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

时间: 新华 三年级教案

设计教案的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小编给大家分享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参考,方便大家参考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怎么写。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盈等10个生字,掌握渴求、盘旋、滑行、绿盈盈等词语。

2、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3、有语气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重点:

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春天到了,和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板书:放风筝)听说过花儿也会放风筝吗?(板书:花儿也会)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1、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分组朗读,或者接读课文)。

3、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读文情况。

刚刚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都有个问题: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请同学们快快地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谈到哪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来想像学习,全诗共有4个小节,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节:写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学生边读边想,天,是这样蓝,风,是那样轻.第二到四小节:描写了远处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画了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好,描画了一幅快乐、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长尾巴的蜻蜓,

分小组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并讨论:花儿也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这里,学生要明白:花儿会放风筝的原因,写出了花儿和小动物的快乐,抒发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和睦相处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学习了本诗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表现春天的美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美吗?想不想再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一会把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学生读文)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谈谈自己想像中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三小节:

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

有的在半空中盘旋滑行

让学生合理想像,补充:有的在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四小节:

不对,不对,那不是风筝,那是让学生进行扩展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盈:注意中间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结构的字。

四、作业:

1、有表情地背诵全诗。

2、说说花儿还会放什么风筝?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2

教材分析:

《礼物》是北师大新世纪版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描写了小作者去年和今年收到家人送给自己的礼物,从中学会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本文以诗歌的形式,语言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有浓郁的生活息,贴近学生生活,适宜朗读、积累和练笔。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三年级上册注重了读书与练笔并行,学习使用优美的句子,变文本语言为中心语言,促感悟之情为笔下之情。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在呼唤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本教学设计以这一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读的实践,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另外,在本教学设计中,围绕“亲情”这个主题,通过扩展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思维训练,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3、懂得礼物的含义,使学生知道感恩,了解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体会亲情的可贵。

4、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

教学重点:

1、随文识字,认识生字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亲人的关爱和期待。

2、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品读《燕子》,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2.略读《古诗两首》,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3.品读《荷花》,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4.略读《珍珠泉》,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教学流程:

一、出示“单元导读”(让学生明白这单元的主题)。

二、课例展示: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有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都展示着自己的壮丽与神奇,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在学习中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二)、感知课文

1、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看看第一单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景色?

2、小结: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我们一起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物。

(三)认读课文生字词

1、认读课文1-4课生字,并要求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加一加,减一减),相机引入“语文园地一”的“读读背背”,说说发现了什么。

2、出示课文1-4课生词,学生认读,相机引入“语文园地一”的“我的发现”(解决单元的反义词)

第二课时品读《燕子》和《古诗两首》

一、品读《燕子》

(一)回忆有关春天的古诗、名句

师:在这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赞颂春天的诗句。

2.配乐读诗句和朱自清《春》节选。

这种写法是多么奇特啊!

(二)朗读、记诵描写春天的语段。

1.出示语段,学生自由读。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段文字,也是描写春天的,自己轻声读一读。

出示:阳春三月,下了几阵蒙蒙的&39;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2.通过教师范读,指导朗读长句。

师范读:“阳春三月,下了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这句话是长句,读的时候要注意有换气的地方。学生个别读,交流读。

3.借助图片,记诵语段。

男女生分别读这段话。

师:文章要多读,多读就能把美好的语言印在脑海里。来,让我们试着背一背。

出示春天的图画,师借助图画上的景物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话。

4.通过理解词语“赶集”,再次记诵。

师:作者说红的花,绿的草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引读时凸显“赶集”一词)集就是集会,包括庙会、灯会、集市等。(随机出示相关的图片)看看图片,联系文章内容,想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师再次引读描写春天热闹场景的这段文字。

(三)梳理作家不同的写作角度,引出作者和课题。

1.出示诗句,引出课题。

师:春天是具有生命力的,古往今来,有很多作家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春天,有的作者抓住了春天的风来描写,贺知章的《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的抓住了春天的花朵来描写,朱熹的《春日》中,“___,万紫千红总是春。”还有的抓住春天的江水来描写,像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我国现代散文家郑振铎(出示相片)却抓住了——燕子(板书:燕子)来描写春天。他觉得(出示文字:“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学生读。)板书:添趣。

2.引背描写春天的语段。

师:这是怎样的百花争艳的盛会呢?引背“阳春三月~春天。”

(四)学习作者对燕子的描写。

朗读1、3、4小节,理清脉络。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燕子》一文中的第二小节,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其余三小节,品味一下燕子是怎样为春天增添生趣的?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这3节,请你边听边想,作者郑振铎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分别请三名学生读一读。

师归纳:从外形、飞行时和飞倦了三个方面来描写。

板书:外形飞行飞倦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4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缺陷,它们对它说:“你怎么不叫?”

