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要怎么写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1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3—34页的例2和例3。例2是以探索圆锥的体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为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例3则是在例2的基础上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核心能力
在探索圆锥的体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发展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探求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圆锥与圆柱的联系,发展推理能力。
(四)学习重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五)学习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锥的体积》名师课件、若干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和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沙子和水
二、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请你整理出来。
(2)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请整理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物体的体积公式以及圆锥体积的推导,深化转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为圆锥体积的推导埋下伏笔。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
(出示沙堆)
师:你们有办法知道这个沙堆的体积吗?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各种办法。
预设:把它放进圆柱形的容器里,测量出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就可以知道等等
师:能不能像其它立体图形一样,探究出一个公式来求圆锥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出求圆锥体积公式的必要性。
2.问题探究
(1)观察猜想
师:你们觉得,圆锥的体积和我们认识的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可能有关?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圆柱,圆柱的底面是圆,圆锥的底面也是圆……)
师:认真观察,它们之间的体积会有什么关系?(出示圆柱、圆锥的教具)
学生猜想。
(2)操作验证
师: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亲自验证。
实验用具:教师准备等底等高和不等底等高的各种圆柱、圆锥模具,一些水。
实验要求:各组根据需要先上台选用实验用具,然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做好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号圆锥2号圆锥3号圆锥
次数
与圆柱是否等底等高
学生选过实验用具后进行试验,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收集有用信息。
(3)交流汇报
①汇报实验结果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②分析数据
师:观察全班实验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大部分实验的结果是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水,也有两次多或四次等)
师:什么情况下,圆柱刚好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水?
各组互相观察各自的圆柱和圆锥,发现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也可以说成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是不是所有符合等底等高条件的圆柱、圆锥,它们的体积之间都具有这种关系呢?
老师用标准教具装沙土再演示一次,加以验证。
③归纳小结
师:谁能来总结一下,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4)公式推导
师:你能把上面的试验结果用式子表示吗?(学生尝试)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圆锥的`体积公式及字母公式:
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S=sh
师:在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个条件最重要?(等底等高)
进一步强调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存在这种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猜测,让学生感知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渗透转化的思想。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感知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考查目标1、2
(5)实践应用
师:还记得这堆沙子吗?如果给你了它的高和底面的直径,你能算出这堆沙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5t,这堆沙子大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师: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
(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学生试做后交流汇报。
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V=πh来求圆锥的体积。
师: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注意要乘以,因为通过实验,知道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3.巩固练习
(1)填空。
①圆柱的体积是12m,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m。
②圆锥的体积是2.5m,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m。
③圆锥的底面积是3.1m2,高是9m,体积是m。
(2)判断,并说明理由。
①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②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倍。
(3)课本第34页的做一做。
①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cm2,高是12cm,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②一个用钢铸造成的圆锥形铅锤,底面直径是4cm,高是5cm。每立方厘米钢大约重7.8g。这个铅锤重多少克?(得数保留整数)
4.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V圆锥=V圆柱=Sh。
(三)课时作业
1.王师傅做一件冰雕作品,要将一块棱长30厘米的正方体冰块雕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雕成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30÷2=15(厘米)
×3.14×152×30
=235.5×30
=7065(立方厘米)
答:雕成的圆锥的体积是7065立方厘米。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题,要在正方体里面雕一个最大的圆锥,必须满足圆锥的底面直径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圆锥的高也要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在实际中感受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同时为下面在长方体里放一个最大的圆锥做了铺垫。考查目标1、2
2.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可以怎样放?怎样放体积最大?(测量教室长12m,宽6m,高4m.先计算,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有一定的难度,在考察学生对圆锥体积理解的基础上,又综合了长方体的知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
①以长宽所在的面为底面做最大的圆锥,此时圆锥的高为4m,底面圆的直径为6m.
②以宽高所在的面为底面做最大的圆锥,此时圆锥的高为12m,底面圆的直径为4m.
