,可我之后,依旧千帆竞发,万物争春啊!一个为国家前途而遭受不白之贬长达二十几年的人,还能淡定的说出这般理智的话,可见其内心是多么的强大多么顽强!多么的积极和乐观。后人对这一千古名句推崇备至,一是诗句中包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豁达乐观和不屈不挠不怕打击的倔强意志。
5、“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怎样理解诗句中的“长精神”?
引入刘禹锡的另两首诗,进一步体会刘禹锡的顽强豁达精神。
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诗人被贬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10年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_佞小人。于是诗人再度遭贬,一去就是12年。12年后,诗人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依然如故,不改初衷,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不懈斗争精神,一直为后人敬佩。“前度刘郎”也成为流传之今的成语。
6、带有感情的再读后四句诗。
7、再读完整的诗。引导学生注意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前四句要读的沉郁艰涩,后四句要读的昂扬乐观。
8、完成下面的填空,对名句说出自己的味道与理解。
千年后你的一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
挑起回音袅袅……我明白
————————————
————————————
四、总结归纳。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表现出刘禹锡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体现了刘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这就是刘禹锡。
五、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
初三教案语文篇3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一、二班,班级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初一时大部分的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男生尤为突出。学生良莠不齐,差距比较悬殊,学得比较浮躁、不扎实,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也不够充分。虽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基础逐步得以夯实,能力有所增强,成绩整体有所提高,但也不尽如人意。
二、针对这种情况,谈谈我对今后语文复习工作的几点
1、主要是课本上的文言文。文言文的复习,以学生自己看书为主,老师帮助梳理文章脉络,强调做笔记,例如如重点句子的分析,写作特色,中心思想、批注等都记在书上。复习中,对学生的要求是:字字落实,个个过关。每节课老师先拿出最多十分钟的时间然后学生根据老师强调的重点,自由复习。一般采用当堂复习当堂测试的方法,考查基础知识。对于测试不过关的同学,就得利用自习的时间重新复习,重新测试,直到全部掌握为止。对于一些需要背诵默写的文言文,更要下大功夫,个人自查,组长互查,老师检查。基本上要做到万无一失。课内复习后,要配以习题进行巩固。
2、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我打算采取以下方法:现代文阅读是语文中考的一大难点,现将我们的复习方法简述如下:
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可分两个步骤。先进行单项复习,再进行文体的综合复习。单项复习,就是对阅读能力的基点进行一个一个地训练。比如:把握文段的中心,概括文段的大意,理解文段的结构,划分文段的层次,说明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具体语境中品析词义、体会句义,辨识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展开联想或表述感想,解说道理或自由赏析,发表见解提出疑义等等。先将这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然后再综合复习各种文体的文章阅读。从应考的意义上说,基本点复习到位了,考生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几乎所有材料的阅读了。这种分步骤的复习方法,能充实考生化解难点的能力,进而阅读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3、作文训练
首先组织学生上好阅读课,读佳作,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现在的中考很能体现时代性必须要求学生关注时事。广泛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其次每周写一次作文,及时批改,及时点评。严禁学生抄袭背诵作文;二是严禁题材不明确写成四不象。对话题作文要强调一点,每个同学要学会写自己擅长的题材,鼓励同学表现自己的个性,如擅长写议论文的同学,考前这段时间要加大力度搜集论据。善于写记叙文的同学,要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善于联想,张扬个性。使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语文复习千头万绪,还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
初三教案语文篇4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朦胧诗的创作特点,初步体会诗歌中意象所蕴含的深意以及意象运用的技法。
2、通过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爱国情感。
3、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激发爱国之情,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引言导入:上个世纪70年代末,遍体鳞伤的祖国,青年诗人舒婷创作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真挚而浓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那质朴厚重的情感吧!(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注意语气语调以及情感抒发。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诗句的轻重音、节奏。
3、全班配乐齐声郎读。
4、朗读后思考这首诗大致可分为几部分?试着给每一节加个标题概括。
明确:
第一部分:过去的落后
第二部分:现在的痛苦
第三部分:未来的希望
第四部分:自我的奉献
(三)抓住重点,深入研读
1、这首诗是使用第几人称写的?如何理解诗中的“我”这一形象?
