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六年级的教案设计

时间: 新华 六年级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写好六年级的教案设计?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六年级的教案设计,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的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我”寻找幸运花瓣的经过,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2、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对自然的观察、体会与思考中感悟生活。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这是三叶草,朋友说,这是我的幸运物。今天把她介绍给大家,希望也能给你们带来一份幸运。

二、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金波爷爷的散文,重温寻找幸运花瓣的旅程。请拿出你们的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

请同学们读题,重读“寻找”。

三、回顾上节课所学

1、星期一的寻找幸运之旅,不知同学们收获如何?

下面谁来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体会到的?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并划出来。

①谁来读一读。读出“回味”的感觉。

②“乐此不疲”怎么理解?﹝乐于某事而不知疲倦﹞

“此”文中指?回忆课文,我曾怎样乐此不疲地寻找?

(第一次:兴致勃勃 第二次:趁着晨光 第三次:专心致志)

师:这样,起早摸黑,利用一切时间寻找就是文中的乐此不疲地寻找。

③从“乐此不疲”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苦 乐)

三、品味寻找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1、过渡:此中的苦与乐恐怕只有作者自己感受最为真切,但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一些苦与乐的证据,那就是寻找过程中作者不断发生变化的心情。

2.、学生交流,找到句子。

①于是……②我找了很久……③我像发现了奇迹……

④我几乎已认定……⑤我的心……

3、找你最想表达的一种心情读一读。

4、这五个句子中,你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师引述:作者开始是兴致勃勃的是因为…

四、体会第三次寻花过程中的专注与内心的变化

1、过渡:三次寻找中,除了我的心情发生变化外,还有什么不一样?

(第三次最详细)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这次寻找的过程你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我不是赏花,我是在找花”(专心致志)

怎样找花?哪个词语最能概括找花的特点?(专心致志)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说明我不是赏花,在专心致志地找花。

4、反馈:

我必须…(我的姿势如此奇特,因为不是 是 )

许多人…

淡淡的花香…只

a、作者如此一番动作找花,比赏花来得可要辛苦多了,与此同时,还被其他赏花之人所不解,但丁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而文中的我呢?

生反馈:找自己的花,让别人诧异去吧!

b、补充改写练习

——,我没闻到,——,我也没听到,花丛间翻飞的蝴蝶,我没看到,—— 我也不去理会…,我只是在寻找幸运花瓣。

师:我真的没有闻到,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吗?(不)那为什这么说?

(因为我太专注于找花,已致于将其他事物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罢了。)

5、过渡:虽然乐此不疲,虽然专心致志,可毕竟五瓣儿丁香少之又少,一朵朵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闪过:

出示: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①仅仅是三个四瓣、六个四瓣儿吗?

(…)无数个四瓣儿。伴随着每一朵花的寻找,就在一个一个四瓣里,我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②设情境读:

a、我可能是认真地找着一朵朵,眼前是——

b、我可能有些不耐烦地找着,眼前是——

c、我可能失去了信心找着,——

d、可为了那份幸运,我依然坚持继续找着——

③在这不断重复的“四瓣儿”里,你读懂了什么?

(焦急、无奈、专注、失望、坚持)

体会找到时的惊喜

6、过渡:就在这样的寻寻觅觅中,就在希望失望交织的起起落落中,发生了什么奇迹?

出示: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①读读看

②注意这儿数字后的标点,顿号能否改成逗号?

(不能,因为此时“我”内心十分急切,前四瓣是一数而过的。仔细读书原来小小的标点符号也能表情达意哦!

③让我们再来读读,读完说说你有何感受?(作者太高兴了,真是令人惊喜不已啊!)什么是情不自禁?再读,读出惊喜。

五、感悟升华。

1、在“我”眼里,幸运指的是什么?(是乐此不疲的寻找以及找到时的惊喜)

2、那么,这份幸运是源于一个发现吗?

3、反馈,师小结。

(我希望找到五瓣儿丁香得到幸运。经过努力我实现了愿望,表面上我好像并没有得到什么好运气,但仔细回味,从寻找中“我”却享受到了发现的快乐。

4、对比:这快乐是源于一个发现吧!

