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美术教案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流程,从而增强教学自信心。想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常用的美术教案吗?这里为大家分享常用的美术教案,快来学习吧!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1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简单提示以前的欣赏内容。
提出课题:(板书)欣赏齐白石的画
介绍齐白石的主要成就
问:你们知道齐白石这个名字吗?
齐白石是现代有名的大画家,他是湖南湘潭人,生于1863年,1957年逝世。白石爷爷一生勤劳、刻苦。画了数以千计饿画件,他观察事物很细致,并加以融汇提炼,形成了自己的特有艺术风格。作品以大写意为主,题材广泛。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的喜爱,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
欣赏《荷花》
问:你们看这幅《荷花》画的是什么季节?用什么绘画工具表现的?都用了哪些颜色?
小结:
这幅荷花实际大写意的中国画。表现的是秋天池塘荷叶已枯黄,然而荷花还在散发着清香。整个画面画的很满,荷叶大,用墨轻重对比强烈,荷叶、荷花、荷梗、莲蓬等互相穿插自然有序,那盛开的荷花颜色鲜艳夺目,荷花中间还长出了一个绿嫩的莲蓬,与那快要成熟的莲蓬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感觉。
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荷叶是用赭石,荷花是用胭脂加曙红,荷花中的嫩莲蓬是用绿色。
共同欣赏齐白石的其它作品。学生谈感受,老师加以补充。
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齐白石的一部分作品,通过介绍齐白石刻苦学习的故事和事迹,希望我们从小向齐白石爷爷学习,画出像齐白石爷爷一样的画。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提示上节课欣赏内容。
提出课题(板书)小朋友的画
提问:这些作品你们最喜欢哪一幅?
归纳:
①《海岛》是表现四周环水的小岛上盖起了漂亮的小房子,这些小房子是红房顶、白墙,颜色特别好看,十分醒目。小画家采用的方法是:先用重黑线勾勒出房子的外型,再用朱砂色染房顶。
②《幸福》小画家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照射在大地上,树木和房屋的色彩对比很强烈。还有妈妈带着哥哥和小妹妹在花园散步。
③《瓶花》很多家庭用瓶花来装点环境,美化生活。李山小朋友用油画棒将鲜花勾画出来,用玫瑰红画出花瓶,用蓝色画出有格格的台布,整幅画颜色协调统一。
④《我最快》表现了小朋友们骑车竞赛的情景。重点刻画了1号小朋友骑车的姿势夸张了他俯下身子、车座高、车把低的特点。为了突出赛车飞快的车速,在车的后面还添加了几条白线。
⑤《太阳马》是一个小朋友牵着一匹象太阳一样发出光芒的马,穿过田野和村庄,太阳马照亮了大自然。这是一种神奇美丽的想象。捷克小朋友是在多色纸上用刀深刻白线勾出轮廓,在浅刻出红色、橘黄色,颜色很鲜艳,用刀大胆有力,马的头部前面颜色有一种放射感。
⑥《爱鸟节》小画家画出了小朋友们爱护小鸟的场面。小画家将亲手制作的鸟巢放在树林里,帮助小鸟盖好新家。小鸟们见后欢快的飞舞和歌唱。整个画面颜色十分协调。
⑦《我和小鸟》表现小画家喜爱小鸟的心情。身穿红衣服的小朋友好象一个音乐家,同一群鸟儿歌唱,不管是大鸟还是小鸟都张着嘴唱的十分起劲。
⑧《秦淮月》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方法,描绘了秦淮水天一色的幽静画面,黑瓦白墙的房子、岸边的乌蓬船,造成一种江南风景幽雅而迷人的效果。
小结:
我们欣赏了小朋友八幅作品,有些作者与我们是同龄的。希望同学们努力向他们学习,画出比他们更好、更美的作品。
课后分析:欣赏作品时在时间安排上可有所侧重,挖掘每幅作品的主要特点。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向一个方向来回涂色。
2、会根据水果轮廓图选择相应的颜色笔涂色。
活动准备涂色—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涂色的兴趣。
教师出示水果轮廓图。
提问:这是什么?说说应该给这些水果穿什么漂亮的衣服?
二、示范涂色。
涂色时用油画棒向一个方向来回涂。
三、练习涂色。
鼓励幼儿大胆涂色,给水果穿上漂亮的衣服,提醒幼儿顺一个方向来回涂色,涂满、涂匀。
四、相互欣赏作品。
五、评价:
1、幼儿能尝试用油画棒在纸上来回涂色。
2、能选用相似的颜色给水果穿衣服。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3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形态各异的杯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实物——杯子,自主参与绘画,画出杯子的主要特征。
2、鼓励幼儿用点、线、图案等大胆地装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体验写生画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杯子。
2、画板、笔、纸等。
3、四个角度画的杯子,五角星贴花。
4、幼儿围坐成圆形。
活动过程:
1、观察杯子,了解杯子的结构。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
师:杯子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讲述。
师:(指杯口)这又是什么?(杯口)除了有杯口,还有什么?(杯身、杯把、杯盖等)
2、学习从不同角度取景写生。
师:我很喜欢这只杯子,想给它拍张照,用什么拍呢?
__教师示范取景框的使用,及时画下所拍照。(勾画的要大)
师:你想给他拍张照吗?站在哪里拍好呢?站在不同角度看看杯子有什么变化。
__带领幼儿围着杯子用取景框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__幼儿讲述。
3、出示范例画,请幼儿对照找出各个角度的杯子。
师:老师这儿已经拍了几张这只杯子的照片,请你们来找一找,我站在哪个角度拍的?
幼儿找出后请大家再观察。
4、提出幼儿绘画要求。
__引导幼儿进行装饰。
师:你想让这只杯子变得更漂亮吗?怎样让它变得更美?
__提出要求。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杯子呢,你最喜欢哪一只杯子,请你也来给它拍张照,好吗?你可以选择一只杯子,找个合适的位置观察这只杯子的样子,把你看到的那个角度的杯子画下来;也可以几个人围着一个杯子坐下来,把你看到的那个角度的杯子画下来,注意要画得大。画好以后你还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点、线条、图案进行装饰,把它打扮的更美。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__幼儿自选杯子或自由组合绘画。
__提示幼儿根据角度观察杯口、杯把、杯身的形状,并鼓励幼儿大胆装饰。
6、评价。
你最喜欢哪一张照片,请你把五角星送给它,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4
设计思路: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分析、欣赏一些表现性的美术作品,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分析、欣赏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自己欣赏一些美术作品,让他们了解美术作品表现情感的途径和方式。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外在的形式。
2、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表现性美术作品通过造型、色彩及其他手段所传达的内在含义。
3、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形象、颜色等因素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课余时间看动画片吗?
学生:看过。
教师:同学们看过什么动画片?
学生:〈〈猫和老鼠〉〉、〈〈蜡笔小新〉〉、〈〈唐老鸭和米老鼠〉〉等。
教师:既然同学们看过这么多动画片,那我们来看一些动画形象,看看同学们熟悉不熟悉?
——教师展示一些动画形象,学生回答。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些形象很熟悉啊,应该很喜欢它们吧,老师也很喜欢它们,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看到这些形象,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帽、老鼠、鸭子的形象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形象都是经过画家夸张、变化的,更主要的一点是画家把自己对它们的欣赏、喜爱之情融入到设计当中去,才设计出如此招人喜爱的作品,这样的画我们称为卡通画,也是美术作品的一种,我们知道美术作品有很多种,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其他的美术作品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当中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
——教师展示课件来展现这节课的课题
二、 授课过程:
1、 通过欣赏回想上一节课的内容:
——课件展示“美术可以再现生活”
教师:在学习新知识以前,我们来看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美术可以再现生活,同学们想一下,什么样的作品是再现的美术作品,再现性的美术作品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些再现性的美术作品,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课件展示再现性的美术作品《藏族妇女》、〈〈粉笔生涯〉〉、〈〈丰年〉〉等作品
教师:这些作品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
学生:都很逼真。
教师:有的同学说的很正确,逼真和写实就是再现美术作品的特点。请同学们记住这一点,因为在这节课中我们还要用到。
(二) 师生共同分析、欣赏表现性的美术作品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幼儿成长起来的,都是在母亲精心的抚育下慢慢成长的,所以母爱是值得我们永远歌颂和宣扬的一个主题。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两幅有关母亲的作品。
——课件展示〈〈婴儿最初的爱抚〉〉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下这幅作品给你的感觉?
学生:感觉很温馨、很舒适。
学生:能感觉到一种母爱。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准确。这是一幅表现母子的粉笔画,是母子亲情的展现,我们看看画家是通过哪些手段来表现这种母爱的?
——课件展示“色彩”两个字
我们先来看它的色彩:画面中最明亮的色彩就是小男身上的颜色,呈一种淡淡的赭黄色,是一种暖色(可以由学生回答),画面的-背景也是一种以橘黄为主的暖色,母亲衣服是一种发暖的白色,上面的花纹和背景的颜色相呼应。整个画面呈一种温暖和谐的色调。
——课件展示“色调、温暖、和谐”等字样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画面的形象:画面中的母亲正深情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而小孩子则顽皮的用手抓妈妈的下巴。整个人物形象逼真、自然、生动。
——课件展示“形象、逼真、生动、自然”等字样
画家正是通过这种温暖和谐的色彩、逼真动人的形象表达了一种细腻的母爱和温柔的母子亲情。
——课件展示“感情、温柔细腻的母子亲情”的字样
教师:同样是表现母爱的,如果形象和色彩发生了变化,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完全不同了呢?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二幅作品
——课件展示作品〈〈面包〉〉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这幅作品的看法
学生:画面上的人感觉很贫穷,表现了画家对他们的同情。
学生:画面上,孩子正在向妈妈要面包吃,但妈妈却没有,很可怜。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能理解画面的内容和含义。这幅作品是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画面上饥饿的孩子急切的拉着妈妈要东西吃,而母亲由于贫穷实在难以满足孩子们这种最基本的要求,这是最令她痛苦的,但她又不愿意让孩子们看出她痛苦的心情,所以只能背过头去,偷偷的哭泣。
教师:这幅作品的颜色是什么颜色?
