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时间: 新华 七年级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考虑所需教具的准备,如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优秀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应该是怎样的?快来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的撰写技巧,跟着小编一起来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载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愧疚。

设计理念:

中国文字,个性是抒写心中细腻情感的文字,透过读能唤起文本与读者心中的共鸣和情感体验。本课设计以读为主,透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潜力,理解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的熏陶,引发情感共鸣,理解情感的洗礼。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体味人物内情绪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感知作者的心跳,聆听作者内心的呼唤,感受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与作者对母亲的深挚的思念和愧疚之情。透过这些教学环节,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潜力。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中描述母亲动作、神态的语句,理解母亲是怎样关心照顾“我”,体会母亲细腻的内心世界,感悟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感悟人间真情。

2、学习作者透过描述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来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唤起阅读期盼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诗歌------课件出示冰心的《纸船――寄母亲》。

2、教师动情地配乐朗诵诗歌。听了老师的朗诵,你的眼前出现了那些画面从这些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教师进行总结性引入:是啊,这首诗歌道出了诗人冰心奶奶的心声――用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绵长思念。思念母亲,是因为母亲的伟大无私。这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同样表达无爱的伟大无私,和子女对母亲的绵绵思念的课文――《秋天的怀念》。

4、板书课题,带领学生深情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语言平实朴质,情感真挚,扣人心弦。以此诗都如新课,容易勾起学生内情绪感的涌动,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迫切欲望。同时,也为本文授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诵读中感悟真情,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听课文读音,初步感知文本。

1、播放课文录音,师生齐齐静心聆听。

2、自由交流:听了课文录音,你明白了些什么

【在自主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明确母亲对瘫痪儿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心,和作者对母亲的无尽思念与愧疚。】

设计意图:

《秋天的怀念》一文感人至深,课文的录音如泣如诉,再配上音乐的渲染,让文本与师生内情绪感共生。“静心聆听”给师生带来的定然是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课文已经开始占据学生稚嫩而易动情的心灵,有一探为快的欲望。

3、师生共同交流作者的境况和写作背景。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8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齐,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感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好处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下应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这天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的思想变迁,只是这种思想的变化蕴含在母爱和愧疚中。

设计意图:

课文语言质朴平实,情感深挚,作者和背景的介绍对于学生深入课文,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具有抛砖引玉的重要好处。

三、学习生字生词,扫清阅读障碍。

1、同学们,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过生字关。

课件出示生字:瘫痪雁侍捶絮豌

2、你能认识它们吗谈谈你是透过什么途径认识的

3、你能记住这些生字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识字、记字方法,及时总结,到达交流共享的目的。】

4、把它们放到词语中,你还能读好吗

课件出示新词语:瘫痪雁阵侍弄捶打絮絮叨叨豌豆

5、把它们放到句子中,还敢试试读好它们吗

【课件出示带有新词的句子,或者让学生画出内含新词的语句。】

6、自由用心读读这些句子,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和体验,不必苛求与词语解释的完全一致。】

设计意图:

从生字到生词,然后到语句,从音、形到词语理解,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生字新词的教学深入透彻,让学生学习了语言,总结掌握了方法,重要的是为后面课文的解读体悟做好了准备。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难句、好句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轮流读一自然段课文,读得不准确、不流利的地方重读。

3、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句子、在读中感悟。

4、自由轻声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组织师生交流,概括总结。

6、自由朗读课文,多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

设计意图:

语言,语言,就是要多读!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了解文本,全身心投入文本的情感世界里,在朗读中不知不觉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获得情感的共鸣,获得文本情感的浸润。

五、追踪作业,巩固加深。

1、朗读课文,画出感受深刻的语句,做批注。

2、摘抄文中好词语佳句。

3、搜集有关母爱或思念母亲的文章、诗歌等。

设计意图:

透过摘抄、朗读、资料搜集等实践,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起到一种及时追踪、适时巩固的效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细读感悟。

1、齐读生字新词,听写新词。

2、自主交流,温故而知新。

1)同学们,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资料,明确课文抒写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绵长思念和愧疚之情。】

2)课文的哪些语句给你的感受最深读一读。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透过复习导入环节,唤起学生的记忆与情感,在巩固的基础上快速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3、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①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②读了这句话,还还想明白些什么

(2)齐读这句话。

思考:母亲为什么要“我”好好活从母亲的哪些表现能够体现母亲要“我”好好活下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划出描述母亲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

设计意图:

从一句在文中重复出现的语句为中心,生发开来。抓住重点语句展开感悟探究。让学生选取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潜力。

(3)师生交流,教师相机课件展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探讨、感悟句子体现的思想感情:

①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抓住“躲、偷偷、悄悄、红红”等细节描述来体悟母亲细腻入微的母爱。

②“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③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④“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⑤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⑥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教学策略:

1)、指名分别读一读每一小句。然后按提示讨论交流:

2)、从这些句子中能够看出母亲有什么样的变化

【“央求――喜出望外――笑了――忽然不说”写出了母亲当时的表情和神态的变化,其爱子之情跃然纸上。】

3)、一个“挡”字体现了什么,母亲为什么要“央求”作者去北海看菊花

【“挡”体现了母亲不想让“我”看到生命凋零的秋叶而伤感。“央求”去看菊花,是想让儿子散散心,好好活下去。】

4)、“喜出望外”如何理解母亲为什么会“喜出望外”你能用“喜出望外”说一句话吗

【“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感到个性高兴。母亲“喜出望外”是因为“我”答应去看菊花,母亲以为我的情绪变好了,感到高兴。】

