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教案 >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

时间: 新华 七年级教案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流程,从而增强教学自信心。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1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3、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所写的小说《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济(jī)南一髻(jì)儿薄(báo)雪伦敦(dūn)贮蓄(zhùxù)水藻(zǎo狭窄(zhǎi镶(xiānɡ)

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

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3、根据下面的结构示意表,理解文章结构。并把每部分的要点,概括的写在文旁的空白处。

无风声有山——小雪点染的山(秀气)

宝地——晌晴——像摇篮(温暖、舒适)

温晴有水——贮满绿藻的水(绿清亮)

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

1、第1自然段

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②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③旁批内容明确:

没有风声——与北平比(奇迹)

晌晴——与伦敦比(怪事)

温晴——与热带比(日光毒)

第2自然段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指导学生画出拟人、比喻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即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2、第3自然段

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议论后在全班交流。

3、第4自然段

①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晴”、“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②体会“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两个“卧”字的作用。

4、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水的清亮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人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

在此铺垫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满激情的句子“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

三、总结全文。

1、学生默读全文,找出作者的各个观察点。

2、归纳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

①运用对比手法。

②作者不仅细致观察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后小结】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2

一、导入谈话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苦乐观是一种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乐观。那么学者、思想家梁启超在本文中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苦乐观的?(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没有一般的谈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在“最”字上加点)

二、快速阅读,整体理解

1、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从第1、2段中找答案)

2、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是怎样引名言来论述的?(从第3段中找答案)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从第14、15段中找答案)

提示:

1、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了关于人生痛苦的许多的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2、责任尽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作者引用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三、精段研读,品位语言

研读第四段,明确如下要点:

1、“然则”--过渡衔接词语。(联系前一段的“翻过来看”,理解衔接严密的特点。)

2、“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设问句、句中引用名言。(联系1、3段开头的设问体味大处着笔、语言凝重的特点;孟子的话“终身之忧”与前面“苦后是乐”说法似乎不一致,要正确理解。)

3、“曾子还说哩”--叙述语句,带上语气助词“哩”。(联系其他处的语气助词品位凝重中的轻灵。)

4、“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对偶句。(从内容角度体味凝重;从词句的容量角度体味简练)

5、“苦中真乐”--苦乐观。(与“苦乐循环”、与“尽责任”联系起来看)

四、联系生活,思考讨论

1、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自己感受,谈谈你对文中“苦乐循环”一句话的理解。

2、“知足常乐”的说法与本文中讲的苦乐观是否一致?为什么?

3、你所希望的的快乐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实现?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各抒己见)

五、课后研习,整理心得

1、搜集整理与第3、4段中的名言警句意思相近的格言、俗语、名句,注明出处;试试用来证明作者的苦乐观。

2、写一篇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最 苦 与 最 乐

梁启超

最苦 最乐

贫?失意?老、死? 知足、安分、达观(不苦) 现象

欠钱没还 如释重负

负 恩惠未报 尽 心安理得

责 得罪人没赔礼 责 吃苦--真乐

任 该做没做 任 (苦乐循环) 本质

勇于责任,不逃避责任,能享受真乐!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3

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本文借物抒情的特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法。

3.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重点、难点

l.重点: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难点:理解本文借物抒情的特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迸溅出beng)忍俊不禁(jin)

仙露琼浆(qiong)盘虬卧龙(qiu)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l)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2)繁密:多而密。

(3)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4)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5)酒酿;江米酒。

(6)挑逗:逗引,招惹。

(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8)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9)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3.阅读全文,思考预习提示及课后练习。

课堂教学

一、导入

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婀娜多姿的。它会令人心旷神怡,会令人浮想联篇,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读完《紫藤萝瀑布》我们一定会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命。本堂课我们主要解决如何读懂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及如何赏析散文语言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老师配乐范读,学生听读思考)

2.问题设计:

A.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B.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C.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3.学生讨论、交流,老师引导、归纳、明确:

读懂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概括文章的内容,看看写了什么物,从哪些方面写的,突出了物的什么特点等。如本文写的是紫藤萝,从形、色、态、味几个方面写的,突出了紫藤萝生长的旺盛,生机勃发的特点。文章又插叙了紫藤萝在“十年浩劫”中被摧残的不幸命运,结合下文的议论,我们可以理解作者是要表达“花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一旦环境改变,它又会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的主题,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其旺盛生命力的赞美。

