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

时间: 新华 三年级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教学自信心。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后记: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__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在绘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利用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2.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教学设施。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做好学生进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确保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__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活动二: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设计和制作的四方连续纹样优秀作品。

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活动三: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演示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转和旋转,拉伸和忸曲等变化的电脑绘画方法和__作。

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动作。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动作,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在作业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作业指导要点

1、上机打开电源,操作电脑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

2、用左侧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先画一个矩形,再用画笔等工具在矩形中进行简单的纹样创作,点取油漆桶,刷子等工具进行上色__作。

3、点取选取工具在画面上选择对象,接着在编辑菜单中点击复制,便可复制对象到系统剪贴板。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现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机,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

教学参考资料

电脑绘画的彩色输出:

在电脑在完成了绘画作品后,除了让其在屏幕上显示外,恐怕我们最想做的还是把作品变成一幅活生生的彩色图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电脑输出设备,目前常用的彩色输出设备有以下几种:

1、彩色喷墨打印机:这是最常用的输出方式,“喷墨”这个词清楚地解释了这种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一束极细的墨水喷到介质上就是一个像素。喷墨打印机不公有墨,还有喷头。喷墨技术使用很广泛,从小型彩色打印机到大型彩色喷绘机都可以应用。喷墨设备的优点是经济,迅速,适合在平面介质上打印。

2、热蜡打印机:热蜡打印机使用有彩色的色带把颜料转移到输出介质上。成像头产生的热量使蜡熔化到介质上,形成鲜艳明亮的色彩。这种热蜡打印机一般为专业图像或广告商的设计输出使用。

3、彩色激光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用迅速产生高质量的彩色图像输出。这种打印机使用激光和干颜料生成图像。激光把颜料加热固定在输出介质上。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太高。

札记:

电脑美术每学期都有,但着重点不同,象本次电脑美术就是四方连续为主,可以以“我的花布最漂亮”为题来进行作业设计。但由于没有打印机,作业效果的展示显得有些苍白。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3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

教学难点

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体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并合理运用音乐欣赏的激情作用。

课前准备

彩笔或油画棒,水彩纸,装饰用小物品,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实例。

教学方法

教法:激发引导、创设情境、鼓励发现

学法:合作学习、探究感知、增知实践

一、音乐切入

师:同学们,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感觉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色彩、体验色彩。

(音乐切入,播放歌曲《天堂》并和同学们齐唱,旨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白云,草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清清的湖水……

(小组交流各自感受)

效果:同学们的情绪得到充分调动,兴趣得到激发,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二、热身练习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感受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最好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放轻音乐)

生:(学生活动:有的小组以诗歌的形式;有的小组以绘画的形式;有的小组以歌唱的形式……)

效果:亲自动手感知,初步体会了色彩的独特魅力。

三、实例展示

师:同学们,能将你们课前收集的实例展示出来吗?(要求在展示的过程中,谈谈哪些色彩搭配的好,是成功的?哪些色彩搭配还不够好,是不足的?并说出成功与不足的理由。)

生:自己谈成功与失败,讲出自己的感受,将自己收集的各种实例(包括丝巾、帽子、花束等)一一展示。

效果:从生活中的素材挖掘色彩的魅力,体验色彩的不同感觉。

四、分析范例

师:播放课件中的优秀案例,并和同学们共同评价。

生:(广泛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效果:同学们在评价欣赏中产生了对色彩的想象力,增强了色彩的感染力。

五、色彩搭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装饰打扮二到三个同学,体现合作性。)(轻音乐)

效果:同学们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进一步对色彩搭配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六、表演展示

生:试做时装模特,进行走台练习。

(学生参与表演,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体现了综合性)

师:播放课件中的音乐及画面。

七、师生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入手,学习了色彩的知识,增强了对色彩的感染力。

生:这节课很开心、快乐,在“玩”中“学”,在“学”中“得”,体验了色彩带来的乐趣。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4

面具,指遮盖全部或部分脸并有眼睛开孔的覆盖物,通常作为舞会、狂欢节或类似的节日、戏剧等的伪装起遮挡保护作用的外罩。

人类戴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面具可能产生于狩猎活动,为了便于接近猎物,猎人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及各种奇禽怪兽,以表示对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妆手段。比如贵州的地戏等。

制作面具的材料:

古代面具以青铜、玉、陶、为主

现代面具多用木头、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做。

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

白色面具

白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纯洁、善良、温和,无害人之心,意味老者长寿,少者无理。对比:京剧中的白色脸谱表示人物性格奸诈多疑,代表人物为曹操

