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

时间: 新华 九年级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实验、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怎么写出优秀的初三物理教案反思?这里给大家分享初三物理教案反思,方便大家学习。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1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能从图上判断出这幅图是属于南极图还是北极图,它的位置、范围、周围海洋和陆地等这部分不是太难,学生都能顺利掌握。南北极地区判断方向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因为它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还要结合曾经学过的地图知识和地球知识来认识,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体现学生读图能力的内容。然后我让学生先从南极图开始,先认识经纬线,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并用地球仪作直观显示,得出在南极点上空是呈顺时针方向旋转,那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向东,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向西,然后,判断某一点的东西南北,这样,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来学习如何判断方向,就容易掌握了,此时在加进判断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就好掌握了。

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把地球知识和地图知识系统地通过南北极图来加以综合,并结合特殊的南北极地图重新认识经度和纬度,以及如何判断极点地区的地图方向,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在地图上识别地理事物的能力。判读极地地区的方向,记住“看清极点定南北,分清自转定东西,北逆南顺不能忘”。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地方设计的还不够细致,如在方向的判断上,在地图上还存在一个距离远近的问题,要让学生注意一定要选择距离最近的两点来判断。总的来说,整堂课有些“赶”,学生讨论还是在老师设置的框内,思维得不到发挥和扩展,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有些差距,还是有老思想,感觉一堂完美的课应完成教师预设的所有内容,没有深入展开。这些将是我以后改进的方向。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3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4、指导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从而了解电压的概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学方法】

类比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们知道导体中存在着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电荷定向移动的呢?

运用抽水机提供水压,水压形成水流,类比学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对学生学习电压进行引导。

二、自主学习

通过引导和课前预习学生电压,教师要引导

1、电压概念的形成: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源的作用: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

(1)干电池:

(2)发电机:

(3)学生电源:干电池学生电源

3、想想做做:电路中先后接入一节和两节干电池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

4、总结结论

(1)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2)单位换算关系1kV=10V1V=103mV

(3)常见的电压值:干电池电压1.5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220V。

只有不高于36V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5、思考: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三、合作探究

1、电压表用途、符号

2、认识电压表

(1)、电压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电压表有几个接线柱?接线柱上标着的符号或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电压表有几个量程?对应不同量程刻度盘上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4)总结出电压表使用方法(对比电流表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调零)

实验时:

①、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

②、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正极,负接线柱靠进电源的负极。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试触)

(5)电压表正确读数

①明确量程

②明确分度值

③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进行读数。

附练习

1、电压表读数。

2、连接电路,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

3、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注意师生互动)

实验结论: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四、教学拓展

1、为什么电压表要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串联在电路中可以吗?

串联时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电压表等效为断路

2、中考链接:某同学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时,老师提醒他电压表的接法有错误,那么,他接错的地方可能有:

①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②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不当

③把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五、课堂小结

1.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通常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

2.电压表测电压:

(1)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2)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

(4)电压表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压。

六、板书设计

1.电压:(板书)

(1)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电源: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

1kv=1×103v,1v=1×103v

2、电压的测量

(1)认识电压表

(2)作用:测量电压的高低

(3)用法①并联;②“+”接线柱、靠近正极极;③量程。

(4)电压表正确读数①明确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进行读数。

3、练习使用电压表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3

一、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2.使学生确认并会独立推导并联电阻与分各电阻定量关系。

3.使学生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并对并电阻随任一电阻增大而增大形成结论性的认识。

二、重难点

1、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得出。

2、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和师生共同论证、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四、教具

干电池二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只(5欧和10欧各一只),导线若干条。

五、师生活动

1、提问在串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是怎么得到的?

要求学生答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串联的各导体的电阻之和、这个关系是通过实验探索和理论推导得到的、

通过电阻串联的学习解决了用几个小电阻去替代一个大电阻的问题、现在提出一个相反的问题能不能用几个大电阻去替代一个小电阻?启发学生思考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在长度、材料一定的情况下,横截面积越大电阻就越小、如果将一5的电阻与另一个电阻并联起来,就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它们的总电阻就应该小于5了,这样的猜想对不对?本节课我们将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第五节电阻的并联〉

2、展示学习目标:

①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②并电阻随任一电阻增大而增大。

③使学生确认并会独立推导并联电阻与分各电阻定量关系

3.出示自习提纲,指导学生自习:

①如何利用设计实验来检验猜想?