“我不会我.....我是从外来的......”

“你这算什么回答啊。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

“干吗要叫?”

“狗会叫,因为它们是狗。它们对过路的陌生人叫,对令人讨厌的猫叫,对着满月叫。它们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白天叫得多,但晚上也叫。”

“也许是这样,可我.....”

“可你是怎么啦?你这只狗可真特别,去,去!总有一天你会上新闻的。”

小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批评。它不会叫,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学会。

“你跟我学。”有一次,一只同情它的小公鸡对它说。那只小公鸡喔喔喔地叫了几声。

“我觉得很难。”小狗对小公鸡说道。

“不难,容易极了。你好好听着,看我的嘴,注意观察,学我的样子。”“总之,你注意观察我,学我的样子。”

小公鸡又喔喔喔地叫起来。

小狗试着照小公鸡的样子做,但嘴里只发出一种滑稽的“咯咯”声,吓得旁边的小母鸡都逃走了。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做就很不错了。你再试试,来。”小狗又试了一次,两次,三次,都没能成功。

从此,它天天都练习,从早到晚偷偷地练。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

一天早晨,当它正在树林里练习,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一只狐狸听到了,心里寻思着:公鸡终于来找我了。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狐狸真的去了,还没忘记带上刀叉和餐巾,因为对狐狸来说,没有比小公鸡更美味可口的午餐了。可以想见,当它看见啼叫的是一只狗而不是小公鸡时,该是多么失望啊。那狗蹲坐着,一生又一声地喔喔叫着。

“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一个圈套?”

“当然啦。你让我以为,是一只公鸡在树林里迷路了,而你却高下圈套想抓我,幸好我发现得及时。”

“我向你担保,我压根儿就没想抓你。我只是在这里练习。”“练习?练习什么?”

“我练习啼。现在差不多已经学会了,你听我叫得多好。”说完,它又洪亮地喔喔叫起来。

狐狸真想哈哈大笑。它在地上打着滚,捧着肚子,咬着胡须和尾巴,竭力忍着不笑出来。小狗感到受了委屈,低着头,含着泪花默默走开了。

附近有一只杜鹃看着小狗走过去,很同情它。

“你怎么啦?”

“没什么。”

“那你为什么这样伤心?”

“唉.....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我不会叫。”

“要是就因为这个,那我可以教你。你听我怎么叫,尽可能模仿我:咕咕......咕咕......咕咕......你听明白了吗?”

“我觉得很容易。”

容易极了,我从小就会这样叫。你试试:咕咕......咕咕......”

“咕......”狗学着杜鹃叫,“咕......”

它那天试了,第二天、第三天又试了。一个星期过后,它已经学得相当不错了。小狗真高兴,心想:“我终于开始真的会叫了,现在别人再也不能取笑我了。”

正好在那几天,人们开始打猎了。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一个枪法很准的猎手经过那里,他听见从树丛中传来“咕咕咕咕”的叫声,就举枪瞄准,“砰!砰!”连开了两枪。

幸好没打中。子弹擦过小狗的耳边,就像在连环画里画的那样,小狗拔腿就跑。它很诧异:“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

狗跑啊,跑啊......

第一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跑到了一片草地上,一头小母牛正在那里安详地吃草。

“你去哪儿呀?”

“我不知道。“

“那就别走了。这里的青草特别鲜嫩。”

“唉,青草不能医治我的病”

“你病啦?”

“可不是,我不会叫。”

“可是,这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你听我叫:哞......哞......哞......还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吗?”

第二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

......

第三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突然停住了。它听见一种奇怪的叫声。“汪汪,汪汪......”

“这叫声像在对我说什么,”狗想道,尽管我搞不清这是什么动物在叫。”

“汪,汪”

......

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是长颈鹿吧?不,也许是鳄鱼。鳄鱼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我得小心谨慎地靠近它。”

小狗在树丛中向传来汪汪叫声的方向匍匐前进,不知为什么,它的心跳得十分厉害。

“汪汪。”

“哦,也是一条狗。”

你们知道吗?就是刚才听见咕咕叫声后开枪大鸟的那个猎人的狗。“你好,狗。”“你好,狗。”

“你能否告诉我,你发出的是什么声音?”

“发出的什么声音?我不是发什么声音,我是在吠,供你参考。”“你这是狗叫?你会狗叫?”