黄色面具黄色面具表示容光焕发、功德广大、知识渊博,系活佛、仙翁所戴。

对比:京剧中黄色脸谱代表人物性格猛烈,代表人物典韦

蓝色面具

蓝色面具表示正义、勇敢,为勇士相。

对比:京剧中蓝色脸谱表示人物性格刚直,桀骜不驯。代表人物为窦尔敦

绿色面具

绿色面具象征贤良智慧;美貌端庄,属于度母或空行女化身的女子。

对比:京剧中的绿色脸谱代表人物性格勇猛,莽撞。多用来表现绿林好汉。

红色面具

红色面具象征权力、威严、正义,表示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凡扮演国王、大臣者均戴红色面具。有时藏戏里宗教跳神中一些男性呈愤怒状也常用红色。

对比:京剧中的红色脸谱象征着忠义。代表人物为关羽。

黑色面具

黑色面具表示凶恶,为凶怒相。

对比:在京剧中,黑色脸谱代表着公正,铁面无私。代表人物为包拯。

半白半黑

半白半黑面具表示嘴甜心毒,两面三刀,专门挑拨离间者。

地戏中的将帅面具最为引人注目,而且造型独特,又有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之分。它们均由面部、头盔、耳翅三部分构成。头盔又有平盔和尖盔之分。

这类面具特别注重头盔和耳翅的精雕细刻。

头盔多以龙、风作装饰。男将多为龙盔,女将多为凤盔,龙、凤可多可少,有头有尾,龙有鳞,凤有羽,形体有圆有扁,形态变化多端。

地戏面具的这一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龙、凤这一民族精神。有一些特殊人物,则龙、凤并用,如李世民是真龙天子,其头盔有龙有凤;关羽是丹凤眼,尉迟恭也有凤眼,他们的头盔也有龙有凤。头盔的装饰,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意象

二龙抢宝、游龙戏珠、龙凤呈祥、凤戏牡丹、龙飞凤舞、双凤朝阳、多喜(喜鹊)多福(蝙蝠)等等都是地戏面具头盔装饰的主题之一。

此外,星宿和神灵也是头盔装饰的重要主题。在地戏剧本和人们的观念中,有一些人物不是世间凡人,而是天上星宿下凡或神灵所变,因而头盔上刻着与人物对应的星宿或神灵以示其身份。例如岳飞、薛仁贵、盖苏文、樊梨花、薛丁山等人物就是如此。

岳飞是如来佛佛座前大鹏转世,头盔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薛仁贵、罗成、马超是白虎星下凡,头盔上刻着一只老虎;盖苏文是条青龙所变,头盔刻着一条青龙。如此装饰,本来被神化了的面具表现得更加神圣了。

耳翅也是地戏面具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使人物显得更加神勇。耳翅有龙翅、凤翅、龙凤翅和葵花翅等等。男将面具多为龙翅,李世民、岳飞、薛仁贵、薛丁山、盖苏文、罗成、马超、韩群虎、胡敬德、单雄信等等都是如此。女将面具则多为凤翅,如樊梨花、陈金定、穆桂英等等。

另外,胡须也是地戏将帅面具的重要装饰,其作用是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年龄,如韩群虎、裴仁基、罗玉、宇文成龙、司马超、伍云召、朱灿等等。

从面部的造型看,将帅面具讲究的是刀法明快,要求有棱有角,轮廓分明,既注重写实也注重夸张。武将面具强调煞气。多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豹子胆、火烧眉、高鼻梁、撩牙嘴,人物形象显得骠悍、勇武、刚烈、威猛、深沉。

文将面具注重灵气,着力于人物内在情感的刻画,人物形象显得威严而又庄重,平和而刚劲。少将面具则为五官端正、剑眉倒竖,多为粉脸小生形象,透着英武、洒脱、阳刚之美。女将面具则讲究秀气、娇媚、端庄、娴静,又不失武戏的人物特征,显现出一股飒爽英姿的精神气质。

用面具艺人的口诀来说,嘴的刻法是"天包地(上齿咬下唇),地包天(下齿咬上唇),上下撩牙分两边;地包天,天包地,吡牙例嘴显神气"。眉气的刻法则是"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根线,武将如烈焰"。眼睛的刻法是"武将豹子眼,女将弯月亮,少将精气足,文将菩萨样"。

