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

时间: 新华 三年级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规范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优秀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二、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三、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④全班交流。

四、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⑤拓展积累。

二、读读背背

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三、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积累成语。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记记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二、趣味语文(猜字谜)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④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小作者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喜爱,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宽敞、崭新、优秀、苗圃”等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找出打比方的句子,并理解它们的意思。能用“又……又……”造句。

4、初步知道按方位顺序写的段的特征,认识方位词,了解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能按方位顺序介绍自己教室的某一地方。

教学重点:

学会按方位顺序介绍自己教室的某一地方。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大黑板就像一方土地,老师带我们在这里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反馈课前预习情况

1、用自己的话说说初读课文后对“我们的教室”的了解。

2、交流字词自学情况。

(1)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读、记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着重正音:敞崭

●重点分析:敞、崭、喇、圃

(2)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宽敞、优秀、苗圃、栏目

(3)当堂听写生字,校正后请学生将写错的字上黑板订正,再强调。

3、通读课文

●给尽量多的学生读的机会。

●及时纠错。

●难读的几个长句重点跟读。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读“我们的教室又宽敞又明亮”,理解“宽敞”,找找近义词。

2、这句话总的写出了教室的什么?

3、带着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这一段,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2、交流。

●这一段写了教室中间(方位词,明白是什么方位)的课桌椅。(板书:教室中间,课桌椅)

●“教室里最多的要数课桌椅啦!”这一句把第一段和第二段很自然地连起来了。这样的句子叫过渡句。

●积累好词:崭新(反义词:陈旧)

整整齐齐、闪闪发亮(写出了教室的“明亮”)

4、用自己喜欢的语调读读这段话。

五、巩固练习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本(1)中的第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方位顺序写的段的特征,了解读懂这样的段的方法。

2、能自己找出文中的两句比喻句,并明白句意。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自己教室某一处的陈设。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作者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喜爱、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按什么顺序写的段落?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1)这一段话也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时间顺序写的吗?

(2)想想每句话在写什么?哪几句是写同一方面的?用“∣”分开。

2、怎样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1)先看看写了哪几个方位?用“”划出方位词。(板书:课桌前面的墙上、黑板的左上方、黑板右上方)

(2)再看看每个方位写了些什么?用“△”标出。

(3)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说说这段话写的内容。

(4)读懂写出来的几句话,重点读懂比喻句。

A、让学生自己找出比喻句,读一读。

B、引导学生质疑:“一方土地”、“播撒希望的种子”各指什么?

在学生了解了把“大黑板”比作农民耕种的“一方土地”后,启发学生联系本段第2句,理解“播撒希望的种子”,播撒下去知识的种子通过耕耘者的辛勤劳动,将会发芽、开花、结果。学生们通过黑板,接受老师的教育,学好知识和本领,长大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为祖国作贡献,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5)带着这种情绪读整段话。

(6)结合“单元学习提示”小结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①注意写了哪几个方位?②每个方位写了些什么?

(7)把表示方位的几个词写到插图的相应位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段内容。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用学到的方法自学第4自然段,分别用“——”和“△”标出方位词和写的内容,交流。(板书:课桌后面的墙上学习园地)

2、找出比喻句,说说意思。

把什么比作“美丽的花”?“优秀作业”与“一朵朵美丽的花”有什么相象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同学们喜欢这些栏目吗?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喜欢?朗读。

4、提供“左边、中间、右边”三个方位词,把这一段按方位顺序写的段。

(1)自由说(2)指名说(3)同桌说

四、学习第5自然段

读这一段,再一次感受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幸福。结合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懂得珍惜这样幸福的学习生活。

五、小结

小作者介绍自己教室时,介绍得很清楚。先写教室中间,再写到前面的墙上,最后写后面的墙上,全文也是按方位顺序写的。

六、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1)中的第3—7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犹豫、赦免、稚拙”等词语的意思

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办法

1.用开火车读、抢答、游戏等方法理解词语、熟记生字。

2.用小组赛PK赛的形式识记字形。

教学流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掌声》和《一节特殊的课》两课文,同学们可以尽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自学生字。争当记字“小明星”师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培养能力

1.学生默读课文,画己喜欢的词语和生字

2.组内交流,互学互助展示词语,理解意思,不懂的词查找词典、字典互考认字,互助组词

3.汇报展示,多元认读

(1)生汇报字词(师板书)

(2)学生齐读,指读,轮读字词并组词,强调多音字字音

(3)抢答词语的意思(优者奖星)

4.板前检测,认字注音

(1)开火车式给读字注音

(2)学生

5.识记字形,争夺明星

(1)学生汇报记字方法

(2)评出“记字小明星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找出易错的字“圈、英、刷”

(2)书写时主笔的定位。

(3)学生书写在写字本上

四、作业,书写写字书

教学反思

《掌声》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子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由原来的忧郁自卑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赞美了同学们的善解人意,也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地关心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

课文是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的,情节感人,描写细致。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在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小英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小英的同情和对小英改变后的开心心情,通过这样的对比读,无疑为后文学生解读“掌声”的魔力和魅力蓄积了更多的精神能量。在感悟掌声的.内涵这部分教学中,我通过设计自读重点段,谈体会;细读重点段,品字词;再读重点段,指导朗读。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此外我还注重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通过抓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词,用“小英此时在想些什么?”去引导学生体会小英犹豫不定的心理。又如在领会同学们两次掌声的不同意义时,我引导孩子把课文中叙述的语言转变成自己的话,用:“如果小英此时就在我们班级里,你想通过掌声和目光对她说些什么?”“小英听懂了你的掌声吗?”的等情境将学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最后,在理解课文后,我边播放音乐边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有没有得到过别人这样的掌声和给予别人这样的掌声,文章内容得到升华。