③以长高所在的面为底面做最大的圆锥,此时圆锥的高为6m,底面圆的直径为4m.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杠杆平衡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杠杆平衡的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竹竿,棋子,塑料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材料,导入活动:
1.检查课前布置的制作工具(简单杠杆)的作业。
学生对照制作要求,自查和同组互相检查。
小黑板或媒体出示制作要求:
(1)准备的竹竿长1m,尽量做到粗细均匀。
(2)在竹竿中点打孔,拴绳子时注意绳子的长度,同时注意检查拎起绳子后竹竿是否平衡。
(3)从中点处每隔8cm做一个刻度记号,尽量等距离。
拿出准备好的棋子和塑料袋。检查大小是否一样。
2.揭示课题:有趣的平衡(板书)
二、动手实践,探索规律
1.活动一:探索特殊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
(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两边所放的棋子要同样多。”
②演示:如:左边放3个棋子,右边也必须放3个棋子,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2)如果左右两边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的刻度要相同。”
②演示。如:
左边塑料袋挂在刻度“4”的点上,右边塑料袋也要挂在刻度“4”的点上,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3)小结:
你有什么体会?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2.活动二: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A)
(1)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
①也放4个棋子行不行?会产生什么结果?
②应该放几个?
“放3个。”
(2)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
①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
学生交流,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
②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2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3个。
③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1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6个。
(3)小结:
师:你有什么体会?
左右两边棋子个数与刻度数的积要相等。
3.活动三: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B):
(1)问题: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
(2)实验活动:
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活动。
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③教师提供表格,引导学生展开活动。
右刻度
所放棋子数
乘积
(3)汇报结果。
学生发现: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4)从表中你发现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成什么比例?
学生观察表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不难发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三、应用规律,体会揣摩
1.基本练习:
母女俩在玩跷跷板,女儿体重12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5分米,母亲体重60千克,她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提示:从新课探究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体重和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成反比例。因此,可直接设她坐的的地方距支点的距离是_分米。可以得到方程
60_=12×15
解方程得_=3
答:她坐的地方距支点3分米才能保持平衡。
2.综合练习:
桌子上有一个天平,天平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可以滑动的托盘,天平的臂上各有几个相等的刻度。现在要把1克,2克,3克,4克,5克五个砝码放在天平上,且使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该怎样放?
提示:(1)根据臂长和质量成反比例
(2)先确定每个托盘中所放砝码的总质量,在确定臂长。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些知识的?
2.评价。
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
板书设计:
有趣的平衡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作业设计
基础:
1.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__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综合:
2.有一位菜贩很不老实,他有一架动过手脚的天平。这架天平的两臂不等长。有一天,当他向农民们购买实际重5千克的白菜时,就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短这一侧,这样称起来较轻,天平显示只有4千克重;而当他把白菜买出去的时候,他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长这一侧,这样称起来白菜会有多少千克重?
提示:
(1)可以像例题中一样,用列表的方法做。
(2)根据臂长与质量成反比,列方程求解。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3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2)、收集生活中应用到百分数地方的知识。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数的优点。
教育方面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的应用意识。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学情分析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通过类比类推理解思路。
根据学生学段的特点,教学中应开放课堂,推广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熟知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用从百度搜索的相关知识)
学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材料,找到了很多教案作为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小学教学网有关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多媒体课件PPT,给生直观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生交流,充分感知
师:同学们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
生:我在酒瓶的商标上找到了酒精度11.5%。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60%,脂肪≥3.5%。
生:我在亲亲果冻找到“中奖率为100%”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虽然没学过,但都会读出来,我真佩服你们!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
生:百分数的用途很广。
生:百分数很重要,生活中离不开它。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充分感知百分数,并创设了平等交流的氛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活动二:合作探究,充分感悟
师:老师也收集到了好多百分数,看,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课前把百分数圈出来,用课件展示)
(在这里用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环保教育。)
师: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你们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百分数是什么样的数?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生: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师: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拿出手中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交流,准备汇报)
生:我收集的是: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我的理解是把衣服的成份看作100份,其中棉占68.5份,所以68.5%表示棉占衣服成份的68.5%;涤纶占23.5份,23.5%表示涤纶占衣服成份的23.5%;晴纶占8份,23.5%表示晴纶占衣服成份的8%。
生:我收集的是:太平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49%,我的理解是把海洋总面积看作100份,其中太平洋的面积占49份,49%是太平洋面积与海洋总面积比较的结果。
生:我收集的是:中奖率为100%,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购买100次,100次都中奖,100%是表示购买次数与中奖次数的比率。
师:从同学们的理解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通过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理解体会了百分数的意义,那百分数与我们学过了分数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小组合作研究讨论,并作好记录)
生:我们组认为它们的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分数有时可表示这种关系,有时只表示具体数量。写法也不同。
生:我们组补充,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容易比较大小,一看就清楚。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不一定是白分数。
