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

时间: 新华 六年级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这里给大家分享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欣常《巴塞罗那》。

2、音乐活动“奔向”。

教学目标:

1.了解第2__届奥运会主题歌。

2.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

3、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教学重点: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巴塞罗那》

教师介绍:《巴塞罗那》原是英国流行音乐家弗雷迪•墨丘里1986年应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卡巴耶的邀请,为歌颂她的家乡巴塞罗那而创作的一首歌曲。1991年,被选为第2__届奥运会主题歌。

歌曲引子由合唱队发出热情的呼唤“巴塞罗那”开始,点明本届奥运会的地点。“维瓦”在西班牙语中是“万岁’’之意,歌曲抒情婉转而又气势磅礴,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自豪之情。

1、初次听赏《巴塞罗那》,学生看教材提供的歌词。

2、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二、导入:这几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和奥运会有关的内容,今天我们来看看你们搜集的材料。我们进行一个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音乐活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得更充分。

三、分组展示、汇报

(1)第一组同学介绍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

欧洲——天蓝色、亚洲——黄色、非洲——黑色、澳洲一一草绿色、美洲——红色

(2)第二组同学介绍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馆;齐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3)第三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圣火点燃仪式。

(4)第四组同学介绍奥运会会徽。

①1900年巴黎奥运会会徽;

②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

③2000年悉尼奥运会会徽;

④年雅典奥运会会徽

(5)第五小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6)全班分五个组讨论,为画面选配熟悉的音乐。

四、学生自我、互相评价。

五、教师小结。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1页,练一练,练习十一11-1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除里的一些概念,理解和认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应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2、使学生正确掌握分解质因数和求两个数的公约数,求两个或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按照方法分解质因数和求出两个数的公约数,两个或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指名口算课本第64页第11题)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小数的意义,今天复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特性的认识,掌握好数的整除的意义及其中的一些概念,认识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熟练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和求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二、复习约数和倍数

1、提问:什么是整除(板书整除)如果A能被B整除,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当A能被B整除,也就是B整除A时,还可以怎样说?板书:

约数

倍数

2、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说明倍数和约数的依存关系。

3、学生练习

(1)从小到大写出9的五个倍数

复习约数倍数相关知识(略)

(2)写出18的所有约数

三、复习质数合数

1、提问按照一个数约数的个数分类,除0以外的自然数可以分为几类:

板书:1

质数

合数

怎样的数是质数?怎样的数是合数?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口答:

(1)说出比10小的质数和合数。

(2)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各是几?

(3)下面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785123579190

3、提问:你能把90写成质数相科乘的形式吗(板书)这里的因数叫做90的什么数?(板书: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4、做“练一练”第3题

练后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四、复习公约数和公倍数。

1、学生练习

(1)写出18和24所有的公约数,指出公约数。

(2)从小到大写出4和6的五个公倍数,指出其中最小的公倍数。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什么叫做公约数和公约数?什么叫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公约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2、“练一练”第4题

集体练习,指名口答,说一说方法怎样归纳三种关系?

追问:用短除法求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复习

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1、提问: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板书:——能被2、5、3整除的数)

2、“练一练”第5题

提问:这里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什么数?不能被整数的数都是什么数,

板书:偶数

奇数

想一想,自然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六、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内容,说说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

七、课堂练习

1、练习十一和12题

2、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15、16题、17题中(3)(4)

八、课外作业:练习十一第18题。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3

一、创设情境,再现知识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用字母表示数,体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这节课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请看他是谁?(师板书X)看到老朋友,你想到了关于它的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回答以下几个方面(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式、等式性质等知识)(师板书相关概念)

这节课让我们和老朋友“x”一起回顾方程的有关知识,好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字母x回忆起方程的有关知识点,更容易引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整理。把知识拟人化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二、梳理归网,学习内化