②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③怎样推导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4.检查自习情况:

①回顾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

②你是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的?

(等效法、伏安法),设计电路图。

并联电阻实验(测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具体做法:将并联接在a、b两点间,如图,闭合开关前,提示学生,把已并联的电阻当作一个整体(一个电阻看待)、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读数为一便于计算

的数(如0.2A),电压表的读数为0.66V,根据伏安法测出总电阻R

它小于10也小于5,与我们事先的推测相符、可见并联后的总电阻比的任意一个电阻都要小、

③应用欧姆定律推导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分别以支路和总电路为研究对象,利用欧姆定律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并联电路中并联后的电阻为(3.3)。

这与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实质:并联导体的电阻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比其中任一导体横截面积要大,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小、

5.当堂训练:

运用公式计算

[例1]将和的电阻并联起来、求并联后的总电阻、

要求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未知量的符号,答出根据的公式、

解题过程(略)

5与10并联后的总电阻和6与10并联后的总电阻比较可得

两个电阻并联,若将其中一个电阻增大,并联的总电阻也将增大,但总电阻总小于任何一个电阻、

提问:若将3个或多个电阻并联,如何计算总电阻呢?

让学生按上面的思路练习计算,最后总结出

若将多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将如何,启发学生答出

提问: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且U1/U2=R1/R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在分流点分成两部分,电流的分配跟电阻的关系是什么?

板书:〈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即:I1/I2=R2/R1。〉

六、小结

并联电跟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七、布置作业

1、课本本节末练习1、2;本章末习题8。

2、参看课本本章的"学到了什么?,根据知识结构图写出方框内的知识内容。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功率W的概念,物理意义。

(2)能用公式P=t解答相关的问题。

2、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功的概念是什么?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4、说出功的公式及单位

二、新课教学

(一)复习

1、功的概念:

2、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W=Fs单位:J焦耳

(二)新课导入

1、建筑工地上要把几百块砖送到楼顶,无论是人工搬运还是起重机搬运,对砖块做的功是相同的,但是时间不同,可见做功有快慢之分。

2、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1)完成相同的功,比较所以时间

(2)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

5、功率的概念: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6、功率的公式及单位

WP=t

P——功率W——功t——时间

功率的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其它功率单位:1kW=103W7、例题讲解P668、推导式P=Fv注意:(1)力大小不变(2)速度不变

(三)练习

(四)小结

(五)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附板书

2、功率

1、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1)做功相同,比较时间大小

(2)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3、概念:功与时间之比4、定义式:P=W/t

W—功—Jt—时间—s5、推导式:P=Fv注意:

(1)力大小不变

(2)速度不变

P—功率—W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5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设备,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2.知道电压用字母U表示,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用符号V表示,其他单位有kV,mV,μV。掌握它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3.了解一些常用电压值,记住人体的安全电压值,家庭电路电压值。

4.能够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路的电压。

5.知道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电压之和。

二、过程和方法

1.体会利用类比方法引入电压概念,明确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设备。

2.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认识电压表,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电压的学习,体会类比方法的运用,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培养学生爱护仪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干电池若干、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电流表、投影仪、家用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这个词听起来也不陌生。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与电压有关呢?