(评析: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创设了“现实数学”的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及优点,同时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得到交流、沟通,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三:主动应用,拓展升华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对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得相当透彻了,那么你会写百分数吗?会写请到黑板上写一个百分数。
(学生有一拥而上,写出各种各样的百分数。)
师:同学们写了这么多的百分数,你能任选一个说说它的意义吗?生:我选50%,这节课我举手4次,老师让我回答2次,我回答的机会占举手次数的50%。
生:我选96%,第三单元测查我们班及格人数44人,几个率约占全班人数45人的96%。
生:我选120%,它的分子比100大,有意思,比如工人一天要生产20个零件,结果完成24个,完成的占生产任务的120%。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不能应用百分数的意义,用一句话表达对自己或同学、老师的满意率?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李某的满意率10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同桌的满意率50%,对老师的满意率95%,因为同桌上课时老是吵我,而老师没有发现。
生:我对老师意率为100%。
教学反思
数学课堂通常是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上台写分数,选自己喜欢的百分数说意义,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学生的学习交流活动,无不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有趣、有用,体验到数学思考的快乐和挑战困难后的精神满足。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4
一、教学内容
化简比。(教材第50~51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3、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难点:理解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面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课件出示题目)
4/86/3012/1814/56
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
2、六二班共有学生50人,今天出勤人数为46,总人数与出勤人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
3、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4、引出新课。
师:为了使数量间的关系更明确,我们经常要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师: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最简单的整数比?
引导学生联系最简分数的概念,讨论什么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指名学生举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5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1.由于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要比整数乘法的极端过程复杂,因此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吃力感,所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保证。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小学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还是以整数乘法为主,他们习惯于学习整数乘法方面的知识和解题方法与思路。因此学习本节课内容主要从整数入手,逐渐加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认识。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在刚开始学分数乘法时可能有时想不到先约分,后计算。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4.1分数乘整数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复习题。
(1)列式计算。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提问:你还记得整数乘法的&39;含义吗?
(2)计算:
提问: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如何计算?
2.引出课题。
第二道题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活动2【活动】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自由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分析演示:
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可以画图表示吗?怎样表示?
3个人呢?
求3人一共吃了多少个,
就是要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用加法计算:++==(个)
求3个的和是多少,还可以怎样列式?
用乘法计算:×3
这个乘法算式与我们之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都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区别在于,在整数乘法中,相同加数是整数,在分数乘整数中,是分数。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2.教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第一次遇到,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式子来计算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
补充两个例子:若每人吃个,×3=
若每人吃个,×3=
今后每次都要转化成分数加法来计算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中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概括总结计算方法。(同桌互说)
请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4)介绍约分及注意事项。
根据的计算过程,指出: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然后再乘,结果相同。教师示范,注意约分书写格式: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追问:你知道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结果不会变吗?(还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请你比一比,想一想,计算结果约分和在过程中约分,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3.反馈练习:练习一第1题、做一做。
活动3【活动】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关于分数乘整数有哪些收获?
活动4【练习】课堂作业
A部分:练习一第2、3题。
B部分:青岛地铁2号线将于20__年底实现东段通车,全线共设车站22个,平均每两个站之间距离是五分之六千米。青岛地铁2号线全程长是多少千米?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54页例2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理解题意
(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2.填空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c,长与宽的比是5:2,长与宽各是多少c?
4.一个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全班有多少人?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7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58页“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电脑课件呈现下表
种 类 摄入量/克 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类 50
奶类和豆类 450
鱼、禽、肉、蛋等类 600
蔬菜和水果类 900
谷类 1800
2、电脑课件呈现统计图(或以学生的作品亦可)。
3、引入新知。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什么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呢?
2、了解扇形统计图特点
3、即时练习。
完成课后的“说一说”。
(1)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扇形统计图,读一凑统计图中的各类信息。
(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说信息,并计算各种成分的百分比
汇报计算结果,订正
学生发言、交流
学生汇报: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
观察,说出获得的信息
根据教师引导说出发现
从扇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
观察数据,发现,说出不同,说出自己的看法
进行计算,订正
三、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谈话:这张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请你运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人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吗?
揭题,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出示课件一边呈现扇形统计图,一边进行简要讲解,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的大小(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占总摄人量的百分之几)
四、巩固升华
完成课后“试一试”。
1、比较各项活动时间,说一说有什么不同。提出数学问题
2、总时间是多少?各项活动时间可以怎么计算?