其次,我们要有写物是为了写人的意识,要注意作者的感情变化,那往往是文章的行文线索。另外,我们在读文章时要多问个为什么。如我们读到作者由“焦虑和悲痛”变得“宁静和喜悦”时,就应该问问:作者为什么“焦虑和悲痛”?又为什么变得“宁静和喜悦”?因为作者写的比较含蓄,要理解她为什么“焦虑和悲痛”,有必要补充写作背景。(课件展示:宗璞一家,在“”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文中为什么要插叙在“十年浩劫”中紫藤萝的不幸遭遇了。原来花的命运正是人的命运的象征。花能够从不幸中走出来,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人难道不能吗?作者正是从花的身上幡然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所以释怀,变得“宁静和喜悦”了。

再次,我们要注意作者对物和人发表的议论,那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和中心。如文中写道:“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是画龙点睛之笔,是文章形神的结合点。我们可以结合文意理解,它的意思是:不幸是生命的必然,我们不要囿于不幸,被不幸压倒,而要珍惜生活,珍爱生命,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因此文章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三、研读与赏析

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借物抒情”。借物抒情,首先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写好物,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的。

1.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紫藤萝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从四个方面写。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2、对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

恐龙课件、模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恐龙的种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将本课的十个生字会读,会写、会认,六个二会字掌握。

2、将课文读通、读懂。

3、初步了解恐龙的科类。

三、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答:喜欢)那我们就来猜一猜吧!(出示第一条谜语: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夜来不叫唤,清早催人起。)请同学们模仿它的叫声告诉我,它是谁呢?(生模仿公鸡的叫声。)原来是公鸡在催人早起呀。

第二条谜语(出示第二条谜语: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请模仿它的动作告诉我们吧!(生学小白兔跳。)一只、两只、三只……好可爱的小兔!

第三条谜语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在两亿年前,有一种动物是地球上高傲的主人,他们是目前为止地球上出现的最大的动物,既可爱又充满神秘感,这种动物是什么呢?(恐龙!)

2、见过恐龙吗?(学生答:见过)

3、那就让我们再到影片中见见它们吧。(播放视频《恐龙》

4:能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吗?

5:那是因为这段影片给你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等会我们一起研读了课文之后,你会发现文字更会给你带来思维和想象的快乐!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从影片中走进恐龙,更要从文字中走进恐龙!(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

要想真正了解恐龙,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一项准备工作是我们都得必须完成的,这就是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读书,师巡回指导)

2、检查字音:

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吗?

(出示词语,)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沼泽覆盖庞然大物梁龙亲戚锋利无比两亿年漫游

吊桥剑龙脸型轻型望而生畏牙齿匕首谜团

3、理解词语的意思

你们对哪些词语不理解呢?或者说你课前已经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了,也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教师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指导)

4、检查句子:

老师刚才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有点儿拗口,你们愿意来帮帮老师吗?(出示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指读)真不错,咱们一块儿来读读。(师生齐读句子)

5、开火车读课文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能把这些词语句子读好了。能给你们这么聪明的孩子当老师,可真让我高兴!现在老师要找几位小朋友来开火车读课文,每位小朋友读一部分,其他同学注意听,等他们三位读完我来找同学评价他们读的效果。(指名6位小朋友读课文。)

读后评:哪位同学先来评价他们读课文的情况?学生评价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看来,你们这项准备工作完成得很好,如果想再给老师一个惊喜,让老师感受到我们这个班的同学确实了不起的话,请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师总结:

(1)恐龙生活的年代及数量。

(2)介绍恐龙的种类及形态。

(3)介绍恐龙的亲戚。

(4)介绍恐龙吃什么。

(5)介绍恐龙如何生育后代。

(6)讲恐龙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问: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呢?

(两亿年以前,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年代久远,数量大,范围广)

2、那时恐龙住在森林,沼泽地里感觉如何?(自由自在,无悠无虑)

3、指导朗读:现在把你想象成一只恐龙,把这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感觉用声音表达出来好吗?