将帅面具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特征,除了面部造型、头盔和耳翅的装饰以外,还特别注重用色在人物形象上的表现。一般地,各种颜色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一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红脸多为忠勇刚直的武将,关羽、杨龙、伍云召面具便是;黑脸多为刚烈、勇猛的武将,如张飞、杨玉成和尉迟恭;蓝脸多为果敢之将

如单雄信,麻叔谋;绿脸多为怪异者,如南洋王朱灿、尉迟宝林;白脸多为英武之将,如马超;青脸多为凶恶骁勇之将,二花脸多为守关总兵,三花脸多为反派营垒中的将帅或其他偏将、副将。

将帅面具的面部造型和头盔、耳翅装饰以及用色的变化,使各个人物面具显得栩栩如生,形、神、精、气便浑然一体了。

不拘于生活的自然形态,敢于夸张、装饰。把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线条,巧妙地组织、归纳到一定的'形的图案中来。

脸谱的性格化,并非要把人物性格全画在脸上。人物性格的独立性和它自身的复杂性,只有在情节发展中,通过表演,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脸谱的性格化,就是要表现出符合人物性格的基本神气,是脸谱的色彩和纹榉的综合效果。

满族萨满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满族面具以反映女神为主,其形成时间大约为原始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满族面具是萨满教的活化石,其涉及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神秘粗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为一种纯精神的万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惧感、自卑感逐渐消失后,就漫漫演变成娱乐工具。满族面具由庄重威严的萨满祭奉逐渐转为戏剧娱乐表演。

在清朝,宫廷和民间已广为流传着玛虎戏。“玛虎”为满语,即假面舞,或称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兽革、龟盖、贝壳制成。近世多用高丽纸、桦树皮制成,再刻绘人、鸟、鬼怪脸面形象,或慈祥,或狰狞,千姿百态。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2、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

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课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课队、气球升空、兵马俑、林间小路等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影视资料。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前,什么在后。这些图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近大远小)可别小瞧前前后后,其中还有不少的奥秘,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看没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并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

1、同样是一位学生,我们站在教学楼上看她,在近处看就比较大而清晰,如果她在操场上我们再看她,就小而且模糊不清楚了。

2、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3、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活动二: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找一找语文、数学等课本、课外读物的插图上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有哪些画法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们站队做操的场面,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同学的队伍,并请大家讨论、分析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先画前面的)

活动三:

小组讨论,选定一个主题,以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评价与总结: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布置下节课带剪贴工具。

还没等我把要求讲完,就有的同学开始绘画了,他把前大后小、近大远小的规律弄混了,画出了在一个平行线上大小的排列的画面了,经过我拿其他同学作品的对比,使他明白前后的空间感和左右的排列感是不一样的,他表示以后一定认真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在动手作业。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后记: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圆形、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能用线条等方法表现圆形、方形的组合物象。

2、能力目标:在视觉、触觉感官体验中感受圆形、方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观察物象的方法;在尝试中体验各种材料工具表现圆形、方形物象的乐趣。

3、情感目标:能学会事物的搭配,合作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在参与中感受圆形、方形是一切物象基本形的科学现象;在合作竞赛中,尝试交往与共同努力获取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能用圆形、方形概括、观察和表现物象。

教学难点:感受圆形、方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表现物象。

教具准备:教科书、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总结、讲解、指导、启发与鼓励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程:

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好朋友,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圆圆和方方。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

方方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两个个好伙伴都生气了,谁也不让谁。

引出课题方方圆圆

二授新课:

(一)创设情境,启动主体

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帮忙劝劝它们:

想一想,圆圆、方方还有哪些朋友?

2.看来这两个个好伙伴朋友都很多,本领都很大,生活中少了那个形状都不行。如果没有了圆形,汽车变成方或尖的还能开动吗?如果没了方形,房子变成圆形怎么立得稳?所以这两种形状,在生活中缺一不可。

(二)发挥主体

1.游戏、感受:这个袋子装着两种不同形状:方形、圆形,请同学分别摸一摸,分辨形状,并说出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2.有什么是由圆圆、方方共同组成的?请学生从书上面找出各种形状。

3.能不能用各种圆圆、方方组成一幅画呢?你打算怎么画?欣赏学生绘画作品,看看画面上是怎么用几何形状表现主题的、表达思想的。

(三)创作:

发展主体一起来用方方、圆圆创作一幅画。

四作业评价,小结

1.比一比:谁用圆圆、方方创造的物品最多?谁用它们组成的画面最美?

2.自评:我画了什么?里面那些物体用了圆圆、方方?

