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教案 >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

时间: 新华 七年级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考虑到所需教具的准备,例如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怎么写好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1

一、情景激趣:

由小学时学过的叶圣陶先生的两篇文章《荷花》《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入。

二、目标引趣:(PPT展示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情感。

2.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三、识人入趣:(PPT展示两位大师简介)

1、初识叶老。生读注释①内容以及屏幕上相关内容,初识叶圣陶先生。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2、认识张老。生读PPT内容,了解张中行先生。

张中行,河北香河河北屯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四、字词知趣:

1.指生读PPT字词,教师评价。

2.生齐读PPT字词。

修润生疏商酌譬如朦胧别扭

拖沓妥帖诲人不倦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五、感知存趣:

1、请学生速读文章,思考文中写了叶圣陶先生哪些事情?

2、生读文章,师巡视。

3、生回答,师点评总结。

4、师预设:

六、品读悟趣:

这篇文章语言平易,蕴藏的情感却极为深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能够打动你们的段落,然后想一想这段文字应该怎样读,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可以小组齐读这段文字,也可以个人朗读这段文字,读完后,再派代表分析蕴含的情感。

1.生小组讨论,试读,分析。

2.生展示读,师评价。

3.师总结。

4.师展示读。

七、小结存趣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2、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赏析《蝉》这首诗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第一句:垂緌饮清露

(1)垂緌,帽带结在下巴下边的下垂部分。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

(2)清露,纯洁的露水。饮清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质。

(3)该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2、第二句:流响出疏桐

(1)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

(2)“疏”字写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让人感到流响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呼应。

(3)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名声也就不同凡响。

3、三、四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三、四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诗人笔下的“蝉”带有自况的意味。

4、小结:

在众多的咏蝉诗中,李商隐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有名。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观察蝉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二)赏析《孤雁》这首诗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一般咏物诗并不道破所咏之物,但杜甫此诗开篇就唤出“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这是多么执著的精神啊!

2、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1)理解:以“谁怜”二字设问:夕日的都在云端里飞得很远了,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39;失群孤雁呢?

(2)孤雁在干什么?作者为何“怜”它?

明确: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

因为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3、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写孤雁边追边望,望尽天际,似乎又望尽了同伴的身影;追飞不及,心中哀伤不已,好象又听到了同伴的呼喊声。

浦起龙评析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读杜心解》)

4、尾联: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作者为何在尾联提到野鸦?

明确: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诗人的爱憎之情。

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样浓烈,心中是那样悲痛,追求是那样的迫切,但一群野鸭全然不懂,纷纷然鼓噪不停。

诗人以孤雁自比,野鸭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5、赏析:诗中传递出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传递出乱离漂泊中失群者的痛苦心情。

三、赏析《鹧鸪》这首诗

鹧鸪(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首联: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首联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外貌特征。

这种鸟儿喜欢在温暖的荒野里嬉戏。羽毛鲜明美丽由整齐。这种鸟儿与哪一种鸟儿比较相似呢?在类别上应当与山鸡相似。

从首联的描写中,读者已经看出是咏鹧鸪。

2、颈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颔联渲染了什么样的意境?为何提到“青草湖”和“黄帝陵”?

颈联中“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青草湖”“黄陵庙”引起读者对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

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倍感其声之哀怨凄恻。

因此联,作者被称为“郑鹧鸪”。

3、颔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颔联承“啼”字。游子一听到鹧鸪啼声,就禁不住以袖试泪;闺中少妇刚开始唱曲,就传来鹧鸪的啼声,难过得把眉眼也低下来。

“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的啼声感人。

“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的啼声之悲。

4、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尾联“相呼相应”明写鹧鸪雌雄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

在那夕阳西下时分,从湘江两岸的苦竹丛中传来雌雄鹧鸪一呼一应,好象在叫“型不得也哥哥!”怎不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

诗人着意表现鹧鸪的叫声给人的感受,因而更加传神。

赏析:作者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

(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文言词语,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现象,熟读背诵全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

4、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课文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积累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快速记忆能力;

3、了解口技这种传统技艺。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读

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民间艺术,比如变脸、剪纸,然后播放几段口技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

