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教案 >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

时间: 新华 七年级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写好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

《羚羊木雕》教案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学会生活。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从整体上感悟课文。

2、揣摩体会描写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设想:

本文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纠纷矛盾重重,悬念跌宕,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如果教师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留给学生,让学生痛快的朗读、自由的讨论就可以充分的展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的眼光不要局限在如何解决教材中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处理这些矛盾的某些必须坚持的原则,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朗读与讨论并举:走进文本,分角色朗读,才能更好的体会感情,体会多种描写的作用。围绕文章主旨讨论,感悟文章的友情、亲情。最后的大胆设想,改变结局,开拓学生的思维,走出文本。

2、阅读与写作并行: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和学习采用多种描写方式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以语言为主,采用拓展写作的方法,让学生摹仿学习。这样力图体现出“新课标”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读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老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型:讨论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曾与父母、朋友发生过矛盾或是争执吗?(生答)是啊,告别了天真无邪的童年,我们感觉自己好象已经悄悄长大了,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那么,面对我们遇到的这许多是非,你有没有想过谁对、谁错?(生答)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这样的文章,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也帮文中的孩子想想解决的办法。(板书课题、作者)(设想:由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况导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快的进入文本。)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课前的自读情况:(以抢答的形式)

①全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羚羊木雕)

②这是一只怎样的木雕?(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贵重的工艺品)

③围绕羚羊木雕写了哪些事?出现了哪些人物?(板书)

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事。

(设想:本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在此主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发表自我阅读感受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提出的问题逐步深入,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①如此贵重的木雕,父母仍然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了什么?

②如此贵重的木雕,“我”为什么要把它送给万芳呢?(请找出课文原句)

③对于“我”送木雕这件事,他们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呢?

(提示: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上着手。)

教师小结:一方因为友情、因为感激送出了木雕,另一方因为贵重,逼迫孩子要回来,双方就产生矛盾了,这一矛盾尤其在什么描写上更为突出?那么我们就来读读这些语言吧。(打出幻灯片)通过刚才的认识,你认为他们会是怎样的语气?体现出他们怎样的感情?

3、分场景、分角色朗读,深入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感情:(可以开个朗读比赛)

提出要求:(1)揣摩人物语气;(2)体会人物感情。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朗读,人物似乎已呼之欲出了,人物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已不言自明了。可见语言描写对于塑造这些人物形象具有多么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文中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正是这些描写衬托着语言,让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丰满。

(设想:朗读能够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使学生沉浸到文学的魅力中。)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文章以“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的问句结尾,你认为这一件事怪谁呢?这件事情怎样处理更妥当?你赞同文中谁的观点?

2、你如果遇到类似“我”这样的伤心事,会如何处理?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呢?

小结:爱是需要理解沟通的,爱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假如父母能较早的把羚羊木雕的特殊价值告诉“我”,假如“我”能在送礼之前征求父母的意见,假如……这件难过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其实生活中矛盾冲突是广泛存在的,但其中有很多是因为缺乏思想沟通,缺少必要的理解、谅解而造成的。所以老师觉得人与人之间即使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及时沟通思想,交换看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我们中学生应该多商量,学会沟通,让身边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身边人,相信我们的生活与学习都会更快乐!

(设想:通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家庭实际,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至爱亲朋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提高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增强化解矛盾的能力。)

四、大胆设想,改变结局:

①课文安排的结局,你满意吗?如果你有更好的设想,把它说出来,大家交流交流。

②假如“我”坚决不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我”该怎样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以求他们的理解?设计一段对话,把它写下来。

(设想:学习过本文的多种描写方法就将之用于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充分感受到多种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让我们思考了如何更好的与人交往,融洽相处。亲情如陈酿醇厚幽香,友情如花蜜清新甜美,相信宽容、自信的你们一定会营造出家的温馨,开创出一片友情的新天地!

六、作业布置:

1、整理完成课堂上的对话描写。

2、与父母一起读本文,并讨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快乐生活。

(设想:从语文学习延伸到语文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感受亲情与友情的美好!)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课文中一些重要实词的含义及其用法。

3、准确、形象地复述课文内容、朗读、背诵全文。

4、成语积累。

【教学重点】

1、课文寓意的理解及其意义。

2、紧扣情节,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习文言文困难的原因:

⑴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

⑵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

(语言障碍:词、句。)

2、中考文言文考点①字词解释。

⑴翻译句子。

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针对以上内容,指导学生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

⑴从整体到局部。

⑵从熟读到理解。

⑶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

基本方法:

⑴字词的理解,要重视语言环境。

⑵要从上下文意中掌握字词的含义。

二、利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狼》

1、作者,文章简介。

2、朗读课文。

要求:

⑴语言准确。

⑵顺畅。

⑶读出语气。

3、检查预习情况(结合课文的诠释弄清文意)

4、重点字词,句子的理解(结合语言环境)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一词多义)

苫蔽:覆盖,遮盖

犬坐:像狗一样坐着,犬:名词作状语

洞:打洞,名词活用为动词

遂:钻洞,名词活用为动词

假寐:假装睡觉

(教师指导重点词的理解,学生翻译句子(提问))

⑴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状语后置句,如故是状语,翻译时应回原)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⑵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去:离开犬:像狗一样,是动词坐的状语

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⑶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乃:方,才盖:原来

这才领悟到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⑷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哉:表反问的语气词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5、提出问题:

⑴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⑵屠夫和狼搏斗有一个过程,看看作者是怎样完整地叙述这个故事;每段都用一个字概括

记叙: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狼

议论

6、分组讨论、探究:

⑴让学生分组在课文中找出体现狼与屠户的形象的相关语句,并加以概括分析其形象。

(学生讨论后派代表概括。)

明确(板书):

屠户:机智、勇敢

形象

狼:狡猾、凶残、贪婪

⑵课文中的“狼”真的是在写狼吗?究竟比喻什么?这则故事读完了之后,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便可)

小结: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面对像狼一样阴险、狡猾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三、小结: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四、根据板书提示,试背全文

五、拓展延伸

说出一些关于狼的成语;如:如狼似虎、狼吞虎咽、鬼哭狼嚎……

六、作业留置

1、展开想像,把本文改成一篇白话故事

2、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狼凶残,贪婪的形象,而事实上,狼有时也很温顺而有爱心,查找有关狼的资料,试着给狼一个公正的评价。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3.反复朗读文章精彩描写的段落,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发现文中的童真童趣,并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和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用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的特征。

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

【学习重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自主预习案】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鲁迅(1881—1936),本名______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在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课文是________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

2.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⑴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

菜畦()桑葚()油蛉()斑蝥()锡箔()

臃肿()确凿()攒成()收敛()蝉蜕()

脑髓()觅食()罕至()拗()秕谷()

⑵解释词语:

①确凿:②轻捷:

③人迹罕至:④觅食:

⑤渊博:⑥宿儒:

⑦鼎沸:混乱,向谁在锅里沸腾一样⑧高枕而卧:

3、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______个部分内容,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写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思考作者⑴是怎样把童年时的自己对美丽的自然景物的爱,对动人的民间传说的爱,对绘画的爱,对读书学习的爱,对学识渊博的人的爱,对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爱,真切动人地表现出来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效果。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

【重点难点】

1、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章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动物世界》中弱肉强食的画面,学生看后交流感受,教师借机导入新课。

(《动物世界》是大多数学生喜爱的节目,通过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弱小者的同情、怜爱,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2、了解作者的有关信息。播放《动物世界》中弱肉强食的画面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朗读时应如何处理?

