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

时间: 新华 历史教案

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高中历史简单教案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高中历史简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1

日本明治维新

一、导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冲垮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飞,同时也震撼着古老的亚洲。

二、日本明治维新:

八组同学演示“日本明治维新”

结合地图,展示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封建幕府统治的腐朽,经济发展的落后,人民起义不断,西方列强的入侵。

引导学生分析,内忧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注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帮助学生弄清封建领主经济的概念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几股新生力量。引导学生把握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来源,简介武装倒幕的过程。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结合教材内容先由学生归纳改革的内容,再结合本目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过学生思考,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背景、力量对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

最后,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首先应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然后再适当地讲述它的消极影响;分析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结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成功了,但由于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日本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很快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中,给日本乃至亚洲历史投下了阴影。

讨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2

教学建议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且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同时,改变了汉初“非功侯不得封相”的惯例,使大批读书人通过读书而进入仕途。

3.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4.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__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对汉武帝的评价问题

汉武帝是中国历的帝王,在其统治时期,通过文治武功,使西汉统治过火鼎盛时期,其他向来被称为“英主”,其一生,既立有丰功伟绩,也有重大失误。他与秦始皇相比,即“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司马迁之语)史学界对其晚年的政策调整关注较大。他为调整统治政策,在有关西北屯兵的争论中,借机颁布了轮台“哀痛之诏”,公开向天下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公开否定自己,果断地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统治危机,带来了后来的“昭宣中兴”。他这一行举,可以说是古代帝王罪已以收民心的一次显成功的尝试,他比秦皇始、唐太宗高明的多。但也有人对他这一行举持否定态度,认为在统治危机和内外出现困局情况下,是悲观消沉情绪的反映。

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泰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韩非在秦国因被李斯嫉妒而侵害,但他的思想被嬴政采纳,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秦始皇以吏为师、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将法家思想定为一尊地位。法家思想适应了__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西汉王朝是在农民大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高祖及臣下,多数是秦末大起义中出现的下层人物,他们能比较认翰的思考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具体体现。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一直实行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进而在太学和地方学校中,讲授儒家经典,通过考试合格者可入仕。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但是,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汉武帝虽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霸王道来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

秦汉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

(2)战国时的韩非提出了__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践了韩非的理论,通过创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措施,建立了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汉承案制,刘邦承袭了秦始皇开创的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惠、文、景帝,到汉武帝时,通过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封建君主__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汉时采取中外朝制度和设立尚书台,实行刺史制度和上计制,从而完善了这一制度。到东汉初,这一制度进一步加强并定型。

(4)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修建。但也有明显的弊端:加强了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__和专权。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积极意义日益减少,弊端日益加重。

关于王莽改制的评价问题

在20世纪20年代前,对王莽改制是一致否定的。此后,有了三种观点。第一,基本肯定说。认为王莽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第二,基本否定说。郭沫若认为:王莽实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不但未使动荡不定的封建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相反给人民增添了更多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了。第三,主观与客观说。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清醒地看到了西汉后前危机的深刻根源,首先是土地兼并和奴婢数量的膨胀,其次是豪民富商的高利贷掠夺和财货垄断。他的改革是针对大地主阶层的,本意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但结果竟变成了一场对人民的浩劫,这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他成了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

(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景帝采取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削在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虽一直保留封国,但国象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王国封地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实际成了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封建贵族。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地方行政区划了。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3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

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内部的民主改革;华沙条约组织;经互会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

3、掌握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正确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 对比分析 史料研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团结合作,共同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战后,两国的合作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多媒体:打出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句话)

提问: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师:战后美、苏两国的对峙争霸,使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

提问:什么叫“冷战”?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

师:接下来我们首先要了解有关冷战的背景(多媒体播放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图片)

提问: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讨论了哪些问题?

过渡: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框架。从此后开始,美苏两国开始在各个领域进行争霸活动。

师:(多媒体打出有关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军事方面的材料,以及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不同的材料)

提问: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原因何在?

