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流程,从而增强教学自信心。什么才算好的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24——26页。
设计理念:
注意以生活中丰富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体会,以课件的形式呈现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再安排说一说、画一画,比划比划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讨论,在观察讨论的过程掌握正确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最后通过动手画一画,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适时引导启发提示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实际操作、想象合作交流等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的运动,使学生认识、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并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教学重点:
1、认识平移和旋转;
2、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片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火车在轨道上直线运动。
电梯在上下运动。
小朋友玩电缆车。
[在这儿,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师:同学们见过这些物体的运动吗?你能描述一下吗?
生:见过。
生:火车在向前开,电梯在上下移动,电缆车在向前开。
生:它们都是平着走的。
二、认识平移和旋转。
1、认识平移。
师:像刚才看到的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都是平移。
板书:平移
[在这儿教师直接说明这种运动方式是平移,使学生对平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认识旋转。
课件继续出示:风扇的转动。
飞机螺旋桨的转动。
钟摆的摆动。
师:你能描述一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
生:它们都在转。
师:对,说得很好,这几个物体的运动方式和刚才那几个物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学生讨论。
生:它们的运动不一样。
生:火车、电梯、电缆是平着走的,风扇、飞机的螺旋桨,它们都是旋转的。
[通过比较讨论,使学生充分体会平移和旋转是两种不同的运动现象]
师:像风扇的转动、收音机螺旋桨的转动和钟摆的摆动都是旋转。
板书:旋转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物体的两种不同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3、练一练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推拉窗的运动。
国旗的升降。
拧水龙头。
拨算盘。
旋转门的转动。
拉开抽屉。
转转盘。
VCD光盘的进出仓。
汽车方向盘的转动。
分别出示各个物体的运动,让学生独立判断,说判断结果,并描述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通过观察、判断、描述,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现象]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师:生活中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通过让学生说进一步加深体会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用语言描述出平移和旋转]
指名说。
生:自行车轮是旋转。
师:应该说成是自行车轮的转动是旋转。
生:小朋友滑滑梯是平移。
生:跑步是平移。
师:在跑道上直线跑是平移,转着圈跑是旋转。
(3)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吗?
学生先独立比划,教师再比划让学生判断。平移可以是横着移、竖着移、斜着移,只要在直线上运动都是平移。
[通过用手势比划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三、学习方格纸上的平移
1、投影出示例2
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
金鱼图向( )平移了( )格。
火箭图向( )平移了( )格。
2、确定平移方向。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小房图是向右平移的,这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从箭头可以看出是向右平移的。
[让学生独立观察后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等能力]
3、确定平移距离。
师指着箭头说明:从箭头可以看出小房图是向右平移的。那平移了6格是怎样看出来的呢?
小组内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参与到其中:两个小房图中间空着两个小格,怎么说是平移了6格呢?
指名说讨论结果。
没有生举手。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生:(不说话)
生:可以看小房顶的点平移了6格。
师:说得真棒!图形平移了几格,不是看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有几个空格,而是看图形中每个点的平移距离。
[通过学生的讨论、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通过理性的思考来获取知识]
然后师生共同找一找小房中的有代表性的点来看一看。
4、生试着判断金鱼图和火箭图的平移,把答案填在书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及时点拨。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判断的。
[让学生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图形平移方法的认识]
师强调要根据图形中有代表性的点来判断。
四、试一试。
投影出示“试一试”。
让学生先说画法,教师再提出建议,如: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可分别把三个顶点平移后再连接起来。
指名到前面画一画,其余生在书上画,集体订正。
再让学生说画法,在学生画的时候,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画的情况,对于个别学生及时给予帮助。
[在这儿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既不能被困难吓倒,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五、练习
1、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投影出示)。
2、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投影出示)。
让学生独立画。
指名到前面画一画,集体订正。
六、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观点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图形在方格纸上怎样平移?