(学生读后,思考交流,然后教师简单提问。对于情感的把握要求不要过高,关键是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应如何处理感情基调,如对猫的喜爱、惋惜、厌恶以及自己的悔恨之情等)

2、学生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对猫的生动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3、指名学生读课文,师生评议。

(这是朗读指导的延续,为节约时间,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进行朗读,读后通过评议,让学生更加明确如何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四人一小组,自己设计表格,为三只小猫做简历。

(此环节主要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表格,四人合作完成,既训练了学生信息筛选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交流合作学习成果:利用实物投影投放学生设计的表格及其所填内容。师生评议表格的设计是否科学、全面,所填内容是否准确。通过比较、分析,教师强调作者对三只小猫的不同情感以及作者描写的重点。

(这既是成果的展示,又是学习的延伸和交流)

3、主题探究:本文通过养猫的经历想表达一个怎样的主旨?

(鼓励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理想,教师不可统一答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只要学生的理解言之有理就应给予肯定)

四、课堂小结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以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养猫带来的生活情趣。文章的主题,也正是通过“我”一系列复杂感情变化的细节描写来不断升华的。

【板书设计】

感情基调:喜爱、惋惜、厌恶、悔恨

设计表格:为三只小猫做简历

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性格

“我们”的态度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本文语言朴实无华,描写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并进行赏析。过程如下:

(1)自主阅读、赏析。

(2)相互交流、借鉴。

(3)集体交流、评议。

(在赏析、评议过程中,对于精彩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品味,在品析中朗读)

三、重点研读,深入理解

熟读有关第三只猫的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第三只猫有着怎样的遭遇?“我”根据什么判定鸟是被这只猫咬死的?

(2)假如这件事发生在养第二只猫的时候,“我”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

(3)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四、体验反思,感悟内涵

1、学习完本文,你有何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如可从“我”和猫的角度分别来谈)

2、你有过类似于作者的经历吗?当时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主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布置作业

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了,“我”将怎样想?怎样做?请写成2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板书设计】

语言:朴实无华,栩栩如生

第三只猫:遭遇、“我”的悔恨

【教学反思】

《猫》是郑振铎小说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其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旨意所在。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深情是重点,激发学生超越作品的感悟是难点,这也正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朗读,掌握重音和停顿的要求

2、学习课文抓信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信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朗读,掌握重音和停顿的要求

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舍曾这样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的&39;评判。

一、老舍及其创作

1.看课文解释①后补充: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写该文时,作者就在山东济南任教。

二、检查预习

(一)、读准下列字音

济南jǐ:地名。jì周济奇迹(jì):圈:quān圆圈;juàn猪圈;

暖和:nuǎnhuo:着落:(zhuó)发髻(jì):两鬓(bìn)

看(kān)护妇镶(xiāng)边:狭窄:(xiá)

宽敞:(chǎng)水藻(zǎo)贮(zhù)蓄:澄清:(chéng)

(二)、解题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或信息(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三、整体感悟课文

(一)、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1、读法指导:字正、有感情、重音

2、学生个人读,学生评价老师示范学生再读

(二)、师生共同探导文本

1、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突出了什么样的特点?文中是如何来表现的?

(“温晴”作者是通过色调对比,烘托形象

北京:冷衬托济南“暖”色(以寒衬暖)

伦敦:阴郁衬托济南“明”色。(以暗衬明)

热带地区:热衬托济南“温”色。(以热衬温)

它是个“宝地”。)

2、作者通过这些对比,目的是为了什么?

(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突出济南独有的“温晴”美景,赏它是个“宝地”。)

3、济南的冬天是“温晴”是个“宝地”,作者在文中是通过什么来具体描述这一内容的?(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生诵读课文

2、作者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济南冬天的山,请学生能根据文中的描述,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合适的名字。(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水清绿)

3、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是突出它们的什么特点?

4、文中是如何来写这些景物的特点的?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睛小摇篮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山上(矮松青黑)山尖(全白)

山坡(白暗黄)山腰(粉色)比喻、拟人

城外远山:美水墨画比喻

水:澄清暖蓝水晶冒热气比喻

5、文章的结尾直到什么作用?(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照应标题写出济南冬天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与喜爱)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李大钊先生名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二、了解作者:

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新课学习:

(一)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

思考: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

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其经历亦复如是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奇绝壮绝的境界老于旅途的人以成其浊流滚滚魄势阻抑

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3、“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揣摩文章的语言:

1、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B第四节的含义

C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重点突破:

1、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2、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3、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四、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五、感悟联想:1、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联系我驻南使馆被炸一事实、《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长谷川弘一在网上发表的言论,见《读者》2000年第七期))

六、总结全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七、家作:任选一题作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或结合课文写读后感一篇。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体会诗中运用虚词使语言委婉恳切的表达效果

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体恤下层百姓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理清说理的层次,学习劝谏的方法,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中运用虚词使语言更委婉恳切的表达效果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在学习了《石壕吏》后,杜甫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杜甫的仁慈宽厚、悲天悯人还通过这样的一件小事体现出来(教师介绍《又呈吴郎》故事的“前奏”)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本诗,借助工具书掌握陌生字词

2、复述本诗的大致内容

3、杜甫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三、学习感受虚词的表达效果

1、杜甫想要说服吴郎任由贫苦的妇人扑枣并非易事,作者是怎样做到即说服吴郎任由妇人扑枣,又不使吴郎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

2、出示学习目标:

(1)理清诗人说了几层道理从而说服吴郎的?

(2)圈出诗中表现语气的虚词,反复朗读感受其表达效果,分析这些虚词在诗中起到的作用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四、总结与实践

1、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体会诗中虚词的表达效果,感受作者体恤同情下层百姓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2、课堂练习巩固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8

迂回侧击显实效

──《土地的誓言》教学难点 突破记

浙江省宁波惠贞书院许达

人教版新教材以选名家名篇为主,这是对的。但有些名家名篇由于时代、环境、语言表达等诸因素的影响,某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较难为学生所理解。例如《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等,教这样的课文时,我们不妨采用迂回侧击的方法,利用学生熟悉的,容易理解的东西作为过渡的船只,以达到我们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中的目的。

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下册所选的《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然而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初中生来说,要真正感受到这种感情又是何等的困难啊!

