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教案设计 > 美术教案 >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

时间: 新华 美术教案

编写教案时,教案中教学步骤要具体、明确,各步骤衔接要自然、紧凑。要怎么写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1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看动画片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往往要看动画片就要买很多的动画光碟,但是看完了之后幼儿对它又没有什么兴趣了,就丢在一边,于是就被家长给丢弃了,于是我想到了利用——光盘,制作很多出有用的东西来,我想孩子们应该也很喜欢,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环保意识也会提高很多,知道有许多废旧材料可以用来进行装饰。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大胆的在光盘上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创作的技能。

2、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光盘再利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光盘若干、彩纸、浆糊、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故事的形式引入)

师:小熊带了颜料去户外写生,在马路边看见一个朋友在哭,知道它是谁吗?其实就是小朋友以前在家里经常看见的——光盘。小熊就问:“朋友你为什么要哭啊?”“家里人嫌我没用了,就把我丢在垃圾堆里”“哦,原来是这样啊!别着急,我来帮你。”

师:孩子们,你们看见小熊是怎么帮助它的吗?你们想和小熊一起来帮助光盘朋友吗?我们一起来吧……

二、小朋友分组作画,老师个别指导,重点指导涂鸦光盘。

老师介绍分组作画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组:涂鸦光盘。

方法:宝宝们在光盘上有用刷子随意刷上自己喜欢的颜料,静置光盘等颜料干透后,用棉签蘸颜料勾画出轮廓,并进行添加想象画。

第二组:黑白光盘。

方法:宝宝们先在光盘上刷上黑色或白色的底色,静置光盘等颜料干透后在白底上用黑色和在黑底上用白色添画人物。

三、展示小朋友作品,和小朋友一起评价作品,表扬和鼓励小朋友。

1、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用了什么方法在光盘上作画的;

2、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光盘,为什么?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2

__年7月 日 

一、教学名称:绘画

二、教学内容:《房子》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观察的习惯。

2、学习画线条的方法,开发幼儿形象思维的智力。       

四、教学准备:

1、一只粉笔,抹布,油画棒(根据幼儿的人数定),音乐,纸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图画本(根据幼儿的人数定)。

五、教学过程:

1、手指操稳定幼儿情绪

2、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

3、教师左手拿一个三角形,右手拿个正方形拼凑出一座房子的图形,教师讲解这是由两个不同的形状拼凑出来的房子,三角形是屋顶,正方形是房间。

4、教师把三角形和正方形黑板上贴上(房子图片)。讲解绘画房子的步骤:先画个三角形,在三角形下面画个小正方形。一座房子画好了。

5、让幼儿在图画本绘画,并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结束课堂。

六、效果分析: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装饰扇子。

2、知道天热了可以用扇子来纳凉,体验凉快的感觉。

活动准备:

1、布置环境“扇子王国”

2、用各种废旧硬纸板(衬衫盒、鞋盒等)裁成各种图形的扇面、蜡笔、皱纹纸、胶水、双面胶

3、轻松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参观“扇子王国”。

1、“今天,我要带宝宝们去扇子王国,那儿有很多漂亮的扇子,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看看吗?”幼儿有序地参观“扇子王国”,教师提醒幼儿观察扇子的形状、颜色、图案。

2、“我们看了那么多漂亮的扇子,谁愿意来做我的好朋友,跟我说一说你看到的扇子是怎样的呢?”幼儿就座

3、师幼讨论: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看到的扇子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

(2)“宝宝们动动脑筋,扇子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教师告诉幼儿:夏天到了,天气热了,可以用扇子来纳凉。

4、小结:“扇子王国”的扇子真多真漂亮啊!有圆圆的、方方的,有的像太阳,有的像孔雀的尾巴,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呢!哦,我们真喜欢啊!今天,我们也来做把漂亮的扇子吧!

二、做扇子。

1、教师介绍材料和制作方法。

(1)师介绍扇面、扇柄。

“宝宝们想一想,有了扇面和扇柄怎样来做扇子呢?”请1—2名幼儿到前面来演示。

(2)师演示制作扇子的过程:

小小扇面转一转,我来找找双面胶,慢慢脱下白衣裳,手指宝宝来帮忙,轻轻按上小扇柄,我的扇子做好啦!

2、装饰扇面。

(1)“看!扇子做好了!可是你们看看扇子上面什么都没有,一点都不漂亮,跟“扇子王国”的扇子比起来差远了。宝宝们动动脑筋,怎样把扇子打扮的漂亮点呢?”幼儿讨论。

(2)介绍装饰扇面的材料。

“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漂亮的东西来打扮你的扇子。”

师出示材料:方法一、可以用五颜六色的蜡笔在扇子上画上漂亮的图画。方法二、用皱纹纸团成小点点,用胶水粘到扇子上。

3、幼儿分组操作,师巡视,个别指导。

4、评价: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打扮扇子的,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三、扇子摇摇。

1、制作完扇子,请幼儿扇一扇,说说有什么感觉(凉快)。

2、游戏“扇子摇摇”:小扇子,手中拿。扇一扇,大风吹,你扇我,我扇你,呼啦呼啦真凉快!夏天夏天真快乐!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4

设计思路:

由于小小班幼儿的肌肉发展不完善,并且我班幼儿全部是新生。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感觉到小小班美术活动难以正常开展。为此,我针对小小班幼儿的特点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尽量选用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让幼儿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中。整个活动中幼儿以视觉感受为主,让幼儿自然地进入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作品圆满完成,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进而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使活动目标完成很好。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大胆选择色彩,并学习用棉签画出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掌握用蜡笔涂色的要求及常规。

3、喜欢参加印画活动,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各种棉签(用6个小篮子装好)、15块湿抹布。

2、         水粉颜料(红)和绿蜡笔、大海的背景图和小鱼画纸(每位幼儿各一张)。

3、         泡泡水一瓶、2块kt板用双面胶准备好。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小朋友,艳艳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好吗?(好)

——但是在变魔术之前艳艳老师有一个要求,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艳艳老师请你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再睁开。好,现在闭上眼睛。

教师吹泡泡,让幼儿周围都充满泡泡。

请小朋友睁开眼睛,欣赏泡泡并提问:

——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

——这些泡泡都紧紧靠在一起吗?(引导幼儿说出有的靠在一起,有的分开,就像有的喜欢和好朋友挤在一起,有的喜欢单独呆在一个很空的地方一样)

(二)、导出主题:

——今天艳艳除了给你们变泡泡之外,我还带来许多的小客人。

——出示的背景图和小鱼图片

——听,谁在说话?(教师做出听悄悄话的动作)哦!原来鱼宝宝们有朋友可是他们想吐泡泡?我们怎样帮小鱼吐泡泡呢?