这堂课下来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时间安排的不够紧凑,以至于最后显得有点慌乱,“有话没有时间说”,这就说明我前面部分讲解的过于细致,理解的过多,而读的却很少。只是引导学生细细的品味小英的心理变化过程,只是领着学生把内容读了过去,而没有细细的品读。这也就导致了前半部分让学生说话的时间长了些,课上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另外,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读课文感情不够深入,拖音现象严重,有待训练。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4

《小读者》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认识9个生字“灌、辑、刊、诧、版、典、幺、辣、嗯”。积累9个词语“编辑、诧异、出版、杂志、一本正经、字典、火辣辣、错误、良师益友”。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诧异、尴尬、将信将疑、一本正经”的意思。

2、学习课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课文中“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文章主人公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和负责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词语

1、出示课件:同学们,这些杂志、画报你们喜欢看吗?可你们知道这些杂志、书籍在大家拿到手之前都要经过哪些步骤吗? (需要杂志社的编辑叔叔阿姨对大家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校对,最后印刷后才能出版。)

2、对这些刊物中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的人我们称之为编辑。(出示媒体) 学习生字:刊 辑 版 (刊——强调第一笔是横 版——换部首 辑——读音)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发生在小读者和编辑之间的故事。

出示板书:小读者

二、整体感知,概况主要内容

1、这位小读者和编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自学要求

3、交流 读音:幺 嗯 小读者 发现自己喜欢的少年读物中有两个错别字 ,向编辑 提出来 。

师:这位小读者为了向编辑提出这个问题,容易吗?她是怎样做的呢?

小读者 发现自己喜欢的少年读物中有两个错别字 ,便不辞辛劳地跑了很多路,向编辑 提出来 。(提示:不辞辛劳)

三、抓关键词句,深入学习

1、师:老师这里有两个词语谁能来正确地读一读? 出示词语:诧异、火辣辣(拼一拼 读一读)

2、理解诧异。师:诧字的写法要强调(右边是个宅字 强调撇)诧异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词语?(近义词、拆字法) 火辣辣(辣的左边部首)结合课文什么火辣辣?作者感到难为情了,因此脸上火辣辣的。

3、这两个词语都是描写编辑——我感情的变化的,你还能在文中找到我感情变化的词语吗?圈出来(甜滋滋——诧异——将信将疑——尴尬——火辣辣——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学习:将信将疑 尴尬 将信将疑——理解关键字“将”的意思:又。近义词理解:半信半疑 尴尬 ——拼读 (强调尤,不是九)理解意思(查字典)出示词语解释选项;

(1)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2)(神色、态度)不自然 或:“我为什么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有那么多的感情变化呢?李真真的一言一行起了多大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真真 随机出示;

(1)小姑娘从背后的书包里掏出我们最近出版的一期杂志,一本正经....地说:“这里面有两个字错了。”(怀疑什么?相信什么?一本正经的态度让作者相信可能有错字) _我将信将疑是因为小姑娘一本正经的态度来给我们提意见的。什么是一本正经? 通过句子比较理解“一本正经”,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很严肃很慎重、庄重)体会李真真认真的态度。——个别读,男女生赛读

(2)“是的,我查过《新华字典》,”小姑娘抬头看了我一眼,像背书似的说,“十一页第九行,‘蓝天’的‘蓝’应该是‘蓝色’的‘蓝’字,这里印成‘兰花’的‘兰’字,还有,七十页第三行,把‘包公’印成‘包幺’,嘻嘻,谁叫‘包幺’哇„„”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尴尬..的脸色,她不说下去了,悄悄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新华字典》。 _文中“我”为什么而尴尬?读读句子,小姑娘像背书似的说出了正确的两个字,说明什么?(已经记得很熟了,她对于这件事情非常的认真已经看了不止一遍了。) 读读这句话结合课文内容,想象说话: 当李真真看到我尴尬的脸色,心想: 哎呀,我这样说叔叔是不是生气啦, ,于是,不再说下去,悄悄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新华字典》。

通过想象说话,和不再说下去、悄悄地这些词语理解李真真的纯真、善解人意。 不说这个词语写出了李真真体谅我可能觉得难为情。 _ 指导感情朗读。

(3)我仔细核对了一下原文,果然是我们错了,顿时脸上火辣辣的。果然一词证明了小姑娘真的仔细阅读,提出了正确的意见。此时的我脸上火辣辣的,心想:真没想到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竟然那么仔细,我们这些编辑感到真羞愧呀 。

(4)“唔,”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 认真说明小姑娘吧杂志当做了自己的朋友,热心帮助自己的朋友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启发学生思考从哪里看出小姑娘是在及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为了两个错别字特意跑一趟,来回要走好多路。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真诚,一丝不苟)随机板书“来回要走好多路”。

3、小姑娘的言行让我深受感动,望着她远走的背影,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出示句子:“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从时时刻刻和千千万万体会到什么?(体会到编辑的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差错)理解词语:“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写一写近义词(深情厚谊、千言万语、狂风暴雨、山清水秀、情真意切、风轻云淡)

“怎样的人才被称为良师益友呢?”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是因为小读者也会发现编辑的错误,帮助编辑改正,使他受到教育和启发,让编辑们办的杂志更完美。同时读者也是编辑的知心朋友,小读者的夸奖和感谢,让编辑的工作更快乐更有信心。)

(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小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让编辑们办的杂志更完美;小读者的夸奖和感谢,让编辑的工作更快乐让编辑充满信心)、

四、总结

李真真的故事,我们也要向她学习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学习,更要一丝不苟。

1、 补充提示语相关知识

2、 积累课文里对小姑娘的描写

板书设计:

小读者 “我”(编辑)

良师益友 李真真(小读者) 不辞辛劳

诧异 真诚、认真、负责 一本正经 将信将疑 像背书似的 尴尬 悄悄地掏 羞愧(火辣辣)

不安、小声、低头 激动 (难以平静) 十分认真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5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会写“落、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3、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1、理解“关了门做功课”“地下的学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等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

2、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链接诗人,激趣导入

(一)谈话引入

(屏显)“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假如你变成了金色花,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二)链接诗人

1、出示泰戈尔散文诗《金色花》,读句子。

(屏显)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2、交流读后感受:把人当作花来写,想象奇特。

3、揭题引入

如果把花当作人来写,又会是怎样有趣的事情呢?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花怎么会有学校?花的学校是怎么样的呢?

