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
教案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1
一、总体说明
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单元解决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通过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贴近度很高的生动例子,让学生先从直观的图画中了解信息,再运用了解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了解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培养学生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4)结合适当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教学设想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能运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了解和收集图画中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信息在小组中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后总结和归纳生活中一般性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建议用5课时安排教学。数学广角(单元教案)
一、总体说明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主要内容包括:统计中的重复问题和等式中实物代换问题两种类型。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和等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和等式中通过实物进行代换问题。通过运用集合的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运用集合图推算事物的数量。
(2)通过实物代换,初步理解代换思想,推算事物的数量。
(3)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教学设想
根据奉单元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物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能通过实物理解重复现象和代换思想,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
集合的思想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难点:用集合直观图来表示事物。
教学准备
CAI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1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练习二十四第2题
要求:(1)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2)班内交流方法。
三、全课总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等量代换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60÷6240÷8320÷4420÷7
450÷9630÷7360÷6400÷5
120÷3160÷4280÷4540÷9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1938793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引入新课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223÷4100÷3182÷4
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图,同时出示例题2
教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
教师:大约是什么意思?
教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124≈120124=120+4
120÷3=40(或3×40=120)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223≈200223=200+23223≈240
200÷4=50200÷4=50240÷4=60
平均每小时约行50千米、55千米、60千米。
教师: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最佳,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前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4、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
①在解决第一题的时候,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
②在解决第二题的时候。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让大多数人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题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度过困难期。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三的第3题和第4题。
课后习题
完成练习三作业题。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42÷6=72÷9=
2、最大能填几?
()×4<25()×7<60()×4<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提出问题,引出笔算。
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举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
(2)动手操作:请同学上讲台进行分一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加法和减法中,我们都能用竖式来计算,那么除法如何列竖式来计算呢?
(6)(课件出示:竖式)仔细阅读课本P50页,看看这个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7)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27÷3=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打算将班级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23盆花平均每组摆5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认识余数: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3盆叫做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当余数是0,也就是没有余数,刚好能被分完、而有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3、小结余数的含义
余数就是不够再分而剩余下来的数,就像分5盆一组,3盆因为不够分成一组,而是剩余下来的,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完成51页做一做。
2、现在从小袋子中拿出50个小方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剩余几个?你会列算式和列竖式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四、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2、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力目标: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总结的能力,在引导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将例题交给学生去自学,探究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讲述(故事大意)猪八戒在取经的路上,忽然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刚要吃,悟空一个筋斗翻到了他的跟前:八戒,这个西瓜我们分开吃,你吃西瓜的1/2,我吃西瓜的1/2,(师板书:1/2)八戒听了满脸不高兴,这个西瓜是我发现的,我要多吃,我要吃西瓜的1/4(师板书1/4)
师:同学们说,八戒能多吃到西瓜吗?要想知道八戒能不能多吃到西瓜,我们必须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比较一下分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互动解疑
1、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质疑:
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以下1/2和1/4(指板书)谁大谁小?为了直观地比较出谁大谁小,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纸分一分,涂一涂,发挥集体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
(3)交流汇报。
①出示图(见课本61页右上图)。
②小组选代表说出自己的小组比较的思维过程(师适当引导并小评)
(4)小结:把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纸,一张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份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一份越少,所以1/2>1/4。
刚才我们知道了把两张相同的正方形的纸分成不同的份数,都取其中1份,这样的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而如果把两张相同正方形的纸都分成相同的几份,取不同的份数,这样的两个分数,哪一个大哪一个小呢?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5
一、总体说明
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单元解决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通过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贴近度很高的生动例子,让学生先从直观的图画中了解信息,再运用了解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了解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培养学生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4)结合适当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教学设想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能运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了解和收集图画中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信息在小组中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后总结和归纳生活中一般性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建议用5课时安排教学。数学广角(单元教案)
一、总体说明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主要内容包括:统计中的重复问题和等式中实物代换问题两种类型。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和等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和等式中通过实物进行代换问题。通过运用集合的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运用集合图推算事物的数量。
(2)通过实物代换,初步理解代换思想,推算事物的数量。
(3)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教学设想
根据奉单元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物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能通过实物理解重复现象和代换思想,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
集合的思想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难点:用集合直观图来表示事物。
教学准备
CAI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1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练习二十四第2题
要求:(1)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2)班内交流方法。
三、全课总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等量代换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42÷6=72÷9=
2、最大能填几?
()×4<25()×7<60()×4<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提出问题,引出笔算。
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举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
(2)动手操作:请同学上讲台进行分一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加法和减法中,我们都能用竖式来计算,那么除法如何列竖式来计算呢?