二、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只是,抄在和黑板上,请同学们完成。

三、让同学们找出本文特殊的时间词语,理清课文的三个场景,交代本堂课的学习方法-朗读法,从读中进一步学习课文。

⑴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梦中惊醒。(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第二个场景:渐入梦乡。(一家人闹而复静的情景。)

第三个场景:火起群乱。(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

①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

②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声音变小,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

③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齐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

2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39;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⑶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三个文段都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些描写是侧面烘托,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技艺高超。

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老师泛读,让同学们评价。

3朗读第5段、理解课文结尾一段的作用。

思考:这一段写到“抚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向已。”似乎与第1段相重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再次写到道具的简单,既与第1段相呼应.更是以侧面反衬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让人恍然醒悟,原来一场出神火化的表演完全出自人的口中,而不是借助于其他繁多的器物。)

4提问口技表演如此高超。全篇文章都围绕着哪个字展开?

总结课文第一部分,介绍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演出时间舞台布置、道具、听众情况及演出时的气氛。

而文章第二、三自然段,运用正面描写同侧面烘托相结合。着力描写表演者的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描写课文第一部分,介绍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演出时间舞台布置、道具、听众情况及演出时的气氛。

着力描绘听众的神态,这是侧面烘托。两者结合着写,是为了把表演和它的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突出表演口技之“善”。

文章至此,作者完成了口技者表演前的交代,并在高潮前作好了铺垫与渲染,下文忽然波澜突变则顺其自然。而文中作者不断通过正侧面的衬托烘托表现了口技者的高超技术,围绕一个善字作文章,同时也表现自己高超的描写

布置作业:

个性朗读。背诵课文

总结归纳字词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教学难点

记叙的详略处理。

教学设想

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这首诗叙述评略得当。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读和背诵。

教学课时

三课时。

课前准备

1、反复朗读课文。

2、播放动画片《花木兰》。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花木兰》动画片片断:战场上骑兵千军万马,杀敌报国,喊声震天……

这是迪士尼公司特聘600多名动画大师历时四年才制作成功的动画巨片。

《花木兰》!由此可见《木兰诗》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并已蜚声海外了!

二、作品简介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乐府:最早见于汉初,西汉是指“音乐机关”,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

三、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机杼:zhù(织布梭子)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pèi(缰绳)

燕山:yān

胡骑:jì(战马)

戎机:róng(军事)

朔气:Shuò(北方)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著我旧时裳:zhuó(穿)

傍地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四、听课文录音,全班朗读课文

(第一遍听,第二遍跟读,第三遍齐读)

五、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六、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从对诗歌的诵读中体会本诗的思想感情

1、学生分步朗诵,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感情,互评得失优劣,并讨论归纳朗诵技巧

学生分层模仿朗诵师生讨论归纳朗诵注意点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语调轻语速缓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体现忧心忡忡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问者急切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答者沉稳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语速语调逐渐加快加高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由沉思到下定决心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由轻缓到重快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由轻缓到重急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既紧张又有序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暮”“不闻”“但闻”重读

不闻爷娘唤女声,读出对亲人的眷念之情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和悲壮豪迈的气氛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急促高亢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雄壮悲凉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赞赏功勋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从容辞官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渴望还乡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活泼欢快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前高后低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动词读得响亮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极力表现轻松欢快之情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惊叹与赞美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充满喜剧氛围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由轻到重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赞美自豪

2、再读欣赏:再听课文配乐朗诵,使学生在再次的比较欣赏中,体会录音中朗诵者高超的朗读技巧和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自由朗读,自己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全班配乐朗读。

七、作业

1、抄写全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朗读诗歌的情况。

(抽查: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2、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诗意,有感情地朗读了诗歌,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

依据(诗歌以时间为记叙顺序),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

第一部分(1、2、3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部分(5、6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三、学习第一部分

(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

1、朗读第一部分。

2、木兰原来的身份是什么?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织女。“木兰当户织”。

3、可是木兰在干什么呢?

叹息。

4“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

5、第⑴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为下文设置悬念。(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为何呢?)

