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教案 >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时间: 新华 七年级教案

写教案时,需要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便提高教学效果。要怎么写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1

《商鞅变法》

教学目标:

识记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变法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评价

难点:

改革与保守派的观点分歧变法的某些措施含义及作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教材38页的简表,分析秦国在战国前期的形势,排在七雄的末位,但中后期秦国却强大起来,并通过一系列战争灭掉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那么,秦国是怎样走向强国之路的呢?——商鞅变法(这是一条主要途径)

二、教学过程

(一)秦孝公求贤(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1、原因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原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秦国相对落后(自身原因):会盟都不让参加,魏国侵略却无力还击。

2、办法

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秦孝公深感落后就要挨打)

商鞅来到秦国。

理解“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二)商鞅主持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3、主要内容:

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罚分明。

政治上: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设31县;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4、变法的影响:

触犯了贵族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取得成效——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三)秦国的变化

1、性质:是战国后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2、成果: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3、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四)小结

秦国是怎样走上强国之路的呢?

前期势弱——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主持变法——取得显著成果(强大)

思考: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1、秦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2、变法前期秦孝公采取怎样的办法?

社会进步(社会):铁器、牛耕(标志)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商鞅)

秦国落后(自身):鄙视、挨打

3、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4、变法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见小字部分)?

经济: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触犯贵族的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重农抑商—奖罚分明取得成效——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政治: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

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5、变法取得怎样的成果?

6、变法成功与否?

(性质: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分析秦孝公变法的目的—变法图强,

建立了新制度,军队战斗力提高,经济得到发展。实现没有?结论——是一次成功的

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改革。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2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

师: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那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互动授课

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_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过渡:封建王朝从汉朝以来,都注重以农立国“夫农天下之本也”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于农业,那么,隋朝经济发展如何呢?

师: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生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隋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师:从哪些方面可见经经济繁荣?

生1:人口激增2:粮仓丰实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框内容“大运河的开通”

投影:大运河的图片,放轻音乐生:结合地理简介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六省市。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

师: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

生:“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全国统治。”

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交流。生:不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既有贪恋江都的美景的动机,搜括江南财富的目的,也有兵力强大,帝王的霸气。

师:隋炀帝对为什么能够开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生: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师: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生:学生分小组讨论:全面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出示唐朝诗_休的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_较多。“开凿大运河征发几百万人,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开通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学生比较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补充:当今运河相当于三条铁路运输量,每日通过船只三百余艘。

【第2课贞观之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资料,学生查找唐太宗、武则天相关资料,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唐太宗、武则天的开_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二、教材简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本课重点是“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本课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与唐太宗、武则天统治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漫谈“你所熟悉的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Ⅰ、女皇武则天

1、在课前谈话基础上展示武则天画像,简介武则天经历,强调

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2、教师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概括出武则天的统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教师简评并衔接新知识: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世局面呢?

Ⅱ、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和李世民即位

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会二世而亡呢?”学生自读课文,理解隋炀帝的_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李渊攻占长安,建立唐朝。学生自读楷体字辅助文,了解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功勋显赫,教师补充“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2、贞观之治

(1)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

(2)出示探究问题: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先阅读课文,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因势归纳出四个方面:

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多媒体展示文献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教师小结: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贞观年间的许多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开_而制定的。

B、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教师简述: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C、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学生解释“房谋杜断”。

有关最的谏臣魏征,由学生表演一段课本剧,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教师简述:这些贤才谏臣为唐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D、治世局面的形成

学生观察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认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Ⅲ、试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武则天的开_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三)练习与探究设计表格,列出并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四)巩固与小结

1、复习巩固本课重要知识点。2、学生谈学完本课,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3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得出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本课的难点是:《牡丹亭》主题思想的理解。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3分钟)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明朝的建筑科技成就,请一位介绍一下。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明清在文学、戏剧、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

(二)讲授新课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20分钟)

1、老师播放四大名著音像片断,学生指出里面塑造的主要人物。并加以介绍。

2、引导学生简单概括出这四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并讲一个自己熟悉的四大名著里面的小故事。

3、以《三国演义》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4、 指导学生列表(包括书名、作者、创作时间、小说题材等)比较归纳出四部小说的共同特点。

“明代三大奇书”: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5、列举明末三大奇书及作者?