老师可以补充列举:手电筒里电池有电压,电压值是1.5V,电子表和电动玩具车里用的电池也有电压,高压线上有电压,人不能靠近。

到底什么是电压?电压是哪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电压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1.电压的概念

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串联电路图并利用干电池、小灯泡及导线、开关连接串联电路。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小灯泡发光。取走干电池,补上一段导线,再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小灯泡不亮。

导线和灯丝都是金属制成的,不是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吗?为什么灯不发光呢?只有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小灯泡才会发光。取走电源,换上导线,导线中虽然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但不发生“定向”移动,所以没有电流,小灯泡不亮。

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电路中才会有电流。也就是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量”迫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我们就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电压”。

板书: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改变电路中接入的电池的多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灯泡的亮度相同吗?接入电路中的电池不同时,灯泡的亮度不同。接入两节电池时比用一节电池时灯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压不同,不同的电压产生的效果不同。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电压的概念已有了解。

2.电压的单位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书中小数据,了解常见电压值,记住干电池的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值及家庭电路的电压值。将数据中以千伏、毫伏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伏特为单位,以伏特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千伏或毫伏为单位。同学们练习,教师巡视。同学们已经知道电池有电压,在闪电的云层间也会有很高的电压。

3.电压表的使用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电池及电压已有所了解。如果老师现在有几节不同的电池,由于不小心将电池上标称的电压值磨掉了看不清楚,但必须知道其电压值是多少,大家可以帮助我吗?

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但是,什么样的表是电压表呢?

出示几种电表,让同学们分辨。请一位同学从这几块表中选出电压表,并说出选择的依据。表盘上标有字母“V”的就是电压表。因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标有“A”的是电流表。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标有“V”的就是电压表。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向同学们介绍电压表的分类,如演示用表、学生用表等。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电路中电压表又该如何表示呢?电路中电流表符号是A,电压表符号应该是V。

请同学们观察如投影所示的电压表,根据以前学过的电流表的知识,认识电压表。

①该电压表的零刻度线在表盘的最左端。

②该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一个公共的“-”接线柱和两个“+”接线柱。

③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3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1V”,每一小格表示“0.1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15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5V”,每一小格表示“0.5V”。

④电压表中间的旋钮可以调零。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电压表。该怎样用它来测量,如何使用电压表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使用说明书”,回答书中提出的问题,总结出电压表使用的一般规则。

4.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种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关系

(1):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具体接法是什么?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某元件两端电压时应与这个元件并联。具体的接法是:标有“+”号的接线柱应靠近电源的正极,标有“-”号的接线柱要靠近电源的负极。教师通过引导应使学生明白:双量程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中有一个是公共的接线柱标有“+”或“-”。如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如果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

(2):如何确定电压表要使用的量程?电压表的量程必须大于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如果能判定被测电压不超过15V,可以先用“0~15V”的量程测;如果测出的电压不超过3V,可以改接“0~3V”的量程,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同学们知道了怎样使用电压表。现在请两位同学将电压表接入我们开始连接的串联电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另两位同学一起在原来画出的电路图上加入电压表,并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的“+、-”接线端。接入电压表后的电路。

全体同学认真检查。电路无误后合上开关,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如何读数呢?电压表的指针向右偏得越多,表示电压越高。读数时,首先应该看清选用了电压表的哪个量程,知道满刻度表示的电压值。第二,要看清该量程下一大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每一大格又分成了几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第三,看清测量时,指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然后读出来。如果指针没有指在刻度线上,而是指在两刻线之间,该如何读数呢?

三、小结

利用投影仪投影如下的表格,请同学们填写。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6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2.复习巩固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二)教具

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只(5欧和10欧各一只),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问:请你说出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答略)

问:请解答课本本章习题中的第1题。

答:从课本第七章第一节末所列的数据表可以知道,在长短、粗细相等条件下,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铜导线和镍铬合金中的电流一样大;根据欧姆定律得U=IR,可得出镍铬合金导线两端的电压大于铜导线两端的电压。

问:请解本章习题中的第6题。(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做,然后教师讲评。在讲评中要引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求解。)

2.引入新课

(1)请学生阅读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所提出的问题,由此提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五节电阻的并联〉

(2)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1.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即:I=I1+I2。〉

(4)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跟各个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将学习的知识。

3.进行新课

(1)实验:

明确如何测R1=5欧和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然后用伏安法测出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R,并将这个阻值与R1、R2进行比较。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

报告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论:实验表明,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板书:〈3.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问:10欧和1欧的两个电阻并联的电阻小于多少欧?(答:小于1欧。)

(2)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跟各并联电阻的定量关系。(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边板书)

