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

时间: 新华 九年级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并且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写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教学难点:晨昏线的概念。

教学媒体:手电、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大家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个地球是一个行星,它和另外八个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人类就住在太阳系中。但是“发现”这个体系,也就是说,真正了解我们在其中的位置,花费了多少世纪的苦功啊?

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讨论或学生举例)

4)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在日本正在卫星实况直播世界杯足球赛,英国的球迷大概要在什么时间观看?美国纽约呢?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讨论]:生活在地球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兴趣,让学生算赤道的周长)

[学生活动]:弄清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用手画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弧线。

[做实验]:(也可留做作业)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版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膜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

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2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学生回答)

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展示挂图:课本图p5C图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述: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回答)

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提问:根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

(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布置作业: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课余比比看谁做的。

板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3

1、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4

教学重点

1.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功能分区。

4.中心地服务范围的特点及其商品等级和服务等级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2.中心地理论。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补充图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3.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学科~网

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学会分析城市分区及其土地利用情况的方法。

2.利用个案分析,归纳城市功能分区划分依据和研究过程。

3.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中心地”理论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明确城市区位选择、城市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不同聚落的景观图”

师请学生观察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并回答城市与乡村有何区别。

生(回答)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与乡学%科网村相比,城市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

师(承转)为什么世界上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了解城市的区位因素。

板书:一、城市区位分析

推进新课

师什么是城市区位?

生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间构成的空间关系。

师(激励性评价)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城市区位的选择既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城市区位既有自然地理区位,也有经济地理区位。什么是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呢?

生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师(进行激励性评价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图片。)这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图二)重庆位置示意(图三)

[合作探究]

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讨论探究(图一)、(图二),二组讨论探究(图三),讨论后回答。

一组:为什么在大河入海口处,在优良的海港和河流附近,在干流与支流交汇处,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二组:为什么在临近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地方,有利于形成城市?

师(激励性评价后,精讲)从图中,我们观察到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对

城市区位选择有很大影响,另外,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区的绿洲,也有利于形成城市,而且,由于自然地理过程通常是很缓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区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学习了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请同学们来完成下列探究题。

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在河口三角洲,为什么城市会相对密集?在滨海地区、平原地区、低海拔的河谷地区,为什么城市会比较多?请谈一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资源库生(合作讨论,探究后回答)因为在中低纬度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所以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河口三角洲,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带。滨海地区、平原地区、低海拔的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地理区位。

资源库(承转)以上举例,分析的是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城市的经济区位。

师(提问)什么是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生(读书后回答)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思考:武汉与攀枝花的形成与经济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课件展示:

生(合作探究后回答)武汉位于京广线上,并有汉丹线、武大线等经过,因此,铁路交通很发达。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汇合处,水路交通很发达。攀枝花的兴起是随着攀枝花铁矿的开采而发展起来的。

师(评价后提出)除了铁路、工矿企业外,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还受哪些经济事物的影响呢?

生(阅读教材后回答)还有港口、城市、商品、农业基地等经济事物。

师(继续提出问题)这些经济事物对城市经济地理区位的影响是否有变化呢?

课件展示:

图片“株洲城市的发展图”

师分析讨论哪一要素的变化对株洲的分布及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生交通线的变化。

师(评价后指出)这说明城市经济地理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

师城市区位除了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外,还有什么样的区位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8活动材料,并讨论一个城市的地理区位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合作探究]

生城市区位还包括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分析城市的地理区位,应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来分析。

师(承转)掌握了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城镇的空间布局有何特点呢?

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师(精讲总结)城镇空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比如两条或多条铁路交会处、铁路干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两条或多条公路交会处,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5

1、北极附近是海洋(北冰洋);南极附近是陆地(南极洲)

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包围着。

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围着。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跨所有经度)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跨所有经度)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2、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欧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是:非洲

全部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跨东南西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是:亚洲、大洋洲

3、七大洲:

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

亚洲: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

非洲: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

北美洲、南美洲: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东部为低矮的山地、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山。

南极洲:平均海拔,被称为“冰雪高原”。

欧洲:平均海拔最低,以平原为主。

大洋洲:东部是高山;中部是大自流盆地;西部是低矮的高原。

4、四大洋:口诀:太大印北(按面积从大到小)

5、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南极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6、陆地地形: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

高原海拔较主,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较低,海拔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米

盆地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世界上的两大山系:一条是科迪勒拉山系(大体是南北走向);

另一条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大体是东西走向)。

7、几个简单的世界之最:

世界上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上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

8、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这五种海底地形中大陆架是最重要的,它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9、学看地形图:

地形图分为: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1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五种地形名称: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区分方法:等高线呈闭合状且海拔升高为山顶;

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等高线向高处凸,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是山脊;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6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阅读比较图5.12和图5.13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对比体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八年级上册有关我国农业部分的知识的再现,学生通过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再通过两张素描图的比较体现出来。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3.组织学生探究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景观差异的原因,完成活动1:

主要形成原因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气候

作物熟制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地形

传统民居气候

其他不同

4.通过区域比较研究归纳区域特征。教材中只是分别通过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说明两个区域的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归纳每个区域的特征,对于理解区域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完成活动1之后,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尤其是突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地关系的教育.

