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件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怎样才能写好六年级课件教案?这里给大家提供六年级课件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按比列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2、培育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析按比列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说出本班上学期的人数(男生:15人、女生:10人)
男生与女生的比是:()女生占全班的人数的:()
2、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和二年级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清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清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口答:100÷2
(2)教师提问:
这是一道分配应用题,分谁?怎么分?
六年级和二年级承担同样多的卫生任务,合理吗?能平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清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1)教师提问:分谁?怎么分?求的是什么?
(2)思考:由“如果按3﹕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3)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4)比较思路:A求出总份数。B各部分的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C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2、教学例3
(1)提问:
A、这道题与前面的题有什么区别?
B、分配的是什么?按什么来分?
C、怎样计算各班载的棵树占总棵树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解题,并检验。
3、小结
(1)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道例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怎样解答?
4、补充课题:按比列分配
我们把具有这种特点,并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应用题叫做“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
5、提问什么是按比列分配?
6、回到复习题
提问:平均分是按几比几分配?
指出平均分应用题是按比列分配应用题的一种特殊情况。
三、巩固练习
P62.做一做1、2、3.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一般用分数的方法,用分数方法的关键是把比转化为分数。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播放天安让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2004年奥动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录像。
2、师:看完了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各抒已见。
3、在一位身处异地的中国留学生的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揭题:一面五星红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轮流读课文。
三、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的?(五星红旗)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选择你最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互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
作者去河漂流,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手举五星红旗?
(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
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3)拒换五星红旗部分:
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的老板提出用面包换五星红旗?
“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些什么?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忽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4)花拥五星红旗部分:
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模拟采访,深入理解。
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呢?
面包店老板:……
记者:这位中国留学生,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3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教材简析:本课将引领学生用放大镜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对昆虫观察的活动,是从昆虫的身体构造到昆虫的生活习性,由易到难,由静到动。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活动要延伸到课外。教科书共两页,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奇特的身体构造”;第二部分是“蚜虫和它的天敌一草岭”。二、教学背景:昆虫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繁多,生活范围广,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对许多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在三年级上册的动物单元他们对昆虫已有一些接触,但远远不能满足探索的好奇心。而且许多昆虫个体较小,仅用肉眼人们无法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也不便于观察它们的活动和生活习性。而借助放大镜在探索中进一步观察昆虫世界,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用观察工具的重要性。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科学词汇:工具、观察、细节。(二)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科学方法:放大镜观察、图文表述。(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和更遥远的物体。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核心价值观:工具与观察教学重难点重点: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及比较全面地认识,并进行适当记录。难点: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及比较全面地认识,并进行适当记录。教学准备 教 具学 具说明与提醒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实物:蝴蝶、蜻蜓标本等干制标本不同倍率的放大镜、多种昆虫的干制标本,记录用纸、笔。(根据条件,至少具备蝴蝶、蜻蜓标本。)1.注意观察时着重昆虫的身体结构。2.