该课文的课后练习一第二小题说: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落实该题是教学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该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品味形容词和短语的修饰作用,以期感受东北的美丽和丰饶,并进而感受作者对广大的关东原野炽痛的热爱和强烈的思念。很显然,这其中的关键是指导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可是由于地域差异之大和时代隔离之远,还有初中生间接知识贮备还不够丰富等原因,在教学时,这联想和想像始终发挥不佳,这就严重影响了品味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作用的效果,更不必说感受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了,结果第一教时就煮了一锅夹生饭。

在备课时,我也想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本题的着眼点在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如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剥夺了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力的机会,削减了语文课的语文味,我决定不采用。怎么办呢?我把视角转向了宁波,我想,宁波人对于生养自己的家乡总可以引发出联想和想象了吧!于是我布置作业 :仿句。仿照课文第一节中“当……的时候,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排比,描述多种具有宁波特征的意象,运用恰当的形象的富有感情的词语修饰它们,抒发对宁波深情的爱。

第二天,作业 交上来了,我选了其中三则,印发给学生讨论、修改,决心要上第二教时:

第一则

我看见滔滔的江水在舒服的流淌,一条条大肥鱼在江面上活蹦乱跳;我看见绵绵的细雨在欢快的跳跃,一朵朵水花在路边绽放;我看见长长的瀑布从山头一泻而下,一块块山石间挂起了绚烂的彩虹。我听见保国寺悠远的钟声,像是在诉说悠久的历史;我听见汽车飞驰而过的声音,像是在赞美当前的繁荣;我听见货轮将要出航时的汽笛声,像是在展望美好的未来。这就是我的家乡──宁波。

第二则

我站在莫大而又精致的城市中,看着夕阳下的甬城一片繁荣,一座座钢筋水泥筑成的大桥横跨三江六岸;一座座热闹漂亮的广场镶嵌在城市之中;一幢幢笔直的大楼整齐地扎在繁花绿树中。斜阳怜爱地照射着大楼,而大楼回报的则是以玻璃反射着的金光直射入江中,波光粼粼真可谓是“一道残阳入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第三则

我想到河姆渡悠久的文化,诉说着遥远的文明,上林湖美妙的瓷器,散发着古老的传奇,保国寺神奇的建筑,传播着祖先的智慧,宁波,一个从远古走来的城市;我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辆人群,人山人海的商店广场,宁波,一个奔向未来的城市;我闻到城隍庙里扑鼻的食香,天一阁内浓郁的书香,鲜花店中沁人心脾的花香,宁波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第一步:评论。

概括起来的看法是:这三段话都能用形象而富有感情的词语来形容意象,都能有意识地运用排比。缺点是1.有的没有严格地仿句,例如第二则;2.有的句子没有突出宁波的特征;3.有的句子用词不当;4.列举的具有宁波特征的意象不够丰富。

我认为缺点“1”改正不难,而缺点“2”“3”“4”都与发挥联想和想象力的训练有关。为了集中精力,突出重点,于是选择第三则为修改对象。

第二步:修改。

学生们对自己的家乡实在是太熟悉了,只要稍加激发,联想和想象的泉水就喷涌而出。由于发言过于踊跃,修改用了15分钟,把第三则改成了这样:

我想到河姆渡悠久的文化,诉说着遥远的文明,上林湖美妙的瓷器,煅烧出古老的传奇,保国寺神奇的建筑,传播着祖先的智慧──宁波,一个从远古走来的城市;我看到天一广场七彩的喷泉,轻跃着迷人的舞姿,三江口欢腾的绿波,涌聚起国家园林城市的明珠,北仑港吊车的长臂,欢迎着来自四海的巨轮──宁波,一个奔向未来的城市;我闻到城隍庙里宁波汤团扑鼻的芝麻桂花馅香,天一阁内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浓郁书香,藤头村中笑迎四方游客的沁人心脾的花香──宁波一个具有深厚底蕴而又朝气蓬勃的城市。

第三步:总结

师:对宁波的这些形象的描绘,深情的讴歌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熟悉呗。

生:还有热爱,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生:一想起它们,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栩栩如生的。

师:让脑子里产生一幅幅画面,这个办法好。

第四步:引导。

师:其实,对于不太熟悉的东西,我们可以用我们熟悉的东西来补充它,想像它,让脑子里也产生出一幅幅画面来。比如东北,我们虽然不熟悉,但作者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意象,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意象,联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类似的生活,联想到自己在电视电影或图画中看到过的情景,联想到自己在书本中看过的描写,展开想象,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来呢。

第五步:举例。

师:例如“奔流似的马群”

这“奔流”一词是否使你联想到“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之水?你的眼前能否展现出在辽阔的关东原野上马群似潮水般奔流而过的场面,那马的数量之多、奔跑速度之快、气势之盛都从这“奔流”一词中体现了出来。

第六步:学生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课文中的修饰性词语。

生:我从“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中联想到大小兴安岭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里面有无数棵参天碧绿的、标直漂亮的珍贵树种;东北虎在里面称王称霸,小松鼠在树上爬上爬下;林中到处是小伞似的蘑菇,还有躲在地下的人参……

生:我从“红布似的高粱”中看到了辽阔的关东原野上高粱丰收的美景,那是一张多么大的红布啊,那布上的红色都是由熟透红透的高粱米编织而成的;我联想到农民的屋檐下挂满了高粱,粮仓里堆满了高粱;我仿佛看到了那热气腾腾的红高粱米饭,闻到了那香喷喷的高粱酒。

生:我没见过种在地里的大豆,但我见过收获下来的大豆,作者用“金黄”来形容它,可见作者对它的喜爱和自豪之情。因为我知道东北是大豆之乡,那里的大豆是全国最好的。“金黄的豆粒”使我联想到了晶莹剔透的珍珠,也使我联想到了那热气腾腾的乳白色的豆浆、豆腐脑。我的脑中有了这么一幅图画:清晨,一个东北的小孩踏着厚厚的积雪去上学,在路边的点心摊上买了一碗豆浆喝。他呼呼地吹着滚烫的豆浆,碗里的热气把他的小脸蒸得像一只熟透了的红富土苹果。

…………

第七步:追问

师:这一幅幅图画实在是太美了!难道你们还没有感受到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吗?

生:当然是赞美东北大地的富饶美丽呀。

生:抒发对关东原野炽痛的热爱。这是课文的第一句,应该是领起下文的。

师:说得对。可是,这与我们描写宁波,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一样的吗?