(6)(课件出示:竖式)仔细阅读课本P50页,看看这个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7)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27÷3=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打算将班级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23盆花平均每组摆5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认识余数: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3盆叫做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当余数是0,也就是没有余数,刚好能被分完、而有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3、小结余数的含义
余数就是不够再分而剩余下来的数,就像分5盆一组,3盆因为不够分成一组,而是剩余下来的,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完成51页做一做。
2、现在从小袋子中拿出50个小方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剩余几个?你会列算式和列竖式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四、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2、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7
《锐角和钝角》
一、谈话情景导入
师:朋友们!你们去过遵义吗?去过哪些地方?
生1:去过,去过遵义会议会址。
生2:去过遵义姑妈家。
生3:去过遵义游乐园。
课件出示遵义游乐园的一处场景
师:这是遵义游乐园,你们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木马、风车。
(利用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
二、复习角
师:你们能在这幅图中找出角吗?
生积极主动的找到了很多角。
师:你们生活中哪里还有角呢?
生:桌子上有角;
生2:窗户上有角;
生3:安全出口牌上也有角;
生4:书本上也有角
(让学生在图中找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大幅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这个角是什么角,老师手中拿的这个图形的角是什么角呢?
生:直角(师把直角图形贴在了黑板上并指书上也有直角)。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直角,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锐角和钝角。
揭示课题并板书:锐角和钝角二、探究锐角和钝角
出示不同三角形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师:请一个同学上来分一分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
生:按照角的大小来分的;
(让学生动手操作对这几个图形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初步熟知锐角与钝角有什么特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师:现在我们把这两组角与直角比,有什么发现呢?
生:这组角比直角小,这组角比直角大。
(老师将这其中的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画了出来,同时也把直角描了出来。)
2、引导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咱们给它们取个名字叫老大和老二,那你们认为哪个是哥哥那个是弟弟好呢?
生:这个是弟弟,这个是哥哥。
师引导学生论得出:这个就叫锐角,这个就叫钝角。
3、深入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了锐角和钝角,请看这是什么角呢?
生1:直角
生2:钝角
生3:锐角
师:有三种结果,那到底是什么角呢?同学们想个办法准确的判断一下。
生: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
师:请一个同学上来量。(用投影仪展示)
通过学生测量反复2次,这个角的一条边与直角板上的一条边重合后,另一条边在直角板上的另一条边的外边,说明这是一个角是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让学生用肉眼观看,判断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结论,让学生出现了矛盾,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更积极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完成的欲望)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找游乐园里的`锐角与钝角(课件出示游乐园,场景图)
(先找出了很多)
2、找游乐园里物体中的锐角和钝角
(生找出了相应的锐角和钝角)
3、找出生活中哪里有锐角和钝角
生1:红领巾的三个角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生2:老师眼镜框上有钝角;
生3:凳子上有锐角
生4:文具盒上有锐角
生5:玩具上有锐角和钝角
4、说说这些角的名称
(生说得很好)
5、用纸折角
(学生折出了各种各样的锐角和钝角)
6、用手臂比划角
(学生用身体的很多部位比划出了不同的锐角和钝角,在生活中找角、物体中找角、用纸折角、用手臂比划角、用身体划角)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锐角、钝角或直角,你想向在座的朋友说点什么?
生1:大家好,我是锐角请大家多多关照。
生2:我是钝角,请大家为我准备更多的三角板,让我认识更多的角。
生3:我是锐角,请大家别碰我的尖,会刺手的。
生4:大家好,我是钝角,我愿意和大家交朋友。
师:小朋友们好,如果我是锐角,我比直角小,如果我是钝角,我比直角大。(拓展小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自己溶入到了知识中,又起到了化龙点睛的作用)
课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1、从资源开发的角度看
教师能充分利用挖掘资源(情境中找角、生活中找角、图片中找角、手臂中找角、人体中找角)帮助学生抽象和构建各种角的特征,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认识各种角。
2、从三维目标角度看
(通过让学生指出角,分类,描角,比大小等)使学生对锐角、钝角有了非常明确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技能达标率较高(如能正确量角、判断角、比划角等特别是人体上找角)
3、知识构建的过程与方法来看
表面上似乎是少了一些,看上去只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上学生的思想过程与方法是突出非常清晰的,就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参与意识较强,特别在练习部分中的游戏部分更为突出。
较好地渗透了品德教育内容(如遵义会议会址,教后的你想对老师谈点什么)。
更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又为生活服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属于数学学习生活化特点。
4、突破误区(即一说到任务深,就要用多媒体,就要怎么样、怎么样,但这节课中多媒体的出现并不多,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课中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教学中体现了学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学中双边活动非常到位,真正实现了课堂中学生爱学习,乐学数学的效果。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8
《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目标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另外,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课件,皮尺,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一枝铅笔长18()。
②一枚1分硬币厚约1()。
③教室里的课桌高8()。
④教室地面约长8()。
⑤北京到黄山市的距离是1316()。
2.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很远,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顾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提出测量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说一说: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结合课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
课件出示: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出示标准化跑道的图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课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米,走()的长度正好1千米。
3.实际感受1千米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此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完成)
(2)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15秒。
(3)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4.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课件出示指路标志、珠穆朗玛峰主峰高度、汽车速度表等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具有时效性,使数学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能感受其存在的价值。让学生能更充分地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印象更深刻。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六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设计意图】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千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五)实践应用,延伸拓展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下完成此题,不要流于形式。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9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三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来是和大家初次合作,同学们想了解为什么由我给大家上数学课?这是我们老师抽签决定的,第一次先抽教几年级,一至五年级你觉得会有几种可能性?抽到那个年级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二次抽科目,语数英你们说会有几种可能性?哪一科的可能性比较大?