明确:本诗是以第一人称创作的,诗人以自己的口吻向诗中的祖国“你”表达了深沉的关心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其中“我是……”或“我是……”的句式经过反复运用,突出“我”和祖共同经历艰难困苦,共同面对风雨沧桑,“我”和祖国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血脉相连。诗中的“我”是那个时代与祖国同命运、共患难,心系祖国的青年的典型,经过十年浩劫,在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将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复兴祖国的历史重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2、小组合作探究:本诗中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试着对每小节进行分析。以语文学习小组讨论,8分钟后请代表发言。
明确: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脉相连,荣辱、生死与共的感情。
第一节,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包括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前面有或长或短的修饰语如“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表现了这些意象所经历的痛苦,时间短语“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等,将其所经历过漫长的岁月表现出来。“我是……”或“我是……”的句式经过反复运用,突出“我”和祖共同经历艰难困苦,共同面对风雨沧桑,“我”和祖国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血脉相连。末尾以破折号引出“祖国啊”的悲壮感叹,这样不仅使叙述角度的变换,也使诗意在小小的高潮中稍作停顿。以下两节也是以这种方式结尾。
第二节,在该小节里,修饰语“贫穷”“悲哀”“希望”等是抽象词语。“飞天”意象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诗歌的前两节都在描写祖国的历史,第一节重在写实,这一节重在精神。在精神上,人们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抱有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
第三节,着重描写现在。在经历浩劫后,祖国将要开启新的生活。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充满生机的意象,“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等等,都表明祖国慢慢摆脱束缚,开始蒸蒸日上。
第四节,本小结内容集中体现“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从个体上来说,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是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如何来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诗人庄严的向祖国宣告,“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最后,诗歌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结束。
3、舒婷于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是如何在这首诗中体现的?
明确: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虽然写的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缺始终流动着对祖国挚爱、依恋和赞颂。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用诗中“我是你……”的句式仿写,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真挚情感。小组合作,进行配乐朗诵比赛。教师全程引导,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五)小结作业
作业:课外阅读舒婷《致橡树》,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初三教案语文篇5
1、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说明文的语言:
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__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__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__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__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_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__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
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
“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
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__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初三教案语文篇6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欣赏故事的趣味性,理解比喻说理的妙处,把握故事的主旨。
3.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教
育学生做人要襟怀坦荡,不可有小人之心。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理解庄子的志趣。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比较法、延伸拓展法教学过程:
一、教案 导语设计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作者简介及《庄子》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无为而治”。《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其经典著作《庄子》在道学和文对后世颇有影响。
解题:惠子在梁国当宰相。相,名词作动词,做宰相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义(学生自主学习,做学案)
多媒体显示课文正确译文。要求学生与自己的译文对照,并思考译错的地方。
四、交流展示----析人物形象、品写作特色、悟人生哲理
1、了解《惠子相梁》这则故事的情节
起因:惠子为相庄子看望经过:受人挑拨,恐、搜捕;从容往见,奇鸟之喻结果:辛辣讽刺出人意料富有趣味
2、惠子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
惠子在别人的挑拨下,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在城里进行大搜捕。
3、庄子对惠子的作法有何反应?
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鶵的故事,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
4、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有何好处?
文中叙述的以下事物,分别把它们比作什么?
鹓鶵----庄子志向高洁之士鸱----惠子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腐鼠----功名利禄梧桐、练实、醴泉----高洁的志趣
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比喻巧妙贴切,尖锐深刻、余味不尽
5、分析人物形象(惠子见利忘义、薄情寡义;庄子淡泊名利、清高自守)
6、《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请总结归纳在写法上值得赞赏的地方?(情节出人意料。人物形象鲜明。比喻巧妙贴切。描摹生动传神。)
7、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哪些人生的哲理?