人教版九年级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4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学生回答)

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展示挂图:课本图p5C图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述: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回答)

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提问:根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

(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布置作业: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课余比比看谁做的。

板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7

第二章世界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海洋和陆地分布:三分陆七分海(陆地29%,海洋71%)

(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线:要求通过课本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大洲、大洋之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的洲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最小的洲(大洋洲)、的洋(太平洋)、最小的洋(北冰洋)

的大陆(亚欧大陆)、的岛屿(格菱兰岛)、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和北冰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变化:外力作用:风、流水、海浪、生物等的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

(2)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构造学说:A、全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B、板块是运动的;C、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4)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5)解释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的原因: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第三章世界的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要求能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判别)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特点是:时间短、常变化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一般不变化

2、常用的天气符号:(预报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和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日、月、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年较差,年降水量:(考查计算)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测得的气温值的和÷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和÷该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每月的月平均气温的和÷12

气温的日较差=当日的气温一当日的最低气温(陆地上日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气温的值一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海洋上比陆地上迟一个月,分别为8月和2月。南半球相反)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的总和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要求能绘制和读图分析

3、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上气温高于海洋上气温;冬季相反。

【海陆因素】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0C

【地形因素】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3)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海陆因素】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8

《地球的圈层》

习者水平分析:

1、地球内部圈层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理论化,无法让学生用“眼见为实”来感受,所以通过实物比拟的方法来描述地球内部结构(如地球内部圈层就像一个鸡蛋剖面一样)是一种比较好的“化繁为简、化虚为实”的好方法。

2、关于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学生在初中只能是看到过,在高中物理中还没学到该部分的内容。所以,我们地理老师就应当充当一回物理老师,要全面的把纵波和横波的相关知识讲清讲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好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掌握地震波的特点: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物质的组成及特点。我们把地震波速度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一个是莫霍面一个是古登堡面。根据这两个面,我们可以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后面的教材会有更详细的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可简略点。当然,要强调的是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所以,人类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体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发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B、运用资料和图表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A、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B、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初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规律

B、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

C、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球内外部圈层的空间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探究地球内部圈层

活动

中国古代对大地有一种说法:我们活人生活的地表叫人间,而地表之下的部分,叫阴间。阴间又分18层,所谓18层地狱么?你认为我们住的地底之下真的有18层吗?那我们的地球内部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的猜想都很有意思,想听听我的猜想吗?我认为地球内部结构就像是一个熟鸡蛋的结构,你相信吗?

不信是吧!我这里有一个熟鸡蛋(小刀切开,展示给学生看)同学们能把看到的情景描述一下吗?

(可对学生的描述进行鼓励性评价)

那么我是怎么知道地球内部结构也像这个熟鸡蛋呢?(自问自答)

是不是我也把地球当鸡蛋一样用这把小刀给切开呢?或者像《封神榜中的土行孙一样,可以到地下去看看呢?或者又像凡尔纳作品《地心之旅》中的主人公一样一个火山口进一个火山口出呢?(都不可能)

(有感而言:上天不易,下地也挺难)

那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物质呢?

教师总结:那么,人来是如何利用地震波来实现对地球的“-”呢?

仔细阅读课本21页第一段和第二段内容,并结合图1.25,完成下列问题:

1、地震波、纵波、横波的概念

2、对比纵波和横波,完成下列表格

地震波类型

纵波

传播速度

通过的物质

横波

根据第一和二题的结论,分析: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是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深入探究:如果是在水面上呢?你的感叹又会是什么?为什么?)

4、什么叫不连续面?在地球内部存在着哪几个不连续面呢?请在图1.25中找出不连续面的名称以及他们所处的大概深度。

5、不连续面把地球内部分成几个圈层,分别叫什么?

6、地震波在通过不连续面时,波速会不会变化?如果会,是如何变化的?(深入探究:据此你能推测出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吗?)

7、根据你的理解,地壳的厚度会均匀吗?请举出实例说明

(最后,教师可对比验证地球内部圈层确实很像一i个鸡蛋的内部结构)

1、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要求:只看鸡蛋不看书)

2、完成后,教师给出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可分为外核和内核的相关知识和数据,再次让学生在已完成的示意图中做出上述内容。

3、然后,教师在给出软流层和岩石圈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与学生可相互纠错。续作出软流层和岩石圈在地球内部圈层的相对范围

4、最后可根据完成的示意图提问:地壳等于岩石圈?请说出它们的差异?

过度: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地下世界很“精彩”,其实地表世界“更精彩”,接下来我们在探究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

学生回答:不是!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想!