3、参照题目,画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并和同学进行交流。
五、全课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试算,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东西,放在口袋里呢,这东西大家平时都玩过,还挺熟悉的,四四方方的,猜猜看是什么?(学生猜)
2、还是让老师给你点提示吧!
课件逐句出示:买来方方一小盒,用时却有几十张,红黑兄弟各一半,还有一对“双胞胎”。
3、现在知道是什么了吧!课件出示:扑克牌
(设计说明:通过一则小小的谜语导入新课,与之后的新授的比赛巧妙衔接,以扑克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数学问题就跟扑克牌有关。你们都知道扑克牌有四种花色,而每一种花色都有13张。(课件出示)A,2,3,4,5,6,7,8,9,10,J,Q,K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比例,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从这13个数字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数字来写出一个比例。
2、学生汇报写出的比例并说明理由。
3、们都是选择4个数字来组成比例。那你们想知道组成比例的4个数叫什么名字呢?(想)那就请同学们自己预习课本43页最后两段(师出示课件预习提纲)。(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4、就学生汇报的比例,找出内项与外项。
(设计说明:通过一个写比例的小活动,一是复习了比例的意义,二是教学了内项与外项。)
(二)在刚才同学们写比例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脑子转得可真快,王老师想跟你们比一比,比谁能更快地按要求写出比例。怎样?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生:敢)
1、那我们就开始吧,请同学们先看“冠军攻略”(比赛规则)
课件出示:
冠军攻略
参赛者:王老师,全班同学
规则:迅速判断由电脑随机抽取出来的4张牌面上的数学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请写下来。(至少写两个)(完成的可先举手示意)
2、第一轮:6、8、9、12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并由学生验证,得出老师胜)
第二轮:3、5、4、8
(老师比学生提前判断出不能组成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第三轮:4、8、6、3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
(设计说明:由扑克牌引出三轮比赛,设计都由老师胜出,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厉害,这么快地写出8个比例,借此激发学生探究。)
3、同学们一定很好奇,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地判断出这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并能很快地写出比例,其中有什么奥秘?其实老师是有冠军秘籍的,而秘密就藏在这些比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所写的比例的内项与外项,小组交流讨论,看看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验证,课件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字母公式”
5、师讲解如何很快的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设计说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们多方面验证,从个别推广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
看样子,同学们对新知掌握的不错,愿意接受挑战吗?
(三)练习运用。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2、如果把2.4:1.6=60:40,改写成分数的形式,你会写吗?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
指出:2.4与40的乘积等于1.6与60的乘积。
三、课堂巩固,练习提升
1、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判断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14:21和6:9(2)3/4:1/10和15/2:1
(3)9:12和12:15(4)1.4:2和7:10
2、把图A按比例放大得到图B,按比例缩小得到图C。根据图中的数据组成比例。(课本46页第3题)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2=24:()()/15=4/51.5:3=():3.448:()=3.6:9
四、实践活动题
8:A=B:1.5,那么A和B可能是()和()
如果A是小数,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如果A-B=1,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如果A+B=7,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设计说明:习题的安排旨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最后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复习导入
1、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表示出班级“__”同学的位置?指一生说。(这位同学是用数对表示的)
2、以学校为参照点点,说一说旗医院的位置?指一生回答。(旗医院在学校的西北方向)(这位同学用方向表示,为什么不用数对表示了?反之,第一问为什么没有用方向表示?)
3、师小结引出新课,表示位置的时候,区域小,没有参照点时可以用数对表示,比如第一小题。区域大有参照点时要用方向表示,如第二问,可是在学校西北方向的建筑还有很多,比如水泵厂家属楼,锦山市民广场,西府加油站等等,怎样能更具体的表示出旗医院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二、新课探究
1、出示课本情境图,说一说图中讲述的是什么事?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出问题)
预设1:A市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怎样确定?(学生先说,说的不准确不完整。师:说的有道理,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课件演示:A市东偏南30°是以A市为顶点,以正东方向为起始边,向南旋转30°的过程。)
预设2:在图中怎样画东偏南30°?(这个问题稍后解决)
预设3:是以谁为参照点的东偏南30°。(谁能回答他的问题?“A市”你们是这样想的吗?不错)
预设4:台风中心在哪个大的区域内?(谁能回答他的问题?“A市及周边”你们是这样想的吗?你的想法与老师的不谋而合)
预设5:能不能说南偏东?(你的这个想法很有创新,能不能这样说?“能”谁知道用“南偏东”应该如何表示?学生先叙述)(说的不错,看来用图结合着说会更好。课件展示:南偏东60°,南偏东60°是以A市为顶点,以正南方向为起始边,向东旋转60°的过程。与东偏南30°,他们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因此东偏南30°亦可以表示为南偏东60°。那么北偏西20°,还可以表示为什么?生说“西偏北70°”像这样你还能举个例子吗?)(同学们真厉害,能够举一反三,老师也要向你学习。)
2、我们理解了题意,把不明白的问题也解决了,考验大家的时刻到了,(教师出示只有4个方向的方位图,学生每人一份)你能用方位图表示出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完成。
3、选取有代表性的图在展台展示,并说一说这幅图能不能表示出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预设:1、没标名称的;2、没标度数,距离的;3、东偏南30°画错的;4只有方向没有距离的等等)
4、现在同学们知道怎样才能准确的表示出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了吗?