他评:用美术学过的知识评价(如点线色美、画面物体形状美、组合美)

师评。

3.本课小结: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圆圆、方方的物品,同学们只要细心观察

就会找到许多有趣的发现。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8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后记: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9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

教学难点

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体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并合理运用音乐欣赏的激情作用。

课前准备

彩笔或油画棒,水彩纸,装饰用小物品,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实例。

教学方法

教法:激发引导、创设情境、鼓励发现

学法:合作学习、探究感知、增知实践

一、音乐切入

师:同学们,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感觉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色彩、体验色彩。

(音乐切入,播放歌曲《天堂》并和同学们齐唱,旨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白云,草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清清的湖水……

(小组交流各自感受)

效果:同学们的情绪得到充分调动,兴趣得到激发,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二、热身练习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感受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最好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放轻音乐)

生:(学生活动:有的小组以诗歌的形式;有的小组以绘画的形式;有的小组以歌唱的形式……)

效果:亲自动手感知,初步体会了色彩的独特魅力。

三、实例展示

师:同学们,能将你们课前收集的实例展示出来吗?(要求在展示的过程中,谈谈哪些色彩搭配的好,是成功的?哪些色彩搭配还不够好,是不足的?并说出成功与不足的理由。)

生:自己谈成功与失败,讲出自己的感受,将自己收集的各种实例(包括丝巾、帽子、花束等)一一展示。

效果:从生活中的素材挖掘色彩的魅力,体验色彩的不同感觉。

四、分析范例

师:播放课件中的优秀案例,并和同学们共同评价。

生:(广泛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效果:同学们在评价欣赏中产生了对色彩的想象力,增强了色彩的感染力。

五、色彩搭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装饰打扮二到三个同学,体现合作性。)(轻音乐)

效果:同学们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进一步对色彩搭配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六、表演展示

生:试做时装模特,进行走台练习。

(学生参与表演,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体现了综合性)

师:播放课件中的音乐及画面。

七、师生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入手,学习了色彩的知识,增强了对色彩的感染力。

生:这节课很开心、快乐,在“玩”中“学”,在“学”中“得”,体验了色彩带来的乐趣。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10

类型:绘画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各种线条元素进行重复排列,学习用疏密、长短、曲直的线条装饰人物。

过程与方法——发现生活服装中美丽的装饰图案。在组织线条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线条的装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民族服饰,能发现民族服装与我们日常穿着服装的差异,感受各种图案的装饰效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线条的疏密表现深浅变化。

教学难点——疏密线条的组合。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练习用点线面重复排列而形成的花纹。能用疏密、长短、曲直的线条装饰性表现生活中的人物。

拓展层面:人物的动态和表情生动有变化,适当添加背景等,整体形成装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优秀作品、教师示范等。

学生——铅画纸、彩色纸、油画棒、记号笔等绘画涂色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了解:

1)提问交流:你知道我国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2)欣赏图片:出示部分民族服装图片,请学生欣赏。并对应出示民族的名称。

请学生说说民族服装的特点,以及与日常服装的区别。

3)简单介绍:教师简单介绍民族服装的相关知识。

二、发现与尝试:

1)出示图片:欣赏,并请学生观察发现民族服装上的`装饰花纹。

2)尝试绘画:画一画找到的花纹并尝试进行改变。

展示与交流

3)师生演示:把某一个花纹进行重复排列,比较不同花纹的组合效果呈现的深浅差异。

教师小结:不同花纹的组合排列会形成深浅不同的视觉效果。

4)欣赏图片:发现更多样的花纹。引导学生注意花纹疏密的安排。

5)揭示课题:疏密的花纹

三、想象与创作:

1)师生示范:了解绘画步骤。

2)欣赏作品

3)提出作业要求:写生身边的人——形象生动、有动态变化

进行装饰的线——用粗细、曲直的线条进行装饰

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与组合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欣赏:

1)作业展示:小组展示,也可全班展示在黑板上。

2)生生互评:从人物形象及线条装饰方面发现他人作品中有特点、有创意的地方。

3)教师简评:

4)课后拓展:欣赏图片,了解其他国家、民族的传统服装。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11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和枝杈的前后交叉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写生培养同学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示美,锻炼同学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在教室里摆几盆盆栽,再准备一些用不周资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2.同学准备学具:绘画工具资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考虑,是什么把我们的学校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同学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同学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交叉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

2.发展阶段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同学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良莠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同学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

三、教学拓展

1.出示用其它资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同学欣赏。

2.启发深长用纸和其它资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12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教师讲述:故事《格列佛游记》引导同学们认知大人国和小人国理由去的事物。

2、同学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或是动画片吗?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活动三:

请学生思考:

1、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时来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小?