师:(介绍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及其8000字电报)

(叙述)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讲,成为了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的导火索;

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师:(多媒体打出问题,思考)

美国的冷战具体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

(多媒体提供有关战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残破、政治的典型事例)

提问:美国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的原因?

过渡:对西方国家进行援助,对于东欧各国不愿与美国合作的国家政治上进行遏制,经济上的封锁

(多媒体投出“北约海军军事演习”图片以及美国建立“东南亚军事条约网”的相关资料)

提问:北约军事集团的建立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过渡:随着美国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加强了相互联系,以打破美国的遏制。

提问:社会主义阵营中主要有哪些国家?重点强调:

1、东欧各国中很多国家是在苏联的直接帮助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的,但南斯拉夫有所不同,对苏联又很强的依赖性。

2、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对维

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

(2)提问:欧亚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过渡: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军事上的合作。

(3)提问:苏联等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师:处于美苏冷战下,整个世界处于战争的威胁中,虽然从整个世界看,美苏实力的均衡,对峙保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但从局部地区来说,美苏的冲突却是非常激烈,甚至是武装冲突。

柏林危机

(多媒体提供相关的柏林墙图片,文字资料)

朝鲜战争

(讨论:你认为柏林及朝鲜分裂以及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

师:(点评)

1、朝鲜分裂是由于美苏在战后处于政治原因认为的割裂了朝鲜半岛,处于美苏自身的战略需要,不顾弱小国家的利益。

2、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证其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亚洲地区的战略军事。

过渡:美苏除了政治对抗外,在军事上也激烈对抗,尤其是古巴导弹危机,使整个世界处于核战争边缘

(多媒体打出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

讨论:古巴导弹危机最终解除的内在原因?

(苏联的实力要略逊于美国,同时双方都保持了克制)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4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适应新课程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三、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

(2)每两周一次总结测查,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六、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多彩的社会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5

通史概要:

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的变迁,涉及到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及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关于衣的变化,近代受西方的影响,由传统的长袍马褂到接触西装,后有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女子则是旗袍;新中国成立后,从学苏联的列宁装和连衣裙,到国防军绿装;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服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食的变化,中国有四大菜系,在近代西方的影响下,西餐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关于住的变化,中国传统民居里北方有四合院,受西方建筑的影响主要在租界,尤其是上海。关于风俗的变化,近现代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展,涉及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电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轿子与马车,民国时期人力车是有钱人常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普通百姓也无力购买,电车、吃车与人力车曾长期共存。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电车与汽车才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中国近代轮船业是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得以发端的,中国的铁路建设在近代的收回利权运动中获得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中国的民航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此外,邮政通信业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其中报刊在近代就已出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均有重要报刊,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历史事件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刊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在电视普及之前,广播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中国电影至今也走过了百年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人们的需要和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互联网以其特殊的功效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相关图片、音像等资料,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归纳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教师或者网络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站在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体验、感悟和反思的方式学习历史,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认识到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的世界。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和总的特点。

难点: 结合以前学过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从中国近现代社会巨变、西方思想观念和物质文明不断冲击的角度,认识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衣、食、住、社会风尚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国门洞开的中国开始向世界的文明靠拢,反证了明末闭关政策必然导致国家落后的现实;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和同学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的手段,适量地展现这一时期图片和影视资料,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上紧紧抓住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实施教学。

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浏览、收集实物(如老照片、旧服饰、旧器物)等活动,了解相关的衣、食、住、社会风尚等史实,探讨影响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并将收集到的资料与老师、同学交流,或通过历史知识墙报、班级展览角等方式展出,与师生共同分享。

探究学习: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服饰发展的简单历史,写一篇关于服饰变迁方面的小习作。或者回家找一件旧服装(如中山装或旗袍等),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你喜欢这些服装吗?说出理由。

实践活动:查找有关菜谱,按照菜谱要求,做一个家乡的特色菜。记录操作的过程,并和你的家人一起品尝你的成果,记录下你的感受。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通讯发展的直观认识,探讨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提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参观交通、邮政博物馆,以此形成对中国近代百年以来交通和通信发展的直观认识,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概括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作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通过比较,认识历和今天的中西部地区在交通、通讯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培养作为祖国建设者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设置课前思考题:中国人古代的出行工具都有什么?近代以来的交通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平时跟亲朋好友联系的通讯方式都有什么?知道这些通讯方式是什么时间传入中国的吗?