学生:深褐色
教师:这幅作品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学生:简洁,潦草
教师:那么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他们太贫穷了,母亲和孩子都很可怜,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
教师:很好,那作者对画面中的人物持什么态度?
学生:同情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不错。那画家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同情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画面的人物画的简洁有力,寥寥几笔却画出感人的形象。画家把母亲这种极度痛苦的背影和孩子们急切索食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颜色用的是深褐色,更渲染了人物的痛苦。表达出画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师:可见,表达不同情感的美术作品,它所用的形象和色彩也完全不同,同学们在后面分析、欣赏其他作品时要注意分析它们的形象、颜色等内容。
——课件展示珂勒惠支的另一幅作品〈〈反抗〉〉
教师:对这幅作品鲁迅先生有一段话,恰到好处的解释了这幅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我找同学起来读一下。
学生:“她浑身是力,挥手顿足,不但令人看了就生勇往直前之心,还好象天上的云,也应声裂成片片。她的姿态,是所有名画中最有力量的女性一个。”——鲁迅
教师:这幅作品虽然只是一个背影,却分外有力量,表现出一个光辉的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勇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扬之情。
刚才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几幅作品,下面我想让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分析,自己来分析两幅作品。
——课件展示〈〈父亲〉〉、〈〈肖像〉〉两幅作品
教师:这两幅作品一幅是罗中立先生的油画〈〈父亲〉〉,还有一幅是靳尚谊先生的〈〈肖像〉〉,同学们在下面根据我们前面分析的方式,从这两幅作品中任选一幅,从它的颜色、形象上来分析一下,
看看它表达了一种什么内涵。每四个同学一组,进行讨论,每组找一个同学起来发言,将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告诉同学们。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现在同学们讨论的怎么样了,哪一个小组起来说一下?
学生:以〈〈父亲〉〉为例,这幅作品很逼真,颜色暗淡,表现了父亲饱经沧桑,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师:说的很好,还有同学起来说一下吗?
学生:〈〈父亲〉〉这幅作品,形象逼真,画面的颜色,前面的比较重,后面的比较亮,形成一种对比关系,从父亲的形象上看,他很不容易,过的很艰难,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师:(1)刚才这两位同学分析的很好,〈〈父亲〉〉这幅作品表现了一位典型的陕北老农的形象,画面中老农干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干瘪的嘴巴,大而粗糙的手及手中粗劣的大碗,都表现的非常逼真,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见的隔膜,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2)〈〈肖像〉〉这幅作品是为我国着名歌唱家所画的肖像,擅长民族唱法和演唱中国歌曲,画家有意选用了北宋范宽的名作《雪景寒林图》为背景,这个背景与我们熟悉的婉转、响亮的歌喉,在风格上十分和谐,画面中的身穿黑色连衣裙,在背景的映衬下,人物显得淳朴、端庄,真切的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是一幅情调高雅的优秀绘画作品。
(三) 师生共同分析再现和表现的关系。
教师:我们刚才欣赏的作品中,有没有再现的因素?
学生:有
教师:举例?
学生:〈〈婴儿最初的爱抚〉〉、〈〈父亲〉〉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这两副作品都是以情感为主的表现性作品,人物表现的很真实,可见在表现性的美术作品中可以有再现的因素。只是主角是情感罢了。那再现的美术作品中有没有表现的因素呢?我们来看一幅再现的作品 —课件展示〈〈丰年〉〉
教师:这是一幅再现性的美术作品,这里面有没有感情的因素?
学生:有
教师: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丰收后的喜悦
教师:对,在以写实为主的再现性美术作品中,也有情感的表现
不过主角却是写实的景物。
——课件展示再现和表现的关系
教师:再现和表现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能完全分割开来
(四) 分析欣赏一些抽象作品
教师:我们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表达喜悦可以微笑、大笑甚至还可以喜极而泣,美术作品也一样,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另外一些美术作品,
——课件展示《哭泣的女人》
教师:这幅作品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很奇怪,很夸张
教师:这幅作品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画家将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极度主观的变化,象人物的五官、手都进行了变化,并且用了黄与紫、玫瑰红与黑等对比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表现出人物悲哀的心情。
——课件展示〈〈绿衣女人〉〉
教师:这幅作品同学们说一下画面的主角是什么?
学生:绿衣女人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画面中主要表达的东西是人物还是颜色?
学生:颜色
教师:在这幅作品中,几个模糊的人物并不是主角,画面的主角是色彩,画面中,用了大量鲜明纯净、和谐的色彩,这些色彩闪烁着柔光,显示出一种平和的气氛,带给人们一种赏心悦目的心情。
——课件展示作品〈〈门神〉〉
教师:这些作品是我国民间绘画的一种,我们称为年画。门神是我们过年是张贴在门上的,民间习俗用来保佑人们的平安。年画用这种夸张、变化的形象,对比鲜明的色彩来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三、 课件展示库尔贝的〈〈打石工〉〉,让同学们分析,欣赏。
教师:这幅作品是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同学们在下面分析一下,看看这幅作品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学生讨论、分析
学生回答:这幅作品描写了两个打石工,他们穿的破破烂烂,工作很沉重,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幅作品逼真的刻画了两个衣衫褴褛的工人在进行着沉重的劳动,象人物的动作、衣服的描绘,都让人感觉到他们工作的艰辛和不易。表现了画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 教师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谁能起来说一下?
——让学生把这节课的收获说出来,能让学生更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学习了怎样分析美术作品
教师:那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呢?
学生:主要从颜色和形象上
教师:很正确,其实分析、欣赏美术作品还应该注意很多问题,比如画面的构图、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年代等,以后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我们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内涵,体会作品表达的感情。
下节课同学们带着颜料我们亲自来体验一下表现性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5
美术教案-课题《和平鸽》
课题《和平鸽》
授课教师:肖秋红 授课地点:初一(3) 授课时间:12月23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公益招贴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形式美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设计意识的形成;学生能用简洁的造型语言设计主题招贴,初步学会合理控制画面的构图及色彩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准备:
1.战争图片、和平鸽图片资料、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
2.学具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二、教学重点:招贴画图形的选择与构图。
三、教学难点:招贴画中图形大小位置的处理与主题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
伊拉克战争场景中的和平鸽等,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活动一:
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情感。
(学生课前收集材料并展示,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用正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教师介绍和平鸽的由来。
欣赏:毕加索的《和平鸽》、《和平之人》;介绍画家毕加索。
和平鸽是世界和平的标志性形象,人们用它表达自己对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
思考:除绘画外还有什么美术形式可以表现和平题材?
3.展示介绍招贴画。
《和平》、《和平运动》、
讨论:生活中有那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可以用招贴画表现?