生:不完全一样。因为当时作者这么美丽富饶可爱的家乡被日寇侵占了,作者失去了一切,流落他乡。

师:这与作者用大量的笔墨热情讴歌自己的故乡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想当我所热爱的家乡被敌人侵占了的时候,我回忆家乡美好的一切,都是为了表达对家乡强烈的思念之情,作者写“故乡急切地召唤着我”,我认为实际上也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非常的急切。

生:还有失去家乡的悲愤之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

生:还有从敌人手中夺回故乡的决心。

迂回侧击的方法成功了。我长吐一口气,庆幸这锅夹生饭终于被我煮熟了。

后记:

课后细细想来,让学生描写宁波,对于突破《土地的誓言》一文的教学难点 是从三个方面起了迂回侧击的作用。

其一:是在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联想和想象中进行了迂回侧击。让学生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语文老师梦寐以求的事,可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欠缺和方法的生疏运用起来难免思路闭塞。这时,让学生对熟悉的对象练习联想和想象,既可熟悉方法,又可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再回头运用于不熟悉的对象,就觉得有了方法和途径,不再是难事了。

其二:是在品味修饰性词语和短语方面进行了迂回侧击。描写宁波,必然要运用许多修饰性词语和短语,当学生们对自己熟悉的热爱的家乡进行描绘时,就会考虑选用哪些词语才能既表现出家乡的特点,又包含着自己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再去品味作者那如岩浆般沸腾着、燃烧着、喷涌着的词句,就会对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用意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其三:是在思想感情方面进行了迂回侧击。学生在描写家乡宁波时,潜移默化中已产生了热爱家乡的感情。当然并不是说学生的心中本来没有这种感情,而是说通过描写家乡,这种感情从心底深处被激发出来了,使它在当时充盈了学生的心头。再回头去阅读作者对故乡的描写,自然产生一种共鸣。进而对作者在文中抒发的对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也就有了更深的感受。

迂回侧击教学法的本质是化难为易。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突破教学难点 犹如军事上的攻击敌军堡垒,正面强攻不下,不妨迂回侧击一下,或许能产生好的效果。其实我们平时是经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种方法的:当遇到抽象问题的时候,我们就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它;当讲到学生不熟悉的内容时,我们就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来引渡学生的认识;当教到新的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往往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和学过的知识中找到联系点或突破口。再往大处说,用写作来加深对阅读的理解;以音乐、美术、摄影等来表现诗歌的意境;当学生写作之源枯竭时,干脆举行一次实践活动等等。这些方法都具有通过另一条途径、从另一个侧面解决教学难点 的特征,都达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通俗的目的,因此它们都是迂回侧击教学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只要我们变不自觉为自觉,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地去运用它,那么它一定能为我们落实新课程理念助上一臂之力。

迂回侧击教学法之于新课程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它是一种引领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困难的方法。它体现了新课程“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

第二、它是一种化难为易的方法。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并非要削弱教师的指导,相反,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点的时候,教师如果能拿出具体的化难为易的指导方法来,则对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具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它是一种灵活转换思维角度的方法。当教师转换思维角度指导学生解决难点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也会给学生以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启示和影响,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不无裨益的。

编辑短评:这是来自教学一线最鲜活的案例分析,我们就要这样的案例,它比抽象的理论分析和泛泛的经验之谈好百倍。(温立三)

迂回侧击显实效──《土地的誓言》教学难点 突破记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9

创意说明:

《社戏》之美,美在真诚自然的人性,美在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这些皆是在乡愁蛊惑下绘制出的理想故乡的图景。本设计旨在通过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知的教学思路,教给学生一种以整体感知为主的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或者说自己的故乡留给自己最美的因记(预习作业),由此自然的过渡到《社戏》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脉

1文章围绕看社戏写了几件事?(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

2讨论:有人认为本文标题不恰当,因为全文写社戏的内容太少,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明确:其一,本文直接写社戏的文字确实不多,但其文字都看社戏有关;其二,文中真正有趣的不是看戏本身,而是与看戏相关联的人与物。

三、局部探究,感受洋溢于全文的自然美(人性美景物美)

1跳读:找出文中直接赞美社戏好看的句子。文中写在接近赵庄和离开赵庄的时候,各有一处想象社戏美妙如仙境一般的段落。

2研读:社戏并无多大的看头,可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

明确: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3挖掘人性的美。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并阐述理由。在人性美的挖掘中,一定要结合语言的品析。

4品味景物的美。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富诗情画意,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

动词妙用:“点”“磕”“退”“上”“架”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的展示了几个少年架船的情状,熟练的技术去看戏是的愉悦心情。

精妙的比喻:“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者孩子在浪花里窜,连夜鱼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者喝起彩来。”“回望戏台……满被红霞罩住了。”这些比喻,更流露了作者内心难以抑制的兴奋。

丰富的感觉:月夜行船一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侧面着笔,一片寻常的景物因为承载了作者无限美好的情思,变得让人陶醉,另人向往。

故乡美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诚挚的人们,共同构筑了一幅理想中的故乡的图景,让作者难以忘怀,因而借“社戏”这一载体予以倾诉。

四、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旨意

阅读全文,并整理所讨论的一些问题,探究作者的写作旨意。

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童年时代的故乡,那里有质朴醇厚的人们优美的农村风光无忧无虑的童年,作者以社戏为依托,表达的是对精神故乡的永久眷恋和对美好童年的真挚追怀。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法:

情境教学法

学法:

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鹅的图片。

你想说什么?你想用你熟悉的哪首诗来赞美它?(美丽、洁白)(《鹅》这首诗)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课件出示丰子恺先先生的简介,学生了解。

二、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一只白鹅)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的高傲,并说出相应的段落。(板书: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3、读自喜欢的部分,画出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白鹅的高傲的。

4、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将白鹅的特点展现出来?

三、交流讨论

1、姿态

(1)学生先说说鹅的姿态,然后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它伸长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你见到这样的“大鸟”你会怎么想?(出示鹅的图片)

(好大的架子,真是目中无人啊;真是傲气十足啊)

(3)读课件出示的句子。

2、叫声

﹙1﹚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

﹙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2﹚在什么情况下白鹅会表现出这种情形?﹙学生可用文中句子回答﹚

﹙3﹚发挥想象,将鹅拟人化,说出鹅在不同情况中发出叫声时的心态。见到生客进来,它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喊:你是谁?没有主人允许不准进来,快回去!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放开喉咙大吼道:外面是谁呀?不许进入我的领地,快走开!

师:从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中,让我们感受到了鹅的高傲。再读课文,你还能体会到白鹅有什么特点?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3、步态

(1)请大家小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在这段中,作者如何表现出鹅得高傲的,请把它画下来。(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课件出示鹅走路的姿势,净角出场姿势)

(2)作者除了写出了鹅的步态,还拿它的老朋友鸭和鹅进行比较,你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3)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再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4)作者发现了鹅与鸭的步态的些许差别,这是一种对比手法,这样写准确地描写出鹅的步态特点,写得这么贴切,说明了他平常该多仔细观察啊!(板书:对比手法)

(5)让我们也来对比的读一读。

(6)鹅的步态是如此的高傲,那他站在那里时呢?又是怎样的?高傲吗?(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7)师质疑:老师不明白了,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读出是喜爱,可从字面上看,作者好象并不喜欢白鹅,师读不喜爱的语气;作者到底对它怀着什么感情?