学生思考

某一学生:由外向里共分三层,即蛋壳蛋白和蛋黄;厚度有差异,蛋壳最薄,蛋白次之,蛋黄最后

学生哄笑

学生讨论,答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如钻探技术、火山、温泉、遥感、地震波等等。

学生阅读,小范围内合作完成上述7个问题

学生相互纠错

学生回答问题

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进入学习情境,引起学生思考和求证-,激发学习-。

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读图、析图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读图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探究地球外部圈层

课堂小结

请根据图1.27和资料1,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有哪几层?各自的范围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举例说明为什么地球外部圈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探究:你认为岩石圈是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还是属于内部圈层?

教师小结:(完整版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和地球之间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地球这个“精彩’的、充满生机的家园。同时,也让我们清醒的感受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这个家园,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所以,请同学们一起行动起来,伸出你我双手,自觉的去爱护她、保护她、珍惜她、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每位同学,可任选一题,完成下列探究:(字数:200—300之间)

选题一:如果将来,人类真的发明了一种能到地球深处的“船“,你认为,这样的”船“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选题二:以“一颗小水滴的旅行“为题,写一篇地理小论文。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课后探讨

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提取、分析信息并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探究精神。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9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的关系和区别。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4.理解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引入一些代表性国家和地区,讨论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含义,并由此推断出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通过读图分析对比,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计,并学会读图。

4.紧紧围绕人口合理容量这一核心内容,从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入手,认识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对我国______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如何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教具准备

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收集整理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的图文声像资料,加工成教学插件,用作有关内容分析时的补充论证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一直到1650年之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都十分缓慢。然而自1650年后……

(图片展示:世界1650年以来人口增长柱状图)

学生:观察、判读图片。

教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出现?

学生:世界人口的加速增长。

教师:是的。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达到60亿。目前世界人口约为70亿。依目前的情形发展,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预测,2025年,世界人口会达到80亿,2046年,世界人口会突破i00亿。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地球孕育的,同时地球又是人类的家园。在人类生活的地球村,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新知识传授】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教师:人类社会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展的,特定环境以其空间和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自然也就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在学术界进行相关研究时,就以“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大屏幕提供“环境承载力”的阅读材料)

教师:知道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吧,说说看。

学生:“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教师:对,很好。它涉及了多种指标,其中的哪一项指标,是人们考虑得最多,引用得最多的?

学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指标。

(推进)

教师:这项指标又被人们称为什么?

学生:环境人口容量。

教师:教材给它下的定义是怎么说的?

学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教师:从这个定义的表述中,大家仔细品味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或互相议论,仔细辨别后了解到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特定的历史时期、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对比分析)

教师:下面咱们就逐个来看看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

教师: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个相对更突出?

学生:资源。

教师:确实如此。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建立在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的。一个地区,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其所能供养的人口相应也多,反之则少。譬如:同在欧洲的德国和梵蒂冈,前者现有人口8000多万,后者人口只有1000左右。香港经济繁荣,以1000多平方千米土地维持680多万人,社会稳定,人民生活也十分富足。但若要它供养如河南9000多万人,则情况可想而知。

(延展)

教师:那是不是资源相对少的国家(地区),其供养能力肯定就少呢?大家别忙回答,先看看下面的材料再作回答。

(材料展示)

(师生互动)同读材料,教师启发引导,展开讨论

材料一:以色列农业的魅力以色列农业概况

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千米,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

年均降水量约200毫米

人均水资源270吨,不足世界人均的3%

耕地41万公顷,人均1亩地

1997年农业产值37亿美元

1997年农产品出口8亿美元

1997年农业劳动力6.7万人,1个农民可供养90人

以色列实际上只有北部加利利湖周围平原和约旦河谷适宜发展农业。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仅仅一代人就建成了现代农业,创造了令世界惊讶的奇迹。

教师: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国以色列土地和水资源条件如何?

学生:土地面积小,贫瘠缺水。

教师:但是,它的人口供养能力怎样?

学生:很好,很高。

材料二:

滴灌是法宝

滴灌比漫灌节水1/3~l/2。

滴灌可使单位面积土地增产1/3到5倍。

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

滴灌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

以色列水资源总共才16亿立方米,其用水总量为20亿立方米,不足部分靠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补足。

1962年,一位农民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

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

科技为本

政府每年农业科研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

3500多个高科技公司。

7个研究所,250多位博士研究员,正在从事750多个科研项目。

以色列把科技兴农作为国策。农业发展主要受益于科技,农业投入也主要用于农业科研,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

科技使农业工业化,以色列农业增产的95%靠科技。以色列的农业奇迹表明,科技就是生产力,农业的未来在于科技。

教师:这下大家找到原因了吧?

学生:是的。

教师:什么原因?

学生:有发达的、以滴灌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教师:大家回答的很正确。

(推进)

教师:可见,科技发展水平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相应地区自然资源不足的缺陷的。大家想想,现在世界上哪些国家(地区)就是凭借科技优势,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雄厚财力物力,靠大量进口资源来维持其国民生活的,能否列举一些?