6、背诵第⑴段。

7、木兰叹息的原因是什么?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卷卷有爷名”表明名册上有父亲的名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8、在这种情况下,木兰作出了怎样的决定?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9、背诵第⑵段。

10、木兰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后,接着她干了什么?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排比。

(虚写)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

11、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运用了对偶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层层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的神速。

1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写出了宿营地怎样的环境?衬托了木兰出征后的什么心情?

点明了宿营地的荒凉。

衬托了木兰出征后的思亲之情。

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13、背诵第⑶段。

四、多种形式朗读第一部分并背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分组背诵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

2、这一部分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夸张。这两句诗,写出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3、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39;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写出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

4、背诵第⑷段。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分组朗读。

2、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顶真。

3、木兰凯旋归来后得到了什么赏赐?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夸张,对偶,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4、当可汗“问所欲”时,木兰怎样回答?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性格品质?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5、背诵第⑸段。

6、木兰回到家园后,家中各人怎样迎接她?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7、这几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回到家园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8、木兰回家后做了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六个动词)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写出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9、木兰恢复女妆后接着做什么?

出门看伙伴。

10、伙伴们有何反应?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

(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

11、背诵第⑹段。

四、学习第四部分

1、全班朗读。

2、这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比喻、对偶、反问。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多年来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3、“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一段,其原句是是什么呢?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常用来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分辨。

4、背诵第⑺段。

五、小结木兰形象(概括法)

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六、讨论概括──本诗主题

歌颂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赞美了我国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古代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

七、分析这首诗详略叙述的恰当。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

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

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

之所以这样详略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胜利,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而不是战场的情形。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巾帼英雄形象。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来详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

八、学生朗读全诗。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气势感情

九、讨论

生活在古代战乱时代的木兰忠孝两全(忠: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孝:代父从军),那么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又应以哪些具体的行动来孝顺父母,报效祖国呢?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老师总结)

十、全班背诵全诗

十一、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十二、板书设计

木兰诗

故事情节:

一、代父从军、踏上征途。(详写)

二、奔赴前线,十年征战。(略写)

三、还朝辞官,家人团聚。(详写)

四、吟唱比喻,赞美木兰。(略写)

木兰形象: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怀)(详写)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略写)

补充知识

对偶:古代诗文里经常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的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和相关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对偶。

互文:《木兰诗》中有这么两句:“将军百战死,将军十年归。”按字面意思解释是:“将军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归来。”这就使人产生了疑惑,为什么经历了千百次残酷战斗死去的都是“将军”,而从军十年胜利归来的却都是“壮士”那?其实,“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这里相互渗透,相互说明,意义上是合指的、兼顾的。作者为了追求诗句的统一、音调的和谐才分开来写。这种修辞方法叫“互文”,就是上文里含有下文里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意思互相交错、补充。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长妈妈是一个怎样人?

2、把握课文中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

3、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性格特征。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语句,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体会“抑”中“扬”。

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复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疏懒惧惮孤孀

2、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

本篇课文用两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知——精读思考——拓展延伸三步教学,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也可采用讲讲、读读、议议方法。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找出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怎样性格特征。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语句,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这一课时主要任务是整体感知,把握长妈妈性格特征。第二课时,通过对课文前半部分种元旦吃福桔和长妈妈繁琐规矩描写,以及长妈妈讲长毛故事分析,体会作者在这些充满贬义文字后面,对阿长同情与怀念。先分析阿长与山海经故事,体会长妈妈善良仁慈和对我关心爱护之情;再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生活中像阿长一样普通人感想和思考。这一课时主要完成任务是重点段落研读以及课外拓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一段值得回味童年时光,因为那时我们天真无忧。当代作家冯骥才在他文章写道:“我上高中时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书。往昔美好故事,亲切人物,甜醉情景,就想鲜活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了回忆。谁能使过去一切复活?那去世外婆,不知去向挚友,妈妈乌黑卷发,久已遗失那些美丽书,那跑丢了蓝眼睛小白猫……还有快手刘。”我们熟悉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也写过《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关于他童年文章,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将美女蛇故事讲得生动而又诡秘人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专门写他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

二、检查预习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重点检查“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

三、整体感知

(一)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自由讨论。

1、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

2、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阿长性格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形象。

3、依照文中时间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感情态度词句,对比前后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4、作者对阿长有着怎样思想感情?