板书:

〈设:支路电阻分别是R1、R2;R1、R2并联的总电阻是R。

根据欧姆定律:I1=U1/R1,I2=U2/R2,I=U/R,

由于:I=I1+I2,

因此:U/R=U1/R1+U2/R2。

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

可得:1/R=1/R1+1/R2。

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练习:

计算本节实验中的两个电阻(R1=5欧,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

学生演练,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指出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7

一、教材分析

首先,从本节内容在初中物理及章节的地位来说:《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是初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第十七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以及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而且是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它既符合学生有易到难,有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而且为下一步学习电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说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关键,是电学的教学重点,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推导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简单的图像题。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分析与论证提高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3、通过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欧姆定律的形成过程,学习科学家坚忍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实际运用能力,强化学以致用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并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是这一章内容的第二节,起着呈前启后的作用,为了后面知识的学习,所以我认为: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表达式是本节的重点;公式的变形公式R=U/I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

针对于这连个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教学,了解学生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下面我将从学情加以分析

四、学情分析

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的形象来支持。而且我所执教的这个班级,从总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有待改进,而且态度不认真,没有上进心,理解能力差,如何夯实基础,提高学习效率,已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并根据学生的现状,为了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教法

物理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体会物理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物理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六、学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课程改革形成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良好态势。其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物理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转变学生物理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辅以多媒体手段,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物理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复习导入——引入概念探究新知——形成概念精讲例题——深化概念中考链接—巩固新知总结反思——提高认识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六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引入概念

1、由上一节探究的两个关系引入欧姆定律:

2、用欧姆的故事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二)探究新知——得出公式

I=U/RU=IRR=U/I

(三)精讲例题----学会应用

在这里我精心设计了一道生活中的题目: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达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四)中考链接—联系中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并且把课本的例题熔入即时训练题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欧姆定律及其有关概念;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物理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六)课堂检查——及时反馈

学生经过以上几个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欧姆定律的相关内容及简单的应用,为学生学习和自己教学提供更好的信息,为此我有针对性的设计题目进行课堂检查。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8

比热容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学生往往概念难以建立,建立后的概念又由于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难以理解。笔者认为,授课时应大胆改进探究实验,在“探究思想”的前提下建构“身边的物理”,采用更为科学的探究流程,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我对执教本课时的课堂实录稍作整理并阐述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课堂教学实录

(一)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前提

问题引入:清晨起床后,我想吃完方便面后再去学校,水瓶中又无热水,但时间已经不多了。

(1)我是烧开半壶水来煮方便面呢?还是烧开一壶水煮方便面?

(2)若现在有温水,也有凉水,应该选择哪种水呢?

(3)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4)与水温升高多少有什么关系?

(5)使用热水袋的目的是取暖,热水袋里装的是水,可以换成相同初温、质量的煤油或砂石吗?

(6)夏天中午游泳池边的瓷砖被太阳晒得很热,而水却温度适宜,这是为什么?

(说明: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生活走向物理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共同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二)猜想──科学结论的先导

问题引入:由此你认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质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外,可能还与什么有关?

学生能猜想到物质吸、放热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科学探究的具体化、程序化

从猜想中直接引出探究课题:物质的吸热与物质种类有关吗?

问题导引1:选择何种物质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科学?在探究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选择水、干砂石既可满足“不同物质”,又可使探究对象更具普遍性,在探究时采用“控制变量法”,使水、砂的质量相等,因为质量也是影响吸热的因素。

问题导引2:如何确定物质的吸热与物质种类有关(请提出两种方案)。

学生经讨论后提出:一是让质量相等的水、干砂吸收相等热量后,测量温度变化;二是让质量相等的水,干砂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说明:高效率的交流,使学生从别人的方案中得到有益的启发,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39;重要性。)

教师将实验设计中相同或相似方案的学生重新分组。

(说明:重新分组后,学生有了归属感、荣誉感。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形成合作、竞争的学习气氛。)

问题导引3:根据方案设计器材。

抽取方案中的共性后不难得出需要热源、温度计,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天平等器材。