要有高洁的志趣、淡泊名利。
要珍惜友情,不要见利忘义。
做人要襟怀坦荡,不可有小人之心。
五、阅读拓展
庄子对爵禄的态度庄子钓于濮(pú)水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请他做官,“焉”,到那里。),曰:“愿以境内(国内的事务)累(劳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锦缎,丝织品,用作动词)笥(sì古时盛饭或装衣物的方形竹器,用作动词)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宁可、宁愿)其死为留骨而贵(显示尊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tú泥泞)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请回吧),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
初三教案语文篇7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想象——理性升华。
2.研究评析欣赏法。3.当代诗艺欣赏讲座法。
教学步骤
一、解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教师范读(配乐)②学生自由诵读。③学生单独朗读,师生评价。
④诗歌内容与形式总理。学生先用一句话谈谈感受,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2.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①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讨论。
点拨: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②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
3.欣赏品味
①体会圆句式的表达效果。
点拨:圆周句式是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续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②象征和比喻的运用。
点拨: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
4.课堂训练
①概括各诗节的大意。②说说对“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的理解。
5.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诗歌欣赏方法。(见“教学设想”部分)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这首诗。
2.课外找相关读物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学写一篇赏析文章(可以就整体谈,也可以从某一角度谈)。
初三教案语文篇8
复习目的
l、背诵课文,积累名句。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
3、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他的思想感情;
复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
2、理解文章的寓意
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整体回顾。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4全文的主旨句是:
5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6.本文采用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伯乐指;食马者指
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的愤懑心情和对的抨击。
三、课堂练习
1.韩愈,字,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并称韩柳。
2、解释加横线的字。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是马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
策之不以其道()()尽其材()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15其真无马邪?
初三教案语文篇9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朗读了全文并合作疏通了文意,同学们在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上还有什么困难吗?(有则帮助解决)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关注文章的内容。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那么他是如何论战的呢?曹刿通过他的“论”又表现出怎样的形象特点呢?让我们通过具体的分析来共同了解一下吧。
二、研读第一小节
1.让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2.提问:面对“齐师伐我”这样的局面,曹刿有何反应?
3.让学生思考:一个“请”字说明什么?
曹刿是何身份呢?
那么在“齐师伐我”这件事上同乡人和曹刿的态度有何不同呢?
让学生再读两人的对话,并指名学生翻译这两句。
“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看出同乡人对战事漠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己。而曹刿的一番“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言论,不仅道出了他请见的原因,而且表现出他是一个关心国事,有责任感的人。
教师总结:从曹刿的请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主动请求进见鲁庄公,足见他一腔爱国的热情和一份以国事为己任的责任心。
4.鲁庄公之后,曹刿和鲁庄公讨论了什么问题?
5.齐读这一部分,让学生看看鲁庄公认为作战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又是怎样评价的。
6.曹刿在见鲁庄公时其实心中已有战略,为何还要问鲁庄公呢?
(明确:引导鲁庄公,让他自己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
7.再齐声朗读第一段,让学生思考,在战前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是否印证了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一小节,作者通过记叙曹刿和乡人、曹刿与鲁庄公的两段对话,紧扣“论”字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上的远见。
三、研读第二、三小节
1.战场上的曹刿是否也发挥了他的作用呢?让我们齐读二、三小节
2.指挥作战的有两个人――曹刿和鲁庄公,他们在战场上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呢?
3.曹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曹刿的解释可分哪几层意思?
(两层。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译一译,再理解。)
明确:不攻击的原因――时机未到,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
不追击的原因――“惧有伏焉“,追击的缘故――“辙乱旗靡”。
表现曹刿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总结:曹刿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4.再读这一部分,让学生思考,在作战和论战的过程中,是否又印证了曹刿的那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
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作者同样是紧扣“论”字,战场上的简洁果断的话语和战后令人恍然大悟的解释,不得不让我们佩服曹刿的卓越才能。
(四)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鉴赏写作特点
1.讨论归纳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要求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说出三句来。)
2.《曹刿论战》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思考讨论后归纳)
《曹刿论战》一文紧扣“论战”,叙述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材料安排详略得宜,生动耐读。
(1)第一段略去曹刿求见的详情细节,对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作了详写。
(2)第二段不作战争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
(3)、第三段是论战的重点,详写曹刿论“何以胜”。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曹刿论战》这一名篇,了解了处于弱势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认识了深明大义,才能出众,知己知彼深谋远虑的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和责任感。课后你们还可以去阅读更多的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故事,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
初三教案语文篇10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文言词句,把握课文大意。
2.体会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理解“舍生取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兴趣
方法一:生齐背陈毅的《梅岭三章》,师简说“取义成仁今日事”中的“取义成仁”借用了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其中的“舍生取义”是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的,“舍生取义”是什么意思,孟子在本文中是如何阐述的?我们一起从《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寻求解答。
方法二: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近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西的时候可能就随着失去,东西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作家作品简介
1.关于孟子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补充资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画),激发学习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2、关于《孟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跟《论语》同是用语录体散文,但体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三、诵读课文重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积累文中生字,听清句读。
一箪食一豆羹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不为(wéi)苟得也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③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2.自读课文,疏通文意,注意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主要词语。
如使由是是故蹴与加穷乏得我本心已苟得兼甚患
①为: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向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
③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他)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④而: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⑤于:所欲有甚于生者(对)万钟于我何加焉(比)
3.分组读课文,弄通相关语句的大意,积累主要文句。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一人一句翻译课文。
四、整体感知
①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舍生而取义者也。
五、抓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方法: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进而达到背诵的效果。
2.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对美文”竞赛,一组出排比句或对偶句的上句,另一组对下句。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呼尔而与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学生齐背课文。
七、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生齐背课文,然后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㈠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舍生取义。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向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①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并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②正反对比论证: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③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④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㈡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明确: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杀人放火等。
3.“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明确: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指什么?