(作者对白鹅是一种喜爱的感情。作者虽然使用的是贬义的词语,但是那是对白鹅的真喜欢。)

师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引读有关句子。)

4、吃相

(1)自读5—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a、鹅的吃饭,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吃法有板有眼、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

b、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候的?(鸡、狗会吃它的东西,站着侍候,一方面防止狗来偷食,一方面方便为其添食)

师小结的写作特点:条理清楚,选材得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同时我们还明白了,因为作者对白鹅充满了爱意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如此生动的文章。

四、阅读与练习。

练笔:请根据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使学生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品味欣赏精彩的语句和段落描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运用自己的语言歌颂家乡。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通过品味欣赏精彩的语句和段落,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2.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运用自己的语言歌颂家乡。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法指导:欣赏景物,体会感情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活情感

课前播放歌曲《生我养我的土地》

激情导引:

“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一声声歌唱,凝聚了人们对土地的多少深情厚意!土地,母亲般亲切的名字,每每唤起你,就像母亲用那温柔的双手抚摸着我们,用那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我们一样;土地,你用你宽阔的胸怀养育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

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奋斗,对土地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会忘记,当年走投无路漂泊谋生的农人身怀的“家乡土”;人们不会忘记,蛰居海外的侨裔床头上珍藏的“乡井土”;人们不会忘记,“寸金桥”上的民众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誓与国土一起存亡”的信念……岁月悠悠,能冲淡许多记忆,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的深沉与悲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土地的誓言》,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播放视频:《土地的誓言》视频,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思考: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学生交流:作者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

4.学生朗读:进一步感受文中的感情,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和段落。

5.学生活动:你觉得文中那些地方最能打动你?用波浪线画出来。

6.学生讨论: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说一说?(学生朗读自己找到的句子或语段,要读出自己所领悟到的情感)

7.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找句子谈感受,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8.学生交流:“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9.教师提问:

(1)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为什么这样描绘?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列举了白桦林、红高粱、马群、黑土地等。为了展示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切怀念。

(2)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学生讨论后回答: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这一标题应该理解“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三、欣赏品析学生探究

学生找出关键词语、句子或段落,师生共同欣赏

教师示例:

1.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要知道,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龚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

2.如何理解第一段最后几句话?

教师点拨明确:

他用诗人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学生活动学生找出词语、句子或段落师生共同赏析

四、质疑研讨教师点拨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筛选后在班上研讨:

1.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教师点拨: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2.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

五、拓展延伸创新写作

1.学生交流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想?你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的?

2.学生活动写一篇歌颂家乡的诗歌或短文,鼓励学生对家乡描写赞美。(播放艾青的《我爱的土地》配乐朗诵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再次感悟热爱之情,激发创作灵感)

3.课下搜集有关土地的诗歌或歌曲

六、师生反思课堂小结

1.学生反思学习本课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体验

2.学生口头交流自己写作体会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土地的誓言》,我们要热爱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因为土地以宽厚似海的胸怀哺养着华夏儿女,土地以丰腴肥厚的身躯滋养着炎黄子孙!我要为土地吟一首诗,那就是土地之诗;我要为土地谱一曲歌,那就是土地之歌。请允许我轻轻地拨动琴弦,为你歌唱“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在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背景音乐中结束)

《土地的誓言》句子赏析

1.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一段为例,先是以平静的叙述,一组对句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接着,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我不能离开她”。从“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多么丰饶”,这一段话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几乎令人忘却了现实的伤痛。由衷的沉醉之后,却以一句“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急收,思想跳回到现实当中,发出坚强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至此,情绪渐强,达到高潮:“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些艺术特点都要结合语言揣摩才能更细致地体会得到。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⒈、运用略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⒉、文章论证严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论证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⒊、本文语言流畅而又凝练,指导学生进行感悟、积累及训练。可通过句子仿写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⒋、“责任”的话题是严肃的,要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⒈、学习略读的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阅读,把握作者观点。

⒉、对内容和表达深入把握,形成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

教学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准备:

⒈、积累字词音形义,课堂展示。

⒉、查找关于梁启超的资料。

⒊、查找议论文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先说说自己的最苦与最乐吧!(学生发言)

同学们,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平常百姓也有深刻的思考,哲人志士更有不少精彩的论述。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一文,此文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令人回味无穷。(ppt显示课题)

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四个环节的学习。

二、交流预习,展示成果:(ppt显示)

出示任务:读准发音,解释词意,补充作者资料,朗诵《少年中国说》,第一组派代表完成。

⒈、走近作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有《饮冰室合集》。

⒉、读准字音。

达(dá)观 安分(fèn) 恩惠(huì) 赔(péi)礼

纵(zòng)然 契(qì)约 循(xún)环 悲天悯(mǐn)人

⒊、理解词义。

契约:契约,最初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任重而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三、深刻的立意之美:(ppt显示)

(一)自由速读,整体感知:

出示任务: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论述了什么?

讨论明确:三个部分,第二组学生代表论述:(ppt显示)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反馈指导:本文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人生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同时告诉人们,人应当勇于担负责任,而不应该逃避责任。

(二)用心品读,筛选观点:

出示任务: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许多有关最苦与最乐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或找出相应的事实对这些观点进行证明。(依照三部分论证的逐层展开,筛选并概括带有作者看法观点的句子。)

⒈、第二小组学生展示有关议论文基本知识:(ppt显示)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轮、结论

⒉、探讨交流,反馈结果(全文观点性的句子):

⑴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⑵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⑶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⑷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⑸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⑹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⑺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⑻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⑼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请学生边筛选边在书上圈点勾画)

⒊、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梳理论证逻辑:(ppt显示)

“人生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引论)

“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本论)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结论)

⒋、小结思想内容,领会立意之美:

出示任务:

⑴学生发言:畅谈拥有责任感和责任感缺失的种种表现。

⑵发散思维活动:仿句“责任是灯下完成作业的坚持”

学生答案:责任是在教室打扫卫生的坚守

责任是为父母主动做事的孝心

责任是学业上创造佳绩的心愿

……

⑶反馈总结:

《最苦与最乐》的文化品位首先表现在文章的价值取向。作者提出的快乐和幸福是“尽责任”,这一立意不同凡响,高尚、深刻、朴实、永恒,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尽自己的责任——对亲人、对朋友、对别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

一个世纪过去了,在当今的时代,作者的思想,他所倡导的责任感,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意义,反而愈益显示出它的光彩和魅力。请同学们齐声诵读:(ppt显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节选自《少年中国说》

(情感道德价值观的目标:通过朗诵,激发起学生昂扬少年情怀,增添一份神圣的责任感。)

第二课时

导入:前面我们通过对论题和论点的探究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及深刻主题,现在我们就从论据和论证方法出发,来探讨本文的论证过程。

一、严密的论证之美(ppt显示)

(一)用心研读,感受文气

出示任务:在议论文中,论据是阐述或论证论点的依据,是作者确立观点的理由,是议论的基础。那么论据可分为那几类?同样,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恰当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⑴学生交流,第三组展示准备的资料:(ppt显示)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反馈指导:意在使学生能分辨文中不同的论据类型,明晰常见的论证方法。

⑵第三组学生展示:

譬如我们论英雄的时候会举到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例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这样的实例就叫事实论据。除了事例外,很多议论文中往往会插入很多名人名言,科学理论等,一方面使文章显得有内涵,而另一方面也能支持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类引用的理论在议论文中就叫理论论据。

一顿佳肴需要有好的烹饪技术,一件漂亮衣服需要有精湛的缝纫工艺,同样,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恰当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

