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

时间: 新华 七年级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向大多数学生,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的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是怎样的?这里给大家提供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1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 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本课的难点:本套教科书前面的内容中没有介绍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科举制度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从简介隋唐以前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才可以做高官,引出课文引言中李昂拒绝说情的小故事,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对科举制度学习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介绍隋王朝建立之初,沿袭以前的选官制度,但是两年之后(583年)隋文帝就下诏令予以废除。他为什么要废除呢?请学生阅读课文正文第一段,自己分析或分组讨论隋文帝废除旧制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旧制对中央政权的不利之处。

2、在学习隋朝创立科举制时,教师可以围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为题,指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朝廷得到了什么?进而总结科举考试的直接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3、科举制度的完善,一目,可以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顺序各有侧重地展开学习活动。例如:

探讨国学与科举考试的关系,认识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联为一体。观察《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结合旁边课文小字中唐太宗的话和课文中所引唐朝诗人赵嘏,太宗皇帝真长策的诗句,从政治角度、思想角度分析,科举考试的获益者是封建统治者皇帝。

分析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

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样做?”“请你再估计一下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4、学习“科举制度的影响”一目时,可以在前两个子目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组织学生分小组总结、讨论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注意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关系角度分析。

5、利用“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阅读分析”,指导学生活动。

6、教师在本课教学中无论是自己讲述还是引导学生活动,都要把握好对隋唐科举制度评价的分寸。

四、小结:指导学生按人物顺序编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大事记”。并观看反映科举制度的多多媒体资料

五、练习: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

六、作业: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本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0课。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二、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三、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4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教案示例

导入

自隋统一,结束了几百年的割据分裂状态,至唐灭亡,期间虽也发生过一些战争,但总的来看,国家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下。从开皇之治,经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外交往频繁。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无论是在科学技术、医学还是在诗歌、建筑、绘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和伟大的创造。

本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一下隋唐文化在科技方面的表现。

讲授新课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它们都是何时发明的?

教师指出:其中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就是在隋唐时出现的。

提问:假如现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印刷术,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2页小字的介绍,鼓励学生讲解雕版印刷的操作程序:雕版印刷就是把要印的书稿内容反刻在一块块木板上,让字面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墨,覆土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为正字了。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如当时就有雕印的白居易的诗出售。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展示图片:雕版印刷的《金刚经》部分(卷首图,卷尾文)。

让学生阅图简介:《金刚经》是一部经卷。画面精美,文字清晰,足见当时的印刷技术已很纯熟了。从这部经卷的卷尾标注来看,是一个叫王玠的人,刻经为父母祈富消灾。从图中还可以看到经卷的卷尾还标有雕印时的时间,咸通九年是公元868年,正是我国历史上的唐朝。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2.火药

火药也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古代的炼丹师们在炼制弹药的时候发明的(展示火药发明的图片)。唐朝的时候,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学生讨论:火药有哪些用途

火药作用:制造鞭炮、制作武器弹药、开山修路、开采矿山等等。但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军事应用中显示出来的。人们利用火药的燃烧、爆炸作用或发射弹丸制作出具有杀伤破坏力的武器,统称为火器。火器真正应用于唐代。唐末北宋的火箭是在箭头附近装上用火药制成的燃烧物,点燃后用弓箭射向敌营,燃烧敌人的营房、人员、军械。北宋的火器主要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对人马的杀伤力不大,后期制造出爆炸性火器,如霹雳火炮,射出碎片可以杀伤敌人,威力较大。火器的发明是兵器史上的重大转折。以往的武器战争仅仅是机械力量和人的勇力智谋的厮杀,而火器的发明开始了军事方面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战术革命。它首次把化学力量和单兵战斗结合起来,在战争中显示出强大威力。

3.赵州桥

隋唐的建筑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尤其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由学生总结得出)

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彩图2-一河北赵州桥,指出桥的建筑特点。(石拱桥)

教师简介:赵州桥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坐落在今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欧洲出现类似的石拱桥要比赵州桥晚700多年。而且,早已毁坏。

引导学生阅图评价赵州桥:赵州桥设计非常科学,由五拱构成。中间的大拱跨度37.45米,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它既可减轻大拱及桥基的负载,又可分洪和节省建筑材料。同时,小拱对石桥本身也增添了美观、玲珑和生动的姿态。赵州桥坚固耐用,桥面平缓,有利于交通。赵州桥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车马仍可通行。赵州桥是我国也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5