使用放大镜时要把观察到的图像及时记录下来,或写或画。3.放大镜使用方法个别指导。教 学 流 程→→→回忆昆虫 肉眼观察 借助放大镜 制定课外 拓展延伸共同特征 昆虫身体 观察肢体 观察计划 课外观察活 动 过 程基 础 设 计个 性 设计一、创设情境,进入探究主题:教师复习谈话:我们曾经细致地观察过蚂蚁、蝗虫、蚕蛾等小动物,它们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回忆并进行交流。(课件出示刚才提到的昆虫清晰的图片)教师: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属于昆虫。活动一、奇特的身体构造1.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师:昆虫是地球生物中一个庞大的家族,占了已知动物种类的2/3以上,也是已知植物种类的3倍左右。昆虫世界非常奇妙,现在就利用我们桌上的昆虫标本来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纸上。(在观察时,记录纸上写明要求观察的是某些昆虫的眼、足、触角、翅等值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的部位,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活动中能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观察,而不是随意的,漫无目标的,避免观察水平仍停留于三年级时对昆虫的观察。) 分组观察各种昆虫的标本:重点观察肢体,例如蝴蝶的翅,蜻蜓或蝗虫的眼睛,昆虫的各种触角、口器等。(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2.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我们刚才利用自己的肉眼观察过了许多昆虫的肢体,发现昆虫的触角、眼睛都不容易看清。我们就可以借助上节课使用过的放大镜来观察,看看我们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材料组长领取一组放大镜,不同放大倍数可以观察不同昆虫的身体结构。)板书课题: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3.教师展示并小结:通过自己的亲身观察和看了昆虫复眼、耳朵、触角的介绍,我们对昆虫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课外还可以继续去观察昆虫,相信你们会发现昆虫更多的秘密。(利用媒体展示蝴蝶的翅、昆虫的复眼、昆虫的耳朵、昆虫的触角等。其中昆虫的触角可以典型介绍,可参看资料图片。〕蜻蜓复眼 苍蝇复眼 蝴蝶翅膀 活动二: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读音línɡ)1、教师:我们前面观察的都是昆虫的标本,如果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观察它们,在蔚蓝的天空下,在蝉的歌唱声中去观察,一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并且还会发现更多的秘密。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观察范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其中部分瓢虫也捕食蚜虫)2、小组制定观察计划,包括观察的内容、地点、方法。汇报、交流小组的观察计划。提出观察要求,包括环境保护和安全注意事项。【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结课,拓展延伸1.总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生回答要点: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2.延伸:教师:关于昆虫世界可以研究的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例如:观察记录蚂蚁能预报天气吗? 蟑螂怎样繁殖?雄蚊和雌蚊的触角有什么不同? 蜜蜂怎样采集花粉?)3.整理器材。 教师和学生一起整理放大镜、昆虫标本等器材。板书设计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触角——形状结构各异足——密布细毛,有钩爪…………昆虫名眼触角足翅 我的发现 活动记录纸(实际上制作大点,供学生画图或书写)课外活动1.借助放大镜观察生活中的昆虫。(例如,蚂蚁、蚕蛾等)2.查阅资料:昆虫世界的奇妙。(例如,法布尔《昆虫记》)生成预见1.第一部分借助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这些器官能反映昆虫的主要特征,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条件自己确定观察的内容。课前昆虫标本的充足与否,是否具有代表性都决定了观察的效果。2.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课件及文字,向学生介绍如何在课外进一步观察昆虫,从观察静止的昆虫标本过渡到观察活着的昆虫的生活习性,难度较大。课堂评估1.观察能否激发学生用放大镜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2.通过课堂内的学习,能否在课外延伸,而选择1~2种昆虫在放大镜下进行比较深人、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当然,这活动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经历了过程,活动中认真地观察、记录和总结了,就达到了教学的要求。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4
课前准备:
阅读革命故事(看录象《烈火中永生》)
读熟课文
教具准备:
课文重点语句打印列出示屏展示仪
教学要求:
1、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直接描写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和对比描写不同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确定目标
(1)速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情?
板书:坚持工作不幸被捕沉着斗争英勇就义
(2)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你想学些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这一年的4月28日,对于我们一家来说是个沉痛的日子,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因为……
(2)学生齐读,师说明:文章开头就点题,使读者印象深刻。
三、学习第二段
(1)导语:于是,作者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了十六年前的那些痛苦的往事。速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2)李大钊坚持工作,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引读2—6节
(4)出示:“他不论多忙……含糊地回答我。”
A自读,概括这两句话分别写什么?
B联系上文思考:父亲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C小结:同是对“我”提出的问题,父亲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
D自读,联系上文体会李大钊对待亲人和革命工作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慈爱和善认真严肃)
(5)有感情地朗读2—6节,思考:从这一段你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板书:忠于革命)
(6)指读课文第二节,李大钊为什么烧掉书和有字的纸片?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结:这种前面说到了,后面有作必要交代的方法叫“照应”(板书)
(7)引读第七节
(8)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然后简要说一下李大钊被捕的经过。
(2)找出本段中描写敌人的一个比喻句“魔鬼似的”体现在那里?