学生:美国、日本、德国等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是。

(承转)

教师:那么,除了资源和科技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也能显著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供养能力呢?

学生: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教师:正是。

教师:大家设想一下,中国现在的13亿人,如果生活在中国历的辉煌时期之一的大唐贞观年间,会怎么样?

学生:绝大多数会死掉。

教师:为什么?不都生活在同一个中国吗?

学生:虽然在同样的中国,但以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力水平所能生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毕竟少,与现在相比是十分有限的。这只能养活当时中国的几千万人口,根本养活不了现在如此多的人口。再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消费水平也远比那时候高,这样,那时有限的那些财富,对于现在如此多的人,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教师:原来如此。

高潮(重难点突破)

教师:从刚才我们分析的现实中国与盛唐时期的中国供养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中,大家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便就某个确定的地区而言,所有能够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这样的话,考虑这些因素而估计出的当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数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

教师:如果地区确定,时间明确,那么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影响因素的数量是不是相对确定的?

学生:是的。

教师:那么,由此推算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是也就相对确定了?

学生:是的。

(归纳承转)

教师:由上,我们可以归纳出环境人口容量的两大基本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下面,我们看教材图1.10和图1.1l,具体了解一下,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应当怎么进行?对全球和我国,相应的评估结论会怎样?

学生:(读图,讨论)

1.P12图思考”1、2。

2.P13怎么看待世界环境人口容量的三个不同结果?

[教师精讲]

各种资源的综合决定着环境承载力,在所有不同种类的资源中,相对最少的资源直接决定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这个最小值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师生互动)

教师:三种环境人口容量评估的结论为什么会不同?

学生:它们评估时的假定条件不同。

教师:想一想,三种不同观点的人,他们各自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学生:乐观论者:人类是大自然中级的生物,有聪明才智,人类科技进步的潜力是无穷的;悲观论者:所有的资源潜力再大,终究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供养有限的人口,有些资源已经濒临枯竭,因此现在地球上人口已经太多;持中间观点的人:虽然有些资源已经濒临枯竭,但人类科技的发展潜力还是存在的,因此100亿左右是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教师:分析得很好。下面咱们再看一下P14的“活动”。请大家考虑:

1.材料中提到的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多少,它主要以什么作为评估依据,为什么?

学生: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6亿。它是以中国的土地资源作主要依据。

2.评估出的人口为16亿,现在是13.7亿。那是不是意味着形势还并不严峻,还挺充裕?

学生:不是,现在形势已经十分严峻。

教师:何以见得?

学生:(回忆前述内容后)我们的人口基数庞大,每年的新增人口仍然很多;资源相对短缺严重,数十种主要的基础矿产和能源资源中已经有很多短缺,如石油;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并且还有继续扩大和蔓延的趋势。

教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继续贯彻落实______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总结过渡)

教师:前面我们深入探讨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细节。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但大家想一下,一日三餐,刚够温饱,好像就可以持续供养吧?

学生:是啊!

教师:可那是咱们向往的吗?

学生:肯定不是。

教师:那你们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学生:幸福日子。

教师:怎样的日子可以称得上幸福呢?

学生:生活方式合理,生活水平健康,不危害子孙后代。

教师:过这样的日子恐怕得消耗比仅仅一日三餐有保障就行的日子更多的资源和财富。那么,一切条件等同的情况下,能够供养的人口肯定就会明显减少了吧?

学生:是的。

教师:这样的人口数值,人们把它称为什么?

学生:人口合理容量。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板书)

教师:对。大家在P13上找到它的定义后,考虑这个数值是否是确定的?要评估它的话,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否相同?

学生:它也是不确定的,但也是相对确定的。对它进行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基本相同,只是其中的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标准要更高些。

教师:人类同处一个地球上,那么,我们评估不同的国家(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时,能不能“一碗水端平”,大家都按统一标准执行?

学生:不行,不可能。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各国、各地区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各个因素有不同的表现。比如环境资源条件,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各国各地区各有其自身特点。发达国家人口少,消耗的资源却很多,人均收入高,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高。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增长也快,人均收入少,消费水平也低,贫困人口众多。

教师:这样看来,要在世界上形成和保持一个人口合理容量也很艰巨。不过再怎么艰巨,人们还是得努力吧?

学生:是的。

教师:那该怎么去努力呢?