5)、母亲为什么“忽然不说了”

【母亲不忍心让瘫痪的“我”“触字”伤情,尽量不提与“腿”有关的让“我”敏感的字眼。】

6)、先自由有感情读读上面句子,再齐读感悟。

7)、让学生按上面的学习方法,抓住文中其它的细节描述来谈谈母亲的伟大无私,教师注意点拨引导。

设计意图:

给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地有感情地读书,让学生在读中去领悟情感,以实现“情感与情感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接纳”。透过讨论交流,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潜力。

课件出示:⑦、……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a、指名读、齐读。学生交流朗读感受。

b、从“最后一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母亲临去世,依然没有想到过自己,最惦记,最无法割舍的还是自己的儿女,这就是一个母亲,最伟大的母亲。】

c、指导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

课件出示:

⑧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a、先自由读,在齐声有感情朗读。

b、不同颜色的菊花绽放,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表独特见解,教师只作点拨。】

c、“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懂得了吗

【儿女“好好儿活”是母亲最惦记的,记住母亲的话,好好生活下去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最深切的怀念。】

d、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读,诵读至背诵出来。

设计意图:

读、背感动你的句子,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熏陶和感染魅力,让学生在读读背背中的感悟过程中与作者生发情感的共鸣,体悟得到落实、提升,心灵受到洗涤,灵魂得到震撼。

二、拓展链接,开阔视野。

1、创设情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清明祭祀时节,站在母亲的墓前,作者会对母亲诉说些什么呢试着设身处境,写一写,说一说。

2、配以哀伤悠扬的音乐,学生自由写话,再自由说一说。

设计意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让学生动口读、说,动脑想,动手写,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同时,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开放作业,延伸文本。

1、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

2、阅读史铁生的著作《合欢树》,继续深入体会史铁生对母亲的真挚的思念之情。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照顾、关心

母亲我

怀念、愧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自主和合作的方式研读生动的人物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文章的主题。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在比较阅读中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方法,珍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感受,培养阅读的兴趣。

4、培养说真话、做真人的勇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突破方法:以听、说、读、写为载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教师适当引导相结合,加深认识。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这篇童话作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许多学生都曾读过《皇帝的新装》,但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对人物的简略分析的层次上。这篇文章怎样上出新意,怎样上出深度?我思考了很久,决定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创设“钓鱼”的情境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在分析人物和主题时,不是架空的分析,而是着眼于文本的研读,在朗读、品味、揣摩中感悟。我又引入了两则课外的材料,不是为引申而引申,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狂人之细布》的主题与课文相似,表现手法不同,《狂泉》则让学生明白说真话是多么可贵。

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教师引导,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初步探究文章主题。第2课时:理解想象与夸张的手法,采用“添枝加叶”法进行补写、续写训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调查学生日常生活中看过的童话入手,导入本文。

二、简介作者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三、检查预习

御(yù)聘(pìn)骇(hài)人听闻头衔(xián)钦(qīn)差大臣

呈报:报告(上级)

滑稽:引人发笑的(语言、行为)

妥当:稳妥适当

精致:精巧细致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四、整体感知

1、创设钓鱼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家知道钓鱼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生:鱼饵。

师:其实啊,钓鱼就是一场骗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也是一场骗局,那么在这场骗局中,谁是钓鱼者?钓到了什么鱼?他用的是什么样的鱼饵呢?最后又是谁剪断了那根鱼线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2、用练习简单梳理课文

皇帝爱新装(引子)——骗子做新装(开端)——君臣看新装(发展)——游行穿新装(高潮)——小孩揭新装(结局)

五、精读探究

1、认真地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充分的依据填空,并抓住精彩的人物描写揣摩品读。

皇帝是一个的皇帝;

大臣是一群的大臣;

骗子是两个的骗子;

孩子是一个的孩子。

请同学一边阅读一边圈点勾画,作好旁批,思考好了以后和同桌或前后同学交流一下,注意关键词句的分析揣摩,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

(默读思考,讨论,共五分钟左右)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下面我请同学自由地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生谈看法)

2、归纳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②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

3、把握童话的启示意义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安徒生在这篇童话中塑造了这么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他想要给我们读者一个什么启示?

(生谈自己的想法,教师点评,并作总结)

师:是的,大家都说了很多,也都说得不错。其实,这篇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请大家把这一点做好记录。

4、理解童话的概念

师:其实不只是这篇童话,我们看过的童话其实都有启示意义。那么到底什么是童话呢?我们来复习一下。(展示童话的概念)

幻灯: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用儿童的语言写给儿童看的故事。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六、拓展延伸

师:大家刚才细致分析了文中的人物描写的片段,揣摩了人物的心理,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又在同学精彩的发言中重温了这个经典的故事。其实,我国早在安徒生写《皇帝的新装》一千多年以前,就有了类似的故事,请大家阅读《狂人之细布》。因为这是篇古文,我先来给大家疏通一下文句:

从前有一个狂人,让纺织师给他织锦,让他织得越细越好。纺织师特别用心地织,丝线细得像灰尘一样,狂人还是嫌太粗。

纺织师非常生气,就指着半空中说:“这就是细丝。”狂人说:“为什么看不见?”纺织师说:“这丝线非常细,像我这样的能工巧匠,尚且看不见,更何况是他人呢?”