(3)文章是怎样写李大钊当时的表现的?从他的表现中你能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板书:英勇无畏)
(4)这一段除了写父亲、“我”和敌人以外,还写了谁?
你根据书上的描写介绍一下当时的阎振三吗?
通过外表,你能想象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前文和处也提到了阎振三(找出来)这里有没有交代清楚他到哪里去干什么?现在学了第三段,你知道原因了吗?这种写法我们称它叫什么?(照应)
(5)感情练读第三段,再质疑。
(6)小结
五、小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阎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尽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1/2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玉米的面积占3/5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2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
作单位“1”。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1/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1/5
2、揭示课题:请你观察1/2×1/5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1/2×1/5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1/2×1/5=1/10。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2,再把这1/2部分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1/10。说明1/2×1/5=1/10。
5、结合演示进行归纳。
用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1/2,又把这1/2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这张纸的1/10。由此可以得到:1/2×1/5=1×1/5×2=1/10(板书算式)
(二)、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
(1)的方法相同,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1/2公顷)的3/5,也是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2的3/5。怎样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1/2×3/5=1×3/2×5=3/10
(板书算式)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4/9的1/3是(),3/4的1/5是()。
3、一块地是4/5公顷,这块地的1/7是()公顷。
4、一堆水泥重15/16吨,用去3/7,用去()吨,还乘下总数的()。
5、1千克面条3/2元,王大妈买了7/10千克面条,共花了()元。
6、一个长方形的宽是5/18米,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板书:
分数乘分数
1/2×1/5=1×1/2×5=1/10
1/2×3/5=1×3/2×5=3/10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学反思: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6
教材简析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对于“民风民俗”的学习,学生虽然学习过一些:如二年级下册的《难忘的泼水节》等,但并不是主题的深入学习。本文是本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作为单元的开篇课文,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方法: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走进课文、阅读“阅读链接”的资料和搜集资料,了解一些关于北京的春节的传统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对比阅读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为以后的课文学习作好学习迁移的准备。
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语言大师老舍用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语言和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的理解,对于南方的孩子们是不容易的。且课文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运用及其好处,学生的理解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二)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策略
读中感悟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主要目标要求】: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作的顺序。
4.了解老北京春节前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激发心中兴趣
(一)学生汇报搜集春节的资料。
师:(播放贺年曲)春节,一个万象复苏、草木更新的节日,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一个隆重而传统的节日,关于春节同学搜集了哪些资料,跟同学分享。关于春节的来历。
1.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来历的资料。
2.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
(二)出示北京春节童谣,导入课文
1.齐读童谣。
相关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导入课文。
师:这就是北京的春节的写照。很有特色是吧,也想到北京去过个春节是吧。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过程,了解写作顺序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北京的春节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二)反馈检查:
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
2.解决疑难。
3.交流对北京春节的感受。
(三)浏览课文,理清顺序。
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
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将北京的风俗写清楚的?(按顺序填写在下表的时间栏内)
3.学生汇报。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三、品读感悟,细赏风俗,体味特色文化
1.品读“腊八”
(1)学生汇报表格填写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风俗特色,领悟作者语言的特点。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A换词理解“农业展览会”。
B联系腊八粥的材料理解“农业展览会”,体会老舍语言的朴素与幽默。
C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腊八粥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独具北京传统的一种文化。
②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A引导抓住“翡翠”、“色味双美”,体会作者叙述的精妙。
B指导学生联系资料谈谈北京关于吃饺子的风俗。
2.品读“二十三”
(1)学生汇报表格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风俗习惯,领悟作者语言的特点。
四、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总结延伸。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构思如何开展调查“民风民俗”的活动。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
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算:
(1)
(2)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课件出示知识目标:
(1)什么叫倒数?怎样理解“互为”?
(2)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0、1有倒数吗?是什么?