——教师出示水粉和棉签。请幼儿观察棉签的形状。请幼儿想办法画泡泡。(三)、教师示范制作泡泡

——你们想让小鱼吹出一个什么样的泡泡呢?是大的还是小的?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示范用棉签印画。提示幼儿在印的过程中注意能蘸一种颜色、不需要时用抹布擦去等一些作画规则与要求。

——小朋友,你们看小鱼在水里游的真开心,可是我们的水草还没有穿上衣服,我们一起帮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小朋友们你们说说水草是什么颜色的呢?(请个别幼儿说说,教师加以小结:水草是绿色的。)

——教师示范用绿色蜡笔涂上水草的颜色。(引导幼儿初步巩固蜡笔的使用)

(四)、幼儿操作

——鼓励幼儿尝试选用大大小小的圆形材料印泡泡,幼儿自由地选择棉签与颜料印泡泡。

——教师来回巡查,对个别幼儿加以指导与鼓励。

——教师提醒幼儿选择颜色,棉签记得放回原处,以便其他幼儿用。

——教师指导幼儿不要涂出界,保持画纸页面干净整洁。

(五)、相互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画好的作品展示在大展板上,教师与幼儿找到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

延长活动:带幼儿变小鱼游进厕所结束活动。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5

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教案

课题: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

课型:欣赏课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外在的形式。

2、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表现性美术作品通过造型、色彩及其他手段所传达的内在含义。

3、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形象、颜色等因素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几幅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说明卡通形象惹人喜爱是因为画家在设计它们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当中,由此导入新课。

二、          授课过程:

(一)                                     小复习:

通过欣赏一些再现性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回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

再现性美术作品的特点。

(二)                                     师生共同欣赏、分析美术作品,通过师生互动活动,让学生学会初步学会分析美术作品。

1、                                       师生共同分析〈〈婴儿最初的爱抚〉〉。

(课件展示作品)

这是一幅表现母子的粉笔画,是母子亲情的展现,我们先来看它的色彩:画面中最明亮的色彩就是小男身上的颜色,呈一种淡淡的赭黄色,是一种暖色(可以由学生回答),画面的背景也是一种以橘黄为主的暖色,母亲衣服是一种发暖的白色,上面的花纹和背景的颜色相呼应。整个画面呈一种温暖和谐的色调。我们可以想象在温暖的室内妈妈正在和孩子做着这种亲昵的游戏。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画面的形象:画面中的母亲正深情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而小孩子则顽皮的用手抓妈妈的下巴。整个人物形象逼真、自然、生动。画家正是通过这种温暖和谐的色彩、逼真动人的形象表达了一种细腻的母爱和温柔的母子亲情。

2、                                       同样是表现母爱的,如果形象和色彩发生了变化,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完全不同了呢?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二幅作品〈〈面包〉〉。(课件展示作品)

——学生:对这幅作品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这幅作品是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画面上饥饿的孩子急切的拉着妈妈要东西吃,而母亲由于贫穷实在难以满足孩子们这种最基本的要求,这是最令她痛苦的,但她又不愿意让孩子们看出她痛苦的心情,所以只能背过头去,偷偷的哭泣。

——师生共同分析作品的颜色、形象。

——教师:颜色是一种深褐色,形象画的简洁有力,寥寥几笔却画出感人的形象。画家把母亲这种极度痛苦的背影和孩子们急切索食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刻画出一个感人肺腑的母亲的形象,表达出画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师:可见,表达不同情感的美术作品,它所用的形象和色彩也完全不同,同学们在后面分析、欣赏其他作品时要注意分析它们的形象、颜色等内容。

3、                                       欣赏珂勒惠支的另一幅作品〈〈反抗〉〉,(课件展示作品)

——学生读鲁迅对这幅作品的解释。

——教师:鲁迅先生的话恰倒好处的解释了这幅画所表达的感情,虽然只是一个背影,却分外有力量,表现出一个光辉的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勇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扬之情。可见形象并不再多少,只要形象表达的生动,准确,一个背影就能表达出坚强的力量,

4、                                       学生自己分析两幅作品,一幅罗中立的〈〈父亲〉〉,一幅是靳尚谊的〈〈肖像〉〉。分成小组,欣赏、讨论,初步分析作品的形象、颜色等内容,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意境。

——学生讨论、分析作品,并找同学回答自己的分析结果。

——教师: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讲解这两幅作品

(1)〈〈父亲〉〉:父亲这幅作品表现了一位典型的陕北老农的形象,画面中老农干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干瘪的嘴巴,大而粗糙的手及手中粗劣的大碗,都表现的非常真实,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隔膜,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2)〈〈肖像〉〉:这幅肖像画是为我国着名歌唱家所画的肖像,擅长民族唱法和演唱中国歌曲,画家有意选用了北宋画范宽的名作〈〈雪景寒林图〉〉来做背景,这个背景与我们熟悉的婉转、响亮的歌喉,在风格上十分和谐,画面中的身穿黑色的连衣裙,在背景的映衬下,人物显得淳朴、端庄,真切的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是一情调高雅的优秀绘画作品。

(三)                                     师生共同分析再现和表现这两种创作方法,得出表现和再现的关系。

(四)                                     师生共同分析一些抽象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其他的表现情感的途径。

(课件展示作品)

1、〈〈哭泣的女人〉〉:

——学生说一下对这幅画的感受

——教师:这幅作品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画家将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极度主观的变化,象人物的五官、手都进行了变化处理,并且用了黄与紫、玫瑰红与黑等对比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表现出任务悲哀的心情。

2、〈〈绿衣女人〉〉:

——教师:在这幅作品中,几个模糊的人物并不是主角,画面的主角是色彩,画面中,用了大量鲜明纯净、和谐的色彩,这些色彩闪烁着柔光,显示出一种平和的气氛,带给人们一种赏心悦目的心情。

3、〈〈门神〉〉:

——教师:这些作品是我国民间绘画的一种,我们称为年画。门神是我们过年是张贴在门上的,民间习俗用来保佑人们的平安。年画用这种夸张、变化的形象,对比鲜明的色彩来表达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                                                                                            

三、          课件展示库尔贝的〈〈打石工〉〉,让同学们分析,欣赏。

——学生说一下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看法

四、教师小结。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树叶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激发幼儿观察树叶的兴趣。

2、使用叠色的方法有目的地选择颜色,表现各自对树叶的观察印象。

活动准备:

采集的各种落叶(银杏叶子、枫叶等)、落叶图片或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蜡笔、画纸和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落叶

1、师(出示幼儿捡落叶的照片):你们捡到了哪些落叶?你们是如何挑选落叶的?落叶上有哪些颜色?

2、师(出示一幅有许多落叶的图片):现在,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树叶王国,这儿住着一群树叶小精灵,请你们找找这里有没有你们没见过的颜色。(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落叶的颜色,并提出问题:落叶上的黄色、红色都是一样的吗?)

二、师幼共同尝试叠色

1、师:这时,枫叶妹妹过来了,她告诉树叶精灵们,秋风姐姐要请大家去参加舞会!树叶精灵们顿时兴奋起来,开始忙着准备参加舞会的服装。树叶三兄弟轻轻地随风飘过树梢,美丽的叶姐姐吸引住了他们的目光(出示叶姐姐的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叶姐姐身上有哪些颜色?分别在什么部位?

2、教师示范叠色,请个别幼儿参与。

师:瞧!叶姐姐侧着身子多美丽动人!叶姐姐请你站站稳!(示范印画叶子的外部轮廓,并提醒幼儿画轮廓的时候不要移动叶子)

师:叶姐姐,你的衣裳真美。(一边请幼儿说说叶姐姐身上的颜色,一边示范涂上相应的颜色)叶姐姐披上了橙色的外套,染上黄颜色,染上红颜色,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亲一亲。还有哪些漂亮的颜色?叶姐姐的衣服上有那么多漂亮的颜色,太令人羡慕了!树叶三兄弟都说,叶姐姐简直是叶子王国里最美丽的树叶精灵。

三、了解树叶的排列组合

1.师:叶姐姐如此光彩照人,树叶三兄弟都有些丧气了。正在这时,一个快乐的身影轻轻飘过,原来是广玉兰小弟(出示广玉兰的图片)。奇怪,广玉兰小弟怎么会有红头发呢,看上去真有趣。原来,有一片小红叶帮了广玉兰小弟的忙,现在大家都叫他“一点红”。

2.师:舞会上,树叶精灵们都围着叶姐姐跳起了舞,大家都称赞叶姐姐是最美丽的树叶精灵,叶姐姐却说要感谢大家,因为如果没有大家围成圈陪她一起跳舞,叶姐姐将会多孤单、多寂寞呀!树叶精灵们发现了一种让自己更美丽的办法——排列各种队形。

四、幼儿自由创作

师:还有哪些树叶精灵想去参加舞会呢,请你们在纸上画下来。(幼儿自由创作的过程中,教师播放轻音乐。与个别幼儿交流时提出问题:你的树叶精灵是什么颜色的?能不能找来其他树叶做裙子、裤子、帽子或外套?)