狂人非常高兴,就把很多钱付给纺织师。

师:这个故事里面的狂人有什么特点?(愚蠢、奢侈、爱慕虚荣、自欺欺人)

师:大家想想,为什么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会出现这么类似的故事呢?(因为人性是一样的,都会被骗子抓住弱点;社会背景也有相似点,当时的统治阶级都是昏庸无能、愚蠢可笑、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

师:那么这两篇文章的表现手法又有什么不同呢?(《皇帝的新装》是篇童话,很具体,写得很夸张,情节生动,《狂人之细布》是寓言,很简洁,情节没有展开。)

师:我们再看看后面的一篇《狂泉》,这个故事又想告诉我们什么?(社会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众人皆醉我独醒”)

师:“狂泉”只不过是一个假想的故事,老师选了这个材料是想告诉大家:在举国上下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里坚持公正的原则,的确是极其困难的。像这里的国君不就是因为不堪忍受折磨,所以也喝狂泉水,变得和大家一样癫狂了吗?有一位老人,一生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大家知道是谁吗?(巴金)

师: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希望我们同学也能保持永远都说真话的勇气。

(注:是否两文一起做,要视学生情况而定,也可安排好生做《狂人之细布》,一般学生做《狂泉》。)

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及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南朝《高僧传(初集)》)

(注释:绩师:纺织师加意:特别用心地织恨:不满意,嫌)

1、文中的狂人有何特点?

2、与《皇帝的新装》相比,其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狂泉

从前有一个国家,一国的人都得了癫狂病,整天闹呀、叫呀,干一些荒唐至极的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个国家有一眼叫做“狂泉”的井,谁要是喝了那里的水,立刻就会变得癫狂起来。而这一国的人除国君外,全都喝“狂泉”的水,所以一个个都疯疯癫癫的。

这个国家的国君之所以没有得癫狂病,是因为国君另有一口专供他一个人饮用的水井。然而全国的人都得了癫狂病,在他们眼里,无病的国君与众不同的样子倒成了一种病态。因此他们商量好,大家一起动手给国君治“病”。这些人轮番给国君拔火罐、扎针灸、熏艾蒿、服草药,能用的办法全用上了。国君实在不堪忍受这种折磨,只好到“狂泉”去饮水。

国君喝了“狂泉”的水以后,马上就得了癫狂病,也变成了疯子。于是,这个国家从上到下,无论国君还是臣民,都一样癫狂;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一样荒谬。所有的人都一样疯疯癫癫,这样,大家反而都高高兴兴、心安理得了。

思考: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附《狂人之细布》译文

从前有一个狂人,让纺织师给他织锦,让他织得越细越好。纺织师特别用心地织,丝线细得像灰尘一样,狂人还是嫌太粗。

纺织师非常生气,就指着半空中说:“这就是细丝。”狂人说:“为什么看不见?”纺织师说:“这丝线非常细,像我这样的能工巧匠,尚且看不见,更何况是他人呢?”

狂人非常高兴,就把很多钱付给纺织师。

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更多的是从原来的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教会学生一种甚至是几种学习方法。教师要从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一个难点,更是一个亮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文章的内容主题,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方式,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的时候作了一点尝试,觉得做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

整堂课的所有环节都紧紧地围绕着“浅文趣教”这个理念来设立,而且层层深入,既有新意,又有梯度,有深度。而且在语文课堂上,应该真正地回归到文本,这堂课的分析提炼不是空泛的,是很扎实的,强调了语言的品读,如对朗读重音和语气的指导就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对人物描写的细致揣摩又在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分析的鉴赏方法。

文章的学习尊重了学生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能打开学生思维通道,还能准确把握教学的动态过程,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相机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交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钥匙,升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了解说真话,特别是在是非颠倒的环境中说真话是多么需要勇气,又是多么伟大。

总之,我认为,在这堂课中,学生、课文、教师三者能平等对话,合作交流,收获当不止在课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说明: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地痛心与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史铁生笔下对亲情的回忆与感悟,让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本文的主题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呢?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应以反复朗读为基本立足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2、难点:仔细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

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

解题: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秋天的怀念》

二、感知课文

1、听示范朗读

2、听完朗读,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脾气的人?

——性情暴躁、脾气暴怒

3、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

——(第一段)

师: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

生: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师: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

生: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

师:还有呢,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

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4、为什么,他的脾气会这么暴躁?

——双腿瘫痪。是啊,原来生龙活虎,现在突然坐在轮椅上,自然会脾气暴躁。

三、深入分析

1、面对这样的儿子,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

——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

——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悄悄地”——对儿子的理解、体贴

“偷偷地”——对儿子的牵挂、关切

“扑过来忍住哭”——坚强、坚韧

“好好儿活”——强忍着痛苦,劝儿子要坚强

“抓住我的手”——执着

2、品读第二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表达对儿子的爱?

“挡在窗前”——怕儿子触景生情

“一会坐下,一会站起”——为儿子愿意看花而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央求般的神色”——母亲的执着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

3、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身患绝症儿子瘫痪

【拓展阅读】:“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儿子,可事实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呢,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4、“深受苦楚”的母亲: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有没有猛地把手边

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有没有大声呼喊我活着什么劲?