2、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3、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6=
4、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5、同桌互说倒数,教师巡视。
三、当堂测评
1、练习六第2题: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3、开放性训练。
3/5×()=()×4/7=()×5=1/3×()=1
四、课堂总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
你联想到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
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犹为关键,如“互为”,因此我也适当的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我并没有忽视它,而是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认识。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8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脯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能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着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春秋末年各诸侯国相互混战的场面)师讲述故事导入新课(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读后分小组讨论
(1)吴王准备出兵打败楚国,为什么遭到大臣的反对?
(2)少年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吴王的?
(3)从中可以看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
3、逐步讲解
问题:
(1)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2)吴王想到了后果吗?为什么?
(他一心思想攻打楚国,称霸)
(3)吴王听了大臣们的话吗?他怎么做的?
(4)有感情读吴王的话
(5)齐读这一段
问题二:(一)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说服吴王
问题三:(先不讲)
(三)过渡:
吴王很固执,而且下了死命令,为什么少年一个“螳螂捕蝉”的事就能打动吴王的心呢?
(四)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到最后”
1、课件出示“螳螂捕蝉”
2、问“蝉怎样?螳螂怎样?黄雀怎样?”
3、比较句子
4、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露水
蝉喝着露水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螳螂要捕蝉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黄雀正要啄食螳螂
5、蝉、螳螂和黄雀有什么相同?
(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更隐伏着病患呢!)
6、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各是什么?身后的陷患各是什么?
这跟吴国攻打楚国有什么联系吗?
(吴国就像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的隐患)
7、吴王明白了这一点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吴王恍然大悟,“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8、少年正是用这个故事巧妙地说服吴王放弃了攻打楚国,他为了向吴王说故事,做了哪些事?
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让吴王发现他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9、从中你看出少年是怎样的人?吴王是怎样的人?
(少年:勇敢机智,爱国)
(吴王:知错就改)
10、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到最后
(五)口语交际训练
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螳螂捕蝉”这样的事呢?说一说。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准备:收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经验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学生简单谈对狐狸的印象。)
那么,通过昨天对24课的预习,狐狸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2、是什么让同学们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声自读课文及阅读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了解故事大意,并勾画出重要提示。
2、认读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
3、汇报初读情况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出示要求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①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②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根据自学要求独立思考,勾画圈点作批注;思考完毕可与小组同学交流。
2、集体讨论交流:
(1)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老狐狸—俩设“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老狐狸深入“虎—”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
老狐狸营救小狐狸的过程中,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通过交流,朗读,体会动物之间
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爱的伟大。)
(2)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探讨。
“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
深层次看,“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在这里指狐狸一家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团聚,又开始了它们美好的生活;这脚印,不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也包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
3、教师小结: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当动物对人类流路感情时,一点也不亚于人类对人类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
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
了解课文层层递进的写法。
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观点。
一、导入课文
我们刚学了《论语》八则,了解到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天时不如地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散读、齐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2.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
3.说说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五、作业
1. 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3.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三、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且圈划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子的翻译。
2、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
班级讨论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3、积累几个实词和虚词
之: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
环而攻之:指城郭
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然而不胜者,……:这样却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去:委而去之 放弃
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掌握几个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四、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
1、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三段:分析论点
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
第四段:总结论点,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2、关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四、朗读训练
五、作业
1. 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3.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境界、回味、洒脱、拘束、羞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象,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毯、陈、裳”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草原、线条、柔美、襟飘带舞、热乎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4.理解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展开想象,再现情境。
3.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草原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草原图片,播放背景音乐(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引领学生进入草原的氛围之中。
教案 导语:同学们,有一个地方我特别向往,那儿天蓝地绿,有奔驰的骏马和雪白的绵羊。如果你到了那儿呀,一定会被那里无边无际的绿色所震撼。你们知道我所说的这个地方是哪里吗?对,就是辽阔的大草原。现在,就让我们用眼睛、用耳朵,去感受一下草原的美吧!