4、齐读: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用你们的朗读,把大家带入神秘而又多彩的恐龙世界。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学习生字:

1、现在老师想看看大家字写得漂亮不漂亮。(师出示生字“畏、齿、吊、剑、猛、型、亿、漫、谜、匕”)。

2、先仔细地看看这十个字,说说你记这些生字的巧妙方法,或者说说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交流。教师随机出现生字卡片,提醒学生注意。

师范写“型”

3、请拿出你们的习字册,把这十个字先描红后再每字临写两遍。

(六):作业

课后请把课文读熟,再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明天我们来交流。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5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朗读,掌握重音和停顿的要求

2、学习课文抓信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信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朗读,掌握重音和停顿的要求

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舍曾这样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的&39;评判。

一、老舍及其创作

1.看课文解释①后补充: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写该文时,作者就在山东济南任教。

二、检查预习

(一)、读准下列字音

济南jǐ:地名。jì周济奇迹(jì):圈:quān圆圈;juàn猪圈;

暖和:nuǎnhuo:着落:(zhuó)发髻(jì):两鬓(bìn)

看(kān)护妇镶(xiāng)边:狭窄:(xiá)

宽敞:(chǎng)水藻(zǎo)贮(zhù)蓄:澄清:(chéng)

(二)、解题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或信息(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三、整体感悟课文

(一)、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1、读法指导:字正、有感情、重音

2、学生个人读,学生评价老师示范学生再读

(二)、师生共同探导文本

1、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突出了什么样的特点?文中是如何来表现的?

(“温晴”作者是通过色调对比,烘托形象

北京:冷衬托济南“暖”色(以寒衬暖)

伦敦:阴郁衬托济南“明”色。(以暗衬明)

热带地区:热衬托济南“温”色。(以热衬温)

它是个“宝地”。)

2、作者通过这些对比,目的是为了什么?

(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突出济南独有的“温晴”美景,赏它是个“宝地”。)

3、济南的冬天是“温晴”是个“宝地”,作者在文中是通过什么来具体描述这一内容的?(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生诵读课文

2、作者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济南冬天的山,请学生能根据文中的描述,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合适的名字。(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水清绿)

3、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是突出它们的什么特点?

4、文中是如何来写这些景物的特点的?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睛小摇篮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山上(矮松青黑)山尖(全白)

山坡(白暗黄)山腰(粉色)比喻、拟人

城外远山:美水墨画比喻

水:澄清暖蓝水晶冒热气比喻

5、文章的结尾直到什么作用?(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照应标题写出济南冬天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与喜爱)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6

教学目的:

1.理解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

2.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4.热爱生命和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神话动画片导入

二.出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三.作者简介:袁珂,神话学家。

四.关于神话

五.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六.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七.探究品味

(一)复述课文,对照《风俗通》中关于女娲的记载,找出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作者的想像力。

(二)对女娲形象的认识:她哪里是神,她分明是人。

(三)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

(四)想像是神话的亮点,马克思关于神话的论述。

八.放《女娲造人》动画片。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九.拓展运用:读神话《盘古开天地》后回答问题。

十.放神舟五号飞船记录片: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十一.布置作业:

(一)收集有关神话,讲给别人听。

(二)阅读综合性学习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

(三)想像出一种女娲造人的新办法。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7

《过零丁洋》教案

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

2、学习《过零丁洋》、《浣溪沙》两首诗,要粗知大意,把握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背诵。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背诵和默写

教学难点:

1、对诗中警策语句的理解与鉴赏。

2、理解并鉴赏诗的精练概括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渡荆门送别》、《秋词》、《赤壁》

二、学习《过零丁洋》

1、朗读古诗

2、简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宝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生赵呈为帝,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

3、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4、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5、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6、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7、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8、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9、背诵这首诗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潜力: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章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3.品读文章质朴深沉的语言。

4.在整体感悟课文资料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

从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解读“我”和母亲。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亲情和生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和母亲的经历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用正确的态度应对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品味揣摩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2.走进“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母亲形象。

教学难点:

切实体会母爱的博大无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应对磨难。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引导法、朗读法、赏读评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透过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反复品读课文,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透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激发学生阅读体验。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潜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入:

教师出示PPT并朗读:

我一向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明白我们会牵挂你,不明白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明白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明白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这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有关庙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一个人强烈的想念之情,这个人便是他的母亲。学习了史铁生回忆母亲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们会对这种情感有更深的体会。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走进作者

播放视频课件《秋天的怀念》作者介绍。

1.史铁生虽遭遇了不幸,但他最终走出了人生的困境。看完视频,说说史铁生取得了哪些成就。

2.课件展示: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__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

3.导入下一环节:史铁生不仅仅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学作品,而且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光辉照亮了很多人的心。那么,是谁照亮了史铁生的心?