展示《拯救动物》,构图与主题的表现、形式美感有着密切联系,具体到图形的大小、位置、色彩处理。
活动二:
尝试改变招贴画《宽容与尊重他人》的图形大小位置,创造新的画面。
学生将剪好的图形展示,体会不同构图的视觉感受。
4.优秀公益广告欣赏
讨论几幅招贴画的主题与选材的关系。画面有些什么形象,它们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5.作业布置
收集色纸、牛皮纸、报纸等,用剪贴形式设计制作一张公益招贴画,也可尝试用电脑制作
6.优秀学生作业欣赏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感受色彩的美;
2.巩固涂色的方法,使幼儿能运用恰当的颜色涂染;
3.培养幼儿涂色的兴趣,使幼儿养成作业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颜色标志牌(红、黄、蓝、绿)若干,未涂色的小花图片若干,油画棒若干。
2.请大班的小朋友准备花姐姐的情境表演。
3.活动背景图《春天》
4.教师头饰、花姐姐头饰、裙子各一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头饰扮色彩妈妈,邀请幼儿做颜色宝宝,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妈妈和宝宝的角色使幼儿感到亲切,以游戏的方法导人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
二、基本部分
1.复习认识四种颜色。
(1)请幼儿带上颜色标志牌,相互观察,并说一说自己是X色宝宝。
(颜色标牌帮助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幼儿在相互观察和讲述中分享经验,增进了彼此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则可从旁观察幼儿对颜色的认知情况。)
(2)玩游戏《妈妈宝宝抱一抱》,巩固对四种颜色的认识。玩法:教师唱“x色宝宝你在哪里?”戴相应颜色标志牌的幼儿边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妈妈抱一抱,边走向教师和教师互相抱一抱。
(和妈妈一起游戏总是非常愉快的,抱一抱的动作既满足了小班幼儿的心理需要,又帮助其明确每种颜色的名称。)
(3)请幼儿找一找背景图中什么东西和自己的颜色是一样的。
(背景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引导幼儿的思维由单一的颜色扩展到五彩的大自然当中,并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4)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红(黄、蓝、绿)色的,感知色彩的美。
(从观察颜色、找相同的颜色到讲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颜色,逐步深入,加深幼儿对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认识。在讨论中幼儿的思维得到扩展,在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美的同时,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涂色活动。巩固涂色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美。
(1)花姐姐以忧愁的样子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花姐姐的裙子上贴有许多未涂色的小花。)
(2)引导幼儿用涂色的方法帮助花姐姐给小花穿上漂亮的衣服。幼儿自选一朵小花做涂色练习,教师提示幼儿涂色时应注意的事项:选用恰当的颜色涂染;涂色要均匀、涂满、干净;涂色时,左右或上下摆涂。
(3)放轻音乐,幼儿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小客人花姐姐的出现将活动自然地引入第二环节;请小朋友帮忙这一情节,在激发幼儿同情心的同时也有助于使幼儿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装扮花姐姐的裙子,引导幼儿欣赏五颜六色的花。师幼共同评价,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色彩的美,体验创造的快乐。
(对花姐姐的裙子前后不同的比较,使幼儿直接感受色彩的美。而变漂亮的花姐姐对小朋友的感谢,在让幼儿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增强了其自信心、提高其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三、结束部分
1.花姐姐和小朋友共同表演(小花)。
2.幼儿和花姐姐一同外出游戏。
活动结束:
(在欢乐的歌声中愉快地结束此次活动。)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7
陶器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彩陶纹饰的艺术特点。2、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古代艺术作品。3、 通过欣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2、 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3、 通过对陶器美的欣赏,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二、 欣赏导入:利用图片或幻灯、录相展示各种陶器,让学生欣赏。提问:老师在初中历史课讲过这些器皿,它们是什么?产生在哪个年代?答:这些器皿叫陶器和彩陶器。通过初中历史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它产生于距今约5000至90__年的新石器时代。三、 讲授新课:板书——第一讲 陶器1、 陶器的产生陶器是随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陶器的产生与人类知道使用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一般意义讲,制陶可能是由不同地区的原始先民各自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的,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与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陶器无论是造型、器类、工艺与装饰都不一样,很显然是各自独立产生的。制陶,除在造型上的要求外,对黏土及掺入材料和烧制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制造耐高温的炊器,需要在黏土中加入石英砂。另外,对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度左右,制品强度低吸水性强,到了商周时期,烧制温度达到了1100度左右,出现了原始瓷。2、 陶器的造型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主要是日用器皿,其造型因用而异,用途不同造型也不同。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a、汲水器:如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大汶口文化的背水壶、马家窑文化的旋涡纹尖底瓶(见教材p8)。b、炊器:有罐、鼎、鬲、(yang)、灶等。c、饮器:有斝(jia)、鬶(gui)、盉(he)、爵(jue)、角、觚(gu)、杯等(见教材p9)。d、食器:有碗、钵、豆、簋(gui)、盘等。e、盛贮器:有壶、罐、瓮、瓶、罍(lei)、尊、盆、缸等,其中有盛液体的容器,有盛固体的容器(见教材p8)。f、其他杂器有束腰的圆筒器座,用以放置尖、圆底的陶器,还有覆钵的器盖及其他用途的杂器。陶器的造型是以实际用途分类的,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类型中,它们的造型细节差别很大,反映了当时人们不同的群体生活方式。3、彩陶艺术制作彩陶的三个重要条件:1、首先要掌握颜色的使用知识。2、要有较高的烧制技术。3、需要在质地光滑的细泥陶上才能显出颜料的色彩感,并且用笔得以流畅无阻。中国彩陶的艺术特点:(一) 以意写形中国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它体现出制造者深思熟虑的构想和设计意图。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显示出卓越的构成能力,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貌(介绍人面鱼纹盆,幻灯)。(二) 彩陶图案主要采取动的形态和格式中国的彩陶图案,尤其是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彩陶图案是以动态为主的,常把花纹组织在动的格式中,具有跃动奔放的气势。花纹也以弧线、弧形和圆点构成,使图案具有流畅柔美的抒情风格。(三) 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四) 彩绘纹样与造型的完美结合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的骨式和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介绍舞蹈纹盆,幻灯)。(五) 单纯强烈的艺术风格由于彩陶图案有明确的立意,于是有肯定的造型和简洁的艺术语言。动的图案格式给人以强烈兴奋的感觉,使图案具有扩张的力量感,使人们产生强烈的直觉吸引力。标志性强则是省略去被描绘物象的不明显的细节特点,而集中地表现具有鲜明特征的形象,使纹样的直观性很强,给人以一目了然的印象。造型和纹样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整体的感受。由于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中国彩陶单纯强烈的艺术风格,从而有力地表现出氏族社会晚期人们共同的生活感受和美的观念,至今仍使我们感到雄浑强烈的表现力(介绍涡纹曲腹盆,幻灯)。4、播放一段录相。四、课堂小结:中国的陶器造型和彩陶纹饰是传统艺术的光辉起点,在中国现存的原始艺术中,它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部分,它是最早以造型和彩绘图案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它反映出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文化面貌。通过学习本课,我们了解了中国陶器的意象表现方法和以意造型的构成手法;研究造型、纹样图案的发展规律和形式法则;研究器形与纹样的美和立体设计的规律;研究中国古代先民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美学观念;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这些对于我们继承、发展伟大的艺术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的陶器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五、复习思考题:1、你喜欢我国远古的陶器吗?为什么?2、中国远古陶器在造型和纹饰上有什么特色?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文字,重点感知老支书的感人形象,体会他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维持求生的秩序、坚持求生的顺序,将人民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让学生从内心受到感动。
3.理解文章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第一层,唯一求生之路──“窄窄的木桥”;第二层,老汉用自己及亲人的生命搭设了乡亲得以逃生的桥──“生命桥”;第三层,老汉用他自身的光辉形象矗立起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无坚不摧的桥──“党群桥”。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开门见山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桥》。
二、词语入手,感受洪水的狂野与人们的恐慌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将大屏幕上的词语,在文中画出来。(咆哮狂奔狞笑放肆势不可挡)朗读词语,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2.让我们回到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切身感受一下。
大屏幕出示: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像泼。像倒。”四个字,几句话?及其简短的字句,给你怎样的感觉?读出这突从天降的大雨、急雨。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势不可挡”是什么意思?还从哪里读出了洪水的来势凶猛?
(指名多人朗读,随机点评。)
3.想不想看看这可怕的画面?(播放录像)如果你置身其中,心里什么感受?这是怎样的关头?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相机板书:生死存亡)
4.看看文中人们的表现,自己读读相关的句子。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的?让我们钻进语言文字中间,读出人们的慌乱来。(齐读出示的句子)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逃生!
引读。此时,东面西面没有路。南面是一米高的洪水,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意味着这座木桥是──(相机板书:唯一求生)引读。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人们这样的状态,这唯一求生的木桥能不能助人们逃生?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再读句子)
5.过渡: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都在惊恐、慌乱地逃生,唯独谁例外?老汉早已先群众一步站在了木桥前。
三、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老汉光辉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1.自读课文第7~13自然段,从老汉的外貌、语言、动作感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2.交流:
(1)镇定的老汉。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a.轻轻地读,用心体会,一个“盯”字,你读懂了老汉的心了吗?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在想什么?(相机板书:有序)
b.理解“他像一座山”。
“山”给人怎样的感觉?(伟岸、高大、稳重)老汉没有伟岸的身材,他的什么给人山一般的感觉?(板书:镇定)读出一个镇定的老汉!
人们依赖老汉,他是人们心中的靠山啊!所以说──(再读)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人们对老汉求生的期盼?“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一个“望”字,你从人们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人们像往常一样把求生的目光投向了他们拥戴的老汉。
c“.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连用三个感叹号,你体会到了什么?(情况危急,必须有序:“排成一队”,“党员排在后边!”)读出指挥者的镇定与果断。
(2)忘我的老汉。
a.透过老汉的镇定,你读懂老汉这个人了吗?“一百多号人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此情此景,你读出什么了?人们纷纷逃向了生的彼岸,只有老汉坚守在桥边指挥。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相机板书:忘我)这是一个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一心想着他人的老汉啊!(读句子)
b.过渡:我们继续用心灵感受这位老党员。读课文第14~23自然段,你感受到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3)无私的老汉。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a.哪些字词刺痛了你的眼睛?为什么?(揪、吼道、豹子)
b.透过这些词语,你读懂老汉的心情了吗?读出老汉此时的焦急、恼火。
c.他为什么这样恼火?他急什么?火什么?(此时,洪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了,情势十万火急,谁先走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啊!在老汉心中,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相机板书:先别人后亲人)谁能走进老汉心里,读出他焦急、恼火背后的一颗爱民之心?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a.这句你读懂什么了?容不得多想,老汉一瞬间闪过脑海最强烈的念头是──
b.朗读导语:容不得多想,请你用读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容不得多想,请你再加点力气去推──容不得多想,请大家竭尽全力去推──(加上老汉的表情、语言,再读。)
c.这一“推”、一“吼”,你读懂了这又是怎样的一个老汉?(相机板书:先亲人后自己)
3.回归整体,再读感悟。
(1)让我们把“父亲”“儿子”这两个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中去,再回顾一下木桥前那感人的一幕吧。
(2)小结(指板书):老汉是村支书,他爱村民;老汉是父亲,他爱儿子。但生死攸关之际,他无私地选择了大家。他是个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
四、感受人们的哀思与崇敬,理解“生命桥”
1.过渡:为了村里一百多号人的安全,他失去了儿子,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音乐起)
2.此时,全村一百多号人却在安全的彼岸。同学再读一读课题,全村人得以平安逃生的“桥”到底是什么?(相机板书:生命桥)
3.小结:老汉用生命维持着求生的秩序,用生命坚持着求生的顺序!请你再次投入地读一读课文第7~23自然段,读出老汉镇定的形象、忘我的形象、无私的形象(指板书)。
五、感悟老汉精神实质,理解“党群桥”
1.品读。
师配乐朗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2.文章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
3.比较:哪一句好?为什么?