(二)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要点提示:

1、适当引导,大概意思正确即可。从记叙事件篇幅长短、情节具体程度及表达中心思想可得知哪些是重点。

文章写了:“长妈妈”名字来历。长妈妈喜欢切切喳喳。不许我走动。睡觉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如元旦吃福桔,还教给我很多道理。给我讲长毛故事。给我买来《山海经》。

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2、引导归纳,师生共同小结:

长妈妈名称来历:先前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他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他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他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地位低下,连个像样名字都没有。隐含着作者同情。

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方或自己鼻尖——饶舌多事。

摆大字等细节描写。母亲问起这事时,他不开口。但到夜里依然如故——不拘小节,质朴,有些愚钝。

元旦吃福桔,将福桔“塞在我嘴里”——岁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祝福。

交给“我”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我”关心爱护。

讲“长毛”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话,更是让人看到长妈妈无知和纯朴。

写到买《山海经》时,作者用了相当多篇幅和非常具体细节描写,作者只是随意告诉阿长《山海经》事,他却真买了回来,令作者对他产生了衷心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善良、热心和对孩子关心、爱护。

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美德。

文章自始至终一直在刻画他对孩子关心爱护品质:从他“不许我动”到吃福桔祝福,以及“晒裤子用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道理和后来买《山海经》中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他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

3、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师生共同明确,作者对他“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对他繁琐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而后对他讲长毛故事产生“空前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最后他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敬意”,因为作者说:书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真挚感激、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祝福:“仁厚黑暗地母呵,远在你怀里永安她魂灵!”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人物形象给人意外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就叫先抑后扬写法。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4、纵观全文,作者显示“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同情、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一)分角色朗读六—十七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部分文字写了哪几件事情?作者对这些事态度是怎样?

2、在看似贬义外表下鲁迅先生有没有对阿长同情、怀念与赞美?

要点提示:

1、写了元旦吃福桔、长妈妈叫“我”很多道理和讲“长毛”故事共三件事。作者态度从觉得“麻烦”到产生了不牢靠敬意。表面上看是贬义。

2、首先,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桔往事,写他“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他又有所要求似,摇着我肩”,焦急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他于是十分欢喜似,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东西,塞在我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劈头磨难”,但正是在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愿望啊!他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是孩子,因为并不是他自己吃福桔,而是由他“塞在我嘴里”。

其次,阿长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从对这些繁琐规矩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不然他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再次,作者还用诙谐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故事,令人捧腹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无知、纯朴。这在一个孩子眼中,觉得他有“伟大神力”,从此对于他就有了“特别敬意”。然而,最让“我”对他产生敬意是什么呢?

(二)齐读第十八—二十八自然段

1、在这部分中,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经过。请学生复述买书原因、经过、结果。

2、文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态度?用了什么样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3、“我”为什么会觉得“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4、文中哪些地方书写了作者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要点提示:

1、事情起因:“我”曾在远方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山海经》。可远方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有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事,他告假回家以后四五天,他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敬意。

2、文中写道那位远房叔祖疏懒,别人又不肯真实回答“我”,而长妈妈主动来问,“我”知道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他说了,就连“我”也不抱什么希望,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助“我”。这里用了对比写法,突出了长妈妈善良和对“我”细致入微关爱之情。

3、文中用了“一个霹雳”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欣喜之态。

4、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地母呵,远在你怀里永安她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真实写照。这里用了在记叙中抒情手法。

二、讨论交流

在你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谈一谈你想法和感受。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语言智能发展目标

(1)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3)能初步学会运用英特网和图书馆搜集黄河相关的资料,并做初步的整理。

2、音乐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倾听《黄河大合唱》组乐,特别是课文部分《黄河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感染力。

3、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或信息共享来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设想:

《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气势磅礴,直抒胸臆,读来琅琅上口,使人受到无尽的感染。所以本课教学应以学生诵读为主,从诵读中领会它的思想内容,体会它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重点感悟诗歌的第二节。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与黄河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黄河大合唱》各个部分的mp3音乐和课文录音及黄河景色的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

2、同时黄河景色图片联播

(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

二、话说黄河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学习课文之前同学们先七嘴八舌地说说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黄河的相关资料,3分钟后每组推选1人小结你组搜集到的资料。

(既是对搜集的资料的一次整理,也是借此对搜集资料的方法技巧的一次交流,更是对团队协作的人际交往智能的一次锻炼)

三、多角度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教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初步感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进一步感悟,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及作者的情感。

3、学生齐读再进一步感悟。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通过反复地朗读,既增进了对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有一个丰富的感性体验,也是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语言智能的一次锻炼)

四、欣赏质疑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诗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简述理由。

6、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配乐朗诵、理解性欣赏朗诵,既可以增进了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文的语言智能。)

六、课外作业

1、背诵本首诗

2、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计划开一次以“黄河”为专题的主题班会。

3、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之所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朗诵和搜集资料的语言智能的发展,也为后续学习做一点准备。)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7

学习目的:

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认识人物的品格风貌,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4、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抑”中的“扬”。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疏懒惧惮孤孀

2、复习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设想:

作者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写这篇文章的:先写他“憎恶”阿长、“讨厌”阿长等,但在结尾处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抒发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对于这种情感的变化,要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研读赏析,从而充分体会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同时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延伸,谈谈自己对生活中像阿长一样的普通人的感想和思考。

一、联系体会,激趣引读。

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可怕的美女蛇故事吧?

是啊,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无限的神秘情趣,那么大家还记得讲故事的长妈妈吗?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全体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并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的去写的?(怀念)

2、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

A、交待“阿长”的来历;

B、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态;

C、她懂得许多规矩;

D、讲“长毛”的故事;

E、给“我”买《山海经》。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8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2、有感情诵读精彩段落。

3、引导学生与自己对话,激发学生的爱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读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关注的,可能大多是球星、歌星(包括最热门的超级女声)。但是,你关注过这些你身边的小人物吗?

(点击出现幻灯片组图:棒棒,推板车的人,卖菜的人,拾垃圾的人…)

他或许是送煤气的大叔,卖小菜的老大爷,扫大街的大婶,甚至是朝天门的棒棒…。你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幸福、他们的无奈吗?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今天,作家杨绛,会给我们一个怎样的答案?我们来学习课文《老王》

(出示幻灯片)并板书课题

二、课前热身

检查预习字词情况。(略)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并和周围的同学一起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你认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请用“老王是个......的人”这个句式说话。

(2)老王的不幸,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阅读1—4段)

(3)老王是如何对待作者一家的?(纵观全文思考)

(4)作者及家人给了老王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学生自主思考,讨论。

3师生讨论得出答案。

四、精读感悟

因为仁爱之心的存在,才使作者和老王之间,演绎了一段感人的故事,而将我们的感动和震撼,推向最高潮的,是哪一部分?(老王送蛋,香油)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8—16段

1、教师谈生活体验,并范读第8段

2、学生齐读9—16段

3、出示幻灯片:

(1)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因为......。”

(2)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把你的感动传递给大家吗?

4、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杨绛,生命垂危的老王给你送蛋送油,你哪些方面会做得更好?

五、拓展迁移

因为善良的杨绛,老王凄惨的一生有了一抹温暖的亮色。那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老王那样的不幸者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话实说》节目

1、主持人激情导入。

2、出示图片(弱势群体组图)

3、看了这些图片,在座的各位嘉宾想到些什么呢?请就“如何关心社会弱势群体”这一话题,说说你的看法。

4、每位朋友都表示要多帮助弱势群体,你能仿照例句,对收看这个节目的听众朋友说出你的心愿吗?