(二)检查朗读

1、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字音字义

读准多音字“假”:让学生联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放假”的意思是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读第四声,如“假期”“假日”“度假”;表示不真实,读第三声,如“真假、假话”。

读准轻声词:“衣裳”读音“shang”,拟声词:“簌簌”读音“sù”。

2、指导读好长句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读好短语

先指导学生读好“无人知道的地方”“一群一群的花”“突然跑出来”等短语。

(2)指导把短语连成句子读。

(三)了解大意

1、读文后,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老师示范圈划词语:跳舞狂欢

3、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主说画面,圈划词语:关门做功课、放假了、扬起手臂。

4、自主概括,串说大意,连起来说说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三、情境朗读,想象画面

(一)情境创设,想象“狂欢”

花孩子们是怎样跳舞狂欢的呢?找出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一: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1、字理识字:舞

甲骨文:一个人两手舞动花枝,后来加双足,强调双足配合双手,和着乐曲,有节奏地踢踏跳跃。

书写指导:四竖要均匀,第二个长横要舒展。

2、根据“舞”字的意思,交流:花孩子们会怎样跳舞呢?(摆动身体、摇晃手臂)花儿们会从哪里跑出来?周围环境如何?

3、雨中“Party”:儿歌律动

抬起头,向上看,对着天空招招手;低下头,地上看,对着草地抖抖手;

抬起头,向前看,对着蝴蝶点点头;转过身,向后看,对着蜜蜂握握手。

4、想象画面

情境创设:小朋友们,我是一只爱睡懒觉的小蜜蜂,刚才没赶上舞会,谁能向我介绍一下刚才花宝宝们开舞会的情景啊?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描述看到的画面。

5、朗读品味。朗读重音指导:突然、跳舞、狂欢。

预设二: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从哪里感受到花孩子们在“狂欢”?(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

借助图片理解:白色的是谁?紫色的是谁?黄色的是谁?从哪里冲出来?出示梨花、薰衣草、紫云英、紫藤、迎春花、油菜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开在树丛里、草地上、墙上、田野里的花朵。

2、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

3、朗读品味。读出“快乐兴奋”的心情,朗读重音指导:冲了出来。

(二)引导发现,关注表达

1、再读句子,联系生活,思考:作者写的是大自然中的什么现象?(植物生长,花开了。)

2、讨论:作者是怎么写的呢?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把花当作人来写的表达特点,感受这样的表达特别地有意思,特别有新鲜感。

3、尝试仿写。

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清风一来,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蜜蜂一来,他们……

……,他们……

你能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花孩子们的表现。

学生练习,交流小结。

四、学写生字,积累词句。

1、“荒”“笛”书写指导

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如“荒”字声旁是“亡”,所以没有一点;“笛”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

2、积累语句。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huāng()野,在竹林中吹着口dí()。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wú()狂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积累运用

回忆雨中“Party”的情景,用文中的词句填一填。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来参加舞会了。

花孩子们(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来参加舞会了。

设疑:还有谁也来参加舞会了呢?

二、想象品味,关注表达

(一)想象品味,体会把万物当作人的写法。

1、划出描写“雷云、树枝、东风、绿叶”的句子,读一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2、划出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联系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吹着口笛”

“互相碰触着”“拍着大手”的意思。

3、情境朗读,想象雷云、树枝的动作,读出轻松快乐的心情。

4、思考:这样写为什么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呢?

5、交流:把自然万物当作人来写。

(二)联系生活,体会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

1、质疑问难,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交流。

预设1:

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学生质疑:花孩子们做什么功课呢?

(1)联系植物生长知识,想一想。通过交流,明白花孩子们做的功课是吸收营养、吸收阳光雨露、努力往上、顶尖冒出、努力往下,扎根生长……

(2)通过朗读指导体会花孩子的心情:植物从种子到开化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呢,有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这么漫长的时间,花宝宝们都要待在黑黑的泥土里,心情怎么样?(厌烦、想透口气、想偷偷溜出去玩)

(3)结合生字“罚”的教学,体会花孩子厌烦的心情。

上面的四:就像一张网,表示逮捕,抓住;言字旁:表示审讯;利刀旁:表

示用刑惩治处罚。

(4)联系自己经历,说说被罚的滋味。老师顺势引导,做功课时不能贪玩。(5)再读句子,体会作者奇特想象。

预设2: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的妈妈一样。

(1)提出疑问:花孩子的家为什么在天上?他们的妈妈是谁?

(2)联系自然现象理解:他们的妈妈可能是阳光、雨露、大自然,所以他们的家在天上,是在天堂里。

(3)联系自己放学后找妈妈的情景,进行想象写话:花宝宝们会怎么找妈妈呢?请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

(4)渗透母爱教育:在小朋友的笔下,花孩子们也和我们一样,爱自己的妈妈。有妈妈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再读最后三段。

(5)再读句子,体会作者奇特想象。

三、回顾写法,聚焦想象

(一)着眼全文,回顾写法

提问:你觉得花的学校有意思吗?你知道泰戈尔成功的小秘诀是什么吗?

(二)交流总结,聚焦想象

小结:把花当作人来写,把花想象成人,让它们具有像人一样的动作、行为、心情,多么富有想象力呀!我们以后要像诗人那样,多观察大自然,当我们的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这种智慧,就叫想象力!