(1)放慢了语言的节奏,更增强了悲剧的氛围。
(2)两个人啊!老太太同时失去了最亲的两个人。牺牲自己容易,牺牲儿子可是心头剜肉啊!这样的老汉,这样的党员,留给人们的仅仅是悲痛吗?更多的是什么?
4.是啊,这不仅是一曲悲歌,更是一曲壮歌!读出悲壮来!
5.情感升腾,精神永存。
(1)小练笔。
a.祭奠的这天,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来了,整个村庄都呜咽了。老支书的墓前,齐刷刷地脆下了一片。悲痛欲绝的乡亲们会说些什么?请你身临其境地想一想,写下乡亲们的肺腑之言。
b.交流──(音乐起)
(2)揭示“桥”的第三层含义。
老支书就是矗立在我们心中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的优秀代表,这样的党员才真正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无坚不摧的桥。(相机板书:党群桥)
6.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课题(生读课题)。让我们永远记住,在危难时刻,那一座座给人们带去生命和希望的桥;永远记住老支书(指板书)──这样的人,老支书这样的党员。(音乐起)
附:板书设计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9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画一张、分步步骤图一张、空白生宣纸1张。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花卉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 新课
我们在四年级时已学过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
(——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从中寻觅出不同的寓意。我们可以从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
你们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竞然使人们产生这么多的遐想,实属不易,今天我们就用菊花这种傲然的精神来学画菊花吧!
2、读画
菊花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到处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品种,又因近代以来经过园艺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然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画的黄色小菊花。
(出示范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菊花,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菊叶、菊枝、菊花)。再看看菊叶有什么不同?菊花又有什么不同?菊枝呢?(——菊叶有大有小,有淡、有浓、花有全开的花、半开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没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开的花,菊枝干劲有力地衬托着叶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由尖头椭圆形组成的。
②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1页中菊花和菊叶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侧锋画出菊叶,未全干时勾出叶脉)。
③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
写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画。讲究用笔筒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其作画程度不像工笔画那样。把色、染步骤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据绘画艺术效果的需要,综合勾、皴、擦、染、点等手法表现对象。而今天所学的“菊花”为小写意画、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3、作画步骤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菊花的花和叶,均需枝干支撑,花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花头,后穿枝条。而后添叶,也可先画花头,次画叶,最后穿枝。以自己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①画花:先用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黄色。如枝头有含饱未放的花苞。用淡绿色为小底藤黄色点出。[师示范画后板书]
②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后板书]
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画后板书]
(出示分步步骤图)
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鸟画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这几朵菊花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可先用铅笔轻轻的画个大概,以便掌握整体。
画花:用狼毫小笔蘸浓墨从花心往外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
画叶:用大白云湿毛尖蘸少许的墨在盘中间调几下(可调少许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画叶(这样画出的一笔,就有深有浅,墨色比较活)。
(巡回检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时表扬与纠正)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 优缺点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课外学习
欣赏以菊花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思考画家是怎样表现菊花的,怎样通过菊花表达作者思想感想的?如有时间也可以写生或者临摹一幅菊花写意图。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10
[分析]布艺温馨
一、教材布艺温馨分析
布艺温馨在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布艺温馨它柔化了室内空间生硬的线条,给人以视觉上的温馨感、触觉上的舒适感、趣味上的个性感,布艺温馨彰显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布艺还是一种变废为美的工艺活动。布艺中的“布”,是各种纤维品的总称,可收集的布艺温馨材料有: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根据材料的质地、花色、品类因材施艺,运用捆扎、填充、剪切、缝纫、装饰等方法制作布艺作品,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布艺温馨陶冶其个性,发展其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等。
本课围绕“布艺”这一主题安排了两个相关学习活动:利用各种旧布料展开联想,制作一件布艺小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活动一更多涉及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自由性。活动二则更多涉及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功能性。。
活动一有两个层次:欣赏和制作。欣赏视角触及现代家居与民间传统布艺。前者烘托出“温馨”气氛,能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提升其生活情趣。后者则从千阳布枕切入,展示着中国民间美术的辉煌和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教材中呈现的几件作品都使用了填充的基本方法。这些布艺小品充分利用了材料的形状和色泽、花纹等特点,通过丰富的联想,恰到好处地添加了一些辅助材料作为装饰,造型质朴、稚拙,难度也不大,适合此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比如用婴儿袜制作的“小狗”,其“眉宇”之间那个用线固定的褶子.最是传神之笔。至于那两只用长筒袜做的“大嘴巴”,其填充物就是作者的两只手了,所以,它们适合于作表演的道具。教材中展示了打结、捆扎、缝纫三种制作方法,一是帮助学生在造型上产生联想,二是在制作方法上给予启示,不呈现过程而呈现方法,希望给予学生更大的拓展和想像空间,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比之下,活动二的技术强度要大一些。教材中呈现了制作难易程度不同的小挂袋做法:利用牛仔裤上现成的口袋裁剪而成的小挂袋简单巧妙,发掘出了原材料自身的美感,充满趣味和青春气息。人形小挂袋则制作难度很高,其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在造型、材料花色的搭配和制作方法上获得启示。其他三个小挂袋都利用了不同的材料,使用了不同的制作方法,展示了不同的造型。
小挂袋创意大致为三类:一、原材料已有口袋结构且富于美感,只要简单加工;二、在原材料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折叠、叠加、裁剪、缝合;三、先构思,再选择布材制作。后者一般需要材料充足,技能水平高才能做到。在此强调了一个能体现布材特质的细节:抽去边缘的纬线或经线,使布呈现出漂亮的须须状布边。利用废料制作的关键是对废弃物料如何利用——变废为美,这就是借助联想的方式使之升华。光靠想入非非是不成的,必须用技艺去达到理想的境地。前者叫“因材联想”,后者则叫“因材施艺”。
制作好挂袋后要想办法把它挂起来,呈现舒展的状态。如:利用棍子作支撑,再连线用于悬挂;或是先钉扣子或钻眼,再拴上小线圈用于悬挂;或者干脆用图钉直接钉在墙上。教材中那个三层式的小挂袋的袋口穿入了有弹性的线圈作为支撑,而且还在口袋内面衬入了硬壳纸使之舒展。
对于学生而言,做出一个能装东西并能挂在墙上的口袋就是学习目标,至于是用毛巾、布片、手套还是帽子,以及造型、大小、制作方法都没有限制。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展示在家中,心中的愉悦和成功感不言而喻。如果学生不仅想到自己,还能想到给自己亲密的家人“量身定做”一个小挂袋,其价值和意义就更大了,家长的鼓励和赞许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
◆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三、教学思路
本课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应努力创设温馨生活的氛围,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和创新的学习热情。通过欣赏和制作等学习活动,获得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比较、触摸、制作中感受材质,产生丰富的联想,灵活运用各种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从中体验制作活动特有的乐趣。
教学过程的安排,可设立如下程序:
活动一:创设情境——欣赏激趣——感受材质——学习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创设情境”时可利用或实物展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布艺制品,让学生重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激趣”环节可利用课件欣赏民间布艺制品。也可结合当地的民间布艺制品进行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从民间工艺品的造型、色彩和装饰方面汲取营养。“感受材质”时让学生把布和其他的材质进行比较,通过观察、触摸、挤压、拉扯、拆开等方法对布料的特点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学习指导”应在造型和制作方法上加以指导。可通过对原材料方向的变换、原材料局部造型的改变等,设置几个小游戏,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创造表现”环节中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和经验提示。“交流评析”时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二:欣赏激趣——方法探索——学习指导——创造表现——评价迁移。
“欣赏激趣”环节中,通过对小挂袋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本活动的学习注重功能性。“方法探索”环节可在交流讨论中比较出各种小挂袋的共同特征和区别,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心任务。“学习指导”可从核心任务出发,就如何利用所带布材进行构思、设计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创造表现”可以自主表现,也可以合作完成。“评价迁移”时关注作品的实用性,让学生畅想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进而引发学生对生活、学习用品继续创新的愿望。
四、教学选择
在民间布艺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考虑将活动一分为两课时的活动:专题欣赏和制作。
五、教学建议
1.要提前数周,乃至第一堂美术课就叮嘱学生收集本课所需的废弃布制品及各种花色品类的碎布片,并在讲授本课的前一天通知学生带齐所需用品。
2.本课教学除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范图外,还应设法为学生提供观赏的实物,力求稍大,以便让学生看清楚,有所借鉴。
3.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材料的特性,以及如何运用的方法。如怎样处理和利用布的柔性、伸缩性,纱线滑落,出现毛边、须边……
4.在手套、袜子等材料上进行刺绣装饰时,可在布材内放置硬质板材如文具盒等,可防止将布材两面缝合到一起,又可降低刺绣的难度。
六、教学资料
一、关于布软雕和千阳布枕的介绍:
在千阳民间,布制品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布只占有平面与厚度二维空间,但却能利用它的软体特性填充物料,制造出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艺术形象,产生雕塑的艺术效果,专家们将它们称之为布软雕。
千阳布枕主要有虎枕、鸡枕和猪枕。虎在民间备受尊崇,虎枕是娃娃们的保护神,是母亲爱心的艺术表现。常用红、黑两色,在造型上突出颈部省略四肢,集威猛、稚拙、善良、顽皮、生动于一身,是民间送娃娃满月、周岁的最佳礼物。在千阳民间,枕猪枕意在祝愿小孩多睡觉、少哭、肯吃肯胖,因其造型肥胖、情态憨厚而备受人们喜爱。鸡枕的由来则是民间传说娃唾鸡枕能长得乖巧、聪明。
二、布艺制品使用案例
1.布艺通过色彩、图案、形态、质地、大小、重叠等不同的表现方法,可以鲜明地体现居室主人的个性风格、情趣爱好。如有个球迷朋友酷爱足球,在他的房间里,墙上有当拉拉队员时用的长围巾。窗帘、床单、桌布、沙发套、椅子套,电视机套、均醒目地印或绣上了足球的图案,让人一进门便知此君是个铁杆球迷。
2.就性别差异而言,女孩更加喜欢参与布艺制作。为了充分调动男孩的学习兴趣,这里提供一个男孩的房间布置图片(图1)。
●参考书目:
◆《中国民间美术丛书绝活儿——千阳布枕》湖南美术出版社
◆《生活环保系列5——旧衣新款》吉林美术出版社
◆《生活美劳diy一布玩篇》吉林美术出版社
◆《明天儿童手工系列奇妙手工乐园——布布皆惊奇》明天出版社
◆《现代纤维艺术设计》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朱尽晖编著
◆本页图片均出自《儿童家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张欣)
[教案]肖华、魏璇炫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一)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肖华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试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
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
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
3.课件展示课题。
玩一玩,做一做
4.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5.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6.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1.课件展示:
(1)“快乐转盘”:将原材料设计成“转盘”,在转动中不断变换观察角度。
(2)“百变魔方”:将原材料局部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折叠、收紧或挪动一下,产生新造型。
(3)画面竞猜:一一展示学法指导提示图。
2.实物投影:展示小组作业时出现的纱线滑落、毛边、须边等状况。
评一评,说一说
7.学生作业观赏交流。
(1)展示作品。
(2)自评、互评。
8.学习引申:
(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
(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课件展示:
(1)各种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图片资料(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笔筒等)
(2)童话剧表演:部分学
生运用布艺小品为道具表演童话剧。
课目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魏璇炫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
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
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
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
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
(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
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基本/基本型口袋/单袋型
外形\异型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
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重新展示图片)
(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
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
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
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
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幻灯、挂图形式都可。
多媒体演示多款设计的演变。
多种布料的特性和可用的范围。
尝试
分发设计纸。
两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设计。
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完善自己的设计。
鼓励学生大胆设计。
播放轻松的音乐。
欣赏
展示自己的设计成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评出最佳创意和最佳合作组合。
学生作业
另注
分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每2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
[资料]图片资料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刷画,乐意对画面进行想象;
2、体验刷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前期活动,磕瓜子
2、刷盘、板刷每人一份;水粉颜料、白瓜子壳大量;
3、“瓜子妈妈”道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熟悉作画工具
1、认识作画工具
2、探索作画工具
二、情境讲述引题并展示刷画过程
1、(出示瓜子妈妈)瓜子妈妈要去旅行,家里的瓜子宝宝没人照顾…….