板书:史铁生——被母爱照亮的人

下面,一齐来欣赏《秋天的怀念》吧!

【设计意图】

1.营造情境,引导整体感知文章资料。突出史铁生的成就以及母亲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走进课文。

(三)感知课文

1.播放情境课文宣泄的痛苦并引导思考:

(1)当初,史铁生如何应对“双腿瘫痪”遭遇?(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分析理解)

(2)母亲又如何应对“暴怒无常”的“我”?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母亲内心的痛苦)

2.播放情境课文秋日的遗憾并引导思考:

(1)母亲为什么要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唤起“我”对生活的勇气,鼓励“我”要好好活)

(2)这段文字对母亲作了哪几方面的描述?(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3.播放情境课文烂漫的秋菊并引导思考:

(1)在前文中找出和最后一句话照应的句子。

(2)把题目“秋天的怀念”改为“怀念母亲”好不好?

不好。一是作者以季节的变化来组织材料的,“秋天的怀念”体现了这一点。二是文章末尾描述了秋天的菊花,起了衬托情绪和揭示主旨的作用。改为“怀念母亲”则体现不出作者精巧的构思。

4.自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情感。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听读、朗读、思考、讨论中感知课文,重点感知“我”和母亲的形象。

(四)解读人物

第一,解读作者的心路历程。

同学们!下面让我们细细品读文章的语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1.播放课文解析从绝望到期望——探究作者的情感脉络。

2.提出并探讨问题:

①“北归的雁阵”“甜美的歌声”为什么会让“我”更加痛苦?

②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一下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之后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明确问题一:“北归的雁阵”带来春的信息,其自由自在飞翔的样貌让人羡慕;“甜美的歌声”往往激起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在这些完美的事物的反衬之下,双腿瘫痪的史铁生会觉得更加痛苦。

明确问题二:“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写出母亲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却包容“我”的喜怒无常,侧面表现作者的内疚;“再也”写出了深深的遗憾。

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出相关的句子细细体会。

第二,解读母亲的形象。

1.组织讨论:母亲的感人形象是透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方面的描述体现出来的,画出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说说其动人之处。

2.出示《我与地坛》里的一段文字: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明白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对照上面一段话,结合文章相关语句思考:为什么“这样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引导学生从三方面理解:一是母亲深受病痛折磨;二是“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三是担心儿子不能“好好儿活”……

【设计意图】

对文章资料进行归纳,总结;透过品读重点字词及具体的描述分析人物形象。

(五)写法探究

探究“借景抒情”的手法。

探讨问题: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要详细描述多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绽开得烂漫?

一是透过菊花的烂漫衬托作者对生活的热情,这是以景衬情的写法;二是以菊花照应上文“母亲生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这件事,借菊花怀念母亲,同时照应了题目。

【设计意图】

引导了解常见的写作手法,体会写作手法的作用。

(六)活动学习

主题:说说给我最关爱的亲人。

参考文本素材秋天的怀念活动设计。(主题:感恩母亲)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潜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七)布置作业

1.布置检测练习。

参考秋天的怀念同步检测。

2.拓展阅读。

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写一篇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

1.基础知识巩固。

2.让学生感受母爱并用行动和语言表达感情。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9

【学习目标】

1、读诵诗歌,理解诗意。

2、学习联想、想像的写法。

3、珍视自由幸福的生活。

【学习重点】

读诵诗歌,理解诗意。

【学习难点】

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

1、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后来又创作第二部诗集《星空》,话剧《屈原》等。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2、写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收入《星空》集中。

3、给下列词语注音。

(1)缥缈(piāomiǎo)(2)珍奇(zhēnqí)

(3)闲游(xiányóu)(4)灯笼(dēnglóng)

【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4、朗读诗歌,标划诗歌的节奏重音,圈出偶句押韵的韵脚,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学法指导:参照课后练习一读节奏重音,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写出你发现的韵脚:星灯,市奇,广往,游走

5、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A、在诗人眼中,天上的社会是光明的: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B、在诗人眼中,天上的社会是富足的:第二诗节

C、在诗人眼中,天上的生活是自由的:

第三诗节

D、在诗人眼中,天上的社会是幸福的:第四诗节

6、诗人在诗中描述的牛郎织女的生活状况和神话中的完全相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

(学法指导:请结合作者写诗的背景和词义来谈。)

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定然”,必定,表示肯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探究活动三】品读课文,学习写法

7、诗人在第1诗节中由远远的街灯想到什么?第2、3、4节又分别写到了什么?这些东西天上是真的有吗?