例句:“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不幸的人送去温暖”

5、主持人小结

是呀,不幸者的不幸,既有物质上的贫困,还有精神上的失落。那么,我们,不仅在物质上给他们的帮助,更要在精神上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唤醒他们对生命,生活的热情…。我们的实话实说节目至此结束,谢谢各位朋友。

六、结束语

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许多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不管是哪种宗教,都教我们怀有一颗悲悯之心,善良之心,让我们用真爱点亮那些忧伤的眼睛,用真爱温暖那些冰封已久的心灵,让人性的光芒照亮世界,让慈悲的灯盏永悬苍穹。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10

【学习目标】

1、了解邓稼先及杨振宁的有关文学常识。

2、识记:宰割元勋鞠躬尽瘁奠选聘悴曛凛铤摄

3、找出文中重点句、段特别是抒情议论部分并体会其作用。

4、理解邓稼先的人格魅力和为祖国两弹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精神。为实现强国之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学习重点】

1、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全文的重点及各段的重点。

2、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朗读诗歌

天府杨柳塞上烟,问君此去几时还?

实验场上惊雷动,江河源头捷报传。

不知邓老今何在?忠魂长眠长江畔。

这首诗歌的标题是《怀念邓稼先院长》,是邓稼先的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献给他的一支挽歌。他的朋友们为何如此深沉地怀念、崇敬他呢?是因为被他的精神与人格魅力所吸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

二、了解邓稼先及杨振宁的有关知识

三、速读全文,了解各部分主要内容

正音:宰割元勋鞠躬尽瘁奠选聘悴曛凛铤摄

记住六个部分各自的小标题

四、讨论研究

1、阅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邓稼先》的开头与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的传记性文章的开头有何不同?

⑵这些内容与邓稼先有关吗?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⑶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⑷贡献巨大却鲜为人知说明了什么?

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用两弹元勋作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⑵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⑶①段写邓稼先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表明了什么?

⑷⑤段属于什么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⑸邓稼先在重病期间仍然坚持工作,他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精神?

⑹两弹元勋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为什么?

3、阅读第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⑵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⑶⑥段主要强调了什么?想说明什么问题?

⑷⑦⑧段举例的目的是什么?

⑸末段补充说明作者对两人的看法,是否多余?为什么?

4阅读第四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第四部分的小标题有什么特点?其含义是什么?

⑵这一部分写到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是何用意?体现了什么?

⑶这一部分不是直接写邓稼先的光辉事迹的,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5阅读第五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

⑵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呢?

⑶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⑷我不能走这句话表现了邓稼先的什么精神?

⑸引用五四时期的歌曲有什么作用?

⑹最后为什么补充说明我父亲喜欢那首歌?

6阅读第六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骄傲的含义?

⑵这一部分中四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⑶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⑷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39;含义?

⑸这部分是全文的最后一部分,请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五、小结

1、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画出其中关键的词语。

2、全文六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习本文后,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结合文中的句子,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或阅读过的材料谈一谈)

【板书设计】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引子

两弹元勋生平简历贡献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补充延伸扩展

民族感情?友情?进一步扩展

我不能走具体化

永恒的骄傲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学习小说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题目“绝品”的含义。四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从多个角度理解“绝品”的含义,学会做人的原则。

教学方法:

阅读赏析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装裱前后的字画比较导入,激发学生对字画装裱的兴趣。

二、作者介绍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市守望》、《家园笔记》、《黑风白日》、《认识你真好》;中篇小说集《大厂》、《城市热风》、《我曾让你傻半天》等。

三、整体阅读

(一)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二)说说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

学生自由谈。

(三)小说中哪些内容可以称为“绝品”?

学生自由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适时引导,最后归纳小结:画“绝”、技“绝”、人亦“绝”。

(四)根据以上讨论,说说小说以“绝品”为题有何深意?

本文标题一语双关,既点明画品之绝,更点出人品之绝。

四、品味咀嚼

(一)一“绝”——画(唐代珍品)

提问:从文中哪些语句可见此画为“绝品”?

