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有哪些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规范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怎样才能写好小学美术教案有哪些?这里给大家提供小学美术教案有哪些,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美术教案有哪些篇1
一、教材分析
中国传统节庆源远流长,绚丽多资,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如春节、元宵节、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庙会、婚礼等等。目前,我们祖先数千年创造的包括传统节庆日在内的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式微的同时,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却大行其道。
正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本课教材非常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掌握了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对于剪纸课他们是比较喜欢的,本课是在二年级《手拉手,好朋友》的二方连续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重点是剪一个简单的不带装饰的双喜字,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的氛围,了解这些双喜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变化。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喜庆节日的气氛,了解传统婚礼庆典中的民间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2、了解双喜的含义,用图及造型色彩的特点
3、掌握剪双喜字,并进行简单的变化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剪简单的双喜字。
难点:拓展简单的双喜,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
3)教学过程:
A、导入
(1)感受喜庆的氛围,及喜庆的日子里色彩的特点
播放录像(宴会场的布置——舞狮——抛绣球——新人入场)1分钟
“看了刚才的婚礼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喜庆的气氛?”
种类(舞狮、抛绣球、新人的着装)
色彩(在中国红色是吉祥吉利的象征、给人以很热闹的感觉)、
布置(红双喜、红稠布置的宴会场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揭题:喜气洋洋
(2)喜的含义及造型特点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剪两个喜字并在一起形成双喜呢?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成双成对、双喜临门、喜上加喜……)
介绍双喜的演变及造型特点。
(3)双喜的用途
双喜在婚礼上的用处可多了,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结婚时用的很多东西上都带有“双喜”。(展示几个实物盘子,枕套,卡片,包装袋)
你还看过双喜出现在哪呢?(汽车、家电、过年,红包上,开业大吉,祝寿……)是啊因为在我们的国家双喜字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吉祥符,所以在喜庆的日子就一定能看到它。
B、学习剪一个简单的双喜
刚刚老师说过我剪双喜可是很拿手哦我剪三片就能变出一个喜字。现在老师就来露一手!(老师示范一边讲解一边快速的剪个双喜)4开大
同学们你们想学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剪双喜。
(1)出示剪双喜的步骤图。
有没有同学能看懂它并学会它呢?,教师从旁讲解虚线,箭头,以及影阴部分表示的意思,
强调最后剪的部分。
(2)学生自己学(初步尝试)限时
1、发现问题。时间到,将学生剪好的双喜贴到白板上,从中发现出现有问题的作品,(如出现剪反的现象,笔画粗细不均匀等)
2、小组讨论:
1)开口的朝向与成败有什么关系?(必须找对开口边,开口边剪2片,封口边剪1片,方向不能搞错)
2)评评哪个更美观?为什么?(笔画粗细不均匀)强调折过的部分不能留的太粗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折过的部分翻开就变成了两倍的大小。找一找图上折过的部分。
3、启发要领解决问题,(同学们在有问题的作品上找一找原因,教师在有问题的作品上讲解)
4、二次尝试
C、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
现在同学们都会剪喜了,但老师觉得每个喜字都一样缺少了个性,我们能不能让它变一变,把它变的更有趣更漂亮。
(1)老师在原来的双喜口上快速变一个造型(贴上)
“老师在哪个位置进行变化的?变的是什么图形?”(半个心,半张嘴)
“老师刚在双喜口的位置剪了半个心和半张嘴,那在口的位置还能变什么图形?”五角星、菱形、三角形……还可以给个赋予点内容:心心相应,笑口常开、张灯节彩、年年有鱼(课件演示)
(2)刚刚老师在双口的内部进行了变化,我们还可以在什么部位变呢?(笔画……)。学生说上来画画那些地方变。
同学们看这两张图就是在笔画上进行了变化,看看它是怎么变。强调连接点的部分可以变但不能断(演示如果断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3)欣赏学生的作品(强调笔画内也能变但不能剪的太大会宣兵夺主)学生创作,作业要求:剪一个美观并与众不同的双喜。
D、展示评价
将作品贴在灯笼上,亮灯升起灯笼,欣赏小组评选出好的作品,,请3位小朋友评评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进行了变化,好在哪里?互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它好在哪里?