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①自己回顾每个概念的意义,同位交流。

②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方程的解与解方程又有什么不同?你能举例说明或画图表示吗?(小组合作,整理在练习本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我回顾,忆起方程中各个概念的意义和联系,在举例中进一步区分等式与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等易混概念。

2.交流展示,引导建构

①全班交流整理结果(展台展示,师及时点拨纠正存在问题)

②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

6x+8=118x-5x=15×0.230a+5b7x-6<3655x=(2.4+a)÷2.4=50.5×□+72÷18=81÷8=0.1252.5X-7=13

③你会解这些方程吗?解方程的根据是什么?(等式性质)

选择几个解一解。(展台展示交流)

如何判断方程解的是否正确?在解方程时要注意一些什么?

④复习简易方程的解法、步骤及检验方法、书写格式。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要把握两点,第一含有未知数,第二必须是等式。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数值,解方程是求这个数值的过程。

3.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1)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帮助我们很容易的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怎样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关键是什么?(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分别用方程与算术法解答,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解答方法的基本思路及特点,体会两种思路的区别,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1.判断下面各题,哪些适合用算术方法解,哪些适合列方程解,为什么

①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底是12厘米,高多少厘米?

②在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中,六年级得一等奖的有56人,得二等奖的人数比一等奖的人数的2倍还多8人,得二等奖的有多少人?(如果知道二等奖的人数,求一等奖的人数用哪种方法合适?)

2.我是“精选细算“小英才

课本101页5—8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智力冲浪

课本101页9—11题(这是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题目,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个未知数表示两个未知量。)

【设计意图】练习时,让学生思考用方程还是算术法解答,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感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

四、总结提升,知情共融。

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方程的有关知识,谁来说一说有哪些收获?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__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__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39;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杠杆平衡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杠杆平衡的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竹竿,棋子,塑料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材料,导入活动:

1、检查课前布置的制作工具(简单杠杆)的作业。

学生对照制作要求,自查和同组互相检查。

小黑板或媒体出示制作要求:

(1)准备的竹竿长1m,尽量做到粗细均匀。

(2)在竹竿中点打孔,拴绳子时注意绳子的长度,同时注意检查拎起绳子后竹竿是否平衡。

(3)从中点处每隔8cm做一个刻度记号,尽量等距离。

拿出准备好的棋子和塑料袋。检查大小是否一样。

2、揭示课题:有趣的平衡(板书)

二、动手实践,探索规律

1.活动一:探索特殊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

(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两边所放的棋子要同样多。”

②演示:如:左边放3个棋子,右边也必须放3个棋子,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2)如果左右两边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的刻度要相同。”

②演示。如:

左边塑料袋挂在刻度“4”的点上,右边塑料袋也要挂在刻度“4”的点上,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3)小结:

你有什么体会?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2、活动二: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A)

(1)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

①也放4个棋子行不行?会产生什么结果?

②应该放几个?

“放3个。”

(2)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

①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

学生交流,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

②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2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3个。

③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1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6个。

(3)小结:

师:你有什么体会?

左右两边棋子个数与刻度数的积要相等。

3、活动三: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B):

(1)问题: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

(2)实验活动:

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活动。

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③教师提供表格,引导学生展开活动。

右刻度

所放棋子数

乘积

(3)汇报结果。

学生发现: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4)从表中你发现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成什么比例?

学生观察表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不难发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三、应用规律,体会揣摩

1、基本练习:

母女俩在玩跷跷板,女儿体重12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5分米,母亲体重60千克,她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提示:从新课探究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体重和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成反比例。因此,可直接设她坐的的地方距支点的距离是_分米。可以得到方程

60_=12×15

解方程得_=3

答:她坐的地方距支点3分米才能保持平衡。

2、综合练习:

桌子上有一个天平,天平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可以滑动的托盘,天平的臂上各有几个相等的刻度。现在要把1克,2克,3克,4克,5克五个砝码放在天平上,且使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该怎样放?

提示:(1)根据臂长和质量成反比例

(2)先确定每个托盘中所放砝码的总质量,在确定臂长。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些知识的?