(1)<<三国演义>> 罗贯中 (2)<<水浒传>> 施耐庵 (3)<<西游记>> 吴承恩

二、戏剧的繁荣(6分钟)

1、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2、《永乐大典》----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3、小组学习,找出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及代表作,讨论作品反映的思想感情。

4、播放京剧片断,学习了解京剧的产生。

课后习题

列举明末三大奇书及作者?

课后习题

板书

一、小说:“明代三大奇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二、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2、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

3、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教学难点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

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

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②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o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提问:九品中正制与科举考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学和能力。

③唐太宗: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人数。

④武则天:增加了考试科目。殿试:武则天在宫殿亲自面试考生。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

⑤唐玄宗:诗赋成为主面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考试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进步?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总结: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5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奠活动的图片、禹治水的幻灯、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的.传说。

学生准备: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说。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讲述法、归纳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

【教具媒体】

计算机与课件。

【教学过程】

(结合旧知识导入新课)

师: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确切的记载。但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量关于远古时代的历史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远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传说虽然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了极有价值的内容。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

(出示课题)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1.农业起源的传说

(选定一位或两位同学上台讲述炎帝或黄帝的传说,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联系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开展讨论,根据课本介绍的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事迹,总结归纳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演进所做的贡献。

师: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有名。华夏族的形成与炎黄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究竟谁的功劳?谁才是真正的华夏之祖呢?

师:通过同学们激烈的争论,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炎帝还是黄帝都对华夏族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

(课件展示:中国古代地图、炎帝画像,《白虎通》记载的传说:“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老师讲解:炎帝又号称神农氏。传说他姓姜,生下来是牛头人身。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采集、狩猎为生,经常挨饿。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实能吃,那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于是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尝遍百草。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70多次,最后终于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传说中炎帝首先教人选择土地的干湿、肥瘠、高低,教人观察气候,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劳动工具。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师:农业真是炎帝发明的吗?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真实成分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农业的发展确实经历了传说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的确是由采集发展来的。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附近驯化和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了原始的农业。远古时

候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积无数人力,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绝不是一个人短时的功劳。但是,后人在追述历史时,总爱将一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他们的杰出代表身上。除炎帝外,黄帝也是这样,传说黄帝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他还发明铜车、车船、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等。(课件展示:黄帝画像和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师:传说中黄帝、炎帝对原始农业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巨大贡献。炎帝因此被尊奉为神农,黄帝更被尊奉为中华人文始祖,他们另外一个巨大贡献是推动了华夏族的形成。

2.华夏族的形成

师:随着炎帝、黄帝部落逐渐发展壮大,为争夺土地和财富,双方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在战争中各个部落逐渐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课件展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师:炎黄部落联盟不断融合其他民族,称为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即是汉族的前身,故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炎帝、黄帝也因此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受到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尊敬和纪念,在湖南的炎帝陵和陕西的黄帝陵是华夏族的祖陵,是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扫墓祭祖的人络绎不绝。

(多媒体播放《海内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祭祖活动》或者指导学生看图)

(组织学生讨论)在黄帝陵举行祭祖活动究竟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点拨:结合炎帝和黄帝的贡献、说明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华夏儿女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我们应学习体会使学生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情感的教育。

师: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其中尧舜禹及其“禅让”的传说最为。

二、禅让的传说

(本目内容简略,学生理解禅让较难,为化难为易,宜用归纳法由具体到抽象,最后给禅让下定义)

(展示传说中尧舜禹的画像)

老师先提出如下问题:

1.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顺序是怎样的?

2.舜和禹接替前任经过了哪几个步骤?他们为什么能够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3.在你看来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过渡:禅让制其实就是通过部落首领民主推荐贤能的、能为各部落接受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舜以其高尚品质得到部落首领的信任被举荐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禹则因为治水有功被推荐为部落联盟首领,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大禹治水的传说。

三、治水的传说

(本目故事性强,文字也无障碍,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课件展示《大禹治水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1.禹和鲧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师:疏导——成功:堵塞——失败

(展示《史记?夏本纪》记载的禹治水的传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

2.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师:传说大禹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3.你认为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能答出1、2其中之一方面就应该肯定。

4.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师引导:远古发生过大水;水灾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与洪水进行艰苦的斗争;那时人们通过民主选举治水的人;通过多次失败,人们总结出治水经验,用疏导的方法取得治水成功。

5.大禹治水成功对部落联盟发展和禹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

师:大禹治水成功,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也使他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为他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建立我国历第一个王朝——夏朝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大量远古传说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传说。我想知道同学们有怎样的感想,得到了哪些收获?