学生:一是各国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二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有追求过好日子的平等权利。

教师:为此,我们该怎么做呢……

课后大家不妨好好去想一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人口与环境两方面紧密联系的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重点分析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几个主要因素──资源、科技的发展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突出影响,了解了三种不同的世界环境人口容量评估观点,明确了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艰巨性,贯彻落实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中国______和环境保护两大基本国策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0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区位的概念。

2.理解农业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能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图形,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具体事例,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利与弊,并找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

3.组织学生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目标

1.认识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协调人地关系,注意保护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2.认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是可以改造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注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农业的分类,了解到了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政策等的差别,产生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情况,即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也即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的特点。那么,具体来说,在不同的地区应该发展何种农业比较好,或者说才算合理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5.2农业的区位选择”

5.2农业的区位选择(板书)

[读图]读教材第6页图5。4,分析我国三江平原与青藏高原农业景观为什么不同?并思考什么是“区位”。

一、区位的含义[板书]

学生讨论:三江平原与青藏高原两地的农业景观不同,主要是它们所处的位置和自然条件不同所造成的。这也说明两者的区位不同。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大规模机械化——小麦

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山地草场广布——粗放的放牧业

教师归纳:

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着农业的区位选择呢?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板书]

[指导学生读图]根据教材第7页图5。5,思考以下问题: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除图中列出的各种因素外,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除以上因素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自身的资金情况,当地的科技情况等等对农民自身决策都是有影响的。

教师评价: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就是这六点。

[板书]1、气候2、地形3、土壤4、市场5、交通运输6、政策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建设

[教学反馈]根据刚讲的农业区位因素完成第9页“活动题”。

学生讨论回答:A处种小麦B处养乳牛C处种花卉。

教师归纳:对。以上我们既从产品种植的本身条件考虑,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如地价、产值、投入成本、市场等。

那么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都是一成不变的吗?下面看几个实例:

例1:江西丘陵地区经人工修筑后,一层层梯田种上了水稻、果树等农产品。

例2:长江以北农作物楞一年三熟:据2000年3月20日《科技日报》报道,在长江以北地区,人们一直习惯于春种秋收,一年两熟。位于长江以北的河南省商水县的40万亩良田,却已连续5年实现“一年三熟”。这在常人眼里简直是个梦,但是河南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却把它变成了现实。

[提问]根据以上两个事例,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自然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不是无限制的?为什么?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人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一方面是,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当然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不是无限制的,因为还要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如果产出低于投入就不适宜改造了。

[教师归纳]分析得很对,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但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下面我们学习本节最后一个问题。

四、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板书]

[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的文字和图5。8,归纳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以及哪些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较为突出?

[学生讨论回答]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学技术现代化等。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市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市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板书]

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变化[板书]

教师归纳:以上同学说的很对。市场区位的变化是影响农业区位最突出的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也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一切农业生产都以市场为导向,这样才有生命力,农民才能真正得到实惠,增加收入。

[举例]浙江省首先在全国实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这是2001年3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的。种粮大户与企业订合同,即称为订单粮食。农民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心里就踏实了,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举例]1998年某省某县大葱获得丰收,丰收后的该县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为此政府出资在电视上播出了该县大葱的广告,该县成了全国大葱的集散地,价格也一路上涨。后来,该县的大葱信息还上了互联网。1999年该县大葱种植面积增加了10万亩,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试分析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不仅要分析区位因素,更要分析其发展变化。另外国家政策、政府干预对农业生产都有是有重大影响的。例如中国农村的三次革命:第一次土地改革,第二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第三次税费改革都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教学反馈]分析影响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古巴的甘蔗、我国的河西走廊粮棉、黑龙江省的大豆、珠江三角洲的鱼塘、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

学生讨论回答;

古巴的甘蔗――气候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黑龙江大豆――夏季高温,肥沃黑土。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势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场。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了解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土地,使农业生产得到良好的发展。

[布置作业]

1、调查分析我们日常生活用的一些食品主要是哪些地区生产的,以说明市场、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某山区乡镇发展粟子生产,如果你是乡长,为提高粟子产量,你会采取哪些决策?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1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

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

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①范围:23°26′N―23°26′S

②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判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

⑤易混淆的概念:回归年与恒星年(比较法)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

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

即: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

(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

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一定比这还小.

②规律: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

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归纳演绎法)

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

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

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

5.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

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

6.五带的划分

①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②学生讨论: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

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

③易混淆的数据:五带的划分的分界线的纬度23°26′和66°34′,与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分界线的纬度30°和60°.(比较法)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2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师:通过上节课活动的讨论,我们知道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其实,山脉不仅在我国是地形的骨架,对于整个地球表面的地表形态来说,山脉也是陆地的骨架。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看到的喜马拉雅山和维苏威火山的景观吗?它们的成因有何不同?

生:记得。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维苏威火山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但前者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形成的,后者是岩浆喷发形成的。

师:对,说明大家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山岳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喜马拉雅山就属于褶皱山脉。

(板书)褶皱山

[教师精讲]

(播放动画“褶皱的形成”,投影图片“褶曲示意图”)

师:褶皱是怎样形成的?褶皱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生: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而发生变形,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就是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

师:对。看图说明,褶曲有哪两种基本的形态?如何区别它们?

生: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是向斜。从形态上可以区别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

师(微笑):如果你是一名野外地质工作者,你到大自然中去,用刚才的方法作为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依据,那么你很有可能“南辕北辙”啊。

生:(看图4.9“褶曲示意”,认真观察、分析背斜、向斜的根本判断依据)

师:在真正的野外地质工作中,一座山岭并不一定就是背斜,一个谷地也不一定就是向斜,这是为什么呢?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真正依据呢?