“当然喽。你总不能要求我像大象那样叫,或者像狮子那样怒吼吧。”“那你能教我吗?”“你不会叫?”“不会。”

“你好好听着,好好看着,得这样叫:汪,汪”

“汪,汪”我们的小狗很快就学会了。它又激动又高兴地想道:“我终于找到我应找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几种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理由。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5

【教学设想】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文中的生字;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在以前的学习、阅读和生活中,你了解了哪些聪明的古代儿童?(引导学生走进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儿童)。

2、故事激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古代儿童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才七岁,他很聪明。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3、谈话导入: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4课──司马光(板书)。

二、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初读课文,教师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读课文,强调学生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指导,读准节奏。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集中交流初读课文后的发现和收获。

5、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6、自由练习朗读。(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自己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

四、理解课文大意。

1、自主理解课文。(师: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

4、教师小结,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看解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5、请一个学生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6、带着理解朗读课文。互相交流读懂了什么?(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7、交流学习古文方法:看解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做批注。

五、熟读成诵。

1、自由练习朗读。

2、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3、全班背诵。

六、拓展阅读。

徐孺子赏月

【原文】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解释】

①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②尝:曾经。

③瞳子:瞳孔。

④语:对……说。

⑤然:这样。

⑥戏:玩耍,嬉戏。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6

学习目标

①认识“怒、暮、燥”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内”等14个字。能正确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19个词语。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教师搜集各种鲜花开放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③学生整理自己知道的花草名称,观察自己所喜爱的植物开花的时间。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④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也可制成电脑课件,生字的部首和部分笔画可以闪烁)。

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①钟声可以告诉我们准备的时间,可是你们知道吗?自然界的花也像钟表一样能报时呢。有位植物学家还把不同时间开的鲜花栽在一起,组成一个“花钟”,你们想了解一下吗?(板书课题,读课题)

②读了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③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都在课文里藏着呢,我们一块去寻找吧!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a.自由读全文,遇到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

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让学生挑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后,教师根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③同桌互相说说课文的内容。

读读画画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②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先分组交流,再指名说)

③各种花在一天之内,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我们根据各种花开花的先后顺序来绘制一个“花钟”,好吗?

④同桌合作制作“花钟”。

⑤在小组内展示“花钟”并进行介绍。(要求介绍时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⑥小组内推荐一只最好的“花钟”在全班展示、介绍。

读读悟悟

①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我们先来填一填。

②再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③最后说一说,你觉得哪些表达鲜花开放的词语用得特别好。

课堂作业

①学习生字。

a.出示生字卡片“斗、艳、内、梦、醒、苏”。

b.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c.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d.学生书写。

②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新词(也可作课外作业布置)。

课外延伸

①学生继续搜集各种花儿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看谁在“花钟”上补充的花最多。

②读、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①听写词语。

②指名背、齐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③学生交流搜集资料的情况。

朗读感悟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②小组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③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先同桌交流,再指名说)

讲述“花钟”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植物学家修建的花圃。

②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着画面,当小小讲解员,介绍这个奇妙的“花钟”。

a.在小组内讲述。

b.每组推荐一人全班讲述。

c.评出最佳讲解员。

积累语言

你还喜欢哪部分课文内容,能把它背下来吗?

指导写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湿、娇、嫩、强、适、昆、修、致”,组词朗读。

②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花钟》教学设计二,花钟,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7

教学内容:

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理解积累“设计、杰出、雄伟、横跨、创举、历史、坚固、美观、宝贵、遗产”等词语。

2、指导朗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及历史价值。

3、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读懂第2、3自然段的内容,了解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意义;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杰出智慧和才干的民族。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享誉世界,而石拱桥在世界建桥史上同样是一个创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赵州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祖国的骄傲引出赵州桥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生字:

为了更好的学习课文,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1、全班读上课前板书好的生字词:赵州桥、洨河、安济、设计、杰出、历史、横跨、坚固、雕刻、缠绕、前爪、抵抗、智慧、创举

2、指名读,指名评价。

3、了解多音字爪(鸡爪)(鹰爪)。

4、质疑解答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有重点地识字,词语认读为准确读文做好铺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读了这篇文章,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在本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赵州桥的特点?(板书,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作者在哪一段描写了赵州桥坚固?

【设计意图】:问题的设计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范读并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桥很坚固?