学生自主发言,畅谈本课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

(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

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学生:自学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s教师活动E学生活动6设计意图b

导入新课H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

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x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r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新知

(授新课)g1。我国最早的人类g

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提出问题。

(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

(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

(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观察并抢答:

(1)云南元谋县。

(2)牙齿硕大、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

(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4)会不会制造工具。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现?

动脑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

(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分组并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①同学们互相观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

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③根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

④讨论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⑤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火对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

⑥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3。动动手:今天我们学习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把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标识在《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播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的动画。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是“特立独行”的一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北方民族大融合》,下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好本课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联系与理解,。因此在整个课程标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节课。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史实。2、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建立及措施;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民族融合的表现。教学难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四、教法分析

在本课的讲授中我采用了讲述法、问题探究法及情景教学法等。

五、学法分析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阅读法、分析归纳法。

六、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其中有少部分同学对历史不感兴趣.

七、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过程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做如下构想和设计。

1.导入新课:

北方还生活着一个马背上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带领学生踏上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去探究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讲授新课:

本节课共设有三个子目录,第一目录着重介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第二目录主要讲述元朝的统一,包括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及行省制度的确立等内容;第三目录呈现的是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表现。接下来我会逐一讲解。

(1)“一代天骄”统一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伐杀。”来思考公元12世纪的蒙古的社会状况什么样子的,这种状况又是谁来改变的?从而自然引出主人公———成吉思汗。由此过渡到介绍成吉思汗,首先会让学生阅读第一目录的内容和小字部分的内容,找出本目中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重要时间、地点、事件的过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加强对成吉思汗的印象。接下来教师归纳,出示成吉思汗及他统一蒙古的的图片,并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作一个讲解。对成吉思汗作出评价,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铁木真的历史功绩,和他身上有什么品质?设计意图:分组讨论,增强合作又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理解蒙古草原统一的意义和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让学生明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道理。总结:在蒙古各部互相混战的时候,铁木真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在1206年建立起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他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统一蒙古,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基础。过渡: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以图建立统一而强大的政权,然而在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他的宏图大业就由他的孙子来完成。

(2)忽必烈建立元朝○1情境一:元的建立采用图说历史,启发学生思维请同学位阅读课本第二段,了解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屏幕显示蒙古统一全国的过程。学生看后结合课本内容说说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蒙古建立(1206年)——灭西夏、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1271年)――定都大都――灭南宋统一全国(1276年)

设计意图:

用直观教具演示能够让学生直观清晰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元朝建立的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8

篇一

一、教材分析

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明确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2、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此为依据,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掌握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基本概况,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概括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合作探究三大科技的发明、改进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

突破方法:通过录像资料和图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和本课相关的重要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再通过动手制作活字,从而使教学重点得以突出。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突破方法:利用视频、图片、网络等教学资源,进一步认识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为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还需要做以下准备。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在教师博客中建立四大发明的专题资料等。

学生准备:准备自制活字、指南针的材料和工具。

二、教法分析

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直观教学法、网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学法分析

在学习方法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动手操作、上网搜索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情境导入:以一组烟花绽放的画面和音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联想,导入本课。

然后进入——

2、探究新知:(环节)

首先探究——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有人在“百度知道”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吗?”,由此引出雕版印刷术,并探讨雕版印刷术的不足。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请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活字印刷术的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视频播放完毕,与学生一起回顾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了解印刷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认识印刷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介绍当代毕升-----王选的事迹,进行知识延伸和情感教育。

作为中国人都知道是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然而在世界上关于印刷术发明权的争论却从未止息。争论之一:“韩国学者称:活字印刷术是他们祖先最先发明的。”争论之二:“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只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活字印刷术是由德国人古登堡发明的。”这两个观点一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势必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韩国人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术是他们祖先发明的呢?为什么西方学者认为活字印刷术是古登堡发明的呢?)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迫切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解决由此产生的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在百度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也可以到老师提供的网站和老师的博客去参阅相关的资料。然后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分组汇报各组得出的结论、个人的看法及由此所想到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上网搜索、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培养。