生(看书):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师:很正确,请看动画。

(播放动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引导学生对背斜、向斜中岩层的受力进行分析,理解成因)

师:为什么背斜反而会成为谷地,向斜反而会变为山岭呢?

生:背斜的顶部受到的是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所以变成了谷地;向斜的轴部受到的是挤压力,岩石坚硬,侵蚀的速度很慢,反而成为了山岭。

师:很好。我们把背斜或向斜发育成的山岭或谷地,统称为褶皱山。有的规模很大,如南美的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出示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找出这两大山系)有的规模很小,只有几十米。

(阅读材料: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用图片投影出岩石圈六大板块的构成,使学生借助于直观形成对六大板块的认识,理解板块运动与地貌成因之间的关系)

(活动探究)

(p80活动。活动1是对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的检验,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背斜、向斜的根本判断依据。活动2需要结合背斜、向斜不同部位的受力分析,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师:活动1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山岭,一个谷地,究竟哪一个是背斜,哪一个是向斜呢?请大家展开讨论,根据刚才掌握的判断方法回答。

生: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甲地由于轴部受压力,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最后成了山岭。而乙地是背斜,它的顶部受到的是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反而成了谷地。

师:很好!说明大家真正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了背斜和向斜根本的判断依据。请看活动第2题,思考后回答。

(本题有难度,学生可能回答不够到位,教师评价总结:背斜是天然的拱形构造,安全稳定。而向斜是一种储水构造,不利于施工,且隧道开挖部位受到的是张力,易破碎塌方)

师:地壳的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褶皱山脉是其形成的一类,另外一种常见的由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山岳是——断块山。

(板书)(二)断块山

(出示动画“断层的形成”)

师:根据动画,请说一说断层是怎么样形成的?“断层”和“断裂”一样吗?

生:地壳的运动产生了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力时,岩石就会断裂破碎,这只是断裂。如果断裂面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这才是断层。

师:非常好!那么断层会形成哪些地貌呢?

生: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断块山)。

师:对!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广泛的地貌形态,有的规模很大,如华山。

师:华山、泰山都是中国的五岳名山,你知道它们各自以什么特点著称吗?

生:华山——“险”,泰山——“雄”。

师:很好,说明大家知识面很宽。正因为华山和泰山是由于断层而形成的断块山,耸立在谷地和平原的边缘,才显得那样高大雄险,庐山也是的断块山。

(活动探究)

(p81活动,地质构造是学生此前没有接触过的概念,需教师作以说明)

(地质构造:由地壳的运动而引起岩层的变形或变位)

(出示图片“褶皱山——喜马拉雅山、断块山——华山”)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断块山由于受断层控制,所以外形一般呈断块状,较少有绵长的山脉,山地与平原的分界线较明显,往往比较陡峻、挺拔。而褶皱山往往是一系列背斜和向斜,山岭和谷地相间分布在较宽的河谷地带往往形成山区主要的居民点和农耕区。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3

1.下列地理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类型的是()

A.珠江三角洲B.工业区

C.经济特区D.香港特别行政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地理区域类型的判断。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区域,地理区域有的是自然区域,有的是经济区域,有的是行政区域,等等。例如,珠江三角洲属于自然区域;工业区、经济特区属于经济区域;香港特别行政区属于行政区域。

2.下列有关行政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B.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

C.纬度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D.江西省是沿海省级行政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行政区域的知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因此也是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我国纬度位置最低的省级行政区是海南省;纬度位置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我国国土的最北端就在该省;江西省位于内陆。

3.下列区域中属于同一尺度的是()

A.深圳、广东B.北京、重庆

C.西藏自治区、西双版纳自治州D.香港、宜昌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行政区域不同级别的判断。广东、北京、重庆、西藏自治区、香港为一级行政区域,深圳、西双版纳自治州、宜昌为二级行政区域。

4.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接近()

A.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局部)B.1月份0℃等温线(局部)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D.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是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其北段大致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吻合。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其中昆仑山脉是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秦岭—淮河,它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经过秦岭—淮河,接近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该线相吻合B.它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它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D.它是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的分界线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6.关于“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B.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C.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界线D.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和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是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

7.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的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面积大小。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面积分别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25%、30%、25%,因此,北方地区面积最小,西北地区面积。

8.四大地理区域中,东临我国渤海和黄海的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海陆位置。北方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南方地区东临黄海、东海和南海;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位于内陆,不临海。

9.北方地区不包括哪个省()

A.山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浙江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范围。山东省、山西省、河北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浙江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

10.下列省区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山东省B.湖北省C.江苏省D.四川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的范围。此题首先搞清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是横断山脉。山东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于北方地区;淮河经过江苏省的北部,江苏省大部分位于南方地区,但是不全位于南方地区;四川省的一部分位于横断山脉以东,在南方地区,一部分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在青藏地区;只有湖北省全位于南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4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反馈练习]