——自己做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儿子

5、“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朗读描写菊花的句子,找出形

容菊花的品质的词语: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

风中正开得烂漫。

淡雅高洁——母亲的写照

热烈而深沉——母爱的写照

6、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归纳总结】: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

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拓展阅读一】:“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

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拓展阅读二】:“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得哭喊,心里

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

【拓展阅读三】:“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

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

课文题目的内涵:

——怀念母亲对儿子博大无私的爱

——怀念母亲坚韧的性格

——以勇敢面对人生的决心,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四、课后练习

1、文章最后自然段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学习这种写作手法,试着写一段

景物描写以抒发某种情感。

2、写一段给母亲的话,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深刻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4

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1、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困难和不幸,学会坚强,珍惜生命。

2、品读细节描写的词句,带着不同的感受朗读品味描写菊花的句子,层层深入,感悟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深厚,感受力量,感悟生命。

3、能深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赏乐揭题。

1.播放歌曲《叫一声妈妈》。

师: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愿意用自己的一生来爱你;有一种爱,她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2.点击课题。

是啊!母爱不仅仅是爱和给予,还应担起一份责任――就是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母亲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生命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师板书《秋天的怀念》,生读课题。

二、自由研读,真情感知。

师:秋天的怀念,多么诗意的题目,请大家读读课文,找出洋溢着母爱的句子。

1、学生自读。

2、全班重点交流:要求学生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体会母亲的心情。(结合交流,师引导。附:①母亲扑过来------这位母亲,你干吗忍住呢?你应该把你的悲伤、痛苦都哭出来呀!你为什么不哭呢?指导朗读:你真懂得母亲的心思!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母亲当时的心情吧!②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指导朗读:是啊,整宿整宿,多么漫长的煎熬啊!让我们也去体会体会!齐读------③我那个生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说话训练:母亲的这句话里有个省略号,表示——读到这儿,你能把母亲没说完的话说出来吗?)

3、引导小结。

师:是呀,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涌动着母亲的爱,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母爱是怎样的。

师小结: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作者正是抓住一个个细节来描写伟大无私的母爱的。

三、重点择读,深情感悟。

1、师:刚才,我们一起感知了母亲对儿子的舔犊深情,现在咱们请同学读出最感动我们的语句来,让我们再次感受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配乐《江河水》)。

2、师:母亲的一个个小小的动作,细微的眼神,只言片语,都使作者记忆犹新,这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你能从文中找出直接表达秋天的怀念的段落来吗?

3、交流:大家同意吗?课件出示: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①图欣赏——美吗?就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读这句话。

②自由读练读。③指名读。

④你为什么把淡雅读得那么轻、那么柔呢?

⑤师:这么一个伟大的母亲已经离我而去,又是一年秋来到,又是菊花烂漫时,睹物思人,思绪万千,在花丛中,“我”仿佛又看到母亲憔悴的脸、“我”仿佛又听到母亲那和蔼的话语……带着这种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从母爱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1、师:就是这北海的菊花,曾经使重病缠身的母亲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带我去看。现在,你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的原因了吗?你明白了母亲未说完的话吗?

2、又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我”来到母亲的墓前,请把想说的说给母亲听听吧!

3、师:是啊,作者也懂得:母亲让他去看菊花,是想他学会菊花的坚强,想他好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面对现实,顽强地生存下去。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应珍惜我们的生命,好好活下去!这里,我想送大家一段话:

当灾难与逆境来临时

愿我们更坚强!

当爱围绕我们周围时

愿你我都珍惜!

愿我们的生命之花

越开越烂漫!

愿天下母亲的笑脸

越来越灿烂!

板书设计:秋天的怀念

伟大“我”

怀念

无私母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5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3、理解文章内容,认识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的决定性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天才?古今往来,有许多鼓励人们成才的格言,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中国有句俗话:“一勤天下无难事”。这些话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就是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自勤奋好学。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才也是需要后天学习的。

二、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对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找出因字词句造成的阅读障碍,做出标记。

2、互动交流:凡是不懂的问题,包括汉字的读音、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翻译等都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学生互问互答,实时引导指点。

3、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余闻之也久

4、重点词语的理解:

(1)课文注释中的重点字词;

(2)一词多义:

①其:并自为其名——自己的(他的);其诗以养父母——他的(指方仲永的);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代仲永写的诗;父利其然也——他的;

其受之天也——他;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

彼其受之天也——他;如此其贤也——助词,无意

②之:忽啼求之——代书具;借旁近与之——代仲永;

传一乡秀才观之——代仲永写的诗;邑人奇之——代仲永写诗这件事;

或以钱币乞之——代仲永写的诗;余闻之也久——代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于舅家见之——代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

受之天也——调节音节,无意;卒之为众人——无意义

③于: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到,引出对象;于舅家见之——在;

贤于材人远矣——比,表示比较;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从

④然:父利其然也——这样,指“或以钱币乞之”;

泯然众人矣——……的样子

(3)词类活用:

①伤仲永——哀伤,为……哀伤;②父异焉——对……感到惊异;

③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④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⑤父利其然也——以为……有利可图

(4)翻译重要句子

四、研习课文

1、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2段,叙事——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闻

“……——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见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闻

第二部分:第3段,说理——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2、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明确: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混然众人矣”。

3、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明确: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明确:

从方仲永的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5、最后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明确: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6、最后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五、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1、语言简练而精当。

①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②“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③“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2、借事说理,叙事平实,说理自然,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

3、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反差。

4、事理结合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但情感的流露也增色不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

教学反思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要是以前教师可能经常寻找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抛出了),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事又使我想到,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这次高拓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它超出了我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是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的。它让我深感到,一个责任心强的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及时给予鼓励、引导。请随时提供给同学畅所欲问、畅所欲答,尽其所未尽,知其所未知的学习空间吧!要知道,超常的思维更能有超常的创造,“节外生枝”花更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6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济南冬天特有的迷人景色。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描写景色的方法(情景交融)。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文章中优美的语言。