接着再来探究——

(2)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旅游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假如你要去原始森林旅游,为防止迷失方向,你应该携带哪些物品?”由此引出指南针。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归纳总结指南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为后来的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由此联系世界史新航路的开辟,请学生讲一讲欧洲航海家的主要事迹,为将来学习世界史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课前导入的烟花图片,自然过渡到火药的学习。展示早期的火药武器,启发学生思考“火药除了用于军事外还有哪些用途?”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出示古今火箭的图片,通过思考“宋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我们现在的火箭发射是否有相同之处?”,认识古今科技是一脉相承,不断向前发展的。

探究新知结束后,进行——

3、课堂小结

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有何感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升华。

最后一个环节是——

4、课外延伸

(1)动手体验:(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以下两个活动)

①活动一:用橡皮、萝卜等自制一些活字,蘸上墨印在纸上。

②活动二:自制指南针。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如果课上时间不充裕,可以把此活动改在课下进行,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完成。

(2)网上交流:学完本课后,把你的收获和感想整理成电子稿发表在自己的博客或个人空间里,也可以发表在本班的网页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如果有疑问,可以登录老师的博客留言,与老师及时进行交流与探讨。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达到资源共享、学习交流的目的,同时通过网上交流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一个向上的火箭形状,寓意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让我们共同期待祖国的明天会更好!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六、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学习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我在设计本课时,以活字印刷术为教学重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许对指南针或火药更感兴趣,所以在真正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调整本课重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和课堂调控能力。

篇二

一、教材分析

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明确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2、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此为依据,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掌握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基本概况,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概括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合作探究三大科技的发明、改进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

突破方法:通过录像资料和图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和本课相关的重要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再通过动手制作活字,从而使教学重点得以突出。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突破方法:利用视频、图片、网络等教学资源,进一步认识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为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还需要做以下准备。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在教师博客中建立四大发明的专题资料等。

学生准备:准备自制活字、指南针的材料和工具。

二、教法分析

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直观教学法、网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学法分析

在学习方法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动手操作、上网搜索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情境导入:以一组烟花绽放的画面和音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联想,导入本课。

然后进入——

2、探究新知:(环节)

首先探究——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有人在“百度知道”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吗?”,由此引出雕版印刷术,并探讨雕版印刷术的不足。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请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活字印刷术的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视频播放完毕,与学生一起回顾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了解印刷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认识印刷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介绍当代毕升-----王选的事迹,进行知识延伸和情感教育。

作为中国人都知道是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然而在世界上关于印刷术发明权的争论却从未止息。争论之一:“韩国学者称:活字印刷术是他们祖先最先发明的。”争论之二:“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只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活字印刷术是由德国人古登堡发明的。”这两个观点一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势必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韩国人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术是他们祖先发明的呢?为什么西方学者认为活字印刷术是古登堡发明的呢?)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迫切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解决由此产生的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在百度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也可以到老师提供的网站和老师的博客去参阅相关的资料。然后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分组汇报各组得出的结论、个人的看法及由此所想到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上网搜索、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培养。

接着再来探究——

(2)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旅游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假如你要去原始森林旅游,为防止迷失方向,你应该携带哪些物品?”由此引出指南针。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归纳总结指南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为后来的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由此联系世界史新航路的开辟,请学生讲一讲欧洲航海家的主要事迹,为将来学习世界史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课前导入的烟花图片,自然过渡到火药的学习。展示早期的火药武器,启发学生思考“火药除了用于军事外还有哪些用途?”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出示古今火箭的图片,通过思考“宋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我们现在的火箭发射是否有相同之处?”,认识古今科技是一脉相承,不断向前发展的。

探究新知结束后,进行——

3、课堂小结

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有何感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升华。

最后一个环节是——

4、课外延伸

(1)动手体验:(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以下两个活动)

①活动一:用橡皮、萝卜等自制一些活字,蘸上墨印在纸上。

②活动二:自制指南针。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如果课上时间不充裕,可以把此活动改在课下进行,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完成。