2.出示课题,说说美丽的草原。
预设:学生见了课题,可以让他们说说最想了解草原的哪些方面。如:草原的景色如何?草原的人们有什么特点?草原上有哪些风俗?从未见过草原的人来到草原可能会有怎样的感受?然后再请去过草原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解答一下。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老舍以市民生活特别是城市贫民的生活与命运为题材,创作了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二马》,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茶馆》《龙须沟》等。这些作品大多语言通俗浅显,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朗读时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绿毯境界陈旧鞭子衣裳襟飘带舞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忍心洒脱飞驰微笑勾勒目的地蒙古包好客
◆需注意的字音:
“陈”是前鼻音,“涩”是平舌音,“裳”要读轻音。注意多音字“勒”“的”“蒙”“好”,可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进行音义辨别。
◆需注意的字形:
“涩”的右半部上边是“刃”,不要丢掉一点;“腐”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微”的偏旁是“彳”,不是“亻”。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
◆书写指导:
[毯]“毛”竖弯钩要舒展,托住“炎”;“炎”末笔捺变为点。
[虹]“虫”的“口”略扁,“工”的两横上短下长。
[羞]“”撇宜舒展,“丑”略扁。
[微]“彳”的竖从第二撇的中部起笔;“”的横笔均向右上倾斜;“攵”的末两笔撇、捺要舒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抓住关键词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与同学交流。
(2)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
概括:这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绘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接着又展示了人们欢迎远方客人和草原联欢的隆重场面,最后写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用简洁的话可概括为: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过渡:课文第1自然段可谓是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展现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圈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教师相机指导。)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学生选择、比较词语: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清鲜”更突出“鲜”,可见草原的空气非常好;“明朗”除了“晴朗”之意,还给人一种明丽、开阔之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
②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含义,感受作者在此景之下的愉悦心情。
③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体会作者愉悦的心情。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板书“一碧千里”,解释词语:“一”是“全”和“都”的意思,“碧”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辽阔无边,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②出示草原“一碧千里”的图片,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表示“绿”(如: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引出“翠色欲流”。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重点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三个词语。“渲染”和“勾勒”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画出轮廓。(教师可分别出示运用“渲染”和“勾勒”绘画技巧的中国画进行对比,以加深理解。)“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富有生机。老舍先生将草原比作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②写法提示:“那些小丘的线条……云际”是直接描写草原景色,“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则写了作者的感受。这里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常常自然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上面讲解的“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也是类似的写法。
预设:“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想象“翠色欲流”“流入云际”是怎样的画面,指名说一说。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预设: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妙处。“回味”即细细地回忆,品味。草原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这里风光如诗如画,因此连牛马都似乎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可指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拟人句。)
小结:同学们,通过品读这些句子,我们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我们可反复地朗读文中优美的语句,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同时,还要学习其中的一些修辞手法,感受文字表达的优美。如果同学们没有去过大草原,可以多看看草原的图片,结合本课文字,展开想象,你一定能感受到草原美丽而独特的风光。
4.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教师:作者在写这段文字时,从草原的天空写到天底下一碧千里,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远处的小丘写到近处的羊群、骏马、大牛,这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同学们在背诵时,可以抓住关键词,按照写作顺序来背:(天)空气——天空——(地)天底下——羊群——小丘——(感受)这种境界——在这境界里——。
预设:可采用师生共背、同学互背等方式。若有学生能流利地背诵下来,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背诵,并加以点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感受到了内蒙古大草原的辽阔、碧绿与美丽。在这样美丽的地方,又生活着怎样的人呢?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惯,又会怎样迎接与招待老舍先生与他的朋友们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看一看。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重点学习了第1自然段,掌握了背诵这一自然段的方法。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去过大草原的______和我们分享了他眼中的草原美景,描述得相当生动;________朗读课文时特别流畅、特别有感情,看来课前预习的时候一定在朗读上下了一番功夫;________的发言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说明他能开动脑筋想办法。)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和蕴含的感情。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体会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重温“风光美”。
(1)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指名背诵第1自然段。
(2)让学生简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草原风光美的。
(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大牛……)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风光美,但大草原除了景美,这里的人更美。草原上的人们非常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人情美。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读自悟,交流印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阅读与思考:用“~~~~~~”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关于主人迎客、相见、款待、话别的语句,想一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小组合作交流,品读自己找到的语句,说一说蒙古族人民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说说阅读后的印象和感受,教师相机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①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词?(热情好客)
②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几层内容?发挥想象,将它们想象成一幅幅画面,给每层内容加一个小标题。(这一部分课文,作者按参观访问活动的顺序写了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是一层意思,它们分别是喜迎远客图、主客相见图、主客联欢图、依依话别图。)
预设: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简单了解了文章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这里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一幕幕情景想象成一幅幅画面,表达准确即可。
(2)师生共同品读重点语句。
①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预设:引导学生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妙处。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眼前所见之景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可指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比喻句。)
②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预设:引导学生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他们在现场,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③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预设:教师示范读,读出这句话中的深情厚谊。再请学生读,引发思考:读这个句子,大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不停地握手,听到了不停的欢笑声,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和热情。)
④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如何理解“会心的微笑”?)