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一是用电热源或热水做热源;二是减少砂量增大砂的相对受热面积,使用搅棒,使砂的内部温度很快一致。得出本次操作可用如下器材取代:直径为20mm,长为20mm的试管两支,砂和水,带孔橡皮塞两个,温度计、一次性塑料杯一只,开水。

学生分组进行对比实验。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科学事实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据

实验步骤:用天平称出15g砂,用量筒量出15mL的水,()分别装入试管中;用带孔的橡皮塞插上温度计插入砂和水中;在塑料杯中倒入适量热水,将两试管同时放入杯中同等深度(以热水浸没砂面为准)8~10s拿出,读出砂的温度不再上升时水和砂的温度。

误差分析:水、砂的热传递方式不同,但水在形成对流前热传递的主要方式也是传导,控制放入热水的时间是让冷水和砂吸热期间的传热方式相同,但15g的水比砂的体积大,在拿出热水后放热速度也有差异。

实验反思:本实验所得数据能较好地反映问题,且操作简捷,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需要的物质量较少,干砂较易收集,操作时应注意使用温度较高的热水,使热水与待研究的物质有较大温差。

(五)分析与论证──“实验后的思考有时比实验本身更重要!──牛顿”

问题导引1:若要使质量相同的水、砂石均升高相同的温度,该怎么办?

学生不难得出应对水加热更长的时间。

问题导引2:水和砂石谁的吸热能力强?

学生也不难得出同等条件下的水吸热多,故而吸热能力强。

问题导引3: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实际授课时会发现学生较难用物理语言组织表达,教师类比密度概念的建立进行了启发,

得出:可采用比较单位质量、升高1℃的水、砂吸热多少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通过类比不仅可以建立比热容概念,同时可让学生意识到比热容同密度一样属于物质的基本属性。接下来的比热容的定义及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让学生自读课本相关内容进行解决。

(六)应用──体现知识的价值

知识应用体现从物质走向社会,同时也渗透“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观。

1、依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举例说明它在工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我国新疆地区流行这样一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3、为什么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能调节当地的气候,使冬天气温将升高2摄氏度,而夏天将降低2摄氏度?

我对科学探究流程的理解

杨振宁在与科大学生交流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科学原理是浅显易懂的……真正需要探寻的东西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最伟大的发现往往来自于最平凡的认知。”科学源自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这就要求教学的设计能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总之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物理,而并非“书本上的方块字”和实验室中“冷冰冰的仪器”。教师要敢于联系学生实际,大胆地重组教材结构,再赋以教材新的理念,真正体现“生活即物理”。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9

【目的和要求】

1.认识什么是物体的惯性;

2.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仪器和器材】

带有木柄的锤,长为200-300毫米的直尺或金属棒(直径10毫米左右)。

【实验方法】

1.把一个锤头松套在木柄上端,锤头能够轻易地取下。然后握住木柄,把木桶下端对准地面迅速撞击几下,就很难把锤头取下来了。

2.把几块大小形状相同的长方块(用其他表面较光滑的稍重的物体也可以,如大棋子、满装的火柴盒等)叠在一起,用直尺或金属棒对准其中任一块水平敲击,则被击的`一块飞出,其余的仍然叠在原位。

【思考题】

1.离弦的箭为什么能继续前进?

2.劈柴时,斧头被夹在柴中。这时如果把柴的未劈开一端与地撞击,柴就会劈开;如果把柴的已劈开一端与地撞击,斧头就会被退出来,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10

一、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说明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从这一物理现象变化全过程的高度来分析这一物理现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认识、

2、由于本实验要求学生同时观察和考虑的内容比较多,如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焦点的位置、2倍焦距的位置、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同时还要观察像的性质、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来讲容易在观察某一内容时忽略观察其他内容,或者虽然观察了但是头脑中没有反映出其它的内容,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物理变化过程,为此在本节实验设计中采取了两个办法、