通过收集有关图片和社会调查的方式,认识我国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对自己所在城市或地区的交通或通讯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加深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直观认识,初步实践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探究学习:查找有关自行车发展历史的资料,绘制有关图片,并注明相关介绍,认识自行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在班级展示自己的作品。

实践活动:与同学组成合作小组,了解身边的历史,感受时代的脉搏,调查自己所在城市或社区的交通工具或通讯手段变化情况,并将调查过程和结果写成报告,把调查的结果和其他地区的学校进行交流,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课标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发展史。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影视作品,知道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通过亲身感受网络,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认识这些大众传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组织不同小组制作相关教学题材的网页,或者上网发送一封E-mail或者撰写小习作《我与网络》,开阔学生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的认识网络,科学使用网络。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建议:

设置课前思考题:古代的大众传播媒介都有什么?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变化和发展?报刊、影视、互联网作为大众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分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各有什么样的利弊?你认为目前什么方式是人们使用最多的传媒方式?

通过观看老电影和使用E-mail的实践等活动,加深对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方式的感性认识,并正确对待各自的利弊,尤其对互联网,在肯定它对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要对其弊端有充分的认识和警惕。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探究学习:以“网络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朋自网上来,不亦……”或者《我与网络》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要反映出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现状,并能表达出自己对网络的看法。

实践活动:设计一张表格,调查你的同学,使用网络的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并根据你的调查给同学们提几点关于使用网络的意见和建议。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6

【教学目辬】

一、知识目辬: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耕作方式的三个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夏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及瓦解的经过、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发展、特点、屯田制、均田制、封建社会时期的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形式、土地兼并、水利工程修建及翻车、筒车的发明;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精耕细作技术的表现。

二、能力目辬:

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农业耕作方式形成及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运用历史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和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归纳总结、设问探究、演示农业发展过程;明确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华文明的经济保障;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是历史的创造者窃诮准渡缁幔┟袷艿匠林氐陌骱脱蛊龋罾Э啵涣私馍Φ姆⒄故峭贫缁岱⒄沟母驹颍欠裼欣谏Φ姆⒄故抢菲兰鄣母巨n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思考:

①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的?

②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中国原始农业

(1)起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耕作方式: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一种非常落后而久远的耕作方式

刀耕:用石斧、石锛除草

火种:焚烧杂草,形成木灰肥,再进行播种

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势好,于是砍去树木,铲除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即可播种

(3)人们生活: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耕种一两年后,随着肥料耗尽,地力明显下降,只能把它撂荒,另寻新的耕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生活十分艰苦;这种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

2、商周时期的农业

(1)农业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那时候的农具,都比较粗笨简单。

最早的松土和挖土的耕作农具:

耒:是削尖的木棒,后发展为双尖的木叉。

耜:形状像现在的铲和锹。有木耜、骨耜和石耜

(2)耕作技术提高: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这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3)农作物种类: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五谷丰登)

(4)人们生活: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农业生产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等。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辬准。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铁犁牛耕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西汉时:耦犁(西汉赵过)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时期:垄作法

西汉时: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的发展: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试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

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

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4、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生产工具的进步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提高,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

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设问: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耕作方式的发展进步

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主要耕作方式)

2、形成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③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4、发展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5、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5、小农经济的弊端有哪些?