2、评价。

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

板书设计:

有趣的平衡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作业设计

基础:

1.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__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综合:

2.有一位菜贩很不老实,他有一架动过手脚的天平。这架天平的两臂不等长。有一天,当他向农民们购买实际重5千克的白菜时,就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短这一侧,这样称起来较轻,天平显示只有4千克重;而当他把白菜买出去的时候,他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长这一侧,这样称起来白菜会有多少千克重?

提示:

(1)可以像例题中一样,用列表的方法做。

(2)根据臂长与质量成反比,列方程求解。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6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确定目标

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圆柱,学习了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和表面积,今天学习“圆柱的体积”。(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启发:看到这个课题,你们会想到什么?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呀?(可能学生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引导:(1)什么是圆柱的体积?

(2)圆柱的体积和什么有关?

(3)圆柱的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4)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求出来的?

(5)学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有什么用?……

谈话:对!刚才这几位同学跟老师想的一样。

启发:圆柱的体积就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谈话:这堂课我们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出示探究问题)

1、圆柱的体积和什么有关?

2、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揭示课题,启发学生自己提出教学的要求,这样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二、温故知新,自学课本

1、提出问题

谈话: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是怎样计   算的?

引导:我们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出上述图形)。

谈话: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统一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谈话:长方体和正方体和今天学习的圆柱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引导:长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图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谈话:因为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计算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困难了。能不能直接   用体积单位去量呢?

引导: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用体积单位直接量是有困难的。

2、引发猜想

谈话:圆柱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系呢?(准备三组比较圆柱体杯里饮料的多少:一组是底面积一样,高不同;另一组高一样,底面积不同;最后一组底面积、高都不同)

引导:圆柱体的体积既和底面积有关,又和高有关。

3、自学课本

谈话:圆柱体的体积和底面积、高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如何求圆柱体的体积?

启发:请大家阅读课本,在课本中寻找答案。(教师要求学生利用预先准备好的平均分成16份圆柱学具拼一拼,学生一边看书,一边操作。学生阅读课本后,全班交流。)

引导:我们用图形转化的方法,求圆柱的体积。

谈话:这个办法很好。那么把圆柱转化成什么图形呢?

引导:长方体。

谈话:以前我们学习圆的面积时也是运用转化的策略,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化曲为直”、“化圆为方”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用多媒体演示圆形的转化过程,边出示、边交流)

【设计意图】在不能用体积单位直接量的情况下,启发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通过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能够促进学生充分运用迁移规律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新的知识结构。

三、合作交流发展能力

谈话:同学们观察一下,拼成的是什么图形?

引导:近似的长方体。

启发:说得很好,为什么说是近似的长方体,哪里不太像?

引导:长都是许多弧线组成,不是直的。

谈话:这里我们把圆柱分成16等分,还能分吗?

启发:可以分成32等分、64等分(多媒体课件演示)128等分……

谈话:究竟能分多少份呢?

引导:无数份,可以永远分下去。

谈话:对。这就是说,分的份数是无限的。你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分的份数越多,长就越接近于直线段,这个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四、师生合作归纳结论

谈话:从分割、拼接的操作过程中,比较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1)把圆柱体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形状变了,体积没有变。

谈话:要求圆柱的体积,我们只要求转化后的长方体的体积就可以了。

汇报:(2)转化后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的底面积相等。

(3)转化后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体的高相等。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所以: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在课堂上拼出的图形,一边讨论,一边逐步写出推导的过程。)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交流:我们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板书)

引导:刚才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圆柱的体积既和底面积有关,又和高有关。

现在请同学们把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再完整地说一遍。

谈话:通过猜一猜我们知道了圆柱体积的大小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通过分一分、拼一拼我们把圆柱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体。