五、共同舞动

播放圆舞曲的背景音乐,请幼儿剪下自己的树叶和树叶精灵们一起排列成共同商议的队形,教师和幼儿一起翩翩起舞。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7

[分析]布艺温馨

一、教材布艺温馨分析

布艺温馨在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布艺温馨它柔化了室内空间生硬的线条,给人以视觉上的温馨感、触觉上的舒适感、趣味上的个性感,布艺温馨彰显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布艺还是一种变废为美的工艺活动。布艺中的“布”,是各种纤维品的总称,可收集的布艺温馨材料有: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根据材料的质地、花色、品类因材施艺,运用捆扎、填充、剪切、缝纫、装饰等方法制作布艺作品,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布艺温馨陶冶其个性,发展其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等。

本课围绕“布艺”这一主题安排了两个相关学习活动:利用各种旧布料展开联想,制作一件布艺小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活动一更多涉及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自由性。活动二则更多涉及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功能性。。

活动一有两个层次:欣赏和制作。欣赏视角触及现代家居与民间传统布艺。前者烘托出“温馨”气氛,能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提升其生活情趣。后者则从千阳布枕切入,展示着中国民间美术的辉煌和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教材中呈现的几件作品都使用了填充的基本方法。这些布艺小品充分利用了材料的形状和色泽、花纹等特点,通过丰富的联想,恰到好处地添加了一些辅助材料作为装饰,造型质朴、稚拙,难度也不大,适合此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比如用婴儿袜制作的“小狗”,其“眉宇”之间那个用线固定的褶子.最是传神之笔。至于那两只用长筒袜做的“大嘴巴”,其填充物就是作者的两只手了,所以,它们适合于作表演的道具。教材中展示了打结、捆扎、缝纫三种制作方法,一是帮助学生在造型上产生联想,二是在制作方法上给予启示,不呈现过程而呈现方法,希望给予学生更大的拓展和想像空间,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比之下,活动二的技术强度要大一些。教材中呈现了制作难易程度不同的小挂袋做法:利用牛仔裤上现成的口袋裁剪而成的小挂袋简单巧妙,发掘出了原材料自身的美感,充满趣味和青春气息。人形小挂袋则制作难度很高,其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在造型、材料花色的搭配和制作方法上获得启示。其他三个小挂袋都利用了不同的材料,使用了不同的制作方法,展示了不同的造型。

小挂袋创意大致为三类:一、原材料已有口袋结构且富于美感,只要简单加工;二、在原材料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折叠、叠加、裁剪、缝合;三、先构思,再选择布材制作。后者一般需要材料充足,技能水平高才能做到。在此强调了一个能体现布材特质的细节:抽去边缘的纬线或经线,使布呈现出漂亮的须须状布边。利用废料制作的关键是对废弃物料如何利用——变废为美,这就是借助联想的方式使之升华。光靠想入非非是不成的,必须用技艺去达到理想的境地。前者叫“因材联想”,后者则叫“因材施艺”。

制作好挂袋后要想办法把它挂起来,呈现舒展的状态。如:利用棍子作支撑,再连线用于悬挂;或是先钉扣子或钻眼,再拴上小线圈用于悬挂;或者干脆用图钉直接钉在墙上。教材中那个三层式的小挂袋的袋口穿入了有弹性的线圈作为支撑,而且还在口袋内面衬入了硬壳纸使之舒展。

对于学生而言,做出一个能装东西并能挂在墙上的口袋就是学习目标,至于是用毛巾、布片、手套还是帽子,以及造型、大小、制作方法都没有限制。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展示在家中,心中的愉悦和成功感不言而喻。如果学生不仅想到自己,还能想到给自己亲密的家人“量身定做”一个小挂袋,其价值和意义就更大了,家长的鼓励和赞许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

◆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三、教学思路

本课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应努力创设温馨生活的氛围,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和创新的学习热情。通过欣赏和制作等学习活动,获得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比较、触摸、制作中感受材质,产生丰富的联想,灵活运用各种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从中体验制作活动特有的乐趣。

教学过程的安排,可设立如下程序:

活动一:创设情境——欣赏激趣——感受材质——学习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创设情境”时可利用或实物展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布艺制品,让学生重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激趣”环节可利用课件欣赏民间布艺制品。也可结合当地的民间布艺制品进行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从民间工艺品的造型、色彩和装饰方面汲取营养。“感受材质”时让学生把布和其他的材质进行比较,通过观察、触摸、挤压、拉扯、拆开等方法对布料的特点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学习指导”应在造型和制作方法上加以指导。可通过对原材料方向的变换、原材料局部造型的改变等,设置几个小游戏,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创造表现”环节中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和经验提示。“交流评析”时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二:欣赏激趣——方法探索——学习指导——创造表现——评价迁移。

“欣赏激趣”环节中,通过对小挂袋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本活动的学习注重功能性。“方法探索”环节可在交流讨论中比较出各种小挂袋的共同特征和区别,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心任务。“学习指导”可从核心任务出发,就如何利用所带布材进行构思、设计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创造表现”可以自主表现,也可以合作完成。“评价迁移”时关注作品的实用性,让学生畅想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进而引发学生对生活、学习用品继续创新的愿望。

四、教学选择

在民间布艺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考虑将活动一分为两课时的活动:专题欣赏和制作。

五、教学建议

1.要提前数周,乃至第一堂美术课就叮嘱学生收集本课所需的废弃布制品及各种花色品类的碎布片,并在讲授本课的前一天通知学生带齐所需用品。

2.本课教学除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范图外,还应设法为学生提供观赏的实物,力求稍大,以便让学生看清楚,有所借鉴。

3.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材料的特性,以及如何运用的方法。如怎样处理和利用布的柔性、伸缩性,纱线滑落,出现毛边、须边……

4.在手套、袜子等材料上进行刺绣装饰时,可在布材内放置硬质板材如文具盒等,可防止将布材两面缝合到一起,又可降低刺绣的难度。

六、教学资料

一、关于布软雕和千阳布枕的介绍:

在千阳民间,布制品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布只占有平面与厚度二维空间,但却能利用它的软体特性填充物料,制造出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艺术形象,产生雕塑的艺术效果,专家们将它们称之为布软雕。

千阳布枕主要有虎枕、鸡枕和猪枕。虎在民间备受尊崇,虎枕是娃娃们的保护神,是母亲爱心的艺术表现。常用红、黑两色,在造型上突出颈部省略四肢,集威猛、稚拙、善良、顽皮、生动于一身,是民间送娃娃满月、周岁的最佳礼物。在千阳民间,枕猪枕意在祝愿小孩多睡觉、少哭、肯吃肯胖,因其造型肥胖、情态憨厚而备受人们喜爱。鸡枕的由来则是民间传说娃唾鸡枕能长得乖巧、聪明。

二、布艺制品使用案例

1.布艺通过色彩、图案、形态、质地、大小、重叠等不同的表现方法,可以鲜明地体现居室主人的个性风格、情趣爱好。如有个球迷朋友酷爱足球,在他的房间里,墙上有当拉拉队员时用的长围巾。窗帘、床单、桌布、沙发套、椅子套,电视机套、均醒目地印或绣上了足球的图案,让人一进门便知此君是个铁杆球迷。

2.就性别差异而言,女孩更加喜欢参与布艺制作。为了充分调动男孩的学习兴趣,这里提供一个男孩的房间布置图片(图1)。

●参考书目:

◆《中国民间美术丛书绝活儿——千阳布枕》湖南美术出版社

◆《生活环保系列5——旧衣新款》吉林美术出版社

◆《生活美劳diy一布玩篇》吉林美术出版社

◆《明天儿童手工系列奇妙手工乐园——布布皆惊奇》明天出版社

◆《现代纤维艺术设计》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朱尽晖编著

◆本页图片均出自《儿童家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张欣)

[教案]肖华、魏璇炫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一)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肖华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试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

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

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

3.课件展示课题。

玩一玩,做一做

4.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5.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6.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1.课件展示:

(1)“快乐转盘”:将原材料设计成“转盘”,在转动中不断变换观察角度。

(2)“百变魔方”:将原材料局部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折叠、收紧或挪动一下,产生新造型。

(3)画面竞猜:一一展示学法指导提示图。

2.实物投影:展示小组作业时出现的纱线滑落、毛边、须边等状况。

评一评,说一说

7.学生作业观赏交流。

(1)展示作品。

(2)自评、互评。

8.学习引申:

(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

(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课件展示:

(1)各种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图片资料(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笔筒等)

(2)童话剧表演:部分学

生运用布艺小品为道具表演童话剧。

课目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魏璇炫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

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

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

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

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

(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

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基本/基本型口袋/单袋型

外形\异型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

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重新展示图片)

(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

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

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

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

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幻灯、挂图形式都可。

多媒体演示多款设计的演变。

多种布料的特性和可用的范围。

尝试

分发设计纸。

两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设计。

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完善自己的设计。

鼓励学生大胆设计。

播放轻松的音乐。

欣赏

展示自己的设计成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评出最佳创意和最佳合作组合。

学生作业

另注

分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每2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

[资料]图片资料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8

美术教案-课例《唱脸谱》七年级艺术—《唱念做打传精神》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3   更新时间:-8-30   文章录入:松树]

教材:艺术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

课时:第二课时(共二课时)

教学思路:加深学生对国粹艺术的认识,让我们在动手做脸谱和唱戏歌中体验戏剧,并参与表演,激发他们对戏剧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

教学目标:

1、唱会《唱脸谱》,学会简单的虚拟动作。

2、了解脸谱在京剧表现中的作用,并绘制简单的脸谱。

3、拓展课的内容:提高学生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利用所学虚拟动作及绘制脸谱综合表演,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歌曲的感染和。

教具准备:《唱脸谱》伴奏带、纸、画笔、颜料、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复习

1、音乐:

a、复习歌曲《唱脸谱》。

b、复习京剧知识

(1)产生至今约200多年

(2)分类①传统京剧(《铡美案》);②现代京剧(《红灯记》)③当代戏歌(《唱脸谱》)

2、美术:欣赏并复习点线面知识,对称与均衡;

3、音乐:

学生跟伴奏复习歌曲(唱得不错,但还缺少什么?)--引入新课

在京剧表演中,除了唱腔,还有配合唱腔的动作神情。

二、认识与体验

音乐:

1、学生分组讨论:歌词中的角色有什么动作表现?

2、学生进行表演。

3、教师示范:兰花手、虎口掌、剑指导。

学生学习模仿:强调兰花手表现女性曲雅、秀气、虎口掌,表现男性的勇猛、刚直。

美术:

1、京剧表演除了唱腔动作神情之中,他们的行动也引人注目,脸谱尤为突出。脸谱的作用?塑造个性。

2、《唱脸谱》中的各个角色都有什么样的个性呢?

通过上节课布置查资料任务,请学生讲一讲?

3、分别讲角色故事,总结人物个性。

4、脸谱的颜色。(1)特点:鲜明(观察总结)

5、为脸谱上色。(教师参与)

三、表演展示

1、制作脸谱面具。

2、学生表演《唱脸谱》(加上动作,戴上面具)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1、中国其它剧种。

2、请学生课外收集相关资料。

课例《唱脸谱》

课题概述

《唱脸谱》是人音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课例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画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㈠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㈡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

1、脸谱的产生;2、脸谱的颜色;3、脸谱的样式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㈠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

㈡歌曲范唱

1、谈话: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

2、学生自由谈

㈢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㈠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㈡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㈠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㈡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业

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教学拓展

我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优化师生双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法设计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的学,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持教之功贵在得法"。我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了情感体验式教学法。我自己上网搜集了许多关于脸谱的知识,用课件的形式显现给学生,让学生去看、去想,产生一种直接感受,这就是体验,它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时对其原貌的亲身感受。情感是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在欣赏和学唱歌曲中,我用自己的指挥来引导学生赏析、演唱,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比起传统的教学生认识音符、掌握时值要快的多。

二、学法指导

《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现代教育研究也表明:良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可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审美感受,是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打基础。因此,我将常用教学方法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法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让他们认识脸谱,了解京剧,并区分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我在这节课中采取的是综合评价方式,不是看学生这首歌唱到什么程度,而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等,看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否对京剧产生了兴趣,是否对脸谱产生了兴趣,是否拿着自制的脸谱兴高采烈地边演唱歌曲边手舞足蹈,上完这节课是不是很快乐,余兴未尽,是否真正做到也在乐中陶情,情中激趣,趣中学乐,乐中审美,美中提高,我想,这也是每一个音乐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资料库

一、 理论依据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也在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中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之重要。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它往往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的源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

二、教学素材

(一)有关脸谱:脸谱是塑造人物的特殊手段,在京剧中是其它角色不能替代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戴的面具逐渐演变而来。演员用各种色彩在面部勾画成一定的图案,借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它特点。一般以红色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色代表粗犷、耿直,如"张飞";白色代表奸邪,如"曹操"。各有特定的脸谱,观众一看脸谱,即知其为何人,

脸谱是学习花脸行当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勾脸也是一功,要用画笔蘸色,对镜勾勒,首先勾画眉,次勾画眼窝、鼻窝、嘴角脸膛全部,然后勾画脸纹。

在脸谱中还有一种化妆方法,叫揉脸,将选择的油彩放在手中,揉搓均匀,在脸上拍均匀后,再用笔在管理权限部位,进行勾画,像《四杰村》的余千、《野猪林》的卖刀人、包公戏中的赵虎……都是这样画法。脸谱中,又分多种谱式画法,象三块瓦、元宝脸、整脸、碎脸、老脸、破脸、油白脸、粉白脸、六分脸、歪脸、象形脸、妖魔鬼怪脸等等。

(二)脸谱的化妆技巧

脸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勾脸也具有高度的技巧性,象书法和绘画一样,用笔要准确有力,渲染需浓淡有致,勾勒则惜墨如金,这样才能画得生动有神,惹人喜爱。

勾脸不能按谱照搬,要根据自己的脸型、表演特色和所演剧目,把脸谱勾活,才能生动地体现出剧中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著名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郝寿臣先生有"活曹操"的美名,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出色表演,他创造的曹操脸谱也起了很大作用。据解剖学家的研究分析,他勾的曹操脸谱脑门部位的线条纹理,恰好与面部神经相应,因而表演时极大地有助于演员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使脸谱与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丰富经验的艺术家,能够利用勾脸来弥补脸型的不足,以改变脸型与面部解剖的关系。脸型窄小,个子不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对脸谱进行加工与再创造,花脸演员们常说的"勾脸能变形"就是这个意思。

勾画脸谱要经过以下程序:

1、净脸垫底;2、定位和揉眼、鼻窝;3、勾白粉底;

4、填膛画黑眼窝、勾黑线;5、勾红色通天柱;6、脸谱勾成。

脸谱是花脸表演的重要部分。脸谱是人物内心的外化,是人物内心的表达,脸谱不是死的面具,他是人物外部特征和内心情感最具代表的表现形式。可见脸谱在京剧中的位置有多么重要。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9