四、链接文本,推荐阅读

(一)链接文本

出示泰戈尔散文诗《榕树》片断,读一读,体会奇特的想象。

妇女们常到池边来汲满水罐,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蠕蠕而动,仿佛睡眠挣扎着要醒过来似的。

(二)推荐阅读《新月集》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6

设计理念: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使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形象树立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坦然”,自主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师生演读4~6自然段后进行分角色朗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使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形象树立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理解“坦然”等词语,进行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过程:

__课前谈话:

老师特别想了解同学们,很你们成为朋友。说说你最佩服你们班谁?从那件事看出,说具体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谈话,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能得到别人的佩服?得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

一、提纲挈领中感悟

老师也特别佩服一个人,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这个人生活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还能准确预测什么时候发生月食,他是谁?怎么猜猜出来的?(从哪知道的?你真会学习!你对课文内容很熟悉。)

你们说祖冲之值得我们佩服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的4——6自然段,你佩服祖冲之吗?佩服他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回答:

A、祖冲之很勇敢。(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祖冲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a勾画出这句话。

b读读,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相机引导理解“听凭”“处置”“坦然”的意思。

c读出“心情平静,没有一丝顾虑”——坦然。(板书:坦然)

d在什么情况下坦然回答?徐州刺史刘延孙要过五十岁生日问七月十五晚上的天气如何,祖冲之说将有月食发生,刘延孙很生气,拍着桌子说“如果不发生月食呢?”

师:对呀,早在1500多年前的&39;古代,人们认为发生月食是不吉利的事,预示着将有大灾大难降临,所以当然生气了。在这种情况下坦然面对,就可以看出祖冲之很勇敢。

e为什么不害怕呢?你怎么知道的?(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f(课件出示:他开始翻阅资料,进行分析。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g、(课件出示:为了知道月食发生的时间,祖冲之()进行研究.当别人饮酒喝茶的时候,他在堆积如山的竹简中寻找相关的资料;当别人——的时候,他在——;当别人在——的时候,他在——

……

师引读:所以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课件出示)

h、读出勇敢。

难怪祖冲之这样不害怕,把你的理解读出来。(课件出示:祖冲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学生指读:“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教师评价:我听出来勇敢,无畏)

i、我从你的朗读中还听出了自信,为什么这么自信?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

(据史料记载,从公元436年到公元459年的23年里所发生的四次月食,和祖冲之预测的完全一样。)

师过渡:哦,事实证明了祖冲之推算的准确无误,难怪他这样自信。

j(引读:课件出示)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这样坦然,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坦然中透着自信,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坦然中透着勇敢,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B我佩服祖冲之预测的准确。

语句是:一会儿,云彩飘散,月亮果然只剩下一点点儿。

从哪句话看出来?从哪个词看出来?(板书:果然)

“果然”可以看出结果和祖冲之预测的一样。

再读这句话。

C、我佩服祖冲之预测的准确。

语句是:祖冲之说:“现在已经开始了!”(说明祖冲之推算非常准确,不仅到年月,已经精确到时刻。)

二、演读中内化语言

(简化教法,创设情境演读。因为四、五自然段对话比较多,所以我决定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演读,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活泼。

师:今年的七月十五日是本大人的五十岁生日,可得好好庆贺热闹一下,把保定的祖冲之叫来,我说祖冲之,七月十五日晚上天气如何?

生:那天晚上将会发生月食。

师:大胆,你难道不知那晚我过生日吗?还敢用月食这样不吉利的话来扫我的兴?吗?大人我平时待你不薄,你怎能这么不识好歹,与我做对?祖冲之你必须给我解释清楚。

生:这是自然现象,两个月前我就推算出来了。

师:(拍着桌子)如果不发生月食呢?

生: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师:你们看,七月十五晚上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家更是灯火辉煌,宾客满堂,一派吉庆祥和,哪能发生月食呢?嗯,圆月被云彩挡住了,我可得问问祖冲之“你看,还能发生月食吗?”[

生:现在已经开始了!(如果前边学生说到,次环节就可以省掉。)

师:你真是瞪着眼说瞎话,明明现在云彩挡住了圆月,你还说月食开始,你长着千里眼不成?有什么凭据吗?

(学生各抒己见谈看法)(精确到具体的时刻,看来祖冲之推算的是多么准哪!)

师:可是,你说的这话谁信呀,难怪有的客人笑着说

生:别胡说八道了,月食是神仙的安排,你比神仙还能吗?

师:随便指学生问:你听出了什么?

师: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齐读第6自然段。

(这样的演读,既帮助学生很快进入故事情境,又引导学生走进徐州刺史刘延孙的内心世界,为下边学生的分角色朗读做了铺垫。学生们在角色转换中,以祖冲之的身份来说、想、读,体会更深刻,揣摩人物内心更到位,积极性也更高。)

三、角色朗读深化理解

1、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4——6自然段。

2、指名分角色朗读。生评价。

3、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4、现在相信你们祖冲之认识的更深刻了,说说你现在佩服祖冲之什么?

师:点评总结到“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

四、说写结合绘画面。

1、(课件出示:众人全呆了。放飞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交流汇报。(适时用成语“目瞪口呆”“呆若木鸡”概括,用“像木雕泥塑般呆立着”“像被孙悟空施了魔法定在了那里”来总起,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理顺条理。)

3、拿起笔来写写吧。

(说完后再让学生写,降低了难度,写的片段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了。)

五、作业:

1、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家长、朋友介绍清楚月食这种自然现象,可通过画图或用物品演示来完成。

2、课下看看“他们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名人的故事读一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7

《三袋麦子》:

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了解同样的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2、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和感悟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8、9自然段,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特点。

(b)抓住三个小动物的语言指导朗读。

四、演绎故事,发展思维。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

2、看插图,想内容,演故事。

3、抓住土地爷爷的三种不同反应,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创造性理解课文内容。

五、利用词串,回归整体。

1、读词串,回想故事内容。

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

磨成面粉保存起来全种下了地

哈哈大笑点点头兴奋地说

2、布置作业。

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复述《三袋麦子》的故事,

二、交流作业“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讲述自己的故事。

三、练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创造性地表演课文。

四、练习书写生字词,会用“抚摸”、“迫不及待”写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8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1篇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和语文园地六组成。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

《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香港,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和宽带网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

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只有宏观地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去思考,去把握,才能使各部分有机地融合,让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总结构。分述部分是按照进入群岛的地点变换由上而下,有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来介绍的。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

23、《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有顺序地来描述的。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叙述小兴安岭四季的特点;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的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24、《香港,璀璨的明珠》:抓住了香港最具特色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来介绍其繁华和美丽。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把课文读懂,在读的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二、本单元学习建议

(一)着眼篇章结构的教学

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快速阅读课文,你会发现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非常有特色。

(二)注重特色段落的学习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写鱼多的一段时可这样进行

师:请同学们来看看分述部分,想一想:分述部分是怎样写出鱼多的?