通过比一比、算一算成功地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了我们前两个要探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操作,打破了过去教师演示教具学生看的框框,并渗透转化、无限等数学思想,让学生自己从尝试中推导圆柱体积的公式。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 的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3、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4、巩固练习:课本24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六第2题:同桌互说倒数。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3、开放性训练。

( )×( )=( )× ( )=( )×( )

四、总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教学追记:

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犹为关键,如“互为”,因此我也适当的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我并没有忽视它,而是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认识。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解答简单分数除法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能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认识到许多分数除法问题可以借助方程来解决,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5x=534x=63x=910

5x=101112x=8923x=67

2、口答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式。

⑴某数的.35是36。

⑵全厂人数的58是210人。

⑶完成了300个,刚好是计划的14。

⑷一个数的3倍是1225。

3、解答: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35。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

生练习,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把谁看作单位"1"?

二、探究新知

师:请看黑板,同学们开联欢会布置会场,用的红气球占总数的49,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

师:指名读题,谁能找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师:题中"总数的49"这个条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边画图边理解

师:请同学们看图说说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观察图示,你发现数量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师:你是根据什么列出等量关系的?(同桌讨论)

师:在这个等量关系中,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量是未知的?

师:未知的可以设为X,根据等量关系我们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同学们自己能解答吗?(指名板演,其他自练,并提醒学生做完要检验。)

师:做完的同学把书打开72页,对照例题检查自己做对了吗?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师:同学们是用把原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的方法检验的,其实还可以根据题意进行检验,我们可以计算28是不是占X的49,如果是就说明你的方程不但列对了,而且解对了。如果不是就说明有错误出现,好及时改正。

师:回顾例题的学习过程,你认为解题关键是什么?

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不但能学懂知识,还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师:其实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不光能解决有关联欢会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比如说"十、一假期,老师上街买了一套衣服,裤子75元,是上衣价钱的23,"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求出一件上衣多少钱吗?(能)

指名板演,其他自练。

三、巩固练习

试一试

四、全课

师: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五、作业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9

教学内容:一个数乘以分数及其应用题。

教学目的:在学生初步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推理方法,形成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概念。并掌握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只列式不计算

1)两地相距4千米,小明行了4/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2)大豆每千克含油4/25千克,照这样计算,20千克大豆含油多少千克?

二、发展练习

(1)六(5)班有45位学生,其中男生占3/5,男生有多少人?

(2)商店有18辆儿童单车,上午卖出了4/9,上午卖出了多少辆?

(3)重量是足球的49,一个足球重1/4千克,一个排球重几千克?

(4)每小时骑车行11千米,这4小时一共行多少千米?

2、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这批煤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4、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吨,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五、作业:练习四第11—15题。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10

教学目的: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重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难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

2、收集和整理数据,统计全班最喜欢的各项运动项目的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

二、新授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3、生成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游泳的数学信息?(学生甘居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4、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5、回顾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做一做”: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分析后根据题意自主计算,全班核对)

三、应用练习

1、练习二十五第1题: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安排时间才合理,才能做到劳逸结合)

2、练习二十五第2题:自主看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爱)

四、总结

学生总结、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何特点。

教学追记: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我主要联系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具准备:

每人一个圆锥,师准备一个大的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直观感受观察讨论汇报)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测量)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补充习题

1出示一组图形,辨认指出哪些是圆锥。

2出示一组图形,指出哪个是圆锥的高。

3出示一组组合图形,指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教学反思:

观察、感知中认识并掌握圆锥的特点,经历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的过程,加深了对圆锥高的认识。在旋转,对比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加深对圆锥特点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构筑探索交流的平台,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4张同样大小的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揭示例题

口答题

1、把8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2、把4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3、把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怎样列式?板书3÷4

引导:把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

不满1块那该怎么表示呢?