5、教师示范大人国和小人国的画面:大人国的大人和高楼、大树先后比较,小人国里的小人和文具,昆虫相比较,展现他们的大和小。

活动四: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活动五:

交流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反思:以前学生画人总是画小了,现在有了大和小的对比,构图比以前好多了。

第二课时

活动一:

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作业。

活动二:

作品交流展示。教师从构图及色彩方面进行总结。

活动三:

游戏:

大人和小人:每个同学将自己画的人剪下来,随意找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是大人还是小人,再找另一位同学的进行比较,看看又变成大人还是小人了?

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反思:

我找到了《格列佛游记》的故事碟片,放了一段给学生们看,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同样的一个人在大人国和小人国不同的遭遇和感受。这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很多,在创作画时想象出了诸如:在小人国一下子割了一亩麦子,在大人国住在苹果屋里……想象力的的丰富促使了画面效果的丰富。结合我给同学们的比较参照,大人为合称其大?小人为何称其小?同学们创作出很多“毛毛虫和小人”“蔬菜国里的小人”“文具盒里的小人过”“奥特曼大战大人国”等等作品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13

课题我的美术“百宝箱”

课题做个存钱罐

课型设计应用

教法观察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富有特色的存钱罐。

2、在构思和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学过程

一、激趣

让学生将自己的存钱罐拿到课堂上,引发存钱罐的话题:

1、存钱罐的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何特点?

2、存钱罐的取放是怎样设计的?

3、你带来的存钱罐适合什么样的人使用?

使学生认识到设计师将造型与实际应用巧妙地结合,使他们感受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方便我们的使用。

二、探讨

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师示范作品:

1、这些作品用了怎样的材料?

2、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适合用来制作存钱罐?

3、它适合给谁使用?

分析讨论的话题逐渐转到:

如何将自己的设想转化成实际的物品呈现出来?

三、操作

进行必要的技法指导,如:怎样在纸盒上开洞,塑料瓶要如何切割等问题。

四、实践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分层次指导。

五、延伸

在制作完成后,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不正确的回答予以积极正确的指导。

课后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有关存钱罐的发展历史、民俗和文学作品来增强本课人文情感的含量,可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1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吃辣椒时的情景,学会用色彩来表现不同味道的感觉变化

2、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具有良好的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构图和色彩来表现辣味的表情特征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视频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播放人的表情表演视频,通过视频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辣的表情的欲望。

2、赏析探究,激发欲望

请同学们回忆酸甜苦辣的表情,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引导大家谈谈酸甜苦辣的表情特征,并进行模仿。在畅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创作欲望。

用课件请同学们观察酸甜苦辣的色彩体现,并让学生了解靓丽的色彩一般用来表现开心、愉悦的心情,灰暗的色彩用来表达难受、郁闷的情绪,通过自由想象,大胆发言,为下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3、发挥想象,创作作品

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创作你的表情,教师进行辅导,并与大家探讨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鼓励大家大胆创新。

当遇到问题时,如画面的节奏感、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大家共同分析、解决,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作时我会播放音乐及图片,作参考,寻灵感。

4、欣赏交流,感受成功

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进行简短表述,如自己画的是什么,最满意的地方等,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15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和枝杈的前后交叉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写生培养同学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示美,锻炼同学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在教室里摆几盆盆栽,再准备一些用不周资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2.同学准备学具:绘画工具资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考虑,是什么把我们的学校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同学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同学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交叉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

2.发展阶段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同学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良莠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同学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

三、教学拓展

1.出示用其它资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同学欣赏。

2.启发深长用纸和其它资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1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真正了解健康的意义,知道健康的含义以及应注意的方面。运用以前学习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性活动。

2、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激发学生关注健康的、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3、通过此项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公众传播意识,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健康卡、记健康日记、制作海报宣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动脑筋做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用具:

铅笔、记号笔、图片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会唱《健康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动一动好吗?