(学法指导:从诗歌中找出诗人想到的事物,区别哪些是本来就有的,哪些是诗人创新的。)

街灯想到明星,明星想到街灯。互喻联想写实。天街-珍奇,天河-牛郎织女,提灯闲游。想像创造写虚

【探究活动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8、(任选一个续写,择优推荐)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美的源泉,下面,我们来做这样的一个想象训练:

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续写下边的句子。

[例]甜蜜的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住他,它已经跑了。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月光照在地上,好像

2、牵牛花开放了,好像

3、不信,请看那滴露珠,

4、不信,请看那抹晚霞,

《天上的街市》导学设计

【导学目标】

1、指导读诵诗歌,理解诗意。

2、引导学习联想、想像的写法。

3、培养学生懂得珍视自由幸福的生活。

【导学重点】

读诵诗歌,理解诗意。

【导学难点】

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导学过程】

【导学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10分钟)

1、导入语:晚唐诗人杜牧曾写下一首小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中引用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图片展示)。

著名诗人郭沫若在他的诗歌中也化用了这个美丽的传说,他们的生活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天上的街市》。

2、示标。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4、学生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

5、随机请2个小组的6号学生板演注拼音和听写词语,有问题师傅来纠偏。

【导学二】再读课文,把握内容(15分钟)

1、听读诗歌,根据屏幕所示边听边划出节奏重音,圈出韵脚。

2、学生举手发言。

3、全班齐读,体味诗歌音乐美。

4、过渡语:同学们读得很好!课文题目是《天上的街市》,诗人究竟描绘了天上怎样的生活呢?请小组交流讨论,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5、小组展示阅读。

6、诗歌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是这样的不同,诗人这样写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呢?反复出现“定然”这个词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思考抢答!

【导学三】品读课文,学习写法(10分钟)

1、过渡语:刚才我们感知了诗歌内容,了解了诗人的情感。下面我们来具体弄清楚了本文的写法。

2、学生明确问题后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后,选好小组代表,做好发言的准备。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3、由各小组派代表班上交流回答,有误或不足,由学生来订正或补充。

4、学生读背课文,感觉诗歌意韵之美。

【导学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0分钟)

1、过渡:本诗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意境美妙,语言优美,现在我们也来练习一下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

2、学生任选一个续写,在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在全班展示,师生点评。

3、学生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摘录在导学案上。

【板书设计】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街灯——明星(联想)

街市——珍奇不满黑暗现实

天河——牛郎织女(想象)向往自由幸福

闲游——提灯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10

任务分析

学习这篇童话,最终应让学生明白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告诉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了解丰富的想像和极度的夸张所刻画出的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学本文应理清文章的线索,抓住荒诞可笑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

1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

2能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

3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4能大胆地发挥想像,续写童话。

教学重难点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评价性格;发挥想像和夸张续写童话。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是“三位一体”互生共长的。而学生又是阅读对话活动关注的中心,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自主地与文本(作者)对话,去自行发现、自行构建文本的意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根据《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充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起桥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

课前学习

搜集安徒生的资料及本文写作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线索,分析人物,评价性格。

教学流程

导入

从审美的角度,让学生谈谈对“美”的认识来导入。(板书课题)

请你当小老师

请你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

组织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来介绍安徒生及其创作背景。老师对学生介绍加以评价、补充。

明确: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4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去谋生,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获得学习的机会。17岁开始发表作品。安徒生的创作十分丰富,其中最出色的是童话。他一生共创作了168篇优美的童话,代表作有《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已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教师补充:安徒生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作品主题多为描绘穷苦人的悲惨生活,热情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鞭挞统治者的残暴、贪婪。

整体感知

整个故事围绕皇帝的新装展开,如果课文第一段用小标题“皇帝爱新装”概括,请你快速浏览全文,也用类似的小标题给课文故事拟个提纲。

组织学生先自读、思考、归纳、概括,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再全班交流。

明确: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教师过渡语:围绕“新装”这个中心,作者创设了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孩子揭骗这样一个社会怪圈。

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问题,经过讨论、整合、提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也提供问题,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

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皇帝、大臣及老百姓一开始为什么都不敢说真话?作者为什么最后由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话?