5、修改自己的图,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6、展示两个组的图,并说说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7、小结:怎样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先画出4个方向的方位图;再画出方向,标出度数;用一条
线段表示一定的距离,标出图上的距离;标出各个名称。
想一想: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哪几点?方向、距离
二、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20页的“做一做”,再在小组里交流。
想一想: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哪几点?方向、距离
四、我的收获与思考
五、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具体位置:方向、距离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10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能试图探索出解答一般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3.体验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中的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我国从1997年至今。铁路已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提速,高速列车已经步入了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列车提速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时事中提取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读活书、用活书,培养关注时事的兴趣。】
二、过程
师: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情境图)
生:从图中知道,原来的列车每时行驶180千米,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我想知道,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师:“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你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生1: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快多了。
生2:我们首先要明白“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这句话的意思。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我们可以画图表示现在的速度和原来的速度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师:好,那就自己画图,试试看,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很容易从图中看出,“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意思是指提高的部分相当于原来的50%,是把原来的速度看作单位“1”,这样我们就可以先计算速度提高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然后计算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
生2:从图中我们能看出,提高的部分是原来的50%,也就是说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是原来列车速度的(1+50%),这样就把问题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师:说的都对。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解决问题吧!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说想法:
先求比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180×50%+180=270(千米)。
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180×(1+50%)=270(千米)。
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从下面的信息中,选择两个信息,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决。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试一试”中的4条信息)
学生自己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然后交流各自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选取不同情况的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经过练习之后,淘气发现无论解决的是什么问题,都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烘干前后的关系,你同意淘气的看法吗?为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线段图)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达成一致意见,明确:烘干前的质量多,烘干后的质量少。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通过寻找数量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画线段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有效的方法。】
三、总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二)
先求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
180×50%+180
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180×(1+50%)
教学反思:
能够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他们对教材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的这种不同理解,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先独立思考,后尝试解答,再合作研讨。提倡、发现学生的多种思维和不同解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路。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11
教学要求: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根据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自制的圆锥,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
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的教具。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
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在图上表示出这条高)提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
4.学生练习。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13页有关内容)
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14页上面的图)
(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
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问: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6)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
8.教学例l
(1)出示例1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2.做练习三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习三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4、5题。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示圆片图形: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二、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6、巩固练习:课本58“做一做”的第1-4题。
三、学习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2、判断,并说为什么。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圆的半径都相等。()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在教授《圆的认识》后,有如下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扬长短,促进教学。
一、联系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形的。课后引导学生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1、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节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如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发现圆的一些特征;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看书,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并伴随新知识的获得,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2、在画圆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画圆的经验了,就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在学生介绍画圆的经验时,我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我很自然地解决了“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问题,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了圆的画法。
3.应用知识,体验价值。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机演示自制教具车轮,让学生再好奇,愉悦的氛围中明白了车轮做成圆的车就跑的既快又稳道理。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体现了学习的乐趣。正真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生活。
不足之处:
1、在本节课画圆的部分,没有在黑板上示范圆的画法,因此并没有规范学生对圆的画法的认识,学生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感觉,没有创设出一个理解的空间。、
2、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
3、在尊重学生方面还应注意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4、圆与点、直线、圆的位置关系还不是很清楚、证明题中还不会找条件。
5、扇形的面积计算还不太熟练,有待于进一步巩固。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13
教学目的:
1、感受百分率源于生活,理解常用百分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让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产生问题。
1 学生实验。
教师准备好一桶盐水、一桶淡水,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杯子,随便在哪一只桶里去装一杯水,再把鸡蛋放入杯中,观察发现了什么?(有的杯中的鸡蛋能浮起来、有的杯中的鸡蛋沉下去了)
1、猜测原因。
2、如果没发现原因,教师可以带学生尝一尝杯子里的水,发现鸡蛋能否浮起来与水的咸淡有关。
二、探究学习,初步感知
1、演示实验
一号杯中:倒入200克清水中放入5克盐。
二号杯中:倒入200克清水中放入10克盐。
三号杯中:倒入200克清水中放入20克盐。
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盐溶化在水中了)
2、计算,三杯盐水中盐各占盐水的百分之几?