3、示范刷画:
(1)、洒落瓜子壳
(2)、刷画:给瓜子壳宝宝做一件彩色的衣服
(3)、引导欣赏老师的作品
三、幼儿操作
鼓励大胆尝试操作
四、讲评
引导、鼓励幼儿介绍、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小班)美术活动:小树的新衣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2、训练涂抹、粘贴等小肌肉动作;
3、锻炼手眼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红、黄、绿等颜色的碎卡纸(树叶);
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画纸(每张上画有一棵数,供小朋友贴树叶);
3、小篮子(装碎卡纸用)。
4、浆糊小碟子
5、范画3张(其中1张已贴好树叶)
6、毛巾5条(擦手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作吹气状)。是风的声音,原来是风婆婆来了,风婆婆喜欢旅行,她还喜欢帮助别人呢。有一天,风婆婆经过一个树林,忽然,听到一阵哭的声音,是谁在哭呀?(出示一棵没有树叶的小树),原来是小树在哭。风婆婆停下来问小树:“小树,小树,你为什么哭呀?”小树说:“我的好朋友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了,只有我没有,我好羡慕他们。”风婆婆笑着说:“别着急,让我来帮助你。”风婆婆对着小树吹了口气(教师作吹气状),小树马上就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旁边的小树可高兴啦,他们也要风婆婆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可是风婆婆太忙了,她想了想,哎,幼儿园里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的,请他们来帮忙吧。今天老师把小树请到了幼儿园里,一会儿就请小朋友帮小树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二、示范和讲解。
1、师:那我们用什么给小树做衣服呢?老师这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树叶,有红色的(出示),有绿色的,还有黄色的。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片树叶是什么颜色的。(随意拿起一片叶子,重复几次)。
2、师:这么多漂亮的树叶,我们要一张一张地贴上去,小树就穿上花衣服了。(边示范边讲解)先拿起一片树叶,用一个小手指蘸一点糨糊,均匀地涂在叶子上,再轻轻地贴在树上,小手压一压。好看吗?小朋友看一看,这叶子是长在那里的?
师:对了,是长在树枝上,所以我们要把树叶贴到树枝上,掉下来就不好看了。我们再来贴一个。
3、请个别幼儿来贴。
引导幼儿手脏了要用毛巾擦手。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指导。
1、操作要求;叶子上涂糨糊的时要涂均匀。贴的时候要轻轻的,不要忘记用手压一压,手脏了用毛巾擦手。
2、幼儿操作。指导幼儿用各种颜色的树叶贴在指定的地方。
四、评价作品。
1、展示作品
师:好多小树都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现在我们把他送到树林里去。
2、评价作品
师:小朋友,我们也到小树林来看看,哪棵小树的花衣服最漂亮。
师:小朋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风婆婆在外面等我们呢,她要和我们一起去旅行呢。
活动延伸:
1、小小展览:把小朋友的画展览出来,让小朋友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
2、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叶的形状。
(小班)美术活动,蝴蝶和花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12
[教案]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周健老师的教案
■会飞的娃娃
教材版本:美术(一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湖南美术出版社__年7月第1版
__年7月浙江第1次印刷
年级:小学一年级会飞的娃娃
课时:40分钟
执教者:周健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会飞的娃娃”。
2、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会飞的娃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会飞的娃娃”。
难点:材料运用恰当,能使娃娃“飞”起来。
教学准备: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上:12课会飞的娃娃
教具:制作各种用具,各色塑料袋,各色彩纸等
学具: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挑选一个有风的日子,在网球场教师事先放置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的废旧用品。
如:报纸、有色纸、皱纸、塑料绳等各种环保用具。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到外面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
2、组织学生欣赏我们美丽的校园,特别注意引导校园的美丽的环境。当还没走到网球场,学生就对满地的“垃圾”大叫起来。“谁这么不爱干净?”
3、教师适时提出:我们是接着欣赏校园美景,还是来保护校园美景?
三、欣赏感知
1、学生们开始“捡垃圾”:
1)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整理同种类型的“垃圾”,如:一组整理绳子类:一组整理塑料袋等等。比比哪组最快!
2)学生们各自分类,整理“垃圾”。
3)大家小结:在整理中,为什么整理塑料袋的组最慢?
4)大家一起帮助整理,为什么还是不行?
2、探讨塑料袋“会飞”的原因。
1)为什么塑料袋“会飞”?
2)塑料袋一个一个飞在天空中你觉得怎么样?
3)你有办法既环保,又将这美丽留在空中吗?
3、学生利用这些“垃圾”尝试制作。
4、师生小结交流:利用“垃圾”的制作。比比谁的“飞”的最高!
5、教师故意分不清学生放高的“娃娃”,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一认就认出来呢?
四、学生作业
学生尝试“打扮”自己的“娃娃”。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放飞“娃娃”。
师生一起放飞“娃娃”,放飞希望。
[教案]浙江海宁实验小学周志霞老师的教案
会飞的娃娃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湘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第12课
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时:40分钟
执教者:周志霞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娃娃”。
2、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动手制作能力,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材料制作,发挥想象力。
难点:使学生制作出较有特色,有新意的娃娃。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示范用具,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糖果。
学具:教材、课堂练习、线、纸剪刀、胶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挑选一个有风的日子,在网球场教师事先放置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的废旧用品。
如:报纸、有色纸、皱纸、塑料绳等各种环保用具。
二、导入新课
1、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到外面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
2、组织学生欣赏我们美丽的校园,特别注意引导校园的美丽的环境。当还没走到网球场,学生就对满地的“垃圾”大叫起来。“谁这么不爱干净?”
3、教师适时提出:我们是接着欣赏校园美景,还是来保护校园美景?
三、欣赏感知
1、学生们开始“捡垃圾”:
1)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整理同种类型的“垃圾”,如:一组整理绳子类:一组整理塑料袋等等。比比哪组最快!
2)学生们各自分类,整理“垃圾”。
3)大家小结:在整理中,为什么整理塑料袋的组最慢?
帮助整理,为什么还是不行?
2、探讨塑料袋“会飞”的原因。
1)为什么塑料袋“会飞”?
2)塑料袋一个一个飞在天空中你觉得怎么样?
3)你有办法既环保,又将这美丽留在空中吗?
3、学生利用这些“垃圾”尝试制作。
4、交流:利用“垃圾”的制作。比比谁的“飞”的最高!
5、教师故意分不清学生放高的“娃娃”,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一认就认出来呢?
四、学生作业
学生尝试“打扮”自己的“娃娃”。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放飞“娃娃”。
师生一起放飞“娃娃”,放飞希望。
[教案]转帖网友的教案
第十二课会飞的娃娃
(工艺设计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娃娃”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制作出具有创新和趣味的娃娃样式。
教学准备:塑料袋和剪刀,胶水和各种的彩纸等(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放欢快的音乐,展示作好的塑料袋娃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学生观察:这些娃娃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学生回答。(塑料袋)
2、如何制作这些娃娃呢?