2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在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虚伪、愚蠢;有人认为是揭示人性的弱点,教育人们不要自欺欺人。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3对于文中的人物,如皇帝、大臣、骗子、百姓等我们大致有了一些共同的认识,你能“另辟蹊径”对他们做一番别样的评价吗?

明确:

1皇帝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自然而然地说了假话。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老百姓们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的影响也不敢说真话。因为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还未被当时不良的世风所影响。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让孩子发出“天真的声音”,也是安徒生用童语写童话的具体表现。同时,这“真”“美”的举动也和充斥前文的“假”“丑”的行为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作品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由此可知,本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从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做一个诚实勇敢的人。

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皇帝:爱慕虚荣、荒淫奢侈、昏庸无能、愚蠢可笑、虚伪狡猾、口是心非、自欺欺人。

(具体表现:⑴爱慕虚荣、荒淫奢侈、昏庸无能:从故事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写出皇帝爱穿着的癖好。⑵愚蠢可笑:从被两个骗子用极其简单的伎俩,上当受骗可以看出。⑶口是心非、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却极力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予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⑷虚伪昏庸: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大臣:虚伪愚蠢、阿谀奉承、自欺欺人、迎合讨好(怕丢官)、缺乏自信。他们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力称赞布料的美,并抢着向皇帝介绍衣料如何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别样的评价:⑴皇帝被当众揭穿真相但未杀害小孩、百姓,还是有些仁慈。

⑵大臣们也是迫于形势,无可奈何。

⑶骗子不值得肯定,他们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骗子精明,敢于愚弄最高统治者,以毒攻毒。

⑷百姓尽管是无辜的,但他们有着致命的人性弱点,不敢做“出头鸟”。

联系生活

运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有没有骗人和受骗的经历,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组织学生思考、全班交流。

过渡语:不能缺乏自信、轻信别人、爱慕虚荣,否则就会被当作弱点被他人利用。我们既然尝过被骗的滋味,觉得骗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所以我们自己也不能做这种事,否则我们互相欺骗,那设想一下,我们就生活在欺骗中,谎言从头顶过,从眼前过,从耳际过,在每个角落都飘来飘去,那这个世界还会有光明和温暖吗?还会有爱和团结的力量吗?

迁移拓展

可是偏偏皇帝就生活在谎言的世界中,由于愚蠢、不自信才会在游行时出丑。所以,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放飞想像: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他会怎样演变呢?而那两个骗子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呢?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为本文续写结局。

组织学生写作,再全班交流。

课后学习

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如《海的女儿》、《丑小鸭》、《豌豆上的公主》等,并讲给附近的小朋友听。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11

诵读,是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狼》是《聊斋志异》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文言小说,篇幅短小,文笔简练,意味深长,很适合学生阅读,所以把诵读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本文字词、句式重难点较多,语言理解存在一定障碍,教学时对此也应适当重视。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便于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思维活跃,对生动的情节、蕴含的道理产生较深切的感受。

其中文章第三、四段描写,精彩生动,值得细细品味。

教学目标:

1.诵读文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故事情节,通过揣摩语言,认识狼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理解课文主旨。

3.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少知道这个故事吧,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一位屠夫又和“狼”遭遇了,那么双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文言代表小说家蒲松龄的名篇《狼》,看看狼与屠户的命运究竟如何。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展示作者及作品的介绍: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

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自读指导

1.一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轻声朗读,圈点注音生字,读准课文。学生大概圈点注音以下生字:

缀行zhuì屠大窘jiǒng苫蔽成丘shàn耽耽相向dāndān

目似瞑míng只露尻尾kāo假寐mèi狼亦黠xiá

2.二读课文,小声朗读,自读自译,用方框框出常用的、难理解的词语。学生可能框出以下词语:

缀行从并驱如故大窘顾耽耽相向弛担持刀少时径去目似瞑

意暇甚方假寐黠顷刻诈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的用法:犬、洞、意、遂、故、前、敌

3.三读课文,放声朗读,直至读顺:不漏字、不添字、不倒字、不磕绊、不读破句。

4.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5.译文指导

文言文翻译有“信、达、雅”三个原则。“信”就是翻译准确,合乎原文,“达”就是翻译通畅,“雅”就是翻译得美,要有文采。翻译方法不外乎:“对”、“换”、“留”、“删”、“补”、“调”、“变”七个字。