4.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热爱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审美能力。

二、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四、情景导入

同学们,十月的秋天凉爽怡人,这是风高云淡、果实飘香的南方的季节。而今天呢?我们将组织一次超时空的北国之旅。我们知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飘雪”,北方的冬天白雪飘飞、寒风凛冽。严寒几乎成为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而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告诉我们,济南的冬天是温暖、响晴的。他作为我们的导游,带着我们北上济南城,会让我们领略怎样的冬天?(板书课文题目与作者)

五、教学新课

1.明确教学目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2.作者简介与创作背景(利用多媒体展示)

3.整体感知

①播放朗读录音,圈点生字词,整体把握,理出文章脉络(若条件不允许,则分两个小组齐读课文,相互纠正错误读音。老师强调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

②疏通生字词,强化记忆;

多媒体课件展示“字词练习”:

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镶();响()晴

肌()肤;绿萍()

水藻();贮藏()

澄()清

六、师生共赏

齐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提问,学生作答,老师再作引导与补充。

(1)本文的开头的写法有什么特点?(对比的写作手法)

(2)你能具体说一说是怎样对比的吗?运用这一组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特点)

板书:

(3)本文段中,出现了多少次“像我”,为什么这样写呢?

2次。文中原句强调了“像我”这个短语,作为插入语出现在句子中,就着重指出了“我”独特的感受。

(4)本文段中,“响晴”,“响亮”分别是什么意思?又怎样的表达效果?

“响晴”指天空晴朗无云;“响亮”指非常明亮,这两个“响”相当于一个程度副词,可解释为“很”,“非常”。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济南冬天无风,无雾而“温晴”的特点。

(5)老师补充:

“温晴”贯串全文的主线。下文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景色便是紧紧扣住这一天气特点来写的。作者之所以拿这三个地方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老舍25岁前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应邀去英国任教,在其生活6年,回国途中又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领教了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两相比较,老舍不禁发自肺腑抒情道,“济南真算个宝地”(板书:体现赞美之情)。从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七、师生共赏:

随机抽样三名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

【创新训练】

作者为了让我们对济南“温晴”的冬天有个具体可感的印象,在描写景物时,发挥想象,用了不少精美的富有情趣的语句。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手法。现在请你们细细默读、品味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简单勾勒出济南冬天的样子,也就是让老师看一看在你脑海中阳光下的济南城是怎样的?

要求:同学们根据第二自然段,边默读边勾勒出阳光下的济南城,花时2分钟(提示:济南的地理环境,小山的全景等)。

老师抽样欣赏学生的作品,适当评价。

出示教具,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小黑板上的勾勒图)。

【品味语言】

(1)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使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小山的地理特征?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了点口儿,写出小山围住济南城的地理环境。

(3)作者采用哪些修辞手法来写景的?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说它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说的最好)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低声细语的"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当小山将济南城围拢,中间低,四周高,作者便把这种形状联想成“小摇篮”,济南城便像婴儿一样,在小山围成的小摇篮里酣睡。冬天的凛冽寒风被阻挡在外,使得济南冬天的气候变得与众不同,它是温暖响晴的。加上小山们那一句安静低声、温存体贴的抚慰——“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样便十分形象、生动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可爱)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4)作者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慈善的呢?

有近代人为慈善下了如此的定义: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为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慈善”通常是指人的神态,慈祥、谦逊。老舍用“慈善”形容济南的冬天,表现了济南的冬天给人无比亲切之感。像小摇篮一样的小山保护人们免受寒冬冰冻之苦,而是创造了如春天一样温暖、响晴的生存环境。如此安全而舒适,使人们不由得对济南的冬天产生喜爱和感激之情。我们都领略过“寒冬”的淫威。然而,这里的冬天并非一副严酷的面孔,而是那样的笑容可掬,如长辈般的“慈善”可亲,怎不叫人喜爱并由衷赞美它呢?

八、课堂回顾与总结: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紧紧抓住济南“温晴”的特点,从地理环境、人们的表情与幻想这几个角度来写,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济南像被“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恬静、多么安逸。因此,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本文情景交融,语言准确,生动,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九、拓展延伸:

①你生活的城市里,冬天是个什么样子的?请你练练笔,把心中最深的感受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注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②抄写、注音和解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章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3、品读文章质朴深沉的语言,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

从人物经历导入,解读“我”和母亲,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亲情和生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层深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和母亲的经历和感受,真正体悟到母爱的伟大,学会理解母亲,感恩母亲。

导入

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向大家介绍一个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他脸上,你看到了什么?

是的,他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可是,你知道吗,他在21岁的大好年华高位截瘫,痛失双腿,却在38年轮椅生涯中,创造了无数辉煌,人们这样评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个人的名字,他就是——

是的,就是史铁生!大家猜一猜,究竟是谁给予他第二次生命,让他在绝境之中重拾希望的呢?

听读课文

初识母亲

1、通过老师的范读,请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位母亲。

2、初识母亲,相信同学们对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请大家快速地自读课文,看看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提示:请大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母亲的特点。

品读语言

感悟母爱

这真是一位伟大坚强的母亲,她把对儿子无私深沉的母爱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文中有许多对母亲细节的描写,请同学们用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找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细节,读一读,品一品。

提示:请同学们用动情的语言读出感动你的细节,再加以品析。

小结:同学们的体会非常深刻!母爱给“我”以生活上的照顾,情感上的体贴并点燃“我”求生的希望。

朗读课文

体察我心

1、文中没有一处直言母爱,母爱却无处不在。可惜母亲在世的时候,“我”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吗?