远古的传说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听,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说

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说

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取得成功感

五、情感升华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拓展学习

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讲。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6

一、课程标准

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家园》的第三课。在前面两课已经介绍了我国的国土、人口等基本情况和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本课紧接着介绍我国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不仅能够使学生比较概括地了解我国的地域差异,还能通过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会辩证地对待区域差异,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同时,本课内容为学生第四单元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会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加上前面的学习已经介绍了有关中国的一些自然环境特征如地形、气候等,也使学生能够对基本的自然环境有一个了解,有了知识的铺垫。但是初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分析能力不足、对于我国各地区之间交流互补的实例也缺乏体验,因此对于分析我国南北方、东西部差异学生需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感知出发,让课堂生活化。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在气候、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2、比较我国东部与西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评价它们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比中国南北方、东西部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了解,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我国各地区间交流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南北方、东西部差异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认识自然环境对社会生产生活、经济水平的影响;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演示法、对比教学法。

七、教学流程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吗?

生:知道(不知道)

师:你们认识它的主持人孟非吗?

生:认识(不认识)

师:今年六月又推出了一个由他主持的新栏目,叫“非常了得”。节目一经播出,就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你们有兴趣参加非常了得吗?今天,我们就把节目搬进课堂,你们都是嘉宾,老师就充当一回主持人吧!咳,先让我来介绍一下节目规则,大家听好了!我们选手的唯一任务就是分辨出表述的.真假,回答正确之后顺利地进入下一关,并能获得相应的奖励得分。我把现场嘉宾分成两组(分组),你们就是一个团队,将合作闯关,每组基础分一百分,闯过一关加一百分。哪组得分最高,我们将现场颁奖!今天,要闯关的范围就是中国的东南西北四大区域。闯关的目标是6关。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Action!

<进行复习>

师:请看第一关:南北初印象

师:屏幕上出现的这辆公交车,它是在衢州拍摄到的。请判断,是真?是假?

生:真的(假的)

师:恭喜你,答对了!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车轮上有铁链

师:它的用途是?

生:用于防滑。

师:知识面真广。这就是防滑链,能在结冰或者积雪的路面有效防滑,保证车辆行驶安全。一般来说,这种装有防滑链的汽车会比较普遍地出现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

生:北方。

师:的确如此,越往北,它就越普遍。轻松闯过第一关。进入第二关:一线分南北。

师:说到南北,我国地理意义上的南北方分界线是什么吗?

生:秦岭—淮河一线。

师:参照中国地形图,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指出秦岭—淮河的位置。

生:上来指出位置

师:正是这一条线,将我国分成了南北两方。在南北分解想上有这样一个雕塑,有人说它是中国南北分界地标,请判断:是真?是假?

生:真的(假的)

师:(有不同意见吗?)说说你的原因

生:……

师:的确,这就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的标志性建筑。它就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蚌埠市跨越了一条河流从而号称“一城跨南北”,猜猜它跨的是哪条河?

生:淮河。

师:真聪明。同样是这个雕塑,难度升级。大家猜猜这里的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生:……

师:你为什么这样判断?

生:……

师:有道理。建筑师用冷暖色调形象地表达出了南北差异。在我们的印象中,冬天的南方往往是阳光温暖、溪水潺潺的,;而北方却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真的是这样吗?请看第三关:哪一方更冷?有位哈尔滨网友写下了这样一段感言,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

生:朗读

师:浙江位于我国的南方,这里的冬天比北方更冷,是真的吗?

生:真的(假的)

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生:……

师:别急,让我们来分析这两幅图。

师:这是杭州的气温降水柱状图和哈尔滨的气温降水柱状图。观察两地的气温和降水,你发现了什么吗?请将小表格补充完整。

哈尔滨(北方)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7

教学目标

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青铜文明的概念、表现;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文明”一词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在青铜器制造工艺上。

学习目标:

1、掌握青铜文明包括哪几个王朝。

2、掌握这一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和典型作品

3、知道夏、商、周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4、懂得我国奴隶社会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

自学指导:

1、夏、商、西周有哪些手工业?

2、青铜器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

3、青铜器制作有何特点?

4、夏、商、西周农业发展的表现?

5、畜牧业发展的表现?