学生小组翻译,互相质疑。

6.四读情景。《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情景。①读出轻重。②读出快慢。③读出抑扬。

四、复述故事

1.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创造性复述。

提示:①注意小说的情节结构:屠户遇狼(开端)、屠户惧狼(发展)、屠户御狼(发展)、屠户杀狼(高潮、结局)。

②学生可展开想象,可用如下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A设置环境。B添加动静。C加上声色。D安排远近。E配上衬景。F表现心理。如对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以加风声的描写。

学生小组合作,互为补充。

3教师点评。

五、欣赏体味本文精彩描写

每位同学认真地选一个地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欣赏其妙。

老师先举个例子,如“一屠晚归”中“晚”说明当时路上已无人,“晚”渲染出当时的时间及恐怖的气氛,暗示了情节的发展,一个小小的“晚”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请同学们自选角度,品味语言,方法是用你的笔,圈出一个地方,然后写上一两个关键词,体现你的理解和点评。

学生独立进行语言赏析,全班交流。

重点落实文章第3、4段内容,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运用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表现了狼的狡诈。

“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运用了动作、心理等描写。

六、主旨探究

文章在最后一段议论嘲讽的仅仅是狼吗?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地思考,多方面谈感受。

师提示:狼代表了坏人,代表了恶势力,代表了困难。

明确: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特别是在现实社会中,当我们遇

到坏人、恶势力和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应该像文章中的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战胜阻碍你前进的一切,最终取得胜利。

七、拓展阅读

《狼》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把这则小故事和课文作比较,写得如何?又能得到哪些启示?谈谈你的想法吧!

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篇12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做到节奏分明,读准重音,读出感情,并能背诵。

2.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能合理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复述,运用比较法揣摩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运用比较法揣摩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合理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老师激情导入,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一休最喜欢做的一个动作——两手大母指按在太阳穴,闭上眼睛,静静地轻揉。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现在请一位同学有节奏、有感情的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问:诗人看见了什么?(月光)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白霜、故乡)李白思的是什么?(故乡、亲人);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打开书,齐读课题。

3.放录音,整体感知

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朦胧的宁静的静夜中,仿佛见到了模糊的天河岸边有鲛人对月流珠。

4.模仿声音,齐声朗读

老师纠正字音、重音、节奏。

附板书:模糊(mó)(hu),鲛(jiāo),怕会有/鲛人在岸

5.学生自由朗读

分组讨论,自由、合作、探究地学习,想想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哪些是想像的诗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师生讨论归纳,板书

6.配乐范读,领悟旋律

配以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老师融情于景的激情范读。

问:①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感悟到了什么旋律?(学生讨论、归纳:忧伤、迷惘、追寻……)

②哪些诗句充满了忧伤?(学生讨论、归纳: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③请同学们用散文笔法叙说书中的静夜景,(学生讨论、归纳:淡淡的月光就是淡淡的忧愁,故乡的松林啊,依稀在梦中,点点落在笔下,可能身处他乡的缘故,仿佛看到了故乡的月光、松林、白云、疏星、勾起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因此,这几句要念得充满了淡淡的忧愁)

请同学们带着淡淡的愁伤齐读第一节

④哪些诗句充满了迷惘、追求?(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凄婉的鲛人流珠。

讨论、归纳:异乡的月光令人思接万里,故乡的印象充满了淡淡的愁伤,为什么?诗人联想到那银亮壮观的天河被海雾笼罩、隔断、感到困惑、迷惘、追寻,这里的天河指银河吗?不,是诗人所热爱的美丽的祖国。祖国灾难深重,令诗人痛心忧伤,诗人怕祖国的前途茫茫,想到多情的海雾似有泣——远远的海雾模糊,由此,又产生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想象——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⑤鲛人真的是指鱼吗?这泪为什么而流呢?