生:我知道了平移和旋转。
生:我知道电扇的转动是旋转。
生:我知道怎样平移图形,要平移图形中的点。
……
七、作业:
仔细观察你身边的物体运动,看看还有哪些是平移或旋转,并把它记录下来,告诉你的同位。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确地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植树节马上就到了,你们有什么计划吗?请看明明班的同学在干什么呢?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引出:20×3=
4、讨论算法——20+20+20=602×3=6,20×3=60
三、尝试解决,拓展应用
1、每箱草莓40个,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独立解决,全
班交流)
2、70×830×6600×94×6020×73×80090×58×50700×4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
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本节课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有3捆树苗,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
20×3=60(棵)
答:一共有小树60棵。
需要多少钱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100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这节课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认识几分之一。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由分几个东西每人能分到整数个到分1个蛋糕,每人分不到一个,体会分数的产生过程,而后通过实物图直观显示 的意义。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提供了许多练习形式,为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奠定了基础。借助于圆纸片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不仅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1、谈话:同学们,在家里或在学校你们有没有分过东西呀?(请学生说说分东西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思考教育,并导出平均分)
2、出示例1图(先不出示蛋糕)。问:图上两人在分什么呀?谁来帮他们平均分这东西呢?(根据学生说的结果,板书:2个、1瓶)
3、出示蛋糕,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同桌说说看,你打算怎样分呢?(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分的过程。)
4、问:每人得几个呢?(板书:半个。)
5、师:刚才我们平均分了三样物体,得到了三个结果,你觉得哪个结果比较特别呀?(体会半个这个结果的特别之处:〈1、是汉字。)
6、你能创造一个数或者符号来表示半个吗?(学生独立创造,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7、你想知道现在人们用哪个数来表示一半吗?(板书 )介绍这个数的来历。问:人们为什么用这个数来表示一半呢?(同桌议一议,初步体会各部分的含义)
8、师:这个数就读作二分之一,其实,半个就是二分之一个。像 这样的数,我们称之为分数。(板书分数)
9、下面谁来说说看,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一个蛋糕的 的?
[评:这一学习过程自然又流畅,学生不知不觉中经历了分数的产生过程,并积极的创造分数,并与 比较,体会了分数的优越性,并且初步理解了分数各部分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联系生活,多重感知,理解的意义
1、师:吃完了蛋糕,他们又玩起了折飞机,可是纸只有一张三角形的纸,怎么办呢?(让学生说说怎样平均分?多媒体演示分法)
2、师这样平均分成2份以后,每一份都是原来这张纸的 。
3、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的 。你还会找出其它图形的 吗?(学生动手折)
4、学生交流。
找长方形的 时,请几位同学分别演示,多媒体演示并比较几种分法。
问:为什么折法不一, 形状也不一样,却都是这张长方形的 呢?
[评:理解 是理解其它分数的一个基础,教师以 为突破口,采用联系生活、多重感知的方法,特别是找长方形纸的 的多种方法,使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体会。]
三、尝试迁移,设疑激趣
1、有人也找出了几个图形的 ,(出示图)你认为对不对?同桌讨论一下。
2、那你认为图3的涂色部分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你是怎样想的?(同桌说一说)
3、问:除了红色部分可以用 表示外,还有哪部分也可以用 表示?
[评:从 到 的教学,过渡自然,学生通过迁移、比较、讨论,很好地理解了 的含义。]
四、大胆猜想,自主探索,认识其它分数。
1、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 、 ,猜猜看,你觉得还可能会有其它分数吗?能把它们写下来吗?
2、学生汇报,师示范写。
(选择其中的一个分数,请学生用圆纸片折一折,说一说。)
3、师: 有没有? 呢?(师生一起写)
师:其实分数各部分都有它的名称。请自学教材P100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吗?
问:为什么这些分数的分母都不一样呢?为什么它们的分子都是1呢?