2、当时“我”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两次看花“我”分别是什么态度?

——抗拒敷衍

◆当时“我”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

——绝望,怀着这种绝望的心情,“我”看到的景物也是黯淡的,大雁南飞,甜美的歌声都让“我”怒不可遏。

3、母亲去世以后,史铁生终于领会了她的良苦用心,从文中哪个段落可以看出史铁生已经从绝望走向了希望呢?

第7段看似写景,实则写情,你们看,出现在作者眼前的是一个何等绚丽的秋天!

4、母亲已经不在了,母爱却一直激励着史铁生。在母爱的浇灌下成长、成熟了的作者该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怀念他与世长辞的母亲的呢?

明确:怀念:愧疚、怜惜(心疼)、热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8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伤仲永(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4、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能明白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5、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体会揣摩语言的简洁、洗炼。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名言导入,激趣引读

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二、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简况,弄清本文内容(检查预习)

1、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内容: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简要概括。

3、谈一谈初读感受。

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

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久

2、译一译:

①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疑难词语探究: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高、指导。

A、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隶:谒:谒:扳:称:

B、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④受于人者不至:被,介词

C、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3、议一议:

⑴课文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⑵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⑶辩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A、天资聪慧是成长的关键

B、后天教育是成长的关键

(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四、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②语段阅读:阅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a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以议论为主。

b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c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③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见""闻"交织,详略有序,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④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如何体会。

可从两方面体会:

a、用词的精当传神。

如“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其中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b、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3、模仿表演:模仿仲永及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一情节。

五、体验反思,拓展阅读

1、体验反思: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畅谈感受与启示。要求:①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语言简练。②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③时间在2分钟左右。(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2、拓展阅读:

你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或儿子,会怎么样做?

六、分层检测(见题卡)

七、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我们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感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

2、课外延伸:

①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400字左右。

②组织讨论当今社会存在的类似仲永的现象,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③课后背诵全文。

伤仲永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3、理解文章内容,认识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的决定性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天才?古今往来,有许多鼓励人们成才的,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中国有句俗话:“一勤天下无难事”。这些话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就是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自勤奋好学。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才也是需要后天学习的。

二、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对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找出因字词句造成的阅读障碍,做出标记。

2、互动交流:凡是不懂的问题,包括汉字的读音、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翻译等都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学生互问互答,实时引导指点。

3、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余闻之也久

4、重点词语的理解:

(1)课文注释中的重点字词;

(2)一词多义:

①其:并自为其名——自己的(他的);其诗以养父母——他的(指方仲永的);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代仲永写的诗;父利其然也——他的;

其受之天也——他;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

彼其受之天也——他;如此其贤也——助词,无意

②之:忽啼求之——代书具;借旁近与之——代仲永;

传一乡秀才观之——代仲永写的诗;邑人奇之——代仲永写诗这件事;

或以钱币乞之——代仲永写的诗;余闻之也久——代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于舅家见之——代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

受之天也——调节音节,无意;卒之为众人——无意义

③于: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到,引出对象;于舅家见之——在;

贤于材人远矣——比,表示比较;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从

④然:父利其然也——这样,指“或以钱币乞之”;

泯然众人矣——……的样子

(3)词类活用:

①伤仲永——哀伤,为……哀伤;②父异焉——对……感到惊异;

③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④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⑤父利其然也——以为……有利可图

(4)翻译重要句子

四、研习课文

1、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2段,叙事——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闻

“……——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见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闻

第二部分:第3段,说理——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2、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明确: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混然众人矣”。

3、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明确: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明确:

从方仲永的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5、最后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明确: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6、最后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五、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1、语言简练而精当。

①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②“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③“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2、借事说理,叙事平实,说理自然,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

3、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反差。

4、事理结合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但情感的流露也增色不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要是以前教师可能经常寻找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抛出了),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事又使我想到,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这次高拓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它超出了我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是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的。它让我深感到,一个责任心强的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及时给予鼓励、引导。请随时提供给同学畅所欲问、畅所欲答,尽其所未尽,知其所未知的学习空间吧!要知道,超常的思维更能有超常的创造,“节外生枝”花更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9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三、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二、教学设计

观沧海曹操

1、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王湾

1、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2、感知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4、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5、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指认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诵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想:针对本文文字优美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学生朗读法,培养学生对优美语言的欣赏能力;配备多媒体课件中相关文学作品的片断或图片,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体悟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裨益诠释斑斓真谛

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1)布置自学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

②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

④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

⑤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学习第3—4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①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

②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

③中心句;(第12句)

④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

(3)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4)学生齐读第4节。

四、当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2页1—4题。

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

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指名三个同学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每人一节)。

二、导入本课的学习,揭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自学第5节,思考、讨论:本段的写作内容、作用。

指名回答。

2、学习第6---11节:

(1)学生齐读。

(2)布置自学任务:

①从内容上看,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方式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有什么作用?