新课学习:

教师提问: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多媒体展示:青铜器的制作流程)特点之一:生产规模大

(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图片特点之二:工艺精美

(多媒体展示,青铜器)特点之三:品种繁多,应用普遍

(多媒体展示)三星堆的文物、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特点之四:分布广泛

教师提问:三星堆文化分布于何处?

学生回答: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

教师引导:这说明我国青铜制造业不仅仅分布在商周统治中心地区。在西南等边远地区青铜制造业照样盛行。这说明当时青铜制造业还有何特点?分布怎样?

教师过渡:夏、商、西周的手工业,除了青铜铸造业之外,当时的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发达。(教师简单提一下陶和瓷的区别,稍作讲解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

教师引导:那么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表现如何呢?请第二组同学概括一下。

农业发展表现:

判断题:青铜文明就是青铜器工艺高超。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奴隶社会及奴隶悲惨生活的资料。现在我请一些同学来演绎奴隶的悲惨生活。

分角色表演:

场景一

学生角色表演:

旁白(由教师完成):奴隶一天的劳动开始了。

奴隶主:(不停吆喝)快起来!快起来!(打开奴隶枷锁)把地里的肥给我施了,才能吃饭。(随着“啪”一声鞭响,奴隶主一鞭子打在走在后面的奴隶身上)叫你快点,你不听!(呵斥)

奴隶:(嘴里嚷道)太累了。(伸腰想休息一会儿)

奴隶主:快给我干活,想偷懒。(劈头盖脸一鞭子打下去)

奴隶:(眼睛被打中,捂着眼睛叫疼)

奴隶主:(骂骂咧咧)不打死你才怪呢!

旁白:天黑了,奴隶被一一带上枷锁,关了起来。

场景二

商人:快来买,快来买。这里有五个奴隶,三个大的,二个小的。大的可以干重活,小的可以干零活。女的可以生小奴隶。快来看呀,快来买。

奴隶主:(牵一匹马来,马上背着一束丝)这些奴隶值多少?

商人:不贵,两匹马。

奴隶主:太贵了,一匹马+一束丝,不行拉倒。

商人:好,爽快,成交。

旁白:奴隶主回到了家中。

奴隶主:明天就要祭祀祖先了。我看把其中三个奴隶杀死了,正好用来做贡品。

旁白:第二天祭祀开始。(奴隶主一一把其中三个奴隶杀死)

旁白:一个月以后,奴隶主死去。

奴隶主儿子吩咐手下:把剩下的两个奴隶活埋作陪葬品。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奴隶的悲惨生活的表现:

a)进行繁重的劳动

b)失去人生自由,倍受折磨

c)随意转让和买卖

d)进行人牲和人殉

教师过渡: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讨论,是谁主要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总结: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但这些发展和成就,都离不开奴隶们的辛勤劳动。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奴隶们创造的。

课后小结

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五课叫“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文明不仅突出表现在铜器制作工艺上,还表现在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学者把人类历史划分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器制作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阶段。

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便称作“青铜文明”。我国夏、商、西周时期正处于青铜时代,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此时创造的物质文化成就突出,丰富多彩。因而,我们把这一时期文明称之为“灿烂的青铜文明”。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8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__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__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__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强调)

展示武则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则天经历。

重点介绍武则天的统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讨论: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作业:课后作业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9

[教学背景]

文明一词有着深刻的内涵,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有所差别,广义的现代文明学生们都能够理解,本课涉及到的古代青铜文明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青铜怎么和文明联系在了一起。

[教学课题]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网络搜索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

2.小组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及其源远流长。

2.体会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材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通过学生网络搜索展示介绍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以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时青铜铸造业是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规模大,工艺精美,分布广泛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西周可烧炭火青铜器

商朝铜爵、铜镜

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当时青铜器具有应用普遍、品种繁多的特点。并通过介绍夏至西周青铜铸造业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文明具有一脉相承,延续性的显著特征。

2.难点:青铜文明的概念、表现;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

教学对策:通过介绍夏、商、西周陶瓷业、玉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农业和畜牧业、商业的进步表现,引导学生得出青铜文明不仅仅表现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铸造业的兴盛上,还表现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进步上。这为后来介绍青铜文明的概念做好了铺陈。

[教学方法]

网络环境学生自学为主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及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青铜文明”,请同学们发表见解。

二、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请同学们用百度搜索这两个概念。

文明、青铜文明

“文明”一词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在青铜器制造工艺上。那么什么是青铜文明呢,我们学完这课后大家就会理解,下面我们先看一些青铜器。

司母戊鼎图片

师导学提问:图片是什么?它有多高呢?多长呢?多重呢?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 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多少人同时操作呀?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

教师引导:讲了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突出表现在青铜器制作工艺上。想一想青铜文明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还表现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方面。

分组导学

根据课文内容,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四人一小组。第一大组阅读“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一目的内容;第二大组阅读“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一目内容。请同学们边看书边思考屏幕上给出的问题。

第一大组问题:1.夏、商、西周有哪些手工业?