(1)每进行完一个内容的实验(如物体位于2倍焦距以外),要求同学画图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逐步形成物体在这个范围内成像的物理模型、然后由教师利用复合投影的灯片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实验现象与物理模型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2)三个内容的实验全部完成以后、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移到焦点以里的过程、凸透镜成像由小到大、由实到虚、从倒立变为正立、在透镜另一侧用屏幕接取到用眼直接观看的整个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可通过投影或画图进行)、

3、为便于操作,也为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探索规律打下基础,实验前应要求学生在光具座中透镜两侧的标尺上明显的标出与焦距和2倍焦距等长的位置以便在实验中能迅速准确的找到应找的位置,并对物、像所处位置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说明

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它、掌握它的途径有三个

1、认真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通过实验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

2、采用作图法,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作出凸透镜在三种情况下的成像光路图,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凸透镜成像的物理模型,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3、将实验现象、物理模型与平时应用幻灯机、放大镜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课时安排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完成“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分组实验、

1、完成分组实验、(分两个阶段完成)

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作图法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两个阶段完成)

3、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实验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后,讨论、研究在实践中哪些光学仪器是运用这一原理制作的或工作的、

(二)结合上节照相机的知识分析、研究在三种情况下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过程及变化规律、

五、教学过程设计方案

1、引入课题

方案一:教师采用幻灯机和投影仪在屏幕上展示各种有关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些仪器的主要工作元件都是凸透镜,从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结合上节课讲到的照相机,指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提出问题:如果物体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像特点是什么;若物体放在焦点以内,能成像吗?像的特点是什么?从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学生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研究物体位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画出板图)、位于焦点以里(画出板图),两个位置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包括像的位置,像的性质(指像与物比是放大还是缩小、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虚像还是实像))、我们用u来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f表示焦距、

教师介绍仪器及使用方法,并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告诉同学凸透镜的焦距

(2)把透镜放在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物体分别设两个位置,进行两个实验,分两次完成、每完成一个实验,做一次小结,再进行下一个实验、对每个位置成像情况的研究都要通过三个途径进行

(1)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在某一位置的成像情况、略调整物距和光屏位置,看像发生什么变化、

(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两条就可以),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在同一位置的成像情况、

(3)研究、分析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三种仪器中,哪种仪器利用了凸透镜在这一位置的成像原理、

教师讲完后,问同学们有无问题,然后宣布开始第一个实验,将物体(蜡烛)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实验结束,教师组织提问、进行总结、

教师利用作图法分析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透镜移近的过程中,凸透镜成像的变化情况(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模拟)、

物体从大于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向焦点处移近的过程中,像成在透镜另一侧,像离透镜越来越远,像越来越大、2倍焦距处是一个变化点,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实像,进入2倍焦距内(大于焦距)成放大实像、焦点处是又一个变化点,而且使像发生了质的变化,物距大于焦距成倒立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使学生们头脑中对整个成像情况形成一个动态的模型、

教师结合实验讲述幻灯机、放大镜的构造及应用、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讲了幻灯机后简要介绍一些投影仪的构造和原理、讲放大镜之后可介绍一下显微镜的知识,有助于学科间的联系、

3、总结

分析了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结合前面学过的照相机,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特点、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过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这里有三个成实像的情况,两个成虚像的情况、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虚像是由反射光线(平面镜成像)或者折射光线(物体位于焦点以里的凸透镜成像)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从岸边观察水中的鱼、石子,看到的也是水中物体的虚像、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不论实像、虚像都是由光线形成的、从这点看影又与它们有本质的不同,影是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11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出杠杠,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画杠杆的力臂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杠杆、铁架台、钩码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阿基米德能够说出这句“诳语”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杠杆”

学生阅读本节教学目标

【自学指导一】:杠杆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76页,带着下面的问题把重点知识用横线画出来(2min)。

(1)什么是杠杆?