(对话方式,从文中第5节“我和文学的对话”可见;用了拟人手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的感染力,便于读者接受)

②本部分的“你”指什么?(文学)

③这几段从哪几个角度分别写了哪几个内容,照应上文的哪一句话?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三个角度;写了文学的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的时间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文学作品的真诚和忠实、文学作品爱憎分明几个方面写的;照应第4节的中心句)

④作者写这几段的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3)学法指导: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感悟,先思考再讨论。

3、学生自由朗读,细细品味6—11节,欣赏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四、当堂训练:

《自主学习》第2页的“语段研读部分”。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互评。

五、布置作业:

1、写下你学了本文后对文学的感受;

2、预习《冰心诗三首》。

附: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议论大门门引出话题

以理激人

初识大门文学之门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打开大门打开文学之门对话式描魅力————以情感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1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透过生活中的小事表达自己以母亲的怀念,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尊敬长辈的。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概括母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

教学难点:

从一件件小小的事情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流程:

共性教案个性教案

一.谈话导入:

母亲重病缠身,还想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呢?作者又是

怎样怀念母亲的呢?

二.通读课文,检查至课文内容的理解。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生: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花还没看,母亲却离“我”而去了。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预设生1:作者对母亲的爱。

2: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问: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预设:生3:我是从课题“秋天的怀念”体会到的。

理解课题。

母亲是在秋天(北海的菊花开了)去世的,作者怀念秋天,就是怀念母亲。

三、细读课文,说说母亲怎样关心我的,即从哪些事上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

1、读课文,用“用——“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

2、反馈:

预设:

生1:当我摔砸东西时,母亲便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注意我的动静;

生2: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花都死了;

生3:母亲肝病严重,还要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花,还要带我去吃我最喜欢吃的豌豆黄儿;

生4、我双腿瘫痪后,母亲对“跑”“跳”之类的字眼不敢提;

生5:诀别的最后一句话念着我。

四、反复朗读课文,通过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1、联系生活想一想,作者所写的这些事情都是一件件怎样的事情(小小的事情)

2、一件件小小的事情能不断地在作者的笔下涌现,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怎么体会到的?

预设:

生1: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生2:我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体会。

3、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想过母亲的感情,关心过母亲的身体了吗?为什么?

(这个环节通过讨论,懂得应该怎样尊敬长辈,关心长辈,关注生命的价值,热爱生活。)

四、加强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五、课外拓展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我摔东西时,躲

照料,花都死了

秋菊绽放怀念母亲病重还摧我,去看菊花爱“我”

不提“跑”“跳”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潜力:

1、了解神话的文学常识。

2、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潜力。

过程与方法:

1、比较《风俗通》和本文中“女娲造人”的文字资料。

2、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透过阅读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发学生的灵感,发挥想象力改写《女娲造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女娲伟大的母亲形象以及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2、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潜力。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阅读古书的科学态度和思考方法。

2、思考神话的现实好处并构成个性看法。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比较阅读法、读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朗读时采用文图转化的方式,并在文图比较中培养学生思维潜力。

2、独立思考并讨论探究,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思考,学会学习。

3、打破已有的文字窠臼,另辟蹊径,培养创新潜力。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进行探究式学习,然后加以点拨与指导,激起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神话知识导入

1、出示图片,猜一猜故事的名字。(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

2、这些故事都是中国古代神话。古人为什么要创作神话呢?

师:神话是远古先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并非是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先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3、你还明白哪些神话?(引出女娲造人)

【设计意图】了解神话的定义和特点,增强对中国古代神话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神话的兴趣。

(二)感知学习

1、看动画和文字,听朗读。

2、快速阅读,思考相关问题:

(1)文章写了有关女娲造人的哪些资料?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2)你认为动画中的女娲形象跟文中的女娲形象一致吗?你喜欢哪一个?请说说你的看法。

教师总结

(1):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怎样让人自己繁衍生息。

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引导学生

(2):动画中的女娲年青有活力,富有创造力;文中的女娲吃苦耐劳有智慧,像慈爱的妈妈。(答案不唯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资料以及女娲的形象。

(三)资料探究

1、女娲造人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的《风俗通》中就已经出现。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

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平庸的人只是女娲用绳子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译文: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2、袁珂写的《女娲造人》比《风俗通》对女娲造人的描述丰富许多,作者补充了哪些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

课文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

(1)女娲为什么造人;

(2)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3)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

(4)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3、你最喜欢作者补充的哪一部分?说说为什么。

举例:

(1)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

(2)对女娲的人性化描述。

学生圈点勾画细节描述,具体分析女娲形象。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培养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对喜欢资料加以评说,帮忙学生理解作者塑造的女娲形象以及人类被造出来之后的欢乐喜悦之情。

(四)想象写作

1、神话是古人创造的。本文的作者袁珂补充了女娲造人的原因和方法,并作了丰富精彩的描述,这都源于他的想象力。同学们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改写《女娲造人》。请同学们从以下两个角度任选其一,摆脱袁珂想象的情节,重新描述你想象中女娲造人的原因或方法:

(1)女娲为什么造人?

(2)女娲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

2、交流习作,互相点评。

【设计意图】从阅读体会到文段改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问题探究

1、《风俗通》中说:“故富贵者,黄土人;凡庸贫贱者,引縆人也。”你如何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

了解《风俗通》──理解封建社会的局限性──读古书要有批判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神话是古人因当时的局限性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类起源、自然现象等的产物,如今人类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了更科学的探索和结论,为什么这些神话依然流传并得到人们的喜爱?