师生讨论、归纳:鲛人指的是诗人这类爱国青年,他们看到祖国的现实,天河的无处寻觅,只能遥望茫茫的大海,像伤心的鲛人伫立岸边,对月深思,思乡泪、爱国泪、忧心泪,化成一行行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这也可视为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投射吧?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朗读第二节,读出联想的迷惘追求。

7.学生范读,审美陶情,融为一体

学生领悟了诗的旋律,意境,张开想象的翅膀,一遍比一遍读得入调,体会亲切,在反复的诵读中,欣赏景物,陶冶情操,感悟了诗中的情感,这样的情感怎么说呢?(学生讨论、归纳)

板书:表达了诗人忧国思乡之情

8.全班齐读全诗,赏析写作特色

学生在有感情朗读中,揣摩作者的语言。叠韵词“淡淡”“团团”写出景物的朦胧美,令人感到淡淡的愁伤;动词“笼罩”,以动衬静,写出动态、柔和、宁静、朦胧的夜景;“疏”与“漏”的照应,写出了几颗星透过云层无意而自然显露出来,让人看到一丝光明;“怕”字写活了海雾似有情似有泣,诗人的忧与爱感动海雾中的鲛人,使人领悟到鲛人流的不是泪,而是心血、真情,语言精练、含蓄、深刻,表达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了诗人修辞的妙用,第二节以设问开始,以反问结束,令人悬念在心,言尽而意未尽;诗人引用鲛人的典故,显得凄婉动人,真切表达了诗人忧国思乡情。

9.全班齐读第一节,领悟写景美

学生练习:模仿第一节写景,写一段《校园月色》,用比喻、拟人、对比、叠字等修辞手法,发挥想象、联想。

写作之前,老师范读《荷塘月色》片段:“月光如流水,如牛乳,如轻纱,是动态的,柔和的,朦胧的,花和叶笼罩在梦的意境中,杨柳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灌木黑影峭楞如鬼一般,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0.抽几个学生朗读自己的写作,师生共同点评。

五、作业:收集信息,拓展学习

让学生课外收集郭沫若的诗集,如《女神》、《星空》等;赏析他的《夕暮》;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孙莉的小说《荷花淀》,体会现代作品中写月光、月影、月色的妙笔。

六、板书处理

板书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高度概括,反映教学思路,突出教学重点,以文中的主要词句为点,文章脉络为线,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写景抒情,联想丰富,以求自身的情感体验去领会全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

附板书:

月光海雾

写实松林联想天河想象表达诗人忧国思乡之情

白云鲛人

疏星

教学反思:

一、情景创设是导引

学生所处时代毕竟离郭沫若所处的特定时代遥远,不可能设身处地去体验郭沫若的复杂心境。因此,这首诗所含的深刻内蕴和爱国情怀,必须由我来点破。如何巧妙为之?我选用了绚丽的图画,幽雅的古筝,通过视觉、听觉,调动学生的.感觉,将学生引领进郭沫若所处的静夜之中。如此情景的创设,对学生朗读感受音乐美,对赏析诗歌意境美起到了导引作用。

二、反复朗读是基础

如果诗歌不反复朗读,那么情景创设也只是徒劳无功。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某种意义上比赏析诗歌还重要。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才会在脑中不断加深印象,不断完善认知,从而为赏析诗歌打下坚实基础。

三、语言凝练是难点

赏析诗歌可以看内容,析写法。但关键是让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学生如何体会并言说,重在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我在引导学生赏析《静夜》语言凝练时,用《春》中一个“闹”字来抛砖引玉,启发学生来欣赏诗中“漏”一字之妙,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由已知推未知,由熟知解决不知。

四、想象联想是目的

本单元、本诗的重点就是要学生体会想象联想的作用,进而培养其想象联想的能力。我在引导学生赏析第二诗节时,抓住诗眼“鲛人对月流珠”这一景象展开想象,试图激发学生想象联想之潜力。在拓展训练这一环节上更是巩固强化这种能力。

五、板书简洁是亮点

我的板书设计是在简洁的原则上,追求重点突出,学生一目了然,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诗歌描写的重要景物和手法,亦可以帮助学生背诵全诗。

这五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不足时明显的:

1、在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过渡上还不够娴熟、自然,幻灯片放映时,因为手误,把本应对学生预习情况的考查内容提前显示。学生欠缺思考、回答得过程。

2、在诗歌教学情景的引申和体会上还做得不够。“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是全文的诗眼,也是意境升华、拓展部分。但我在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对诗歌“情景交融”这一特点,讲解太突然。

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