(2)认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教师讲解:

1.利用图片,引出杠杆的定义,并指出注意事项

2.杠杆五要素

首先强调杠杆的三大要素,支点,动力、阻力

再利用图片引出力臂

动画演示力臂的画法(本节重点)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练习力臂画法:画出下面杠杆(一根铁棒)的力和力臂。

总结杠杆的五大要素:

练习:

读出下图两个力旳力臂L1=cm,L2=cm,

利用上面的练习题,提出问题,杠杠在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自学指导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77页,并填写学案(3min)

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1)F1+L1=F2+L2

(2)F1·L1=F2·L2

3.设计并进行试验

教师讲解: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动手进行试验,并填写表格中的数据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练习

1.F1=15N,F2=75N,L1=15cm,L2=___。

2.如图是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箱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800N,推车时,人手竖直向上的力F应为多少N.

省力了还是费力了?

利用上题中的问题引出生活中的杠杆

【自学指导三】:生活中的杠杆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79页,并观察下图的杠杆,带着下面的问题把重点知识用横线画出来(2min)

(1)省力杠杆的特点?

(2)费力杠杆的特点?

(3)等臂杠杆的特点?

教师讲解:

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的杠杆,分析受力大小,以及力臂长短总结杠杆的种类及特点

【本节小结】共享收获。

初三物理教案反思篇12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研究,在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中早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许多物理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定律的教学发表了自己颇有见地的教学见解,并且得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教学策略时,我们发现,确实可以取得如同一些文献中所述的预期效果.然而,当我们设计一些新的情境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去解决问题时,令我们十分吃惊的是:学生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掌握程度却又非常之差.这使得我们困惑不解.为何对同一教学策略教学的结果的评价出现如此之大的偏差?是教师教的原因,还是学生学的原因,抑或两者兼而有之.这促使我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进一步,我们从学生的认知心理上,对这一规律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通常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一般是按教材编排顺序,先进行演示实验引出课题,然后通过讲解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消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错误观念,进一步通过做斜面小车实验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最后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检验学生学习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情况,我们曾用这样一道题目来检测学生.题目如下.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上抛,问当钥匙落下来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全班56名同学在试卷上皆答:落在手后面.问其原因,皆曰:汽车在走,而钥匙抛出后不再向前走了.

2怎样更好地改进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效果,使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效果真正是实实在在意义上的令人满足.我们认为,囿于一般形式上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已是隔靴搔痒,而必须深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考察学生产生错误认识的根源.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规律时所形成的错误,常常是由于其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

所谓前科学概念,是指儿童在学习物理课程以前的生活实际中,对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反复建构所形成的系统的但并非科学的观念.比如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如此.在物理教学中,那种认为只需要“正面”传授知识,学生就能接受,如果他们仍不理解,可以多讲几遍就能达到目的的想法,实践证明是过于天真了.因为在有些学生的经验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这样,当他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就可能把定律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牛顿第一定律实际上成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代名词.让他们解释用手推车、用脚踢球等一些不易暴露错误观念的生活实例时,他们也能解释得头头是道.但当解释用手抛钥匙、飞机扔炸弹的例子时,他们却又运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去解释,其错误观念暴露无遗.这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所在.

3研究和改进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应当了解学生头脑中前科学概念的特点.

第一,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是自发形成的.

过去,我们在教学中,常常误认为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其头脑如同一张“白纸”,教师可以在上面任意涂画,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客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看法.他们几乎每天都会看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而在力停止作用时物体静止,于是主观地断言:有力,则物体运动;无力,则物体静止.这正是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理论.

第二,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具有隐蔽性.

由于学生头脑中前科学概念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所以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这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学生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因为学生并没有有意识地思考并形成“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概念.其二是前科学概念平时并不表现出来,但往往在学生运用物理概念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比如前述测验表明,许多有10多年教龄的初中物理教师头脑中也存在着牛顿第一定律的前科学概念,然而他们自己却并不知道.

第三,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具有顽固性.

由于前科学概念是儿童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概念,且长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观察又加强了这些概念.因此,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慨念是非常顽固的.

国内外物理教育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一旦学生对某些物理现象形成了前科学概念,要想加以转变是极其困难的.尤其那些在人类科学认识史上经历了曲折历程的前科学概念,更是如此.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学生认识什么和如何行动,主要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认知图式(思维模式),而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他们按照自己已有的图式吸收和排斥信息.在有错误认识存在的情形下,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和正确信息极不相同的东西.

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