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陈老师希望今后大家碰到喜庆的日子也能用今天学会的手艺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E、课后延伸
剪双喜在我们国家已有了上千年的传统,在民间就有很多创造性的剪法,老师就收集了一些你看(欣赏),这是老师剪的四喜同心(展示老师的作品),
今天老师把这个同心喜送给我们班希望大家团结同心节节报喜。
三、试教体会
这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剪纸美术课。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学习剪出一个“双喜字”,并能对“双喜字”里面上下的两个“口”,稍作变化进行简单的装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并能学以致用。
1、趣味盎然又紧扣目标的导入
以观看婚礼和自己结婚照片导入让学生体验喜气洋洋的氛围,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喜”字。导入目的是达到既富有人情味,又直接切入本课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我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喜”字是如何演变为一个具有艺本效果的“双喜字”的过程,提升了学生对艺术字的认识。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双喜字”的剪法,并且能作简单的变化。
3、注重动手演示
在课堂中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快速地折剪,展开变成了一个双喜字;第二次教师快速地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了变化,简简单单的“笑脸”和“心形”,即启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性作用。
4、关注了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行为以及美术作业的评价。
(1)学生看步骤图自己尝试剪出一个双喜字后老师根据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评析改正。点评时教师采用了将剪好的双喜字按原样还原的方法来检查问题所在的原因,师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2)别具一格的作业展示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制作完成的剪纸作品“双喜字”贴在红色的大灯笼上,学生围着灯笼进行作品点评效果好又营造了节日的气氛。
5、教学环节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6、情感态度培养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婚礼的特色,在掌握了剪双喜字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的所要完成的作业要求可以因人而异、应材施教、分层要求,教学时可以作适当的处理。如:对剪纸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只要完成剪一个不带装饰的双喜字就行了,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带有简单装饰的双喜字的创作。
小学美术教案有哪些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回忆学校,班级的值日情景,并作简单的描述。
2、教师几幅供学生欣赏用的不同绘画材料工具和不同风格所表现的学生正在值日的作品。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通过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值日时做些什么事?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2、发展阶段
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能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
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等等。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三、教学拓展
1、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
2、可以用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材料,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吹塑纸版画,黑白线条等表现画面的效果。
小学美术教案有哪些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杯子的制作材质,掌握设计杯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图片,动手操作,体会杯子的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前人设计的杯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设计新颖独特的杯子。
2、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的材质来设计有特色的杯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呢?如果你可以为乌鸦换一种方式喝水,会给它换一个什么样的喝水工具?引出杯子的设计。
2、新授:
(1)、既然想设计一个杯子,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杯子,你知道杯子都有哪些材质么?
(2)、欣赏不同材质的杯子。(陶瓷、玻璃和塑料)
(3)、我们了解杯子的材质,现在我们了解下杯子的组成?哪位同学可以跟我们分析一下呢?出示杯子的组成部分,再介绍各个部位的作用。(杯底、杯身、杯盖、杯把手)
(4)、到了我们的关键环节,如果你想设计被自己,我们应该如何设计杯子呢,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些独特的杯子图片。
(5)、欣赏杯子,(从古至今新颖精致的杯子图片),总结出杯子的设计理念:大胆想象,造型各异,材质拼接。
(6)、总结看来我们的古人很聪明,给我们带来了便捷,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杯子,下面老师来给大家做个示范。(边示范边讲解)
3、设计要求:实用,美观
4、实践展评:(评价围绕要求,既说优点,又要说不足,如何改进)
5、作业要求:把课堂上的作品拿给你的爸爸妈妈看,并讲述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小学美术教案有哪些篇4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进一步把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强调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活动与美术学习相关联。注重人文教育的内涵。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桥梁建筑知识,是学生在观察和表现家乡桥梁的时候,能够联系家乡风貌较完整地说出和表现桥的造型特征及时代特点。
人类有悠久的造桥历史,世界上许多的桥梁,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今天我们能看到许多造型奇特新颖的桥梁,是一道道融于大自然中的彩虹。六年级学生对桥梁建筑已有一定的审美意识。本课图例,展示了人类从古到今利用各种材料建造的桥梁,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解读,说说这些桥与地域风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二)教学目标
①情感领域:通过欣赏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②认知领域:认识和观察桥的几种基本结构造型,了解各种桥的设计和环境的关系。
③操作领域: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写生,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大胆表现桥的丰姿,提高表现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录像带、照片等有关桥的美术作品。有关古今中外桥梁的图片资料。
学具:学生喜欢用的绘画工具。
课时:1课时。
(二)设计
●教学导入:
(1)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要求先走访调查了家乡的桥,并是否已写好字左右的调查记录,和以线描的形式画出的桥。
(2)展示学生的记忆画作品。并请这些同学读一下自己的调查记录(人文、建筑等多方面的内容)。请学生发表意见。
●教学新授:
(1)教师介绍桥梁知识。桥梁欣赏。
(2)展示有关桥梁的美术作品,请学生欣赏。
●布置作业:
(1)请学生对线描作业进行补充和修改,并以自己喜欢表现的手法进行涂色完成作业。
●作业展示:
(1)请学生把调查记录和作业连起来装裱展示。
(2)评出“小记者奖”,授予走访调查和作业表现突出的学生。
●教学延伸:
(1)播放录像片,介绍家乡风貌(有关桥梁介绍)。
(2)结束教学。
三、学习建议:
●是否积极认真地做好调查记录。
●是否表现家乡的桥梁风貌。
●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
●通过学习,绘画技能是否有提高。
四、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案有哪些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达方法。
2.技能目标: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媒材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教具学具准备:笔墨纸砚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说唱脸谱》,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听到那些人物?