写出了西沙群岛一带海里所有鱼的样子吗?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总结:你发现了一种分述的方法:举例分述法。举例可以用“有的??有的??”句式,也可以具体说几个事物。

(三)注重积累,夯实语言基础。

包括课内扎实学语言、课外引导学生不断积累。

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课可与本组课文的学习、宽带网的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要从本组学习开始时就提出要求。请打算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的同学和打算介绍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的同学做好准备。

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教师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在双向、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应对的能力。

小组交流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活动。发现同学的进步,发现点滴可取之处。然后在小组内评选出活动的“最佳导游”“最佳解说员”“最佳游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如果大家有兴趣,还可以把这次活动搜集的资料整理好,办一次展览。

习作

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自由选择。可以将习作和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口语交际作为习作前的交流或者把习作作为口语交际前的准备。具体如何操作,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向学生作些习作方面的提示。这次习作要达到“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关键是要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如果有可能,教师可组织一次活动。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展开想象,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具体。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写好后,让学生读一读,改一改。

我的发现

这部分安排的内容是让学生发现:有些词有多个义项,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语义是不同的,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本次“读读背背”安排了五句写景的古诗名句。

教学中,要着重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要鼓励学生从古诗文中摘抄自己喜欢的名句,与同学交流。

读读记记

教学“读读记记”,重点是指导学生读熟、记住,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对词语的意思不必做过多的讲解。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三组词语的特点,第一组是“AABB”的形式,第二组是“又??又??”形式,第二组是“不??不??”的形式。此外,还可以做一些口头的扩展练习,如,“明明白白”“葱葱茏茏”“又肥又厚”“不言不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词语。

宽带网

本次宽带网从“迷人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两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例子,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5、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地图等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

21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天门中断楚江开” 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 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 的立脚点是“日边来” 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子,即西施,春秋越国美女,原为浣纱女,后被越王勾践选入宫中,献给吴王夫差为妃。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啊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四、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五、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准备有关天门山、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

古诗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配画、配乐、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2.课文中的两首古诗,也许有不少学生都会背诵了。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要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含义。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诵读,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

3.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诗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四、教具准备 课件、地图、图片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准备中国疆域图,西沙群岛的图片、录像资料。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资料。如,关于西沙群岛鱼类、鸟类的数据资料。

2.教学本课时首先要注重特色段落的学习,其次要注重积累,夯实语言基础。

3.课文有两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了思考的问题。一处是“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旁边,提出“为什么这样说呢”;一处是在课文的末尾,提出“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课文中的这些问题只是一个引子,教师不要困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以这些问题为凭借,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让学生领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朗读。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如,自由读、小组读、同桌读、范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从感官到内心体会到西沙群岛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指导背诵,要以理解为基础。

5.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这是一个演绎性的问题,就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概念到课文中去寻找具体的内容。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教师不要求多求全,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多说一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少说一点。这道题的重点部分是在第二至六自然段。教师可帮助学生抓住各部分的特点来谈。此外,老师还可以从这道题中引导学生感悟如何把习作写具体,提高习作能力。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

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收集资料、地图、图片等

五、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时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景色的段落,仔细阅读,体会作者有顺序的描写方法。这篇课文,画面感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

2.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物产丰富”进行了具体介绍,这几段的结构、写法相似。根据课文的这个特点,适宜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可以自定段落,自选学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教学方法的多重组合,将紧张的学习变为愉快的活动。

3.课文用准确的词句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十分形象、生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来,反复朗读、体会。

4.本课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要以读为主,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

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背诵方式和段落练习背诵,可以想象情景背诵,可以抓住段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背诵,还可以看着插图背诵。

5.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一、教材分析:

《香港,璀璨的明珠》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向我们展示的是现代都市风采,让人们感受到香港的美丽和繁华,从而激发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围绕“璀璨”这一题材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第一自然段先是对香港一些基本情况的概述;第二到五自然段分别围绕“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具体介绍香港的繁荣美丽;最后一个自然段紧扣课题、画龙点睛,赞颂了香港 “真是我们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首尾呼应,中间4个自然段都能紧扣开头第一句叙述。

作为略读课文,本课另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运用前面习得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不应做过多的分析和讲解。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四、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2、课件

语文园地六

一、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课可与本组课文的学习、宽带网的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要从本组学习开始时就提出要求。请打算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的同学和打算介绍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的同学做好准备。

在小组交流、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可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如果大家有兴趣,还可以把这次活动搜集的资料整理好,办一次展览。

二、习作

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自由选择。可以将习作和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口语交际作为习作前的交流或者把习作作为口语交际前的准备。具体如何操作,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向学生作些习作方面的提示。这次习作要达到“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关键是要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如果有可能,教师可组织一次活动。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展开想象,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具体。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写好后,让学生读一读,改一改。

三、我的发现

这部分安排的内容是让学生发现:有些词有多个义项,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语义是不同的,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四、日积月累

本次“读读背背”安排了五句写景的古诗名句。教学中,要着重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要鼓励学生从古诗文中摘抄自己喜欢的名句,与同学交流。

教学“读读记记”,重点是指导学生读熟、记住,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对词语的意思不必做过多的讲解。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三组词语的特点。

宽带网

本次宽带网从“迷人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两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例子,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因“宽带网”布置的任务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收集可以结合单元中课文的学习先行提出。