明确:主人和宾客间可能语言不通,但是音乐是没有语言的界限的,友谊是没有民族的界限的,美妙的歌声里传递着友爱、理解,大家不用语言交流,也可以感受到,所以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⑤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预设:出示套马、摔跤、民族舞蹈图片,让学生了解蒙古族同胞特有的活动。这些都是蒙古族人民最喜欢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民力与美的展示。
3.情感升华,体会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过渡: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候,此时作者与朋友们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蒙古族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的蒙古族舞蹈依然回旋不已。主客的手紧握着,握住不散,那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这正是——(出示课件)“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逐字逐句理解。
“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是指蒙古族人民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下,在那天涯碧草之上,大家亲切地交流着。
(2)学生试着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蒙古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谊很深,哪里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3)体会这句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处处都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预设:可引导学生先逐字逐句理解,再说整句诗的意思,可以分几个学生来说,也可以只指名一个学生来说。通过近两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能较好地理解这句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了,但可能还是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所以需要教师有技巧地进行引导。
4.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题: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明确:草原是蒙古族同胞的家园,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风光美,后面写了人情美。风光美和人情美都表现了作者对草原的赞美和依恋,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因此以“草原”为题。
(2)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个场面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小结:《草原》这篇文章要多读,有感情地读,读出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置身于老舍先生笔下的大草原中,那里的美无处不在,天美、地美、牛羊美,人美、歌美、舞蹈美……但是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写于五六十年前,今天的大草原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有机会,希望同学们能亲自去大草原看一看,也来写一篇自己的草原游记,记得到时候要与大家分享哦!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美丽的家乡,在每个热爱家乡的人的眼里,家乡都是最美的。不一定只有辽阔的草原和碧蓝的天空才是美的,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美丽的风景、美丽的人情。请你仔细想一想,你的家乡美在哪里呢?
1.出示小练笔: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物。
要求:100—200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用情景交融的写法。
提示:在《草原》一课中,我们赏析了一些比喻句和拟人句,这两种修辞手法使句子表达更生动,可以进行借鉴;情景交融则是《草原》的主要写法,要把写景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到一起,注意抒情的穿插要安排合理,不可太生硬。
2.交流小练笔作品,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12
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②,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__,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山路哥哥倒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它请树木大叔帮忙,几棵大树往索溪身上一搭,反从它身上跨过去了。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弟弟帮忙,几块巨石一垫,山路便化成一条虚线,一跳一跳地从水中过去了。山路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它在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水底下一个猛子扎过去。这样的“路”,还可以过汽车——汽车吼叫着,车身摇晃着,卵石挤碰着,水花四溅,我们的心也怦怦直跳……平生没走过这么“野”的路!