2.青铜器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

3.青铜器制作有何特点?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等基本史实

掌握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政绩

2、分析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3、掌握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主要成就

4、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让学生根据知识提炼进行自学,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1、巡回指导学生自问和互问

2、教师准备提问以下重点知识:

(1)唐朝建立的年代、都城、第一位皇帝。(618年、长安、唐高祖)

(2)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李世民、贞观)

(3)唐太宗时最的谏臣是谁?(“人镜”魏征)

(4)我国历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

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重视发展生产,重视选拔贤才)

(5)唐玄宗的措施

三、质疑释疑

1、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让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2、与学生一起探讨以下问题

从秦朝到唐朝,我国古代出现过哪些盛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对此,你有何认识?

四、让学生小结知识并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一、自学: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书,填写本节课的自学提纲,填完后,小组成员共同交流。注意要提高效率。(自学提纲见区下发的学案中的知识提炼)

二、自问:

1、合上课本自问自己掌握了知识提炼中的哪些知识,没记住的抓紧记住。

2、小组内同学相互问答,有选择性地提问知识提炼上的问题

3、回答教师的提问

三、质疑释疑

1、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展示

2、小组间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展示

3、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师准备的问题并展示

4、随时记要点。

四、反思与巩固

1、小结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点。

2、做当堂练习,巩固知识。

系列训练

见区下发学案中的随堂训练

板书设计

唐朝前期的统治

唐朝的建立

唐太宗的统治

措施及结果

武则天的统治

地位、政策、评价

开元之治

措施、结果

教后体会

要通过让学生比较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措施,找出唐朝两个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11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一、 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 中国最早的人类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二、 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三、 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

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12

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文化”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发”。本课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

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

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

人物贡献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②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提问:九品中正制与科举考试的区别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学和能力。

③唐太宗: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唐太宗时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人数。例如,进士科考试,每年应试的人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就举的人多,而录取的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是很年轻的了,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人居多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正因如此,进士及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一旦考中就飞黄腾达,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④武则天:增加了考试科目。殿试:武则天在宫殿亲自面试考生。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

⑤唐玄宗:诗赋成为主面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考试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进步?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提示学生思考)

①某单位招聘职员,有一百人要参加,而只能录取十个人,如果你是考官,你会考试哪些因素,进行哪些测试?——科举考试也是贯彻“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行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如果没有考试,你会不会认真读书?——科举制把“读书-科举-做官”连为一体,所以要做官就得读书,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如果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么做?——科举制十分重视读书人的基本功,特别是书法和文采。读书人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所以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书法和文学)的发展。

总结: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出示两组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讨论:这里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从这两则材料能反映出什么问题?

作业:课后作业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13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熟练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等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其发展特点的差异,并认识其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等历史概念和这些历史概念出现的背景。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在前一节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从中我们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采集和渔猎,以采集为主。现在,我们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周围的人讨论一下,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现在请同学们回答的是:一、这种不便表现在什么方面?二、怎么样能够避免这种局限性?

[学生想像、讨论]……

[学生回答]仅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首先,要受到季节的影响,像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其次,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灾、旱灾等,可能生存就成问题;第三,由于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就需要不断变更生活场所,而这种场所的变更在实际中盲目性很大……

的解决办法就是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

(问题回答过程中,教师需不断地加以引导)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回答了以“采集”为生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的不便之处及解决办法,既然,我们提到解决局限性的办法是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那同学们想一想,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导入框中关于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并把它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学生回答]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注意到了可食的食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的现象,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出现了。虽然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不可尽信,但自然界野生植物的生长过程给先民以启示,这一点应是确信无疑的。(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历史表象看到或寻找历史发展轨迹的能力。)