①自耕农经济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很难扩大。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③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教学探究】

A、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2、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3、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

B、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时代——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C、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1)积极性:

①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的主要动力;

②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2)局限性:

①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②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7

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以讲述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发展及在此影响下,两岸民间交流的种种表现为主要内容。由于第12课明确的解释了什么是“一国两制”,学习本课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

学情分析:学生对台湾问题比较热心,从前课学习中已经对“一国两制”有所认识,报纸电视网络也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所以,备课教学需要把握住学生,围绕关键性的知识点进行思考,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辜会谈”;__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培养并锻炼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曲、图片、诗歌和联系实事热点等环节来讲授新课,同时本课的讲授过程中以台湾歌曲作为暗线衬托“和平统一”的主题。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宝岛台湾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情况,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激发学生对这方宝地的热爱与珍重。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下收集的资料,介绍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材,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并利用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悟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针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也对统一前景充满信心。通过对两岸交往信息的交流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敏感词语已过滤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策略:运用表格法,辅以图片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加深印象

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策略:通过表格及回顾12课内容,进一步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通过两岸关系在此基本方针指引下健康发展的种种表现,告知学生,两岸关系交流密切的主要原因即在于该方针的确立。。

教学过程预设: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与方法

导入新课:

投影:台湾诗人舒兰的诗歌——《乡色酒》

问题1:诗文流露了怎样的情感朗诵诗歌,体会思乡之情

引导回答1:哀叹两地相隔,期盼统一团圆创置情境,为学习本课,培养学习向往统一的情感。

简述解放战争以来台湾问题的成因,由亲人两岸相隔过渡到三度“陈江会”引入两岸关系的发展。

新课教学:

人们都说台湾与大陆是同根同源,引出台湾与大陆的情缘。

投影:割不断的两岸情缘

问题2:说说台湾与大陆的情缘

血终究浓于水,引用-所说:“浅浅的海岸,深深的乡愁”。一湾海峡阻隔不了血脉相连的心,两岸人民最企盼的是什么呢?看过下面两位大明星大家便知道了!

投影:团团圆圆照片,简述其命名

投影:两岸同胞重逢场景,以两个子概括人们的共同心愿——统一。

过渡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首先学习党和政府的政策变化发展。

问题3:阅读课文65至66也,填写黑板上表格。(《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问题4:配合“江八条”说说何为“适当身份互访?”

统一大业仅靠大陆努力不够,需要台湾-在正确的立场上积极的配合。过渡至两岸共同推进统一事业。

说明1987年、1990年、1991年、1992年主要两岸民间组织交流情况,强调“九二共识”

投影:__照片及观点

问题5:中国能否完成统一大业?

正视因为统一乃大势所趋,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交往更加密切

问题6:为马英九出谋划策以助两岸关系的加强。

投影两岸往来图片,突出“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经济往来局面。

知识回顾:

回顾本课所学基本内容

投影“大三通”新闻和近年来两岸政治交往图片

活动一:我的课本我做主

看新闻、图片续写课文

活动二:读读想想

芜湖港赴台货轮首航成功和随处可买的台湾食品说明了什么问题?帮助学生大致回顾近代台湾被割让和收复的过程,并引出下文。

引导回答2:引导学生从地理、血缘、历史、人文和物产多方面说明两岸的“缘”

说出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团圆”

自读填空,教师配合图文辅助填写

让学生大胆设想,但要以八项主张为依据

引导学生从历史趋势、方针政策、综合国力等各方面分析统一事业必定成功的原因

充分展开想想,为两岸交流增加新方法,但要铭记两岸交往的原则。

回顾旧知,巩固新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拓展性学习,大胆尝试编写课文,并鼓励其上台朗读。

联系乡土知识,联系身边小事,引导学生大胆联系课本知识。回顾旧知,说明各方面渊源的同时进行学科的融合。

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大胆运用新知识解释身边的问题。

图文并茂,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并进一步认识到统一事业定会成功,应为之不懈努力。

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训练其基本学科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感受到历史知识无处不在。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8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

两大准则: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局限性: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妇女权利受限

性质: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影响深远的原因:1.统治范围广,传播远

2.比较完善,系统性,逻辑性强,法理精深

3.有一些人类共同准则

4.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之不断修正

5.其发达是罗马统治者尊重法学,尊重法学家的结果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等史实。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认识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工业压迫的史实,学会史论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掌握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所进行的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摧残;本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目的。

难点: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

教学建议:

(1)首先让学生回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指出发展曲折,设问:为什么中国民资发展曲折缓慢呢?由民族资本主义受双重压迫的漫画导入新课。