二、新课

“健康”是现代人最重要的财富。健康每一天从小事做起.你能说一说哪些是健康的习惯吗?学生小组讨论:不挑食,爱吃蔬菜,早晚刷牙都是好习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坏处。我们今天就来制作一些漂亮的健康卡来时刻提醒我们和家人来关注健康。

1、学做健康提示卡

1)欣赏各种形式的健康提示卡

2)探索学习书中的立体卡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3)自己设计一张新颖的健康提示卡,材料选择要丰富、色彩要醒目跳跃,提示语要简洁。

2、画健康日记日记画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让大家轮流去做记录,通过图文形式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

3、小组合作做海报海报有大标题、生动的插图、和健康提示语。

4、制作宣传服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些有趣的道具

5、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在校园或社区开展健康宣传。小组成员合理分工。

三、小结

健康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只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美好的将来,才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请大家行动起来,健康每一天吧!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1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圆形、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能用线条等方法表现圆形、方形的组合物象。

2、能力目标:在视觉、触觉感官体验中感受圆形、方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观察物象的方法;在尝试中体验各种材料工具表现圆形、方形物象的乐趣。

3、情感目标:能学会事物的搭配,合作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在参与中感受圆形、方形是一切物象基本形的科学现象;在合作竞赛中,尝试交往与共同努力获取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能用圆形、方形概括、观察和表现物象。

教学难点:感受圆形、方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表现物象。

教具准备:教科书、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总结、讲解、指导、启发与鼓励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程:

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好朋友,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圆圆和方方。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

方方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两个个好伙伴都生气了,谁也不让谁。

引出课题方方圆圆

二授新课:

(一)创设情境,启动主体

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帮忙劝劝它们:

想一想,圆圆、方方还有哪些朋友?

2.看来这两个个好伙伴朋友都很多,本领都很大,生活中少了那个形状都不行。如果没有了圆形,汽车变成方或尖的还能开动吗?如果没了方形,房子变成圆形怎么立得稳?所以这两种形状,在生活中缺一不可。

(二)发挥主体

1.游戏、感受:这个袋子装着两种不同形状:方形、圆形,请同学分别摸一摸,分辨形状,并说出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2.有什么是由圆圆、方方共同组成的?请学生从书上面找出各种形状。

3.能不能用各种圆圆、方方组成一幅画呢?你打算怎么画?欣赏学生绘画作品,看看画面上是怎么用几何形状表现主题的、表达思想的。

(三)创作:

发展主体一起来用方方、圆圆创作一幅画。

四作业评价,小结

1.比一比:谁用圆圆、方方创造的物品最多?谁用它们组成的画面最美?

2.自评:我画了什么?里面那些物体用了圆圆、方方?

他评:用美术学过的知识评价(如点线色美、画面物体形状美、组合美)

师评。

3.本课小结: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圆圆、方方的物品,同学们只要细心观察

就会找到许多有趣的发现。

三年级上册教案美术篇18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船的特征,了解船的作用、构造,能自己设计并用废旧材料做一艘小船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注意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懂得废物利用。设计有创意、美观的船模型。

教学用具:电脑、一艘自制船模型、剪刀、小刀、胶水、彩色纸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出小船,先让学生自己介绍平时看见的船,和坐船时都有哪些印象。

教师:总结刚才学生所讲,播放幻灯片边看边介绍(传统的木船、帆船、游艇、油轮、独木舟、龙舟。)

二、揭示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手工制作课。

今天,老师来教大家动手制作一个小船的模型。刚才我们都看见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片,那就让我们亲手去做一做。

先来欣赏课本中一些小学生制作的模型,观察造型和使用的材料(引导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简单分析制作方法(由学生自己说)。

教师出示一艘自制的船模型,简单介绍它制作的材料和步骤!

三、动手制作。

分小组合作,分工合作方式,同学之间互助一起设计制作属于自己小组的船模型。

制作过程注意事项:(小黑板出示)

1、先构思设计一艘你们要制作的船模型,这艘船需要哪些材料?(学生说)

2、动手做时注意剪刀、小刀等锋利工具的使用,避免误伤他人与自己。

3、合理分工,很重要。这样才能又快又好完成制作。

师:各小组巡视,并指导制作。

四、交流展示。

经过15分钟左右的时间,看看哪个小组先做好。做好后,分别让九个小组,小组组长上台介绍:制作过程、材料使用、如何分工。

五、学生自评

评选小组作品活动:最具创意奖、最具美观奖。(奖品:一颗大红星)

六、课后拓展。

看~平时在我们眼中是废品,可今天却在我们的手中有了它的利用价值,制作船的模型。

只要我们懂得合理的利用,同样可以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今后我们大家要有保护环境意识,懂得再利用。为我们居住的美丽家乡献出一份力量!

1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