5÷(200+5) 10÷(200+10) 20÷(200+20)
=5÷20 =10÷210 =20÷220
2.4% 54.8% 9.1%
3、揭示:盐占盐水的百分比就是含盐率。
4、口述:①号、②号、③号杯中盐水的含盐率。
三、深入探究,寻找规律。
1、比一比三杯盐水的含盐水率的高低。
(方法1:看计算出的数据。方法2:尝盐水的味道。等)
2、含盐率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① 猜测。(与盐的多少有关。与水的多少有关。)
② 讨论。
③ 验证。
А、与盐的多少有关。
在①号杯中在放入5克盐,计算出含盐率约为4.8%,与原来①号杯中含盐率约为2.4%比较:盐多起来了,含盐率高了。
Б、与水的多少有关系:
在②号杯中再放入20克水,计算出含盐率约为4.3%,与原来②杯含盐率约为4.8%比较:水多起来了,含盐率减低了。
④、结论:水不变,盐越多,含盐率越高。
盐不变,水越多,含盐率越低。
3、一杯水的含盐率是20%,要提高它的含盐率,该怎么办?(方法1、可以加盐。2、可以蒸发水分。等)
四、知识迁移、完善揭题。
1、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①课前同学们都做了种子发芽实验,请大家汇报试验情况。
(如:我试验用的种子是黄豆,共20粒,发芽了17粒。)
②为了提高种子的利用率,需要计算发芽率。什么是发芽率?怎么求?
③计算后,学生交流自己的种子的发芽率。
④问题:种子的发芽率可达多少?
2、除了含盐率、发芽率,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百分率,请学生说一说你知道的百分率,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3、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取个课题?(百分率应用)
五、比赛、调查、应用延伸
1、现场每人计算10道口算题,比一比谁的正确率高,然后再说一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2、现场请学生调查近视情况,计算出近视率,然后再谈一谈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3、课后调查,填表我班共有__人,来自__个家庭。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14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1.提问激趣。
根据“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么?
预设
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
生5:乙比甲多20%。
……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
⊙回顾与整理
1.分数(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②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2)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们的倍数关系。
②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理清把谁看作标准量,也就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的量作比较,谁就是被除数。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如何解答?
①求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乙。
②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甲-乙)÷乙或(乙-甲)÷乙。
③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甲:乙×。
④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乙:甲÷。
⑤求百分率。
发芽率=×100%
小麦的出粉率=×100%
产品的合格率=×100%
出勤率=×100%
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工程问题。
(1)什么是工程问题?
明确:工程问题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2)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解题。
(3)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有哪些?
预设
生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生2: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生3: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生4: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百分率,理解这些百分率的含义,并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求百分率的一般方法,会正确地求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归纳出求百分率的方法。
3、数学思考: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世界,逐步形成“数学的思维”习惯。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百分率的用处及必要性,感受百分率来源于生活,体验百分率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百分率的含义。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8分)
1、出示口算题,1分钟,并校正题目。
2、小结学生所提问题,并指名口头列式。
3、将问题中的“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引学生分析、解答。
4、小结:算法相同,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法不同。
5、说明:我们把做对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正确率;那么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错误率。这些统称为百分率。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6、口算比赛:(1分钟)(见课件)
7、根据口算情况,提出数学问题。
(做对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8、尝试解答修改后的问题。
9、比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0、举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明确目标,进入新课的学习:(1)知道达标率、发芽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含义。(2)学习求百分率的方法,会解决求百分率的问题。
二、设问导读(9分)
1、说明达标率的含义。
2、板书达标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除法为什么写成分数的形式?
3、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讨论。
4、巡回指导书写格式。阅读例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做达标率?
(2)怎样计算达标率?