(2)“在夹缝中求生存”一目,教师需要讲述两方面问题: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然后结合教材,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压迫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3)“在斗争中求发展”一目,则需要依据教材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补充介绍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斗争具体的一些表现。最后教师需要总结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可能有充分地发展。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10

教学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

2、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

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能举出典型史实加以说明。

4、认识到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梳理:

一、农业耕作方式变化

1、原始社会,中国农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在西汉时,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火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

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在这一时期形成。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具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东汉时,耦犁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它既便于牛耕的普及,也有利于山地的开垦。

4、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它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使农产品的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二、土地制度的构成

1、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实行土地的国有制(井田制),实质上是土地私有制。

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

4、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有三种类型:即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是主导,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比较典型的是北魏到唐前期的均田制。

合作探究:

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二、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特点: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产生时间: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3、形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4、影响: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11

一、梭伦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公民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可以入选;

建立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3、影响: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族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二、克里斯蒂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划分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实行选举;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每一地区部落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

3、影响:基本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扩大,标志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建立。

三、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

①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②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③陪审法廷是法院

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四、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影响

雅典的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

1、陪审法庭制度;

2、议会制度,选举制

3、公民民主、平等的意识等等。

罗马法

1.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

2.认识罗马法的作用

一、《十二铜表法》

1、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

2、背景:习惯法遭到平民的反对

3、意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二、公民法与万民法

1、公民法: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2、万民法

(1)背景:罗马向外扩张;

公民法无法适应统治的需要,导致矛盾激化。

(2)范围: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

三、罗马法的作用

1、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立法与司法有重要影响。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了解和掌握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高潮、失败的全过程;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培养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图片、史料,培养“论出史出”的能力;通过合作探讨方案,初步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取自学—设问—引导—探究—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的学习,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的思想;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让学生再次认识“农民阶级无力救中国”的道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确定依据:“扶清灭洋”口号是义和团运动的基本主张,也是农民阶级在民族危机情况下的救国主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它贯穿本节课内容的始终。

教学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

确定依据:高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强,对清政府由“剿”到“抚”再到“剿”的政策缺乏完整的掌握,是学生较难分析和掌握的问题。

二、说教法

1、教法选择: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

依据: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体做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

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材料、问题,并将材料、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谈话教学法

教师提供背景资料,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现中学历史课程现代公民教育的本质。

2、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在课前,给学生预习资料,上课时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2)、比较学习法

对重要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意识,学生在比较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3)、归结法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横向、纵向联系至关重要,让学生有联系意识,掌握联系学习的方法。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12

一、近代数学的建立:

(一)历史转折:常量数学—变量数学(初等数学—高等数学)。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二)代表人物及成就:

1、笛卡尔(法)——解析几何学(把变量引进了数学,数形统一)

2、牛顿(英)和莱布尼茨(德)——微积分学(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

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一)成就:《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二)地位:近代科学形成的&39;标志;人类认识第一次对自然规律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三、电磁学的成就:

(一)吉尔伯特(英)——发表了《论磁学》一书(1600年)

(二)奥斯特(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三)法拉第(英)——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

(四)麦克斯韦(英)——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19世纪60年代)

(五)赫兹(德)——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1888年)

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电磁学的辉煌成就,它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四、化学的进步:

(一)波义耳(英)——英国科学家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17世纪,近代化学创始人)

(二)拉瓦锡(法)——(1)“燃素说”(2)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人(化学发展步入正轨)

(三)道尔顿(英)——原子论的创立(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时期的开始)

(四)阿伏加德罗(意)——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五)门捷列夫(俄)——发现元素周期律(19世纪60年代末)

五、生物学的巨大进步:

(一)哈维(英)——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17世纪早期)

(二)林奈(瑞典)——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18世纪)

(三)施来登和施旺(德)——细胞学说确立(19世纪早期)

(四)拉马克(法)——提出生物进化的观点(19世纪早期)

(五)达尔文(英)——确立了进化论(提出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原理)(19世纪中期)(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为19世纪三大发现)

(六)巴斯德(法)——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19世纪60年代)

六、物理学的新时代: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物理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1、伦琴(德)——发明“x设线”

2、居里夫人——提炼出镭(发射性元素)

3、爱因斯坦(德)——相对论(e=mc2)

七、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

1、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为基??