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并研究制作方法,并且思考还有其他的制作方法吗?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研究。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加以辅导。
3、提问:请每一小组的同学把自己那组的看法发表出来。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加以诱导。
4、学生讨论自己要设计制作的娃娃。
5、提示:
设计的关键:
a、造型
b、颜色的搭配
c、效果(样式独特具有个性,色彩亮丽)
6、学生制作,鼓励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与学习。
放音乐,学生制作。
教师巡视辅导。
7、课堂小结:由学生来评议作品的优缺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娃娃”,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做游戏。环境教育。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达到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放欢快的音乐,展示作好的塑料袋娃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求没有制作完的同学继续完成,鼓励其他的同学帮助。
3、交代本节课的安排:
做游戏《会飞的娃娃接力赛》
把学生带到__场,分组进行接力比赛。
4、要求:看谁的娃娃做得最结实,在比赛完以后都能完好无损。
学生还要评出“最漂亮的娃娃”,“最有个性的娃娃”。
5、学生游戏
教师注意学生的安全。
6、游戏结束。要求学生思考:
我们该如何保护好环境,自己该做哪些事情。
提醒学生收拾__场的纸屑。
组织学生回教室。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13
课题十四:风筝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欣赏多种风筝,了解风筝左右对称的特征,苏少版美术教案——风筝回忆放风筝的场景、气氛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表现能力。苏少版美术教案——风筝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左右对称的特征,认识、熟悉风筝的种类。
教学难点:把放风筝时的场景、气氛和感受的亲身体验加以表现。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导入新课:提问:你玩过风筝吗?都玩过哪些风筝?
2、欣赏多种风筝,了解左右对称的特征:教学生如何玩风筝,从风筝结构与放飞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风筝能平衡飞在空中的起码条件就是左右对称。同时欣赏课本中的风筝,引导学生感受风筝美,它不仅是对生活中动植物等的摹仿,更是对生活中事物的提炼、美化。
3、展示风筝的照片,直观体会风筝的多种样式。通过对风筝实物的观察和触摸,感受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的风筝。
4、放映录像,观看风筝的艺术节的录像。
5、把自己放飞的场景或是录像中的映象最深的画面表现出来。
6、生生互评、取长补短、修改画面。
二、拓展:
研究风筝的飞行原理以及它和飞机飞翔的原理的关系。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14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看动画片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往往要看动画片就要买很多的动画光碟,但是看完了之后幼儿对它又没有什么兴趣了,就丢在一边,于是就被家长给丢弃了,于是我想到了利用——光盘,制作很多出有用的东西来,我想孩子们应该也很喜欢,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环保意识也会提高很多,知道有许多废旧材料可以用来进行装饰。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大胆的在光盘上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创作的技能。
2、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光盘再利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光盘若干、彩纸、浆糊、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故事的形式引入)
师:小熊带了颜料去户外写生,在马路边看见一个朋友在哭,知道它是谁吗?其实就是小朋友以前在家里经常看见的——光盘。小熊就问:“朋友你为什么要哭啊?”“家里人嫌我没用了,就把我丢在垃圾堆里”“哦,原来是这样啊!别着急,我来帮你。”
师:孩子们,你们看见小熊是怎么帮助它的吗?你们想和小熊一起来帮助光盘朋友吗?我们一起来吧……
二、小朋友分组作画,老师个别指导,重点指导涂鸦光盘。
老师介绍分组作画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组:涂鸦光盘。
方法:宝宝们在光盘上有用刷子随意刷上自己喜欢的颜料,静置光盘等颜料干透后,用棉签蘸颜料勾画出轮廓,并进行添加想象画。
第二组:黑白光盘。
方法:宝宝们先在光盘上刷上黑色或白色的底色,静置光盘等颜料干透后在白底上用黑色和在黑底上用白色添画人物。
三、展示小朋友作品,和小朋友一起评价作品,表扬和鼓励小朋友。
1、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用了什么方法在光盘上作画的;
2、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光盘,为什么?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15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的有关要求,选择“星空”这个与天文、地理、航天等科学知识紧密相关的主题星空,指导学生运用收集图片资料、观察星空、绘制和设计有关星空题材的美术作品等方法,了解美术星空与科学的关系。
教材从认识星空入手,展现了各种形态的行星、闪烁的星星、一掠而过的彗星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认识星空,感受星空的美丽与神秘,帮助学生了解人们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可以获取大量的丰富的视觉形象,激发艺术创作灵感。通过绘画与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艺术视野,拓宽美术的表现题材。学习收集图片、处理图片和从有关的图片获取创作源泉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课文以观察和讨论的方式导入,逐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星空”的丰富感受。包括地球与太空,’人类与宇宙的探索,有关星空图片的获取,星空的色彩,星球的形状与布局,日月星辰的运行与变化,形态与明暗的对比等等,从而获得美感启示。
教材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安排学生绘制表现星空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善于用绘画语言表达视觉感受的能力,立足于学生兴趣,鼓励多种技法的尝试,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体会视觉艺术中点、线、面、色彩、肌理等构成要素所形成的视觉美感。“活动二”安排学生以星空为题材,制作一件平面设计作品,力求把设计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设计意识的培养,并启发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培养灵活处理表现手法的能力。有条件的话可以学习电脑绘图软件的操作,利用电脑制作。
“评价建议”一栏中,提出了从图片中获取美感启示、从作品创意等方面对学习绩效测评的评价建议,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检测知识、能力水平的参考。
“资料库”收集了有关绘画特殊技法的介绍,供作业时借鉴使用。
“学习大空间”提供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艺术图片,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启发学生进行科幻画的创意表现,使学习得以延续,且提供了教学选择的参考。
二、教学目标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下册:第6课星空
◆能从自己获得的星空图片中获取某种美感启示。
◆初步懂得美术作品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表现宏观世界,从而有助于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能运用合适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表现星空的美术作业。
三、教学思路
1.教学题材
教材依据学习活动设置选择图片。在列举的图片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信息:星星、行星、星团、星云、科学探索等图片以及绘画与设计作品,并采取艺术作品与星空图片相对照的方式呈现,启迪学生的创作思维,为教师实际教学选用图片时提供方式上的参考。作业指向是将美术的触角伸向遥远而神秘的太空,体验运用美术语言表现更为广阔的宏观世界,对于材料的选择、表现手法的运用较为宽泛。教材呈现了不同形式的学生作业和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学生作业时的参考,对教材中提供的绘画中常见的表现技法可作尝试。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下册:第6课星空
2.教学组织
课前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如有关星空的图片、绘画作品,星空的科学知识,神话故事等。安排学生采用不同途径,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把收集的图片资料粘贴在教室里。使学生课前就有交流,为本课学习作准备。学生还要准备绘制工具,例如水彩纸、毛边纸、色纸、颜料、上色工具以及盐等。
3.教学策略
首先,以“美丽而神秘的星空”为题,组织一次讨论活动,讨论内容包括人类是怎样对宇宙进行探索的?古今中外有哪些关于星空的美丽传说?你对星空有哪些了解?获得哪些美感启示?围绕讨论做好有关准备,如相关知识、图片、文字资料的搜集,掌握赏析图片的方法,考虑小组的分配,座位的安排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
在讨论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提出问题,把握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精美的星空图片是如何拍摄的?夏夜为什么繁星闪烁?为何月有阴晴圆缺?星座为什么往往以动物命名?使学生从有趣的设问入手,在讨论中加深对星空的认识,激发其探索欲望。列举不同星云、星球、星团、星座的图片,分析它们的色彩、形态、结构形式、运动轨迹,获取美感,引发创作冲动。
接下来是学生的创作活动。在学生获得了初步的美感启示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作品的构思、构图与表现展开师生的交流活动,并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呈现的绘画作品,分析其创意、构图、色彩、表现形式等等,教师就某一特殊表现技法如撒盐法作演示,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构图、材质、色彩、技法等内容的具体的想像、创意上,为作业做准备。
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第一节课参照收集的星空图片,借助合适的材料和表现手法,绘制一幅表现星空的美术作品。绘制方法不限,水墨、素描、水粉、水彩、油画棒等工具都可以画出很好的效果,表现形式抽象、意象、具象均可,并可尝试各种特殊技法。第二节课作业借助收集的资料,以星空为题材,制作一件平面设计作品,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设计星空图片展之类主题的招贴画,绘制手法可以手绘,可以用材料制作、图片剪贴,也可尝试用电脑制作。重点在营造神秘的氛围,表达对宇宙的独特感受。
4.教学评价,
作业展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业的评价可参照教材上的建议,一般采用互评、自评与教师点评的方法。教师注意评价方向的引导,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其明确改进提高的方向。“活动一”的作业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技法,同时加强构图意识;“活动二”的作业注重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考虑作业的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培养设计意识的形成。
本单元学习能有效地进行学科综合,因此学习评价可关注学生是否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为我所用”,体会美术与科学的联系。
四、教学选择
可在下列程序中选择实施本单元的教学:
1.古今中外关于星空的想像与描绘——人类的科学探索——对图片的赏析——表现技法的介绍——想像创作活动。
2.用学校天文台观测星空——交流感受——赏析——创作活动。当然,我们不排除还有更好的单元教学设计和更为灵活的教学形式。
“活动二”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可能会有困难。因为对于主题不明确、脱离学生生活的平面设计,要此年龄段学生设计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有相当难度,一般会指向对画面构成意识的关注,而作业往往流于简单,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教学调整。建议把学习大空间的内容安排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借助星空的题材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让学生尝试画一幅关于星空的科幻作品。另外也可以根据第一节课的作业情况,组织一次本年级星空题材的图片、作业展,第二节课就以此主题设计一幅展览的招贴画,既符合教材中活动二的安排,又使活动有实用价值。
五、教学建议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活动一”旨在让学生尝试表现,运用不同技法表达对星空的感受,也是对以前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环节。教材重点展示了一些特殊技法的图例,例如撒盐法、吹色法、油色吸附法,但如果学生作业仅停留在对这些简单技法的探讨上,就会导致作业难度过低。因此,这一环节还应强调画面的构图处理、色彩搭配等问题,力求画面完整,能表现内心的感受,而不仅仅是技法的训练。应适当增加一些有说服力的图片,让学生注意点、线、面、色彩等问题,使活动更有质量。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教学导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有多种方式的选择。例如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进入教学,引发学生对星空的无尽遐想。精选的图片、优美的音乐、有感染力的语言等等,都能拓展学生想像的空间。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可请地理教师或科学家举办有关宇宙星空的科学知识讲座,或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图片。
利用其他学科知识设计探究性的学习方案,进行探究性的美术活动。
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学校电脑房开展本单元教学,一些网站有较丰富的教学相关资料,教师可以收集整理,制作一个虚拟网站,引导学生查找学习所需的资料,使其能有满意的收获,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作业可采取独立完成或合作的方式进行。较为复杂的平面设计作业可在课后制作完成。“活动一”作业适合合作完成,使教室气氛更活跃,帮助学生体验造型乐趣。
[教案]何嘉僖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6课星空
年级
7年级下册
执教
何嘉僖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从星空图片中获得某种美感启示,借助合适的材料和手法表现星空。
教具:cai课件,用特殊表现手法绘制的画,构图练习材料。学具:盐、水彩纸、色纸、颜料及上色工具等。
一、活动激趣
1.教师出示用撒盐、吹色、油色吸附、染纸等方法表现的画,分发给小组。
2.学生讨论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
3.鼓励学生尝试表现。学生分组制作,比赛看哪一组用的方法多,效果好,速度快。
4.学生把作业粘贴在教室展板上?