[教师指导]下面,我们阅读一下课本上所引的《白虎通》原文。

[学生阅读]……

[教师讲解]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神农氏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作工具,教民种植。那么,这里所说的天时、地利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说是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分、土壤、植被状况。这种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到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下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教师讲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发现的。距今约七千年。从考古发掘的成果看,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进入原始农耕阶段,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的器形有石斧、石锛等。还有专门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铲和用于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于用石器,出土各种骨器的数量是石器的七倍,最常见的是骨耜。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8页“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耜是最常见的河姆渡出土物,骨耜上安装的柄叫耒。通常又把这种装有木柄的骨耜叫耒耜。用耒耜耕作,叫耜耕农业。在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稻秆、稻谷,这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而且这在世界历是最早的。现在我们再看一下课文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凿井的技术。他们饮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教师提问]我们再看一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过着定居生活。

[教师引导]还能说明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还能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有了因地制宜的意识。

[教师讲解]对,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干栏式房子是一种木结构的地面建筑。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这种木建筑房屋,一般都有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板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

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避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尚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教师在讲解时,可以把干栏式房屋放大图与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架子楼相比,对照讲解,这样,效果更好些)

[教师讲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畜,以猪、狗、水牛为多。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水稻、建筑房屋、开凿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从食物来源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果实为生,辅之以渔猎;而河姆渡人则有了比较固定的食物来源,即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__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从社会分工的情况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正处于最原始的社会发展阶段,没有明显的社会行业分工,而河姆渡人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之分。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把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成就写在黑板上:

[板书]1.使用磨制石器、耒耜

2.种植水稻(世界最早)

3.建筑干栏式房屋,定居生活

4.挖掘水井,饮水方便

5.饲养家畜

6.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学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历史,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把“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大汶口原始居民”两目看一下,按照学习“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一目的模式把相关知识点列出来。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看过书之后,我们共同把这两目的内容填在黑板上(学生念教师写)。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2.种植粟(世界最早为河北武安磁山)

3.饲养猪、狗等动物,用渔具捕鱼

4.食物种类丰富,粟(主)、鱼、肉、蔬菜(副)

5.建筑半地__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6.制造彩陶,刻画符号

7.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农耕经济有很大发展,农具发达

2.原始手工业有了很大进步

3.陶器有黑陶、白陶,质量很好

4.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教师讲解]同学们,在填过后两目内容之后,我们再来把知识更加系统一下:我们学习过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七千年的时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的原始居民遗址,经科学技术测定,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历史。半坡遗址是原始农耕时期黄河流域的一个典型代表。首先在半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窖藏和罐藏的粟籽。日本的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__等国家和地区。

现在,我们看课文中的“半坡出土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图,这说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遗址中发现的骨制箭头、鱼钩和鱼叉等,标志着渔猎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再看“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房屋呈圆形,但特别低。

其实,这不是房屋的全部,半坡遗址的房屋大多采用“半地__式”的建筑形式。这种“半地__式”的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__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每间房屋的面积大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此房屋平面近似圆形,向南开门。在房屋中央,有灶坑正对门口。房屋周围的墙壁下都是用坑壁作墙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筑的。墙壁中间立有很多根木柱支撑屋顶。

屋顶用排列整齐的木椽架起来,外表盖着拌泥的草,以便抵御风雨。课文中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第三幅插图是“半坡出土的纺轮”,这是1955年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它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最早的捻线工具,它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纺轮中间的小孔插一个杆,利用纺轮的旋转把纤维拧在一起,并用同样的方法把单股的纤维合成多股的更结实的“线”.另外,在半坡以后的其他一些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形式多样的陶质纺轮,可见,当时这种捻线工具已被人们广泛使用。(教师可以边讲边用实物示范)。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想一想,再和同学讨论一下,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河姆渡和黄河流域半坡的农耕作物品种有什么影响,进而联系到在建筑房屋时,饲养家畜时,各有什么影响?(此问题可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也可以提前写在小黑板上)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不同,故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房屋建筑方面也有区别。因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气温暖热,故适宜种水稻,黄河流域降水量相对减少,且气温相对长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种植耐旱,且产量较高的粟为主。这种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现,也决定了“半地__式”的房子只能出现在北方,因为这种建筑形式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而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干栏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湿,二可以避蛇虫猛兽之害。

[教师提问]既是这样,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回答]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中要科学合理、协调兼顾。(该问题可在教师引导下回答)