2、通过投影片演示了解桥长、桥宽、以及设计特点,

(1)出示图片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来介绍。

(2)重点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

(3)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练习“既……又……”句式说句子。

4、多种形式朗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地朗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体味本课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解决问题,有效地进行学习。结合图片欣赏,变文字为直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领会赵州桥的特点。

五、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学法指导:

(1)找段读:哪一段写赵州桥美观?

(2)找句读:哪些句子写出赵州桥美观?

(3)结合图片以及课前资料同桌互相学习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2轻声读课文,自学讨论:

3、教师总结,组织汇报。

4、再次有感情朗读并说说分号的作用

5、反复朗读。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二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段,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六、学习第1第4自然段。

是啊,就是这样一座雄伟,坚固,美观的桥是由谁设计建造的呢?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一知道了什么?

(2)“世界闻名”什么意思?“一千四百多年”说明什么?有什么感想?

(3)通读全文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七、指导朗读。赵州桥闻名于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带着你自己学习后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和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八、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不仅是在古代,在当今现代更有许多杰出的建桥。

(图片展示现代化桥梁。)

七、总结全文,板书。

16、赵州桥

劳动人民智慧才干坚固石头砌成大小桥洞既…又

雄伟无桥墩横跨37米

我国宝贵历史遗产美观精美的图案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非常精妙的诗歌——《假如我是一颗种子》。(请同学们拿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这首诗歌通过借用“一颗种子”、“一片绿叶”、“一朵小花”,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用笔划出来,并借用或《字词句段篇》把生字新词的读音和意思弄清楚。

2、交流识记生字的情况:

a、教师用小黑板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并把容易写错的偏旁用彩色粉笔书写。

b、请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检查学生自学掌握情况)。

c、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生字掌握的很好,想不想听老师朗读这篇课文的啊?(想)那同学们应该怎样听?(学生做好准备)然后: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

2、请几名同学分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四、学习诗歌的内容。

学习第一节

1、刚才的三位同学读得很有感情,在第一节诗歌中,作者借用什么抒发自己的情感呢?(指名回答并板书“一颗种子”)

2、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借用“一颗种子”,抒发了自己要努力成长的愿望。(板书:要生根发芽)

3、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1)、“贴”是什么意思?(紧挨)“亮晶晶”是什么意思?(形容物体明亮闪烁发光。)

(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亮晶晶的?(玻璃杯、荧光棒、首饰等等)

(3)、你能用“亮晶晶”说一句话吗?(清晨,小草上挂着的一串串亮晶晶的露珠。)

4、请全体女生读第一节诗歌,男生仔细听。

学习第二节

1、学生默读第二节,边默读边想:这一节诗歌中,作者又借用了什么东西抒发自己的感情?

2、学生回答(指名回答并板书“一片绿叶”)。

3、师:作者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要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的决心。(板书: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

4、“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是什么意思?(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光彩。)

5、在“杜鹃花儿像燃烧的火把”一句中,作者把“杜鹃花儿”比作了什么?(燃烧的火把。)

6、请全体男生读第二节,希望读出“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的决心”。

学习第三节

1、老师带领同学们读第三节。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体会。

a、在这一节诗歌中,作者借“一朵小花”抒发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情感。(教师相机板书:一朵小花——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

b、同学们,诗句中“醉人的清香飘向天涯”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意思是说:使人沉醉的香味飘向很远很远。

c、“春光明媚”又指什么呢?指:春天的风光绚丽多彩,鲜艳悦目。在本课中,指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绚丽多彩,欣欣向荣。

d、师:既然我们了解了“春光明媚”的意思,那“我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又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作者将投入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增添光彩。

五、指导朗读、背诵。

师:同学们,如此精妙的诗歌,我们应该反复诵读。

1、指名有感情地在音乐声中朗读。

2、齐读,赛读。

3、自由读,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13、假如我是一颗种子

一颗种子——要生根发芽

假如我是:一片绿叶——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

一朵小花——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

2、明确要求及思路,激发的兴趣。

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如何明确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

二、展示优秀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

三、经验交流

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2、听了他们的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

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

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

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这样对提高他们的能力会更。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芬芳、争奇斗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2自然段的大意。

3.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语境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的含义。

2.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2自然段的大意。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课件出示图片,配乐,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卡,全班认读,正音。

(2)小组互动,“我说你找”,小组中一个成员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相应词语。

(3)我当小老师: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写错?请你提醒大家。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思考:刚才质疑的问题解决了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2.课件出示课文中出现的花的图片和花的名称。

3.这些花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读读第1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4.你读我写。(教师在黑板上贴钟的演示图,学生读课文,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相应的位置写花名,而且字的色调与花的特点相符。)