生:小数或分数

二、实践操作探索研究

师:那怎样用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片,把它看作3块饼,按题目的要求把它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怎样的想的,当学生表述比较好时,教师有选择的.把圆片贴在黑板上,等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接下来我们请同学汇报一下他们研究所得结果。

(生讲述这样分的理由)

教师总结:

(1)把一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所以就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可分得1/4块,现在一共有3块饼干,每人就可得到3个1/4块,就是3/4块。

(2)如果把三块饼干放在一起分,每人就可以分得3块的1/4,就是3/4块。

总结:把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4块

板书:3÷4=3/4(块)

师:如果我想把3块饼干分给5个小朋友呢?,每人分得多少块?

学生口述理由。板书:3÷5

师:想想该怎么去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下。

指名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板书:3÷5=3/5(块)

师:如果分给7个小朋友呢?

学生口述3÷7=3/7(块)

三、归纳总结,围绕主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和除法算式之间有和联系?这也正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生相互交流。教师板书:被除数÷除数=

师:除法算式又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生补充: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师: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a÷b又可怎么写?

生:a÷b=a/b

师:这里的a和b可以取任何数吗?为什么?

生:除数不能为0。

师: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们吗?

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请大家把书本打开到第45页,马上完成“练一练”的第一小题。

集体校对。

师引导:比较上下两行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用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成两个数相除。

师:接下来请大家独立完成“试一试”两小题。

然后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师: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

生:7÷10=7/10(米)

师:第二个呢?

生:23÷60=23/60(时)

师: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

集体讲评校对。

师:完成“练习八”的第一题口答

师:完成“练习八”的第三题

学生在书本上完成,

教师追问: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份,求1份有多长,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把2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份,求1份有多长,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八”的第二题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和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2、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培养同学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们知道家里的电视是什么品牌吗?

今天我们就去彩电市场看看各种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吧!(出示教科书第68页例1的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交流,总结规律

1、小组研讨、交流。

根据这幅统计图,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呢?A牌彩电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彩电吗?

根据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可能会发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局部会认为A品牌最畅销,而另一局部则认为A品牌不是最畅销的,从而引起认知抵触。

2、引导释疑。

在同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统计图里“其他”局部可能包括了哪些信息呢?

可让同学分别说说“其他”的具体含义,从而明确“其他”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品牌。

3、小结。

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比较模糊,不够完整,我们无法得到有关彩电市场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从本统计图中不能得出A牌彩电最畅销这样的结论。

引导同学认识到:在利用统计图作判断和决策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从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信息动身,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1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圆的面积教案。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二、教学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2、教具学具:课件、生活中呈圆形的物品、直尺、三角板、棉线、剪刀、圆形纸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多媒体出示:学校草坪中间的"喷水喉"洒了一圈水

师:看了刚才的演示,你想提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结合学生的提问,抓住有关周长和面积的问题,引导学生区分圆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引出课题"圆的面积")

2、"圆面积"的含义: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猜想:

(1)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让学生比较,猜想圆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2)出示边长和大圆直径相同的正方形,和大圆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重叠后,大圆刚好能够放进正方形里面)这说明了什么?(边长=2r)

引导学生将大正方形分割成四个小正方形,观察比较(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r2,大正方形的面积就是4 r2,圆的面积比4 r2小,可能比3 r2大。)

2、验证:

(1)引导转化:

师:猜想只能是大致的估计,圆的面积公式需要同学们动手推导出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它们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分别怎么推导出来的?(略)

以上这些图形都是通过剪拼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进行推导。那么圆是否也可以把它剪拼转化成为熟悉的平面图形,推导面积公式呢?你能猜一猜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动手操作:

①分小组动手操作,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开后,拼成其他图形,看谁拼得好,拼出的图形多。

②展示交流并介绍:你是怎样拼接的?拼出来的图形近似于什么?为什么只能说是"近似"?能不能把拼出的图形的边变直一点?

学生回答,课件演示(以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为例,平均分成32份、64份)想象一下,平均分成128份、256份…会是什么情形?

③小结: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教案《圆的.面积教案》。

(3)动手推导:

①引导:当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后,圆和它有什么联系呢?(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如果圆的半径是r,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如何根据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出所要研究的圆的面积公式?