这快乐是源于一个发现。

对比朗读

5、在你眼里,快乐还源于什么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通过努力,让梦想得以实现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快乐既在于结果,也在于过程。)

(快乐无标准,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有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一颗体会快乐的心。)

就如作文的原文所写——(出示句子)

六、小结全文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散文带给了你怎样的一份幸运?

今天课就上到这里,老师送你们几句话(出示课件)让我们带上努力,把热爱带上,我们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六年级的教案设计篇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前】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有什么意义?

生:清明节,我们要到亲人的墓前怀念过世的亲人。

生:清明节,我们经常去烈士碑前缅怀革命先烈。

生:清明节,我们拜祭先人,献上鲜花,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怀念。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一个伟人,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第一人李大钊同志。

(课件出示李大钊同志的遗像,同时低沉哀回的《国际歌》响起)

(静默1分钟后,出示“民族魂”网上人们悼念李大钊的网上留言)

师:许许多多人,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缅怀李大钊同志,这是“民族魂”网上,人们给李大钊同志的留言,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

(学生自由、轻声读,哀乐轻缓回荡)

师:请几个同学读一读你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一条。

生:梅花象征着努力拼搏,顽强地盛开在寒冷的冬天里开得是这麽美丽,李大钊前辈您就像这梅花一样。

生:伟大的革命先烈,您悲壮的死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您的血殷红而绚烂。映照着被涂炭的大地与山河;您的不屈精神,鼓舞着千万个炎黄子孙,您的美名,永远铭刻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心中,您就像雪中的梅花,傲然独立,香飘四野,挺拔坚韧,美丽芬芳。不愧为岁寒三友。您安息吧!祖国已经强盛,人民正走向繁荣!

生:象征英雄的花,应该送给英雄。您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革命,以自己的生命奠定了中国革命成功的基础……您就像君子兰的名字一样,是个不折不扣的君子。安息吧,愿仁慈的地母的环抱里,用安您的灵魂……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梅花品格、君子兰名字一样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

【上课】

一、听写课文的片段。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片段,学生听写。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学生听完后,课件出示片段)

请学生对照课文或屏幕自己批改,并询问听写情况,提醒破折号的写法及作用。二、学习理解李大钊对革命的坚贞

1、找出片段里,哪是写父亲的表情?

生: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生:还有“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2、思考剩下的部分是写什么?

生:是作者的联想。是作者根据父亲的表情联想到的。

3、请大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父亲的表情和作者想的句子并读一读,思考安定、沉着是什么意思?

4、引导理解为什么父亲的表情是那么安定,那么沉着?

联系上下文体会感受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坚贞。

(板书:对革命事业无比坚贞)

5、许多革命先烈为了正义的革命事业,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课件出示吉鸿昌、刘胡兰烈士的照片、简介及临刑前的伟大事迹,教师指名学生与自己感情朗读,每到动情处,学生自发由衷鼓掌,并加进齐读)

请学生谈谈感想。

三、学习理解李大钊对家人的关爱

1、李大钊同志那样安定,那样沉着,还有其它意图吗?

(学生沉默思考)体会李大钊对与敌人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对家人的关爱。找出相关语段,从读中感悟。

(板书:对家人深沉热爱)

2、这篇课文是表现父亲对事业坚贞不屈,为什么要写到对家人深沉热爱呢?

3、有感情朗读这段话。(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先抑后扬,先静后动)

四、深情缅怀李大钊

1、李大钊同志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追随者,是一个坚强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生命献给革命事业,让我们一起去他的纪念馆瞻仰缅怀他。

(课件出示:李大钊同志网上纪念馆,让学生参观)

2、纪念馆特意设了“网上献花”,请大家讨论一下送什么花好?

3、我们不但要献花,还要留言。请大家先自己在下面拟一拟自己的留言。等会,在课上将最好的留言代表我们班发表在网上。

(学生拟写留言)

4、同学们可以自己登陆“民族魂”网站,表达自己的心意。

5、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与其他19位革命志士被军阀张作霖残暴杀害了,永远离开了他的妻子,他的儿女,他的同志。时隔今天,我觉得这个题目越来越不能足以表达我们对大钊同志的怀念,请大家给这篇文章改改题目。

生讨论后总结为《永远的回忆》(板书:永远的回忆)

6、(出示课件,《国际歌》哀回的音乐同时响起)