用撒盐、吹色、油色吸附、染纸等方法表现的画面。
二、欣赏探究
1.出示星空的图片,与学生作业比较。
提示语:广阔的天空,深邃而神秘,闪烁的星星好像宝石镶嵌在天幕上。刚才我们活动中运用的手法是否可以表现美丽的星空呢。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关于星空的故事、传说.以及宇宙知识,激发学生对星空的探索欲望。
3.欣赏星空的图片,从星空的色彩、星空的形状与布局、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形态与明暗的对比等方面进行交流,从而获得色彩、节奏、造型的美感启示。
4.进一步欣赏表现星空的作品。
胜井三雄的“计算机设计展的海报”分析;经电脑处理的“银河系图片”;皮尔·门德尔的“平面设计”作品分析等。
5.教师出示一幅表现星空的平面设计作品,利用photoshop软件改变了构图、色彩、形状的新画面,分析构图、色彩、形状等,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6.几名学生上台分别作构图的拼摆练习。7.台下学生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并调整构
图,通过对比加强对构图的认识。
星空的图片;
表现星空的作品:胜井三雄的“计算机设计展的海报”、经电脑处理的“银河系图片”、皮尔·门德尔的“平面设计”作品等;教师表现星空的平面设计作品.以及利用photoshop软件改变了构图、色彩、形状的新画面;
教师准备展板,一些简洁造型的纸卡、双面胶等。
三、尝试表现
1.结合星空的图片资料,借助合适的材料和表现手法绘制一幅表现星空的美术作品。可以合作完成作业。
(鼓励学生尝试创造新的表现手法)
2.星空图片循环浏览。
3.教师个别指导。
星李图片展示;
播放音乐,营造气氛。
(《twinkle,twinkle,
littlestar》等歌曲)
四、课堂小结
1.星空给了我们很多美感启示,也给我们无尽的遐想,激发我们去探索它的奥秘……
2.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收集与星窄有关的科幻画、绘制工具。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星空的有关知识,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运用合适的材料、方法创作关于星空的科幻画。
教具:cai课件(flash动画、探索太空的影像资料、与星空有关的科幻画等)。
学具:水彩、水粉、油画棒等绘制工具以及科幻画。
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一段与星空有关的flash动画。(展现星空的美丽画面,设计的两个卡通人物展开有关星空的对话,引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与星空有关的flash动画。
二、欣赏感受
1.播放一段探索太空的影像资料,以及呈现星空的图片资料。
2.提示语:科技的腾飞,帮助我们探索宇宙未知的领域,也为我们获得了丰富的视觉形象,展现了神秘而美丽的新世界,启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3.欣赏与星空有关的绘画作品。
探索太空的影像资料;
星卒题材的绘画作品。
三、交流探讨
1.学生交流、讨论与星空有关的科幻画和科幻电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使课堂保持活跃的气氛。)
2.畅谈对星空的认识以及自己的理想与愿望。
(教师引导讨论的方向,例如如何利用宇宙为人类服务、理想的宇宙世界、未来的家园等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星空题材的科幻画、科幻电影片段。
四、构思设计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1.先设计创意,画出草图;
2.然后谈出自己的想法,同学提出建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最后完善构思。
五、创作表现
1.运用合适的材料,结合第一节课中学习的特殊表现方法绘制关于星空的科幻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并给作品取名字。
2.在投影仪上展示作业,并进行介绍。
3.学生相互评价作业。
(针对作业的构思、立意、构图、色彩等方面问题展开评价。)
4.激励学生进一步加强探索宇宙世界的热情,关爱自然、关爱生活。
投影仪呈现学生作品。
[资料]图片资料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16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1)让学生熟悉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2)让学生体会到传统绘画中的笔墨韵味以及感受到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重点:对中国画的欣赏与体会
难点:用水墨绘画语言来传递感情
讲课类型:综合运用
教具、参考书:课件、《线条的世界》、《美的历程》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请说出一句形容梅花的,并且解释诗词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
设计说明:1.以组为单位采取竞答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2.引用有关梅花的诗词来导入,通过对诗词的分析让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以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在文学艺术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点到“岁寒三友”、“四君子”等中国画常用的题材及这些题材所反映的人格精神。
展开:
A.中国画常识[结合课件讲解]
一.提问:如何欣赏中国画?
设计说明: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总结如何欣赏中国画,可以从书法、印章、布局、内涵、诗句等几方面来评叙。
二.国画表现
根据题材国画可分为:山水、动物、花鸟画、人物画。
根据制作技巧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
根据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
设计说明:运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三.国画流派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独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
岭南画派始于晚清时期,二高一陈即为早期创始人,二高即为高剑父、高奇峰,陈即为陈树人,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内外华人都喜欢的画派。
被称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中最出色的画家关山月、黎雄才,无论在审美意识上和艺术成就上都超越了他们的老师高剑父,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关山月的超越首先在于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上,这是“岭南画派”绘画革新的灵魂。
关山月的第二个超越,就是以写生为基础,不断的求新求变。这也是“岭南画派”不断发展的秘。关山月的国画成就,来自两方面,一是重视写生,眼界开阔,感触新鲜,它饱含生活气息、时代风貌和画家情怀,由于立意不凡,因此显得格调高雅。二是有较深厚的理论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画论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就有理论作指导,有比较、有鉴别,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子。他在艺术上不仅超越了高剑父,也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岭南画派”的继承和发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设计说明:因为教材中涉及到画家关山月的作品所以在这里选用岭南画派及关山月作为插入的知识点
B.学画梅花
一.提问:请同学说说有关于梅花的知识或故事?
设计说明:了解梅花,为下节课画好梅花作准备。
二.小结: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高可达5一6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叶柄短,具腺。花梗短,1一2朵右生于1、2年生枝梢,萼筒钟状,有红,暗红及绿色等。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一2月先开花,后发叶。核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5-6月成熟。
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以一种鲜花来寓喻某种情怀,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种共有的现象。但用梅花来寄托多种情思,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的。
三.画梅花
介绍国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
笔毛笔以其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笔,性能各异。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落纸易于凝重厚实,中锋、短锋则兼而有之,新笔笔锋多尖锐,只适于画细线,皴、擦、点擢用旧笔效果更好。有的画家喜欢用秃笔作画,所画的点、线别有苍劲朴拙之美。
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制成的墨称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为桐油烟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能显出墨色浓淡的细致变化,宜画山水画;松烟墨黑而无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发,山水画不宜用。
纸宣纸又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熟宣用画容易掌握,但也容易产生光滑板滞的毛病;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渗透迅速,不易掌握。
画梅花的步骤:(重点讲解)
动笔前先想好布局,做到“胸有成竹”再下笔
1.画干:酌浓墨画老干暗部的边缘线,要注意枝干的转折,画亮部枝干的边缘线时要把笔上的墨吸干,尽量让留在笔上的墨少而淡。画树皮时要把笔上多余的水吸干,然后酌浓墨由暗至亮皱檫。
2.点花:分点深花和点浅花,点深花墨要浓、点浅花要用淡墨。
3.画花蕊和小的枝干
4.画背景(背景可以最先画也可以最后画,这要根据画面来安排)
设计说明:结合作品来讲解,这里是本节课的重点,老师可以现场示范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和重点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17
设计思路:
由于小小班幼儿的肌肉发展不完善,并且我班幼儿全部是新生。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感觉到小小班美术活动难以正常开展。为此,我针对小小班幼儿的特点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尽量选用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让幼儿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中。整个活动中幼儿以视觉感受为主,让幼儿自然地进入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作品圆满完成,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进而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使活动目标完成很好。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大胆选择色彩,并学习用棉签画出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掌握用蜡笔涂色的要求及常规。
3、喜欢参加印画活动,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各种棉签(用6个小篮子装好)、15块湿抹布。
2、 水粉颜料(红)和绿蜡笔、大海的背景图和小鱼画纸(每位幼儿各一张)。
3、 泡泡水一瓶、2块kt板用双面胶准备好。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小朋友,艳艳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好吗?(好)
——但是在变魔术之前艳艳老师有一个要求,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艳艳老师请你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再睁开。好,现在闭上眼睛。
教师吹泡泡,让幼儿周围都充满泡泡。
请小朋友睁开眼睛,欣赏泡泡并提问:
——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
——这些泡泡都紧紧靠在一起吗?(引导幼儿说出有的靠在一起,有的分开,就像有的喜欢和好朋友挤在一起,有的喜欢单独呆在一个很空的地方一样)
(二)、导出主题:
——今天艳艳除了给你们变泡泡之外,我还带来许多的小客人。
——出示的背景图和小鱼图片
——听,谁在说话?(教师做出听悄悄话的动作)哦!原来鱼宝宝们有朋友可是他们想吐泡泡?我们怎样帮小鱼吐泡泡呢?