(1)第1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第1自然段给我们介绍的一种有趣的现象是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板书:现象)

(3)引导生赏析重点句子,通过品词品句(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开花、欣然怒放、苏醒、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开花、含笑一现),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效果。

5.学生自读,互读,感悟。

6.小结:通过第1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先用一个关键句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意思,然后按时间顺序列举了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和开放的姿态。

7.师生合作朗读第1自然段,背诵第1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发现规律,把字写正确、端正。如“修”“强”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2.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上节课学了《花钟》的生字词,现在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全都记住了。

2.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二、精读第2自然段,了解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1.细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板书:原因)请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2.小组交流:通过读书,你找到答案了吗?

3.集体交流,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并板书:温度、湿度、光照)

4.教师小结,揭示原因: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5.第1—2自然段中,哪句话分别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课件分别出示)

(1)指名读,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总结段意,全段围绕这一个意思写)

(2)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男女读、齐读)

三、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花钟的形成

1.欣赏花钟:聪明的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得像钟面一样,你们想去参观吗?(课件呈现日内瓦最早修成的花钟。板书:应用)

2.赞美花钟:参观完,你有什么感想?

3.比较句子:“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是几点了”“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刚刚”“大致”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能,这两个词语反映了客观事物真实的状况,体现了科学家遵循客观事实的态度。)

四、课后拓展,巧妙运用

1.小组内交流搜集的其他花开放的时间。

2.理解运用:让学生用课本中学到的句式表现花是怎样开放的。

(什么花)(怎样开)。

五、教师小结

作者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是他留心观察,不断探索的结果。我们也要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探索美丽的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教学板书]

13.花钟

现象: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

原因: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

应用:花钟

[教学反思]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教学中我以读为本,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词句的优美,课堂上我力求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再通过欣赏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花钟的奇妙、大自然的奇丽。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认知

①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②读懂课文内容。

2.能力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习,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情感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猜个

谜语

,看你们能不能猜到?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同学们想一下,有谁猜出来了?z荷花{

有谁见过荷花啊?请你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想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二课荷花”。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二、复习生字词。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词,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以下。(挤,蓬,骨,胀,裂,幅,翩,蹈,昨,梦)。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下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

三、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现在请同学们自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②全开的白荷花()。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3.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事情,从而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不但......还“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学习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时珍》这篇课文。

二、自学(略)。

三、读议课文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

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怎样得到父亲的同意开始行医的?

讨论:(用读句了,抓词语,谈体会的方法)

理解“鄙视“、“疑难病症”、“对症良方”。

点拔:从李时珍能想出对症良方,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他治病的本领已经不小了。)

轻声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偷学本领,22岁开始行医。)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完善“一词你怎样理解?

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投影;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李时珍处处为病人着想,医德高尚。)

议;这段讲了什么?

(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4、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余人边听边画

在采药中,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用“_____”画出,他怎样做的?用“…”画出。

读句子,体会意思;

投影;(1)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意思是:他不怕环境艰险,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

(2)许多药物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意思是:他敢于实践,不顾个人安危,医德高尚。)

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李时珍走了()里路,访问了()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

(为写书,李时珍亲自采药,访问百姓。)

5、自学第5自然段,填空:(投影)

他整整花了()年,终于编写出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这部书有()字,记载了()种药物,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议: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完善。)

齐读,说说主要内容;

(李时珍终写出了《本草纲目》。)

四、指名分段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你敬佩他什么?

(这本书一百多万字,一千百种药物,流传世界。)

五、指导分段

1、回忆各自然段意,思考:哪几个自然内容跟编写《本草纲目》有关系?

(三、四、五自然段)

2、点拔;这几段讲的都是编书的事,分别讲了著书的原因、准备、结果,因此可以把他们归并在一起,成为一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归并自然段内容分段的方法。

3、讨论:全文可分为几段?理由是什么?

(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5)

4、小结;用归并自然段内容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要先读懂课文,概括出每个自然段

的意思,再把讲同一个意思的几个自然归并起来就可以了,如果一个自然讲的是

一个意思,可以单独分为一段。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李时珍

1、立志行医―――一、立志行医

2、偷偷学医―――二、偷学本领

3、决心编书

4、采药访问三、编写药书

5、写《本草纲目》

课堂练习

1、组词

较()珍()编()猎()纲()

效()诊()遍()错()刚()

xing()zai()lei()

行载累

hang()zai()lei()

2仿写句子

例: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1)赵明不但喜欢打乒乓球,还()。

(2)不但......不......

1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