(2)网上交流:学完本课后,把你的收获和感想整理成电子稿发表在自己的博客或个人空间里,也可以发表在本班的网页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如果有疑问,可以登录老师的博客留言,与老师及时进行交流与探讨。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达到资源共享、学习交流的目的,同时通过网上交流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一个向上的火箭形状,寓意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让我们共同期待祖国的明天会更好!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六、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学习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我在设计本课时,以活字印刷术为教学重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许对指南针或火药更感兴趣,所以在真正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调整本课重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和课堂调控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农业、手工业以及海外贸易三个方面的主要发展标志及成就,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成于南宋,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表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概括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以学生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方式,引导、分析解决问题宋代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通过文字、图片等史料展示,用语言描述宋代的社会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成就,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用辛勤和智慧,创造了经济繁荣。

通过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等分析,认识经济重心的南移不仅是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也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等知识点讲解,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经济重心的南移不仅是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也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这一结论。

三、教学方法

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了棺定了论。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试试按另一种标准来看待历史,不是只看王侯将相的“千秋功绩”,而是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看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许情况就会大不相同。通过对宋朝经济状况的学习,同学们也许会改变对大宋王朝的上述认识。

第一个环节:宋代经济成就,弱宋与富宋的对比

(1)展示反映宋代经济成就的表格,学生阅读课本整理知识。

(2)学生讨论海上丝绸之路的条件、原因

为什么陆上的丝绸之路转到了海上?从政治和技术两方面去考虑

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先进;周边民族的兴起与强大,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政府的鼓励政策。

为什么南宋没有禁止海外贸易?(这里需要对比明清)

一则来自海外贸易中巨额的财政收入;二则当时的海外贸易还没有遇到后来明清所遇到的困难——倭寇、海盗、叛逆……;三则国内危机也不像明清时期那么严重。相对而言,局势的变化使得后来的王朝根本无法继续南宋开始的宽容自信的对外政策。

(3)史料补充,论证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小结:南宋时南方经济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从此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形成,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第二环节: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阅读以下史料,分析南移的过程

材料一:楚地之越,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斤之家。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总结:

1、初步开发:汉末,南方等区域经济发展。孙吴,开发经营江南地区,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造船技术等发展、进步。

2、继续发展:唐代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又一高峰,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是唐代的两大基本经济区。以安史之乱为界,两大经济区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逆转。

3、完成南移: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压倒性优势下继续发展,我国古代经济南强北弱的局面成为定局。

过渡——白居易的《忆江南》和一系列图片展现江南的繁荣景象屏幕展示(《耕获图》;《货郎图》;宋代景德镇的代表性瓷器图片;哥窑的冰裂纹瓷器图片;南宋海船图片;包括交子在内的各种货币图片;《清明上河图》局部。)

提问:“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

第三个环节:学生讨论交流重心南移的原因

(1)什么造成了北方的落后?

黄河中下游地区自三国起,军阀混战,再加上北方匈奴、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频频南下,长期战乱不已,经济破坏严重。五代十国期间,北方几乎平均每十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战争。

(2)南方有什么先天的有利条件?

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大批南迁,既为江南经济发展带去大量劳动力,又带去中原地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相反,江南长期处于一个相对和平安宁的环境。

从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起,政局不稳,战争纷起,中原地区民不聊声,促使北方人口向南迁移。两晋时期(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轮番入主中原,民族矛盾激化,再次推动北人南移。进入隋唐时期(7、8世纪)以后,南方仍是北人迁移的首要目标。历经这样多次自北而南的人口大迁徙,安史之乱后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小结一:北方人口的南迁是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3)什么使得这些长时期没有得到利用的先天条件终于开始发挥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之一:技术进步。

(4)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发生了什么进步?

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耕作技术的提高,稻麦轮种的推广;土地的开发和高效利用(圩田、沙田、梯田)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小结二: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除上述历史原因外,中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过度垦伐造成生态失衡及江南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历史地理因素。

总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需从地理、政治、历史等多角度综合分析。

第五环节:学生讨论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开放性话题)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4、对南方环境的影响。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拓展总结

经济重心的南移不仅是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也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作业布置

探索与争鸣:为何宋以后的中国始终未成为“海上强国”?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10

【学习目标】

1、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影响。

2、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隋朝大运河。

难点: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隋的统一(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4页“隋的统一”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年,建立隋朝,年号,定都。

2、年,隋灭掉南方的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思考: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二)、贯穿南北的动脉(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6页“贯穿南北的动脉“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开凿目的:

2、填图:本图比较模糊,请你用彩笔在图上填上大运河的中心;南北端点和;从北向南的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最后填上隋朝的都城。

3、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的纽带,也成为沟通和的枢纽。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和发展。

二、课堂研讨

以下是古人关于大运河的两首诗,请你先阅读理解,不懂的地方问老师,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

(1)这两首诗对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态度?