[评:认识分子是1的其它分数,形式较为开放。并通过学生自学,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通过最后一题的分子、分母的比较,学生更深化了对分数的认识。]
五、学习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师:你会折出一个圆纸片的几分之一吗?(学生自由折,上来演示,并将学生折的圆纸片在黑板上。)
2、出示两个分数之后,请学生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问:你认为哪个分数大呢?你是怎样比的?
3、再请学生展示折出的分数,并与前面的分数进行比较。
4、师:老师折出了这张纸的 ,你认为这个 应该排出哪里呀?
5、师:如果折出圆纸片的 ,应该排在哪里?为什么?(让学生体会: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那我们一开始折出的 ,又该排在哪里呢?为什么?(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
[评: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通这借助折圆纸片的几分之一,并为它们排队的方式,符合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也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六、生活中的分数
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分数。出示黑板报图(将其改成 和 的大小),说说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呢?哪一部分大一点?
2、师:你能举些生活中分数的例子吗?(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补充)
[评: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3、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事物,这样我们学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
七、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你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评:最后一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不知不觉中将课堂引伸至课外,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总评]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集中而又不单一,教者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先获得感性认识,又通过观察、折纸等实际操作,把图和数有机结合,在读者讨论、交流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并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而且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数学情感。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三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来是和大家初次合作,同学们想了解为什么由我给大家上数学课?这是我们老师抽签决定的,第一次先抽教几年级,一至五年级你觉得会有几种可能性?抽到那个年级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二次抽科目,语数英你们说会有几种可能性?哪一科的可能性比较大?
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利用数学课研究研究生活中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既活跃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边到处是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玩一玩:
1、活动一——转盘(五分钟)
同学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转盘)现在老师想转动它,大家猜一猜指针最有可能停在哪种颜色上?(学生说)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转动转盘,验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转盘,想不想再猜一猜?(出示两个转盘,学生观察,判断)
班内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说可能性大的原因。
设计意图:在判断的基础上说明理由,是锻炼孩子判断说理的能力,初步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某些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会不同,同时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活动二——抛纸杯(十二分钟)
1)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纸杯,如果老师把纸杯抛出去,掉到桌面上,大家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猜,引导学生补充完整三种情况)
2)问:出现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一样大吗?(学生猜)
3)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抛纸杯,验证一下。
活动要求:
A、先独立活动,每人抛5次,把抛的结果记录在抛纸杯表格中。
B、抛完以后,小组长汇总,把你们小组出现每种情况的次数进行合计。
C、组长统计完以后,观察组长记录的表格,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D、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仔细观察,认真操作,认真记录。
4)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中,指导学生的活动。
5)班内反馈。
A、请学生在班内说说自己的发现,用出现次数的多少来证明可能性的大小。
B、看到这种情况,你有问题吗?(如果学生提不出,教师问)为什么纸杯躺着的可能性大呢?(让学生说说)
C、与我们的猜测怎么样?看来,同学们的猜测能力很棒!
过渡语:我们平时都玩过纸牌,现面咱们看一看纸牌中有没有我们要研究的可能性。
3、活动三——摸纸牌(六分钟)
第一步:摸纸牌
1)教师出示盒子,内装1黑桃2红桃。“盒子里有1张黑桃,2张红桃,任意摸出一张,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种花色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2)盒里再加3张梅花。“如果老师再放入3张梅花,任意摸出一张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种花色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为什么”
(出现三种可能性与牌的颜色有关)
第二步:讨论
师:大家看,现在盒子里的牌,怎么样?(2黑桃2红桃)如果老师要摸出两张牌,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会有哪些结果,填在表格里。
2)班内反馈:三种情况(黑黑、红红、黑红)“哪种可能性比较大?”
3)摸牌验证。9个人上前抽牌验证,组长纪录。
4)观察摸牌记录,说说发现。“观察你们的摸牌记录,是不是我们猜测的三种结果,哪种可能性最大?”
