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境理解和语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适应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图画,激情导入
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
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
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
以文入情,感受奇迹
1、抓奇迹。
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迹)
出示: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呀?引导学生想象,然后齐读。
2、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找出来进行交流。(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概括。
预设:
(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学习第3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概括老人创造的奇迹,再说说自己对老人的看法。
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把这句话多读几遍,联系课文内容边读边想,并背诵下来。
再读全文,积累句段
读课文,摘抄或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写法。
3、阅读课文,体会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比如杜甫的《石壕吏》、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故事。
二、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难读的字,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
五、品读释疑
(一)自由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
3、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二)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1、老妇人数“一、二、三”的细节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方法指导:反复出现的作用是:
a、暗示战争让老人失去了三个儿子;
b、表现老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
c、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2、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六、总结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反映了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七、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勇气》《生命的签证》。
八、当堂检测
九、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篇幅很短,但是涵义很深。它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小说,从车厢里的一幕镜头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
在教学中,我先以谈话的方式说起关于战争的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关于战争的诗歌或影视作品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生更快地带进一种氛围,为学习课文做准备。然后我按照如下的顺序来组织教学:探究标题的深意——逐层剖析文本——从文题入手品味主旨——感悟学习本课的写作技法。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学生自我探究的环节进行得不够顺畅,可能是学生年龄小,对战争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导致的。今后教学中,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充分,以免出现“冷场”现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和用途,理解故宫以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学会本文的介绍顺序和有详有略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是如何有序地介绍故宫建筑的布局与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以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朗读法
课时数:2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展示图片,结合抗战70周年大阅兵来进行导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故宫简介
四、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五、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
金銮(luán) 殿鎏(liú) 金湛(zhàn) 蓝翊(yì) 坤宫击罄(qìng) 矗立(chù) 鳌头(áo) 琉璃(liú) 蟠龙(pán)中 轴线(zhóu) 攒(cuán)在一起 乾清宫(qián) 额枋(fāng) 藻井(zǎo) 矫健(jiǎo) 迥然不同(jiǒng)
(二)记一记
玲珑 矗立 横贯 矫健 缭绕 掩映
井然有序 错综 迥然不同
六、整体感知,分组讨论
1.故宫有什么特点?试从文中找出根据来。
故宫的特点:a、宏大壮丽b、建筑精美c、布局统一
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了它的风格独特
2.填好课后练习第一题的图。思考文章按什么顺序做介绍的?
整篇文章的说明顺序:由南向北(空间顺序)
七、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
故宫概况(位置、历史、价值)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全貌
2.疏通文章结构(总分总)
总:概括故宫历史、地理概貌以及建筑总特点
1-2)
前朝太和殿
三大殿中和殿
文分保和殿
章3-15)结内廷乾清宫构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
总:从景山俯视故宫
16)
空间顺序(南——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合作探讨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3.在介绍太和殿内景时,立足点是什么
?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4.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装饰?
5.“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二、跳读课文,理清方法
全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
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作用: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作用:突出事物的特点。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作用:形象、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三、拓展延伸
展示一组故宫的图片,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四、作业布置
介绍本县或者本校最有有特色的一个建筑物。要求:注意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恰当的方位词语),选定立足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领会文章深刻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特点,体会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重点: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比如杜甫的《石壕吏》、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二、探究标题,想象畅谈
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在未细读文章之前,学生凭借着已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可以请学生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三、初读课文,把握情节
可让学生简要复述。
四、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3、第一节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参考: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
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
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五、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六、感受技法
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鼓励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自主批注,组内交流研讨。
教师点拨,可以从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刻画等方面入手探讨。
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
例如一开始老妇人让人不能捉摸的数数“一、二、三”,一直到小说结尾处由老兵说出她是因儿子相继死去而变疯的疯老太,而“一、二、三”正是她失去的三个儿子的数字。还例如一开始小姑娘们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厢里的一片寂静。
七、布置作业
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课前准备】
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探课文,认识老人
1、猜字激趣:
课件出示“老”字。
这个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谁来说说看。
《说文解字》中也是这样解释的:“七十曰老,言须发变白”,告诉了我们“老”的本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揭题读题。
2、自学课文:
认真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检查自学情况:
⑴认读生字词语。
⑵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预设交流点:
①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板书:
离世
②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板书:
过世
③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④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板书:
再也出不来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
1、正是这样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预设交流点:
⑴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
⑵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
⑶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点拨: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2、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
⑴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
⑵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①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
②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⑶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三、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岭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
2、集体交流:
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2、学习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详略有致的说明事物的写法。
3、学习本文简明平实的语言,体会文章运用方位词语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等资料。
2、导课
开展有关故宫知识的竞赛:
①故宫建成于什么时候②故宫的主要设计者是谁③故宫的规模有多大④你知道哪些与故宫有关的历史事件⑤故宫博物院的题字是谁写的⑥故宫的房屋有多少⑦历史上先后有多少位皇帝住在故宫
3、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拿一支笔,画上一张简图,把那游览路线,宫殿的方位,名称等记下来。
4、请学生在显示屏的故宫结构示意图上标出故宫建筑的位置。
5、就示意图,请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作者的行踪。
6、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明故宫特点的语句:
故宫建筑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7、故宫的特点,在文章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分组讨论:
(1)规模宏大壮丽:
(2)建筑精美表现在:
(3)布局统一表现在:
(4)独特风格表现在:
8、讨论:文章是怎么把故宫给我们解说清楚的学生各抒己见。
首先是抓住事物的特点,比如文章抓住了故宫总体特点,还抓住了局部建筑的特点,如对太和殿的说明。 要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介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介绍养心殿的时候,为讲述其功能的时候,又以时间为序,说明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
要准确使用方位词。介绍太和殿内景像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
要突出重点,把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仍以太和殿为例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描绘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写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都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9 、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现在同学们完成两个说话训练。
请你当导游
(1)假说你带着你的旅游观光团,已经到了太和殿门前,你将怎样向你的顾客介绍
(2)假设你带的旅游团那天是从神武门进入故宫,你该怎么向你的团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