(二)二“绝”——装裱技艺

(三)三“绝”——人

1、小说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常先生、刘三爷、王商人、马氏

2、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是围绕“绝品”而展开情节:“收——藏——送”,而这其中的主体即是刘三爷。

3、简单分析归纳常先生和王商人的形象。

五、布置作业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篇1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要以读促悟,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知文本,理解文本,分析文本,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还要在阅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获得思想的启迪。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一、说教材

分析,研究好所教授的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把教材研究透彻才能把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运用恰当的方法将知识准确地、有效地传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熏陶学生的情感。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阿长与<山海经>》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本文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者用朴素但又不乏幽默的笔触,叙写了阿长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通过事件的详略变化和写作视角的转换,塑造了阿长这个小人物的形象,让作者充满敬意与怜爱,感激与怀念,同情与愧疚,也有温暖与力量。这篇课文在写作角度和阅读方法上来说,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之处。

二、说学情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教师设计课程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教师课程设计好坏的评价标准之一。本节课,我所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鲁迅先生的作品也有了一定的感知,而且,此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对分析人物形象有自己的。然而,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了解,理解起来有些困难,难以理解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感情和阿长这个人物形象。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要求,我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叙述文体的基本特征,学会从不同角度把握文本重点,提高整体把握结构层次的能力。

2.对文本进行细读,揣摩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

3.加强诵读,理解对作者情感态度的体会和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感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把握阿长的人物形象,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

难点:通过品析文本关键词句和分析文本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对阿长的复杂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这两种主要的'教学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重要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我会采用联系旧有的知识的方法进行导入。我会用已经学习过的作品作为切入点导入本课: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走进了鲁迅先生的童年,一起跟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了一遍,游览了鲁迅先生记忆的一角。认识了百草园中讲美女蛇故事的长妈妈。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长妈妈的生活小事,看看她是一位什么样的长者。这样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旧知带新知,学生易于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从整体上进行感知,并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从标题中,你能知道什么信息?2.你认为阿长有什么魅力?对鲁迅先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学生思考之后进行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并向学生明确:文章塑造的主要人物是阿长,也就是长妈妈,着重写了她和《山海经》的故事。依据课文内容,我们还可以知道阿长给作者买来了心心念念想要的《山海经》,这让儿时的鲁迅深受感动,是鲁迅先生记忆中难以磨灭的记忆。从宏观上留下一个印象,方便后文对本文的学习。

(三)深入研读,走近阿长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我会给学生提出一个思考的问题:细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文章开头为什么先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名字由来,为什么要把这个称呼与《山海经》联系起来?

学生自主学习,不懂之处,可以跟同桌讨论。学生回答,教师予以引导,明确之所以这样开头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名字由来,是为了说明她身份低微,是个无名无姓的可怜的人,不被尊重。以阿长入题,一方面暗示作者情感由憎恶到敬重的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以感受到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写法,还给人以亲切感。

然后,我再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分析详略得当的手法:仔细研读课文,反复诵读,找出课文中写了阿长的哪些事情。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从这些事情中,你可以看出阿长是个怎样的人?请运用小组讨论法和圈点勾画法总结出阿长的人物形象特点。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运用不同阅读策略,从标题和课文开头入手,抓住主要事件及安排方式探究人物形象,进而考虑阿长这个人对作者的意义。小组讲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其他同学可以对其进行补充,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报告,由一位同学进行整理,并陈述出来。教师板书出来。

在阅读和交流中,教师给予具体指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入探究。

最后,我进一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结合课文,深入探索作者为什么要写阿长这个人?

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不同的事件着眼,于细节处分析、探究作者的心思。从而明确:阿长毫不计较“我”对她的各种不屑和无礼,真心实意关心爱护“我”,努力满足“我”的愿望,这让成年之后的“我”深感惭愧,同时也倍加感激与怀念。

(四)巩固拓展,了解阿长

在本环节,我会让学生重温经典——《朝花夕拾》,快速浏览,在书上圈画出阿长在哪些篇目中出现过,出现的事件及称呼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发现阿长还出现在《狗.猫.鼠》《五猖会》中,称呼也是在长妈妈与阿长之间变换。完成了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

(五)小结作业,延伸思维

我会这样总结本课:这节课我们对阿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阿长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愈发饱满起来,她作为鲁迅的保姆,给童年的鲁迅以温暖,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给现在的我们以乐趣。大家还想知道更多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

至于作业部分,我会布置学生课后写一个小练笔: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两篇文章,写写你心中的阿长。

9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