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利用数学课研究研究生活中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既活跃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边到处是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玩一玩:
1、活动一——转盘(五分钟)
同学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转盘)现在老师想转动它,大家猜一猜指针最有可能停在哪种颜色上?(学生说)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转动转盘,验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转盘,想不想再猜一猜?(出示两个转盘,学生观察,判断)
班内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说可能性大的原因。
设计意图:在判断的基础上说明理由,是锻炼孩子判断说理的能力,初步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某些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会不同,同时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活动二——抛纸杯(十二分钟)
1)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纸杯,如果老师把纸杯抛出去,掉到桌面上,大家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猜,引导学生补充完整三种情况)
2)问:出现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一样大吗?(学生猜)
3)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抛纸杯,验证一下。
活动要求:
A、先独立活动,每人抛5次,把抛的结果记录在抛纸杯表格中。
B、抛完以后,小组长汇总,把你们小组出现每种情况的次数进行合计。
C、组长统计完以后,观察组长记录的表格,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D、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仔细观察,认真操作,认真记录。
4)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中,指导学生的活动。
5)班内反馈。
A、请学生在班内说说自己的发现,用出现次数的多少来证明可能性的大小。
B、看到这种情况,你有问题吗?(如果学生提不出,教师问)为什么纸杯躺着的可能性大呢?(让学生说说)
C、与我们的猜测怎么样?看来,同学们的猜测能力很棒!
过渡语:我们平时都玩过纸牌,现面咱们看一看纸牌中有没有我们要研究的可能性。
3、活动三——摸纸牌(六分钟)
第一步:摸纸牌
1)教师出示盒子,内装1黑桃2红桃。“盒子里有1张黑桃,2张红桃,任意摸出一张,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种花色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2)盒里再加3张梅花。“如果老师再放入3张梅花,任意摸出一张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种花色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为什么”
(出现三种可能性与牌的颜色有关)
第二步:讨论
师:大家看,现在盒子里的牌,怎么样?(2黑桃2红桃)如果老师要摸出两张牌,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会有哪些结果,填在表格里。
2)班内反馈:三种情况(黑黑、红红、黑红)“哪种可能性比较大?”
3)摸牌验证。9个人上前抽牌验证,组长纪录。
4)观察摸牌记录,说说发现。“观察你们的摸牌记录,是不是我们猜测的三种结果,哪种可能性最大?”
第三步:练习(四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两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人文性的教学内容能有效的接轨学生的生活现实、有效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小组探究,学会合作学习,进一步验证可能性发生的大小与什么密切相关,从而为推理和猜测提供理论依据,弥补各自知识上的缺陷。
4、活动四———抛骰子(八分钟)
师:同学们真棒,都可以当猜测家了。可能性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来读一读这个小知识。课件出示“你知道吗?”,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瞧,在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可都是有心人,那比赛中,会怎么样呢?下面请同桌小朋友,一个当甲、一个当乙,进行比赛,以抛骰子决定胜负,每人抛一次,如果抛到骰子数大于2,甲胜,在这里打个钩,如果抛到小于2,乙胜,在这里打个钩,如果抛到2,重新来一次。
请同桌小朋友一边玩一边填写记录表。
活动结束,师:哪一桌小朋友愿意把你们玩的结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你喜欢当甲,还是当乙?并说说为什么?
(甲胜的可能性大,乙胜的可能性小)为什么说甲赢的可能性大,乙赢的可能性小呢?