标志设计

标志的起源

标志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图腾”。那时每个氏族和部落都选

用一种认为与自己有特别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

殊标记(即称之为图腾)。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夏禹的祖先以黄熊为图

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

劳动工具上,后来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成为族旗、族徽。国家产生以

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

古代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为方便联系、标示意义、区别事物的种类特征和归属,不断创造和广泛使用各种类型的标记,如路标、村标、碑碣、印信纹章等。广义上说,这些都是标志。在古埃及的墓穴中曾发现带有标志图案的器皿多半是制造者的标志和姓名,后来变化成图案。在古希腊,标志已广泛使用。在罗马和庞贝以及巴勒斯坦的古代建筑物上都曾发现刻有石匠专用的标志,如新月车轮、葡萄叶以及类似的简单图案。中国自有作坊店铺,就伴有招牌、幌子等标志。在唐代制造的纸张内已有暗纹标志。到宋代,商标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如当时济南专造细针的刘家针铺,就在商品包装上印有兔的图形和“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字样的商标。欧洲中世纪士兵所戴的盔甲,头盖上都有辨别归属的隐形标记,贵族家族也都有家族的徽记。

标志的种类

以各种内容和形式构成的社会组织、群体及仪典、说明类标志:

例如:国徽、国旗、地域、党派、组织、机构、

行业、学校、等群体标志。

以各种内容为主题的庆典、节日、会议、展览、活动等标志。

例如:运动会、艺术节、经济论坛等

以各种内容特点构成的标志:教学目标 :

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构思与制作方法,同时提高品评鉴赏标志的水平。

教学重点:

1、标志的起源与意义。

2、标志的分类。

3、标志的设计要素。

4、标志的构思和制作过程。

难点:

设计并制作出具有独创性、单纯性、准确性和艺术独特的标志。

讲述新课

图片欣赏

提问:大家对我们刚看到的画面哪个部分印象最深?

同学们再看看这双眼睛有什么特别吗?

非常突出、与众不同、我们的视觉都被这上双眼睛吸引

它特别的夸张、化装上具有富有装饰味

这种感受很独特以至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同学们谈谈你们都知道那些标志?

这些标志为什么会给你留下很深刻的记忆?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

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

奥林匹克旗帜和5个圆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

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

运会上相见。

例如:公益场所、服务、交通、安全、指令、说明、

认证等标志。

标志的作用

人们看到烟的上升,就会想到下面有火。烟就是有火的一种自然标记。在

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利用烟(狼烟)作为传送与火的意义有关联的(如火

急、紧急、报警求救等)信息的特殊手段。这种人为的“烟”,既是信号,也是

一种标志。它升得高、散得慢,形象鲜明,特征显著人们从很远的地方都能迅

速看到。这种非语言传送的速度和效应,是当时的语言和文字传送所不及的。

今天,虽然语言和文字传送的手段已十分发达,但像标志这种令公众一目了然,

效应快捷,并且不受不同民族、国家语言文字束缚的直观传送方式,更回适应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需要其特殊作用,仍然是任何传送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飞跃发展,到现在,经过

精心设计从而具有高度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标志,已被广泛应用于社

会一切领域,对人类社会性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和影响。

标志的表现形式(1)

具象:即以人物、动物、植物或其它自然物的造型加以简化提炼

抽象:用抽象的几何图形构成标志,有较强的现代美和形式美

文字

综合

班徽设计的构思

同学说说我们班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集体?

我们这个团体都具有那些精神?

我们以那种方式来进行设计?

具象  造型要简练、形象

抽象  弧线要美

文字  字体要有创意、安排巧妙

综合  要整体不能太松散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10

课题十四:风筝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欣赏多种风筝,了解风筝左右对称的特征,苏少版美术教案——风筝回忆放风筝的场景、气氛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表现能力。苏少版美术教案——风筝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左右对称的特征,认识、熟悉风筝的种类。

教学难点:把放风筝时的场景、气氛和感受的亲身体验加以表现。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导入新课:提问:你玩过风筝吗?都玩过哪些风筝?

2、欣赏多种风筝,了解左右对称的特征:教学生如何玩风筝,从风筝结构与放飞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风筝能平衡飞在空中的起码条件就是左右对称。同时欣赏课本中的风筝,引导学生感受风筝美,它不仅是对生活中动植物等的摹仿,更是对生活中事物的提炼、美化。

3、展示风筝的照片,直观体会风筝的多种样式。通过对风筝实物的观察和触摸,感受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的风筝。

4、放映录像,观看风筝的艺术节的录像。

5、把自己放飞的场景或是录像中的映象最深的画面表现出来。

6、生生互评、取长补短、修改画面。

二、拓展:

研究风筝的飞行原理以及它和飞机飞翔的原理的关系。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11

活动名称:创意美术

活动内容:《长长的头发》

活动目标:1、支持鼓励幼儿愿意尝试运用新材料进行美术活动;

2、能大胆运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活动准备:创意绘本,画有柳树、树干的大图一张

活动过程:一、将各种树干图片张贴在活动室周围;

二、组织幼儿坐好后交谈;

1、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树吗?来,让我们认识认识他们吧!(松树、杨树、梧桐树等等)

2、大树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每一棵都长得不一样。

找找它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树干有的高、有的底、有的粗、有的细;树叶也长得不一样)。

3、拿出柳树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1)、柳树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的树枝长长的、细细的、软软的)

(2)、柳树的枝条像什么?(像妈妈的长头发、像马尾巴像绿色的彩带)。

三、请幼儿翻开创意绘本,讲述故事,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

四、出示画有柳树干的大图,教师示范,在树干上画出长长的软软的柳枝。

五、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作画。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12

活动内容:变色叶

活动目标:

1、   感受四季变化与叶子的关系。

2、   能够根据四季的不同,绘画出不同的叶子。

活动准备:各种叶子,绘画纸、笔

活动指导:

1、   借助挂图,请幼儿欣赏四季的景色,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

2、   讨论:四个季节的叶子颜色一样吗?春天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时候叶子会变黄,落下来啊?

3、   配音乐,幼儿学树叶轻轻落下的样子。

4、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根据自己对四季的喜爱,画出不同的叶子。注意区分不同季节的叶子,颜色应该是不一样的。不同树木的叶子,形状也不一样。

5、   幼儿互相欣赏画,找一找“你和谁画的是一个季节树叶”“是一种形状的树叶”。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13

古代陶器与瓷器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中国ppt课件背景图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陶与瓷的区别;几大名窑的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

瓷器的造型、装饰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到陶瓷你会联想到什么?你了解哪些陶瓷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

二、新授

板书:陶瓷

1、设问引导学生读书

2、结合教材,提问:

⑴陶瓷之间的差别:原料、烧制温度、工艺。

⑵陶的发展:彩陶、素陶

仰韶文化——马家窑的文化——半山——马厂——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赏析:人面鱼面纹盘彩陶船型壶鸟纹彩陶盆

鹳新概念英语鸟石斧彩陶翁舞蹈纹盘薄胎高柄陶杯

瓷的发展:按历史年代介绍

重点是宋五大窑代表作品造型与艺术特色。

师引导学生交流,在指名说说

汝窑:胎质细腻,似玉之美

耀州窑:梅瓶典雅高贵

官窑:冰裂纹开片均窑:蓝色乳浊釉

定窑:乳白釉景德镇:青花

三、小结

陶瓷经历了哪些发展?宋代有哪些名窑?师总结。

四、布置课外思考:

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14

美术教案-瓶子穿新衣(通用2篇)