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了。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但当我们一行中的一位年轻女同志从树下经过时,一只小猴子竟恶作剧地撒起尿来,吓得这位女同胞惊叫一声,慌忙逃走了。而那个调皮的小家伙,却快活地叫着,跳到另一棵树上去了。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年过花甲的老人,在石块间蹦来跳去,温习着儿时的功课。遇上突然横在面前的山溪,一队人手提皮鞋、__,踩着乱石,从平膝的水中蹚过去……满山的嘻嘻哈哈,满溪的亲亲热热。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13
课题
unitone howdoyougothere?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blet’slearn let’splay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说、认读以下短语:stopataredlight.waitatayellowlight.goatagreenlight。能够听、说、读、写短语和单词:stopwaittrafficlightstrafficrules
2、 能够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即红、黄、绿灯的功能,并能根据英文指令做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四会短语和单词。
难点:书写短语trafficlight,trafficrule和理解动词stopwait的含义。
教学准备
准备兔子舞的音乐和录音机 录音带及教学挂图。
1、热身
“兔子舞”游戏
2、预习
(1)师生一起吟唱let’chant的歌谣。
(2)从歌谣中引出howdoyougotoschool?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作答。
3、新课呈现
let’slearn
(1)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红绿灯
教师先用中文和学生做,接下去引出英文redlight,greenlight,yellowlight,stopwaitgo
(2)练习
游戏练习
拼读单词比赛
(3)请小老师来领读单词。
(4)由trafficlight引出everycountryhavethesametrafficlight:thereareredyellowgreen.redmeansstop,greenmeansgo,yellowmeanswait.
(5)要求学生试着复述老师说过的话。
4、作业
完成作业本中的作业。
修改意见
教学感受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14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2.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相互联系。
3.懂得“人和”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自觉为社会和谐尽一份力。
【课文题解】
1.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奉为“亚圣”。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串讲课文】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翻译:譬如一座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不能取胜。
原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敌人围攻一定是选择得天时的时日了;可是没有胜利,这说明得天时不如得地利。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城墙筑得不是不高,护城河挖得不是不深,兵器和铠甲不是不锐利坚固,粮食不是不多;可是(当敌人进犯时)弃城逃跑,这说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所以说:限制人民不必靠国家的疆界,巩固国防不必凭山河的险峻,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的强大(兵器和铠甲的锐利坚固)。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得到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多,失去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少。
原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都归顺他。
原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让天下都归顺他的人,攻打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的人,所以得道的人要么不打仗,要打仗一定会胜利的。
【课文结构】
本文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层次,(第2-4句),列举两个事例,从攻守两方面分别论证分论点。
第三层次,(第5-8句),进一步论述“人和”的重要性,得出论断,点明主旨。
【课文分析】
《天时不如地利》一文观点鲜明,结构严谨,很有气势。
文章开头两句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文章列举“攻而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事例,来论证观点。
文章最后又用“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仅靠“天时”与“地利”条件,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结尾归结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
文章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推而广之,方方面面应该“以和为贵”。
【思维训练】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论据是什么?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两个论据分别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本文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先用“环攻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论据证明论点;然后又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道理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4.本文大量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排比。 增强论述的语气。
5.本文的君子是指什么?(用文中词语回答。)
“得道者”
6.为什么“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
“天时”、“地利”是客观的,外在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人和”是主观的,内在的,在事物发展变化中起着决定作用。所以“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
7.本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顺应民意,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得施行仁政。
六年级课件教案篇1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读本课课文。
2.使学生通过练习复习句子:Whattimeisit?It’s.复习所学过的时间表达法。
(二)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模仿课文对话,能练习相互问候的日常用语。
2.培养以旧带新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的能力,练习该如何表达时间。
(三)情感目标
以情感培养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whattimeisit?It’s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准确的用英语表达时间。
四、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资源
2:10twotenorewopastten.
4:30fourthirtyorhalfpastfour.
9:00nineo’clockornine.
5:45fiveforty-fiveoraquartertosix.
六、教学过程:
Step1:Review
1)Playagame:“Thenumbergame”toreviewnumber,playwithnumbersuptotenthousand.