(3)思考:公式中为什么要“×100%”呢?
(4)尝试计算例1的达标率。
三、质疑探究(5分)
1、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写出的百分率计算公式。
2、要求学生认真计算,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生活中还有哪些百分率?它们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求这些百分率?
2、求例1(2)中的发芽率。
四、巩固练习(14分)
1、指名口答,组织集体评议,再次引学生巩固百分率的含义。
2、对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分析、理解透彻,并找出错误原因。
3、出示问题,指导学生书写格式,并强调
4、解决问题要注意:看清求什么率?找出对应的量。
5、引学生比较、发现:这些百分率和100%比较,大小怎样?哪些百分率可能超过100%?
6、引学生观察、发现:出勤率+缺勤率=1.
五、加强巩固
1、说说下面百分率各表示什么意思。(1颗星)
(1)学校栽了200棵树苗,成活率是90%。
(2)六(1)班同学的近视率达14%。
(3)海水的出盐率是20%。
2、判断。(2颗星)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为105%。( )
(2)六年级共有54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今天六年级学生的出勤率为54%。( )
(3)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25%。
(4)一批零件的合格率为85%,那么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 5、工厂加工了105个零件,合格率达100%,则这批零件有100个合格。
3、解决问题(3颗星)
(1)我班有27名同学,上学期期末测试中,有24人优秀,那么我们班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27名同学全部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有2人缺席,求出勤率。
(3)要求,以2人小组互查,每人练习一道题,口头列式。1、王大爷在荒山上植树,一共植了125棵,有115棵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约是多少?
(4)王师傅加工的300个零件中有298个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课堂总结:
(1分)突出“关键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1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主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
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①学生独立计算,并与同学讨论有什么规律。
②汇报交流,找出规律。
它们的规律是:
两个数的乘积规则: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新课讲授】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变换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变换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3.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9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9页第2题。
①对,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②错。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不是三个数。
③错。0没有倒数。
④错。1的倒数是1。
(3)完成教材第29页第3题。
(4)完成教材第29页第4题。
(5)完成教材第29页第5题。
小红说得对。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75=1,的倒数是0.75,因为0.75=。
【课堂小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17
《圆锥的体积》
1、通过课堂评价促进小组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我将班上同学分成了9个小组,在课堂开始前告诉同学们在今天的小组学习中会选出一个优秀小组,并且从合作,纪律,发现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组长安排组员活动体现小组合作性,巩固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实效性,活动时间结束时从纪律方面进行评价,有效的组织了教学,使学生的兴奋点得到有效控制,尽快投入到公式的推到过程中,在推到过程中鼓励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从发现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层次清楚,步步深入,重点突出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首先复习了圆柱的体积的计算过程,再用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学习圆锥体积的必要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要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然后,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比较两堆沙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在应用公式的教学中,又把问题转向到课初学生猜测且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终于使悬念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4、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我平时非常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表现也相当的出色。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分组观察、操作、讨论,动手做实验等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5、课堂教学后的改进
关于两堆沙的多少的比较课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例如从价钱,重量等方面考虑,在这些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才通过求体积的方法,事实上从价钱上来看更简单一些,要让学生有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指向性过于直接,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简单的导入,我出示了一组圆柱和圆锥,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它们体积的关系,因为学生都有预习,“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很快从学生口中脱出。“那我们就来做个试验验证一下!”我给六个小组分别准备了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当然,实验还没结束,学生中的问题就出来了,“我们做的正好是三分之一”、“怎么回事?我们的是二分之一?”,“我们的是四分之一”……“是不是书上写错了?”学生思维出现激烈的碰撞,这时我没有评判结果,适时让学生观察、对比、通过合作、讨论,“等底等高”这一前提,这样让学生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对实验条件的辨别,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不必苦口婆心地强调“等底等高”,对“三分之一”的认识也深入学生之心,圆锥体积计算漏乘“三分之一”的错误将得到很好的纠正。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完全是灵活机智地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所产生的效果,这节教学虽没以前那么顺利,但我觉得今天的学生才真正掌握了知识。因为学生更需要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要有效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教师要勇于乐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和体验成功的乐园!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实践出真知”,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的好。对于学生的学习,我觉得也是这样。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感悟特深刻。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后,学生在实际运用公式时容易出错误的地方还是和往届一样,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三分之一,在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遗漏。