明确: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5.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明确: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6.“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明确:“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就接受了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7.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明确:“富贵不能淫”即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8.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9.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明确: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偶。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通篇皆是,排比句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辨力量。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四、拓展探究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1.有人并不赞同“行道之人”不食嗟来之食的做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为胯下夫、司马迁宫刑处幽居等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资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五、总结: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美善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
开放性试题
1、我国历,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道德标准来追求。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40字内)
★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要求:举例典型,略有分析,只有人名不给分)
2、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例如: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3、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4、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6、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列举生活中的“一个贤者”并写出他具有怎样的“心”?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党,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只要是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
8、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我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初三教案语文篇11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是——?(庄子和惠子)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板书课题)。出示PPT1。
/惠子: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
二、正读
1、师:下面我们进行正读,所谓正读就是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生自由大声朗读(1分钟)
2、指名读。(1分钟)
3、学生评价。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样?(2分钟)
4、我会读:师出示PPT2。(5分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你应该读出?(从容,悠闲,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从容)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毫无争辩)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充满智慧,诙谐)
5、再读。师:我们再全文读一读,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性格。(1分钟)
三、译读
1、师:我发现同学们比刚才读得好多了,入镜了!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2分钟)
2、PPT3出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师:庄子也很注意这个“安”字,第三个怎样理解?(哪里、哪儿)
四、演读
师:我们知道当时两人的对话非常简单,现在我们可以为他们的对话加上一些话,重现一下2000多年前濠水边上的那场争辩。
老师读叙述部分;包秀钦读庄子;陈静读惠子。
五、辩读
1、师:我们看到了非常可爱的庄子,非常认真的惠子。同学都不仅入镜了,也入情了,那么,他们俩争辩的问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出示PPT4:知?不知?
2、师:惠子他可以确定的是什么事?(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3、师: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
理由一: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
理由二: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所以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4、师:惠子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因为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那么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
(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
师:惠子多了不起啊!他通过逻辑推理,从科学角度认识了世界。
5、师:从这场争辩的结果来看,谁占了上风?(庄子)
6、师:庄子为什么能占上风呢?从惠子最初的提问和庄子最后的回到来看。
7、师:原来是这样。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看文中还藏着什么。庄子是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有依据吗?
PPT5: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8、师:无论是鱼也好,人也好,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从容呢?
生:注重精神上的快乐;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9、师:还有一个“游”字,庄子他们在游得时候心情怎样?(开学、放松)
10、师:你们觉得文中的惠子能感受到快乐吗?惠子和庄子的区别是什么?
(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角度看世界;庄子注重感情,从美得角度、诗意的角度看世界)
11、师:其实,庄子也是多么了不起啊!他从容、洒脱、自由快乐,便觉得鱼也是快乐的,仿佛自己就是鱼,鱼就是自己,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就如近代文学家王国维说的——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PPT6)
12、本文是一篇寓言,你觉得庄子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追求快乐自由。
生:诗意地生活。
生:……
六、延读
1、师:是啊,庄子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生活的实践者,下面我们看两个故事:
2、故事一:鼓盆而歌(PPT7)
故事二:庄周梦蝶(PPT8)
故事三:楚王请庄子做宰相
七、课堂小结:
1、师:看来我们的感受的和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她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PPT9)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的更通透。
2、师: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应当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现在我们肯定了庄子的情怀,濠梁之下的游鱼,天地间的庄子,他早已用自己睿智的目光超越了千年的界限,超越了鱼和人的界限,庄子他自己何尝不是一条鱼呢?在我们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让我们打开庄子之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