总结:牢记就是最好的怀念。永远的大钊,永远的怀念,让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同时,不要忘了这些为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献出生命的革命先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年级的教案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漂亮的书写本课六个生字,准确认读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黄河象化石的情况以及发现挖掘的过程

4、能有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学习作者说明方法的准确性。

6、欣赏科学家假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假想的有理有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化石的资料、搜集黄河象化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

1、师:先来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幻灯出示化石图片)这些都是——化石。关于化石你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化石的资料)

2、出示黄河象化石的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化石吗?对,这是古代黄河象的化石。你对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又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黄河象化石的资料,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及时补充。

3、看来同学们在课前都认真的搜集了资料,为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黄河象。(板书课题)一起来读读课题。这是一篇科普散文,这样的文章我们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二、检查预习

1、学习课文之前先来检查一下我们对本课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出示本课生词指名随机认读,随机抽查个别词语的理解。)在预习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打开书在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有没有小组里解决不了的?

2、我们本课一共有六个字要求大家会写。打开写字课本。我们已经让大家临帖并写了一个。现在我们看一看这六个字按结构分可以分为几组?先来看左中右结构的这三个字你认为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左右结构的呢?最不好写的要数半包围结构的这个腐烂的腐字,跟老师一起先写一下。好拿起笔把,按我们刚才说的再来写一写这六个字。与你预习时写的比一比,是不是有了明显的进步。

3、字如其人,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去写就一定能把字写好看。看我们不都是进步了吗?

4、好下面我们打开书,我请同学们来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一他读得准确吗?二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指名读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随生回答板书:化石样子、假想来历、发现挖掘)请你根据这些内容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在文中用双竖线标出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我们来看一下文章的叙述顺序,你认为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而本文却是先写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再写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最后写化石的发现和挖掘,这在写法上属于倒叙的写法?你知道为什作者要把黄河象化石的样子放在文章的开头来介绍吗?(为了突出化石的样子,说明黄河象化石的样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细读课文,品词悟情

1、那我们就先来读读文章描写化石样子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黄河象骨骼化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有印象,你是从哪一句感受到的,勾画有关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

(1)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感受到黄河象化石的高大,完整。有多高?四米比我们教室还要高出一米,有多大,长八米教室长。这具大象的骨架如果放在我这里恐怕屋顶都要涨破。你怎样理解除了尾椎以外这句话?(只有尾椎不是化石)

(2)看,前面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是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三米多长的大象牙重有三吨,得用载重吨的大卡车去拉。你怎样理解甚至?(舌骨很难发现也能保存着,说明化石的完整。)

(3)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一百多块的脚趾骨,连三四厘米的趾骨也没有失掉可见完整。大到三米长的大象牙,小到三四厘米长得脚趾骨都保存着,可见它的完整。

3、作者为了说明化石的高大、完整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这在说明文中是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我们来再读读这三句话,感受一下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准确性。

4、人们站在这样的骨架前,似乎可以看到一头大象这昂首阔步向前跑。(出示图片)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你看到的这具化石的样子介绍给大家吗?结合第一段的内容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

5、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的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为什么能这样完整的保存下来呢?(死后没有被移动过)你怎么知道的?

6、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问题: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发现的?因为什么所以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7、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大象的脚踩着石头。课件出示: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大象是失足落水的,死后没有被移动过,这都是科学家们的想象和推想。但是不是随便瞎想。而是有理有据。科学家的推想是有根据的。那么科学家又会我们假想出怎样的一个精彩的大象失足落水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再去欣赏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

2、科学家根据发现时黄河象的样子为我们假想乐乐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自由读课文的2——5自然段。

交流;

1)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2)归纳总结出:因为天气的炎热才有象群的疲劳和干渴,才会有老象因为急于喝水而失足落水。岁月的变迁使之成为了化石。

3)体会科学家假想的条理性。

4)同桌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

3、科学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假想?