(2)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三、拓展延伸

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朝代,而且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试一下,看你能不能找出来。从这两个王朝的兴衰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11

基础知识

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等重要史实.

理解:此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还能得到巩固.

过程与方法

阅读提炼: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

纵向联系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能够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主义民族自尊:使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继承传统: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明清时期加强君主集权的负面作用是什么?(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过渡讲解: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走向落后,但是还有能力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生了收复台湾和胜利抗击沙俄两件大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开辟荆榛逐荷夷”

指导学生阅读94—95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以及插图、资料等,在书上标注要点并思考回答:

1.历第一个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葡萄牙)

2.紧接着侵占台湾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荷兰)

3.谁收复了台湾?(郑成功)

4.这件事在历起了什么作用?(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

5.根据95页“动脑筋”: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三国时,孙权就派万人大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元朝时又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所以,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6.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有什么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形成分裂状态.)

7.清政府怎么解决分裂问题?(1683年进军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实现了统一,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海防.)

过渡讲解:东南方向的分裂问题解决后,清政府又成功地捍卫了东北领土的完整.

雅克萨之战

指导学生阅读96—98页本目课文和插图、地图、“自由阅读卡”等,作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

1.唐朝以来,黑龙江流域出现过哪些少数民族?(靺鞨、女真、满洲等)

2.在雅克萨之战中英勇抗击沙俄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达斡尔族)

3.谁两次下令打败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康熙帝)

4.根据98页插图和“自由阅读卡”回答:图中哪些是清军?哪些是俄军?清军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左面乘车而逃的是俄军,右面众志成城的是清军.取胜原因是康熙决心大,部署周密;军民众志成城,为正义而战;人数和武器装备占有优势等.)

5.1689年,中俄签定什么条约?(《尼布楚条约》)

指导学生在97页《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上,标明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的位置.

6.这个条约在历和法律上有什么意义?(它是平等的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教师讲解“平等”概念并小结、留“伏笔”:经过协商,双方各有让步——清政府同意将尼布楚划归沙俄,沙俄同意将乌第河以南地区划为“待议地区”,所以它是平等的.可见,这时中国社会发展虽然缓慢了,但是与侵略者相比,还有一定的实力,还能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后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壮大、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双方实力的差距日益扩大,终于导致东北许多地区逐渐被沙俄割走,台湾也被日本割占两次.具体情况,我们将会在今后的课程中逐步了解.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完成课本97页“练一练”:连线搭配

2.完成新学案72页“自我测评”.(其中选择1的答案有误,应订正为BCD)

3.提醒学生预习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12

复习目标:

识记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及地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状况与主要农作物;炎黄帝,尧舜禹的传说。

复习重点:

识记以上内容

复习难点:

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

复习方法:

先学后练,当堂训练

复习课时:1课时

复习过程:

一、由世界史人类的形成复习导入。

二、点明考纲目标,学生对照考纲看《开卷有益》“考点点拨”并作好标记、熟读。教师适时点拨、引申。

三、学生阅读复习七年级上册本单元的内容。

四、知识点的梳理、重现:

学生默写《开卷有益》“知识构建”空缺内容。

五、中考强化限时训练:5分钟时间完成

学生做《开卷有益》“中考强化训练”

教师发现疑问并解答

六、教师总结点拨并板书:

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

1、人类的形成: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非洲南方古猿

三大人种

母系与父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

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会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20万年会人工取火母系:河姆渡人:浙江余姚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半坡人:陕西西安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父系:炎帝、黄帝:华夏族人文初祖—黄帝

尧舜禹:禅让制

七、当堂效果检测: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39;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3、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感知170万年前生活,寻找远古人类足迹”活动,他们应该去()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

4、“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台湾的宋楚瑜祭拜何处的祭文()

A、炎帝陵B、黄帝陵C、始皇陵D、中山陵

八、作业:《开卷有益》本节未完成部分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13

【课程标准】:

了解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结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文史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结果,客观历史地认识分封制的作用,认识到正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统治正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而分封制实行的必要与其得以维系的缘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大家看过电视《封神榜》吗?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导入。

注意引导学生神话作品与历史的差别是非常大的。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艺作品

二、西周的建立

1、周族的&39;发展:简要讲述。

2、周灭商:抽学生来讲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并要求学生概括出一个相关的成语来。并谈一谈这一战的胜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西周的建立:学生一起说西周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教师运用书上的地图说明西周的来历。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分析认识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败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观察地图、识读地图

三、分封制

1、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以后,抽一学生来主持:对其余的学生进行提问。

由学生来主持,热情很高

参与积极

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诸候国?分别在哪条大河流域?诸候与周王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分封制能长期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吗?

2、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整理。有关分封制利与弊的分析,为以后春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西周的结束

点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决定了西周灭亡的必然命运。最终在周幽王在位时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镐京而统治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时灭亡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原因,训练概括能力

五、小结全课:学生来小结全课的内容。教师补充。

六、学习与探究:学习测评,阅读“史海拾贝“。

布置作业:心得与疑问。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1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郑和下西洋、外国贡使制度、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的基本情况,了解明清时期中国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来往路线的大致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地图,弄清西洋的概念,完成郑和下西洋盛况表,并与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作一简单比较,认识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三)情感与态度: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世上的壮举,对促进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认识外国贡使制度是明朝大国至上的一种反映。认识利玛窦等人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传教,为了便于传教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二、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明朝早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相对活跃和频繁,其中,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外国贡使制度也说明了这一点。

《二》、郑和下西洋:

提出问题,学生看书,师生共同解决:

1、“西洋”指哪里?(学生看课本注释)明朝时,将今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统称为西洋;南海东部及其附近诸岛,通称为为东洋。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明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我国的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的发明及其应用于航海事业等,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

4、谁能介绍一下郑和的生平?(学生概述)

5、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航线、规模、意义。

6、根据课文内容和宝船模型,就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概况归纳制作一个表格。

7、教师提供欧洲新航路开辟时哥伦布等远航的情况,与郑和远航对比,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附: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远洋航行

《三》、外国贡使:

1、外国贡使制度有什么特点?(师生归纳)一是以外国朝贡,中国回赐的方式进行。二是对海外诸国朝贡严格限制,如发放贡舶“勘合”凭证,规定朝贡期限、贡舶停港、贡货贡员及贡使进京的路线,手续极其烦琐等。三是明朝回赐远远超出所接受的贡物,并对贡使附载商货的超值收购。

2、外国贡使制度的衰落与评价:衰落原因:超值回赐与超值收购,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明中期以后逐渐衰败导致这一制度无法继续。评价:外国贡使制度实质是中国古代王朝大国至上观念的切实反映。能以外国贡使制度形式进行适当的贸易往来,对保持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交往是有益的,本着“怀柔远人”的精神,对加强与外国的正常外交关系也是有益的,但知识这是建立在巨额的经济支出前提之下的,不仅没有达到正常的贸易交往,而且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

《四》、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

1、传教士来华的目的:传教士是跟随殖民者之后来到中国的,对他们的活动要具体分析。他们为了在中国传教,采用了一系列有效的方式,同时传入西方科学知识,其中,利玛窦是典型的代表。(结合小字介绍利玛窦。

2、指导学生明确制定《大清时宪历》的相关情况:以明末徐光启主持修订的新历法为基础;这部历法的制定者是传教士汤若望等人;康熙帝予以承认和颁布。

3、学生看课本小字关于康熙的介绍,思考课本91页课外学史。

四、作业设计:

1、画出郑和下西洋盛况表,说说那些因素使我国的航海事业由辉煌逐渐走向衰落?

2、假如你是明朝统治者,对外国贡使你会采取那些措施?

3、西方传教士为什么来华?带来了那些影响?

五、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郑和下西洋、外国贡使、外国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的内容,反映了明朝和清朝初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兴盛到衰弱的过程。明代初期及明末清初,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尚能进行,其中,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一个高潮。而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总体上是封闭的,我们称之为闭关锁国。这就是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郑和下西洋(出)

二、外国贡使(进)

三、外国传教士(进)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15

[知识与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讲授新课:

(1)张骞出使西域:

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四、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28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