-瓶子穿新衣篇1

设计意图

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这个题材,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并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选材的意图。 活动目标1、知道生活中无用的瓶子经过装饰可以美化环境。2、通过对各种投入材料的联想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立体装饰瓶。 重点难点利用瓶子的各种形状来设计成装饰物。 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3.欣赏作品。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引导构思、联想组合—自主选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活动。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三)自主选材,想象制作。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美术教案-瓶子穿新衣篇2

瓶子穿新衣(大班)

一、设计思路

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这个题材,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并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选材的意图。

在设计活动时,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首先,根据我园“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特色课程的要求,我着重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创造。如:对各种形状不同的瓶子的联想,对装饰材料的组合运用,这些都隐含着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

其次,我也注重我园的基础课程。在技能的传授上老师也开拓思路,把孩子们原有的一些平面装饰技能重新组合运用到立体装饰上。对孩子来说,在技能上也是一次飞跃。除了这些还不够,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以及技能的提高,都需要幼儿内在情感的投入。而环境创设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于是我带领幼儿外出参观“饰品自助店”,并在活动室创设了“延中创意室”,让孩子身临其境。大大激发活动兴趣。

在选择材料及材料投放时,注意因材施教。如:为能力较差的孩子,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让他也能体验成功感。由于了解了每个孩子,激发了他们内在的情感,孩子们的作品是成功的、富有创意的。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无用的瓶子经过装饰可以美化环境。

2.通过对各种投入材料的联想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立体装饰瓶。

三、重点难点

利用瓶子的各种形状来设计成装饰物。

四、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

3.欣赏作品。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导入  活动—引导构思、联想组合—自主选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活动。

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

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

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三)自主选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文字,重点感知老支书的感人形象,体会他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维持求生的秩序、坚持求生的顺序,将人民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让学生从内心受到感动。

3.理解文章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第一层,唯一求生之路──“窄窄的木桥”;第二层,老汉用自己及亲人的生命搭设了乡亲得以逃生的桥──“生命桥”;第三层,老汉用他自身的光辉形象矗立起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无坚不摧的桥──“党群桥”。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开门见山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桥》。

二、词语入手,感受洪水的狂野与人们的恐慌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将大屏幕上的词语,在文中画出来。(咆哮狂奔狞笑放肆势不可挡)朗读词语,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2.让我们回到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切身感受一下。

大屏幕出示: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像泼。像倒。”四个字,几句话?及其简短的字句,给你怎样的感觉?读出这突从天降的大雨、急雨。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势不可挡”是什么意思?还从哪里读出了洪水的来势凶猛?

(指名多人朗读,随机点评。)

3.想不想看看这可怕的画面?(播放录像)如果你置身其中,心里什么感受?这是怎样的关头?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相机板书:生死存亡)

4.看看文中人们的表现,自己读读相关的句子。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的?让我们钻进语言文字中间,读出人们的慌乱来。(齐读出示的句子)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逃生!

引读。此时,东面西面没有路。南面是一米高的洪水,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意味着这座木桥是──(相机板书:唯一求生)引读。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人们这样的状态,这唯一求生的木桥能不能助人们逃生?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再读句子)

5.过渡: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都在惊恐、慌乱地逃生,唯独谁例外?老汉早已先群众一步站在了木桥前。

三、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老汉光辉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1.自读课文第7~13自然段,从老汉的外貌、语言、动作感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2.交流:

(1)镇定的老汉。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a.轻轻地读,用心体会,一个“盯”字,你读懂了老汉的心了吗?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在想什么?(相机板书:有序)

b.理解“他像一座山”。

“山”给人怎样的感觉?(伟岸、高大、稳重)老汉没有伟岸的身材,他的什么给人山一般的感觉?(板书:镇定)读出一个镇定的老汉!

人们依赖老汉,他是人们心中的靠山啊!所以说──(再读)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人们对老汉求生的期盼?“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一个“望”字,你从人们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人们像往常一样把求生的目光投向了他们拥戴的老汉。

c“.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连用三个感叹号,你体会到了什么?(情况危急,必须有序:“排成一队”,“党员排在后边!”)读出指挥者的镇定与果断。

(2)忘我的老汉。

a.透过老汉的镇定,你读懂老汉这个人了吗?“一百多号人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此情此景,你读出什么了?人们纷纷逃向了生的彼岸,只有老汉坚守在桥边指挥。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相机板书:忘我)这是一个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一心想着他人的老汉啊!(读句子)

b.过渡:我们继续用心灵感受这位老党员。读课文第14~23自然段,你感受到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3)无私的老汉。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a.哪些字词刺痛了你的眼睛?为什么?(揪、吼道、豹子)

b.透过这些词语,你读懂老汉的心情了吗?读出老汉此时的焦急、恼火。

c.他为什么这样恼火?他急什么?火什么?(此时,洪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了,情势十万火急,谁先走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啊!在老汉心中,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相机板书:先别人后亲人)谁能走进老汉心里,读出他焦急、恼火背后的一颗爱民之心?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a.这句你读懂什么了?容不得多想,老汉一瞬间闪过脑海最强烈的念头是──

b.朗读导语:容不得多想,请你用读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容不得多想,请你再加点力气去推──容不得多想,请大家竭尽全力去推──(加上老汉的表情、语言,再读。)

c.这一“推”、一“吼”,你读懂了这又是怎样的一个老汉?(相机板书:先亲人后自己)

3.回归整体,再读感悟。

(1)让我们把“父亲”“儿子”这两个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中去,再回顾一下木桥前那感人的一幕吧。

(2)小结(指板书):老汉是村支书,他爱村民;老汉是父亲,他爱儿子。但生死攸关之际,他无私地选择了大家。他是个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

四、感受人们的哀思与崇敬,理解“生命桥”

1.过渡:为了村里一百多号人的安全,他失去了儿子,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音乐起)

2.此时,全村一百多号人却在安全的彼岸。同学再读一读课题,全村人得以平安逃生的“桥”到底是什么?(相机板书:生命桥)

3.小结:老汉用生命维持着求生的秩序,用生命坚持着求生的顺序!请你再次投入地读一读课文第7~23自然段,读出老汉镇定的形象、忘我的形象、无私的形象(指板书)。

五、感悟老汉精神实质,理解“党群桥”

1.品读。

师配乐朗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2.文章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

3.比较:哪一句好?为什么?

(1)放慢了语言的节奏,更增强了悲剧的氛围。

(2)两个人啊!老太太同时失去了最亲的两个人。牺牲自己容易,牺牲儿子可是心头剜肉啊!这样的老汉,这样的党员,留给人们的仅仅是悲痛吗?更多的是什么?

4.是啊,这不仅是一曲悲歌,更是一曲壮歌!读出悲壮来!