——教师出示水粉和棉签。请幼儿观察棉签的形状。请幼儿想办法画泡泡。(三)、教师示范制作泡泡
——你们想让小鱼吹出一个什么样的泡泡呢?是大的还是小的?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示范用棉签印画。提示幼儿在印的过程中注意能蘸一种颜色、不需要时用抹布擦去等一些作画规则与要求。
——小朋友,你们看小鱼在水里游的真开心,可是我们的水草还没有穿上衣服,我们一起帮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小朋友们你们说说水草是什么颜色的呢?(请个别幼儿说说,教师加以小结:水草是绿色的。)
——教师示范用绿色蜡笔涂上水草的颜色。(引导幼儿初步巩固蜡笔的使用)
(四)、幼儿操作
——鼓励幼儿尝试选用大大小小的圆形材料印泡泡,幼儿自由地选择棉签与颜料印泡泡。
——教师来回巡查,对个别幼儿加以指导与鼓励。
——教师提醒幼儿选择颜色,棉签记得放回原处,以便其他幼儿用。
——教师指导幼儿不要涂出界,保持画纸页面干净整洁。
(五)、相互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画好的作品展示在大展板上,教师与幼儿找到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
延长活动:带幼儿变小鱼游进厕所结束活动。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18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略的线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对创造性艺术活动的兴趣。
2、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印泥、抹布,纸、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小朋友上课呀,来,赶快和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客人老师好!我们一起来玩个手指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开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娃娃打电话;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娃娃吃饼干;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娃娃写大字。
二、印指印
1、出示印泥,引起兴趣。
师:看一看,这是什么呀?(印泥)这是我们玩印章的印泥。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印指印。
2、教师示范指纹印的步骤,提出要求。
师:用一个手指头,其他手指不要弄脏了,待会儿我们还要画画呢!我呢就选大拇指,蘸上印泥,印在纸上,轻轻往下压一压,不要移动哦,不然印出来的指印就会不清楚了。
师:一个圆圆的指印出来了,真有趣!(高兴拍手)让我再来印一个吧!蘸上印泥,印在纸上,轻轻往下压一压,印完了。(边擦手边走)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个指印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手势)椭圆形的,一个是圆圆的,圆圆的这个是我竖着印的,椭圆形的这个?(横着印的),所以印出来是不一样的。
3、幼儿操作。
师:你们也来试试,印在纸上吧,赶快试试吧!
三、想象并添画
1、第一次并添画
(1)、教师示范一个指印的添画,引导幼儿想象。
师:印好了吗,快点来看赵老师要变魔术了!我要变魔术咯!这两个圆形的指印让我想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拿出笔,边说边添。)我要让它变变变,变成什么了?(滑滑梯、小勺)还像什么?我看呀,还像一根火柴棒、一个篮球架、还像一个音符,你们觉得呢?再变变变,又变成什么了?(一个小人)
师:我添上了一根线就把一个指印变成了一个滑滑梯、小勺,我又添了几笔就把一个指印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人,真好玩!
师:小朋友想想、简单的添上一笔或几笔你能把一个指印变成什么?
师:你来说,你来试试,你、你、你。
(2)、幼儿添画,教师引导。
师:哦,原来我们只要简单地添上一笔或几笔,就能把一个指印变成这么多有趣的东西,那让我们也来做一回魔术师,在指印上添上几笔把你们想的变出来,好吗?记住了哦是简单的添上一笔或几笔,快去试试吧!
(3)、幼儿介绍一个指印的添画。
师:都变出来了吗?(在收起来的时候拿两副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大家都变出了什么?一起说变变变,变出了什么?这是变的,变出了什么?还有谁谁愿意把你变的展示给大家看看?我请,你把指印变成了什么?
2、第二次想象并添画
(1)、重点讨论两个指印的组合添画。
师:(老师走到__处)我还发现把两个指印连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小动物,看看,变成了什么?圆圆的脑袋和身体,真像!你真棒!
a、连在一起的两个指印
师:把两个指印印在一起变成了小鸡,你们可以把两个连在一起的指印变成什么?他们是这样连的:想想看。师:你来变变看(生添画)我帮你变。
b、不连在一起的两个指印
师:两个连在一起的指印可以变成……那么,如果两个指印不连在一起,你又可以把它变成什么?
(2)、简单讨论多个指印的组合添画。
师:刚才我们把两个指印连在一起变成了许多东西,那可不可以把三个四个、五个、甚至很多个指印放在一起变成一样东西?(光说不画)
师:请你说说看。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个小朋友把变成了毛毛虫,看,有趣吗?
(3)、幼儿进行两个指印或多个指印的添画。
师:我知道小朋友想得都很有趣,想一想要变什么,需要几个指印,再印上指印,把它变出来,开始吧。
3、幼儿交流自己的指印想象画。
师:谁来说说你用几个指印,变出了什么?
4、我发现你们都想来说,那就拿着你们的画去说给客人老师听吧。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19
一、活动目标:
1.能选择多种作画工具装饰爸爸的领带。
2.熟悉爸爸的衣饰特点,更主动地关心爸爸。
二、活动准备:
1.色彩、图案各异的领带若干条。
2.已剪好的领带形状的卡纸,人手一份。
3.水彩颜料、油画棒、积木、旧报纸(用于印画)等。
三、活动过程:
(一)爸爸喜欢的领带。
1.出示色彩、图案各异的领带,请幼儿想一想家里谁最喜欢用领带。
2.请幼儿自由观赏领带,说说领带的颜色及花纹。
3.启发幼儿讲一讲想用什么材料和方法来装饰爸爸的领带。
4.观察教师分别用油画棒、积木或报纸印画的方法装饰领带,印画时,注意不要把颜料沾染到其他地方。
(二)给爸爸做条领带。
1.鼓励幼儿挑选一种作画工具,装饰爸爸的领带。
2.教师提醒幼儿印画时别印太多,注意别印到领带外面。
(三)给爸爸戴领带。
把设计好的领带装饰在爸爸的画像上进行展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常用的美术教案篇20
1.画老师爱老师。
2.学习巩固人物画,在上一次画人物的基础上,丰富绘画内容,增添色彩。
3.学会使用多种颜色。
准备:
教师范例、绘画工具。
活动与指导:
1.教师用有趣的形式引导幼儿为教师画像的积极性,并提出画像的要求。
2.教师出示人物半身像用暖色调的笔分别画出花卉。(花卉的形式在幼儿原有画花卉基础上增加一二种新形式)。
3.具体指导幼儿掌握人物五官的画法,请幼儿分析教师的五官特点,并加以描述。
建议:
组织幼儿对教师形象进行评析,教师在幼儿画像时能稳定的让幼儿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再画,要与前边教学中画妈妈有所进步。
耳朵上的绿星星(中班语言)
高桥镇中心幼儿园余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爱护花草树木,发展幼儿的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倾听故事的习惯,知道小松鼠耳朵上的秘密。
3、学说短句:“别摘我,别摘我,我会痛的啊”。
活动准备:
1、课件《耳朵上的绿星星》、录音机、故事录音带。
2、教具:小松鼠指偶,小草、玫瑰花、萤火虫、星星、小松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松鼠指偶,导入课题,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引导幼儿主动和小松鼠打招呼。)
师:小松鼠,你怎么了,好象不高兴啊?
教师以小松鼠的口吻告诉幼儿要去参加表演,可是没有不知道怎么打扮自己。(引导幼儿想办法为为小松鼠打扮,鼓励幼儿在同伴和老师面前大胆的讲述自己的办法。)
师:瞧,我们可爱的小松鼠想了什么办法打扮自己呢?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第一遍。
提问: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小松鼠那天晚上漂亮吗?是谁打扮了它?
3、耳朵上的绿星星是谁啊?
师:小松鼠,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动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播放课件,提问。
1、小松鼠想上台表演节目,它想了什么办法打扮自己?
2、它有没有用这些办法打扮自己呢,为什么没有呢?
3、小草、玫瑰花对小松鼠怎么说?
4、事情被谁看到了?
5、小松鼠晚上路过花园,它有没有去拔草、摘花呢?
6、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7、晚上,小松鼠去参加音乐会,拉开幕布,台下的观众为什么觉得小松鼠很漂亮?
8、萤火虫为什么要帮助小松鼠啊?
四、师幼讨论: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怎么做?
师小结:也许草和玫瑰花能够打扮小松鼠,但是花园里如果没有了它们,就变得不漂亮了,萤火虫没有了玩的地方,而且小草和玫瑰花也会疼。因为小松鼠爱护花草树木,萤火虫为了感谢它所以用自己打扮小松鼠。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象小松鼠那样,真能干!
五、幼儿分组表演《耳朵上的绿星星》。
1、全班幼儿分成四组,带上头饰,一组一组为幼儿表演。
2、教师小结幼儿表演的情况,表扬幼儿,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六、结束活动,教师颁发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