学生讨论交流: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即C/2=2πr/2=πr,宽是圆的半径。教师板书如下: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圆的面积=πr×r=πr2 S=πr2

②自主探究:

A、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周长的一半,高是半径

B、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底是圆周长的1/4,高是4r C、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梯形

梯形的上底是圆周长的3/16,下底是圆周长的5/16,高是2r

质疑:为什么不能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正方形吗?(用假设法,如果圆能拼成近似的正方形,那么它的其中一条边是圆周长的一半,另一条是圆的半径。而无论哪个圆,它的半径都不可能与圆周长的一半相等。)

你还能用其他更简洁的方法推导圆的面积吗?

D、用圆的1/4拼成一个近似的小平行四边形

E、圆的1/16就是一个近似的小三角形

③归纳评价:通过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或先算出其中的一小份再求出总的面积的方法,都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

你认为哪种推导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理解r2的含义并口答:62、72、102、0.52

(4)情景延续:

①如果"喷水喉"的最远射程是5米,你可以自己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吗?(学生求周长和面积)

②由于改进技术,"喷水喉"的最远射程是原来的2倍,那么它的喷洒面积也是原来的2倍。对吗?

3、小结: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想和动手验证,终于得到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老师祝贺大家取得成功!那么,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呢?(半径)是否只有知道半径才能求圆的面积?

(三)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1、求下面各个圆的面积。(课件出示)

半径为3分米;直径为10米。

2、拿出自己带来的圆形物品,动手测量后计算出它的面积。

介绍你测量的方法,为什么可以这样测量?计算圆面积的依据是什么?

3、一张圆桌的桌面直径是1.5米,油漆师傅要在圆桌面的边上贴一圈铝合金,并在正面漆上油漆。请问,油漆师傅要买多长的铝合金,油漆的面积有多大?

4、王大伯想用31.4米长的铁丝在后院围一个菜园,要使面积大一些,该围成正方形好还是圆形好呢?你能当回小参谋吗?

5、城市广场中央有一个具也没有,所以无法测量。他一边延喷泉外圈慢慢走着,一边想,走完一圈,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算出了喷泉池的面积。你知道小琪用了什么方法吗?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你有什么感受吗?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圆面积的知识?你打算如何运用?

六年级简单的数学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体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进一步渗透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比较。

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出新课。

1、复述回顾:

(1)、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判定两种量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3)、判定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A、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B、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C、当圆柱体的高度一定时,体积和底面积。

2、引出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成正比例的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些常用的数量关系之间的一些特征。当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时,底面积和高度又有什么态度呢?(板书:成反比例的量)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探究反比例的意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之前,提出实验要求。

(1)、记录杯子里水的高度,把表格中补充完整。

(2)、观察水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播放实验。

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

3、观看实验记录单,回答三个问题。

①表格中有哪两种量?

②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教师据学生汇报说明:在水的高度和底面积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像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反比例关系。

4、课件展示反比例的意义,请学生回答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得出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是有三个条件,1、两种相关联的量;2、变化方向相反;3、乘积一定。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成反比例关系?

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谁给我们来举个例子吧。

(1)学生自由举例。

(2)师讲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反比例,有的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要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只有积一定,这两个量才成反比例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3)当圆柱体的高度一定时,体积和底面积。

(1)、表格中有()和()两种相关联的量。

(2)、写出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大小。

(3)、这个积表示()。

(4)、表中的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是“√”,不是“×”。

(1)煤的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种子的总量一定,每公顷的播种量和播种的公顷数.()

(3)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4)华容做12道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四、积极应用,拓展新知。

出示课件,正、反比例的例题,请学生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表格补充完整。

学生小组内讨论,得出答案。

五、拓展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比例吗?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2)、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4)、小麦每公顷的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5)、矿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6)、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挑战一下自我吗?好!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堂堂清练习题。

1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