第三步:练习(四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两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人文性的教学内容能有效的接轨学生的生活现实、有效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小组探究,学会合作学习,进一步验证可能性发生的大小与什么密切相关,从而为推理和猜测提供理论依据,弥补各自知识上的缺陷。
4、活动四———抛骰子(八分钟)
师:同学们真棒,都可以当猜测家了。可能性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来读一读这个小知识。课件出示“你知道吗?”,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瞧,在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可都是有心人,那比赛中,会怎么样呢?下面请同桌小朋友,一个当甲、一个当乙,进行比赛,以抛骰子决定胜负,每人抛一次,如果抛到骰子数大于2,甲胜,在这里打个钩,如果抛到小于2,乙胜,在这里打个钩,如果抛到2,重新来一次。
请同桌小朋友一边玩一边填写记录表。
活动结束,师:哪一桌小朋友愿意把你们玩的结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你喜欢当甲,还是当乙?并说说为什么?
(甲胜的可能性大,乙胜的可能性小)为什么说甲赢的可能性大,乙赢的可能性小呢?
(甲抛到3,4,5,6就赢,乙抛到1才能赢)
师:我们小朋友真聪明,从实验中发现,甲只要抛到3,4,5,6就赢,有四次机会,乙只有抛到1才能赢,只有一次机会,结果是甲赢的可能性比较大,乙胜的可能性比较小。那你们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不公平)
师:那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他们的比赛变得公平?
小结:我们同学多会动脑筋啊,用自己的智慧,使比赛变得公平而有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游戏的公平与否,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基础出发来解决,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很好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人文性,因为学生需要的不是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构建自己的数学。
三、返回生活,巩固延伸(两分钟)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快乐么?为什么?
师:小朋友今天学到的还真多,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说说生活中摸奖的现象吗?
师:那你想跟周围摸奖的人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你快乐吗?”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且更加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用数学知识揭示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保持好奇心继续去学习,这才是我们最理想的数学课堂。
四、思考
1、盒子里装9个白球,3个黄球,1个红球,闭上眼任意摸出两个球,结果有几种可能,请列举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有了充分的感官认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让学生把感官认知与理论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事物发生可能性的理性认识和思考。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1至13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因而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因为六年级学生正在经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自主探究、猜测验证、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理解公式中的固定值“π”是如何得来的。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每天下课都会去学校中间的圆形花园玩。如果我绕着它的最大横截面走一圈,大约走多少米呢?这个问题是求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1)熟悉圆的周长的概念。
师:同学们,你能自己先摸一摸圆的周长吗?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找个别学生示范)
生: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2、合作交流
在六人小组内讨论交流求圆周长的方法。
3、汇报展示
①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问:要注意什么?
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无论是滚动法还是绳围法,大家都是把我们没学过的圆的周长转化为一条线段,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曲为直。(板书:化曲为直)
教师质疑:这些小圆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那么花园最大横截面的周长,还能用以上这些方法吗?
生:不能。
4、猜想验证
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
生1:与直径有关。
生2: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
师:孩子们,因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与半径有关也就是与直径有关,因此这节课我们先来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5、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小组合作
要求学生以六人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两人合作测量直径与周长,三人同步计算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第六个人把相关数据按要求填入表格中。补充完整后,看看有什么发现。
周长
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1号圆片
2号圆片
3号圆片
②学习“圆周率”
师:同学们,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的圆计算出的周长与直径的商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实际上,这个商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通常我们称之为“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我们只取它的近似数π≈3.14。(板书:圆周率,π≈3.14)
(3)渗透数学文化
师:孩子们,不仅我们发现了圆周率,古人们同样用自己的智慧得出了圆周率的值是多少。【找学生介绍《周髀算经》中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内容以及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听完了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你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6、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圆的周长始终是直径的π倍,而且知道了圆周率是个常量,如果已知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
生: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
生:C=πd。(板书公式:C=πd)
师:如果已知半径呢?