[学习目标]

1.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上有不同的意思,认识到词的意思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积累有一定结构规律的词语和优美的古诗句,交流宽带网信息。

2.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区分字义,交流资料信息。

3.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富饶。

教学设计

21《古诗两首》

课型 古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苏轼吗?谁来背背他们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这两位诗人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们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二)合作交流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2、多媒体出示课文。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品读体验

学习《望天门山》

1、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师指导

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2、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3、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巩固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设计

21、古诗二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天门 中断 水光潋滟 晴

碧水 回 山色空蒙 雨

青山 相对出 西湖 西子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图片与文字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2、初读课文

①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二、合作交流

1、检查自读情况。

2、检查生字新词。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三、品读体验

1、凸现重点。

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

b.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

2、自主感悟。

a.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b.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

3、合作探究。

探究一:(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a.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b.海水真美呀!说说看,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c.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探究二:(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a.你为什么喜欢这两段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b.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c.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探究三:(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a.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b.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c.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d.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探究四、(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非常宝贵的服料。a.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b.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师总结全文: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四、巩固延伸

1、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2、向学生提供关于“西沙群岛”的网址,引导学生课余可以上网浏览,全方位认识了解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总述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海水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分述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

总述 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情境导入: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2、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3、初读感悟: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再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二、合作交流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2、重点指导难读的字。抽chōu 浸jìn 缕lǔ 软ruǎn

3、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4、说说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品读体验

1、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学生说喜欢的原因,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体验“抽出”的过程。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2、多媒体出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教师引导: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学生朗读体验,感悟“封”字用得真好。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夏天的画面。学生再次感受夏日小兴安岭的美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3、朗读交流,多媒体出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学生读课文,想像秋天的画面,演示“落叶在林间飞舞”的情景。

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感悟。

4、多媒体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看着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学生交流喜欢的原因。师:你能把自己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大家评价。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突出“积满”“又松又软”“舔着又肥又厚的脚掌。”

播放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深入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巩固延伸

1、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

2、选择家乡的一处景色,仔细观察,再写一写。

板书设计

美 大

丽 春 抽出新枝 小溪淙淙 花

的 夏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园

小 秋 叶子飘落 果实累累 大

兴 冬 树上积雪 物产丰富 宝

安 库

语文园地 六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照片小黑板,词语卡片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

三、生生交际。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四、全班展示交流。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五、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习作

一、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二、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香港,璀璨的明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三、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四、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五、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六、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一、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二、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三、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2、指名读。集体齐读。

3、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四、读读记记

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AABB式, ABAC式

3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4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风景类,物产类;

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通过句子比较,体会到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朗读课文。从第3、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4、自选句子读一读或写一写。

5、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朗读课文,从第3、5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背诵。

3、自选句子读一读,写一写。

4、激发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写字。

教学难点:把字写得正确、规范、整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

二、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检查背诵课文3或5自然段。

引导:一只小喜鹊掉到了地上,被好心的郭奶奶带回了家,郭家母女对小喜鹊关怀备至请你背一背描写郭家母女关心、爱护小喜鹊的自然段。

从此,小喜鹊就离不开郭家母女了,小喜鹊都是怎样做的,你再背一背。

三、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

狂刮弱存至展跃止撒跳蛋

2、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合体字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存至止可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也可以按笔画或笔画加部件的方法记。

注意:撒、坠、巢的读音

3、指导书写。

展:被包围部分是7画,不要在竖提旁边加一撇。最后两笔是撇、捺。

存:书写时注意“丨”、“子”的位置。

跃:右边是“夭”不是“天”

4、写生字。

要求:

a、从整体上去观察一个字,观察时,要用心地把字形记在心里,然后一气呵成,不要看一笔写一笔。

b、写好后,要对照范字进行自我反馈,要争取每写一个字都有所进步。

四、完成课后习题:

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3个生字,希望大家记住所学生字,并能运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或“我知道的益鸟”为题写稿,向板报组投稿。

六、作业:抄写生字,读或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11、小喜鹊的两个家

展撒

课后反思:生字掌握的较好。

第二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理念:课文学起来没有什么难度,在学习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自学,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学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真正原因。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话能力。

4、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以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重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以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难点: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真正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小喜鹊的两个家》,请同学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喜鹊有两个家

师:同学们你们有几个家呀?

生:一个

二、整体感知

师:奇怪了,小喜鹊怎么会有两个家呀?它到底有哪两个家呀?请同学快速读课文后告诉我答案。

生:一个是大喜鹊建的鸟巢,也就是它自己的家;一个是郭奶奶的家。(师板书:郭奶奶的家、小喜鹊自己的家)

师:老师发现你们读书读得真仔佃!一下就找到了答案。下面谁再来说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使小喜鹊本来有自己的家――鸟巢了,怎么还会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自己的家?

(一天,狂风刮断了树枝,鸟巢从树上掉下来,三只柔弱的小喜鹊坠落到地上,其中两只当场就死了,只有一只幸存。被郭奶奶发现后,救回了家并对它关怀备至,使小喜鹊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了自己的家。)

三、细读课文,体会郭奶奶对小喜鹊的关怀备至

师: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下狂风过后小喜鹊的家被破坏成什么样了吗?(指名说)

生:散了、烂了。

师:假如你在现场看到这种情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特别伤心、特别难过

师:那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

生:立刻把小喜鹊救回家。

师: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同学们如果你们看到这种现象是不是也会这样做呀?

生:是

师:那好,带着你的感情出声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是怎么做的?

师:谁来给我们读读(指名读)

师:郭奶奶也跟你们的做法一样,把小喜鹊带回了家。下面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把小喜鹊带回家后是怎样照顾它的?请你在书上画下相关的句子(生自读)谁来说说。

生:①买漂亮的鸟笼;②每天用小米、鸡蛋喂它;③把长大的小喜鹊放飞。

师:你们能想象一下,郭奶奶给小喜鹊买了一个什么样的鸟笼呀?