(甲抛到3,4,5,6就赢,乙抛到1才能赢)
师:我们小朋友真聪明,从实验中发现,甲只要抛到3,4,5,6就赢,有四次机会,乙只有抛到1才能赢,只有一次机会,结果是甲赢的可能性比较大,乙胜的可能性比较小。那你们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不公平)
师:那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他们的比赛变得公平?
小结:我们同学多会动脑筋啊,用自己的智慧,使比赛变得公平而有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游戏的公平与否,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基础出发来解决,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很好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人文性,因为学生需要的不是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构建自己的数学。
三、返回生活,巩固延伸(两分钟)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快乐么?为什么?
师:小朋友今天学到的还真多,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说说生活中摸奖的现象吗?
师:那你想跟周围摸奖的人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你快乐吗?”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且更加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用数学知识揭示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保持好奇心继续去学习,这才是我们最理想的数学课堂。
四、思考
1、盒子里装9个白球,3个黄球,1个红球,闭上眼任意摸出两个球,结果有几种可能,请列举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有了充分的感官认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让学生把感官认知与理论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事物发生可能性的理性认识和思考。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4、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二、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力目标: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总结的能力,在引导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将例题交给学生去自学,探究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讲述(故事大意)猪八戒在取经的路上,忽然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刚要吃,悟空一个筋斗翻到了他的跟前:八戒,这个西瓜我们分开吃,你吃西瓜的1/2,我吃西瓜的1/2,(师板书:1/2)八戒听了满脸不高兴,这个西瓜是我发现的,我要多吃,我要吃西瓜的1/4(师板书1/4)
师:同学们说,八戒能多吃到西瓜吗?要想知道八戒能不能多吃到西瓜,我们必须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比较一下分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互动解疑
1、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质疑:
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以下1/2和1/4(指板书)谁大谁小?为了直观地比较出谁大谁小,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纸分一分,涂一涂,发挥集体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
(3)交流汇报。
①出示图(见课本61页右上图)。
②小组选代表说出自己的小组比较的思维过程(师适当引导并小评)
(4)小结:把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纸,一张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份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一份越少,所以1/2>1/4。
刚才我们知道了把两张相同的正方形的纸分成不同的份数,都取其中1份,这样的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而如果把两张相同正方形的纸都分成相同的几份,取不同的份数,这样的两个分数,哪一个大哪一个小呢?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今天,草原上要举行运动会,第一项田径项目是竞走,参赛运动员是喜羊羊与懒羊羊,懒羊羊走长方形的路线,喜羊羊走正方形的路线。都走一圈,看谁走的快?懒羊羊说:“不合理,我走的路多,喜羊羊走的路短。”
(大家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你们来当评委,看看懒羊羊提的要求合理吗?
引导:喜羊羊和懒羊羊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喜羊羊和懒羊羊走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揭题:你们真聪明!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提问:他俩所走的路程到底怎么算呢?
板书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长方形,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再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短边。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请同学们动手量出所需的数据,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2、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说教师板书。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三种:
(板书)
(1)6+4+6+4=20(厘米)周长=长+宽+长+宽
(2)6×2+4×2=20(厘米)周长=长×2+宽×2
(3)(6+4)×2=20(厘)周长=(长+宽)×2
3、提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4、请同学们再拿出手中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再在练习本上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两种:(板书)
(1)5+5+5+5=20(厘米)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2)5×4=20(厘米)边长×4=周长
提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提问: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边长)。
5、提问:懒羊羊也用尺子量出了长方形草坪的长是12米,宽是6米,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草坪的周长是多少?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
6、解决了懒羊羊的问题,那我们就来帮助喜羊羊算出他所走的路程吧!他也量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9米。请你算出它的周长。
7、同学们比较一下谁走的路长?(一样长)
8、谈话:原来,他们俩走得一样多,经过科学地计算,懒羊羊心服口服了,他们不再吵了,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
三、巩固练习
1、请你量出需要的数据,并计算它的周长。
2、如果绕篮球场走一圈,要走多少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3、试一试:正方形的手帕的边长使25厘米,他的周长是多少?
它的周长是100厘米。
4、想想做做。
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四、拓展延伸:
课下练习:
一根长24米的绳子
(1)围成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2)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是9米,宽是几米?
想一想:如果长不是9米,还能围成哪些长是整数米的长方形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围成的图形)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的问题,只要我们去认真观察,去仔细发现,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下册篇1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三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来是和大家初次合作,同学们想了解为什么由我给大家上数学课?这是我们老师抽签决定的,第一次先抽教几年级,一至五年级你觉得会有几种可能性?抽到那个年级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二次抽科目,语数英你们说会有几种可能性?哪一科的可能性比较大?