联系最后一段的内容说一说。

三、课外延伸

1、找一找这样的科普文章读一读

2、为黄河象设计解说词,写一写。

四、综合提升

自己试着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写一篇小故事。

板书设计:

黄河象

化石样子——高大完整

假想来历——有理有据

发现挖掘——科学有序

六年级的教案设计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能够运用联想、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诗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内涵。

教学难点:

体味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童年有很多美好回忆,童年有很多幼稚的想法,但童年也充满着令人感动的丰富情感。成长中我们一步步走向成熟,成熟中我们频频向童年挥手作别,走向我们自己的路。板书课题《我们上路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初读全诗(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句子读准、读通顺)

3、指名读课文。

4、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请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朗读,全文分三部分(1、2节:虽然我们很稚嫩嫩但我们还们还是上路了;2、3、4节:路上可能遇到美丽也可能有挫折,但我们决不后退;5、6、7节: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要勇往直前,脚踏实地。)

3、分三部分指明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深入理解诗句,体会全诗思想。

1、自由读每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把自己的理解或感触作上记录。

2、在小组内交流。

3、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重点点拨“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象征的意义)

4、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用喜欢的方法朗读。

(2)在班级表演读。(师配乐)

五、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创作一首同一题材的`小诗或者替作者补写其他你觉得可以合理添加的章节。给学生时间练笔,然后请学生在班上朗读。

总结:这节课,我们明白了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际遇顺逆交错但不能因此畏缩不前,要勇往直前,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年级的教案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电脑的神奇;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

2.出示课件:机器人

3.师: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那这个机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果园机器人》。(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三、讨论与交流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

2.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

2.展示: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五、综合拓展

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六年级的教案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算式题。

2.浸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具准备

1.自制两套三层复式投影片。

2.投影图片3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出示投影一)

1.口算:

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5个12是多少?

(2)3个14是多少?

列式:

(1)12+12+12+12+12或125

(2)14+14+14或143

题中的两个式子哪个简便?(125,143)

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5个12是多少?3个14是多少?)

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吗?(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这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它对于分数乘法适用吗?

(二)讲授新课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多少块?(投影)

2份。)

听回答,老师边重复边投影(三层复式投影片)。

把一块蛋糕(出示一个圆)平均分成9份(覆盖平均分的9份),取其中2份(覆盖2份是红色的)。

(3)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问: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相同。)

问:为什么?(三个加数相同。)

问:这个算式你们学过吗?它是什么数乘以什么数?(分数乘以整数。)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

师:分数乘以整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并说出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

练一练(投影片二)

①看图写算式。

②根据意义列式。

③看算式说意义。

2.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1)推导法则。

我们了解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你想知道怎样计算吗?

①导出计算方法。

你会计算吗?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可以互相说、互相看。)

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边加上虚线框。)

(2)根据上面方法试算下面各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用投影反馈。)

②归纳法则。

通过以上几个式题的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

师: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③应用法则计算。

有不一样的吗?强调结果化成带分数。

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

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写算式。

第3页的第1题,看图写算式。(填书上)

行间巡视,注意: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

2.先说算式意义,再填空。

3.看算式,约分计算。

4.口算:

5.判断:(打手势)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是什么?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能约分要约分,结果是假分数,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确定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它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法则,难点是法则的推导。在设计教案中,以突出重点为中心,教法与内容设计要服务于中心。

2.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很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精心设计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服务,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推导公式进行铺垫。

3.重视法则推导过程,应用转化思想,启发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法则推导,让学生先尝试、观察、讨论、总结,而后再概括法则,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发挥小组的团结协作作用。在课堂上,不仅有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还有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以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

六年级的教案设计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2、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几种描写方法。

2、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并预习课文。

2、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情景渲染

1、学生背诵的《长征》诗。

2、学生自由谈谈长征。

3、简介作者。

4、谈话导入,板书课题。(课件展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注意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

a、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有感情的多读几遍。

c、课文的&39;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可是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班级交流。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1、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旁边简单的记下自己的感受。谈话:作者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呢,要想使故事精彩,必须抓住细节来描写,以及一个个动人的片断。

2、全班交流。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述。

3、小结:班长正是按着指导员的要求去做的,在精神上给予战士安慰和鼓励,就像“上级”,在生活上时时处处给予关心,就像“保姆”“勤务员”。

4、再次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表现。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的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曲的鱼钩。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一句话。

1、指名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指导朗读。

五、音乐渲染,深化主题

作者要用鱼钩表明自己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想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们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贵品质。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们的优良传统,那么让我们用歌声许下我们的誓言。

六、复述课文

以讲解员的身份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注意讲解要点。

1、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的方法。

2、注意把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板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关心同志老班长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

2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