生:特别大、特别好、特别漂亮。

师:它怎么个漂亮?

师:你们再想象一下郭奶奶平时是怎样照顾小喜鹊的?(提示:那么柔弱的一只小喜鹊在笼子里呆着多孤单呀,郭奶奶会跟它说什么呢?在喂小喜鹊吃食时又会对它说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照顾非常好、非常周到。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那好,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师: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一下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好到什么程度?

生:关怀备至。

师:你能给我们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关怀备至”吗?(指名读)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理解“关怀备至”这个词,郭奶奶对小喜鹊怎么“关怀备至”了。

生:对小喜鹊特别的关心,特别的好,什么都为它想到了(吃的,喝的,住的,还陪它聊天)。

师:你觉得谁对你关怀备至呀?(困)

师:带着你的感情再给我们读读这一段。(指名读)

师:咱们同学也来感受一下。读读这一段(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读)

过渡:

师:小喜鹊在郭奶奶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地长大了,于是她们就把小喜鹊放飞了,小喜鹊找到了妈妈,回到了自己的新家,心情多么高兴呀!请你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来读读第四段。(学生出声自由读课文)

四、体会小喜鹊对人的友好

师:小喜鹊回到了自己的家,但是它忘记了郭奶奶一家人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呀?同学们快来读读第五自然段。

1、〔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体会他们的不同。

①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

②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欢快地跳跃不止。

③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立即飞到她们面前,欢快地跳跃不止,像一个撒娇的孩子。

2、读读这三个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每一句都比前一句写的具体,生动。)

3、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小喜鹊与郭家母女的亲密程度。)

提示:①抓词体会。“立即”“跳跃不止”“撒娇”

②抓句子体会。“欢快地跳跃不止”、“像一个撒娇的孩子”

(方法:想象一下你躺在妈妈怀里撒娇是个什么样子呀?)

生: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的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

师:你能读读第③句让我们也体会一下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的好,就像一家人一样吗?

师:咱们同学也来感受一下,读读第③句。

师:文中还有没有说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好的句子,谁来给我们说说?

生:郭奶奶的女儿上班时,小喜鹊会跟随着她;郭奶奶的女儿下班回到家时,有时小喜鹊会在门口叫喳喳地迎接她。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一谈吗?(比如:你上学的时候爸爸妈妈把你送到学校,放学时又把你接回家。)

生:小喜鹊和郭奶奶一家很亲密。

师:你来给我们读读吧!

师:同学们也来读读体会一下他所说的。

师:还有没有。

生:更有意思的是,一到晚上,小喜鹊就会回郭奶奶家过夜。

师:小喜鹊为什么会回郭奶奶家过夜呀?

生1:因为小喜鹊想要去陪伴郭奶奶。

生2:因为小喜鹊已把自己当成了郭奶奶的女儿了。

……

师:你真是拥有一颗童心的孩子,把小喜鹊当成人来看待了,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说的真好!

4、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下,小喜鹊为什么会与郭家母女相处的这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体会人对小喜鹊好,小喜鹊也会对人好,因为动物也是通人性的。)

5、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全文,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好,对小喜鹊的关爱?

①小喜鹊受伤了,郭奶奶把它救回家;②为小喜鹊买鸟笼,喂它小米和鸡蛋;(师:这些是最有营养的东西呀,也许平时郭奶奶自己都不舍得吃,今天为了受伤的小喜鹊也拿出来了。)③大喜鹊在原来的那棵大树上又造了一个新家。(师:同学们对这一条可能会提出疑问了,这句跟郭奶奶对小喜鹊的好没关系呀?我们再仔细想一想,实际上有没有关系,谁来给我们说说?生:有,郭奶奶如果对小喜鹊不好,大喜鹊就不会再在原来的地方做窝了。)④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跳跃不止;⑤郭奶奶的女儿上班,小喜鹊会跟随着上班,下班会在门口迎接;(师:小喜鹊和郭家母女那么亲密也从侧面说明了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好。)⑥晚上在郭奶奶家过夜。(师:小喜鹊决得在郭奶奶家过夜安全,它才会回郭奶奶家过夜呢?如果郭奶奶对它不好,它也就不会回来了。)

五、总结全文

师:回到我们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小喜鹊为什么会有两个家?”谁来说说?

师总结:就是因为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关爱,使得小喜鹊对郭奶奶一家产生了感情,才和郭奶奶一家相处的那么友好,小喜鹊才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了自己的家。才使得它有了两个家。从而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一幅人、鸟共处的合协画面。

七、写作

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去关爱它们呢?请你以《关爱__》为题,范围: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关爱动物、关爱社会、关爱世界、关爱自然等。展开思维的翅膀,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字数(300字左右)。

六、板书

11、小喜鹊的两个家

关爱

郭奶奶一家小喜鹊一家

友好相处

板书: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句子训练,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0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教师日记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5、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

(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7、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

(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

3、幻灯片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4、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能够善于观察。

(2)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

5、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6、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7、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表达怎样的心情?

(3)按什么顺序写?

8、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1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9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让资料袋“物尽其用”

本册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整合”的课程理念,资料袋不是“单纯的资料”,而是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研读教材之后,分析每一个资料袋的作用,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就能引导学生用好资料袋,使其“物尽其用”。

【案例】《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之后的资料袋为学生提供了李四光经过长期研究,为祖国摘去“贫油国”帽子的资料。学生通过这个资料,反过来再读课文,就能够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时候善观察、爱提问是分不开的。《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关宋庆龄简介,《孔子拜师》之后提供的关于孔子的介绍,都属于类似的安排。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料,可以课前预习,为学习课文做铺垫;也可课后延伸,让孩子感悟伟人的成功与儿时的因果关系,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觉得自己“也可以那样”。