5.情感升腾,精神永存。

(1)小练笔。

a.祭奠的这天,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来了,整个村庄都呜咽了。老支书的墓前,齐刷刷地脆下了一片。悲痛欲绝的乡亲们会说些什么?请你身临其境地想一想,写下乡亲们的肺腑之言。

b.交流──(音乐起)

(2)揭示“桥”的第三层含义。

老支书就是矗立在我们心中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的优秀代表,这样的党员才真正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无坚不摧的桥。(相机板书:党群桥)

6.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课题(生读课题)。让我们永远记住,在危难时刻,那一座座给人们带去生命和希望的桥;永远记住老支书(指板书)──这样的人,老支书这样的党员。(音乐起)

附:板书设计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16

世界地球日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美术教研组姚亚虎

一、小学:世界地球日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小学美术教案:世界地球日

2、能力目标: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掌握世界地球日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江苏省新编美术教材第十册中安排了两课《世界地球日》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特征,也体现了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本课的设计将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融合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的美术各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其它学科,引导学生课前观察、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进行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教师利用这类教学内容的对学生的“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进行教学探索,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它学科、与其它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活动研究。

2、教学重点

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掌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

3、教学难点

利用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对象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生活基础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在语文、自然等其它学科学习过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

2、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资料收?潤畣敭瑮氮礀牥?°8?8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研究

1、课前知识准备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学生在课前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访问、调查、查阅资料、上网收集等方法有地球生态环境的资料,并填写《常师二附小环境调查资料》表,培养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能力。

2、作品的形成离不开素材的分析与组合,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要求学生熟悉和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图片素材。

3、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小组协作的形式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

六、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收集创作形象资料(图形或实物)。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及手工工具(剪刀、胶水),准备色彩工具(水粉色、调色盘、水桶)。

3、教室布置: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张贴网络下载的环保宣传画和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与分析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激情引趣

情境导入

观察导入:

森林面积缩小,全不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保护这唯一的地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

(电脑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你们又有怎样的感叹呢说说你的心理话。向同学们介绍你收集的资料并谈谈你的感受。

1、观察教室四周的资料。

2、展示介绍:出示收集的有关资料,上讲台进行讲解,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通过设置情境和收集的材料展示,引发学习兴趣和思考。交流收集的环境调查资料。

小组交流:

同学们上节课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书籍、报纸等材料,在课后也观察和收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有关资料,完成了环境调查资料,下面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交流结果。

1、小组成员交流有关环境调查资料。

2、汇报交流结果。

通过小组交流汇总信息,形成讨论研究的氛围。出示课题“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展示目标:

从刚才发言中,我能感到同学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也充满了充满了希望。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地球是不能克隆的,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电脑出示:地球不能克隆家园只有一个)

你知道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

1、简介“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2、4月22日,被定为世界地球日(电脑出示:世界地球日--4月22日)这体现人类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1、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2、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及意义。

认定学习目标。

感知归纳

汇总的资料

启发思考:

(电脑出示:小学生可以为环保做的事)

1、植树净化空气;

2、减少"白色污染";

3、搞宣传活动;

4、节约水、电等多种资源;

5、保护动植物;

6、抵制大人抽烟

同学们都想得不错,也希望大家尽快行动起来。最近学校要进行一次环保宣传活动,我想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画笔进行一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来纪念这个全球性的日子。

学生归纳可以为环保做的事。

1、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教育。

2、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认知宣传画

启发思考:

宣传画和平时画的画有所不同,先看(电脑出示:熊猫图画)

(1)这两幅画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2)它们选择表现的角度相同吗?

欣赏、思考、回答问题。承前启后,感知宣传画。联系实际,使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指导分析:

1、哪幅画打动你或吸引你?为什么?这样的画更能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一般把这类画称之为宣传画。

2、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些关于环保宣传的画面,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电脑出示:环保宣传画)

1、学生积极发表各自的理解和看法。

2、对感知的知识进行一步归纳与升华,理解环保宣传的含义。

1、理解宣传画的含义和作用。

2、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演示破难

学习环保宣传画的制作

分步演示:

讲授和演示环保宣传画的制作过程。(电脑出示:环保宣传画的制作)

理解设计思维,掌握环保宣传画的制作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教学目标练习创新课堂作业练习布置练习: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环保宣传画。布置练习内容及要求。

明确作业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练习创新训练操作技能

指导练习:

⑴用多种方法和材料相结合进行表现。

⑵构思新颖,方法独特,有创意。(重点辅导)

⑶明确小组协作目标,提高合作效率。

(电脑出示:宣传语,播放音乐)

理解知识要求,明确小组协作目标,掌握并应用技能要领。

互相学习、相互帮助,提高作业效率

1、通过实际操作实现知识的内化,达成目标。

2、发挥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培养创新意识。

展示总结展示作业课堂评价:

1、提出评价要求:先自评,再互评。

2、张贴学生作业请学生自己进行讲解、互评。

3、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1、个人评定,小组交流。

2、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的作品。

3、理解、领会、对照。

鼓励学习自信心,培养审美情趣。全课总结

总结评价:

1、对整节课给予一个综合评价。

2、勉励学生课后在校园内张贴环保宣传画,并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调查研究,结合自然课程写出研究报告

体验知识应用的愉悦,提升对美术课学习的兴趣。全面落实本课教学目标,深化学生课后知识延续获取活动。

附:环境调查资料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环境调查资料

班级:____姓名:_____no___

你收集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环境破坏的事例(注明资料出处):

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

[注]本文发表于.12《绿色教育通讯》11期(国家级刊物.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主办)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17

课型:欣赏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节难点: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美术教案-齐白石作品《荷花》及小朋友的画重点:初步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能力。知识目标:学习中国画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和艺术表现能力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的自豪感.教具准备:教具挂图及有关图片。美术教案-齐白石作品《荷花》及小朋友的画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授简单提示以前的欣赏内容。提出课题:(板书)欣赏齐白石的画介绍齐白石的主要成就问:你们知道齐白石这个名字吗?齐白石是现代有名的大画家,他是湖南湘潭人,生于1863年,1957年逝世。白石爷爷一生勤劳、刻苦。画了数以千计饿画件,他观察事物很细致,并加以融汇提炼,形成了自己的特有艺术风格。作品以大写意为主,题材广泛。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的喜爱,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欣赏《荷花》问:你们看这幅《荷花》画的是什么季节?用什么绘画工具表现的?都用了哪些颜色?小结:这幅荷花实际大写意的中国画。表现的是秋天池塘荷叶已枯黄,然而荷花还在散发着清香。整个画面画的很满,荷叶大,用墨轻重对比强烈,荷叶、荷花、荷梗、莲蓬等互相穿插自然有序,那盛开的荷花颜色鲜艳夺目,荷花中间还长出了一个绿嫩的莲蓬,与那快要成熟的莲蓬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感觉。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荷叶是用赭石,荷花是用胭脂加曙红,荷花中的嫩莲蓬是用绿色。共同欣赏齐白石的其它作品。学生谈感受,老师加以补充。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齐白石的一部分作品,通过介绍齐白石刻苦学习的故事和事迹,希望我们从小向齐白石爷爷学习,画出像齐白石爷爷一样的画。课后分析: 第二节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知识目标:学习色彩的表现方法。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进行爱护人类朋友和心灵美的教育。教具、学具准备:美术课本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新授提示上节课欣赏内容。提出课题(板书)小朋友的画提问:这些作品你们最喜欢哪一幅?归纳:①《海岛》是表现四周环水的小岛上盖起了漂亮的小房子,这些小房子是红房顶、白墙,颜色特别好看,十分醒目。小画家采用的方法是:先用重黑线勾勒出房子的外型,再用朱砂色染房顶。②《幸福》小画家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照射在大地上,树木和房屋的色彩对比很强烈。还有妈妈带着哥哥和小妹妹在花园散步。③《瓶花》很多家庭用瓶花来装点环境,美化生活。李山小朋友用油画棒将鲜花勾画出来,用玫瑰红画出花瓶,用蓝色画出有格格的台布,整幅画颜色协调统一。④《我最快》表现了小朋友们骑车竞赛的情景。重点刻画了1号小朋友骑车的姿势夸张了他俯下身子、车座高、车把低的特点。为了突出赛车飞快的车速,在车的后面还添加了几条白线。⑤《太阳马》是一个小朋友牵着一匹象太阳一样发出光芒的马,穿过田野和村庄,太阳马照亮了大自然。这是一种神奇美丽的想象。捷克小朋友是在多色纸上用刀深刻白线勾出轮廓,在浅刻出红色、橘黄色,颜色很鲜艳,用刀大胆有力,马的头部前面颜色有一种放射感。⑥《爱鸟节》小画家画出了小朋友们爱护小鸟的场面。小画家将亲手制作的鸟巢放在树林里,帮助小鸟盖好新家。小鸟们见后欢快的飞舞和歌唱。整个画面颜色十分协调。⑦《我和小鸟》表现小画家喜爱小鸟的心情。身穿红衣服的小朋友好象一个音乐家,同一群鸟儿歌唱,不管是大鸟还是小鸟都张着嘴唱的十分起劲。⑧《秦淮月》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方法,描绘了秦淮水天一色的幽静画面,黑瓦白墙的房子、岸边的乌蓬船,造成一种江南风景幽雅而迷人的效果。小结:我们欣赏了小朋友八幅作品,有些作者与我们是同龄的。希望同学们努力向他们学习,画出比他们更好、更美的作品。课后分析:欣赏作品时在时间安排上可有所侧重,挖掘每幅作品的主要特点。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18