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利用数学课研究研究生活中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既活跃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边到处是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玩一玩:
1、活动一——转盘(五分钟)
同学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转盘)现在老师想转动它,大家猜一猜指针最有可能停在哪种颜色上?(学生说)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转动转盘,验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转盘,想不想再猜一猜?(出示两个转盘,学生观察,判断)
班内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说可能性大的原因。
设计意图:在判断的基础上说明理由,是锻炼孩子判断说理的能力,初步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某些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会不同,同时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活动二——抛纸杯(十二分钟)
1)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纸杯,如果老师把纸杯抛出去,掉到桌面上,大家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猜,引导学生补充完整三种情况)
2)问:出现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一样大吗?(学生猜)
3)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抛纸杯,验证一下。
活动要求:
A、先独立活动,每人抛5次,把抛的结果记录在抛纸杯表格中。
B、抛完以后,小组长汇总,把你们小组出现每种情况的次数进行合计。
C、组长统计完以后,观察组长记录的表格,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D、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仔细观察,认真操作,认真记录。
4)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中,指导学生的活动。
5)班内反馈。
A、请学生在班内说说自己的发现,用出现次数的多少来证明可能性的大小。
B、看到这种情况,你有问题吗?(如果学生提不出,教师问)为什么纸杯躺着的可能性大呢?(让学生说说)
C、与我们的猜测怎么样?看来,同学们的猜测能力很棒!
过渡语:我们平时都玩过纸牌,现面咱们看一看纸牌中有没有我们要研究的可能性。
3、活动三——摸纸牌(六分钟)
第一步:摸纸牌
1)教师出示盒子,内装1黑桃2红桃。“盒子里有1张黑桃,2张红桃,任意摸出一张,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种花色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2)盒里再加3张梅花。“如果老师再放入3张梅花,任意摸出一张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种花色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为什么”
(出现三种可能性与牌的颜色有关)
第二步:讨论
师:大家看,现在盒子里的牌,怎么样?(2黑桃2红桃)如果老师要摸出两张牌,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会有哪些结果,填在表格里。
2)班内反馈:三种情况(黑黑、红红、黑红)“哪种可能性比较大?”
3)摸牌验证。9个人上前抽牌验证,组长纪录。
4)观察摸牌记录,说说发现。“观察你们的摸牌记录,是不是我们猜测的三种结果,哪种可能性最大?”
第三步:练习(四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两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人文性的教学内容能有效的接轨学生的生活现实、有效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小组探究,学会合作学习,进一步验证可能性发生的大小与什么密切相关,从而为推理和猜测提供理论依据,弥补各自知识上的缺陷。
4、活动四———抛骰子(八分钟)
师:同学们真棒,都可以当猜测家了。可能性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来读一读这个小知识。课件出示“你知道吗?”,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瞧,在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可都是有心人,那比赛中,会怎么样呢?下面请同桌小朋友,一个当甲、一个当乙,进行比赛,以抛骰子决定胜负,每人抛一次,如果抛到骰子数大于2,甲胜,在这里打个钩,如果抛到小于2,乙胜,在这里打个钩,如果抛到2,重新来一次。
请同桌小朋友一边玩一边填写记录表。
活动结束,师:哪一桌小朋友愿意把你们玩的结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你喜欢当甲,还是当乙?并说说为什么?
(甲胜的可能性大,乙胜的可能性小)为什么说甲赢的可能性大,乙赢的可能性小呢?
(甲抛到3,4,5,6就赢,乙抛到1才能赢)
师:我们小朋友真聪明,从实验中发现,甲只要抛到3,4,5,6就赢,有四次机会,乙只有抛到1才能赢,只有一次机会,结果是甲赢的可能性比较大,乙胜的可能性比较小。那你们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不公平)
师:那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他们的比赛变得公平?
小结:我们同学多会动脑筋啊,用自己的智慧,使比赛变得公平而有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游戏的公平与否,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基础出发来解决,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很好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人文性,因为学生需要的不是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构建自己的数学。
三、返回生活,巩固延伸(两分钟)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快乐么?为什么?
师:小朋友今天学到的还真多,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说说生活中摸奖的现象吗?
师:那你想跟周围摸奖的人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你快乐吗?”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且更加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用数学知识揭示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保持好奇心继续去学习,这才是我们最理想的数学课堂。
四、思考
1、盒子里装9个白球,3个黄球,1个红球,闭上眼任意摸出两个球,结果有几种可能,请列举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有了充分的感官认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让学生把感官认知与理论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事物发生可能性的理性认识和思考。