整合的课程观,还要求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丰富语言积累,从而“一物多用”。

二、鼓励创新,让孩子成为资料袋的主人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资料袋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样用”,还要引导思考“怎样用最好”。在本册的九个资料袋中,由于资料内容的差异,使用时方法应该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案例】《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课后的资料袋,为孩子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场景,生动的画面可以丰富他们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体验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同胞在做什么,也可简要涉及,让想知道的同学课前查阅其他资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动听的葫芦萧,傣族姑娘挑起可爱的竹篓等等。只要孩子们感兴趣,也可结合课文进行“我想和(什么族)的小朋友(做什么)”的说话训练,激发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孩子说说“我还知道……”。

在引导孩子学习使用资料袋的过程中,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有意鼓励创新并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把资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养习惯,让资料袋不断充实

培养学生使用资料袋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对于用得好的同学一定要适时表扬,树立榜样,力争让收集资料、合理使用资料袋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教材上提供的资料袋其实不多,这为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资料袋提供了空间。

【案例】《赵州桥》一文课后并没有提供资料袋,但是如果学生养成了积累资料的习惯,加上教师的引导,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地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桥文化”,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这种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孩子们自身资料袋的补充。如果孩子们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速度加快了,丰富资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数课文学习之前或之后自觉主动地进行。至于本身就有资料袋的课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鼓励通过查阅课外书或网络等形式,进一步丰富资料袋的内容,只是教师关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识本身,而是应关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和资料的使用。

建议老师们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资料积累专用本,课外资料、妙词佳句都可纳人。教师对孩子自身资料袋的关注,就会激励孩子收集整理资料的热情,长此以往,孩子的语文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异,让资料袋焕发个性光彩

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对于资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异,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多做“正面引导”,树立榜样,而尽量不要“强行要求”,打击弱势。如果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袋变成教师强制要求的行为,就使得原本很快乐的学习过程变得索然无味,令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费力低效。

【案例】《给予树》课后关于圣诞节的资料,《“东方之珠”》课后关于香港的资料,孩子们一定都非常感兴趣,但这些资料比较少,许多孩子或许已经知道,于是“想知道”,这时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孩子查阅资料,然后共同交流。对于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也可让他们尽力而为,告诉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在与同学资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励学生自身资料袋在内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应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条件允许的话,那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资料袋就可以成为一个缤纷的展台,让孩子们在展示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体验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们需要统揽全局,把握教材的特点,把资料袋这一种新的形式放到整个语文课程资料中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在资料袋的使用上灵活自如,不致顾此失彼。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

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你能用朗读表现么?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3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多音字,读读认认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课后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4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我们学校许多教师都没去过五彩池,我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为了写好广告语,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同学们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现在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去看看五彩池。

1、播放五彩池录像或.课件(也可用挂图、投影),出示精美的图像,配上优美抒情式的音乐,老师以课文第二、三两段的内容作解说。

2、讨论观看五彩池景色后的心情或感受(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五彩池美丽与神奇)。

二、朗读体会,观赏五彩池

引言: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要想深入了解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就得认真学习课文。我们先自学第二自然段。

1、读读、画画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1)交流学习所得

从“各种不同颜色”“光辉”“宝石”“闪耀”等词语体会五彩池的美。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想象它所描写的美景。

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 等词语体会五彩池数量众多。

从“大的……”“小的……”,体会水池大小、深浅不一。

从四个“有像”,体会五彩池形状各异。

(2)讨论这段话中的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水池还有像什么的?”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可以配乐想象)

(3)小结。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我们一时也说不尽,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2.朗读训练。自愿试读,齐读,启发学生读出美感,读出赞美之情。

三、欣赏五彩池水的美丽与神奇

1、先自学,后讨论。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令人更惊奇?重点感悟水色变化的美丽与神奇。

从第一句领会五彩池的美丽。水源相同,各个池水颜色却不同。

从第二句话中“上层、下层、右丰边、右半边”的不同颜色,体会五彩池池水的变化多端。

从第三话句“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体会五彩池水的神奇:看起来,水色丰富多变;舀起来,“什么颜色也没有”。

2、想想为什么课题叫《五彩池》?

因为色彩五颜六色,变化多端,所以叫《五彩池》。

3、朗读训练。可范读,自己练读,自愿报名读,配乐听读,齐读。尤其要读好转折语气“却”“可是”。要指导学生读出惊奇的心情、神奇的感觉。

四、探究原因,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1、学生质疑。

2、小组讨论

3、启发汇报(老师报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画演示。)

4、看着板画,介绍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1)同桌介绍

(2)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当导游员,给大家介绍。

5、小结:欣赏了五彩池美丽、神奇的景色,又听了导游员的介绍,我们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五、回应开头,写广告词

引言:学习到这儿,大家一定了解了五彩池的特点,现在能写出吸引游客的广告语吗?

1、学生动笔写广告语

2、汇报交流广告语,师生评价。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推荐阅读《中国名胜经典》等介绍祖国山河的课外读物,了解祖国还有许多像五彩池这样美丽、神奇的地方。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5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时,我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如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很具体,我让学生学习后问:“作者在第四自然段偷偷地把一个想象空间留给了大家,你们发现了吗?”让学生从书中省略号引导到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想象,同学们说得很生动,有的说;“盘古的手指指甲变成了雪花。”有的说:“盘古的手指变成了五座高山,盘古的头发变成了茂盛的草地,从高处往下流的瀑布。……等等。复述是中年级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要求。我在教学中也注意到这一点,这篇课文比较适合训练学生复述,学生学习完课文后我让他们看着画面复述课文,还让他们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习惯。我还建议学生阅读其他的中外古代神话故事,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这节课,我觉得也用许多不足之处,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虽然我用了许多方法,如课件作用、教师范读等,但可能我朗读基调把握得不够好,学生朗读还不够精彩。神奇的感觉读得不够。还有第四自然段教学时我对句式“盘古的身体部分变成了怎么样的什么?“渗透不够,且前后事物的联系渗透不够,后面学生的想象虽然不错,但是有些同学只说出盘古的身体变成了什么,有些同学想象就不够合理。下次教学我就要注意到了。

3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