1.填空

(1)台湾省位于我国,隔与我国省相望,由及、等许多小岛组成。

(2)台湾地形以为主,其中峰是。

(3)北回归线穿过台湾部,还穿过我国的、和三个省区。

(4)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有“”的美誉,是最的树种。

2.选择

(1)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是()

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

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

(2)台湾有“海上粮仓”之称,盛产稻米,主要产自()

A.台湾东部B.台湾西部C.台湾中部D.台湾北部

(3)台湾产业构成中()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

C.第一、第二产业为主D.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3.判断

(1)台湾盛产各种水果。

(2)台湾树种丰富是因为台湾从南向北分布有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3)台湾的出口商品中农矿产品占很大比例。

4.在填充图上填出:

(1)台湾附近海域、隔海相望的大陆省区、邻国。

(2)台湾主要城市。

答案:1.(1)东南沿海台湾海峡福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2)山地玉山(3)中南广东广西云南(4)亚洲天然植物园樟树

2.(1)B(2)B(3)D

3.(1)×(2)×(3)×

4.略

※板书设计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台湾省概况

位置范围面积人口人口密度

台湾我国东南沿海台湾岛及附近小岛3.6万km22200多万611人/km2

二、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三、台湾之“宝”——丰富的资源

森林、矿产、水产、农产品丰富

四、台湾的经济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

※活动与探究

试分析比较香港与台湾经济发展特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5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活动: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察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

学生活动:让学生上台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标示出基多市。

提问:纬度是从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

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

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o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outh”的开头字母。

学生活动:让两位学生上台,一位学生任意指示一条纬线,请另一位在地球仪上找出纬线。

引导提问:如果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和科学家们的想法完全一致。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学生活动:手拿若干标有纬度的卡片,每组两位同学任意抽取一张。同学们根据卡片上注明的纬度,按规律站成一排(可自标明赤道的那张卡片,协助同学一起完成这个活动),站好后,每位排队的同学说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称。

板书:1.纬度

(l)0°纬线──赤道

(2)纬度的变化规律;范围:0°~90°

(3)南北半球的划分。

引导:按照我们学习纬度的方法,首先我们找到0°经线,同学们找找看0°经线在哪里?

讲述: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展示有关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图片)

学生活动:让两位学生上台标出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大概位置(注意纬度就可以了),然后通过这个地方画出0°经线(本初子午线)。

讲授:0°经线确定了,那么,按规定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用字母“E”来表示,是英文东方“East”的开头字母;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用字母“W”来表示,是英文西方“West”的开头字母。我们看看它的范围是多少呢?如果先不考虑东西经,我可以沿地轴绕一圈,也就是说范围是0°~360°,但是由于我们分了东西经,所以经度的范围应该是0°~180°,经度的变化规律就是从0°经线向西和向东到180°经线经度逐渐增大。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东经30°、西经30°、西经150°、东经150°这几条经线;

引导:看看在你们找出的东经30°和西经150°、西经30°和东经150°这两组经线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是不是分别构成了经线圈?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一条经线和其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同学们想想看哪条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学生讨论并回答)

引导学生归纳:以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大部分通过的是海洋,这样就避免了把非洲、欧洲等一些国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给带来的不便。

提问:1.北纬一定在北半球,南纬一定在南半球,是否正确?

2.东经一定在东半球,西经一定在西半球,是否正确?

(学生回答)

板书:2.经度

(1)0°经线──本初子午线;

(2)经线的范围(0°到180°),经度的变化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东经160°所构成的经线圈。

巩固总结此课。

反馈练习: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A、4万千米B、8万千米D、4万米D、8万米

3.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A.60°WB、60°EC、120°WD、120°E

4.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B、0°C、160°ED、20°W

5.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90°纬线

6.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B、20°W以西到160°EC、0°E和160°W之间D、20°W以东到160°E

1.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B.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2.关于经度、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B.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C.的经度是360°D.180°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大的为东经

板书设计:

一、纬线和经线

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的纬线)

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二、纬度和经度

1.纬度

(l)0°纬线──赤道

(2)纬度的变化规律;范围:0°~90°

(3)南北半球的划分。

2.经度

(1)0°经线──本初子午线;

(2)经线的范围(0°到180°),经度的变化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东经160°所构成的经线圈。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6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讲授新课]

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承转: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活动:1.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

2.阅读P34兰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

材料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补充、讲述:通过刚才的量算大家知道高雄距厦门306km。基隆离福州仅276km。若在此两地之间修建海底隧道,乘特快列车仅需3至4小时即可到达,足见两地距离之近。而且种种史实资料和证据证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