生:C=2πr。(板书公式:
C=2πr)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孩子们,就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再次看看花园吧!已知花园最大的横截面的直径是15米,如果朱老师绕着它的最大横截面走一圈,大约走多少米呢?要求大家先认真审题,然后把你的过程写到练习本上。
(三)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1.判断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2)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3)π=3.14
⑴、老师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
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老师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⑵、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先
讨论如何画,再操作.
四、课内小结,扎实掌握: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一个茶杯口的直径你有什么方法知道?
结束语:同学们,圆形是一种很漂亮的图案,圆满的人生是我们一生的追求,只有我们努力拼搏、发愤图强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圆满、国家强盛。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4.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的进行笔算和验算
三、教学难点:
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笔算346+93 657+329
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二)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去过湿地吗?
出示图片,介绍湿地情况。再出示信息: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信息呢?
2.交流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相应问题。
预设1: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预设2: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多少种?
预设3: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少多少种?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三)新课展开
1.探究计算方法。
(1)完整出示例3。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师:这道题,同学们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算式:445+298
(2)估算结果并交流。
师:这道题的结果大概是什么?同学们能估算吗?
(3)尝试计算并交流。
师: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同学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全班交流方法:
列竖式计算。
(4)与估算结果相比较。
2.探究验算方法。
(1)自主探索验算方法。
师:这道题算的对不对?同学们会验算吗?
(2)交流方法。
预设1:再重新用原来的竖式计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预设2: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预设3:利用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3)归纳验算方法。
师:大家想出这么多的验算方法,你们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可要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哦。
3.练一练。
我是小医生,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63+979 395+475
4小结提炼笔算方法。
问题1.今天我们做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点?
连续进位
问题2.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算出得数的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问题3.为了保证计算正确,你有什么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进位的小数字不能漏写,做完以后要及时验算。
(四)练习拓展。
先想一想是否有进位,再计算并验算。
67+93 165+78 409+394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收获。
回顾新课导入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一下,下一节课继续研究。
作业布置
作业:第38页做一做,4题。
板书设计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8
【教学内容】
教材第2至3页。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会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它?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二、探索新知:
1、 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1) 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2) 集体反馈交流。
(学生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2、 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快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1) 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 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 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1) 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 集体交流。
4、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在数数,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数学)
三、 课堂总结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睁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你打算怎么做?课后到校园到处看看,边看,边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记下来,明天上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四、布置作业:
从1到10写5遍。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9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树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材分析这是学生在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方的基
础上,继续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材创设“植树”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准许学生用喜欢或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计算,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三、学生状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爱新教材的情景式教学形式,喜欢体验各种活动,不仅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和全体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使学生很有成就感,乐于探索,积极求知。能够用喜欢的方法学习和计算。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你们哪位同学植过树?谁知道植树需要哪几个步骤?笑笑他们班正在植树,我们到现场去看看,检验一下你们说的对不对。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2、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明确全班一共有多少人?一组有几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每组三人,可以分多少组?”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自己观察,从情境中找出有效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探索新知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组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36÷3,并尝试计算。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算式的含义,把各自的算法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小组交流讨论,体验不同的算法,感受合作的快乐。)
2、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发言,得出36÷3=12中的36表示一共有36人,3表示每组有三人,12表示可以分12组。学生得出计算方法:
1、因为12×3=36,所以36÷3=12。
2、30÷3=10,6÷3=2,10+2=12。
3、因为12+12+12=36,所以36÷3=12……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都要进行表扬和鼓励,准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感受集体的智慧。)
4、拓展练习1:
60÷340÷280÷4
66÷346÷284÷4
69÷348÷288÷4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这些算式有哪些规律,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都要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学生列出算式48÷4=12并说说计算过程。
五、教学反思
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体验算法多样化,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懂得欣赏别人,能够取长补短。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备课重点:
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这样的状况并不表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
重点思考:
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兴趣盎然的?
验证的安排,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智慧?
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赋予更多的数学思考?