怎样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且时时记住那个容易被人遗忘的三分之一呢?我这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走出课堂,深入实践,到操场上去装沙子,到水池边去装水,看几个圆锥的体积才能把圆柱装满。在我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没有牵着学生走,只是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猜想圆锥体积方法的情境,让学生在猜测中找到验证的方法,并且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推导公式时,我没有代替学生的操作,始终只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运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探索。另外,为了突出“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的重要性,我巧置陷阱,我还特意安排了一组等底不等高,一组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结果学生的实验结论和其他组的不一致,这时候就出现了争论,这时,我时机引导学生与上次演示比较,1比3的关系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学生恍然大悟,明白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圆锥体体积才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相信今天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动手体验,对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印象深刻,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牢牢记住!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18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学习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课前准备:钟表,课件,教具
学习过程
环节学案
回顾旧知
1、物体的运动有()和()。
2、平移和旋转都只改变图形的(),不改变图形的()和()。
自主探索
1、钟面上指针旋转的方向就是()方向;相反的方向就是()方向。
2、钟表上旋转一周是()度,12个时刻将它12等份,所以每份是()度。
3、从8时到10时,时针绕旋转点()方向旋转()度,从11时到15时,时针绕旋转点()方向旋转()度。
4、旋转三要素指()()()。
合作探究
当横杆升起时,横杆绕旋转点()时针旋转()度;当横杆落下时,横杆绕旋转点()时针旋转()度。
达标检测
基础性作业:
课本29页练一练1、2题(看课件)。
一棵小树被扶起种好,这棵小树绕点O()方向旋转了()度。
提高性作业:
1、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拓展性作业:
如图,点P是线段MN上一点,将线段MN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度。MPN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19
教学内容:
例5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
例6以选送节目为题材,讨论怎样分两步找出组合数,再求选送方案的总数。这里渗透了作为排列组合基础之一的乘法原理。
例7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借助列表,则比较容易逐步缩小范围,找到答案。这里渗透了逻辑推理的常用方法排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探索,使学生掌握数线段的方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指导:
1.出示例5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几年来每一学期的数学广角学了些什么。探索例5时,应当先让学生理解问题。可以通过读题、说题意,使学生明白每两点之间都能连一条线段。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纸上画画、试试,再来讨论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2.探究例6时,可以直接给出题目,由学生自己尝试,也可以将例题分解,让学生先回答
3.探究例7时,必须先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请你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并将它们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课件出现下图,之后学生操作)
2.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学生表示:太乱了,都数昏了)大家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新知学习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1.从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过程。
六年级经典教案数学篇2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构筑探索交流的平台,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4张同样大小的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揭示例题
口答题
1、把8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2、把4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3、把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
怎样列式?板书3÷4
引导:把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
不满1块那该怎么表示呢?
生:小数或分数
二、实践操作探索研究
师:那怎样用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片,把它看作3块饼,按题目的要求把它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怎样的想的,当学生表述比较好时,教师有选择的.把圆片贴在黑板上,等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接下来我们请同学汇报一下他们研究所得结果。
(生讲述这样分的理由)
教师总结:
(1)把一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所以就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可分得1/4块,现在一共有3块饼干,每人就可得到3个1/4块,就是3/4块。
(2)如果把三块饼干放在一起分,每人就可以分得3块的1/4,就是3/4块。
总结:把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4块
板书:3÷4=3/4(块)
师:如果我想把3块饼干分给5个小朋友呢?,每人分得多少块?
学生口述理由。板书:3÷5
师:想想该怎么去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下。
指名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板书:3÷5=3/5(块)
师:如果分给7个小朋友呢?
学生口述3÷7=3/7(块)
三、归纳总结,围绕主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和除法算式之间有和联系?这也正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生相互交流。教师板书:被除数÷除数=
师:除法算式又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生补充: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师: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a÷b又可怎么写?
生:a÷b=a/b
师:这里的a和b可以取任何数吗?为什么?
生:除数不能为0。
师: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们吗?
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请大家把书本打开到第45页,马上完成“练一练”的第一小题。
集体校对。
师引导:比较上下两行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用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成两个数相除。
师:接下来请大家独立完成“试一试”两小题。
然后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师: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
生:7÷10=7/10(米)
师:第二个呢?
生:23÷60=23/60(时)
师: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
集体讲评校对。
师:完成“练习八”的第一题口答
师:完成“练习八”的第三题
学生在书本上完成,
教师追问: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份,求1份有多长,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把2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份,求1份有多长,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八”的第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