2)Reviewsomephrases:
Whatdayisit?Whattimeisit?
Step2:Presentationandpractice
1.引出新课题,教授新单词airport,教读数遍并让学生明白单词的意思。
2.Askandanswer:
1).Whoisthis?
JennyDannyLiMing.
2).WheredoesJennylive?Canada.
WheredoesLiMinglive?China.
3)HowlongisitfromSeptember1toJune25?
Sscountthemonths:
OctoberNovemberDecember
JanuaryFebruary…June.
Wow!That’stenmonths.
3.Teaching“Whattimeisit?”
1)指着自己的手腕处,T:Whattimeisit?(强调连读isit)
S:“It’s______”Explainthatweuse“o’clock”onlyonthehour.
2)Demonstrate:
Tdrawsaclockontheblackboard.MorethehandsontheclockasTasksandanswerthequestion.Thengetvolunteerstoanswerthequestion.
Eg:
2:40twoforty
5:10fiveten
9:00nineo’clock
6:37sixthirtyseven
3.Practice:
1)Practiceinpairs.
2)Askthevolunteerstomorethehandsontheclockastheyaskandanswerthequestion.
4.Teaching“thetext”
1)Whenthestudentslistentothetape,thinkoverthequestion:
a.WhydoesLiMingcometoCanada(HewantstolearnEnglish)
b.WhendoesLiMingarrive?
c.WhattimedidLiMing’splanearrive?
d.Whomeetshimattheairport?
e.Didhehaveagoodtrip?
2)Readthedialogueanddiscussthequestionsingroups.
3)Askthestudentstoanswerthequestions.
4)Readbythemselves,thenreadrole-play.
Step3.Homework
Makeupadialogueaboutmeetingsomeoneattheairport.Use“Whattimeisit?It’s.”
七、Blackboard
Lesson1AttheAirport
5o’clock——Whattimeisit?
6o’clock——It’s5:25.
Lesson2Jenny’sHouse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room;kitchen;bathroom;livingroom
2、能用英语简单描述自己的家中的各个房间。
(二)能力目标:
学生能正确运用英语描述家中的房间,能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交流,使语言交际与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感受学英语的乐趣。
2、培养学生要热爱家庭、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room;kitchen;bathroom;livingroom,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两个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yours。
三.教具、学具:Somepictures,vocabularycards,audiotapeandthetaperecorder
四、教学资源:起居室和客厅的区别
简单的说,区别:客厅主要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地方,起居室主要是家人一起聊天,看电视的地方。因为咱们现在的条件有限,一般人家是把客厅和起居室没有分开,一个空间,两种功能。
五、Teachingsteps:
Step1.ClassOpening
1.Greetings:
T:Goodmorning,boysandgirls!
S:Goodmorning,MissSun!
T:Howareyoutoday?
S:I’mfine,thankyou.Andyou?
T:I’mfine,too.Thankyou.Wheredoyoulive?
S1:Iliveinanapartment.
S2:Iliveinahouse.
Step2.Revision
Usevocabularycardstoreviewthewords“house”,“classroom”,“bathroom”,“bed”.
Step3.Keyconcepts:room,kitchen,bathroom,livingroom
1.Introduce:
a.Usepostersofroomstodemonstrateeachword.
b.Pointouttheword“room”inbathroom,bedroomandlivingroom.
c.Freetalketthestudentsintroducetheirroomsandthethingsinit.
2.Studentbook:
a.Playtheaudiotapeasthestudentsfollowintheirbooks.
b.1).T:Inourbook,therearetwonewwords.“mineandyours”
T:Thisismybook.Thisismine.
T:Thisismycoat.Thisismine.
T:Thatisyourpencil.Thatisyours.
T:Thatisyourshirt.Thatisyours.
T:Doyouknowthemeaning?
S:Yes.Mine是我的.Yours是你的.
2).Sssaysentencesfreely,theyshouldholdsomeobjectsintheirhandsorpointtotheobjectsandmaketheothersclearabouttheir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