B、在哪里见过他们?
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二、讲授新课
1、戏曲知识
A、我国戏曲种类:
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50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学生模仿动作,总结生、旦、净、丑特点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与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B、欣赏戏曲人物动作
3、欣赏艺术家作品
A、讲解国画人物与其他区别
B、讲解中锋与侧锋的运用,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四、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五、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
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丑行:文丑、武丑。
小学美术教案有哪些篇6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中提取教学内容,以“花”为题材安排欣赏、绘画、制作等内容,构成一个综合性的创作课,来扩大学生的审美范围和知识范围,在变换的创作乐趣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感悟自然、生活、艺术之美。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创作。
(二)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三)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表现花朵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四、工具材料
(一)教师:
1、各种花的图片
2、花的作品若干
(二)学生:
1、水彩笔、彩纸、绢纸、剪刀等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树叶绿了,小燕子回来了,桃花开了,学校的山茶花也开了……
师:你喜欢花吗?为什么?
生:很喜欢。因为花很美……
师:花很美,如果到处都是花朵多么好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花儿朵朵》
(三)观察、欣赏、感受
1、各种花朵欣赏(课件展示,伴有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2、提问:
(1)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你知道国花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
3、花朵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名字,但是很多花朵的形状是非常相似的。(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花朵的形状像什么,有的像喇叭,有的像碗,有的像碟子。
4、花瓣围绕在花蕊的周围生长,有些花的花瓣只有一层,有些花的花瓣则有很多层。
(四)自主选择,创造表现。
我们刚才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它们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颜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样,有的像喇叭一样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可真高兴,可是这一大片草地不高兴了,为什么呢?(没有花)
(1)对了,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宝宝交朋友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它们呢?我们一起用能干的小手做些各种姿态各种形状的花送给草地,好吗?
(2)思考、探索
①实例欣赏,出示老师要送给小草的花朵,问:“老师画的花美在什么地方”。(色彩、形态)
②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花朵?(彩色纸剪贴)
③教师出示范作并做一些剪花朵的示范。
(五)学生创作
①要求:同桌合作制作一朵花,可以画或剪贴,然后把花沿轮廓剪下送给小草。
②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
(六)展示和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
2、问:你最喜欢哪朵花,为什么?
(七)延伸——环保教育。
师: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生:不对。花是大家的,要爱护公物,要美化城市,不要摘花……
结束语:同学们都知道摘花是不对的,我们自己不但不摘花,还要劝别人不要摘花,要爱护公物,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让我们的祖国到处都是花的海洋。
六、教学效果
学生互相合作设计制作出美丽的花,在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和对他人、自己作品的意见。
七、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本课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中应时常把它放在第一位,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用不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学习,这一点在本课教学中得以实现。
在这一课中,我收集了许多季花卉图片做成课件,在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在视听环境中真实感受花的美。在播放时能不时地听到学生惊讶的赞叹声,对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喜爱。就这样,他们带着这一份喜爱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的每一环节,并快乐学习。
(二)失败之处
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教师应该鼓励其学生激情创造,大胆夸张,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快乐地投入角色,不一定要以现实世界的标准决定其合理性。
小学美术教案有哪些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4、如何引导学生在设计、应用领域学习。
5、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制定设计方案。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