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联系理论论据)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联系事实论据)

对比论证: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

的论证方法。

⑶出示任务:请学生搜索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及论据类型。

学生反馈:

道理论证:引用古语、俗语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名言论证。(论据类型为道理论据)

举例论证:举了圣贤豪杰、仁人志士等例子论证。(论据类型为事实论据)

对比论证:最苦之事与最乐之事进行对比论证。(论据类型为道理论据)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精心选择的论据和流转自如又充满书卷气的论述,使文章极具说服力。

(二)返观全文,把握文脉: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再次梳理全文的论述思维,讨论明确。(ppt显示)

“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从苦中的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反馈总结:

文章的论点是一对姊妹命题,这里“最苦与最乐”的所指“负责任与尽责任”,不是两个迥异的或对立的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境界,这种辩证思维的有机联系使全文的议论浑然一体。论点包含了两个分论点,作者先论证“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再来论证“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对于负责任的几种情况,都是生活中所见的,这里主要渗透大量举例论证,易于被读者所理解接受。然后将负责任的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议论更加深入,归纳出“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课文后半部分论证“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时,则主要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作者只增加“从苦中的来的乐才算真乐”这一论据,便水到渠成。

至此,两个分论点已经证明,文章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作者知道,一些读者的思想上还有一个结没有解开:既然负责任是痛苦的,那么不负责任不就没有痛苦了吗?于是作者设立了第三个分论点:“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其正面理由是“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其反面理由是“责任是逃避不了的”。这两个方面互相支持,使论证更加有力。

梁启超先生此文严密的论证之美令人叹服!

二、精彩的语言之美(ppt显示)

(一)再次研读三分钟,感受文章语言特点。

出示任务: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不同句式和修辞使用有什么好处?

反馈指导: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引用等。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第四组学生展示:

⑴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设问句

⑵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反问句

⑶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感叹句

⑷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被动句

⑸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否定句

⑹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排比

⑺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引用

⑻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引用

学生讨论明确: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的变化,修辞方法的多样,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流畅之感。

(二)再次品读精彩语段,进一步体会“语言平易亲切,如话家常”的特点。

出示任务:

⑴“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感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任”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⑵“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

反馈总结:本文的语言庄重不失灵动、流畅却不冗杂,平易亲切,如话家常,具有精彩的语言之美。这与作者的远见卓识,深厚学养,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热烈情怀是分不开的。

(三)链接名文,再次感受梁任公语言之精彩。(ppt显示)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反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节选自《敬业与乐业》

小结:庄重之心,恳切之意,亲切之态跃然纸上。梁启超先生用浅显流畅的文字阐述深刻道理,常带情感,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风格不得不令人叹服!

三、能力迁移:

(一)教师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然后进行小组交流。(ppt显示)

⑴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字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举例:如安贫乐道的颜回躬耕陇亩的陶渊明

⑵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字义: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

举例: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⑶曾子:任重而道远

字义:任务繁重,而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举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父母终身为子女付出的那份“无私的爱”

⑷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字义: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不尽力的地方?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老师所教的课业,有没有认真复习?

举例:桃园三结义一诺千金

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字义:在天下人都尚未忧虑之前,就先忧虑;在天下人都觉得快乐之后,才觉快乐。

举例:大禹治水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

(二)学生交谈,发表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四、小结

在人生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厌弃痛苦,但他们本是一对孪生,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学习知识亦是如此,为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呕心沥血,因那令人头痛的作文煞费苦心。这些表面上看确实辛苦,然而在你超越自我之后,尽到责任之时,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中心论点: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分论点一:痛苦——负责任(自己、家庭、社会、国家)

分论点二:快乐——尽责任(处处尽责,时时尽责)

结论:人生当勇于负责,不应逃避。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3

师:同学们学过孟郊《游子吟》吗?让我们来一起朗诵: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这首诗,通过母子将别时,慈母为游子缝衣的场景描写,表现了母子真挚的骨肉深情。今天我们学习《散步》理解一下家庭亲人之间的相互敬爱。

师:首先请同学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散步”的过程。

师:现在谁来说说文章讲的是什么事呢?

生: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开始我让母亲去散步,母亲很顺从地服从了我。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表现得很温馨,很甜美。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是透过优美而朴素的语言传递给我们的,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感受这份温情。

师:散步对我们而言,是大事还是小事?

生:小事。

师:对,也就是说:散步其实是件又平常又普通的小事。但文章表现上来的东西是不是散步这么简单?

生:不是。

师:是啊,作者从这件小事中还真散出些“大事”来呢。我们一起学习吧。

师:首先请男同学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找出散步的人、时、地、原因。

(几位女学生朗读,全体学生思考)

师:好,男同学们读得又整齐又响亮。来,有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的问题。

学生甲:人是:包括“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他们是——?

学生甲:一家人。时间是春季。

师:春季的哪个时候?

学生甲:初春。

师:哪些词句表现是初春这个特殊的时节的关键?

学生甲: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学生甲:地点是田野。

师:为什么要到田野去散步呢?

学生甲:因为我母亲身体不好,我劝她多出来走走。

学生乙:还因为田野空气好,景色又美。

师:补充得不错!

师:从原因上看,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

生:很好,很孝顺,很会替母亲着想。

师:可不是吗,这虽然是小事,但可充分体现了“我”的孝心,同学们可要像他学习哟!

师:“我”对母亲很孝顺。“我”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很好的了。让同学们找找看:哪一句话表现了这样的关系?

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这一句。

师:很好。虽然散步是小事,母亲能在这春天出来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为什么?从来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甲:因为她身体不好。

学生乙:从“熬”字可以看出来。

师:好,散步去!请女同学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田野的景色美吗?

生:很美。

师:怎么美?

生:“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师:哎,“我”怎么会看见这田野美丽的春景就想起“生命”来了?

生: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很有生命力,所以想到生命。

师:和前文写母亲有没有关系?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有。

师:什么关系?

生:因为母亲战胜了寒冬,战胜了疾病,使自己的生命得以维持。作者触景生情,联想到,感悟到生命。

师:说得多好!同学们把这些观点总结一下,整理在课本上相应的句子旁。(学生整理)

师:他们一家人散步是怎样走的?

生: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

师:谁发现了这个情况?

生:“我”的儿子。

师:他把发现的这个情况怎样表达出来的?

生: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这表现了这个小家伙的什么特点?

生:天真、聪颖。

师:小家伙的话充满生活情趣,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同时还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师:接下来,请全体同学把剩下的三个自然段齐声朗读读一遍。

师:后来怎样?

生:发生了分歧。

师: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师:“有意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有趣。

师:谁来解决这个分歧。

生:“我”。

师:为什么是“我”呢?

生:因为课文里说:“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他总是听我的。”

师:这说明了我在家中是怎样的地位?

生:是中心、核心。因为我是强壮的,高大的。

师:这个分歧,“我”觉得容易解决吗?为什么?

生:不容易,左右为难,因为找不出两全的办法。

师:最终我决定怎么办?

