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时间: 新华 六年级教案

教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教学指导。写好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不是那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2)提问: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演示课件“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

2.教学例4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18(2)(3)1.8: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2)

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3)1.8:0.09

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填完整

2.做练习十三第5-8题。

3.补充练习

选择

1.1千米∶20千米=()

(1)1∶20(2)1000∶20(3)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1)20∶21(2)21∶20(3)7∶10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2

一、教学内容

信息的误导

二、教学目标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三、具体编排

1、例1。

例1说明从信息表达比较模糊的统计图中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结论。

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图中“其他”部分的具体含义,使学生明确:“其他”占彩电市场份额的47%,其中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作统计图时,一定要客观准确地反映信息;在分析统计图时,不要被数据模糊的统计图误导。

2、例2。

例2说明利用统计图进行统计分析时,不能仅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还应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的统计信息,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教学时,可先呈现这两幅统计图,让学生说说:“A、B两人绘制的是同一个公司员工的月薪统计图,为什么看起来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认识到:在运用统计图进行比较和判断时,一定要注意统一标准,才不致发生误判。

四、教学建议

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应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对统计结果做出正确解释,并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准确的判断、预测。

2、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单元教学时应注意向学生阐明以下两点:

(1)统计图在表述统计结果时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故统计活动中常用统计图来描述统计信息,展示统计结果。

(2)不要被统计图表面的信息迷惑、误导,要保证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实际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谈谈直观感受和看法,再引导学生分析统计图表达和包含的数据信息,得出正确结论。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教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

二、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时教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发展,快速练习

(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

(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

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板书

12=1/2块

94=9/4块

a8=a/8块

ab=a/b块

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

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

(1)、学生观察思考: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2)、汇报发现。

板书:被除数除数=

(3)、引导思考: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

学生讨论得出:分母不能为0。

板书:(除数不为0)。

3、尝试用字母表示。

4、及时练习。

23=87=165=1012=

5/6=()()13/15=()()

12/7=()()100/6=()()

(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呢?怎样把2化成假分数?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师出示温馨提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检测合作学习效果。

3、师做针对性点评。

4、及时练习。

课本40页第2题。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并采取边学边练的形式,使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四、全课小结,学生谈收获。

学生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我的板书就是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进行设计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4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0-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例3中的条形图。

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的数量关系。

如:把黄花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11/10,绿花是黄花的6/10(3/5);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10/11,绿花是红花的6/11等。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1)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它是那种花朵数的1/10?也就是多少朵的1/10?

追问:50朵的1/10是什么?指出:“红花比黄花多1/10“,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1/10。

指名列式。

问: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完成计算。

2、学第(2)小题。

出示:绿花比黄花少2/5,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追问:绿花比黄花少2/5这个条件中,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2/5?

反思: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

指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

3、做”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可以先按要求画一画,再完成填空。

三、巩固训练

1、做练习五第10题。

先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写完整。

2、做练习五第11、12题

独立解答,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13-15题。

教学反思:

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练习五第6、7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8、9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5

教学内容:

P7“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对所学知识分阶段进行整理的习惯。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信息方程、应用方程的兴趣。

教学资源: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一下。

二、回顾与整理

1、出示小组讨论题:

(1)像3.4_+1.8=8.6、5_-_=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

2、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3、把各自思考的情况在小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交流。

讨论题(1)可以让学生说说首先要将这样的方程作怎样的变形,并提醒学生解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讨论题(2)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说本单元学会了用方程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并结合所举例子说明解决每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练习与应用

1、解方程

180+6_=33027_+31_=145_-0.8_=10

2.2_-1=1015_÷2=604_+_=3.15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体交流时要关注学生解这些方程的准确率,并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解每一类方程的基本方法,反思解这些方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1)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它的铁路桥比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5倍多197米,公路桥比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3倍少421米。

①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长多少米?

②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长多少米?

__让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后找出相关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说一说。师随机板书:

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5+197=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

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3-421=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

__问:在列方程时应该怎样表示题中的两个未知数量?

(2)练习与应用第3题

__先让学生看图后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__问:这棵树苗从80厘米长到104厘米,经过了几个月?你怎么知道的?

__问:你能说说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如有困难,教师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随机板书:

小树原有的高度+6个月长的高度=小树现在的高度

(3)学校印制画册一共用去1740元,其中制版费300元,其余的是印刷费。每本画册的印刷费是3.6元,学校印制了多少本画册?

__学生读题后,教师先结合图书的印刷过程向学生介绍“制版费”和“每册印刷费”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印制画册用去的总钱数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制版费,另一部分是印刷费,也就是每本印刷费与本数的乘积。

__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__交流时让学生结合所列的方程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整理与练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四、作业:P7“练习与应用”第2、3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学(导学)

课前两分钟

一、旧知铺垫、导入复习课

1、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出示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前置学习(自学)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复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什么不足,一起讨论。

小组合作

学习

(互学)

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1)说一说主图中所说的含义:

台风中位于A市东偏南30度方向,距离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向A市移动,

(2)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3)理解题意,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图。

(4)台风在A市的东偏南30度距离600千米的地方。

(5)图例要弄懂。

(6)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台风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全班交流

展示学习

(展示)

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3、复习教学例2

投影出示课本中主题图

(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本题的含义。

(3)互相讨论方法。

4、完成21页中的做一做。

1)你是怎样做的?

2)集体订正。

5、学生自学教材第22页例题3.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2)、同坐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完成教材22页的“做一做”。P23第2,4,6,7题

集体订正。

挑一道典型的求平均数的题目进行练习,如求平均速度;复习一下画角的过程,会描述小林家在小强家什么位置,小强家在小林家什么位置?

拓展检测

学习

(测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确定距离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的距离。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直接揭题: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都在上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知识,出示课题:

2、情境设置:同学们,我们经常要去超市购物吧,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好款后,付款员阿姨还回给你一张小票(实物出示),这是许老师去超市购物得到的一张小票,你从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

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商场

品名单价数量金额

保鲜膜5.3815.38

立白洗洁精4.7914.79

农夫果园饮料3.3013.30

三笑牙刷1.4111.41

①学生畅所欲言

②师:那你根据我们今天上的内容“”,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哪些算式?

生答师板书:5.38+4.793.30-1.41

5.38+3.304.79-3.30

4.79+1.41+5.385.38-4.79

……

二、进入新课

1、尝试解决:我们说出了这么多算式,现在请你选择其中几道试着列竖式做一做,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

2、你做了哪几道?你是怎么做的?能告诉大家吗?(生上台实物展示)

①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列?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这样列是对的?

(可从元、角、分方面来说,也可从数位方面来说)

②还有谁做了其他不同的题目,上来展示,并介绍你自己的做法。

3、深入

师:大家仔细看,这4个小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那你能不能举几个其他位数的小数相加减呢?(注意;整数部分不要超过3位,小数部分不要超过4位)

4、小组活动:请你任意写两道小数加减法的算式,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位数都可以不一样,然后同桌交换做,做后再让出题的同学批,看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5、反馈:实物展示,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①突出验算方法: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呀?

②突破难点:我这里有这样两道题目:10-0.489.46+10.34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你有什么建议吗?

6、:那我们上到这儿谁能比较完整地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呢?(后实物投影展示“法则”)

三、巩固练习:

1、专项练习。夺

8.35+4.65=21.37-8.37=

16.74+5.238=3.4-0.56=

10-4.8=6.42-4.2=

2、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高处的光管吗?

一群小动物在渡口过江,现有一大一小两只渡船,大船限载重0千克,小船限载重600千克,5只动物同时过渡口,该怎样乘船?

2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