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金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
1、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
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3、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长方形真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验证,再交流汇报。由于学生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数据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个体的测量结果都证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的使用几分之一表示物体的一部分。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__,使他们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思考问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感受几分之一的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正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理念: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基本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文学上的四大名著都是什么吗?那你们最喜欢哪部名著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有关《西游记》的故事,不过在故事中藏着数学问题,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教师边讲边出示课件。)
2.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见了又大又红的桃子口水直流。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行啊!行啊!”
师傅说:“有4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个?请写下这个数。”谁来帮他们来分分。生:每人分两个。平均分,就是你们两个人分的要一样多,那用数字几来表示呢?生:2“
师傅接着说:“要是把2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生:1个。那用数字“1”。
师傅不紧不慢地说:“要是把1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八戒连忙说:“半个!半个!”“可是半个用一个数该怎么表示呢?”这兄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3.导入:同学们,用什么办法能表示“半个桃子”这个结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在数学王国里分数是一个大家族,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类成员---------几分之一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2(课件一个桃子)
老师:要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八戒和悟空该怎么分呢?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桃子来,动手分一分,怎样把它分给八戒和悟空。小组之间动手分一分和你的组员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讨论)
生:平均分。对只有平均分才公平。记住了一定要平均分。
要把这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呢?生(一半)这一半也就是其中的一份,(教鞭指)这一份是桃子的1/2,这一份也是桃子的1/2,也就是说每一份都是桃子的1/2
教师小结:课件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3.我们说了半天1/2,那么1/2应该怎样写呢?请看先写中间的一条横线,注意这条线要写得平直,它表示平均分,把分的份数2写在横线的下面,把取的份数1写在横线上面,写的时候横线上、下的数要对齐。(板书:1/2)
那么该怎样读呢?(教师板书:二分之一)
练习1
(1)实物小练习,分橡皮、尺子、面包(平均分)
小结:把只有把要平均分的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才能用1/2表示那么下面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1/2表示,为什么?(课件出示)
(二)认识1/4。(教师手拿桃子图)
刚才我们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了八戒和悟空,可是还有师傅和沙僧没有分到。现在我们要把这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四个人应该怎么分呢?生:(把这个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份到这个桃子的1/4)
我们认识了1/2和1/4下面我们来看两组图片。
练习2
1)创造分数。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1/2、1/4,那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
不同分数的作品展示。
师:同学说出这么多分数,那现在你们,就用我们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出你想要认识的几分之一,再涂一涂,表示出你所选定的分数。反馈:学生上台展示(指名学生说)你是怎么折的?写出分数
小结:。
(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那么它们谁大谁小呢?(看黑板图)
1.分组比较2.颠倒图序比较3.同坐比较
教师:通过刚才我们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了吗?同坐商讨一下
利用找到的规律来比较下面几组分数的大小。
练习3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利用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问题
五、故事结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现在我们回头来帮帮猪八戒,它的那半个桃子用什么数来表示?(1/2)
其实分数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去感受,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就会使自己越来越充满智慧!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揭开分数更多的奥秘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并学会设计较复杂的对称图案。
2.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欣赏美丽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欣赏这几幅图案,你能说一说看到这些图案的感受或知道图案代表的意义吗?
2.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的现象观察、探究美丽的复杂图案。
(1)每一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哪幅图案是对称的?(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案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
先在小组内交流评议课前收集的图案是不是具有以上特征,再全班汇报交流。生活中有这么多美丽的复杂图案,它们都是怎样得到的?