[教师讲解]在大汶口文化遗址里,我们首先要注意这几个问题:一、大汶口原始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石镰、石锄等。二、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了更大进步,陶器有黑陶、白陶。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其次,从上述情况来看,大汶口文化遗址已经属于原始社会晚期,这与生产力发展有很大关系。生产力发展又引起婚姻状况的变化,比较固定的婚配对象出现,人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观念,故出现了把财产传给后代的想法。其前提有了剩余财产。其具体过程应是:

距今约四五千年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商品交换日趋频繁,每个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消费单位,剩余产品被用于交换。过去的“同族共产制”就逐渐为财产私有制所代替。从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随葬品的情况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经出现,并且贫富悬殊特别明显。

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领们的财富不断扩大,权力也在不断增长,为了争夺土地、财产,在各氏族之间开始了战争,氏族首领把俘获来的别的氏族的成员变成了奴隶,在同一氏族内部,由于贫富差别的增大,也分成了两个对立的社会阶层。这样,对立的阶级产生了。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选几个代表表述。

这几个概念是: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私有财产、阶级。

学生回答: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是指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它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一个典型代表。从当时的生活状况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磨制石器、制作耒耜、种植水稻、挖掘水井、建筑房屋、制作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等技术。这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进入原始社会中期阶段,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很大进步,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使答案更完整、准确)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可参照“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一问回答。

“私有财产”和“阶级”,可让学生对比前面学过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特点,得出财产的分配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的结论。(具体答案略)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14

1. 教学目标

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青铜文明的概念、表现;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文明”一词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在青铜器制造工艺上。

学习目标:

1、掌握青铜文明包括哪几个王朝。

2、掌握这一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和典型作品

3、知道夏、商、周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4、懂得我国奴隶社会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

自学指导:

1、夏、商、西周有哪些手工业?

2、青铜器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

3、青铜器制作有何特点?

4、夏、商、西周农业发展的表现?

5、畜牧业发展的表现?

新课学习:

教师提问: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多媒体展示:青铜器的制作流程)特点之一:生产规模大

(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图片特点之二:工艺精美

(多媒体展示,青铜器)特点之三:品种繁多,应用普遍

(多媒体展示)三星堆的文物、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特点之四:分布广泛

教师提问:三星堆文化分布于何处?

学生回答: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

教师引导:这说明我国青铜制造业不仅仅分布在商周统治中心地区。在西南等边远地区青铜制造业照样盛行。这说明当时青铜制造业还有何特点?分布怎样?

教师过渡:夏、商、西周的手工业,除了青铜铸造业之外,当时的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发达。(教师简单提一下陶和瓷的区别,稍作讲解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

教师引导:那么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表现如何呢?请第二组同学概括一下。

农业发展表现:?

判断题:青铜文明就是青铜器工艺高超。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奴隶社会及奴隶悲惨生活的资料。现在我请一些同学来演绎奴隶的悲惨生活。

分角色表演:

场景一

学生角色表演:

旁白(由教师完成):奴隶一天的劳动开始了。

奴隶主:(不停吆喝)快起来!快起来!(打开奴隶枷锁)把地里的肥给我施了,才能吃饭。(随着“啪”一声鞭响,奴隶主一鞭子打在走在后面的奴隶身上)叫你快点,你不听!(呵斥)

奴隶:(嘴里嚷道)太累了。(伸腰想休息一会儿)

七年级历史教案电子版篇15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

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教学过程】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

将郑和的航海与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作一简单比较,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早,而且航海规模之大、远航次数之多,以及涉及的地区范围之广,在世界航海都是空前的。

人物 地点 时间 次数人数船数

郑和下 “西洋” 1405~1433年 7次 27800人 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

哥伦布 到达美洲 1492~1504年 4次 1000~1500人 17艘

达·伽马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497~1498年1次160人4艘(一说3艘)

船只大小

大号宝船长44.4丈,宽18丈(淮尺),折合公制长151.8米,宽61.6米

旗舰100吨,长24.5米,宽6米,其他二舰50吨、40吨

120吨100吨50吨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学生讨论、归纳。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4枚),请学生结合各枚邮票的内容,弄清各幅画面所反映的史实,概括一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2、戚继光抗倭

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可分组讨论后回答)

基本概括为四点:首先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向背”;二是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三是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而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则无可争议地成为另一个原因。

小结: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到“得道多助”、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特别是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在民间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历,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戚继光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斗志的旗帜。)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出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歌词片段: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为什么澳门被称为“妈港”?

由学生在课上简要讲述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

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2、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

4、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小结:明前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