[教案]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周健老师的教案

■会飞的娃娃

教材版本:美术(一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湖南美术出版社__年7月第1版

__年7月浙江第1次印刷

年级:小学一年级会飞的娃娃

课时:40分钟

执教者:周健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会飞的娃娃”。

2、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会飞的娃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会飞的娃娃”。

难点:材料运用恰当,能使娃娃“飞”起来。

教学准备: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上:12课会飞的娃娃

教具:制作各种用具,各色塑料袋,各色彩纸等

学具: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挑选一个有风的日子,在网球场教师事先放置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的废旧用品。

如:报纸、有色纸、皱纸、塑料绳等各种环保用具。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到外面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

2、组织学生欣赏我们美丽的校园,特别注意引导校园的美丽的环境。当还没走到网球场,学生就对满地的“垃圾”大叫起来。“谁这么不爱干净?”

3、教师适时提出:我们是接着欣赏校园美景,还是来保护校园美景?

三、欣赏感知

1、学生们开始“捡垃圾”:

1)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整理同种类型的“垃圾”,如:一组整理绳子类:一组整理塑料袋等等。比比哪组最快!

2)学生们各自分类,整理“垃圾”。

3)大家小结:在整理中,为什么整理塑料袋的组最慢?

4)大家一起帮助整理,为什么还是不行?

2、探讨塑料袋“会飞”的原因。

1)为什么塑料袋“会飞”?

2)塑料袋一个一个飞在天空中你觉得怎么样?

3)你有办法既环保,又将这美丽留在空中吗?

3、学生利用这些“垃圾”尝试制作。

4、师生小结交流:利用“垃圾”的制作。比比谁的“飞”的最高!

5、教师故意分不清学生放高的“娃娃”,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一认就认出来呢?

四、学生作业

学生尝试“打扮”自己的“娃娃”。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放飞“娃娃”。

师生一起放飞“娃娃”,放飞希望。

[教案]浙江海宁实验小学周志霞老师的教案

会飞的娃娃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湘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第12课

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时:40分钟

执教者:周志霞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娃娃”。

2、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动手制作能力,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材料制作,发挥想象力。

难点:使学生制作出较有特色,有新意的娃娃。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示范用具,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糖果。

学具:教材、课堂练习、线、纸剪刀、胶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挑选一个有风的日子,在网球场教师事先放置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的废旧用品。

如:报纸、有色纸、皱纸、塑料绳等各种环保用具。

二、导入新课

1、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到外面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

2、组织学生欣赏我们美丽的校园,特别注意引导校园的美丽的环境。当还没走到网球场,学生就对满地的“垃圾”大叫起来。“谁这么不爱干净?”

3、教师适时提出:我们是接着欣赏校园美景,还是来保护校园美景?

三、欣赏感知

1、学生们开始“捡垃圾”:

1)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整理同种类型的“垃圾”,如:一组整理绳子类:一组整理塑料袋等等。比比哪组最快!

2)学生们各自分类,整理“垃圾”。

3)大家小结:在整理中,为什么整理塑料袋的组最慢?

帮助整理,为什么还是不行?

2、探讨塑料袋“会飞”的原因。

1)为什么塑料袋“会飞”?

2)塑料袋一个一个飞在天空中你觉得怎么样?

3)你有办法既环保,又将这美丽留在空中吗?

3、学生利用这些“垃圾”尝试制作。

4、交流:利用“垃圾”的制作。比比谁的“飞”的最高!

5、教师故意分不清学生放高的“娃娃”,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一认就认出来呢?

四、学生作业

学生尝试“打扮”自己的“娃娃”。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放飞“娃娃”。

师生一起放飞“娃娃”,放飞希望。

[教案]转帖网友的教案

第十二课会飞的娃娃

(工艺设计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娃娃”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制作出具有创新和趣味的娃娃样式。

教学准备:塑料袋和剪刀,胶水和各种的彩纸等(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放欢快的音乐,展示作好的塑料袋娃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学生观察:这些娃娃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学生回答。(塑料袋)

2、如何制作这些娃娃呢?

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并研究制作方法,并且思考还有其他的制作方法吗?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研究。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加以辅导。

3、提问:请每一小组的同学把自己那组的看法发表出来。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加以诱导。

4、学生讨论自己要设计制作的娃娃。

5、提示:

设计的关键:

a、造型

b、颜色的搭配

c、效果(样式独特具有个性,色彩亮丽)

6、学生制作,鼓励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与学习。

放音乐,学生制作。

教师巡视辅导。

7、课堂小结:由学生来评议作品的优缺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娃娃”,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做游戏。环境教育。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达到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放欢快的音乐,展示作好的塑料袋娃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求没有制作完的同学继续完成,鼓励其他的同学帮助。

3、交代本节课的安排:

做游戏《会飞的娃娃接力赛》

把学生带到__场,分组进行接力比赛。

4、要求:看谁的娃娃做得最结实,在比赛完以后都能完好无损。

学生还要评出“最漂亮的娃娃”,“最有个性的娃娃”。

5、学生游戏

教师注意学生的安全。

6、游戏结束。要求学生思考:

我们该如何保护好环境,自己该做哪些事情。

提醒学生收拾__场的纸屑。

组织学生回教室。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19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选自建构式小班教材。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本美术活动中,重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感知色彩,体验珠子滚画的快乐,培养幼儿对色彩产生兴趣的同时认识三原色。

活动目标:

1.认识三原色,尝试用珠子进行滚画并观察珠子滚画的轨迹

2.能愉快地参与玩色活动。

活动准备:

1.红黄蓝颜色每组各一盘,珠子。

2.鞋盒盖子人手一个,湿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

1.教师出示珠子。

今天我请珠子来画画,猜猜珠子可以怎么画画呢?可以在哪里画画?

2.幼儿讨论,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

二、认识材料,并演示讲解操作方法

1、教师介绍材料

认识三种颜色的颜料(红、黄、蓝)、鞋盒盖子、弹珠

2、示范珠子蘸色作画的方法。

(1)将珠子放到颜料盘里滚动,它就会传说彩色衣服

(2)把珠子放到盒子里,两手拿着盒子轻轻晃动,珠子就开始画画啦。

(3)没有颜色了,还可以到其他颜料盘里滚一下,继续画画。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各种尝试,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洁。

2.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色彩重叠发生的变化。

四、集体欣赏作品

1.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说说珠珠画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材料。

关于美术的活动教案篇20

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

指名说说

二、新授

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以玉组词

玉分几种,玉器制作有几种审美追求?

为什么说“君子比德于玉”?

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玉器文化?

选择一玉器进行鉴赏练制作习

学生细读,交流讨论。

反馈:结合图例引导学生说说答案,阐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含义,重点讲授“君子比德于玉”

进行鉴赏练习,说说艺术风格和喜欢的原因。

三、总结

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玉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四、作业

选一图进行鉴赏练习

3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