生:委屈儿子,走大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伴同他的时间还长。

师:从这个决定中,我们再次看到了“我”对母亲的——

生:孝顺。

师:问题结束了?

生: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师:从这个改变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儿子无比的——

生:关爱、爱护、疼爱。

师:用一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

生:爱!

师:总结一下,这一家人真有意思:年纪老的、大的对年纪小的态度是——

生:爱。

师:年纪小的,大的对年纪老的态度是——

生:孝顺。

师:用一个词概括他们一家人的关系:

生:温馨和睦、尊老爱幼。

师:概括得不错。

师:小路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怎么有意思?

生: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小路平坦吗?

生:不平坦。

师:不好走的地方怎么办?

生: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走。

师: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生:因为是小路,路不好走,怕母亲摔着了。

生:我觉得他们走的不仅是平常的路,不仅是散步,同时也在走过人生之路,所以走得仔细。

师:分析得有意思,我觉得这位同学还真像文中的“我”一样,在平凡普通的散步中,“散”除了深刻的东西来。于平凡中见深刻,于“小”中见“大”,不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吗?

同学们能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吗?

生: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一家有老有小,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这是中年的责任。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师:同学们,你们是家的一份子,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学

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懂得了什么?

生:要尊老爱幼、和睦相处。

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尊老是人类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正如培根所言(教师出示投影: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之举——<英>培根。

生:读格言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练习: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能展现亲情的故事。(展示投影内容,学生思考)

师:我们对天下所有老人都应承担一种责任,老吾老及人之老,关爱老人是每个人来应尽的责任。

这节课我们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浓浓的亲情、尊老爱幼高尚情感,认识到每个人所应担负的责任。

师:最后请齐唱《常回家看看》。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4、读题,解题。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二>理解诗意

1、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2、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3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三>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四>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

<五>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六>练习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四、拓展延伸

1、作者以写山告诉世人深刻的人生哲理。提起山让我不得不想起中国的五岳,谁知道中国的五岳指的是哪几座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华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2、有一个故事这样说:一对老夫妻有两个儿子,老大卖雨伞,老二卖太阳镜。因为两兄弟的生意与天气有很大的关系,老两口便时常为天气或喜或忧。每天起床,两位老人的第一件事便是开门望天,不管是晴是雨,总会引发他们各不相同的感叹。如果是晴天,老奶奶就唉声叹气:“今天大儿子的伞肯定卖不出去了,真是天不遂愿啊。”如果遇到下雨,她还是一筹莫展:“唉,老二的太阳镜今天又卖不掉了,真是倒霉啊。”老奶奶就这样天天担忧,日日犯愁,总是心情郁闷,没有一天快活。老爷爷却恰恰相反,对待天气总是另一种态度。天晴时,他欣喜万分,乐道:“好啊,老二的眼镜今天一定卖得好!”下雨时,他依然满心欣喜:“好啊,老大的雨伞今天一定卖得多!”年年岁岁,老爷爷总是豁达乐观,快乐无比。

3、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诗。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5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同时了解记叙中描写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掌握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等古汉语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文从三方面记叙口技表演的奇妙,一是写口技本身的声响,二是写听众的反应,三是交代表演的场面及所用的道具。其中口技本身的记叙与描写,是本文的教学的重点。关于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辩析等古汉语知识,这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与掌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口技》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旧课,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集体朗读或背诵《卖油翁》,然后告诉大家,《卖油翁》讲的是酌油技术精熟的故事,这篇《口技》(板书课题)讲的是民间艺人技巧高超的故事。这两篇课文都体现了对所从事的工作精益求精便能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课题。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的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三、作者介绍(请同学看注解)。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晚年住在杭州。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铁声诗》等,现在已经容易看到了。《口技》就是节选自《铁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口技》这段文章,还见于金圣叹批本《水浒》第六十五回的前批。林嗣环与金圣叹几乎是同时人,现在还找不到可靠的材料断定这段文章的作家究竟是谁,课文著名林嗣环,是依据《虞初新志》。〕

四、教师范读课文。

五、正音正字(先请同学查字典,然后上黑板注音):

宴(yàn)屏障(píngzhàng)少顷(shǎoqǐng)吠(fèi)曳(yè)叱(chì)少舒(shǎoshū)撤(chè)

六、指导学习第一段课文(先请同学朗读并翻译,然后由教师补充讲解):

“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城里有一位擅长表演口技的艺人。这句总领全文,“善”字,通贯全篇,是概括本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京:这里指北京。善:善于,擅长。(先请同学回忆《卖油翁》一文中“善射”的“善字讲法。)者:代词,代艺人。

“会宾客大宴”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会:副词,恰值,正好。(注意:古今词意不同),宾客大宴:是“大宴宾客”的倒装句。这句前边可以加上“有一家”三个字。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在客厅的东北角,设置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里边。于:表示处所的介词,在。厅事:指厅堂,大厅。古代官吏治理政事的地方,也称“听事”。后来也用在称呼私人家里的厅堂,客厅。之:结构助词,的。施:与现代汉语“措施”,“施舍”用法不同。八尺:指屏障宽度。屏障:屏风。屏,本义是“蔽”的意思;障,本义是“隔”的意思。“屏障”二字,原来都是动词,合起来成为名词,指屏风一类陈设。清代表演口技,都要用围帐、屏风一类东西来隔断听众视线,所以又称“隔壁戏”。现代口技表演,演员不必隐身,改为借助扩音器发出各种声响,并且可以借助于动作、手势。坐: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其中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罢了。这个句子,前边省略了主语和谓语“其中有”三字。中间省略了量词“张、把、把、块”等,古汉语经常把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前边。而已:古文中常见的表示“仅有”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宾客们团团围坐在屏风周围。一会儿,只听得屏风里醒木一拍,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人。众:许多人。如听众,观众。团:圆,周,这里是团坐,即团团围坐。课本注解也通。但:副词,只,仅。下:落,拍,动词。满坐:代指全厂的人。坐同“座”。

寂然:寂、寂静。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哗(huá):喧闹,声大而杂乱。

以上是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的场地,道具,以及表演前听众的反应。作者连续用了四个“一”字,极力渲染道具的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

七、指导学习第二段课文(方法同前)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远远地听见深胡同里小巷深处狗在叫,接着就有位妇女被惊吓醒了,打呵欠,伸懒腰,她的丈夫正在说梦话。遥:远。巷:胡同,里弄。吠:狗叫。惊觉:惊吓而醒过来。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过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叫。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摩小孩并喂奶,孩子含着奶头哭泣,妇人边拍抚边轻声哼着哄着孩子。又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既而:时间副词,表示一事过去不久又有一事,即不久,过了一会的意思。啼:放声哭。亦:副词,也。乳:前一个“乳”字是动词,作“喂奶”讲。后一个“乳”字是名词,奶头。呜:象声词,此处作动词用,即小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絮絮:形容连续不断地谈话,如絮叨不休。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在这个时候,妇人手拍小孩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小孩入睡的声音,小孩嘴里含着奶头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一齐发出来,各种绝妙的声音全都具备了。当:值,在。是:此,这。叱:大声呵斥。众妙:指口技艺人模仿的各种奇妙的声音。妙:是形容词,这里指声音。用“一时”又用“齐”强调艺人的绝技。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人不伸着脖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好极了。以为:认为是。以,认为;为,是。妙绝:“绝,”极,副词,引伸为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

以上是第二段,从夜深人静遥闻深巷犬吠写起,描写一家夫妇和两个孩子,在卧室中的各种响动。声音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小而大,由少而多,由寂静而喧哗。描写十分逼真,形象。在“当是时”这一表时间的词语限制下,罗列了各种声音,最后用“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这两句概括性词语作结,就把同时发出的各种不同声响交代得十分清楚。特别是听众的神态表情,更为生动,引人入胜,反衬出口技艺术的高超。

八、布置作业。

(一)默写并译课文第一、二段。

(二)结合第二段描写,口头回答:作者是怎样写出声音的远近、大小、多少的?又是怎样把同时发出的各种声音交代清楚的?