2、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政治体制

3、思想解放

4、继承与创新

5、科学家艰苦探索

八、科学发展的影响

1、科学是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文明

2、冲击动摇封建迷信思想

3、促进世界整体化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13

一、说教材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时主要概括了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主要特点。本课内容我们这一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后面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从而使学生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本部分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知识目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学习,理解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学会探究它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意目标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难点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这几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可以向学生系统的传授科学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讨论法在于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谈话法则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师生双边的情感交流。

三、说学法

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新课改中“改变历史学习方式”的理念,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学习: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分析情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学会利用辨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互相讨论,相互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求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新课改中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按以下三个部分展开课堂教学:

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的学习。

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下面进入试讲环节。

1、导入新课(写题目)

说起大禹治水的传说,我想同学们都是耳熟能详的。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提问,评价。)我们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的力量,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大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

2、讲授新知识

夏商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从夏朝开始就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对于夏商的政治制度,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去搜集有关夏商的官位及其职能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教师给学生概括指出:)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3、结束部分总结归纳,布置课外作业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其中交叠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演变的&39;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最后我布置了以下几个题目:分析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我国现在的政治制度有不有联系?让学生课后认真思考。)

今天我的说课和试讲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导。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14

①(前551~前479)②(前179~前104)

材料二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两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了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1)判断材料一中图①的历史人物是谁?其主要贡献有哪些?

(2)材料一中图②历史人物对先秦儒学有哪些创新发展?

(3)赏识图②中人物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又有何共同点?

(4)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答案(1)人物:孔子。贡献:思想上,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以德治民”;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文化上,编辑整理“六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创新发展: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学说;提出“三纲五常”作为人们的道德标准。

(3)不同点: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弘扬儒家学说。相同点:都属于文化专制政策,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原因:儒家思想的两重性,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重视和接纳。

高中历史简单教案篇15

一、近代数学的建立:

(一)历史转折:常量数学—变量数学(初等数学—高等数学)。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二)代表人物及成就:

1、笛卡尔(法)——解析几何学(把变量引进了数学,数形统一)

2、牛顿(英)和莱布尼茨(德)——微积分学(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

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一)成就:《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二)地位: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人类认识第一次对自然规律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三、电磁学的成就:

(一)吉尔伯特(英)——发表了《论磁学》一书(1600年)

(二)奥斯特(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三)法拉第(英)——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

(四)麦克斯韦(英)——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19世纪60年代)

(五)赫兹(德)——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1888年)

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电磁学的辉煌成就,它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四、化学的.进步:

(一)波义耳(英)——英国科学家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17世纪,近代化学创始人)

(二)拉瓦锡(法)——(1)“燃素说”(2)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人(化学发展步入正轨)

(三)道尔顿(英)——原子论的创立(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时期的开始)

(四)阿伏加德罗(意)——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五)门捷列夫(俄)——发现元素周期律(19世纪60年代末)

五、生物学的巨大进步:

(一)哈维(英)——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17世纪早期)

(二)林奈(瑞典)——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18世纪)

(三)施来登和施旺(德)——细胞学说确立(19世纪早期)

(四)拉马克(法)——提出生物进化的观点(19世纪早期)

(五)达尔文(英)——确立了进化论(提出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原理)(19世纪中期)(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为19世纪三大发现)

(六)巴斯德(法)——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19世纪60年代)

六、物理学的新时代: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物理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1、伦琴(德)——发明“x设线”

2、居里夫人——提炼出镭(发射性元素)

3、爱因斯坦(德)——相对论(e=mc2)

七、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

1、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为基??

2、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政治体制

3、思想解放

4、继承与创新

5、科学家艰苦探索

八、科学发展的影响

1、科学是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文明

2、冲击动摇封建迷信思想

3、促进世界整体化

14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