(二)解释应用
1.你想不想也来设计一幅美丽的复杂图案呢?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教材第24页)。
学生在书上独立画图,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请画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在画图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2)继续画下去(教材第24页)。
我们一起来欣赏,观察图案,它是由哪个简单图形运用什么现象,经过怎样的变化过程得到的。
(学生汇报。)
2.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利用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的方法设计的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我们能不能把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设计出更美丽的图案呢?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3
教学内容: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4÷2 55÷5
2、计算。
(1)20×30×7 (2)50×6×12 (3)400÷8÷5
(4)450÷6÷3
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
(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3)全班交流评价。
二、要点复习
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
(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有目标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
(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
(4)教师小结。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
让学生了解题意,根据题目中绘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120页的第14、15、16题。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下面那些话是表示重量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问:你见过下面哪几种秤
2.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你知道哪个是重量单位吗?
观察图像,看看他们在说什么?
3.总结: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表示物体有多重!
⑴称一称。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说一说。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拓展应用
1.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2.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算一算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四、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本第52、53页内容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能正确地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互换。
3、能计算经过的时间。
4、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24时计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的进行互换。
教学难点: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教具:
多媒体、学具钟、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9时的钟面)
师:这是几时?这个时刻老师可能在做什么?
生1:我猜老师可能在上课。
生2:我猜老师可能在批改作业。
……
师:大家都猜得不错,那为什么有些小同学会猜得不一样呢?
生:有的说的是上午的9时,有的说的是晚上9时了!
师:一天中有几个9时?
怎样表示才能把两个9时分清楚,不造成误会呢?
教师板书:上午9时 晚上9时
师:在9时前面加上:上午或晚上这些表示时段的词,表示得就清楚明白了,那么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吗?
师:为了把一天的时间记录得清楚明白,广播、电视、邮电、交通等部门采用了另外一种记录一天时间的方法,就是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质疑探究、学习24时计时法
师: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是24时计时法?
生2:24时计时法有什么用?
生3: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
师: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1、体会一天有24小时
师: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学生各持己见)
师:你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0点的钟声是什么时候敲响的?
师:对,晚上12时,既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从晚上12时到晚上12时是一天。
教师拨钟面演示,学生边观察边数:晚上12时……
师:现在几时?
生:中午12时。
师:时针走了几圈?
12小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第一圈:晚上12时 中午12时 12小时
接着演示板书:
第二圈:中午12时 晚上12时
师:一日有几个小时?
1日(天)=24小时
师:一天有24小时,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就是24时计时法。
2、体会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
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的记录一天的时间呢?
多媒体出示钟面:晚上12时记为0时……下午1时记为13时,……晚上12时记为24时。
3、小练(用小黑板出示):
把下面的时间进行分类
凌晨2:00 2:00 上午 7:00 7:00 中午12:10 12:10 下午1:00 13:00 晚上9:00 21:00
(1)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
(2)比较两种记时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相同点:凌晨、上午、中午时数相同。
不同点:下午、晚上的时数不相同。
互换方法:下午、晚上的时数加12就是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数。
24时的时数减12就是对应的普通计时法的时数。
4、应用。
(1)把下面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
凌晨3:40( ) 中午12:00( )
下午1:00( ) 晚上7:30( )
(2)把下面的时刻用普通计时法表示。
1:20 ( ) 12:00 ( )
14:00 ( ) 16:30 ( )
三、求经过时间
出示例题:从上午8时到11时,经过了( )小时(课多媒体演示)
四、口答(多媒体演示)
1、选择填空
小赵去看一场电影,电影从15时放到( )
(1) 9时 (2)17时
(3) 9小时 (4)17小时
2、从6时到12时经过( )小时
3、一个展览馆每天8:00开馆, 17:00闭馆,每天开放( )小时
4、许老师今天上午7时进学校,到下午4时离校,许老师今天在学校多少时间?(课多媒体演示)(比较解法)
五、聪明题
1、小华每天7:00分到校,11:30分回家, 13:00到校,16:00离校,他一天在校的时间是多少?
2、爸爸21:00上夜班,工作8小时,第二天几时下班?
六、总结交流。
1、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2、同学们,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去了的时间是永远不会回来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所以,我们从小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学们!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时间的小主人,合理地安排好每一天的时间好吗?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上午9时 晚上9时
24时计时法: 9时 2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