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1万年前,相连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的海底地形可以得到证明,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且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其次,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即使是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大陆。据专家考证,台湾高山族是我国古代於越族(简称越人)的一支,他们的根在中国大陆浙江、绍兴一带。约在4000年前,绍兴一带的部分越人因某种变故,乘船渡海,迁入台湾繁衍生息,成为台湾最早居民。今天台湾高山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原始的宗教崇拜,与古越人极其相似,如二者都有断发纹身的习俗,都崇拜岛神,以鸟为图腾。高山族与越人先民在遗物方面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80年,台湾台东卑南乡发现的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和玉器,与百越族遗物非常相似。更令人惊讶的是,台湾大坌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印纹陶器,与河姆渡的印纹陶器仿佛是同一模子里出来的……这一切都说明: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与我们血脉相通。

最后,从行政区划、文化渊源上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东吴国君孙权派大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元统一后,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琉球,台湾正式为中央政权所控制。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正式收复台湾。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清政府更加珍惜这块宝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设置台湾省,但隔十年之后爆发了甲午战争,被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

综上所述,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殷切地盼望台湾回家,祖国统一,都希望看到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祖国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我们相信那一天为期不远了。

承转:刚才我们提到从明朝开始,列强就多次进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重了台湾之“宝”。

活动:请大家阅读P35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6.2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

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说说台湾有哪些农林产品,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

3.看看台湾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读图方法。

提问: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

归纳讲述: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中玉山峰3952米,为全省点,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

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0℃~22℃,年降水量2200mm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

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河流为浊水溪,湖泊日月潭。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其中樟树是台湾最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

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板书:二、经济特点:出口导向型经济

(请大家读图6.28)讲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大家看图,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比例远大于工业产品,但从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大家从图6.28上可以明显看出60年代后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直线上升,而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下降很快,到90年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台湾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

承转:那么,大家思考过没有,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

活动:请大家读图6.27,分析回答刚才所提问题。

提问,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讲述:台湾经济在60年代以后得以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四小龙”之一,得益于以下几个有利因素:1.台湾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从基础产业到工业原料都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2.台湾是个海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3.60年代后,台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幅度提高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台湾人口稠密,这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而又素质很高的劳动力;4.60年代后,台湾扩大了开放力度,吸纳了大量外国资本,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5.为加速经济发展,台湾还大力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园。请大家阅读P38材料。

承转:在以上优势条件的推动下,台湾经济发展很快,那么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30,回答以下问题:

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的影响?

提问,学生回答。(略)

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从地形来看,这几个城市都位于平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农业发达,这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2.从开发历史来看,西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是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3.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移民又先到达,因此西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这也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4.这几个城市多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高雄是台湾的港口,这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很大便利。

总之,工业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表6.1,完成表下两题。

(1小题要求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完成)

学生画图,分析。教师指导,检查。

提问2,台湾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略。

讲述:从1965年至1998年三十多年间,台湾的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持续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较大,下降了近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是波动小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升幅较大,目前是三类产业中所占比例的,达63.1%。比1965年上涨了将近20个百分点。这再一次说明6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

知识要点与检测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7

《大气环流》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初三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8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公德意识及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条件

教学难点:

1.游览价值

2.市场距离

3.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教学方法:

案例法、讨论比较法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略

[讲授新课]

[板书]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旅游交通工具,旅客随便丢废弃物

提问:这幅图片反映出旅游活动会产生什么问题?产生什么影响?

回答,总结:略

[板书]1、环境污染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1、材料2

提问:上述两材料,反映旅游活动中存在什么问题?后果如何?

回答,总结:略

[板书]2、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

提问:这段材料反映出旅游活动中的什么问题?有何影响?

回答,总结:略

[板书]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

提问:上述几幅图片反映旅游活动中的什么现象?会有何负面影响?

回答,总结:略

[板书]4、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承接]除了以上问题,旅游活动还会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板书]5、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提问]谁能说一下,旅游活动会怎样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回答,总结:略

[过渡承转]略

[板书]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1、游览价值

[提问]从游览价值角度考虑,旅游资源开发要考虑哪些条件?

回答,总结:(1)资源的质量。举例①万里长城,秦兵马俑

②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2)集群状况。举例①北京景区

②杨村小世界

(3)地域组合状况。举例①天津水上公园

②北京雍和宫

[承转]旅游地的资源价值越高,其经济价值也就越高吗?(不是)

讲解:与其他产业一样,旅游业也必须考虑市场因素。

[板书]2、市场距离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

讨论:为什么到杭州的游客以上海、江苏最多?而安徽、北京很少?

师总结:略。提出经济距离的概念。

[点击课件]展示“经济距离”动画

[承转]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可见,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点击课件]展示“吸引半径”动画

举例:北京、杭州、西安、洛阳

[板书]3、交通位置及通达性。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

讨论:两地中哪一个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快一些?为什么?

[板书]4、地区接待能力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自学

[板书]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提问]请同学读一下旅游环境承载量的概念,且说出它是用什么来衡量的呢?

师讲解:旅游环境承载量包含着景区资源、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对游人数量的适应能力,有的景区大,有的景区小。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

讨论:两地在旅游的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方面有什么差异?

回答,总结:略

[板书]“旅游环境的保护”

(让同学课下自学)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课下作业]

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