(三)填写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儿的意思: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②会宾客大宴()

③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④遥()闻深巷中犬吠()

⑤既而()儿醒。

⑥以为()妙()绝()。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6

教学目标

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

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熟读成颂。

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以前,我想先请大家做一道选择题。一间王公大厦,装饰华美,金碧辉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须说很多违背良心的话,做许多丧尽天良的事;有一间斗室,非常简陋,但是有青山绿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边。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学生答选后者)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选择一样。相信你会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

一、以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1、齐读(.课件2)

2、听录音范读

3、引导断句(.课件3)

4、请同学读

5、再齐读

6、跟读录音

二、解决生字词,疏通大意。(.课件)

三、作者简介,欣赏他的作品。(“陋室”的名字是谁取的?他是何许人也?).课件

四、文体简介(.课件)

五、问题探究:

1、粗课文生,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课件11)

3、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

4、作者是一开篇就写自己“德馨”的吗?他是怎样引出“德馨”的呢?

明确:前两句以山水引出陋室,从而写到“惟吾德馨”。

5、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对偶、类比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简介类比与兴的有关知识。(.课件12)

6、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课件13

“苔痕”两句——清幽宁静,不染浮华。环境之雅

到这里来的人多不多?(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

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鸿儒)

写鸿儒是为了说明什么?

“谈笑”两句——交往高雅脱俗交往之雅

朋友来了做些什么?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可以调素琴……劳形”四句——生活情趣高雅情趣之雅

托物言志:借助某事某物,阐发道理、抒发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

7、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

8、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9、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远大的抱负)

10、由此看来,这一句在表意上是“画蛇添足”还是更进一层?(更进一层,是“德馨”的深化)

小结

略。

第二课时

一、检查旧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陋室铭》,谁能告诉我什么叫做“托物言志”。

以图片引导回忆旧课。(板书)

二、导入新课

全文结局“何陋之有?”照应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课件15)”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品一品,你认为哪一句才是本文的主旨。为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课件)

四、文言知识归纳。(.课件16)

五、.总结拓展

为你的家取个好听的名字。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7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握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

二、熟读全文,参照课后练习中的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8

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的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感悟作者创作情感。

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全诗,了解诗句意思。

情感目标: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在诗中的哲学道理,熟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及。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几节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杜甫的《望岳》这两首诗,下面我们来学习《登飞来峰》这首诗,一起来领略宋代诗人的别样风采。(板书:登飞来峰)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王安石,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登飞来峰》是他30岁时,浙江鄞(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

三、教师范读古诗,学生齐读

四、教师翻译原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五、讲解注释

飞来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另一种是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缘:因为。

六、整体感知,鉴赏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人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二)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板书)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教师引导学生)

七、分小组讨论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答:这首诗没有写眼前其他的美丽景象,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写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八、作业

熟练的背诵默写《登飞来峰》一诗。

抄写《登飞来峰》一诗十遍。

预习《游山西村》一诗。

板书如下: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浮云——→(困难、障碍、挫折)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9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3、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所写的小说《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济(jī)南一髻(jì)儿薄(báo)雪伦敦(dūn)贮蓄(zhùxù)水藻(zǎo狭窄(zhǎi镶(xiānɡ)

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

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3、根据下面的结构示意表,理解文章结构。并把每部分的要点,概括的写在文旁的空白处。

无风声有山——小雪点染的山(秀气)

宝地——晌晴——像摇篮(温暖、舒适)

温晴有水——贮满绿藻的水(绿清亮)

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

1、第1自然段

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②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③旁批内容明确:

没有风声——与北平比(奇迹)

晌晴——与伦敦比(怪事)

温晴——与热带比(日光毒)

第2自然段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指导学生画出拟人、比喻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即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2、第3自然段

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议论后在全班交流。

3、第4自然段

①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晴”、“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②体会“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两个“卧”字的作用。

4、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水的清亮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人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

在此铺垫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满激情的句子“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

三、总结全文。

1、学生默读全文,找出作者的各个观察点。

2、归纳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

①运用对比手法。

②作者不仅细致观察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后小结】

七年级语文怎么写教案篇20

教学目标

1.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2.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感知本文的人情美,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鲁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们:M1.,扫除字词障碍。2.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3.上网查阅有关绍兴“社戏”的资料,了解“社戏”这种乡村戏剧的文字及图片。4.师生合作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本篇课文,熟悉内容。

2.研读本篇课文,整体感悟。

导入

1.请多名学生们说出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不作阐发,意在勾起学生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2.教师语: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看一看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板书题目)

初读本篇课文,熟悉内容

1.课件播放有关“社戏”的图片(可从网上下载)

2.学生们介绍收集到的有关“社戏”知识。

3.放本篇课文朗读的录音磁带。

4.挑战擂台,问题抢答。

男生女生分别挑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本篇课文内容,向对方提问,以考查对方对本篇课文信息的获取程度。回答的一方应先合上书。(此环节既可检查提问学生们对本篇课文信息提炼和处理的能力,同时也可进一步熟悉本篇课文,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研读本篇课文,整体感悟

1.整体感悟故事情节

a.学生们速读本篇课文,进一步熟悉本篇课文内容,看看本篇课文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

b.请学生们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大意符合即可)。

本篇课文记叙了“我”在乡村和农家少年看戏的一次经历。

2.整体感悟本篇课文意图

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本篇课文意图的整体感悟。

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本小组对本篇课文意图的感悟观点。(学生们的感悟可以从多角度来回答,不作统一要求。)

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发表自己对本篇课文的感悟与理解。

本文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迷人图画,展示了那里的人情美和风景美。那里的人:聪明、能干、热情好客、纯朴憨厚、无拘无束;那里的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充分表达了鲁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业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跳读:品味语言,质疑答疑。

2.精读:课堂讨论,评析是非。

3.美读:比赛朗读,体会意境。

教学设计

跳读本篇课文,品味语言

1.品味文章重点词语、句子或语段。

a.指导学生们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词语、句子和语段勾画出来,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们的积极性,如果学生们找的地方不够准确,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的旁批不够精确,老师要注意归纳,学生们的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