教师引导学生:

(1)神话中构想的世界是古代人真实世界的反映,蕴藏着历史的真相,表现着精神的追求,让人们能看到祖先的影子。例如神话中有人们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幻想、对完美生活的向往等。

(2)神话本身容易引起人的兴趣,蕴含着瑰丽的想象、丰富的文化等,给人艺术的审美享受与深刻的启迪。

(3)神话是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较为鲜明,读来亲切感人。例如盘古的英雄形象,女娲的母亲形象,精卫填海的斗士形象等。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读古书的科学态度和思考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神话的完美,思考神话的现实好处,并能构成自己的个性观点。

(六)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发挥大胆新奇的想象,进行人性化的扩写。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淮南子·姮娥奔月》)

2、拓展阅读。

课外阅读:袁珂《盘古开天辟地》,鲁迅《故事新编·奔月》。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写作潜力。

2、开拓学生视野,激发想象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理解“憔悴”、“瘫痪”、“翻来覆去”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通过朗读与体会,联系上下文,学习作者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伟大深沉的母爱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情境导入,从《合欢树》中读出了什么?

2、初读

(1)自主解决字词关

(2)课文概述

(3)文章写了几次秋天

3、析读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内容一: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1)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小心翼翼的母亲)

(2)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悄悄地偷偷地)

(3)母亲为什么要“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我得动静?(担心挂念我)

(4)母亲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是什么心情?(心痛、无能为力)

(5)指导朗读(小心翼翼的感觉)

内容二: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一块好好活儿”。

(1)母亲为什么要说这段话?儿子哪里不好好活了?(母亲的病已到了那步田地;作者曾说“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2)母亲是怎样做的?

(3)她的动作说明了什么?(母亲的担心、着急)

(4)能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勇敢的)

(5)指导朗读(忍住哭声)

内容三:母亲过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1)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怕“我”触景生情)

(2)作者之前有什么触景生情的表现吗?(北归的雁阵、李谷一甜美的歌声)

(3)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细心的母亲)

4、品读

进一步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5、小结:教师总结

6、作业:课下搜集资料,看一看史铁生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写一份500字的心得体会。

四、板书设计(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学习目标

①摘抄优美词语,积累语言。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④学习欣赏文章美。

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③学习欣赏文章美。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教师:录音机,磁带(歌曲《爱的奉献》)。

四、自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今天,我们再次步人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结识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教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教师范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声音要轻,创设温馨情境。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然后讨论:

a.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b.归纳一下本文的情节发展步骤。

以上两个问题学生讨论不会有太大困难,可指导学生边讨论边把能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在书上用横线标出(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它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再归纳出文章情节步骤,教师板书如下:

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

3、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

①组织学生讨论,欣赏文章美感。

a.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你分析一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意境美的。

b.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可四人小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

第l题让学生理解意境美,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以及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些就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理解第2题,学生可以从个人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不强求一律。例如:

◆全篇几乎都由短句构成,好读,不拗口,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叠音词很多,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按句排列,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②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题。

[讨论]结合课文情节的发展和诗情画意的境界,我们应如何理解文章主题。

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借助于练习一出示的两种说法让学生评判。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有新的见解。对练习一所列出的两种理解,应该肯定都是正确的。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题,得出不同答案。如学生说出这两种以外的答案,如: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光明未来等,也应予以肯定。当然,从文章整体内容理解,关爱像盲孩子一样的弱者,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则更贴切一点。

4、总结

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课文。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遍课文,让这种美在我们心中永驻。

(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可再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5、布置作业

①你在生活中接受过别人的真诚帮助吗?你在生活中有过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经历吗?请你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篇短文,表达出学了这篇文章的心理感受。

②摘抄优美的词句,写到练习本上。

6、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5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

三、教学用时:1课时

四、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

(二)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三)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2、解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四)学习诗文

1、诵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

(2)通过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根据学法自学古诗。(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3、交流总结,教师重点指导:

①字词方面: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石径:石头小路。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坐:因为的意思。爱:真爱,留恋的意思。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红于:比……还红。二月花:春天的花。

②指名让学生根据词义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驱车沿着遥远而又蜿蜒的山路向寒山行进,

远望山顶白云缭绕那里居住着几户人家。

我不时地停下车来欣赏,因为这枫林晚景太美——

这经霜变红的枫叶远远胜过二月盛开的红花。

4、精读赏析,品味美句。

①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层次吗?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②“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引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全诗的重点在第四句,前三句全是为突出第四句起烘托、铺垫作用。

③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你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④比较阅读

《渔家傲》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时写下的。它描写了边塞的萧瑟风光和艰苦生活,表现了将士久戍思乡与功业未成、欲归不得的矛盾和痛苦。上片以写景为主,着重刻画塞下秋来荒凉雄壮的景象,景中寓情。“塞下”句总写边塞秋天风景之“异”,“异”字统领并笼罩全篇。下片以抒情为主,又以景渲染情。

《苏幕遮》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写旅思乡愁。上片写游子在途中登楼望远所见景象,下片抒写怀远思乡情怀,层层展开,婉转缠绵。

同是由秋天景象引发的感思,《山行》的情调是热爱赞美生机勃勃,而范仲淹这两首词的基本情调却都是“悲”。但两词又有区别,《渔家傲》是“悲壮”,《苏幕遮》是“悲凉”“悲清”。

(五)小结: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碧山,石径,农舍,白云,红叶,枫林,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诗人一反历来秋景萧条的写法,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使秋色显得生机盎然,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让读者感到隽永清新。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其万口传诵,经久不衰。

(六)作业:背诵并默写;完成本课配套习题。

(七)板书设计:

山行

杜牧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霜叶

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